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述评
中国重症医学的春天到来了——写在中华医学会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期间449-450

摘要:2009年5月22日,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的大会场举行,上下两层楼都坐满了人。学会主任委员刘大为教授让我在开幕式上讲几句话,我站在主席台上,面对着以中青年为主体的1500余名听众,振奋之情油然而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基础医学、医学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前10位排序表450-450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中前100位医学类期刊名单450-450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200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基础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前10位排序表450-450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标准与指南
日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指南解读451-454

摘要:由日本血栓止血学会学术专门委员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部组织撰写的“日本DIC治疗指南”,按照循证医学(EBM)概念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参考日本血液学会和日本临床血液学会专家的反馈加以修改,论述并点评了DIC的基础疾病治疗、抗凝治疗、纤溶调节治疗和补充治疗,并就其可信度分级推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生长激素释放肽改善脓毒症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454-454

摘要:以往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外均可增加肠道通透性。脓毒症时体内HMGBl增多,导致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比较普遍。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脓毒症时体内一种叫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的饥饿激素分泌减少,通过Ghrelin受体介导的Ghrelin疗法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病死率,并且对这种治疗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严重烫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455-459

摘要:目的研究烫伤脓毒症时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特点。方法24只雄性成年家兔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烫伤组、烫伤脓毒症2h和6h组,每组6只。采用30%总体表面积(TBSA)I度烫伤模型,烫伤后24h经耳缘静脉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悬液(ATCC27853,浓度6×10^12cfu/L)1ml/kg制备烫伤脓毒症模型;对照组用37℃温水进行假烫伤。烫伤组于伤后24h、烫伤脓毒症组于注射菌液后2h和6h取颈动脉血分离淋巴细胞,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分析图像并筛选差异蛋白质点(判断差异的标准为平均表达量相差超过3倍,由本课题组设定)。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利用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对照组、烫伤组、烫伤脓毒症2h和6h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51±21、1026±30、1078±36、1065±31,平均匹配率分别为91%、89%、92%、94%。烫伤脓毒症2h与6h组间各蛋白质点表达量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烫伤组、烫伤脓毒症2h和6h组共筛选出19个差异蛋白质点,得到鉴定的有12个,包括11种蛋白质,即Cofilin、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胞溶质蛋白A、泛素、核苷二磷酸激酶、谷氨酸脱氢酶、硒结合蛋白I、β-肌动蛋白、过氧化物氧化还原素6、膜联蛋白I、肌动蛋白-3、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结论严重烫伤并脓毒症时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变化,表达改变并经鉴定的11种蛋白质功能涉及蛋白质折叠、装配、运输、降解,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炎症、免疫、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这些蛋白质与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生有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经验交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型脑钠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459-459

摘要:血浆B型脑钠素(BNP)是评价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疗效的重要标记物,本研究中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小鼠器官损伤的影响460-462

摘要: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与碱性磷酸酶(ALP)在脓毒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9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干预组;制模后1hEP组腹腔给予EP75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乳酸林格液;两组分别于术后15min和1、3、6h各取10只小鼠摘除眼球并取血后活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P、尿酸(uA)及肺组织匀浆中乳酸/丙酮酸比值;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小肠病理损伤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EP组血清ALP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EP组术后6h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UA水平1h时显著升高,3h达峰值(P均〈0.05),随后下降;而EP组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于1h、3h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EP组肺组织匀浆乳酸/丙酮酸比值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尸均〈0.05)。病理学观察发现,与模型组比较,EP组肠道结构损伤随时间延长明显减轻;3h、6h时小肠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EP能促进血清ALP的利用,降低血清UA水平,改善机体酸中毒以及肠道损伤,对脓毒症所致损伤的脏器发挥保护作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部通气和血流分布的特点462-462

摘要: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采用绵羊脓毒症模型,利用CT影像技术,研究了急性肺损伤后肺部通气和血流分布方面的变化。研究人员给21只麻醉后机械通气的绵羊静脉输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分析注射内毒素后的肺部CT影像及相同时间点肺尖和肺底的血流影像,得到通气肺和未通气肺的肺容积以及通气/血流变化曲线,观察损伤后肺的恢复过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每搏量变异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的预测463-465

摘要: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SVV)预测机械通气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共对17例机械通气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31次液体负荷试验。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SVV。将液体负荷后心脏指数(CI)增加值(△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观察液体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肺水指标的变化,评价SW、中心静脉压(CVP)与△CI的相关性。结果液体负荷后SVV显著降低[(6.6±2.1)%比(12.1±3.7)%,P〈0.01],CVP显著增高[(12.5±3.6)mmHg比(8.9±4.1)mmHg,1mmHg=0.133kPa,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SVV与△CI显著相关(r=0.447,P=0.012),CVP与5CI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2,P=0.67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示,液体负荷前SVV、CVP与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95%可信区间(95%CI)0.463~0.8853和0.336(95%CI0.133~0.539)。SVV为11.5%时对液体反应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7%。结论SVV能反映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的液体反应性,可作为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的指标。

血糖波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466-469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入住ICU72h内血糖值,记录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49例)与死亡组(41例),比较两组间GluAdm、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根据GluSD、GluCV值平均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死亡组患者G1uAdm、GluAve、GluSD、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GluAdm:(11.47±3.91)mmol/L比(9.23±2.96)mmol/L,GluAve:(9.22±1.31)mmol/L比(8.Z8±1.15)mmol/L,GluSD:(2.62±0.97)mmol/L比(1.66±0.64)mmol/L,GluCV:0.28±0.10比0.20±0.07,P均〈0.053;GluSD、Glu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049和0.757±0.053,明显高于GluAdm、GluAve的AuC(分别为0.669±0.058和0.690±0.056,P均〈0.05)。GluSD4.35~5.66mmol/L组ICU病死率为95.7%,院内病死率为98.6%;GluCV0.378-0.500组ICU病死率为83.3%,院内病死率为100.0%。结论GluSD、GluCV升高与危重症患者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较GluAdm、GluAve评价预后更准确;降低血糖波动是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策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2009我们再相聚——北京朝阳医院第九届呼吸支持技术暨第三届呼吸治疗高级研修班469-469

摘要:1999--2009年,历经10年的成长和积淀,2009年9月6-11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及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共同主办的北京朝阳医院呼吸支持技术暨呼吸治疗高级研修班将再次如约而至。

第一次全国危重多发伤加强救治学术研讨会暨高级培训班通知469-469

摘要:“第一次全国危重多发伤加强救治学术研讨会暨高级培训班”是部级继续教育项目(2009—10-00—054,10学分)。讲学专家团由盛志勇院士、黎沾良、林洪远、沈洪、柴家科、付小兵、姚咏明、何忠杰等专家教授组成。授课主要内容有:做好临床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创伤救治模式比较;链式流程复苏方法;循环通路建立的方法与原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对脓毒症患者肠壁损伤的临床意义470-473

摘要:目的评价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R)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检测对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6月-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脓毒症患者,确诊72h内留取尿样,应用高压液相色谱仪-脉冲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尿LMR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IFABP浓度,分别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28d转归分组,比较两种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对两者及胃肠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8例脓毒症患者尿LMR、IFABP均明显增高。APACHEⅡ评分〉20分组尿LMR高于≤20分组(P=0.056);合并MODS组及死亡组尿LMR分别高于未合并MODS组与存活组(P均〈0.05)。APACHEI评分〉20分组、合并MODS组、死亡组尿IFABP浓度分别与APACHEI评分≤20分组、未合并MODS组、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应激性溃疡组尿IFABP浓度较无应激性溃疡组明显增高(P〈0.05)。LMR、IFABP、胃肠功能评分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肠上皮细胞损伤和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尿LMR增高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尿IFABP浓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肠黏膜上皮损伤重者尿IFABP浓度也高;LMR、IFABP、胃肠功能评分三者无明显相关关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硫氧还蛋白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473-473

摘要:以往的研究证实,硫氧还蛋白(TRX)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的浸润,因此很多专家认为它可以有效治疗急性炎症,但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最近,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重点监测了脓毒症患者血中的TRX,并比较其在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之间的差异。

静脉注射地尔硫革控制急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胺碘酮或地高辛473-473

摘要:最近,中国香港大学的医学工作者对静脉注射(静注)地尔硫革、地高辛和胺碘酮控制急性心房颤动(AF)患者心室率(VR)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者选取了150例患有AF伴快速室率(VR〉120次/min)的患者,所有患者因病情需要均接受住院治疗,按1:1:1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注地尔硫革、地高辛和胺碘酮。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医源性高钠血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474-477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高钠血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共15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血清Na^+浓度(至少1次≥149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分为医源性、非医源性高钠血症及非高钠血症组。将3组患者性别、年龄、住ICU时间、内科/外科系统疾病住院病因、住院后第1个24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记录于本科建立的《危重症患者详尽资料数据库》中,建立Cox Regression生存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568例患者中发生高钠血症361例(占23.0%),260例为医源性高钠血症(占16.6%)。非医源性高钠血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28.16±11.21)分]显著高于医源性高钠血症[(17.55±14.96)分]和非高钠血症[(16.02±10.77)分],医源性高钠血症患者的住ICU时间[(24.14±17.53)d3较非医源性高钠血症[(14.07±27.88)d3和非高钠血症[(13.14±10.53)d]明显延长,非医源性、医源性高钠血症患者28d病死率(47.52%、42.31%)较非高钠血症患者(33.64%)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变量及多变量CoxRegression生存分析模型显示,医源性高钠血症是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危险比为1.83,95%可信区间为1.27~3.96,P〈0.001;多变量分析:危险比为1.55,95%可信区间为1.17~3.10,P〈0.001)。结论危重症患者医源性高钠血症可能是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应严格予以避免,并在发生时予以积极正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