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脓毒症专题
Immunologic disson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641-642

从“三证三法”辨证论治脓毒症643-644

摘要:尽管急性危重病的病种多种多样,但如若病情继续恶化,几乎都是殊途同归的共性结局。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大体可以概括在中医“三证三法”范围内。“三证三法”揭示了急性危重病的基本病机,是中医治疗急性危重病的基本大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中医理论选择治疗法则,筛选有效方药。临床及研究证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脓毒症关系密切,早期防治脓毒症对预防MODS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标准与指南
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645-645

摘要:1定义 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且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体征:体温〉38C或〈36C;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mmHg(1mmHg-0.133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0.10。

2003年“拯救脓毒症战役”(SSC)会议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645-646

摘要:2003年6月,SSC成员的44位专家基于上述标准共同制定了新的脓毒症治疗指南,提出了多达40余项成人和儿童脓毒症的治疗建议,其中较重要的有下列17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研究报告
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肺脏的保护作用646-646

摘要:对比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肺脏的保护作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标准与指南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647-648

摘要:2006年6—9月,在北京市局部小范围暴发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北京市卫生局指定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并负责临床医师的培训工作。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于2006年8月组织专家编写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以指导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正确识别和规范诊疗。本方案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脑钠素血浆水平增高对脓毒性休克的诊断价值648-648

摘要:最近,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探索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房钠素(ANP)水平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纳入了2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入院当日和人院后1、2和4d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BNP和ANP水平,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右心房压力、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左室每搏功输出指数。

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对创伤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648-648

摘要: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而使感染以及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认为,这种炎症反应是由输入血液中残余的白细胞污染引起的,进而假设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进行输血可能降低这种炎症反应。近日美国研究人员评价了采用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对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他们采用单中心、双盲随机化对照研究,分别于24h内对刨伤患者给予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与常规非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研究共纳入了286例患者,将28d内发生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作为观察终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肠道炎症反应与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649-652

摘要: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以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合并内毒素攻击大鼠为模型模拟临床烫伤哝毒症。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哝毒症模型组、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N-乙酰亮氨酰亮氨酰正亮氨酸(ALLN)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分析肠组织NF—κB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组织TNF-α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AO活性。结果各组肠组织NF—κB活性于伤后1h均明显增强,并达到高峰(P均〈0.01).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两种抑制剂均可显著降低伤后1h和2hNF-κB的活性。ALLN可明显降低伤后1h肠组织中TNF—α含量(P〈0.01)。两种抑制剂对伤后1h和2h血浆I)AO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使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降低烫伤脓毒症大鼠肠组织NF—κB活性.降低肠组织中炎症反应.但对肠组织屏障功能无保护作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格列吡嗪对内毒素血症羊血流动力学及全身氧输送的作用652-652

摘要:以往的研究表明,ATP依赖的钾离子通道(KATP)对高动力型休克的发病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德国学者设想用KATP阻断剂来防止或减轻脓毒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最近他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实验,研究格列吡嗪(一种KATP阻断剂)对健康和内毒素血症羊的血流动力学及全身氧输送指标的短期影响。实验对象为10只成年羊,全部麻醉后进行一侧肺动脉、股动脉插管及留置导尿管。麻醉苏醒24h后,对照组15min内一次性注射格列吡嗪4mg/kg,

严重吸入性损伤后脓毒性休克羊的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变化652-652

摘要:最近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严重吸入性损伤后脓毒性休克羊模型的全身及局部微循环血流(RMBF)变化。实验选用16只成年羊,并随机分为无损伤组(对照)和吸入浓烟后脓毒性休克组(实验组)。向实验组羊的气管内吹入燃烧棉类物质产生的烟雾(〈40C),每次持续12个呼吸循环.共4次,之后通过气管插管将铜绿假单胞菌活菌滴入双侧肺,实施纯氧浓度(体积分数100%)的机械通气。并用乳酸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以使血细胞比容维持在伤前水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远期评价653-656

摘要:目的研究免疫调理治疗对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析70例符合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标准的患着,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α1治疗(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和28d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等相关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并收集临床资料和远期随访。结果住重症监护室(ICU)期间.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治疗后28d(P均〈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但治疗组患者的住ICU时间和费用没有显著性增加(P均〉0.05);治疗组远期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可以改善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者住院28d内的预后.可以升高淋巴细胞汁数和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从而改善免疫麻痹。免疫调理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而不增加ICU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有良好的效价比.可以延长远期生存时间.充分显示免疫调理治疗是危重病抢救中成功的治疗策略之一。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投稿须知656-65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657-660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呼吸、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12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全部病例均在呼吸机支持下每日连续给予床边HVHF(置换液流量80ml·kg^-1·h^-1)治疗12~18h,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和胸腔液体容量(TFC)的变化。通过Swan-Ganz导管获得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氧消耗(VO2)、氧输送(DO2)和氧摄取率(O2ER)。结果HVHF 48h后的MPAP、PVR和TFC均明显下降(P均〈0.05)。HVHF 72h后.TNF-α、IL-6和IL-8含量较HVHF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DO2、O2ER和VO2逐渐稳定,并伴随动脉氧分压(PaO2)、PaO2/FiO2和气道峰压(Ppeak)的改善(P〈0.05或P〈0.01)。结论连续性HVHF可通过清除部分细胞因子,减少TFC.改善严重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呼吸、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丁草胺中毒1例660-660

摘要:1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14岁。因误服丁草胺农药20ml,感咽干、恶心、呕吐1h入院。查体:体温36.6C,呼吸频率18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入院后急行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检查显示:血尿素氮5.23mmol/L,肌酐95μmol/L,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目标指导下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661-664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目标指导下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和传统经验治疗对息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目标指导下的治疗,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1mmHg=0.133kPa);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④尿量≥0.5ml/min。同时与经验性指导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院后6、24和48hMAP、CVP、动脉血气分析、上腔静脉血气分析、静脉血乳酸含量、心脏每搏量、心排血指数、液体总量、血管活性药物总量、受损器官数目、呼吸机使用例数及7d和14d病死率。结果目标指导治疗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纠正休克和组织缺氧状态,24h和48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vO2、MAP、CVP较经验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乳酸含量降低(P〈0.01),经静脉输入的液体总量较多(P〈0.01),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较少(P〈0.01);48hSaO2、SvO2、MAP、CVP的改善更加显著,受损器官数目少,程度较经验治疗组轻;7d及14d的病死率目标指导治疗组也较经验治疗组低(P〈0.05)。结论目标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与经验治疗组相比可明显改善休克的预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经验交流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34例疗效观察664-664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我们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瘦素保护脓毒症后肾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665-667

摘要:目的观察脓毒症对肾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瘦素(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尿酸(UA)以及肾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与自由基合成、解毒和嘌呤生成代谢相关的酶活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液中Leptin水平,同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腹腔内注射Leptin(0.08mg/kg)和消炎痛(8mg/kg)可分别降低脓毒症后12h时血清UA水平(分别为(295.79±80.86)μmol/L和(281.78±46.35)μmol/L,脓毒症组为(474.03±75.22)μmol/L];Leptin保护组脓毒症后12h和消炎痛保护组脓毒症后6h肾组织Leptin水平[分别为(196.00±134.30)μg/g和(169.30±132.00)μg/g]亦显著高于脓毒症组[(61.65±27.29)μg/g]。而Leptin和消炎痛保护后6h和12h对肾组织MPO、GST、XOD和SOD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结果并非完全抑制或促进。从总体上分析,Leptin和消炎痛有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和灭活的功能。结论低剂量Leptin可能对脓毒症后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同消炎痛相似.与清除和灭活肾组织中氧自由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