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 11-2147/R 国内刊号
  • 1001-0939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结核和呼吸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结核和呼吸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

中华结核和呼吸 200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述评
规范肺功能测定技术 提高肺功能测定水平793-795

摘要:国外最早开始测量肺功能是在17世纪80年代。1979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了肺功能测定操作规范,8年后,即1987年又对该操作规范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摘要
5-羟色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795-795

摘要: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中的5-羟色胺含量,探讨5-羟色胺与OSAHS发病的关系。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796-800

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1例21岁伴毛细血管扩张、B淋巴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 1.38g/L,IgA 0.25g/L,IgM 0.17g/L)及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及其母亲的单核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DNA,PCR产物测序发现BTK基因突变,经相对应部位的DNA序列PCR产物测序进一步证实。患者母亲DNA也在相应部位扩增并测序。结果患者及其母亲细胞内BTK表达分别为96.9%和97.8%。BTK基因点突变位于16外显子(cDNA 1706 G〉A),为错义突变(R525Q)。患者母亲也被证实为携带者,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经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2g/kg),1个月后IgG上升至5.79g/L,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毛细血管扩张好转。结论明确了1例伴毛细血管扩张的成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效果好。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00-800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支气管Dieulafoy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801-803

摘要:目的提高对支气管Dieulafoy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支气管Dieulafoy病是一种罕见病,以支气管黏膜下畸形的动脉破裂出血为病理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支气管肺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气道慢性炎症或损伤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大咯血或支气管腔内病灶活检后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支气管肺动脉造影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或尸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诊。支气管动脉栓塞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但有复发和失败的可能,肺叶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结论遇到原因不明的大咯血应注意排除支气管Dieulafoy病的可能;支气管镜检查若发现管腔内突起样病灶,不要盲目活检。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全国复治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征文通知803-80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804-807

摘要: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腔积液中的DNA、RN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8月至2004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47例,其中19例非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28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试验组。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检测DNA,哌若宁染色检测RNA,PCNA-FITC法检测PCNA,阴性对照采用鼠-α-2a。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计算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非肿瘤性胸腔积液中DNA指数、RNA指数、PC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分别为1.03±0.06、10.03±0.54及(4.86±0.72)%,而恶性胸腔积液为1.26±0.17、11.65±1.45及(11.97±1.50)%。诊断分界点分别为1.10%、10.75%、4.56%,此时的敏感性分别为89.3%、78.6%、75.0%,特异性为89.5%、98.5%、84.2%;(2)恶性胸腔积液中DNA指数正常而RNA指数异常者6例,表明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患者RNA可以弥补DNA检测的不足;(3)5例患者胸腔积液中细胞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但其DNA指数和RNA指数均高于正常值,经多次胸膜活检或肺部肿块穿刺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表明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学检查有补充作用;(4)DNA指数+RNA指数、DNA指数+PCNA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RNA指数+PCNA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及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8.2%、89.3%、89.3%及92.9%,特异性为84.2%、89.5%、84.2%及94.2%。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较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而对照组未发现三者同时高于诊断临界点的患者。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DNA指数、RNA指数、PCNA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对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部分细胞学检测�

中介素1—53对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808-811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中介素1-53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油酸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尾静脉注射油酸(0.2ml/kg)制备大鼠ALI模型,注射前1h及注射后2h各腹腔注射中介素1-53(每次2nmol/kg)。6h后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ueo)、丙二醛(MDA)和共轭二烯键(C-diene)含量。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81.7±4.6)mmHg,1mmHg=0.133kPa],肺W/D比值为5.49±0.63,BALF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别为(57.9±7.4)×10^4/ml、0.718±0.085,与油酸组[(60.8±3.2)mmHg、6.18±0.34、(122.0±16.6)×10^4/ml、0.878±0.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6.74、3.43、17.23、6.32,P均〈0.05、0.01)。结论中介素1-53能明显降低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对油酸致大鼠AL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第三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11-81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神经生长因子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肾上腺素释放障碍的机制研究812-815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状态下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肾上腺素不足的可能原因,明确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NGF干预组、抗NGF组,每组8只。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行致敏和激发,NGF干预组、抗NGF抗体干预组建立哮喘模型后分别用NGF和抗NGF抗体干预哮喘大鼠。电镜观察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像分析各组大鼠髓质嗜铬细胞中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的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可见:(1)哮喘组、NGF组和抗NGF抗体干预组大鼠肾上腺髓质细胞线粒体增多,嗜铬颗粒减少;(2)NGF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膜可见杵状和绒毛状突起。图像分析结果显示NGF组PNMT平均灰度(A)值为218±38,与对照组(182±25)、哮喘组(198±33)和抗NGF组(195±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2、19.76、17.93,P均〈0.05);ELISA结果显示NGF组血清肾上腺素浓度为(2.9±0.5)ng/ml、与对照组[(7.1±0.4)ng/ml]、哮喘组[(5.9±1.7)ng/ml]、抗NGF组[(5.7±0.6)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4、5.41、4.96,P均〈0.01),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1),哮喘组和抗NGF组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结论NGF通过启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功能冗余性使其表型和功能发生转化,导致肾上腺素水平下降而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816-820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呼气流速受限(EFL)与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哮喘患者EFL的影响。方法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NEP)检测65例哮喘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吸入沙丁胺醇400μg)EFL情况。结果65例哮喘患者中有26例(40%)出现EFL,其中11例仅仰卧位时出现,15例仰卧位及坐位均出现。EFL和无EFL者(N-EF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52±15)%、(7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2,P〈0.01)。仅仰卧位有EFL(S-EFL)者和仰卧位、坐位均有EFL(SS-EFL)者FEV,占预计值%分别为(64±10)%、(4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83、6.694,P分别〈0.01、〈0.05)。3分法和5分法EFL均与FEV,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7、-0.630,P均〈0.0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加拿大医学研究委员会推荐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MRC评分)呈负相关(r=-0.501,P〈0.01),3分法和5分法EFL均与MRC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7、0.636,P均〈0.01)。17例FEV1占预计值%〈70%并存在EFL的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后,9例EFL完全消失,5例从SS-EFL变为S-EFL,吸入沙丁胺醇后3分法和5分法EFL评分均较吸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69、6.010,P均〈0.01)。结论与FEV1比较,EFL与哮喘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强,可作为评价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更可靠的客观指标。哮喘患者EFL可被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逆转,即表现为可逆性EFL。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读者来信
对《上海市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一文的几点疑问820-820

摘要:拜读贵刊29卷第10期范玉美等撰写的《上海市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一文(依据内容该文似乎是一个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标准初治复发组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明显低于标准初治复发组的结论引起我很大的关注。作者在讨论中解释其原因为用药种类少,〈3种的比例达40.9%,其中因不耐受标准化疗弃用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的占38.2%;31.8%的老年复发病例初治是在利福平前时代,用药数较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简讯
欢迎订阅本刊杂志820-820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肝肺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821-823

摘要:目的提高对肝肺综合征(HPS)的临床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我院确诊的23例肝肺综合征病例,分析肝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肝肺综合征男、女发病比例为1.3:1,平均年龄(42±21)岁,除1例急性重症肝炎外,其余22例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生率为82.6%。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肝功能B、C级为78.2%。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生率为91.3%,发绀为91.3%,肝掌为69.5%,杵状指(趾)为65.1%,面部血管扩张为56.5%,蜘蛛痣为56.5%。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值为(50.8±14.1)mmHg(1mmHg=0.133kPa),直立性低氧血症发生率为85.7%(12/14),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百分比(DLCO%)平均值为43.1%。39.1%(9/23)患者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HPS而出现双下肺斑点状、小结节影或网状结节影。23例HPS均进行了^99m锝-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mTc-MAA)核素首次通过肺灌注显像,平均分流率为36.3%。结论HPS主要发生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较重和(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临床上对不能解释的低氧血症,同时有门静脉高压、蜘蛛痣(面部血管扩张)和(或)杵状指(趾)表现者应高度怀疑肝肺综合征。直立性低氧血症是HPS较特异性表现。HPS可有肺弥散功能降低、胸部影像学异常改变,但不具有特异性。^99mTc-MAA核素首次通过肺灌注显像有助于确定肺血管扩张,明确HPS的诊断。

链置换扩增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824-827

摘要:目的探讨链置换扩增(SDA)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的临床意义和可信性。方法应用SDA技术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直接检测了453份结核性样本,其中痰标本332份、胸腔积液78份、脑脊液43份。结果332份痰标本培养阳性131份,其中110株(涂阳88份)为MTBC,21株(涂阳20份)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110份证实有MTBC、21份证实有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样本中,SDA和FQ-PCR的敏感性分别为99.1%和95.2%,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5.2%。在311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中,SDA和FQ-PCR的阳性率分别为55.3%(172/311)和47.0%(146/311)。121份结核性胸腔积液、脑脊液样本中,分枝杆菌阳性20例,经鉴定其中19例为结核分枝杆菌,1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SDA和FQ—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3.4%(52/120)和33.4%(40/120)。SDA技术设立的内扩增质量控制(IAC)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自动检测分析系统能快速、特异地检测临床样本中MTBC,设立IAC可提高结果的可信性。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简讯
欢迎参加《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开办的继续教育讲座827-82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肺结核咯血患者锁骨下动脉造影结果分析828-8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致咯血患者的锁骨下动脉血管造影表现,评价其在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中,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及胸部手术后25例。在栓塞治疗过程中完成降主动脉各出血分支栓塞术后,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影像评判标准:正常为(-);(+):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诸多小分支紊乱、增生,未见其分支明显增粗;(++):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分支明显增粗、扭曲、瘤样扩张,伴肺循环分流等;出血阳性包括(+)、(++),其中(++)为强阳性。对造影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基础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对造影发现为强阳性的部分患者行动脉栓塞术,符合长期疗效分析的15例患者术后作临床疗效评估。结果造影影像学结果显示,出血阳性与造影人次比为32/39,出血强阳性与造影人次比为17/39;出血阳性与造影的锁骨下动脉支数比为39/58,其中(++)为24/58,(+)为15/58。强阳性出血动脉以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及肩胛下动脉的出现概率最高。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及胸部手术后的患者有明显高的出血阳性率以及强阳性率。15例动脉栓塞术后,治愈6例,显效和有效7例,无效2例。15例中有8例行降主动脉出血分支栓塞后无效,再行动脉栓塞术时,对锁骨下动脉造影发现的出血血管栓塞疗效显著。结论采用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应在完成以支气管动脉为主的降主动脉分支栓塞后,如仍有咯血可行相应的锁骨下动脉造影,对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胸部手术后及栓塞术后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病情同时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并对其出血血管进行栓塞。

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疗程结束时空洞或结核球内细菌学分析832-834

摘要:目的对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例短程化疗结束后痰菌阴转,但肺内仍存在结核球或空洞病灶的病例,经皮肺穿刺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评价短程化疗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选择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83例,患者均经过常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短程化疗,疗程末痰涂片及痰培养均为阴性,但肺部X线表现仍存在空洞或结核球,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空洞壁或空洞内容物或结核球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活检组织均进行涂片及培养检查,痰菌阴转病例中仅75例(90.4%)获得的组织标本阴性结果,8例(9.6%)获得阳性结果(其中3例为涂片阳性、培养阳性;5例为涂片阴性、培养阳性)。药敏试验结果1例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其余7例为敏感菌株。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有6例痰菌阳转。结论初治痰菌阳性空洞、结核球肺结核病例的短程化疗后,组织标本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的8例病例中在2年内有6例出现痰细菌学复发,提示目前普遍采用的肺结核疗效判断标准(痰菌阴转)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