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 11-2147/R 国内刊号
  • 1001-0939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结核和呼吸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结核和呼吸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

中华结核和呼吸 200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述评
深部真菌感染:新的挑战与展望289-290

摘要:大自然中有真菌30余万种,引起人类疾病的致病真菌及条件致病真菌有280余种。近30年来,人类生活的显著变革创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急性侵袭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多,而频繁的城市改建或许正是曲霉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学者报道:1980至1982年与1992至1993年相比,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征文通知290-290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承办的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定于2006年9月22至2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将交流近年来本学科领域的临床、基础等科研成果及最新进展;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赴会作专题报告;将举办壁报展示和优秀论文评奖活动等,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参加。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专题笔谈
真菌体外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291-293

摘要:由于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但真菌感染诊断的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一方面是真菌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还远不如细菌学诊断那么完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真菌学知识还不被广大临床医生熟知,因此很多患者病情延误导致治疗失败或失去了治疗的机会。为了更快提高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密切配合临床,一方面做好真菌的常规检验,并积极开创真菌检验新方法,另一方面也有义务向临床医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真菌学的诊断方法,如何正确解释真菌的实验室报告。作为临床医生,要在熟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的基础上,争取病原学诊断。用真菌学知识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肺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293-294

摘要:近年来肺部念珠菌感染呈增多趋势,20世纪80年代医院念珠菌病的发生率至少上升了5倍。除对念珠菌认识上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和人群老龄化趋势。

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295-296

摘要: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除了人们对肺隐球菌病认识上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外,也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人群老龄化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密切相关。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诊断和治疗297-298

摘要: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肺曲霉病中最严重的类型,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区别于曲霉寄植(肺曲霉球)和过敏(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所致者。IPA除肺部病变外,尚可合并曲霉败血症和其他器官受累,也称播散性或系统性曲霉病。近年来IPA发病率上升,而一些抗曲霉新药问世也为治疗带来希望,这就对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IPA的确诊需要从病肺组织同时获取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的证据。按此要求,临床上势必造成多数患者失去治疗机会。因此,从临床实际和客观需要出发,应当建立IPA的分级诊断,分别给予相应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漏诊,使需要治疗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又防止过诊和抗曲霉新药的滥用。根据IPA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诊断分为3级(表1),治疗亦应区别对待。

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298-299

摘要: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器官移植、肿瘤等患者的增多,真菌感染在临床越来越多见。与细菌感染相比较,真菌感染预后更差,更难以在短期内治愈。但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有几种疗效与安全性都比较理想的抗真菌制剂投入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重点对这些药物加以介绍,以供临床抗真菌感染治疗时参考。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简讯
第九届全国肺功能学习班通知299-299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江西省首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临床特点分析300-306

摘要:目的了解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2005年12月在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改变、病理变化和治疗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和病毒分离确诊为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前有禽流感环境暴露史,以发热、畏寒起病,伴流感样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脓痰和脓血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腹泻和呼吸困难,伴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大量尿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明显异常及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发病第6天后痰培养多次发现耐苯唑西林肺炎球菌,在病情明显加重后,痰培养出现其他细菌和真菌。发病初期(第5天)胸部影像学可见右肺中下高密度病灶,继之迅速发展至双肺,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样肺部表现。经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于发病后第27天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理表现为双肺弥漫性肺泡损伤合并感染,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心肌水肿、空泡变性;肾小管广泛坏死。结论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病变进展为ARDS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时。预后不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经验荟萃
闭环通气模式在机械通气脱机阶段的应用306-306

摘要:目前常用的脱机技术包括T型管自主呼吸试验(SBT)、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在脱机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没有呼吸困难,需要多次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这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为克服这些不足,新的闭环通气模式(closed-loop mechanical ventilation)逐渐开始应用于脱机阶段。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肺隐球菌病的外科治疗307-309

摘要: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分析27例外科手术治疗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5~67岁,平均(47.5±7.9)岁。其中标准剖胸手术17例,采用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手术10例;肺叶切除16例,肺局部楔形切除9例,胸腔镜活检术2例。结果病灶彻底切除25例,2例胸腔镜活检。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胸腔内出血,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脓胸以及支气管胸膜瘘等。随访2~5年,25例治愈、无复发,1例复发且伴有隐球菌脑膜炎,1例失访。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表现,外科手术是诊断及治疗局限性肺隐球菌病非常有效的手段,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第一届全国哮喘防治大会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征文通知309-309

摘要: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哮喘联盟拟于2006年8月11至1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第一届全国哮喘防治大会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The 1st Congress of China Asthma Alliance.CCAA)。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交流各地哮喘防治工作的经验,总结中国哮喘联盟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对联盟未来的工作进行具体规划。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胺碘酮性肺炎合并超鞭毛虫肺部感染一例及文献复习310-312

摘要:目的提高对胺碘酮性肺炎、超鞭毛虫肺部感染及两病合并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胺碘酮性肺炎合并超鞭毛虫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在胺碘酮性肺炎基础上合并超鞭毛虫感染,临床症状为活动后胸闷、气急;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肺弥散能力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查到泡沫样巨噬细胞和超鞭毛虫;影像表现既有间质性改变又有肺泡渗出;因难以取得病理,诊断主要依赖临床;通过停用胺碘酮及应用抗原虫药物治疗超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胺碘酮性肺炎合并超鞭毛虫肺部感染非常罕见,其原因可能为胺碘酮性肺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肺部感染。

巨细胞间质性肺炎一例及文献复习313-316

摘要:目的提高对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的临床、胸部影像学和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开胸肺活检证实的GIP患者的职业史、临床表现、胸部X线、CT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IP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和活动后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X线和HRCT表现为两肺磨玻璃样影、实变影、弥漫性的小结节影、网状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GIP主要病理表现有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样反应,即在肺泡腔内有巨噬细胞和大量的多核巨细胞聚集,位于肺泡腔内的多核巨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炎性细胞,是GIP的特点。GIP是硬金属尘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结论GIP是非常罕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炎,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类似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在GIP诊断中,仔细收集患者的职业史非常重要。

四例单肺移植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与效果317-319

摘要:目的探讨单肺移植中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4例单肺移植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4例中双肺囊肿并感染1例实行右侧单肺移植,对侧肺保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例,其中1例对侧肺未手术,1例肺移植术后第47天Ⅱ期实行对侧肺减容术,1例单侧肺移植同时实行对侧肺减容术。结果4例肺移植受者,3例顺利出院存活至今,其中2例存活期超过18个月;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终末期COPD患者行单肺移植,如果对侧肺有巨大肺大疱或者重度弥漫性肺气肿,可Ⅰ期手术切除肺大疱或行肺减容术;双肺囊肿患者非移植侧肺如果没有明显反复感染或毁损肺,可不予手术处理。

肺移植治疗呼吸机依赖的终末期肺病三例320-323

摘要: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病患者的合理选择、围手术期处理、撤机策略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行15例肺移植,其中3例为术前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气肿患者,术前呼吸机依赖89、120、107d。手术行单肺移植1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2例。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2、6、11天脱机,第71、41、67天出院,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至今分别存活22、4、2个月。结论肺移植可有效治疗经选择的呼吸机依赖的终末期肺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征文通知
第三届上海国际呼吸病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亚太呼吸治疗学会联合会议征文通知323-323

摘要: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英国脏器功能不全(JOD)杂志、亚太呼吸治疗学会主办、上海医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呼吸病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亚太呼吸治疗学会联合会议”定于2006年11月16至1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钟南山院士担任名誉主席,白春学任主席,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论著
侧卧位和分侧肺通气对单侧急性肺损伤犬的影响324-328

摘要:目的观察体位和分侧肺通气对单侧急性肺损伤(ALI)犬的影响,探讨单侧ALI时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健康杂种犬28只,建立盐酸所致单侧ALI,行容量控制通气(VCV),分为常规通气组(A组)、常规通气+健侧卧位组(B组)、不同步分侧肺通气组(C组)、同步分侧肺通气组(D组)。通气240min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犬行核素显像。监测氧合、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肺损伤指标。结果(1)通气30min后B、C、D组氧合指数(PaO2/FiO2)[(277±23)、(296±31)、(299±22)mm Hg,1mm Hg=0.133kPa]显著高于A组[(180±25)mmHg,P均〈0.01],通气60min后C、D组PaO2/FiO2[(348±34)、(343±29)mmHg]显著高于B组[(314±33)mm Hg,P均〈0.05]。(2)通气120min后B组静态肺顺应性(Cst)[(23±4)ml/cm H2O]较A组[(19±2)ml/cm H2O]显著改善,通气60min后C、D组左侧C。[(11±1)、(11±1)ml/cm H2O]均较ALI状态时显著改善[(7±2)、(6±1)ml/cm H2O,P均〈0.01]。(3)B、C、D组损伤侧血流/总血流(Q损伤/Q总)[(31.3±4.6)%和(27.5±1.3)%、(27.3±2.8)%]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8.3±2.2)%,P均〈0.01]。结论健侧卧位和分侧肺通气均能明显改善单侧ALI犬的氧合和肺的顺应性,分侧肺通气改善氧合较健侧卧位更有效,改善氧合的机制可能与影响双侧血流分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