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护理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 11-2234/R 国内刊号
  • 0254-1769 国际刊号
  • 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护理是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护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通知、专科实践与研究、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实践、编读往来、证据综合研究、学会文化、综述、护理工具革新

中华护理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护理杂志论著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遭受歧视的体验及应对677-680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和理解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遭受歧视的心理体验及其应对方式。方法运用立意取样法和深入访谈法,对16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Giorgi法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歧视的感受包括:被他人躲避而无奈,遭到排斥而无助,被贬低而悲痛,遭遇不公平而愤恨;患者对歧视的应对方式有隐瞒病情、回避社交、试图报复社会等。结论医护人员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应对歧视的指导,积极为患者营造一个宽容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其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

精神科护士对自身遭受患者攻击情况感知的调查研究681-683

摘要:目的调查护士感知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攻击行为发生情况感知量表(POPAS)对北京安定医院病房及门诊的184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16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及2个问题。结果护士感到攻击行为特别是语言攻击及轻微身体攻击等的发生频率高;不同性别、工作时间及是否参加攻击行为控制培训的护士对攻击行为的感知不同(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性别、职称、是否接受过攻击行为控制培训是护士对攻击行为感知的影响因素,变异系数为13.9%。结论精神科护士经常遭受轻微攻击,男护士、护师及主管护师感知到的攻击行为发生率高,接受过攻击行为控制培训的护士感知到的攻击行为少于未培训护士。这提示应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并对护士进行相应培训,以协助护士识别、预防及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684-686

摘要: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收治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实施临床路径,与2008年4-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比较,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之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暗示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687-689

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暗示疗法缓解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8例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选择患者的左半侧或右半侧口腔作为试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试验侧进行治疗时,护士将一球形、质软、有弹性的玩具置于布袋中交给患者,并向患者强调将其握紧可以缓解治疗中的疼痛不适。对照侧由医生采用常规超声洁治操作。每侧治疗完成后,由患者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侧VAS均值为(3.2±2.1)分,对照侧为(3.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试验侧VAS值为(3.2±2.2)分,对照侧为(4.0±2.3)分,对照侧高于试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对照侧和试验侧的VAS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年龄〈35岁的患者中,试验侧VAS值为(3.6±2.0)分,对照侧为(4.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岁以上患者试验侧和对照侧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超声洁治术中的疼痛,尤其对于女性及年龄〈35岁的患者效果更明显。

中华护理杂志人文织锦
背篓里的小女孩689-689

摘要:我是在值春节后的第一个总值班时遇见小女孩一家的。当时,我正巡视至急诊室,见急诊候诊大厅里围着一群人,还听到女人焦急的哭声。我挤进人群,见一位年轻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手中拿着一只精致的银手镯,身后背着一个竹制的背篓,用两根五颜六色的手绣背带固定着。背篓里站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女孩,小脸通红,惊恐万状地盯着周围的人。女人旁边一名年轻男子手足无措地站着,一言不发。

中华护理杂志造口、伤口护理专题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41处全层伤口患儿的分阶段干预690-693

摘要:目的探讨既不增加应激反应又能使多发伤口愈合的方法。方法对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全身41处全层伤口的3岁患儿,采取了分阶段干预:抢救期间保护伤口和皮肤,预防伤口感染。病情稳定出院后,对41处伤口分别采用自溶结合机械清创21处(A组)和自溶结合保守性锐器清创20处(B组),清创结束后使用水胶体敷料和泡沫敷料处理伤口,直至愈合。愈合后7d开始预防瘢痕治疗,连续6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2组伤口清创期天数和愈合时间、瘢痕计分和活动能力计分。结果该患儿的41处伤口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6.49±7.47)d。两组清创期分别为(9.90±5.82)d、(5.65±3.91)d,B组清创期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分别为(27.81±8.33)d、(25.10±6.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患儿的瘢痕和活动能力计分明显优于3个月时(P〈0.001)。结论分阶段干预促进了多发伤口的愈合,预防瘢痕治疗需持续6个月才能稳定效果。

经肠造口留置治疗性管路的实践693-695

摘要:总结了41例经肠造口留置治疗性管路的护理实践,介绍了造口-管路联合固定的方法、护理操作流程和观察要点。41例患者因不同的治疗目的经肠造口留置了不同类型的治疗性管路,患者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顺利达到预期治疗目标。认为置管前对肠造口相关情况的评估、选择适宜的管路,并根据不同类型管路进行针对性的处置和置管后的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696-697

摘要: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难治性压疮创面护理的效果。观察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采用VSD进行创面护理后的创面愈合率和感染控制率。VSD护理后2周、4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4.17%、51.35%;2周感染控制率为55.1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VSD技术用于创面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9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并行回肠造瘘瘘口的护理698-699

摘要:总结了19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同时行预防性回肠造瘘术患者的护理方法。5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湿疹,2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溃烂,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分阶段营养支持及精心的皮肤护理,有助于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并行预防性回肠造瘘术患者的恢复。

老年危重患者腹部再手术后切口再裂开的护理699-701

摘要:报告了1例老年危重患者腹部近期再手术后切口2次全层裂开致腹壁巨大缺损的护理。针对患者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的特点,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在108d后切口愈合,随访1年10个月,无切口疝和造口旁疝的发生。

中华护理杂志人文织锦
暖心的细节服务701-701

摘要:我所在的注射室,是一个人流量相对比较大的科室,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因此,我们也意识到,照顾那些不方便的患者是我们的责任。

中华护理杂志临床护理研究
58例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702-704

摘要:对58例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各种显微外科皮瓣修复的护理进行了总结。术前做好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戒烟宣教;术后做好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变化,及时有效处理皮瓣静脉危象,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本组58例中有8例发生静脉危象,经过处理,1例边缘部分坏死,余全部成活。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704-706

摘要:总结了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围术期护理,留置肺动脉导管监测肺血流动力学,应用伊洛前列素等肺血管扩张剂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肺动脉高压危象进行积极处理,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运动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706-708

摘要: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01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53)在常规呼吸道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力进行循序渐进的5步运动疗法;对照组(n=48)按常规进行呼吸道护理。结果机械通气第15日和第25日,试验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气Pa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第25日,试验组心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日及ICU住院日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疗法对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有积极作用。

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患者的护理709-711

摘要:总结了1例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早期的体温观察和护理712-713

摘要: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肿瘤过程中患者体温的变化,并探讨原因和护理。方法对22例氩氦刀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体温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温在术中的第2个冷冻过程及术后1h内明显降低,术后4h开始出现升温趋势,术后6h、8h体温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中加强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疾病康复。

中华护理杂志编读往来
一封作者来信713-713

摘要:尊敬的《中华护理杂志》编辑:你们好!能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一直是我的追求,这次有幸所投稿件被选中发表,其间与编辑们的接触令我十分感动,素不相识的编辑态度谦和、工作严谨,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在有些作者买文章、杂志买作者的今天,

中华护理杂志临床护理研究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现况分析714-715

摘要:目的了解患儿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状况与临床特征,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5-9月,833例全麻术后收入麻醉恢复室中的患儿进行体温测量,并采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全麻术后有50例肛温为32-35℃,未见肛温低于32℃的病例,低体温的发生率为6.0%。1岁以下患儿低体温发生最为常见(18.7%),开腹术后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低体温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低体温易出现皮肤花斑、哭吵不安、寒战等临床表现。结论全麻术后低体温为患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体温轻度降低。1岁以下、行开腹术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均为术后低体温高发人群,应为重点监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