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11-2141/R 国内刊号
  • 0529-567X 国际刊号
  • 2.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产科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技术交流、国际学术动态

中华妇产科 2004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产科杂志专家论坛
循证医学及其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433-435

摘要: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西方循证文化在医学领域中的体现.实际上,循证医学并非自今日始,在历史上可追朔到19世纪法国唯结果论的盛行时期,甚至早在1769年Morgagni用尸体解剖研究疾病时已经开始了.但近30年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Scakett 将临床流行病学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其所提出的现代循证医学概念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了解现代循证医学的背景,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意义,以及合理地应用于日常的医疗实践.

中华妇产科杂志论著
中国围产儿并指与并趾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436-438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围产儿并指与并趾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覆盖的医院收集的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围产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7~2001年(除1994、1995年),监测的7 478 746例围产儿中,确诊并指(趾)畸形2311例,其中单发并指(趾)畸形988例,伴有其他畸形者1323例(57.2%).并指(趾)畸形的总发生率为3.09/万,单发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1.32/万,综合征性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1.77/万;男性围产儿并指(趾)畸形发生率为3.42/万,女性为2.59/万;城镇围产儿中并指(趾)畸形的发生率为3.22/万,乡村为2.79/万.畸形年度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患儿围产期病死率为20.7%,单发畸形病死率为5.7%,多发畸形为31.9%.上肢与下肢畸形发生的比例无差异,躯体左侧和右侧畸形发生的比例也无差异(P>0.05).结论我国围产儿并指(趾)畸形以多发形式常见,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并指(趾)发生部位对上、下肢和躯体左、右侧无选择性.

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母婴传播的研究439-441

摘要:目的探索丙型肝炎病毒(HCV)、庚型肝炎病毒(HGV)混合感染的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第3代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06例孕妇血清HCV抗体(抗HCV),其中878例检测HGV抗体(抗HGV),用荧光定量PCR( FQ-PCR)方法,检测孕妇血清HCV RNA 、HGV RNA.结果 HCV RNA 和HGV RNA均阳性孕妇10例,其所分娩的11例新生儿中,HCV RNA阳性2例、HGV RNA阳性2 例;阴道分娩3例、急诊剖宫产分娩1例.母乳喂养4例,孕妇临产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3例.结论孕妇HCV和HGV混合感染并不增加母婴传播率.阴道分娩、孕妇临产前ALT升高及母乳喂养是HCV、HGV混合感染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442-445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变化与胎盘细胞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关系446-448

初乳中酶活性及生物活性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449-452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植入前胚胎染色体诊断的价值453-456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植入前胚胎染色体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对不孕夫妇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周期的超促排卵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于受精后第3天进行胚胎活检及FISH分析,第4天选择染色体组成正常或平衡的胚胎进行移植.结果 10个PGD周期共获卵158个,对其中54个胚胎进行活检,51个胚胎获得明确诊断,诊断率为94%(51/54).对染色体组成正常或平衡的24个胚胎进行宫腔内移植,共4例获得妊娠,其中3例已足月分娩健康婴儿,1例为异位妊娠.结论应用FISH技术进行植入前胚胎染色体诊断,是预防流产和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在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457-460

盐酸氟西汀联合激素与单纯激素补充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比较461-464

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绒毛膜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465-468

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作用469-473

西罗莫司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及其对SKOV3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474-477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启动子调控的胞嘧啶脱氨酶和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融合基因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478-481

卵巢癌细胞系CAOV3体外化疗后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482-485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E7基因诱导的人子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486-488

摘要:目的建立人宫颈上皮的永生化细胞系,并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基因的腺病毒伴随病毒感染人胎儿宫颈上皮细胞,培养、传代.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和PCR技术检测HPV16型E6、E7基因的表达情况;取20代细胞,采用软琼脂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cid小鼠皮下接种等方法检测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 20代细胞的表型仍保留原代上皮细胞的特征,表现为单层生长和锚锭依赖性生长.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和PCR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内有HPV16型E6、E7基因的表达,其基因片断长度为829 bp.20代细胞进行软琼脂培养不形成克隆; scid小鼠皮下接种未成瘤;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二倍体和多倍体,11号染色体可能为HPV16型E6、E7基因整合的部位.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张力原纤维,证实细胞为鳞状上皮来源.结论成功建立了HPV16型E6、E7基因诱导的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且其生物学特性稳定,可进一步用以宫颈癌病因和发病相关机制的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会议征文
全国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征文通知441-441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452-452

第二届华东地区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45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