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方法学、实践与交流、发展动态、摘要连载、小知识与消息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2-2531
  • 国内刊号:51-1656/R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245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6
  • 综合影响因子:1.27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循证医学 2010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述评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提高我国临床试验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摘要:1 全球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努力 1.1挑战:全球多数医疗临床试验证据来自低质量研究 临床试验证据是包括临床医师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广大医疗卫生服务消费者及政府卫生政策制订者最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近30年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Cochrane协作网对临床试验证据全面系统的评价发现,
1243-1248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将循证决策提升到新的高度——第18届Cochrane年会和第10届Campbell年会概要

摘要:2010年10月18~22日第18届Cochrane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Keystone举行。此次年会由Cochrane协作网(CC)首次与Campbell协作网(C2)共同举办,旨在促进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包括合作框架、方法学、用户参与、证据应用等方面,为各自相关领域生产高质量决策证据。
1249-1250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卫生政策研究与循证决策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干预活动可作为评价社区卫生的补充指标

摘要:1 研究背景与资料 1997年欧洲理事会设立了"健康监测规划",旨在建立一套社区卫生的监测指标体系,以便衡量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趋势,促进社区卫生规划及其监测评价,并为欧盟成员国提供适当的卫生信息用于相互比较和支持国家的卫生政策。
1251-1252

对“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干预活动可作为评价社区卫生的补充指标”一文的评论

摘要:鉴于传统的社区卫生指标例如死亡率或人均期望寿命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难以充分反映卫生系统的绩效,在欧盟国家也难以进行国家之间的比较(因为各国之间这些指标的差异很小),本文作者建议,可通过评价那些具有成本效果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
1252-1252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论著

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早产儿1年随访

摘要:目的评估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极早早产儿随访到1岁时的体格发育状况、呼吸道感染频率及就诊频率等情况。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存活出院的孕周小于32周或产重小于1500g的72例新生活产婴儿分为3组:第一组26例,孕周〈32周而产重≥1500g;第二组18例,孕周≥32周而产重〈1500g;第三组28例,孕周〈32周且产重〈1500g。于校正胎龄1岁时收集生长状况、呼吸道感染频率及就诊次数等信息。结果出院后随访到1岁时,第三组体重、头围的落后率高于第一组,身长的落后率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的中位呼吸道感染频率(15.5)较第一组(12.5)和第二组(8.5)高,第三组中位就诊次数(27.5)比第一组(17.5)和第二组(15.5)高。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校正胎龄1岁时同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极小胎龄早产儿的随访情况较仅为极低出生体重或极小胎龄的患儿要差,因此,胎龄和产重在评估早产儿预后方面同样重要。
1253-1255

1298例自发性脑出血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2005~2009年收治的129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结果 1298例脑出血患者中,男822例(63.33%),女476例(36.67%),男女患者构成比差异显著;每年冬、春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自发性脑出血的原因以高血压病最为常见,约占65.87%;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895例,68.95%)为最多见。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病与年龄、季节及高血压等多种因素有关,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积极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1256-1258

计算机导航治疗与传统方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对计算机导航治疗与传统方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放射学及术后功能评价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CTR)及Cochrane协作网肌骨组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1966~2009)、EMbase(1980~2009)、PubMed、NRR(http://www.update-software.com/National/)、CCT(http://www.controlled-trials.com)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文献,收集计算机导航技术与传统方法比较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包括2439例患者,其中A级5个,B级1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放射学测量上,两种方法:对下肢机械轴的测量精确性有差异[WMD=–0.56,95%CI(–0.74,–0.38)],对股骨冠状轴和矢状轴及旋转角度的测量无明显差异[WMD(95CI)分别为–0.29(–0.58,0.00)、–1.64(–3.49,0.21)及–0.11(–0.87,0.66)];对胫骨冠状轴的测量无明显差异[WMD=–0.31,95%CI(–0.69,0.06)],而对矢状轴的测量有明显差异[WMD=–0.69,95%CI(–1.10,–0.28)];对胫股冠状角的测量无明显差异[WMD=0.03,95%CI(–0.78,0.84)],对髌骨倾斜角及髌骨旋转角度也无明显差异[WMD(95%CI)分别为–1.45(–3.12,0.22)及–0.34(–0.71,0.02)]。②在操作时间上两者有明显差异[WMD=13.31,95%CI(10.00,16.63)],在并发症及出血量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RR及95%CI分别为1.65(0.87,3.13)及–74.81(–184.71,35.09)。③在术后功能评价上,纳入研究均随访超过6个月,两者在关节活动度、KSS评分及OXFORD评分上无明显差异[WMD(95%CI)分别为–2.17(–5.66,1.33)、6.28(–3.69,16.25)、–0.31(–2.05,1.43)]。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①下肢机械轴的测量及胫骨矢状轴的测量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股骨冠�
1259-1268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E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不稳定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2008年第3期)、PubMed(1966~2008.9)、EMbase(1974~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9)、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9),并辅以检索临床信息网站等寻找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或已完成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0,检索语种不限。由两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634例患者,其中EF组269例,ORIF组2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根据GW评分标准,ORIF组优良率优于EF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0,95%CI(1.11,2.03),P=0.008],但评分为一般及差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05,1.69),P=0.17];②并发症:EF组钉道感染率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4,95%CI(0.08,0.76),P=0.02];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RSD)发生率[RR=0.88,95%CI(0.30,2.56),P=0.82]、伸肌腱断裂率[RR=3.93,95%CI(0.45,34.62),P=0.22]、间室综合征发生率[RR=3.13,95%CI(0.51,19.09),P=0.22]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F治疗成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在GW评分上优于ORIF组,钉道感染率EF高于ORIF组。但因本次系统评价纳入病例数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故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增加证据的论证强度。
1269-1275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igh 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HTE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90年至20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功能不全患者行HTEA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相关参考文献。按Cocharane Handbook 5.0.1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16个自身对照试验,12个空白对照试验,共1 0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心功能的影响:HTEA能够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WMD=–10.28,95%CI(–14.14,–6.43)]和心输出量[WMD=–1.26,95%CI(–1.63,–0.89)],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WMD=5.02,95%CI(3.72,6.32)],增加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峰)[WMD=–17.50,95%CI(–29.40,–5.59)],降低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峰)[WMD=27.36,95%CI(24.46,30.26)];②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阻滞后ST段压低、T波倒置次数(NST-T)[WMD=1.45,95%CI(1.12,1.78)]和程度总和(∑ST-T)[WMD=1.02,95%CI(0.78,1.26)]显著减少;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阻滞后能够显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缺血[WMD=4.24,95%CI(0.48,8.00)]、心肌缺血持续时间[WMD=23.29,95%CI(4.66,42.11)]和心绞痛的发作次数[WMD=3.44,95%CI(0.92,5.97)],减少NST-T[WMD=1.10,95%CI(0.84,1.36)]和∑ST-T[WMD=1.33,95%CI(1.01,1.65)]的变化程度;④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阻滞后可显著减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率[WMD=8.44,95%CI(3.81,13.07)],降低体循环阻力[WMD=2.07,95%CI(0.81,3.34)],但不降低舒张压[WMD=2.06,95%CI(–0.52,4.64)],不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压;⑤对Q-T离散度的影响:阻滞后能显著降低Q-Td[WMD=9.51,95%CI(4.74,14.27)]、Q-Tcd[WMD=11.82,95%CI(5.55,18.09)]及J-Td[WMD=9.04,95%CI(2.3
1276-1284

不同自控镇痛方式对胸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和静脉不同自控镇痛方法对胸、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发表于1985年至2009年行胸、腹部手术术后应用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0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肺部并发症和肺功能的影响: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炎的发生率[RR=0.66,95%CI(0.53,0.83)],提高患者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WMD=0.17,95%CI(0.05,0.29)]和用力肺活量(FVC)[WMD=0.21,95%CI(0.1,0.32)],但在降低患者术后呼吸衰竭[RR=0.77,95%CI(0.58,1.02)]和术后机械通气延长方面[RR=0.75,95%CI(0.51,1.13)]与静脉镇痛无显著差异;②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术后患者心肌梗死[RR=0.58,95%CI(0.35,0.95)]和心律失常[RR=0.64,95%CI(0.47,0.88)]的发生率,但对降低患者术后心力衰竭[RR=0.79,95%CI(0.47,1.34)]和低血压[RR=1.21,95%CI(0.63,2.29)]的发生率无明显差;③其他系统并发症:两者在降低患者术后肾功能不全[RR=0.78,95%CI(0.53,1.14)]、消化道出血[RR=0.78,95%CI(0.49,1.23)]、术后感染[RR=0.89,95%CI(0.70,1.12)]及恶心呕吐方面[RR=1.03,95%CI(0.38,2.81)]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术后发生肺炎、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
1285-1292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置入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结石价值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前置入输尿管支架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CTR(2010.4)、MEDLINE(OVID,1950~2010.4)、EMbase(1966~2010.4)、CBM(1978~2010.4)、CNKI(1979~2010.4)和VIP(1989~2010.4),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在ESWL前置入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1版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RCT,共31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指标:ESWL前置入输尿管支架在结石完全清除率、碎石次数、碎石冲击波频率、碎石冲击波能量方面并未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其WMD(95%CI)分别为1.10(0.87,1.38)、0.43(–1.05,0.19)、0.00(–0.25,0.25)、0.20(–0.05,0.46)。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SWL前置入输尿管支架术后较易发生排尿困难、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脓尿、尿培养阳性、耻骨上疼痛,其RR(95%CI)分别为2.30(1.62,3.26)、2.66(1.97,3.58)、6.50(1.50,28.15)、1.78(1.44,2.21)、2.13(1.71,2.64)和3.10(1.59,6.04),且无助于预防石街形成[RR=0.39,95%C(I0.03,4.5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ESWL前置入输尿管支架的方法不可取。因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且例数较少,上述结论尚期待更多高质量的试验加以验证。
1293-1301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CBM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纳入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3月。检索语种限中、英文。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2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4例患者,496处皮损,其中试验组皮损237处,对照组皮损259处。Meta分析结果显示:PDT组的治愈率高于安慰剂组[RR=4.16,95%CI(1.69,10.25)]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38,95%CI(1.12,1.71)],而与冷冻治疗组无显著差别;PDT组的美容效果评价优于冷冻组[RR=1.48,95%CI(1.18,1.87)]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51,95%CI(1.05,2.15)];PDT组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治疗组[RR=0.29,95%CI(0.10,0.86)],但与冷冻组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组无显著差异。以红光为光源的PDT组治愈率高于绿光光源组的PDT[RR=1.29,95%CI(1.02,1.65)],复发率低于后者[RR=0.20,95%CI(0.05,0.87)]。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及美容效果评价无显著差异。PDT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局部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结痂。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冷冻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等对照治疗,复发率低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红光-PDT治疗疗效优于绿光-PDT,复发率低,而不良反应两者相似;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疼痛明显。
1302-1307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效果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天后PD患者的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4.75(–13.73,4.23)]。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月后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8.51(–18.48,1.46)]。另外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个月后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神经、行为和情绪状态,临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M=–5.79(–8.44,–1.13)]。在经颅磁刺激方案选择上,额部或运动皮质部的低频率(≤1Hz)、高强度(≥90%RMT)、多次数(≥3次)、长时间(≥3个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对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改善有积极影响,且具有远期效应。结论 PD患者开展低频长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1308-1315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溶血磷脂酸(LP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其作为该疾病预警指标的意义。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9年6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数据,定性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定量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病例对照研究,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总LPA水平,24h时LPA水平以及短暂性脑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LPA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PA水平的WMD及95%CI分别为2.00(1.85,2.15),2.40(1.81,2.99)和2.48(2.18,2.7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的LP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短暂性脑缺血期检测患者LPA水平并进行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由于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且方法学质量较差,上述结论尚需开展大量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作为预警指标的意义。
1316-1324

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PubMed(1966~2009.12)、EMbase(1974~2009.12)、ISI(1961~2009.12)、CBM(1978~2009.12)、CNKI(1979~2009.12)、VIP(1989~2009.12)和万方(1998~2009.12)数据库,并补充查找相关会议文献及在研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共1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中低剂量多虑平(1~25 mg)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后觉醒时间、睡眠期间觉醒时间、睡眠有效率等睡眠质量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反,高剂量多虑平(50 mg)对绝大多数睡眠质量指标的改善与安慰剂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高剂量多虑平(25~50 mg)对原发性患者的快速眼动睡眠、二期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时间等睡眠结构指标的改善与安慰剂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低剂量多虑平(1~25 mg)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但使用中等剂量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时需关注副作用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尚不推荐使用高剂量多虑平(50 mg)治疗原发性失眠。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与例数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1325-1330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早期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1966~2009.9)、EMbase(1974~2009.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9~2009.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9.9)和万方数据库(1989~2009.9),收集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11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6个月时的全因病死率[RR=0.75,95%CI(0.61,0.92),P=0.007];随访1年时,这种优势有下降趋势[RR=0.88,95%CI(0.65,1.18),P=0.38];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6个月时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RR=0.74,95%CI(0.63,0.87),P=0.0003];早期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因心绞痛再入院率[RR=0.66,95%CI(0.61,0.73),P〈0.00001];6个月时出血发生率早期介入组较高[RR=1.28,95%CI(0.91,1.80),P=0.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早期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RR=2.22,95%CI(1.55,3.17),P〈0.0001];早期介入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发生介入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更高[RR=2.07,95%CI(1.57,2.72),P〈0.00001];肌钙蛋白阳性组早期介入治疗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0,95%CI(0.43,0.82),P=0.002]。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全因病死率、心梗发生率和因心绞痛再入院率,肌钙蛋白阳性患者更能从早期介入治疗中获益。早期介入治疗发生出血和介入相关的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比保守治疗要高,故临床决策时应充分权衡利弊。
1331-1337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类制剂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比较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类制剂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VIP、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康健临床决策循证数据库等,纳入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类制剂比较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计168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1.00,1.08),P=0.08];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后复发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16,95%CI(0.06,0.43),P=0.0004];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6,95%CI(0.33,0.94),P=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等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乳酸杆菌制剂与甲硝唑类制剂治疗妊娠合并BV的疗效相似。②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合并BV的复发率低于甲硝唑类制剂。③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合并BV后早产的发生率低于甲硝唑类制剂,但对于治疗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等妊娠结局发生率两者无明显差异。
1338-1344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实践与交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的循证处理

摘要:目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DSBC)是临床常见的问题,针对1例DSBC患者,通过检索当前最佳证据,为临床合理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ACP online、NGC(1998~2010.6)、PubMed(1950~2010.6)及CBM(1994~2010.6),查找与ERCP及DSBC有关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当前证据表明,预切开术可提高DSBC患者插管成功率,对有经验的内镜医生而言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操作时间;胰管占据技术较预切开容易掌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但上述两种方法均有可能增加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以上证据,结合内镜医生的经验和患者及家属的愿望,我们为该例患者实施了针状刀预切开术,再行选择性胆管插管获得成功。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预切开和胰管占据均可提高DSBC的插管成功率,但应用时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内镜医生的经验合理选择。
134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