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知识杂志

《语文知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等。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3-6210
  • 国内刊号:41-1041/H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6-9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8
  • 综合影响因子:0.1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知识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清稿本叙录

摘要: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旧稿生前时有更定,未见付梓。作古后,友人集资印行。然旧稿删汰处,于旧时藏书家之史料,多有可资,不当任其散失。本文据所见清稿本录之。
4-7

《三国演义》艺术剪裁的“黄金分割”因素及其根源

摘要:《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表现为篇章组合的严整性,也表现为素材剪裁的非对等性,这是有其根源的。“扬刘抑曹”或“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造成其剪裁艺术非对等性的根源之一。造成全书素材剪裁非对等性的根源,也包括作家的美感取向。
8-10

论李德裕《文章论》的美学意蕴

摘要:李德裕《文章论》主张诗文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追求行文“自然灵气”,组织运用材料“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的创作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气贯说”、“不拘音韵说”和“扬弃说”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对中晚唐文学乃至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
11-14
语文知识杂志现当代文学研究

批判与吁求——谈十七年“干预文学”的公共性诉求

摘要:十七年时期在“双百方针”鼓舞下生发的干预文学的主题是批判社会主义下的官僚主义,这些批判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指出了官僚主义的核心是一种利己主义,同时,官僚主义的出现不是一种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一种体制化的弊端造成的。通过对这种官僚主义的批判,小说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主义公共性的质疑,以及对真正意义上公共空间的吁求。
15-19

乡土叙事的消隐自我和走向共名——由阎连科《丁庄梦》的主题看其创作转身

摘要:《丁庄梦》是阎连科意识到“第一手素材”基本写尽,必须探索出一条新路才能有所创新的情况之后面世的。相对于阎氏此前的作品,这部小说的确呈现出了较多新质。不过由小说主题来看,这次转型、这些新质实际使得这部小说湮没在中国乡土小说谱系中而失去了阁连科既往小说特有的独立特行的个性。
20-22

一字不识通六经——论陈寿亭形象的文化内涵

摘要:《大染坊》为中国传统文化唱了一曲赞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力量巨大,生命顽强,已经在民间落地生根,已经浸润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作品成功地将这种传统文化融入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中。在乞丐出身的乱世奇商陈寿亭身上,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忠、孝、礼、义、信诸元素,且这些元素已剔除了部分传统思想中的糟粕,对现代新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接纳。
23-25
语文知识杂志理论新视野

大地乡愁——勒克莱齐奥小说的文化精神

摘要: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小说在纯美的语言掩映下,持久地闪烁着这样一个主题:精神还乡。这里固执地生长着对现代文明的排斥心理及对人类古老生存家园的回归意识.深刻地内含着对人类本真意义上的生命存在模式的深深怀恋和念想及对精神家园的无尽愁绪。这种精神诉求同时为其作品罩上了某种“寓言性”和“乌托邦”色彩。
26-30

共享文化与90年代后的文学现象

摘要: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众多阶层参与的大众“共享文化”,并改变了原有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独霸的状况。其往往采用深度削平、瓦解历史等方法,对传统文学和精英文化进行改造,甚至是资源掠夺。
31-33

网娱时代下的粉丝文化解读

摘要:与昔日的追星一族相比,网娱时代下的粉丝文化呈现出多种新的表现形态。而在网娱文化中,粉丝群体的网络创作和网娱社区的出现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对这些新现象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对当下的粉丝文化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位置进行观照,并对粉丝文化的性质作出探讨。
34-35
语文知识杂志作品赏析

人生的苦难与奋斗——论路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

摘要: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36-38

解读《小二黑结婚》的“才子佳人”模式

摘要:《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的代表作,采用的依然是在中国文坛上流传了千年的“才子佳人”,故事模式。从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看,《小二黑结婚》颇符合“才子佳人”的故事要求。然而。正是通过“才子佳人”模式的故事结构,《小二黑结婚》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文本”,带给人以“快乐”而非“新生的极乐”。
39-40

电影《小城之春》的诗化风格探析

摘要:费穆导演的代表作《小城之春》以唯美、含蓄的艺术风格开启了电影诗化艺术的先河,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表现手法,讲述了1946年发生在江南小城一个被战争摧残过的破落家庭的爱情悲剧。影片充分利用重章叠唱的手法与诗词意象的暗示.揭示人物内心的感受,有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的古典意蕴。《小城之春》对于今天的电影艺术创作,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启示。
41-43
语文知识杂志语言学研究

2008年中国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发展与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等四个方面对2008年国内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发展状况作了综述。文章重点分析了2008年的学术论文情况,对研究热点和理论方法作了分析。文章还对本学科的年度发展作了总结和分析,对今后发展作了展望。
44-47

试论《魏书》时语谣谚在汉语词汇史中的研究价值

摘要:记录北魏王朝历史的《魏书》保存了南北朝时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时语谣谚,这些谣言时语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口头用语,反映了汉语词汇在中古时期的发展变化。
48-50

谈花东卜辞中“在某”之归属

摘要:文字学专家对于“才”字形体所指,看法不尽相同。但该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却是公认的,即它在一般情况下均假为“在”,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问、地点等。“才”字的此种用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也出现了不少,据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89片中出现了该字,而其中又以“才”后紧跟一地名构成“才f在)某”最为常见。卜辞中“才某”之位置相当复杂,既可出现于前辞,又可出现于命辞或验辞(用辞),两个不同的地名还可同时出现于前辞、验辞(用辞)或命辞、验辞(用辞),但辞例中某一具体的“才某”只能一读却是毫无疑问的。在对辞例进行全面排比的基础上,我们对花东卜辞中“在某”的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51-53

常用动量词“次”、“回”、“下”的语义认知分析及语用描写

摘要: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常用动量词“次”、“回”、“下”的语义特征。详细描述了由于语义特征的不同造成三个量词在语用上的差异。
54-57

河南罗山方言的两个副词

摘要:河南罗山方言中有两个副词“克”和“左以”用法比较特殊。“克”除了表示“主观不满意量”外,还表示“只起强调作用”、“强调惊叹、赞赏、羡慕语气”等语法意义。“左以”表达两种意思:一、表示“干脆”、“索性”义;二、表示“反而”义。罗山方言中的这两个副词很明显受西南官话的影响。罗山方言的深入研究,为罗山方言的分区提供参考资料。
58-61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研究

形象、条理、简明、实用——关于中学生文言文字典的编纂设想

摘要:借助形象可感的文字形体,通过简明扼要的形义关系与词义系统的条理化讲解,使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并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常见意义,从而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时根深蒂固的畏难情绪,应当是中学生文言文字典编纂的思路。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