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 42-1016/G4 国内刊号
  • 1004-0498 国际刊号
  • 0.3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家访谈
教学相长 杏坛守望——特级教师胡明道专业化发展之路4-9

摘要:一、意外留校,走进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热情地接受我的访谈。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获得“特级教师”等称号,可以算是功成名就。很多教师或许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呢?是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吗?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本·解读
《小狗包弟》的文本探究与教学反思——以《背影》的课程设置为例10-17

摘要:一、关于《小狗包弟》的文本探究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在香港《大公报》的连载散文《随想录》,是一篇纪实性散文。

文本意义的层次性探寻17-20

摘要:文学接受的最内在、最根本的特质是对人生的体验。一方面,文学接受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接受、消化、征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客体对主体逐渐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一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人而化身其中”、“出而分析玩味”、“化而重建自我”。我们姑且把语文文本意义区分为表层意义、深层意义和生成意义。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新锐
浅谈从学生视角解读文学作品的策略运用21-24

摘要: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文学作品为什么难以解读?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特定的创作背景,或者是大的时代背景,或者是特别的个人际遇。只有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的立身、为人、处世、个性、才情、学识等,由外而内,

在问题化学习中导引学生思维发展——以两篇散文的教学为例25-28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发展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辨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确值得探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堂·教学
有效阅读教学的“四个层面”29-32

摘要:“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王荣生教授说的是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教什么最有效,文本的什么内容最具有教学价值,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最能培养学生的学科语文素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关注文本的四个层面:即文本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

“少教多学”在初中研究性阅读中的运用32-34

摘要: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教学种种问题》中指出:“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这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打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这话形象地点明了“少教多学”的本质。通过“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尝辄止与过犹不及的现象35-38

摘要:新课程实施许多年了,其理念早已植根在不少教师的心中。多年来,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各显神通,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在总结与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笔者经常参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综合督导和教学工作视导,在欣喜之余,也发现了部分语文课堂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浅尝辄止或过犹不及的现象。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造力38-41

摘要:创造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把创造的要求规定得过于苛刻,则会削减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学生为了达到创造的要求,刻意寻求离奇、怪诞的主意。因此,创造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邵瑞珍认为,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首创性成品的活动,而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

初中语文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41-43

摘要: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教育家蔡元培谈读书时说:“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人才;从远大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一代文豪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曾国藩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

鲁迅小说专题整合教学初探44-47

摘要:鲁迅作品的学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究其原因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将鲁迅其人解读“神化”了,尤其把鲁迅定位为“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加注重了他作品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将鲁迅文章人物解读符号化,公式化了,鲁迅成为反抗封建制度的代名词,教学中忽略了鲁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也谈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7-5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资源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在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也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无法预约的精彩——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少教多学的策略51-53

摘要:少教多学就是老师怎么高效率的教,学生怎么高效率的学,教学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即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智慧、个性、创新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变化看教学观的转变54-57

摘要:《廉颇蔺相如列传》连续多次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人高中语文教科书,并被先后定为“讲读课文”“教读课文”“精读课文”等等,可见其传统性和经典性。现以最近三次(1990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人教社语文二室编)、2002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六册》(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和2004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以下简称1990版、2002版、

流行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综艺节目和流行歌曲为例57-60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中课堂中不断被提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实验)》中提出:“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新课标”中所提及的“多元”“当代”“先进”的文化,不仅包括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民间文化,也应包括流行文化。

学情视角下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处理——以《登高》课堂教学为例61-64

摘要: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通常用什么教”的材料,课堂教学教什么内容,需要对教材进一步加工,做到“教材内容教学化”。“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师手记
《闹市闲民》备教手记65-70

摘要:真是说来话长!这是十年前的一个故事,不过已经延续到今天了。10年前——2007年,我讲过一次公开课。那时北京市高中校要求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时间“新课程”成为热词。可是新课程的课怎样上?新课程的课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上级领导和专家,只是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上新课程的课,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教材
风流自赏——对汪曾祺《鉴赏家》结尾的另一种解读71-74

摘要: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有一篇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的小说《鉴赏家》,作品塑造了鉴赏家“叶三”和画家“季匀民”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两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是叶三因赏鉴季訇民的画作而终生收藏、至死不卖的情节,赞颂了重情义、真性情、高雅清逸的美好品质。但对于叶三为何将画作带人棺材这一结尾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