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杂志社
分享到:

校园心理杂志

《校园心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人物专访、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 国际刊号:1673-1662
  • 国内刊号:14-1326/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29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7
  • 综合影响因子:0.07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校园心理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校园心理杂志专论

生涯规划研究述评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变迁速度迅速加快,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也快速增加,工作稳定性下降。人们在工作中的变动性增强,控制感下降,个体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由此,每一个人生涯发展的道路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和控制。
219-222
校园心理杂志论著

孤独感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技能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摘要:该研究采用孤独量表(UCLA)与社会技能量表(SSI)对54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和342名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技能、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尝试性探讨。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非成瘾大学生(t=3.25,P=0.02);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情感感受性(ES)(t=2.12,P=0.03)和社会控制性(SC)(t=3.05,P=0.03)显著低于非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技能呈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正相关;社会技能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成瘾。孤独感在社会技能和网络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223-225

某高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与特点研究

摘要:考察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发展特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BSRI)对山东省某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共809名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被试687名。本研究结果示:①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男性化18.1%;女性化18.5%;双性化33.9%;未分化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6,P〈0.01)。②男生性别角色类型在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18.43,P〈0.01)。③传统性别角色存在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4,P〈0.001),且存在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噼148.13,P〈0.01)。本研究认为:①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②男性化、双性化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女性化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③文科男大学生女性化程度显著高于理工科男大学生,理工科男大学生的双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科男大学生。④大学时期性别角色仍在发展变化。有趋于回归传统性别角色的趋势,女性更显著。
226-229

不同社交地位藏族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特点

摘要: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同伴提名法对349名处于不同社交地位藏族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被试的有效工具;总体上看,社交地位对社交焦虑水平有影响,被拒绝组比受欢迎组、有争议组和普通组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被拒绝的青少年更担心来自于熟悉同伴的拒绝和否定评价,这种焦虑主要是“指向外部的”;而被忽视的青少年的焦虑表现是陌生情境下的社交回避与苦恼,这种焦虑主要是“指向内部的”;受欢迎的青少年的焦虑表现是陌生情境下,面对陌生人对自己社交交往要求“完美主义”的倾向。
230-232
校园心理杂志调查研究

初中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摘要:为考察初中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4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感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初二年级感恩得分高于初三年级。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初二、初三年级。③感恩、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感恩、自尊能较好预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
233-235

中学生心理危机源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53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学生的心理危机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危机源主要有学习、丧失、关系、师生、意外、暴力和家庭,中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存在年级差异。
235-236

师范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的调查问卷》对343名本科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的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大学生对梦内容和成因的关注度的离散程度较大,我校大学生对梦的作用的关注度、对梦的解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男女大学生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梦的作用的关注度、对梦的解释的关注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6-239

重点高中高一学生人格特质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我校高一学生人格现状特征,并分析性别、班级、家庭因素对人格因子的影响,为探索高中生人格培养路径,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格培养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748名高一学生进行团体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校高一学生整体人格状况处于常模平均水平,无典型性人格特征。不同性别、不同班级与不同家庭的被试在16PF测试的个别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0-24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三者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大学本科生408名,进行了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各维度中家庭支持预测力最高,其次为朋友支持。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作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变量,能显著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243-244

高等职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探讨高等职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我院320名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责与幻想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效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有效的应对方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45-246
校园心理杂志实验研究

是否遭受不公对大学生公平感的影响

摘要:探讨大学生遭遇不公对待对个体公平感的影响。采用组间设计,将被试随机分为2组,第1组接受公平对待,随后要求其进行利益分配过程;第2组接受不公平对待,随后要求其进行同样的利益分配过程。结果显示:实验情境(公平/不公平)对被试分配比例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分配比例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实验情境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的公正信念在成年前已经形成,且不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大学生的公正信念存在性别差异。
247-248
校园心理杂志综述

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进展

摘要:关于创造力研究的兴起可追溯到1950年的Seligman,由于研究路线的不同,对于创造力的科学界定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总结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部分研究者将创造视为心理活动的历程;另一部分学者视创造为一种能力。将创造视为历程的代表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他主要研究创造性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包括4个阶段:①准备期;②酝酿期;③明朗期;④验证期。
249-250

中学生学习幸福感研究述评

摘要:学习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活动,学习幸福感在学生总体幸福感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程度对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积极开展学习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50-253

大学生择业焦虑研究现状

摘要: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青年期的特殊任务使学生们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择业焦虑的情绪。择业焦虑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规划职业生涯,却也能使学生们萎靡不振,影响职业的选择。为此,对择业焦虑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择业焦虑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综述如下。
253-255
校园心理杂志教育心理

体育运动疗法帮助强迫症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个案分析

摘要:各种类型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除了心理学及医学的治疗方法,我们应该积极拓展,寻求更加健康、有效的辅助手段,综合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心理疾病,除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还可以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运用体育运动的方法加以治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作用不亚于一些心理学、医学的治疗手段。
256-257

对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中职生数量在中学生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已成为我国高学校教育的重要对象,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往往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原本就存在着一些与学习障碍相关的情绪、情感、意志、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上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被普通高中淘汰的结果,又会对他们心理上造成新的刺激。
257-258
校园心理杂志社会心理

90后大学生社会交往方式的特征及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的关系研究探讨

摘要: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通过社会交往,个体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人们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259-262

军校研究生入伍训练阶段心理变化过程的质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和地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地方应届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报考军校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攀升。作为军校研究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成长后,人格和身体发育较为成熟,从一个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迈人管理严格、训练辛苦、生活单调、对外交往相对封闭的军校,军校研究生入伍训练阶段出现的诸多心理反应,如果学校或者教官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有助于培养军校学员健康的人格品格,有助于学校科学施训,还有利于学员在部队健康成长和部队的安全稳定。为此,笔者选取了两名军校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其在军校入伍训练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
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