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与情报杂志社
分享到:
《图书与情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园地、学术方阵、文化沙龙、信息法学、实践平台、人物与书林、珍藏撷英、图苑时空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3-6938
  • 国内刊号:62-1026/G2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76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
  • 综合影响因子:2.43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图书与情报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图书与情报杂志专题: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十年省思

时代需求与文化担当——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十年回望与思考

摘要:文章回顾了十年来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状况,认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消费社会转型的时代需求的因应产物。服务时间的突破与自助方式的结合,揭示着图书馆服务拓展与科技融合的巨大潜能。站在图书馆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图书馆积极主动跟进时展、拓展职业领域、承担社会职责的精神体现,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担当。
1-5

街角大学的兴起:一项自助图书馆的社会学考察

摘要:自助图书馆是图书馆职业近十年来重要的创新设施和空间,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自助图书馆这一社会现象。研究发现,自助图书馆在社区生活中扮演了街角大学这一角色;它以麦当劳化的服务模式广泛地延伸到城市的街区;自助图书馆的未来前景取决于中国政府的公共文化政策以及图书馆行业对自助图书馆的不断改进。
6-9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历史必然

摘要:公共图书馆遵循平等利用、公共获取的原则。在中西方公共图书馆服务史上,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放、从只为特定人群服务到为普通民众服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发展过程。延伸服务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是公共图书馆真正实现"民享"的必然之路。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服务嵌入社区民众24小时生活当中,它提高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可见度和满意度,是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在当代的重要表现。
10-18

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垢病、误读和反思

摘要: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自助图书馆,另一种是图书馆ATM机。外界对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的非议,是图书馆人对它的误读造成的,以为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与图书馆ATM机服务是一回事,并把它当作项目去引进。本来图书馆ATM机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却把它当成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背后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和务实作风缺乏本质的理解,作风浮躁,对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发展思路不清晰,专业服务缺失,是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对图书馆ATM机服务项目的盲目引进,实际上暴露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25
图书与情报杂志前沿与热点

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服务的挑战与思考

摘要:数据处理是科技情报机构服务创新的动力。大数据的离散分布和开放可得、用户信息需求向深度广度发展以及资源服务一体化,弱化了科技情报机构的资源优势,提高了信息分析的难度,给科技情报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大规模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大数据科技环境的时代特征着手,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挑战,并结合当前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6-32

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图书馆构建研究

摘要:将"互联网+"与图书馆相结合,是促进融合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核心理念及其典型特征,阐述了"互联网+"对于当前图书馆的全新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重点分析融合图书馆的主要内涵和显著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融合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数据资源的互联融合、多类型图书馆的协同等关键问题。
33-37
图书与情报杂志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新版ISO 27000要求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

摘要:文章对比了2013版与2005版ISO27 000标准族的差异,分析了新老标准变化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影响,指出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可延用2005版的方法与模型,并在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核心控制要素和参考控制要素逐一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新版标准要求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38-46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文章调研并分析了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在门户网站建设、开放平台建设、保障公共选择以及制定服务政策与条款等方面的创新性特点,发现DPLA不仅拥有资源丰富、技术强大的门户网站,而且对公众开放API和App开发平台,在致力于建设统一的资源平台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接触优质信息内容的机会。DPLA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保存、服务以及创新开放社区的建设、知识产权问题的防范和解决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7-53

我国图书馆法规条款内容所涉著作权问题研究

摘要:在规范知识信息传播利用活动过程中,图书馆法相关条款的内容会涉及著作权问题。文章从数字资源建设、文献复制与传递服务、远程信息服务、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出租服务、翻译服务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图书馆法规条款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解决策略,包括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著作权法中的图书馆条款;通过图书馆法条款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开展;图书馆界需要采取最有利的著作权管理措施。
54-62

图书馆环境责任:内涵、履行与意义

摘要:图书馆是环境能源的重要消费者,而环境保护也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国际重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环境责任研究和实践极其匮乏。文章在概述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内涵基础上,从基础设施改进、环境素养教育、节能意识塑造、加入集群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履行途径,同时认为图书馆环境责任为图书馆学研究增加了新内容,并能推动图书馆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
63-67

公共图书馆“十三五”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文章利用PEST分析法对公共图书馆"十三五"发展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环境进行了扫描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增强文化自觉,推进全民阅读;引入社会力量,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科技融合,创新服务空间;完善法人治理,实现长效发展。
68-74

新硬件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初探

摘要:新硬件时代是指以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新硬件在美国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在我国也已有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实践与表现,图书馆也通过创设新硬件服务空间和提供新硬件应用服务来改善用户服务体验,但在新硬件时代还可以通过提供数据分析、知识发现等服务来延伸图书馆的服务。
75-77
图书与情报杂志美国图书馆

美国图书馆工作场所欺凌和反欺凌现状最新调研

摘要:工作场所欺凌自80年代后逐渐成为职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许多工作环境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对美国新英格兰六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探索了美国图书馆是否有发生欺凌事件的现状,以及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政策。问卷送至8000人左右,调查结果表明,在有效答复的570名受访者中45.7%称其经历过欺凌。受欺凌者中45.9%称其经历欺凌持续了三年或更久,25.5%为此选择离开原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受访的67所图书馆中仅有10%的图书馆制订了具体反欺凌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政策。
78-83
图书与情报杂志信息素养与教育

iSchool院校的大数据相关课程设置及其特点分析

摘要: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逐一访问了选定的34所i School院校网站,调查了各院校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大数据课程数量、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调查发现i School院校的课程特点是:内容注重实用性,面向职业需求;强调技术与应用,面向特定领域设置课程;课程学习需要先导知识;教学方法多样,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84-91

2014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分析

摘要: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报》等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发表了105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章,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文章的调查对象、研究主题、问卷编制与使用的规范性以及问卷的统计分析等情况,可以发现问卷调查在图书馆学研究中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但也存在着信效度检验缺失、方法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较差以及数据分析粗浅等问题,研究者对问卷调查法缺少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则是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92-96
图书与情报杂志知识管理与服务

基于超网络的MOOC平台知识流动研究

摘要:近几年,MOOC的发展如火如荼,其迅速兴起和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加入。MOOC平台的理念正是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实现开放性、大规模式的学习,通过人主体和知识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知识共享,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流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文章基于超网络视角研究了MOOC平台上的知识流动,定义了超网络中超点度、超边度等参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描述了超网络的中心性参数及其含义,并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信息检索》课程讨论区的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讨论主题和学习者,结合超度和中心性指标分析了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最后,针对MOOC平台讨论区参与度不强、知识流动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97-106

社会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转移角色变迁与应对策略

摘要: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转移呈现出知识内容碎片化、转移途径多元化、转移过程情景化、知识源和知识受体转移双向性等不同于以往信息环境的特点。图书馆在整个知识转移体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中介机构为主,服务机构为辅"转变为"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并重和承担更多的知识组织与传播机构"。图书馆知识转移需要采取"通过加强阅读推广提高馆藏利用率","通过构建知识社群强化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社会关系","需要重视‘微’知识的组织与服务"等策略,以顺利完成这种角色变迁。
107-112
图书与情报杂志交流与探索

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

摘要:文章从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经济效率理论、管理控制理论、基于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等角度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科学方法论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以及运筹学等学科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涉及科学方法论、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新领域,可以为今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