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44-1193/R 国内刊号
  • 1006-5725 国际刊号
  • 2.4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医学是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专题笔谈:胶质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与临床、中医药现代化、综述

实用医学 2017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述评
裸眼3D显示系统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1537-1539

摘要:腔镜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自1994年我院开展国内首例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以来,经全体胸外科同仁不懈努力,胸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出血少、疼痛轻、伤口小、恢复快成为腔镜手术的显著优点,在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2D胸腔镜已是胸外科常规手术模式。然而,

实用医学杂志专题报道:透析
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540-1543

摘要:目的:通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对病情稳定的52例腹膜透析患者及46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及CVD情况。对透析模式、颈动脉斑块情况、合并CVD分别进行分组,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相比,有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人数、糖尿病人数、血尿酸、血糖水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高血压、白蛋白和尿酸:斑块主要分布在颈总动脉(CCA)及颈动脉分叉部(BIF),且合并CVD组的数量较多(P〈0.01)。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CVD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白蛋白和尿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透析患者除了维持血压、改善营养外,控制尿酸水平也非常重要。

高通量透析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1544-1547

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及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观察12月,主要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各入选30例,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等相匹配,HFD组与HD组透前Hey基线值水平比较(21.02±11.79vs19.86±6.97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观察12月后HFD与HD组透前血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11.45mmol/Lvs.24.57±13.23mmo]/L),(P=0.045);观察期间HFD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HD组(10.0%vs.33.3%)显著降低(P=0.034),HFD组无死亡,HD死亡1例,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HFD治疗显著降低MHD患者透前Hcy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高频透析的临床应用进展1547-1551

摘要: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持续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目前最常使用的肾脏替代方式为血液透析,每周透析3次,

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影响1551-1554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一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影响。方法:选取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tPTX)的重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年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fPWV.对照组测量cfPWV。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cfPWV变化;治疗组1年后cfPW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患者iPTH、血清钙、血清磷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cfPWV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TX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fPWV。

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1555-1557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数量亦随之上升,因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量亦逐年增长。

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1557-15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人体成分分析评估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根据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调整超滤量达到干体重,B组患者由肾内科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来评估患者的干体重,并逐渐下调至医生设定的干体重。记录患者干预前后24h动态血压、干体重下降值的变化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干体重下降值明显减低(3.87±1.49vs.2.16±0.85,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139±19vs147±17;74±10vs85±11;94±13/38.112±8,P〈0.05;干预后A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46.1%堋.23.1%,P〈0.05),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干体重存在过高估计干体重的情况,而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更准确,有助于改善透析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1560-1563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最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苯和甲苯混合暴露对石化工人血清免疫指标及miRNA-146a,-155表达的影响1564-1567

摘要:目的:探讨石化工人短时间混合暴露低浓度苯系物对免疫效应及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石化工人,收集其班前班后血样检测血清IgA、IgG、IgM,IFN-γ、IL-1β、IL-2、IL-8、TNF—α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46a,-155,并检测工人作业期间个体苯系物水平。结果:根据外暴露检测结果将工人分为苯暴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苯暴露组甲苯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暴露组IgG显著降低(P〈0.05);苯和甲苯对IL-1β与TNF-α的下降有交互作用(P〈0.05),但不影响miRNA的表达;miRNA-146a和miRNA-155对TNF—α的降低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低浓度苯和甲苯短期混合暴露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可能受到细胞因子相关miRNA的调控。

HDAC2在高糖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1568-157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骨代谢的关系以及潜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运用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检测糖尿病小鼠与野生型小鼠骨髓中成骨相关因子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mRNA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高糖培养7,15d后其成骨相关因子及HDACs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HDAC2与Runx2启动子区域结合情况。结果:糖尿病小鼠骨髓中成骨相关因子mRNA较对照组均出现下调,OCN、Coll降低尤为显著(P〈0.05),HDAC2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可见BMSCs ALP、OCN、Runx2、OSX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7d及15d均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HDAC2的表达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示25mM葡萄糖处理组BMSCs中HDAC2与Runx2基因启动子上、下游结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糖尿病可通过HDAC2抑制Runx2转录活性,从而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骨代谢。

外源性小分子RNA转染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1572-1575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分子RNA(dsP21.397)转染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A-498和Caki-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转染dsControl(对照组)和dsP21—397(实验组)至A-498和Caki-1细胞。qRT-PCR分析p2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分析p21蛋白及下游靶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周期的分布。MTS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与dsControl相比,转染dsP21-397后,A-498和Caki-1细胞中p21mRNA的水平分别升高至2.55倍(P〈0.01)和2.18倍(P〈0.01);p21蛋白表达上调,下游靶蛋白CDK4和CyclinD1表达下调;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位于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两种肾癌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dsP21—397组的集落数数量明显较少。结论:dsP21—397能显著激活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上皮-间质转化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1576-1580

摘要:目地: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EGFR—TKI获得性耐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PC.9及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PC-9/AB。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PC-9/AB出现EMT,其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P〈0.05);逆转EMT的PC-9/AB—CDH1放射敏感性较PC-9/AB恢复(P〈0.05);PC-9/TGF发生EMT的同时放射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EMT是EGFR突变型NSCLC细胞EGFR—TKI耐药后发生放射抵抗的机制之一,该机制可能通过TGF—β通路实现。

钛颗粒诱导松动界膜中滑膜成纤维细胞HIF-1α的表达抑制其对RANKL/OPG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1580-1583

摘要:目的:研究钛颗粒诱导松动界膜中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LSs)HIF-1α表达和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分离提取人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并与钛颗粒共培养,qRT—PCR、WestemB10t检测浓度和时间梯度刺激下,FLSs RANKL、OPG、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钛颗粒浓度增加,RANKL/OPG和HIF-1α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随钛颗粒刺激时间增加,RANKL/OPG的蛋白和mRNA水平先增高后降低,HIF-1α则呈递增趋势。结论:钛颗粒可以诱导界膜中FLSsHIF-1α表达增高和RANKL/OPG信号通路的活化。HIF-1α的表达增高可能对钛颗粒介导的界膜中FLSs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存在抑制效应。

沉默EZH2表达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及其机制1584-1588

摘要:目的:探讨沉默EZH2基因表达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EzH2的siRNA体外转染QBC939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H3K27me3、P14ARF、P16INK4a、P53、P21、E2F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靶向siRNA可有效沉默EZH2表达,显著抑制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G1/S期比值显著升高,出现G1期阻滞,而凋亡率未见明显差异;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呈衰老特征;衰老通路的P14ARF、P16INK4a、P53、P21蛋白表达上调,而H3K27me3、E2F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沉默EZH2表达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衰老通路有关。

1-磷酸鞘氨醇对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和机制1589-1592

摘要:目的:研究S1P对HLF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分别用SIP(1μmol/L)、FTY720-P(5μmol/L)、ponesimod(5μmol/L)、SEW2871(5μmol/L)处理HLF细胞24h,使用Western Blot法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只加培养基空白组对比;(2)分别用S1P1R拮抗剂W146(1μmol/L)、S1P2R拮抗剂JTE-013(0.2μmol/L)和S1P3R桔抗剂TY-52156(1.25μmol/L)预处理HLF细胞1h,再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对比;(3)使用S1P2R拮抗剂JTE-013和S1P3R拮抗剂TY-52156共同预处理HLF细胞1h,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及单一拮抗剂组对比。结果:(1)S1P及选择性S1P受体激动剂组均上调ECM表达,但程度不同;(2)S1P1R拮抗剂W146不影响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S1P2R桔抗剂JTE-013及S1P3R拮抗剂TY-52156均下调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3)两种拮抗剂同时使用能使SIP及非选择性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进一步降低,但不能使ponesimod组进一步降低。结论:HLF细胞中,SIP通过与S1P2R和S1P3R结合增加ECM相关促纤维化蛋白表达。

实用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im表达的影响1593-1596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im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超排卵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im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UNEL: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qPCR: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Bim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增殖方能抑制Bim基因的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提高超排卵大鼠卵泡质量。

兔急性脊髓损伤的DTI扩散参数及病理对照1597-1600

摘要:目的:制作兔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对早期ASCI定量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0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组,另6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仅暴露脊膜,不损伤脊髓。在造模后第1、3、5、7天行常规MRI、DTI扫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r)图像后处理,于MRI检查完毕,取兔脊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炎性细胞数目、脊髓大型运动神经元数目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呈明显的相关关系。DTT图像显示脊髓出现缺损、卷曲、断裂等征象。结论:DTI的参数(FA值、ADC值)可反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将DTI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方法之一。

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1601-160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与炎症因子、脂联素、瘦素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常氧/常氧对照组,2周间歇缺氧组,8周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用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三组进行比较,并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的关系。结果:间歇缺氧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均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NF—κB、HIF-1、IL-1、IL-6、TNF-α、瘦素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间歇缺氧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炎症因子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升高有关,与脂联素降低有关。探讨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一定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