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

摘要: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但最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阻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4: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未分化甲状腺癌及桥本甲状腺炎(HT)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T)相混淆,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求提高对PTL的认识。
341-342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肝腺瘤功能性基因表达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腺瘤相关的功能性基因表达情况.了解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差异。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肝腺瘤的瘤体组织及瘤旁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腺瘤和瘤旁正常组织中ALB、P450、CK18、甲胎蛋白基因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体现肝细胞合成和解毒等重要功能的ALB、P450在肝腺瘤和瘤旁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较强表达(均〉50%)。成熟肝上皮细胞表面标志CK18在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中也均有较强表达,而甲胎蛋白表达阴性。结论: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在合成及解毒等方面功能相近。
343-345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左腋下冬眠瘤1例

摘要:患者女,44岁,发现左腋下肿块1个月余.无明显不适,以左腋下肿块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腋下可触及6cm×5cm肿块,边界清,无压痛,质地软,活动度尚可。行B超提示:左腋下肌层下等回声团(脂肪瘤?)。
345-345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去甲基化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前后食管癌相关基因4基因的表达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SGC7901细胞与GES-1细胞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差异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前后SGC7901细胞中ECRG4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Westemblot检测SGC7901细胞、GES—l细胞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5、10μmol/L)5-Aza-CdR干预SGC7901,48h后再以Westernblot检测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表达较低而GES-1细胞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5-Aza—CdR干预SGC7901细胞48h,随着药物浓度增加,ECRG4蛋白表达逐渐上调,10μmol/L处理组比5μmol/L纽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GES—1细胞:以5-Aza—CdR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ECRG4蛋白表达有上调,且10μmol/L组比5μmol/L组其恢复表达作用更明显。
346-348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新生儿Rh溶血病2例

摘要:例1,男。2d,因“发现皮肤黄染1d”于2010年3月16日入院。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5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700g,无窒息抢救史,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胎膜早破13h。
348-348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蛋白酶激活受体-2基因靶向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染食管癌细胞致沉默效应的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建立PAR-2基因沉默的食管癌EC109稳定细胞株。方法:针对人PAR-2的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编码shRNA的两条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GFP.V—RS质粒中构建2个shRNA表达质粒(PAR-2shRNA.1、PAR-2shRNA-2)。经过鉴定,然后将表达质粒转染至食管癌细胞EC109中,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干扰的细胞株,运用RT.PCR和WesternB1ot检测PAR-2的表达。结果:PAR-2shRNA.1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109后.PAR-2基因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109。能有效抑制该细胞株PAR-2基因的表达。
349-351

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研制的解剖学基础

摘要:目的:解剖测量T1~L5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全植入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具正常成人胸腰椎干燥尸体标本,测量T1,L5的相关参数(中横径、中矢状径及中央高度)。结果:以T12为例,中横径:(33.03±1.85)mm,中矢状径:(25.50±1.46)mm,中央高度:(21.53±1.39)mm。该内固定系统由空心椎体钉、内栓及固定棒构成,初步设计5个型号:(25、8),(25、10)、(30、12)、(35、14)、(40、14)。结论:新型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能够重建胸腰椎的稳定性,是一种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符合脊柱前路形态解剖结构的新型内固定系统。
352-354

Pim-1、RO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Pim-1、RO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袁达及I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8例贲门正常组织、21例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56例贲门癌组织中Pim-1及RON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Pim-1、RON在贲门正常组织、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及责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8.1%、78.6%和11.1%、33.3%、66.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m-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RO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二者在贲门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85,P〉0.05)。结论:Pim-1及RON可能参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对贲门癌的诊疗及预后判断具有-定的临床价值。
355-357

E型钙黏附蛋白和多药耐药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多药耐药蛋白(P—g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P—gp蛋白的表达,用紫杉醇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构建E-cadherin慢病毒干扰质粒.转染MCF-7细胞,应用RT—PCR检测E—cadherin和P—gPmRNA表达.、结果:E—cadherin和P—gP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54.4%.两者表达々在显著正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时,E—cadhelinmRNA和P—gP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RNA干扰后.E-cadherinmRNA表达显著下降.P—gp 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E-cadherin和P—gp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其分子调控机制还需进-步研究。
358-360

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变化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caspase-7基因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11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aspase-7表达进行测定。结果: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P=0.001)和癌(P=0.001)中相对于腺瘤低表达。而在结直肠癌中的caspase-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0.001)。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表明低分化(尸=0.021)以及有淋巴结转移(P=0.011)的结直肠癌caspase-7的表达水平更低。结论:Caspase-7在腺瘤中高表达,而在癌中低表达,且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这些均表明caspase-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361-363
实用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下调组织蛋白酶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下调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利用CBsiRNA和对照siRNA注射荷瘤裸鼠.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瘤体内cB及黏附分子Syndecan-1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BsiRNA转染荷瘤裸鼠模型。与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BsiRNA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3.992,P〈0.05)。转染cBsiRNA后,c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3.255及932.68l,均P〈0.01),Syndecan-1蛋白及mRNA表达则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4.234及l509.951,均P〈0.01)。结论:cBsiRNA可以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下调CB的表达和上调Syndecan-1的表达.本研究为食管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定的理论依据。
364-367

硼替佐米对大鼠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硼替佐米组,每组6只。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称重比较右心室肥厚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硼替佐米干预能明显改善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抑制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CNA与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明显改善高血流型肺动脉高压肺脏功能,有效抑制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活性有关。
368-371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均P〈0.05)。与B组相比,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心肌纤维化明显减少、心肌组织VEGF及CD31表达增加,心肌组织vEGFmRNA表达亦增加(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促进心肌组织血管形成,进而改善糖尿病犬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相关。
371-373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Ki67作为ER+和(或)PR+乳腺癌进一步分型指标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Ki67作为Luminal乳腺癌进一步分型中的重要指标的可能性.为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并将Luminal型乳腺癌分为LuminalA、LuminalB、Luminal—HER23种亚型,回顾性分析717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1)3种亚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2)3种亚型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辅助性放疗能降低LuminalB型患者的复发风险(P〈0.05),辅助性化疗能够降低Ki67阳性且存在高危险因素的Luminal型患者的复发风险(P〈0.05)。内分泌治疗是Luminal型患者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P〈0.05)。结论:Ki67可成为对Luminal型乳腺癌进一步分型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374-377

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高密度与等密度肿块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中肿块高密度组与等密度组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征象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资料并采用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对出现肿块征象的39例按密度分成高密度组及等密度组进行单因素分析:(1)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2)比较两组包括年龄、腺体分型、侧别、象限、肿块形态、边缘、密度、肿块短径、肿块长径、钙化形态、分布、腋下淋巴结改变、乳头改变、皮肤改变、病理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肿块密度与腺体组成成分呈中度正相关(r=0.332,P=0.039),肿块边缘呈中度负相关(r=-0.506,P=0.001).淋巴结转移呈中度负相关(r=-0.421,P=0.036)。(2)肿块高密度组较肿块等密度组腺体更少(Z:-2.048,P=0.041),边缘更不规则(Z=-2.065,P=0.039),淋巴结转移更常见(Z=-2.235,P=0.025)。结论:钼靶X线中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出现肿块为高密度者乳腺腺体成分相对更少,肿块边缘更不规则,更多出现淋巴结病理转移,结合乳腺癌预后指数Cox预测模型,预后指数增高,患者预后差。
377-380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用医学杂志》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已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白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签名,
380-380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MoCA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语词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分测验、符号-数字分测验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在各项认知测验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数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在连线测验、SCWT测验耗时数方面均较治疗后2周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各项认知测验分数较2周时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方面与治疗后2周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各项认知测验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间各项认知测验评分比较,存在差异.治疗组的评分好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381-383

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最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