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Oil & Gas Geology

  • 11-4820/TE 国内刊号
  • 0253-9985 国际刊号
  • 2.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报道、油气地质、方法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综合报道
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号通知)503-503

胶莱盆地深部拆离系统及其区域构造意义504-511

摘要: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揭示了胶莱盆地深部两个低角度拆离断裂系统:一个发育于盆地南部诸城凹陷,主拆离面向南缓倾,深度为8—10km;另一个发育于盆地北部高密凹陷和莱阳凹陷深部,由一系列北倾犁式正断层组成,主拆离面向北或北北东缓倾。根据受控凹陷的地层记录分析、剖面复原分析和伸展量估算,并结合地表断裂滑动矢量反演结果,认为盆地南部拆离系统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莱阳组沉积时期,该时期诸城凹陷南北向伸展量达36%-41%,最大伸展方向可能为北西-南东。该拆离系统继承了早期胶南(或苏鲁)造山带深部滑脱构造面,其后期拆离复活主导了胶莱盆地南部不对称伸展构造样式,控制了狭长展布的莱阳期沉积凹陷发育。北部拆离系统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盆地伸展阶段,伸展作用可能延续到古新世时期。控制了盆地王氏组沉积。这个时期横穿莱阳凹陷和高密凹陷南北向伸展量估计为20%-25%,最大的伸展方向近南北向。该拆离系统调节了胶莱盆地近南北向拉分伸展,其形成与盆地东、西两侧北北东向边界断裂带右旋剪切作用有关。胶莱盆地深部两个深部拆离系统的时空复合或叠合造就了盆地内部复杂的伸展构造样式。识别这两个拆离系统不仅对盆地形成机理和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深部构造制约,对盆地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构造格架及形成机制分析512-516

摘要:中建南盆地地处南海西部,断层、火山岩体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成演化影响很大,剖面上表现为由4个不同结构特征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平面上呈现北北东-北西走向,形态呈菱形,既具有走滑盆地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拉张盆地的地质特征。盆地整体以一个主要坳陷和两个次级坳陷为中心,穿插缓坡低隆起,形成隆坳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走滑方向不同,对盆地演化的影响截然不同,左旋引起挤压,而右旋则造成盆地拉张沉降。在拉张和剪切两种应力改造作用下,经过了多次抬升、沉降的旋回,形成走滑-拉张复合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体系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517-521

摘要:应用分形理论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区的断裂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断裂的平面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对于断裂体系而言,分形维数越大,则断裂分布越不均匀,断裂越发育。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断裂的性质及走向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正断裂以NW向为主,自相似性强,其分维数(0.5623)大于NE向正断裂的分维数(0.5611)。逆断裂则以NE向断裂为主,自相似性强,其分维数(1.1356)大于NW向逆断裂的分维数(0.9880)。在有断裂发育的油气藏中,其分维数(1.9640)大于无断裂油气藏的分维数(1.7630)。而在有逆断裂发育的油气藏中,其分维数(1.9540)更是远远大于有正断裂油气藏的分维数(1.1460)。

国内外油气比较521-521

摘要:据美国《Oil and Gas Journal》(2005.12)报道,截至2005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770.79亿t,其中我国为24.90亿t,居世界第12位。

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构造特征522-527

摘要:酒泉盆地普遍发育了始新统与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通过对地震剖面和下白垩统中沟组残余厚度的分析,提出了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构造线总体方向为北西向。晚白垩世-古新世的变形导致了早白垩世连通的酒泉盆地和民乐盆地、酒泉盆地的花海凹陷和石大凹陷开始分割。该期变形还对盆地的油气聚集和后期的沉积起到了控制作用。

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类油气矿产剩余可采储量汇总表527-527

中国东北漠河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528-535

摘要:在概述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相变的基础上,基于多种证据,首次提出晚侏罗世漠河盆地是蒙古-鄂霍次克洋消减时因古缝合线活化而引起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控制发育的磨拉石盆地。分3个阶段重塑了盆地发育,指出其动态演化以向北迁移为特点。侏罗纪末,随陆-陆碰撞的发生,漠河盆地闭合并经受了WE走向的冲断活动的改造(主变形幕)。白垩纪-新生代的两期改造分别以近NNE走向的张扭性断层和近WE走向的正断层为构造形迹,前者中至少可辨认出3幕变形。就油气勘探的前景而言,盆地的中-东段较西段有利,盆地的中-南部较北部有利。

塔河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气预测技术研究536-541

摘要:塔河南部地区奥陶系存在3套碳酸盐岩储层: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其中,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是塔河南部地区主力产油层段,鹰山组试油以出水为主,良里塔格组因储层物性较差,试油井很少。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主要反映频率域与流体有关的各种频率参数和能量参数,针对研究区储层的沉积特点,分别探索其油气检测技术。由于高频成分被吸收导致高频能量衰减的衰减梯度属性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一间房组、鹰山组油气水分布特征;85%能量对应的频率属性参数对于良里塔格组油气预测有较好地显示。其中,衰减梯度属性技术在一间房组经过70多口井的验证(包括油层、油气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油气显示、水层和干层等),可有效排除干层,即储层不发育地区,对于区分油气层和水层,预测效果在70%以上。

中国大油田的构成及20年变化分析542-548

摘要:以地质储量大于1×10^8t为标准,统计2004年中国大油田的地质和可采储量的规模、区域、丰度和油质等的构成,产量的规模、储产比等的构成。将其与1984年相应数据作对比,认为以大型和巨型油田的地质和可采储量论,东部地区分别增加2.1和1.6倍,西部地区增加4.8和3.6倍,海域中的6个大油田全部为在该期达到大型油田的下限。2004年东部大、巨型油田的储量和产量仍居全国首要地位,全国大、巨型油田可采储量中,轻、中质油占68.2%,但海上大型油田全为重油。实践证明,今后包括东部在内的各区仍不断培育出大型油田,但必须正视其品级有所下降的问题。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549-556

摘要: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a和(79.52±1.25)M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白垩世中期。火山的喷发具有“反序”现象,利用岩浆流体动力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并建立了带状岩浆房和地表火山岩分布的模型。

江汉盆地西南缘二次生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557-562

摘要:江汉盆地西南缘地区谢凤桥、复兴场、采穴等构造带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很大,油气富集程度与早第三纪晚期构造抬升剥蚀和二次生烃潜力的大小有关。烃源岩晚期增熟、原油同源但成熟度不同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证据均证实研究区发生了二次生烃作用。研究区构造在盆地抬升前形成的油气藏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或全部被破坏;能捕获到二次生烃的构造,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谢凤桥构造捕获并保存了两次生成的油气,油气富集程度最高。采穴构造和复兴场构造初次运聚的油气成藏后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散失,但采穴构造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富集程度较高,而复兴场构造未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藏含油饱和度低,油气富集程度差。

鄂尔多斯中生代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多种能源矿产聚集563-570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一下中侏罗统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层序类型包括河流层序、湖泊层序和湖泊三角洲层序等,并构成上三叠统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和下中侏罗统河流-湖泊三角洲-河流-湖泊层序序列。构造沉降的幕次、周期性控制层序的旋回性与层序内部发展的阶段性;古气候制约烃源岩和煤层的形成与保存;沉积物供给影响陆相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湖平面变化受构造、物源及古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是陆相盆地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能源矿产聚集与层序地层格架有关。低位体系域发育良好的储层,形成延长组三角洲砂体和延安组河道砂体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湖进体系域的密集段是最佳的烃源岩和盖层,延安组煤层发育在湖进体系域晚期的废弃三角洲平原之上。除了高位体系域外,直罗组低位体系域的下切谷和辫状河道砂体也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层位。

特邀主编卢华复教授简介F0002-F0002

摘要:卢华复,男,汉族,1933年生,江苏无锡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分配到昆明工学院任教。1964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构造应力场、华南板块构造演化、四川、塔里木、苏北、南黄海等盆地构造。参加和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自由申请项目、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和油田委托研究课题。提出再生前陆盆地这一陆内造山作用的新构造单元,引进并在我国首先发现断层相关褶皱和生长断层转折褶皱。

特邀主编胡文瑄教授简介F0002-F0002

摘要:胡文瑄,男,汉族,1959年生,山东费县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1988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4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进修,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系副主任。胡文碹教授研究工作涉及沉积学、矿床学、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生期间以沉积作用和沉积矿床为研究方向,博士后期间至1993年研究沉积一改造型硫化物矿床和铁、铜、

特邀主编贾东教授简介F0002-F0002

摘要:贾东,男,1960年生,甘肃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1999年聘为南京大学教授,2001年起为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简介F0003-F0003

摘要: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是中国地学主要发祥地之一。自1929年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地学专业人才,许多校友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21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位美国科学院院士,1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许多校友还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

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简介F0003-F0003

摘要:南京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联合在南京大学建立的科研机构。该中心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学科齐全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依托地球科学,联合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生命科学与技术等院系,组织了一支跨院系、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中心发展目标为:①努力办成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②努力办成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