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1-2360/TE 国内刊号
  • 1000-0747 国际刊号
  • 5.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勘探与开发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简讯、综合研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年第B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1-4

摘要:在对一个非均质程度严重的油藏进行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一系列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的油藏非均质性对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在渗透率层间级差相同的情况下,高渗透层厚度与总厚度的比例不同,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不同;分析研究了重力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注采井距的缩小会削弱重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质模型不同,化学驱驱油效果的差异很大。对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进行油藏适应性研究,对提高水驱后采收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3表2参7

表面活性剂/盐/油酸甲酯模拟油体系协同效应机理研究5-8

摘要:从油相性质和水相性质对具有一定亲水-亲油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吸附的影响出发,研究模拟油中的有机添加剂(有机酸、长链醇)和不同结构的原油酸性活性组分与外加表面活性剂之间以及不同亲水、亲油能力的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方面的协同效应。油相中的油酸甲酯通过改变外加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相之间的分配而影响界面浓度,从而影响界面张力,随着油相中油酸甲酯浓度的增加,油相中有机活性物质与不同结构的外加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正有负,协同效应是正还是负与具体的水相性质密切相关。提出了判别表面活性剂与模拟油中有机物降低界面张力方面协同效应正负的经验方法,用该经验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图6参7

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9-12

摘要: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系列烷基苯磺酸盐,研究了不同结构烷基苯磺酸盐与烷烃、原油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碳链长度,取代基大小,苯环位置)均对油水界面活性有很大影响,并且具有一定规律。研究了弱碱体系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活性规律,通过对烷基苯原料的大量筛选以及磺化合成工艺的优化,合成出适合我国石蜡基原油(以大庆原油为代表)、中间基原油(以大港原油为代表)的弱碱体系的烷基苯磺酸盐主剂配方SY-D1和SY-G2,合成的烷基苯磺酸盐主剂配方能在较宽的Na2CO3浓度范围(对大庆油水浓度为0.4%~1.0%,对大港油水浓度为0.2%~1.0%)和活性剂浓度范围(对大庆油水为0.025%~0.2%,对大港油水为0.05%~0.3%)与厚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其稀释能力强、用量少,且性能稳定图10表1参3

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13-16

摘要:用透光率法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与多价阳离子(Ca^2+)在不同条件下沉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加入NaCl增大其盐度,加入NaOH、NaHCO3提高其pH值,加入多价金属离子螯合剂(EDTA)或表面活性剂复配,均对SDBS与Ca^2+的沉淀有抑制作用,但SDBS与Ca^2+的沉淀行为随着体系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几种方法抑制沉淀的效果,认为加入EDTA的方法比增加体系盐度或增大体系pH值要好,而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复配后,混合体系抗Ca^2+的能力更强,即使混合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很少(实验中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例为10:1),溶液中就几乎没有沉淀生成,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钙盐沉淀的抑制作用比NaCl、NaOH、NaHCO3和EDTA强,且这种抗Ca^2+的能力随着混合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图5参8

ASP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17-20

摘要:以重烷基苯为主要原料,以SO3为磺化剂,合成ASP三元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原料组成、反应条件等因素对烷基苯磺酸盐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及稳定性。在室内合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工业试验合成产品界面活性优良,其ASP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驱油效率提高20%以上。图4表6参6

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21-25

摘要: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方法,研究了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如盐、碱、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和界面扩张模量及相角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均有一定影响:盐通过改变活性物质在界面上的吸附而影响界面扩张黏弹性质;聚合物能增大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度,对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影响不明显;碱与原油活性组分反应,使扩张黏度明显变化,界面膜的弹性大大增强;表面活性剂能将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从界面上顶替下来,使界面体现为近似单独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而对于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界面表现为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吸附膜的性质;扩张模量的相角在高工作频率下出现负值。探讨了表观负相角产生的机理。图9表2参7

界面张力弛豫方法研究复合驱油水界面膜的扩张性质26-29

摘要:界面张力弛豫方法是研究油水界面膜微观性质极为有效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了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如聚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碱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考察了界面上的微观弛豫过程。研究发现,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均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聚合物和碱的加入使界面上出现了特征时间在10^3s数量级的慢弛豫过程,大大增强了界面膜的弹性。表面活性剂与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造成扩张黏性部分明显变化,而弹性变化不大。图6表1参5

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30-35

摘要: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中应用的石油乳状液黏度模型,包括黏度-含水率模型、黏度-剪切速率模型以及黏度-含水率-剪切速率模型。研究表明:化学驱中生成的乳状液的黏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体系的含水率(或含油率)、剪切速率和温度;对于不同的含水条件,乳状液的黏度表达式不同;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将出现黏度突变的临界含水率,此临界点对应水包油型与油包水型乳状液之间的转变。建立了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中对应不同含水阶段的乳状液黏度模型。图4参13

动态接触角研究36-39

摘要:动态接触角研究是研究流体渗流微观规律的基础,在选择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及模拟油藏动态试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从分子理论和动力学角度对动态接触角与驱替速率、液体的毛细管数、黏度比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结论为:较低驱替速率时,动态接触角的余弦差与驱替速率呈线性关系;较高驱替速率时,动态接触角的正切与驱替速率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表面活性剂使液-液界面的动态接触角变小,滞后接触角增大;固体表面粗糙度对动态接触角的影响不大。国内目前主要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动态接触角,根据插板法实验得出中性玻璃片在气/水和气/油系统中前进接触角的余弦与驱替速率呈线性关系;后退接触角的余弦与驱替速率呈两段线性关系,驱替速率高时的斜率比驱替速度低时的斜率大。图5参17

悬浮液中固相微粒吸附系数的研究40-43

摘要:由于传质扩散吸附方程的解析解不易求得,故对溶液体系中岩心的吸附系数大多按常数处埋。但就悬浮液体系浓其吸附作用对岩心驱替过程的影响要远大于扩散作用,按常数处理吸附系数会导致结果失真。尝试建立了悬浮液体系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悬浮液体系吸附系数的测量及其性质做尝试性研究。采用该方法只需对一定体积量流体的平均浓度做一次测量,通过拟合即可求出吸附系数,降低了常规方法的实验误差。计算模型考虑了吸附系数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和岩心吸附饱和的情况,可求出吸附系数的初始值,可以模拟出岩心各处不同时列的浓度值。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图5参6

低张力体系油水相渗特征的研究44-51

摘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对油藏油水两相渗流过程的综合描述。建立了常温、常压下的稳态相渗曲线测定方法,实现了对低张力体系(油水界面张力最低达到10^-3mN/m)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直接测量。用此实验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随着总驱替速率的提高,油水相渗曲线形态没有显著变化。②在水相黏度为0.8~10mPa.s的条件下,无论水相中是否存在表面活性剂,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没有显著变化,水相的相对渗透率明显下降。③存在2个临界界面张力σC1和σC2,对应2个临界毛细管准数NC1和NC2,对于所研究的岩石-流体系统.σC1为3mN/m(对应NC1为5×10^4),σC2为10^-2mN/m(对应NC2为0.1)。④临界界面张力(或临界毛细管准数)将体系划分为3个渗流规律不同的区间,对于油水界面张力大于σC1(或毛细管准数低于NC1)的体系,其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可用常规理论描述;而对于油水界面张力小于σC1(或毛细管准数高于NC1)的低张力体系,两相渗流特征已显著改变,必须对相渗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⑤油水相对渗透率是饱和度、油水间界面张力对数及孔隙结构参数的函数,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低张力体系油水相渗模型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建立低张力体系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直接测定方法以及相渗模型,对于化学复合驱过程中预测水驱规律以及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12表3参23

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乳状液的微观结构52-54

摘要:在势力采油尤其是复合驱作业中,高黏度乳状液的形成,产出及其处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大庆,胜利等油田进行的三元复合驱矿场先导性试验中,乳化是用化学法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微观液滴结构及其分布是表征乳状液性质的重要基础参数,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具有显著非牛顿流体特征的乳状液体系特殊的渗流特征与其微观的液滴结构的关系,初步结论如下:①微观液滴结构与乳状液的流变学性质密切相关;②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条件(如流速)影响着乳状液的液滴形态与分布和体系的黏度,黏弹性等。图4参7

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55-58

摘要:将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用于化学驱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研究,并在国产化学驱软件ASP上实现了动态局部网格加密,局部加密区域可以降驱替前缘的移动可改变,所研制的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的模拟结果与全细网格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而CPU时间比整个模拟区域都采用组网格减少一伴以上,进行化学驱动数值模拟实验,给出了用3种网格系统(组网格,全细网格以及组合网格)模拟得到的生产井含水率,井网格含油饱和度对比曲线以及含油饱和度的产面等值图,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还表明、化学驱对网格大小很敏感,采用细网格或动态局部网格加密是必要的。图7表1参7

胶结模型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59-62

摘要:建立了人造胶结油藏模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用于研究渗流机理和提高呆收率。这种油藏物理模型由环氧树脂密封,放置在大型压力舱中,系统实验压力可以达到3MPa,设计了50个测压点和40个电阻检测点,可以实时测定不同部位的压力和电阻率变化情况,2台电子天平用于计量产出液中的油水量。利用该实验系统和方法,可以长时间模拟饱和水、油驱水、水驱油等过程,并对油藏物理模型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图5参4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63-65

摘要: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机理。又利用二维纵向正韵律3层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与水驱油的对比实验,将水驱后和三元复合驱后的一组岩心剖开摄像录入计算机中,利用彩色图像量化分析系统对内部各层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纵向非均质层状正韵律人造岩心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油水流度控制和原油乳化能够明显减缓层间矛盾,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且中渗透率层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高渗透率层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中渗透率层既提高驱油效率也扩大波及体积,低渗透翠层以扩大波及体积为主。驱油效率占提高采收率的比例平均为55.75%。图6表1参1

可动凝胶纵向非均质物理模拟研究66-70

摘要: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及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加剧,影响后期开发效果。可动凝胶能调整地层的非均质性,在纵向非均质模型上进行可动凝胶油藏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布置高精度的压差传感器,了解可动凝胶体系调整非均质地层渗透率和压力场动态分布的能力,对比水驱、聚合物驱和可动凝胶封堵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动凝胶封堵比水驱提高采收率8.7%,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6%。由压力场变化分析可知:聚合物驱确实能改变油藏内流体流动方向,提高波及范围,驱替出水驱不能波及到的低渗透油藏内的油:可动凝胶成胶后,封堵高渗区,可改变油藏内流体流动方向,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图9表1参5

三维油藏物理模拟的饱和度测量技术研究71-76

摘要:实验室一维岩心饱和度测量技术主要测量岩心剖面的饱和度分布,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和微观物理模拟主要定性观察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情况,而三维油藏物理模拟测量饱和度分布的技术国内外都没有。应用电阻率测井的电极系测量原理,用先进的双压模技术和耐氧化、耐腐蚀的高技术材料,研制出了能够测量油藏物理模拟中动态饱和度变化的探针,并应用饱和度探针测量了不同实验的一维模型饱和油、水驱油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饱和度变化;应用Buckley-Leverett方程理论,计算出一维模型出口的端面饱和度,与靠近出口位置实际测量的饱和度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是:饱和油时,从出口位置测量的饱和度变化与出口端面计算饱和度变化规律相同,测量探针处先见油,出口端面后见油,二者之间的最终饱和度相近;水驱油时,从出口位置测量的饱和度变化与出口端面计算饱和度变化规律相同,测量探针处先见水,出口端面后见水,二者之间的束缚水饱和度与最终计算的饱和度和测量结果相近。不同实验的探针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比较稳定。通过模型3个不同位置探针测量出的饱和度变化,可定量观察到聚合物驱过程中油墙的形成、发展与运动,聚合物驱后3个位置的饱和度都有较大增加。对于一维模型,只有当油墙运动到出口端面时含水率才开始下降,采收率才会大幅度提高。图8参15

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油藏预测水平77-81

摘要:当前大庆油田面临着深度开发的严峻形势,需要多种技术与方法协同应用来实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西块葡一油层组为例,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精细对比、流动单元定量表征、沉积微相条件控制的储集层建模、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河流-三角洲相储集层的非均质定量特征,从宏观角度表征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建立油藏综合地质模型,提高了精细油藏描述与预测水平。图3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