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问题专题讨论——反复种植失败的定义及影响因素321-324

摘要: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即指不孕症患者经历多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未发生胚胎种植或临床妊娠。随着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的不断完善和胚胎实验室技术及条件不断提高与改善。

反复种植失败的男科因素及对策324-326

摘要:在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早期,人们往往认为女方因素和胚胎实验室技术是决定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而男方原因一直被忽视。尤其是在针对严重少弱精子症治疗的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出现后,以为只要男方有精子,就不影治疗的进行。

反复种植失败的子宫内膜因素及对策326-328

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包括两大主要因素,胚胎和子宫内膜及其两者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技术的发展,胚胎在种植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转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子宫内膜在反复种植失败中的病理因素和对策亟待进一步阐明和技术突破。

反复种植失败的免疫因素及对策329-331

摘要:研究报道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影响因素繁多且复杂,其根据不同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临床医生在RIF的诊疗过程中,一般会先进行常规筛查确定病因进而制定相应治疗策略。常规筛查包括女性解剖结构异常、男性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感染及高凝倾向。这些方案帮助部分RIF患者获得成功妊娠,但仍有约60%的患者在常规筛查中未见异常,临床医生对此束手无措。

反复种植失败中如何调整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331-334

摘要:辅助生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高达60%。即使在高妊娠率的现况下仍然有部分IVF-ET治疗夫妇发生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目前RIF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连续治疗3个IVF周期,每个周期至少移植1~2个高质量胚胎仍未获妊娠者称为RIF。

反复种植失败如何选择和改进实验室技术334-336

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其胚胎种植率一直维持在20%~30%左右[1]。

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路径与患者管理336-338

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培养条件的改善、经验的积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IVF-ET)的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经历多个周期治疗后胚胎未发生种植,困扰着医患双方,成为各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病因复杂,涉及男女双方患者。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未避孕未孕4年,第5次胚胎移植失败后10月339-341

摘要:1病例摘要 患者,25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第5次胚胎种植失败后10个月"于2017年8月17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患者与丈夫结婚4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一直未孕。患者无重要脏器疾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5~26天,经期5~6天,无痤疮及多毛表现。

实用妇产科杂志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诊治指南解读341-343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也是不孕的常见原因。由于内异症相关不孕病情复杂,其诊断及治疗尚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组织指南制定小组(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GDG)制定并定期更新诊疗指南,以规范内异症相关不孕的诊断与治疗。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研究现状344-347

摘要: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重要的转移途径。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需常规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尚有争议。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提供了新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从SLN识别方法、检测效果、病理超分期检查及微转移、应用价值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相关原则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SLN检测研究进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检测宫颈机能不全的方法及其循证评价347-351

摘要:宫颈机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全球未统一,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常用的检测方法,如8号扩宫条法、Foley导管注水法等经临床循证医学客观评价后未被推荐。而新型的检测方法,如应用宫颈弹性成像、利用Roman色谱测量后散射功率损失和剪切波速度等技术来预测宫颈机能,或许具有较高的临床前景。目前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仍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也有研究提出孕期MRI检查可用来早期识别宫颈机能不全。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Edu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的分布与定位352-357

摘要:目的:观察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 MSCs)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的分布与定位。方法:用Mo Pn衣原体感染液阴道内注射建立小鼠输卵管炎模型,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10μmol/L Edu培养液对huc MSCs孵育不同时间(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进行标记,同时检测标记组和未标记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感染后4周随机分成huc MSC治疗组及PBS对照组,感染后8周,亚甲蓝通水试验观察小鼠输卵管有无积水、阻塞等慢性输卵管炎表现,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du标记的huc MSCs移植治疗在小鼠输卵管中的分布与定位情况。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Edu标记前后的huc MSCs的形态无明显差别,均为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增殖及凋亡未见明显影响,细胞生长状态良好。10μmol/L Edu标记huc MSCs孵育48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阳性细胞标记率(45.53±1.19)%。Edu标记阳性的huc MSCs主要分别在输卵管间质中。huc MSCs治疗能够缓解输卵管积水、阻塞情况,减轻慢性炎症。结论: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可观察到Edu标记的阳性huc MSCs,Edu标记技术可用于huc MSCs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定位的研究。

血浆游离DNA浓度与卵巢癌诊断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357-36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游离DNA含量与卵巢癌诊断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61例,健康女性外周血39例。使用Qiagen QIAamp循环游离DNA试剂盒提取入组人群的血浆游离DNA,采用Qubit 3.0荧光计定量血浆游离DNA的浓度,分析血浆游离DNA浓度在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女性的差异,以及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浓度(1.18±0.19 ng/μ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0.38±0.04 ng/μl)(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P〈0.001);卵巢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单双侧、CA(125)水平及ki67表达量无关,与肿瘤体积的对数呈正相关(r=0.78,P〈0.001)。结论:血浆游离DNA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并可间接反映卵巢癌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

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361-365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TUPU)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7家医院收治的26例外阴癌Ⅱ期累及尿道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总结TUPU术式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手术,其中TUPU平均手术时间26.1±3.2分钟(20~33分钟),平均出血量10.3±2.5 ml(8~20 ml),平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1.8±2.3天(10~21天),平均随访3年4月。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2周出现尿路感染,经抗感染、调控血糖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症状,重新留置导尿管并同时辅以针灸治疗至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症状消失;1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疼痛,给予抗感染、碱化尿液、适当止痛药物的应用,3天后症状消失。26例中有2例(7.7%)复发,其中1例术后6个月尿道口周围复发;有1例术后9个月外阴切口部位复发。对这2例术后复发患者施行了局部放射治疗后病灶消失,其余24例(92.3%)未发现全身转移及局部病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对外阴癌Ⅱ期尿道口周围受累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术后患者可正常排尿,是特殊类型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预测体外受精行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的研究366-370

摘要:目的:评估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P/E2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并行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IVF/ICSI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并行Gn RH长激动剂方案的539例妇女的完整数据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获得的卵母细胞的数目分成3组:低卵巢反应(≤4个获得的卵母细胞)、中卵巢反应(获得5~19个卵母细胞)和高卵巢反应(≥20个获得的卵母细胞)。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hCG日血清P水平和P/E2对不良妊娠预测的最佳临界值。结果:随着hCG日血清P水平的增加,妊娠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P水平为3.408 nmol/L,等效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为55%;中和高卵巢反应者P水平为3.408 nmol/L的等效灵敏度和特异性值为56%,P水平为4.042 nmol/L的等效灵敏度和特异性值为62%。P/E2≤0.49患者的妊娠率(31.4%)显著高于P/E2〉0.49患者(23.4%)(P=0.041),但是两者在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不同E2水平患者妊娠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血清P水平和P/E2比值对IVF/ICSI并行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有预测作用。

HPV检测独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长期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371-376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长期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HPV及细胞学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且随访时间超过3年的临床研究。应用合并累积发生率及合并比值比(OR)评估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不同筛查结果人群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CINⅡ^+)、CINⅢ级及以上(CINⅢ^+)和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纳入26篇临床研究文献。HPV检测阴性的人群在随访3年内发生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风险均低于细胞学筛查阴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OR=0.500,P〈0.001;CINⅢ^+:OR=0.377,P〈0.001;宫颈癌:OR=0.546,P〈0.001)。而HPV阴性组在随访第5年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累积发生率仍要低于细胞学阴性组随访第3年的累积发生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0.47%vs 0.60%;CINⅢ^+:0.15%vs 0.20%;宫颈癌:0.016%vs 0.020%),但各OR值均小于1。结论:单独采用HPV检测是一种可行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对于HPV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群,其筛查间期相较细胞学筛查可适当延长至5年。

《实用妇产科杂志》入选“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376-376

摘要:2017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公布了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实用妇产科杂志》荣幸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剖宫产术中不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母婴结局的影响377-380

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不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在产科住院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并且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病例89例,其中A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前阻断球囊57例,B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阻断球囊32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母体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83分钟vs 75分钟)、术中出血量(600ml vs 550 ml)、术中输血量(0~4200 ml vs 0~2400 ml)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子宫切除术率(22.8%vs 18.8%)、产后出血率(24.6%vs 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2923.44±374.18 g vs 2988.72±343.00 g)、1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19.3%vs 12.5%)和5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3.5%vs 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不同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