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雌孕激素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专题讨论:临床常用雌孕激素制剂的药学特点1-3

摘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工合成雌、孕激素,并用于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先开始用雌激素,后来为了保护子宫内膜加用孕激素。1960年Gregory Pincus发明的口服避孕药在美国上市后,随着口服避孕药的广泛运用,雌、孕激素研制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应用中延伸到避孕以外的益处。同时,药物学的化学结构更新、剂型、制剂、用药剂量、途径的改进,又促进临床应用日新月异。

雌激素制剂及临床应用特点3-5

摘要:1 雌激素在体内合成、转化和代谢 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在女性内分泌和生殖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卵巢利用经血运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合成性激素,主要以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为基础,在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合成雌激素。E2是育龄期女性体内主要的雌激素,其生物活性最强,E1活性则相当于E2的30%~50%,E3是E2和E1的最终代谢产物,活性最弱,只相当于E2活性的10%,E3主要作用于宫颈和阴道,而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很小。

孕激素制剂分类及临床应用特点5-8

摘要:孕激素是女性甾体激素,由卵巢黄体产生的孕激素是孕酮。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孕激素制剂主要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两大类。孕激素制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妇科内分泌治疗及药物避孕、辅助生殖领域、围生医学领域。1 孕激素制剂的分类,剂型及使用途径 1.1 分类 孕激素制剂从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2大类。

非口服雌孕激素的药物剂型及临床应用特点8-10

摘要:性激素治疗(HT)在经历了几番波折之后,人们对它的利弊认识更为清晰、理智。虽然HT在静脉栓塞、心肌梗死、乳腺癌等方面的风险发生率很低,但仍应引起关注。选择合适的雌孕激素,并选择合适的吸收途径,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药物的优点,同时尽量减少其潜在的风险,最终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在药物的选择上,除尽量选择天然的雌孕激素外,选择合适的药物吸收途径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途径性激素治疗的比较与选择10-11

摘要:性激素治疗(HT)在临床应用已100多年,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进步,与HT相关的新药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开发。因此,性激素的种类、剂型、制剂,用药途径、剂量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性激素药学已成为药学领域中最活跃的课题。比较临床常用HT途径的不同特点,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HT。 1 药学相关的概念及性激素药物的特点 1.1 药物动力学相关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max)指坐标轴与药一时曲线围成的面积,反映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14

摘要: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

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14-16

摘要:复方雌孕激素制剂在计划生育和妇科内分泌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应用于避孕、调节月经周期、治疗闭经或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围绝经期的激素治疗(hormone therapy,HT)。临床实践证明,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COC)除了可以有效避孕之外,还有许多非避孕益处,其他复方雌孕激素制剂在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中,也具有确切的疗效。

第三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6-16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主办,南京市医学会承办的第三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拟于2011年6月17至1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绝经学会和国内相关学术界知名专家进行绝经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展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遴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学术报告,总结和交流。自第二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以来国内同行对绝经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学术争鸣,已得到提高。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孕8^+月,抽搐伴昏迷1^+天17-18

摘要:1 病历摘要 患者,19岁,G1P0。因孕8^+月,四肢抽搐继而昏迷1^+天,于2009年10月15日19时由甘孜州人民医院转入我院。LMP 2009年2月6日,EDC 2009年11月13日。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故平素月经周期和妊娠经过均不详。其父诉患者未做过任何产前检查。I^+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在送往当地医院途中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入院后便呼之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绝经期女性雄激素变化与代谢综合征19-21

摘要:女性在绝经后内分泌激素发生一系列改变。绝经后的低雌激素状态对心血管疾病、血脂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现已明确。近年来,雄激素对于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对绝经过渡期睾酮和性激素结合蛋白的相关研究发现,女性绝经过渡期存在相对雄激素过多,该状态可能与绝经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增加相关。本文对女性体内各种雄激素来源及其在绝经期的变化,和绝经期相关的雄激素水平改变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进行综述。

产后肛门失禁相关因素研究进展22-24

摘要:产后肛门失禁是最严重的阴道分娩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产后肛门失禁的发病机制以肛门括约肌损伤以及会阴神经损伤为主。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器械助产和巨大胎儿。诊断方法包括有肛门视诊及直肠指检、腔内超声检查、直肠肛管测压和问卷调查。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预防肛门括约肌裂伤是避免发生产后肛门失禁的关键。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氟尿苷耐药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24-27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药机制并进行耐药标志物的初步筛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FUDR诱导的JEG-3细胞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分泌量和上述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耐药细胞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不同基因在药物诱导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只有LRP基因的表达随着诱导药物浓度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增加而逐渐上调。结论:耐药的产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参与。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只有LRP的表达变化与FUDR诱导浓度和耐药性有明显正相关,提示其可以作为绒癌对FUDR耐药的候选预测指标。

经宫腹腔镜诊断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预后分析28-30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宫腹腔镜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诊断的安全性和对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诊断为GTN的1l例病例资料,其中绒毛膜癌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2例。结果:1l例中行宫腔镜下清宫或病灶切除2例,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9例。手术平均时间48.2±32.4分钟(15-120分钟),中位出血量30ml(5-800m1),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0例接受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3-6疗程,平均4.44±1.0疗程,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平均需化疗2.0±0.8疗程(1-3疗程),其中3例联合经腹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完全缓解,平均随诊31.3±18.7月(3~56月),均无瘤存活。结论:对于临床特征不典型的GTN病例,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利影响。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临床处理方法的探讨31-33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L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454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151例,3月后复查LCT;B组,152例,随即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C组,151例,随即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活检。比较3组ASCUS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检出情况。结果:①A组复查LCT,细胞学异常(≥ASCUS)39例(25.83%),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24例,CIN Ⅰ 5例,CIN Ⅱ 9例,CIN Ⅲ 1例。95例复查LCT正常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88例,CIN Ⅰ 4例,CIN Ⅱ 2例,CIN Ⅲ 1例。②B组有60例(39.47%)高危型HPV检测阳性,其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32例,CIN Ⅱ 13例,CIN Ⅱ 13例,CIN Ⅲ 2例。80例HPV阴性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均为宫颈炎。③C组151例ASCUS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115例,CIN Ⅰ 12例,CIN Ⅱ 18例,CIN Ⅲ 6例。④复查LCT和检测高危型HPV对预测ASCUS患者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查LCT是有效的分流ASCUS的方法。对于依从性差或高危人群,宜作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分流,或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明确诊断,随即作相应处理。

HPV亚型感染的地域分布与宫颈病变的关系34-38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以桂北地区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门诊就诊的1086病例进行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诊断≥ASCUS及HPV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结果:①HPV检测阳性率为43.92%(477/1086);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为31.49%(342/1086)。在ASCUS、LSIL、HSIL、SCC中HPV的检出率分别为51.45%、70.27%、91.30%、100%。②细胞学诊断阳性≥LSIL(18.78%,204/1086)与组织学诊断阳性≥CINI(21.36%,232/1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0,P〉0.05),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100%为SCC、80.23%为HSIL和90.98%为LSIL。组织学诊断CINⅠ、CINⅡ、CINⅢ、SCC病变中HPV检出率以68.03%、81.67%、93.37%、100%依次递增。③1086例样本中HPV感染共检出21种亚型,低危型4种占17.19%、高危型17种占82.8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低度病变组(CINI)以HPV16、58、18、56、11和52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HPVl6、58、18、56、33、52和11型为最常见。24例宫颈癌共检出6种高危亚型HPV,分别是HPVl6、58、18、59、66和33型。HPVl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25)。结论:桂北地区宫颈病变常见的HPV亚型是HPVl6、58、18、56、33、52和11型,HPVl6致癌性最强;HPV分型检测因其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实用妇产科杂志技术交流
人工流产后球囊压迫止血治疗1例38-38

摘要:1 病例报告 患者,27岁,G1P0。因“停经52天,要求终止妊娠”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0年3月20日。我院B超检查见子宫大小为64mm×62mm×51mm,妊娠囊25mm×23mm×11mm,诊断为:早孕。患者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入院后空腹下行芬太尼加丙泊酚静脉麻醉。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39-42

摘要:目的:探讨低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低体重儿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严格设计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4~2009年苏州地区的631例低体重儿和1262例正常体重儿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济状况差(OR=2.0l,95%CI 1.35~4.81)、母亲肝病史(OR=2.73,95%CI 1.01~7.37)、母亲糖尿病家族史(OR=9.13,95%CI 1.01~82.15)、自然流产史(OR=1.41,95%CI 0.97~2.04)、孕前6个月服避孕药(OR=3.31,95%CI 1.07~10.27)、孕期营养差(OR=5.93,95%CI 3.24~10.89)、孕早期阴道流血(OR=1.42,95%CI 1.03~1.96)、孕期体重增加偏少(〈9kg)(OR=3.74,95%CI 1.92~5.90)、孕期检查次数少(〈5次)(OR=3.52,95%CI 2.49~7.1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3.23,95%CI 2.02~5.17)、多胎妊娠(OR=10.02,95%CI 6.17~16.27)、贫血(DR=2.34,95%CI 1.59~3.43)、血小板计数低(OR=2.16,95%CI 1.47~3.16)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溴隐亭致流产大鼠TGF-β1、IL-2、IL-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43-45

摘要: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9F-β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在溴隐亭致流产大鼠黄体及血清的表达水平,探讨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将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孕组、注射溴隐亭组、注射溴隐亭+γ-干扰素(IFN-γ)抗体组,3组均于孕12天时,腹主动脉采血后心内灌注固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TGF-β1、IL-2、IL-4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IL-2、IL-4在各组大鼠卵巢黄体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分别对上述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血清与卵巢黄体阳性细胞OD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注射溴隐亭组,IL-2水平较正常孕组升高(P〈0.05)、TGF-β1、IL-4水平较正常孕组降低(P〈0.05);注射溴隐亭+IFN-γ叫抗体组,血清IL-2水平较注射溴隐亭组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孕组(P〈0.05),而TGF-β1、IL-4水平有所升高(P〈0.05),基本达正常水平。结论:给孕鼠注射溴隐亭及IFN-γ叮抗体后,TGF-β1、IL-2、IL-4在血清及卵巢黄体的表达有一定改变,此改变可能与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