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佳作赏析
《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2-2

摘要:时间是万物存续的基本维度,对人类社会而言亦是如此。不过,与物理时间或钟表时间的线性、均质性有所不同,人类的时间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反过来或显或隐地影响社会生活。不同人类群体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时间观念亦会不同。中国乡村民众如何依据农事节律来组织与展开其年度生活?

民俗研究杂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40年民间信仰研究及其范式述评5-20

摘要:以《民俗研究》刊发的论文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探索新时期民间信仰研究的基本走向,总结民俗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民俗学的研究传统是以民俗事象为中心,继而结合对于民俗事件的跟踪,运用民俗学者的切身感受和身体经验,探究在动态的事件过程中得以呈现的民俗多元主体与多面相生活文化之间的互构关系。民俗事件所对应的是民俗作为生活的存在形态,其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象即民俗文化的层面,经由民俗学者的理论抽象建构起社会/文化共同体(民)与知识体系(俗)之间的联系。研究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理应成为民俗学学科的追求方向与立足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21-3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民族志研究、都市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努力,民俗学逐渐从纯文学、溯源式的研究转向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由一门描述性的学科,转为一门阐释性的学科,'朝向当下'成为学科的共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推到了前台,学科的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但学科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学科发展不平衡、重个案研究而轻理论建构、囿于旧范式的窠臼、重视当下而忽视历史等。此外,民俗学在实践领域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民俗学者深度访谈与文献对读研究33-49

摘要:民俗价值观是民俗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但长期以来民俗学研究并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民俗价值观体系。从民俗本体论角度出发,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访谈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来归纳、总结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对民俗价值的理论共识,形成对民俗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是民俗价值观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研究表明:民俗价值存在于三个维度上,即对人类个体生活层面的规范价值;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价值;完整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

中国城市艺术节研究反思与展望50-56

摘要:城市艺术节,是各地政府导向下地方民俗事象、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有辅助地方和谐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文化艺术发展与交流等功能。至今,中国各地举办艺术节至少已有30余年历史,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在学术研究领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借鉴场域理论研究城市艺术节,将有利于建构城市艺术节理论研究视角,同时也可推动场域理论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运用。

民俗研究杂志非遗论坛
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57-69

摘要:追求宏大理论抑或尊重地方性知识,是民俗学研究的'两极'。面对民俗学,特别是美国民俗学在当代的式微,阿兰·邓迪斯等学者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归于民俗学者专注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呈现,而未能有效建构超越日常实践的宏大理论。作为将理论建构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有益尝试,邓迪斯的民俗解析实践启发了民俗学者突破经验世界的局限,以寻找独立民俗现象的普遍意义,并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及非遗内具之共享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解释框架和认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即是民俗学理论建设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新起点与新方向。

另一种生活技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生活逻辑70-78

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是最好的传承方式。日常生活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更完备的学术视野,还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现实社会基础。在日常生活逻辑中,民俗是日常生活中较为稳定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现代技术的'另一种生活技术',代表着传统的民俗生活方式,保证了日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在现代化背景下,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支配、'现代性的逃离'和民俗生活向往引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自觉。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今获得了合法性和更大的话语权。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命运取决于它能否重回日常生活并发现满足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空间。

“能织牡丹见奇功”:曹州绳编的文化研究79-87

摘要:曹州绳编是流传于菏泽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技艺,明清时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2008年12月列入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品'对牌官花·牡丹''曹州十样景'等创意精妙,工整细致,民俗色彩浓烈,文化意蕴深邃。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阐释,既离不开对其历史渊源的钩沉,也需要探究其材料、技法、工具等工艺形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助推这一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重价值。

“故乡”的文化遗产化与观光资源化——以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的“茅葺之乡”为中心88-98

摘要:地域振兴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其解决途径多表现为挖掘地域原有内涵,例如乡土性、文化的景观或者传统建筑物群,并进一步赋予其文化价值与资源性价值。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的'茅葺之乡'以'日本的原风景'著称,于1993年被指定为传统建筑物群。在这一景观的文化遗产化及以之为资源开展的地域振兴活动中,地方主体积极致力于景观保护、观光推介、产业促进、与城市的交流,并带动了民众对自身生活的重新审视。同时,资源化体系下的负面机制也必须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
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99-108

摘要:90年来,中国鼠婚故事研究在历史地理学派和实证主义的规束下,其发生学的结论呈现出由一元向多元起源论发展的走向。循环式结构是判定其印度起源的重要依据,亦是鼠婚型故事类型学辩争的焦点。学者的分歧暗示出构建类型学体系的标准问题,故事类型的单一性与中国民间故事的繁复性相抵牾。中国鼠婚故事与鼠形象的两重性映射出民俗心理的对立结构,为中国鼠婚故事的发生学和类型学探讨提供了旁证。

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109-117

摘要: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这一新的文学现象投入了不少关注,但大多集中于概念界定、媒体影响和特征辨识等方面。这些成果展现了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应有的当代性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表现出了感悟式、表面化、零散性的特征,缺乏系统性理论阐述、交叉性学科探讨、实操性实践指导等深层次研究。

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118-125

摘要:技术文明在当下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民间故事如何对接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绍兴,师爷故事承载着传统的智慧与乐趣,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绍兴文化人基于城市发展对之采取的活化措施,可归总为情境叙事、行为叙事和活化演绎三者。这些策略立足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民间故事恢复行为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

民俗研究杂志田野报告
“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126-135

摘要: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发展变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了'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衍生物。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向全球扩展,中国锦鲤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以一个珠三角村庄为例136-144

摘要:传统民间信仰依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其公共性带有总体性和强制性色彩。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个人意志的公益性志愿参与逐步取代强制性结构因素,成为民间信仰公共性的主要来源。一个珠三角村庄的个案研究显示,尽管民间信仰进入个人选择的领域,但在对社区共同体的渴望、民众责任意识增长、转型社会对新型公共空间的需求、集体经济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继续保持活力,以及传统价值观对社群的重视等因素影响下,民间信仰传统的公共性逐渐向现代型公益慈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社区归属与认同必须通过行动持续'再生产',而且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价值观也得以成长发育,促使民间信仰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资源。

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鲁中大窎桥村王氏宗族考察145-157

摘要: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俗互动的结果,是连接国家礼制与地方民众的中介,这一传统在当代社会中仍以不同形式有所延续,并在乡村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鲁中大窎桥村王氏借助其丰富的家族历史记忆,以家谱续修、祖先祭祀、祠堂修建等形式,持续进行宗族建构实践活动,与当今自上而下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互动关系。从礼俗互动视角予以分析,有助于发掘乡村宗族的文化意蕴与运作机制,促进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的融合,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

民俗研究杂志俗说俗物
角觹161-161

摘要:角觹[音xi]是一种解结的工具,多为骨或角修理而成,形状仿牛角、羊角。解结就是解开死扣,方法是将角觹的尖角插进死扣之中,前后左右晃动,扩大死扣的空隙,让其松动。考古发现,至少在五六千年前,人们就会打结,粗结可以织成渔网或蓑衣、细结可织成纺织物。为了让其牢固不破,这些结住往都打成死结。扣子发明之前,人们的衣服也靠打结的方式束缚在身上,诸如腰带、领结等等。为了不使衣物松垮散落,就需要束紧各个带扣。如此,就不可避免地要打成死结。单纯用手解开死结,费时费力。于是角觹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