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29

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1)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2)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我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请专家给予斧正。

一、 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像,会激起孩子创新。所以在幼儿园文化墙上,我们采用剪纸风格的美术画法,绘制了孩子们一个个嬉戏的场面,如“舞龙”、“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而且剪纸中阴阳的画法对幼儿学习剪纸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浏览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还可以在“我知道的节日”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三、让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3)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我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请专家给予斧正。

一、 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像,会激起孩子创新。所以在幼儿园文化墙上,我们采用剪纸风格的美术画法,绘制了孩子们一个个嬉戏的场面,如“舞龙”、“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而且剪纸中阴阳的画法对幼儿学习剪纸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浏览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还可以在“我知道的节日”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三、让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4)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8

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与体育文化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性和必然性研究,引发了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思考。本研究对构建和谐区域社会,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我们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集中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 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体育的主流文化,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此背景下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它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削弱,民俗体育也出现了传承日渐势微的局面。因而,如何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适应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在宗族社会,统治者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族人进行传统的体育表演,使族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习得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等社会规范,同时营造起来的欢庆祥和的氛围也调节了族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稳定了宗族社会的生活秩序。在当今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背景下,共同的民俗生活习俗和愿望能够迅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民俗体育文化能凝聚乡间邻里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亲密和团结,同时,民俗体育还能整合、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了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功能对和谐区域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延续,彰显活力。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只能是在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3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再思考

基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其现今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调整和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是其传承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3.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认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民俗体育根本属性是属于一种体育活动方式或是体育项目形式。他们呼吁民俗体育应把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开发,来迎合当今体育发展的浪潮,即走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从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的确有些民俗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可以选择项目化发展的路径。但它绝不是民俗体育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发展路径,这对于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的前途是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和认识。关于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价值)的认识,大多数研究把民俗体育从原来的文化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解释,忽视了民俗体育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母体所谓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相关背景的联系,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它在原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意义认识不全面甚至歪曲的事实。在宗族社会时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是民俗体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功能。在论及民俗体育经济功能时,他们也忽视了民俗体育本身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的隐喻或显性的经济功能。比如:民俗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功能性,流行于江南一带,正月十五闹元宵“倒灯”民俗活动,人们用舞龙倒灯来敬祭村神和祖先,为村民换取来年的好收成提供一些象征性的保障。但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片面地认识到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追求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GDP新的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要使民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求更新民众以及地方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干部的观念和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需要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当前体育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民众却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政府在基层体育事业的推广中,实行“现代体育下乡”活动。大力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推广项目是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开展所谓的“搬沙包”、“挑秧苗”、“滚轮胎”等运动项目。在湖南的很多城乡地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政府用体育的公益基金为每个村建造的水泥篮球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农闲时成了停车场。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挖掘民众身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因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使民俗体育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活力。

3.3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我们在思考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要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但一些学者出于对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悲情意识和民俗体育文化消失的担忧,呼吁要对民俗体育文化实行就地原生态保护。这并不适合当前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违背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因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代适应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教育我们说,适度的文化焦虑是有益的,促使我们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有利于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文化焦虑将会使我们陷入自卑与迷茫,甚至会走向偏激。因而,我们可以去发掘民俗传统文化中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文化内涵、亦或者对其的功能、内容或形式进行部分的剔除和转化,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工作。这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3.4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耗散、失落日趋严重。近年来,政府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所重视,但其发展仍处于历史的低迷期。实际上,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由于其地域不同,其文化主体也不同,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而,我们重构民俗体育文化时,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认定;二是从民俗体育生长的现实环境中,从源头去发现和建构符合它自身演化与创新的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它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三是政府要引导其在现代适应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分类发展,走综合发展路径。要理清思路,分清形式,不要一味跟风走项目化发展路径等。

3.5确定目标,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为重点

众所周知,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需求的主体。那么,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服务民众的生活。其次是要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余时英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在现代化需求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2]。因而,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要求我们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其功能、内容或形式等方式为重点,改造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民俗体育自身的陋习,还应主动、理性、有选择性地从中、西、古、今的体育文化中汲取充分的养料。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完成对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创新过程。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发挥地区性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的优势,来服务于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以民俗体育为载体,以传统节庆为平台得以传播的民俗体育文化,对维护和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而,发展民俗体育与区域性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既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体育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2]余时英.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社,2004.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

[4] 绍荣,柯玲.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5]陈红新,刘小平. 也谈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

[6]唐智明.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安花鼓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8.

[7] 余万予,付秋根. 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C].武汉: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2000.

[8]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5)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

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中国的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西方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下,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该如何创新。这既是亘古未有的挑战,也是文化推广的重要机会。随着带有民俗艺术文化符号的图案与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中,并获得了国内外广泛承认。本文通过阐述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民俗文化产生的特殊的根源,将民俗艺术价值与现代审美价值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与现代审美的传承性,以现代创新设计手法,使民俗文化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使民俗文化得以体现并且传承。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6)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促进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布点广泛却规模较小、影响较弱,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契机之下,应加快促进网络与文化紧密融合,以科技和网络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引导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

(二)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价值选择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各类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其具有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属性。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文化价值的引导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前文化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只注重文化价值而忽视商品价值,文化产品高度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策,但对文化领域仍然只讲特殊性而使文化产品存于市场规律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变革压力,政府于2003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指出了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倡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并重,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却逐渐将价值天平从意识形态属性偏移到商品属性,追求文化产业在GDP中创造产值的多少,过分注重文化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价值,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危机。因此,在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其产品的文化价值,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文化和艺术作为发展核心的重要性,注重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同时,要防止过度逐利使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覆盖其文化价值,从而形成民俗文化过度产业化的“伪民俗”现象。总的来说,要在保持和发扬民俗文化之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以经济价值的实现为途径进一步发扬其文化价值。

二、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山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支撑的“资源文化”,相较之下忽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针对文化发展的政策规划时效性较差,绝大多数未真正落实,可操作性不强。随着近年来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相关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总体规模较小、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一)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较为薄弱近年来,网络化冲击着众多传统行业,也悄然改变着文化营销传播。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传播渠道及话语方式更趋开放自由,人人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在此背景下,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近些年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强文化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但因其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模式单一导致民俗文化在全国范围的认知不均。一方面,文化营销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主体固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被动引入思想,主动宣传的积极性较弱,少量的广告宣传多局限在当地及周边的一定地域中,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特别是一些稀有且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甚至面临失传之境,民俗文化“走出去”显得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文化营销方式单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过程中的营销途径多见于产品广告,而其中以山西境内的广告牌及电视广告居多,而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媒介呈现的广告较少,传播范围小,网络营销较为薄弱。

(二)民俗文化与网络科技融合不紧密总体而言,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但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较少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一,民俗文化产品创新性较弱。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力的发挥,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依靠创作者充满个性与自由的创造力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2]。山西民俗文化产品多为流传至今的传统型产品,而在以科技为依托的创意时代,固守传统本身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民俗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民俗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山西分布广泛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已开发出的民俗文化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模仿与趋同现象,自身特色不明显。如构成山西晋中大院文化的诸多大院,就存在创新不足的同质性问题,在文化内涵与形象塑造中缺乏本质性差异,形成消费者“游一处而知全貌”的消费观念,导致吸引力不足。第三,缺少与相关产业的共同促进。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众多产业可以此为依托相互融合形成影响更为广泛的产业群体,而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仍以独自发展为主,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紧密,因此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不理想。

(三)缺乏引领市场的文化品牌和企业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历史文化积淀居于全国前列。然而除了素有“天下第一醋”的山西老陈醋及近年来依托影视宣传发展迅猛的大院文化以外,其余民俗文化知名品牌较少。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晋南木版年画、河津琉璃、介休陶瓷、太谷秧歌等,仅在有限区域内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产业化发展滞后,个别品种和传统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山西民俗文化品牌在全国驰名商标中所占比例与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严重不符,品牌带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不明显,民俗文化品牌价值偏低,含金量不高。原因主要是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其品牌创建意识、宣传意识、经营意识淡薄,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大部分国企经营体制目前虽在形式上和法理上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但实际并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文化,导致缺乏顺应市场发展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多而散,小而弱。可见,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市场主体骨干企业缺乏、小微企业不足且知名度较低,严重影响其产业化进程及市场竞争力。

三、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政府职能,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日渐明晰,从2008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到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政府作为文化发展的引领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文化产业的性质不同于服务大众、旨在满足和提高公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事业,旨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职能也不同于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为宏观政策的制定及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及监督[3]。重点是政府的有限参与,主要表现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民间企业及公民个人应以互动、合作、协商的模式参与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努力实现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从而在权利制衡及利益博弈过程中达成共同利益,促进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

(二)利用网络媒介,打造民俗文化营销平台民俗文化网络营销不应仅为建立在新媒体平台之上简单的产品信息传输,而是将文化内涵及产品传播融化为网络的思维和精神从而进行网络式再造,呈现出新型的民俗文化网络营销策略与模式。第一,找准市场定位。文化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生产,所谓“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接受因个人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因此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营销的第一阶段,必须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形态及需求品味,了解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的市场认知度及发展潜力,为不同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选择最易被受众所接受的营销模式。第二,传播方式多样化。在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中,应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综合应用互联网、手机媒介、电影电视等传播平台,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民众作为重要传播者的角色,将网络营销传播贯穿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及传播客体等各个传播环节,借助网络的巨大能量点燃消费者的参与热情。第三,内容传播情感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时代已不乏传播平台的构建,在大数据思维的网络世界中,内容即信息[4]。为了广泛提高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的普遍认知度,给有限的产品信息附加生动的心理情感可使之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如近年来的产品广告微电影化,在短时间内寓情于物,将文化营销倾注感情,从而更易达到传播目的。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7)

民俗旅游

所谓特种旅游可以看成是浪漫之旅、探险之旅或者是其他一种形式的文化旅游。而民俗旅游则是丽江最具特色、也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特色之旅。西方著名学者洛克在对丽江进行旅行考察时,就富有探险之旅的性质。我们能够看出,有些人为了开展某项科学研究,或者是为了验证某个传说或者是地名,又或者是为了参加某个特殊的节日而不远万里赶往偏僻的地区,这些都为了发展特种旅游提供可能。

近些年,西方有很多学者就自身经历撰写许多有关纳西文化的书籍,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关于丽江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尤其是1994由英国人监制拍摄的《云之南》,不仅将丽江当地的风俗景观以及民族文化很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也让世人更好、更多的对丽江进行了深入了解。而在《云之南》上映之后,还有许多西方游者慕名前往丽江的一些纳西族传统村落、景点,这就极大促进了丽江的民俗旅游业。

事实上,丽江在其部分领域仍可继续发展,像进一步弘扬、挖掘传统的纳西民族文化。应该说,在明朝木氏土司统治的丽江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纳西族都达到了空前繁荣,而这一时期建筑的木氏王府,不论是从其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规模上都可称得上丽江古城的核心,当然这也是纳西文化的一个真实缩影,这些作为丽江古城重要的民俗景观对于丽江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丽江县政府在围绕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已经着手开始恢复和修缮木天王遗址园,而木天王府一旦修缮完毕,将会向世人们展现出我国古代纳西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同时也让世人通过了解木氏土司的兴衰荣辱来透视纳西族的历史。应该说,这个举措不仅具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丽江通过重建整个古城,使人们体会到以往纳西民众多姿多彩的生活,像户户流水,人人欢娱,家家垂柳。此外,人们也可以在“四方街”中感受下古城繁荣的,品味纳西文化的神韵,而这些民俗旅游景观也将丽江民俗旅游的魅力衬托出来。

民俗旅游景观――传统的纳西族村落

纳西族是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之中创造出了博大、系统、多元的民族文化,被众多学者称为“小民族创造的世界级文化”。纳西族久居我国西南部,祖先是古羌族,唐朝时,古羌族受南诏、吐蕃以及当时汉文化的影响,使得其建筑的村落很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特征,之后随着不断融合,在加上受到当地特色宗教的影响,使得纳西族村落成为丽江当地非常具有特色的民俗景观。

传统的纳西族村落秉承着“自然――生态――文化”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融入到村落建筑中,形成了包容开放、简约淳朴以及追求自然的独特建筑风格。当地特色宗教――东巴教所信奉的“还债观”让世代的纳西族人民善待了自然,这有利于人们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限制过度开发。应该说,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纳西族所建筑的村落,将自然视为精神文化创造的永恒主题,其建筑内容页包含了原始生态观以及自然观,实现了村落空间的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这对当前我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环保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丽江当地的民俗旅游景观,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好对纳西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

现阶段所倡导的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中,所使用到的理念多分为三种:一是整体保护理念,另一种就是少就是多理念,还有一种是务实规划理念。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则是整体保护理念。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对传统村落是否实施整体保护时,多依据村落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根据分析,发现需要整体保护的,多采取就地保护或者移居两种方式。但对于民居再利用,则有改变功能以及不改变功能两种方法,以德国为例,就民居是否改变功能而言,德国政府多选择保持传统民居外部形态,而内部则用现代的手段和技术进行装修,这样不仅从一方面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原始形态,另一方面也从内部使用功能上完善了传统村落。

基于上述理念,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经济复兴、空间复兴以及社会复兴”等三位一体的全新保护观,通过借鉴先进的“触媒建筑”理念,来将丽江地区传统元素与新元素结合,形成一种更为宽广、更为深入且极具针对性的保护方法,即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鼓励和保护当地纳西族传统村落,并在完善和丰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稳定当地经济,保护其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保证期原真性,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保护了当地的民俗旅游景观---纳西族传统村落。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8)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9)

社团是一个具有制度规范性的,基于共同理念、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有内在部门及成员等元素及各元素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关系组成的,中职生社团活动是当前中职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些抽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校有90%左右的学生会在校期间选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现在各学校普遍认识到社团在校园文化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大作用。民俗文化是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往往是以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现与传承的。学生社团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拓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使学生有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也使民俗文化得以更好地发扬与传承。

一、社团活动与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发组织而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社团可打破年级、专业以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是自主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社团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学艺术、体育、音乐、美术、影视等。目前,我校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场地、学生等资源,探讨开展社团活动的有效策略,打造具有农村职校地方特色的“茶艺礼仪社”、“文体社”、“乡村家电维修服务社”等十多个社团。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我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广西桂剧,壮族三月三宝珠观庙会以及一些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如打醮祭祀、舞狮舞龙、舞鱼龙灯等。这些各种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 赋予浓郁民俗特色活动, 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 爱祖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团活动对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分析

民俗文化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这将对创建特色学校教育,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社团活动注重民俗文化,有利于创建学校特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可见,大中小学在传承和吸纳地方民俗文化方面责无旁贷。而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活动发扬与传承民俗文化,学校可以改变以往 “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教育。

(二)社团活动学习民俗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全面发展

民俗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也包括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内容。如黄姚“柚子灯节”、瑶族的调马舞、北陀的唢呐等,这些优秀的民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不仅是昭平的自豪,也是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扬。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使学生充分认识本地的民俗文化特点,并深入参加到民俗文化的事业中去,吸收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社团活动开展民俗文化,有利于发扬地方民俗文化的精髓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社团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课程,并实践到地方民俗文化事项中去,使他们了解家乡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认识自己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不仅对家乡的情感会油然而生,而且能大大提高其参与家乡社会建设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某些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

三、社团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发扬民俗文化

(一)借助社团,师生采风,编写民俗文化校本教材

昭平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桂江中游的昭平县犹如镶嵌在广西东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全县总人口39.2万,总面积3273平方公里,辖8镇9乡。昭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古往今来就是名人雅士云集之地。唐代著名大诗人李商隐、宋代著名将领杨文广、明代文渊阁大学士解缙、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近代孙中山及著名文化名人千家驹、何香凝、高士其、欧阳予倩等人均先后到这里畅游名川秀水,为这方水土增添了浑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大量建筑、歌舞、民俗风情等,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社团活动过程中,师生们通过走村串寨,采访里老人、长者,听他们讲述里瑶族民间故事、相关传说、风俗习惯;走进里古镇黄姚,观看里黄姚古建筑,了解来历;聆听酒歌,挖掘童谣,记录歌词。通过“看、谈、演、记、录、选、编”的形式,遵循"扬弃"和"贴近生活"的原则,将最适宜学生学习的,独特而优秀的当地民俗文化筛选出来进行学习和融合,并对收集到的一些关民俗资料进行梳理。共整理、编辑了《走进瑶乡》、《走进黄姚古镇》、《走进桂江两岸》等关于昭平县民俗文化校本教材,并在社团活动中融入民俗的精髓。

(二)借助社团,联系生活,让民俗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将民俗知识贯穿进去,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民俗风情,让我县民俗文化与学科教学真正能融合渗透。如,在文体社团开展活动时,负责该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入当地瑶族“调马”舞的教学,“调马”是流传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的瑶族民间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当节庆丰收时,瑶胞们手持马、麒麟、凤凰等动物扮相,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舞蹈,意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融合民俗文化的教学,不但让学生对舞蹈学习兴趣十足,还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感悟和传承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

(三)借助社团,激情创作,让民俗传统与青春同行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我区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直抒心中的豪情壮志。如每年“三月三”山歌对唱、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舞鱼龙”节等这些民间活动,都是我县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学校都会安排社团成员参加,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之美,探寻生活中的哲理,感受生活跌宕起伏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要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要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它们,建立沟通联络的渠道,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并且,还要让学校与学校建立联系,学生团体与学生团体建立联系,学生与学生建立联系,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建立联系,互补长短。同时,我们在社团活动中把更多的民俗文化挖掘出来,让更多的民俗文化精髓能够被传承下去,从而不断升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2]马庚存.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3]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10)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具有神圣性,人们会在这一时间安排种种民俗活动,作为新民俗的春晚本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叙事当中,为民众创建一种新的认同形式”。②而春晚的媒介场为大众预设一种“家”的幻象,确立“我们是谁”“归属于谁”的信念。③达到了人们对“家”形象的认同。羊年春晚的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再次回归春晚本质,别有返璞归真之意。 

羊年春晚以“小家”开场,展现个体家庭的欢乐与喜气。小品《车站奇遇》关注家庭中的空巢老人,蔡明延续这两年备受追捧的“毒舌”风格,在与潘长江的戏谑打趣中传达出了国人重视佳节团聚的“家”文化;歌曲《四世同堂合家欢》以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上演,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同样以家庭形式出现的节目《幸福家家有》,由火爆荧屏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嘉宾陆毅一家演出,表演延续了真人秀中父女的可爱互动,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关注热潮。腾讯视频等,4家联合的数据中显示,这个节目是90后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并且登上了春晚热搜第二的位置。可以看出,春晚借力电视真人秀的盛行,将真人秀中家庭之爱以适合春晚的表演形式再次呈现,通过歌曲传达出浓浓亲情,强化观众对中国式3口之家的认同。 

数据来源:腾讯娱乐④ 

本届羊年春晚对“家乡”有着浓墨重彩的表达。“乡愁”是国人对“家乡”深沉而厚重的牵挂,羊年春晚则顺应了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在一首首歌曲中重提“家乡”“乡愁”,诉说着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刘德华时隔十年再登春晚,演唱了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歌曲——《回家的路》。作为本届春晚的宣传主题曲,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精神,歌曲娓娓道来,引发了国人对“家”的集体共鸣,这首歌不仅成为80后最喜爱的节目,演唱者刘德华也登顶搜索热门。羊年春晚还以全新视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比如莫文蔚的《当你老了》,展现了当容颜老去却依旧相依相伴的故事;邓紫棋的《多远都要在一起》,都市感的音乐诉说着现代人远距离的思念。在这些流行元素的参与下,加深了观众对“家”多元认知。 

在中国文化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这个词汇,充分体现了“以国为家”的空间观。⑤羊年春晚充分营造了“家国”的观念,《共筑中国梦》《时代的勇气》等歌曲紧贴“中国梦”思想,在气势磅礴的歌曲中,展现中国“大家庭”的正能量,引领观众将“小家”梦上升为“大家”梦,寻找到大众的家国身份。 

二、传统文化引入流行,增加民俗文化续航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现代文明的侵蚀造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力的衰弱,春晚作为春节新民俗,将渐渐消失于大众视线的民俗文化借此平台传播。而且,近些年倡导“开门办春晚”,将“新鲜血液”引进来。于是,羊年春晚与时俱进地将当下流行元素引入,边缘化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羊年春晚最为养眼的节目当属李宇春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节目取材于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刺绣,结合了最新科技“全息投影技术”加以展示,令表演者能够瞬时变装、消失或出现,场景如梦如幻。李宇春带来的中国风歌曲,配合着全息投影,进入相应场景中表演,画面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场表演将流行元素贯穿始终,现代流行音乐传统化,却不失流行的律动感,舞台的唯美配上李宇春动感的舞蹈,流行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之时碰撞出火花,重构了民俗文化之美。 

图:全息投影技术下呈现出四个李宇春(表演者)同台 

上一篇: 高中生能力培养 下一篇: 仿古建筑造价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