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研究》创刊30周年纪念
草创时期的《民俗研究》5-8

摘要:时光荏苒,创立于1985年的《民俗研究》杂志已走过30年光阴。30年前,与民俗学、《民俗研究》的不解之缘,初始时期刊物的举步维艰,心中愿望未能实现的惋惜之情,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当我翻看蒋维崧先生书写在杂志创刊号上的"民俗研究"这四个字时,心情澎湃,感觉千言万语也不能道出我与山大民俗学之间的深情厚谊。今天,我将在这简单概述一下我与山大民俗学一起走过的历程。

天时、地利、人和——《民俗研究》创刊琐忆9-11

摘要:《民俗研究》杂志从创刊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孔子说"三十而立",《民俗研究》三十年历经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也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回顾当年杂志创办之初,往事如昨,历历在目,简而言之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是天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中国民俗学复兴和蓬勃发展的时期。1978年秋,钟敬文等七名老一辈民俗学家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呼吁恢复民俗学。

李万鹏先生与山大民俗学12-14

摘要:李万鹏教授,1935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55年至1959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留校工作之初,万鹏老师曾有较长一段时间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工作。在教务处工作时,教务长是著名的英文教育专家吴富恒教授(我1980年入学的山大校长)。正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万鹏老师接触到了山大历史上文理科的许多著名教授,对于这些老教授的学养和处世为人,成为后来万鹏老师津津乐道的话题。

民俗研究的魅力——《民俗研究》创刊30周年感怀15-17

摘要:对于各位民俗学同仁来说,《民俗研究》是大家共同的园地,《民俗研究》创刊3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特别日子。作为亲眼目睹它诞生、成长、壮大的一个读者加作者,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昔的一幕一幕——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与《民俗研究》的交集,我与刊物新老主编和编辑们的交往。《民俗研究》给予我的教益、扶持和帮助实在是太多太多!我当过农民、矿工、军人,后又从政38年,其中又穿插了治学的30余年,可谓苦辣酸甜五味俱全。42年前的一个春天,参军入伍两年刚出头的我,被调到团政治处报道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民俗研究》30年发展及存在问题分析18-20

摘要:2015年,作为中国目前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民俗研究》(1985年10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民俗研究》走过了30年的历程,已经出版了124期,是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见证者。30年来,《民俗研究》坚持向国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全世界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它的读者。从1991年开始被《新华文摘》转载13篇,

《民俗研究》“山东民间艺术”载文状况的统计分析21-27

摘要:《民俗研究》期刊长期关注"山东民间艺术"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其载文状况、载文作者的统计,分析刊物的质量发展趋势及对"山东民间艺术"研究成果的关注变化,同时分析"山东民间艺术"研究作者队伍的整体特点,并就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访谈
“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28-36

摘要:李向振:我们很荣幸能够与您进行这样的学术访谈。我们知道您近几年在残疾人叙事研究方面用力颇深,这次访谈我们想以残疾人叙事研究为主题,您看如何?舒曼:我也很高兴与你们进行这样一个学术交流。李向振:我们通过阅读您的著作,发现您的研究面十分广泛,您能否先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学术历程呢?舒曼:你们希望我对自己的个人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对么?我最初的研究兴趣是个人叙事,或称为口头叙事。我的第一项研究就是关于年轻人叙事的,

个体叙事中的“资格”与“移情”37-42

摘要: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的关注点从集体叙事转向了个体叙事。通过个体叙事或个体经验来理解现实社会多样性的做法,为民俗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互动式"叙事研究是关注个体叙事的重要视角,它强调从讲述者和听众的互动关系上分析叙事的过程及意义。就具体学术实践来看,"互动式"叙事研究在关注个体叙事,尤其是"可得性叙事"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即"资格"和"移情"。"资格"主要谈论的是谁有权利讲述故事,而"移情"是对于"资格"主张的反诉。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学史
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兼论顾颉刚先生对两学之贡献43-51

摘要:20世纪初年,中国历史地理学与民俗学从传统文史之学中脱胎而出获得新生,渐次向现代意义之学科迈进。时至今日,由于归属不同学科,两学在肇始与开创之初的关联与扭结在各自的学术史书写中鲜被提及。选取顾颉刚先生早期学术活动作为个案,从其学术宗旨、治学方法、学术交谊等方面探知历史地理学与民俗学在现代学科生发初期之互动情况,并兼及两学在古代学科渊源、现代肇始背景、当代研究交叉等方面的重合与扭结,阐明两者学科关联,希冀引起学界进一步的重视与对话。

从“笑话研究”到“笑话学”:基于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展望52-59

摘要:笑话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民间叙事类型,材料丰富,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但长期以来它却一直被学界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众,致使研究成果相对薄弱。从对象认知和学术实践的角度来看,笑话研究形成了形而上的哲学演绎、工具化的普遍性阐释和语境中的特殊性书写三种类型,呈现出由普遍到特殊的发展趋势,面临着研究对象边缘化、理论碎片化和范式单一化的困境。摆脱困境的出路是明确笑话的自身属性,健全碎片化的理论体系,从零散的笑话研究发展为完整的笑话之学。

中国冥婚习俗研究综述60-70

摘要:冥婚习俗起源于殷商时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灵魂不灭观念、封建伦理观念、安抚亡灵的亲情寄托、现实社会的利益需求等。冥婚的基本类型为鬼娶鬼、嫁鬼夫、娶鬼妻,因时代不同、地域差别而衍生出的类型更是名目繁多。冥婚的仪式千差万别,有的程序繁琐,禁忌诸多。研究古代冥婚故事者多着眼于对冥婚内容与形式的考察,研究现当代冥婚小说者则偏重于从文学与现实层面进行宏观把握。冥婚风俗在当代仍延绵不绝,甚至在都市出现,其原因与特点尚有待深入研究。

迂回与进入——西方汉学家山东地域文化史研究的叙事策略反思71-77

摘要:20世纪后期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由于受到西方史学新思潮的影响,大致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叙事策略:客观介入式叙事、主观介入式叙事,以及情境介入式叙事。这三种叙事策略在山东地域文化研究中俱有体现,其中,情境介入式叙事由于其在方法论方面体现出的优势而受到学界重视。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信仰
信仰基础:理解农民宗教信仰区域差异的一个框架78-88

摘要:传统民间信仰和基督教是当前农村的主要信仰形式。不同区域农民对传统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认知与信仰模式,会影响他们对基督教的态度与选择,进而影响农村宗教的分布状态。北方农村功能性、多神论的信仰基础,使当地农民将基督教当做功能强大的神祇予以选择,为基督教快速传播铺平道路。中部地区农民不信"鬼神",对基督教既不排斥也不选择,基督教在当地发展缓慢。南方农村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信仰体系相对完整,能够满足农民的信仰需求,同时又与基督教一神论相抵触,因而当地农民对基督教有拒斥心理,使基督教难以发展。

人生仪礼、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冀中南地区苍岩山进香习俗研究89-98

摘要:冀中南民间多供奉女神三皇姑并定期前往苍岩山朝拜,此习俗至迟在清代后期已经形成,至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兴起。当前,信众前往苍岩山进香不仅是为了"祈福祛灾保平安",更是为了完成"求子""还娃娃"和"报死亡"等人生仪礼。由于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仪礼都与三皇姑及苍岩山紧密相连,朝山进香并正确地施行这些仪礼就成为一种对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正是这种义务性使得苍岩山进香习俗在当下依然得以维系和传承。

灵、份与缘:民间信仰观念与人群结合——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99-106

摘要:民间信仰因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形式而被杨庆堃先生归为分散性宗教,但是这种分散性的信仰形式却与世俗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以闽南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当地民众宣之于口的三个信仰观念——"灵""份"与"缘"以及相关实践,从信仰观念的共享和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民间信仰神明与庙宇网络的形成以及民间信仰的弱关系与地缘、血缘强关系的结合,从而围绕神明信仰形成了超越社区、地域甚至跨国的信仰共同体。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观察
“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探究107-117

摘要:国家立场的媒体对春节习俗加以择取,使之成为国家名义下实现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共享共有的材料。这种民俗国家化过程中的建构和转化:一是从祭祖到祭神完成了血缘、亲缘、地缘等多重关系的融合和想象;二是从团圆到团结主题的转化,完成了家国同构;三是基于画面效果和收视率的考虑,民俗作为生活细节的审美内涵得以突出。正是这些新的表现,使春节成为了民众在民族与国家的名义下进行的文化实践。

青藏地区冬虫夏草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变迁118-128

摘要:阿尼玛卿山的虫草经济经历了三个不同形态和阶段。在"散挖-行商"阶段,高海拔草原成为季节性人口争相涌入和采挖虫草的公共资源。虫草商人处于行商阶段,市场体系尚未成型;在限采·禁采阶段,草原承包制在公有制语境下有名无实,各级政府介入分肥,限制和禁止的高压行政管理未能减缓外来人口的压力。随着政府角色从利益相关者转变为社会服务者,虫草经济开始对生态移民政策发挥积极作用,虫草商人也从行商中分离出来;在契约-电商的新阶段,草原承包制全面推行,牧民获得草原收益和管护的权利。市场体系建立后,契约交易发展迅速。虫草电商的崛起加剧了虫草资源的竞争和垄断。虫草给牧民带来生计机会和草原经济的繁荣,同时也给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和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政策设计应着重维系人类、文化和自然的连续体以促进草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南北文化融会与诗意化营造——济宁近古宅第园林的民俗文化蕴义129-135

摘要:山东济宁向有"江北小苏州"的美称,其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古城内外密布着具有江南风韵、形神具备的宅第园林。近古济宁园林,呈现出南北文化交融的深深印痕,并有着巧纳周边名胜为景观、彰显邹鲁儒雅风致和追求归隐山水、寄情林泉诗境的民俗特色。由园林的兴衰嬗变,既可证运河时代经济社会的兴衰变化及济宁城市文明演进的轨迹;又可考地方名门望族发展脉络和士绅乡贤的社会习俗等。捡拾近古济宁园林的残影碎花,旨在襄助"江北小苏州"城市风貌的重塑,助力"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形象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