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从“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反思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追求5-20

摘要:在所谓“自然状态”下进行田野考察曾经是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民族志工作者的理想之一。正如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鲍曼(Riehard Bauman)所指出的:“在追求某一民俗形式的所谓自然语境方面,民俗学家们显示了顽强不懈的动力”。‘为了追求所谓“自然语境”(natural context),以便了解在不被民俗学家打扰的“自然状态”下民俗存在和表演的状貌,一些人会使用各种方法,努力使研究者“隐蔽”起来,以便使观察和访谈不影响或者尽可能少影响被研究对象的“正常”表演。

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角色冲突21-34

摘要:中国现代民俗学从学科初创之际一直到当代学术研究之中,对家乡民俗的观照成为贯穿始终的传统和特色,这与西方民俗学从异域文化到“回归本土”的发展轨迹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对于异域文化研究而言,家乡研究属于本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自不待言。。然而,在家乡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的表象之外,研究者承担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困惑并不少于异文化研究者。有学者直接指出,

无定法的田野——天桥艺人调查的回顾与反思35-51

摘要:混沌中接受调查任务 在从事天桥艺人调查之前,也就是刚刚进入硕士二年级的学习期间,我正对民间信仰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确切地说,我对形形色色的神灵在现代乡村社会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神与人二者之间关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试图以此为出发点,来理解我记忆中的和现在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民众的世界观。同时,我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系统阅读国内外学者有关民间信仰调查、

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真实性探讨52-60

摘要:现在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和营销,已经成为旅游业中一个增长迅速且日益重要的领域,但是相关的研究明显不足。早期的旅游研究者倾向于批评或者贬低旅游工艺品,没有将它们视为社会和人们的正常需求。随着二战以后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旅游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旅游工艺品领域。

消失的搭车客:中西都市传说的一个类型61-76

摘要:“消失的搭车客”被认为是旧传说在新时代、新情境中得以改编的经典案例,而这类故事在19世纪之交的美国和其他地方广为人知,以后又发展演变出许多亚类,产生了更多的故事。。这类故事可以称为“路边搭车的幽灵”,其基本情节是一个幽灵如何故地重游搭乘别人的车子却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忽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的。从事当代传说研究的民俗学家们知道,这类传说已经成为小汽车系列都市传说的经典,而且是在标准的民俗参考文献中获得特定母题编码的唯一一类。

作为日常概念的体裁——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运作77-115

摘要:一 引言:从艺术概念到日常概念 体裁(Genre),是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内民间文艺学得以形成的历史,也是它把研究对象的采集范围逐渐扩大的历史。这恰好说明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即:每当民间文艺学的探索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民间文艺学者便看到口头传统的某类体裁,而且往往集中在某一类特殊体裁上。

螺女型故事人性化过程的现实整合116-137

摘要:经过长久以来现实生活状况的积淀和民众群体意识的净化碰撞激发的火花都可以促成一个故事的成型。但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作品,在形成后的传播中永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一成不变。而这种改变,决不是口耳相传的某个参与者随心所欲的改造,而大抵在故事原型既定的框架下,在融合不同时代现实境遇和群体心愿的共识中衍化。因为,民间文学是一个集体创作的动态成果,来之于大众,还是要回归大众,

中国民间故事起源研究反思——以天鹅处女型故事为个案138-145

摘要:天鹅处女型故事是指以男子通过窃取仙女羽衣而得妻为核心母题的故事,在我国又称作“毛衣女”、“羽衣仙女”、“孔雀公主”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仅笔者搜集的情况来看,在汉族、藏族、瑶族、苗族等33个民族中均有流传,异文多达280篇。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源流问题一度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瑟究中的热点问题。钟敬文、汪玢玲、刘守华、

《山海经》中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民俗学价值146-154

摘要:《山海缈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部上古典籍,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各门学科文化考古的兴起,其中的所有信息,包括那些“怪”“放”,更都成为文化探秘的瑰宝。在此,本文仅拟就其中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民俗学价值作些考察和论析。

中国古代商贾家族教育传统试探155-165

摘要:世代相传的家庭或家族式经营,是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最基本的特色,与之相适应,为了达到“家专其业,以求利者”的目的,古代商贾家族十分重视将积累的经商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子孙,从而逐渐形成了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代商贾家族教育传统。由于商贾始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阶层之一,其家族教育就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

敬惜字纸的习俗及其文化意义166-174

摘要:明刘宗周《人谱类记》有一则:“王曾之父生平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一夕梦至圣抚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之勤也。恨汝老矣,无可成就,当遣曾参来生汝家。’未几生一男,即沂公也。三元及第,为宋名相。叫王曾的父亲“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的行为,叫做“敬惜字纸”。宋代三元状元、状元宰相王曾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敬惜字纸的典范。

傅芸子、傅惜华主编的“平字号”《俗文学》周刊175-189

摘要:一、引言 中国俗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的,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大批久已湮没的唐五代俗文学作品展示在人们眼前,遂使这一文学传统的源流因革昭然若揭。“俗文学”一词据说是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博士(1868-1947)最早提出的,他在1916年《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的《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糊一文中说“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者甚多,

《民俗研究》征稿启事189-189

西北地区买地券、镇墓文使用现状调查与研究190-203

摘要:买地券、镇墓文从东汉开始出现,历代传承不绝,宋人笔记有记载,明清文人有收藏著录,1949年后的考古作业也有不少发现。在考古报告和文物研究文章中,一般都把随葬买地券、镇墓文当作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古代民俗,不曾设想它是民间仍然活着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文化制度。本人一开始也把买地券、镇墓文当作古代宗教民俗文献来搜集整理,后来先后读到下面两条资料,推想它们在陕北、晋西地区可能仍是一种“活的”民俗。

苏北“铰人”仪式与口头艺术的传承者204-221

摘要:月光宁静地撒落在一个宽敞的农家小院,院子西边荫郁的瓜架垂着几个翠绿的丝瓜,院中央摆着一个小供桌,两个巫婆围着桌子且说且唱,身后跟着一个事主家的亲戚每转一圈就往供桌前的聚宝盆里丢人几个硬币,周围的观众不时打趣着正在表演的巫婆,巫婆也或机智或朴野地回应着。有人要求她们唱传统的“老唱”,她们张嘴就来,唱到高兴处,就算是没有人往盆里扔钱,两个人也就地演起了男女对唱的情歌或民间小调。有个调皮活泼的男亲戚,

青州井塘村四季社活动述略222-230

摘要:香社,或称作“香会”,是民众由于信仰旨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本文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四季社的活动情况予以介绍,希望能对当代华北乡村民间信仰研究有所助益。

桥头村制陶工艺调查报告231-242

摘要:一、桥头村基本情况 桥头村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地区,与湖南的茶陵交界,隶属吉安市永新县才丰乡管辖。村庄离永新县城大概有七八里路程。村后有连绵的丘陵,丘陵后面紧接着与井冈山原始森林相毗连,森林资源丰富。村前是一块直径三华里左右的盆地,盆地四面环山,只有一条涧水从东面弯弯曲曲地流出去,1958年的时候才沿着涧水修了一条沙子路通向外面。村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型规模水库——洞口水库,

海南岛村居文化拾零243-246

摘要:从北方的山东半岛来到中国最南方的海南岛工作,虽有半年有零的时间,但这儿的椰风并没有撩起多少新鲜的感觉,还是到乡下看看吧。趁着周末,我便跟海南岛的朋友回她的乡下老家,算是采一点风,借此了解一些海岛本地的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