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671-1815
  • 国内刊号:11-4688/T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34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70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年第3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负极材料Li4Ti4.75Cu0.25O12/SnO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积法制备了Li4Ti4.75Cu0.25O12/SnO2复合活性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i4Ti4.75Cu0.25O12/SnO2复合活性物质能够进一步改善倍率性能的同时,循环性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当电压在1~3 V时,电流密度为1C倍率条件下,Li4Ti4.75Cu0.25O12/SnO2复合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02.55 m 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202.51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9.98%。
1-4

北京平原东北部晚更新世晚期金鸡河一级阶地孢粉记录

摘要:通过对北京平原东北部金鸡河左岸一级阶地的孢粉资料开展研究,并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恢复北京平原东北部地区的古植被类型,分析晚更新世晚期北京平原东北部古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北京平原东北部气候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气候温凉干旱;第二阶段气候寒冷湿润;第三阶段气候较寒冷湿润。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有一定可比性。
5-9

基于基追踪分解算法的薄层波阻抗反演

摘要:为提高波阻抗反演的分辨率,将基追踪反演(basis pursuit inversion,BPI)方法用于地震阻抗反演。该反演方法将地层的顶、底反射系数视为一个奇对称脉冲对和一个偶对称脉冲对的线性组合。反演过程中将地震信号通过基追踪算法投影到子波与上述两类脉冲褶积形成的楔形模型库上,通过该投影值可求得每道的相对反射系数。得到相对反射系数剖面后,进行道积分即可得到相对波阻抗剖面。相比于传统的稀疏脉冲反演(sparse spike inversion,SSI),BPI结果不受初始模型的影响,可显著提高波阻抗反演对薄层的分辨能力。对合成信号的试算表明,BPI结果比SSI结果更好地识别了薄层信息。对珠江口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实际地震数据的反演表明,BPI结果上的很多细节信息在传统SSI结果上无法看到。因此,BPI更适用于薄层波阻抗的反演。
10-17

伊犁盆地蒙其古尔矿床砂岩型铀矿赋存状态研究

摘要:伊犁盆地主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蒙其古尔矿床是几年来发现的大型铀矿床,具有矿体集中产出、规模大、单位面积铀含量高等特点。详细研究该矿床矿体中铀的赋存状态,对查明该矿床成因和后期地浸开采有重要的作用。西山窑组下段是该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具有单矿体连续性好,单层矿体稳定且厚度大等特征。研究通过镜下岩石鉴定、α蚀刻径迹、电子探针等手段,对西山窑组下段含矿砂岩开展系统的研究,分析铀的赋存位置及其与成矿岩石矿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铀矿主要赋存于碎屑颗粒边缘、裂隙中,与填隙物、黄铁矿和炭屑密切共生。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见少量铀石,矿物赋存在颗粒的边缘,具明显后期吸附沉积的特征,且岩石结构疏松,对地浸非常有利。
18-23

模拟人体组织介电特性的介电材料研究

摘要:模拟人体组织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介电材料可用于分析1.5 T磁共振电特性断层成像技术的算法准确性和成像分辨率。为了得到各种人体组织模拟介电材料的具体组成,利用油、明胶、去离子水和氯化钠为主要成分制作了一组介电材料样本,其中油体积百分比范围为0%~80%,氯化钠浓度范围为0~1.40 g/100 m L。通过开端同轴线法测量这组介电材料样本在频率为64 MHz和温度为25℃时的介电特性,得到这组样本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43S/m和12.6~83.4。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描述介电材料组成和其介电特性函数关系的经验公式。根据经验公式可以迅速得到各种人体组织模拟介电材料的组成。
24-29

舰船多层衰波媒质的振动传递矩阵模型

摘要:舰船多层衰波媒质隔振技术是一种基于新型机理的隔振技术。针对其在振动传递效率影响中的静力学问题,通过分析结构物振动能量表征方式并采用声学边界条件,建立振动波斜入射多层衰波媒质时的声强二维传递矩阵模型。推导出声强透射、反射系数。通过专门的验证性实验,证明了多层衰波媒质隔振技术高效的实施效果。同时将二维传递矩阵模型理论计算值与文献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说明利用该模型从理论上考察多层媒质的衰波隔振效率是合适的。
30-34

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为研究对象,对重点取心井进行厘米级岩心观察描述。结合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激光共聚焦分析、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明确了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矿物组成、岩石类型、有机地球化学等基本特征。对古近系泥页岩进行岩相类型划分;对储层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泥页岩岩相划分为4个大类,11个亚类;2研究层段主要发育贫有机质块状混合细粒沉积岩、中有机质纹层状灰岩、中有机质纹层状混合细粒沉积岩、富有机质夹层状灰岩、富有机质页岩黏土岩、层状细粉砂岩和层状白云岩7类岩相;3综合孔隙、裂缝发育程度和储集空间连通性等特征,认为富有机质的夹层状灰岩及富有机质页状黏土岩为最有利岩相类型。
35-47

陵水凹陷北坡低密度浊流海底扇沉积特征

摘要: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北坡靠近生烃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系统。通过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利用分析化验资料、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岩相类型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梅山组二段为低密度浊流海底扇沉积;并探讨了其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同时还发现研究区低密度浊流海底扇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产能不乐观,其物性受到沉积因素和成岩作用的综合控制:岩石颗粒粒度大小、泥质含量和后期的溶蚀作用强弱是物性好坏的关键因素。
48-53

反九点井网不同井型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摘要:在内置微电极三维平面均质岩心模型上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反九点井网条件下直井和水平井对开采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在均质条件反九点井网(一注三采)中,边井之一采用水平井开发,水平井所控制的泄油面积大,区域内的剩余油较直井开发动用程度高,水平井单井最终采收率比相同位置直井单井最终采收率高了2.53%;但是整体上改善开发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井型对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非均质条件下不同水平井布井方式对驱油效果以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均质条件下采用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开发,效果要好于单纯采用直井开发的模式。不同的水平井布井位置提高采出程度的幅度及动用剩余油的范围又有所差异。当水平井位于低渗带时,能够大范围动用直井开发时不能动用的低渗带剩余油,降低剩余油饱和度,提高采出程度相对较高。当水平井位于中渗带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采出程度,虽然提高了中渗带剩余油的动用程度,但大部分低渗带的剩余油仍然没有动用。当水平井同时位于中、低渗带时,提高采出程度的幅度小于低渗带为水平井的方案,而大于中渗带为水平井的方案。
54-58

二元煤基燃料柴油机的NOx和颗粒物排放研究

摘要: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F-T柴油引燃甲醇在柴油机上的NO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以及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二元煤基燃料较F-T柴油NOX和PM排放最高降低45.8%和41.2%;0.30 MPa和0.60 MPa,1 600 r/min时,NOX排放较低;PM排放在2 000 r/min下最低,在1 200 r/min下最高;0.45 MPa,1 200 r/min和2 000r/min时,供油时刻为20°CA BTDC附近可以得到较低的PM排放和较低NOX排放,而在1 600 r/min下二者出现tread-off关系。F-T柴油引燃甲醇在柴油机上可以同时有效降低NOX和PM排放。
59-63

煤基醇类混合燃料柴油机的性能研究

摘要:在F-T柴油中添加10%体积比的甲醇、乙醇与丁醇燃料,研究不同的醇燃料对于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0#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始点提前,燃烧放热中心向后推迟,燃烧放热率第一峰值点降低,所在相位提前,预混合燃烧放热量降低,有利于降低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实现低温燃烧;第二峰值点升高,扩散燃烧所占比重增加。相比于原机水平,混合燃料动力性能有10%左右的降低,燃油经济性能变化不大。在外特性2 000 r/min下,混合燃料M10、E10与N10的NOX排放分别降低23.19%、19.77%、18.67%。外特性下,碳烟排放分别平均降低80.40%、67.20%、71.47%。因此,煤基醇燃料能够实现NOX与碳烟排放的同时降低,并且相同体积的甲醇燃料对于柴油机排放的优化效果更加明显。
64-68

水下机器人关键区域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针对水下机器人定位中的淤泥、水流对定位过程的干扰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引入机器学习的水下机器人高精度定位系统,系统通过信号发射板产生需要的调制信号,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接收处理功能,定位模块作为所提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的思想,实现了水下机器人高精度定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定位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在不同水深环境下,能较好完成水下复杂环境的机器人定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69-72

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基钻孔护壁堵漏材料的研制

摘要:针对复杂地层钻探护壁堵漏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种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基护壁堵漏材料。首先,分别对掺加外加剂的硅酸盐复合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比例对两种不同系列的水泥进行复合,对复合浆液的流动度、可泵期、凝结时间以及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展试验研究;并结合水化热与扫描电镜分析对其水化硬化过程进行探讨,揭示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水化协同效应。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协同效应可为解决松散破碎、陡倾宽缝以及动水冲蚀等复杂地层的护壁堵漏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73-78

多层规则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机理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机理,以基本周期、首层剪重比为主要参数建立3个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单体模型,各单体模型通过不同强度的连接构件在结构不同位置(顶层、4层)连接建立3个连体模型,对各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探讨各模型动力反应。分析结论如下:1各连体模型的层间位移分布和各部位的塑性变形能量分布,在连体模型强侧相对单体模型有减小趋势,连体模型的强侧有一定连接效果;而连体模型的弱侧相对单体模型有减有增,连接效果不明显;2连体模型总体塑性变形能量和柱、梁以及连接构件等的塑性损伤程度受连接构件连接位置的影响,连接构件在中间层连接时明显大于连接构件在顶层连接。
79-84

基于突变理论的隧道失稳判据研究

摘要:近年来,强度折减法开始广泛应用于隧道稳定性研究。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中隔壁法)等工法开挖大断面隧道的过程中,应力重分布作用和支护应力作用相互影响,周围岩土体演变为岩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其稳定性分析较为复杂,考察其稳定性需要合适的判据。鉴于塑性应变能单值和反映稳定性的特性,将其作为稳定性考察量;结合突变分析模型,得到计算模型的安全系数,并与现阶段流行的位移突变、计算不收敛、塑性区贯通等判据对比。结果表明:塑性应变能判据与其他判据的最大相对误差只有4.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准确的失稳判据。塑性应变能判据突变作用更明显,比其它判据更有优势。最后基于塑性应变能判据,绘制出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开挖隧道的动态安全系数曲线,可为整个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85-91

沈阳市尾气排放“红线”及最优机动车保有量研究

摘要:基于改进的箱式大气质量模型构建了尾气排放"红线"水平模型,测算了2012~2020年沈阳市尾气排放的"红线"水平;进一步构建最优机动车保有量模型,计算得到2012年欧Ⅲ、欧Ⅳ排放标准下的沈阳市最优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60万辆、99万辆,远低于现实水平122.2万辆;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得到2013~2020年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水平,发现欧Ⅲ、欧Ⅳ排放标准下,2013~2020年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适度水平均低于灰色预测保有量水平;欧V排放标准下,2016年以后灰色预测保有量水平将大于适度水平。立足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与尾气污染防治,沈阳市应着重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降低柴油大货车和柴油大客车的数量,适当减少私人小汽车数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同时合理规划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
92-97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研究简报

短切碳纤维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对三种不同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16%、21%、24.8%)的C/SiC复合材料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了常温下的冲击力学试验。根据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其动态破坏强度和应变率效应的关系,阐明了其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的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光滑无震荡,且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在近似平均应变率下,当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的不断提高,则C/SiC复合材料的破坏程度不断降低,整体性越来越好,说明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的提高对C/SiC复合材料的强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98-102

吡哌酸配体构筑的镍(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的研究

摘要:两个新型的配合物{[M(ppa)2]·4H2O}n[M=Ni(1),Co(2);ppa-=吡哌酸]已被合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A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两个配合物同构,都是由二维正弦波动层状互相作用形成的三维结构。另外固体荧光实验表明,虽然(1)和(2)是同构的,但是仅仅(2)在615 nm处有较强的荧光,而1却没有荧光性质。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