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 42-1682/R 国内刊号
  • 1671-7651 国际刊号
  • 1.1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口腔医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口腔医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信息·广告、综述、牙周病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口腔正畸学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特约述评、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病例报告、口腔修复学研究、龋病牙髓病学研究、信息·广告_征订启事、口腔生物学研究、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口腔肿瘤学研究、口腔麻醉学研究、龋病与牙体修复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口腔黏膜病学研究、牙髓病学研究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专家特约述评
瓷贴面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805-808

摘要:瓷贴面作为常规的牙体修复技术具有微创、磨切牙体组织少、美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瓷材料、制作工艺及粘接材料的发展,确保了瓷贴面的长期临床疗效。本文从瓷贴面修复的适应证、牙体预备形式、制作方法、美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等方面,结合近几年相关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综述
纳米纤维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809-811

摘要:纳米纤维支架是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骨组织工程由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3个部分组成,其中寻找能够促进细胞长入和引导新骨生长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纳米纤维支架与天然骨细胞外基质形态结构相似,能够促进细胞附着和干细胞分化,所以成为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理想支架。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支架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应用进展812-814

摘要: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对于评估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不适用于种植牙,种植牙的冠根比理论指导尚待确立。随着短种植体的广泛应用,种植牙的不同冠根比与种植修复后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机械并发症等的相关性引起了临床医师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变异链球菌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的研究进展815-817

摘要: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变异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的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由膜相关组氨酸蛋白激酶和胞内反式作用因子两个基本成分组成。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可以使变异链球菌感应外界环境变化和调节内部基因表达,这对于维持细菌的生存和毒力调整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与变异链球菌应激应答密切相关的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二磷酸盐引起颌骨骨坏死的机制818-820

摘要:二磷酸盐(又称双磷酸盐)是一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及肿瘤等疾病的药物,临床中可见采用二磷酸盐治疗的患者出现颌骨骨坏死的并发症。二磷酸盐引发颌骨骨坏死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的报道较多,然而关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后牙锁牙合矫治之临床改良新型矫治器的设计与应用821-823

摘要:后牙锁牙合是口腔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类型,即上下颌后牙颊舌向关系的异常,严重影响口颌功能、美观、健康。考虑到医疗资源分配、医师自身技术水平及患者自身意愿,很难说某一种矫治方法完全适用于某一病例。医师应充分了解该后牙锁牙合发生的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改良或设计快速有效安全舒适的方法。本文对后牙锁牙合的病因、危害、临床传统矫治方法的不足、改良设计后牙锁牙合矫治器所要遵循的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防治做一综述,以及介绍了3种改良新型矫治器的应用,为临床工作选用实用性方法治疗后牙锁牙合提供参考。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龋病牙髓病学研究
DIAGNOcam用于临床的初步研究824-827

摘要:目的:分析DIAGNOcam(DC)对不同程度邻面、牙合面龋的成像特点,评价DC 诊断邻面及牙合面龋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后牙依次行口内视探诊检查获得牙合面ICDAS评分(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ICDAS)、DC 检查,可疑邻面龋行咬翼片(BWR)检查,最终547颗受检牙齿同时接受了视探诊、DC和BWR检查,检查结束后对累及牙本质的龋损行去腐充填治疗并比较不同方法对邻面及牙合面龋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C 不同程度窝沟暗影延展范围与ICDAS牙合面窝沟龋评分等级(1-4)一致。DC 和BWR对牙本质龋检出率的相似比达93.59%,且诊断准确度达100%。结论:DC 是辅助检查诊断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羧甲基壳聚糖-溶菌酶纳米凝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828-831

摘要: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溶菌酶(LYZ)凝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ACP)进而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方法:首先制备CMC/LYZ-ACP纳米凝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凝胶的形貌,X射线能谱元素成像分析技术(EDX-Mapping)进行关键元素的定量及分布的分析。然后将纳米凝胶涂抹于酸蚀的牙釉质表面,利用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实验(nano-idention)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效果进行评估,并与人工唾液组进行对照。结果:CMC/LYZ-ACP纳米凝胶为粒径约50~300 nm的致密的球形颗粒。扫描电镜下可见脱矿后的釉质表面有新的晶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硬度及弹性模量更接近正常牙釉质。结论:CMC/LYZ-ACP纳米凝胶可以用于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属于新型的仿生再矿化材料。

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初步研究832-835

摘要: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结果: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裂组患牙的荧光指数均位于早期龋范围。结论:光导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隐裂牙;隐裂牙裂纹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期龋,荧光指数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根尖孔大小对牙髓组织再生及牙齿抗压强度的影响836-840

摘要:目的:探讨根尖孔大小对牙髓组织再生及牙齿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成、 无牙根折裂的单根下前磨牙,离体牙截冠后,保留12 mm牙根,随机分为5组,每组25颗牙,根管预备至不同主锉号数,分别为30#、40#、60#、80#及100#主锉组,其中30#主锉组为对照组。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接种于0.25%水凝胶支架中,将其分别注入不同主锉预备过的根管内,每组均取5颗牙,其牙根于Transwell小室分别培养14、21、28 d,提取水凝胶中细胞的总RNA,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每组余下的10颗牙,其牙根冠部封闭后植入裸鼠皮下,28 d后取出,5颗进行组织学观察,5颗进行静态载荷实验。结果:Real-time 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 dmp-1)的表达,第28天时,各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40#主锉组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组织学分析表明,30#、40#、60#主锉组均未见连续的牙髓样组织形成,80#、100#主锉组可见组织形成,但未表现出典型牙髓样组织结构。静态载荷实验结果表明,40#主锉组的平均抗压载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孔预备至100#(1 mm)以内时,根尖孔大小对牙髓组织再生没有明显影响,但根尖孔预备大于40#时,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龋影响牙本质折射系数变化的体外研究841-845

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分析龋影响牙本质折射系数变化。方法:选取4颗无龋坏和15颗颌面牙本质龋下颌第三磨牙。垂直牙冠长轴制备厚度为300~500 μm的10个无龋和15个龋影响牙本质切片,分别纳入对照和研究组。使用micro-CT和自建OCT扫描切片并重建其三维数字模型。应用基于改良canny边界提取技术的光程通路法分析无龋和龋影响牙本质切片折射系数;通过对比牙本质切片和参考体(K2HPO4液)的X线灰度值,计算龋影响牙本质矿化密度。结果:由参考中心点到釉牙本质界,无龋牙本质折射系数先增大而后减小,均值为1.578;龋影响牙本质折射系数无明显变化,均值为1.507,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龋影响牙本质折射系数和矿化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趋势(P〈0.001)。结论:龋引起牙本质折射系数发生改变。矿化密度是导致牙本质折射系数下降的重要因素。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默认
2018年IADR中国分会年会在武汉举行840-840

摘要: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IADR中国分会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IADR中国分会年会,于2018年3月28~30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共有近300名代表注册参会。3月29日上午八点会议准时开幕,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教授首先致辞.

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我院头颈鳞癌治疗创新成果845-845

摘要:近期,我院张文峰教授、孙志军教授团队通过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赵兴中教授、刘威教授及国世上教授团队合作,在头颈鳞癌治疗领域获得重要创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第十三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会议通知861-861

摘要: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总会批准,第十三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会议定于2018年10月8日至10月1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委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承办,会议地点辽宁省沈阳市。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口腔陶瓷修复材料,其它材料学研究论文也同时接受交流。大会投稿邮箱:kqclzwh@sina.cn,投稿截止日期2018年9月10日。

Sonic hedgehog参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促使下颌骨髁突过度生长的实验研究866-869

摘要:目的:通过活体动物实验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 与Sonic hedgehogxinh (Shh)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髁突过度生长的作用。方法:制备IGF-1高表达表型转基因小鼠模型。将转基因鼠随机分为为5组:Cyclopamine刺激组;NVP-AEW541刺激组;IGF-1刺激组;Cyclopamine+IGF-1刺激组;生理盐水刺激组:空白对照,每组3只。随机选取一侧关节腔自31 d起隔天连续进行上述药物注射,共14 d,注射结束后收获实验侧髁突,固定,比较两侧髁突大小,分析差异性。结果:Cyclopamine刺激组及生理盐水刺激组实验侧与对照侧髁突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VP-AEW541刺激组、IGF-1刺激组以及Cyclopamine+ IGF-1刺激组实验侧髁突小于对照侧髁突(P〈0.05)。结论:IGF-1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髁突肥大髁突的过度生长。

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870-875

摘要: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并探讨其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方法:下颌髁突肥大高位切除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7~34岁,平均21.2岁,采用固定或隐形正畸治疗,种植钉压低患侧上颌后牙。术前、术后及正畸后进行颞下颌关节功能对比,常规拍摄锥形束CT(CBCT),头颅定位侧位片,Tc99m_MDP颌骨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检查,着重测量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术前患侧和健侧比较关节间隙(包括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及正畸后各关节间隙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术联合术后正确的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髁突肥大导致的颜面及错牙合畸形以及由此引发的颞下颌关节障碍,正畸治疗后髁突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患侧髁突改建,稳定性较好。

第十四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第一轮会议通知875-875

摘要:亲爱的口腔界同仁和朋友们:我非常荣幸地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诚挚邀请您参加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这将是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界最值得期盼的盛会。在过去的2年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各亚专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不少学者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学术会场引领鹤首。

不同CBCT图像分割技术在TMJOA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876-880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关节CBCT图像分割算法的准确性和临床可用性,获得TMJ-OA关节结构理想的优化分割算法。方法:对46侧TMJ-OA髁突及46侧健康成年人髁突应用MIMICS 14.11软件重建髁突三维模型,分别采用手工分割法、阈值分割法及基于主动轮廓模型和区域生长的混合分割算法,对髁突进行图像分割。比较3种方法在髁突体积、表面积、分割时间及分割轮廓线的可调性、自适应性及软件界面友好度的差异。结果:对TMJ-OA组和正常对照组,混合分割算法重建的髁突与手工分割法均无统计学差异,阈值分割法重建髁突尺寸显著比其他两种方法小。混合分割算法较其他算法具有分割快、临床可用性高的优势。结论:基于主动轮廓模型和区域生长的混合分割算法在TMJ-OA CBCT图像分割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可用性,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单一分割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