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 42-1682/R 国内刊号
  • 1671-7651 国际刊号
  • 1.1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口腔医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口腔医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信息·广告、综述、牙周病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口腔正畸学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特约述评、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病例报告、口腔修复学研究、龋病牙髓病学研究、信息·广告_征订启事、口腔生物学研究、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口腔肿瘤学研究、口腔麻醉学研究、龋病与牙体修复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口腔黏膜病学研究、牙髓病学研究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名家论道
自酸蚀粘接剂对流动树脂边缘密封性的影响467-470

摘要:目的:比较几种不同自酸蚀粘接剂对流动树脂充填面洞的边缘密封性的影响。方法:收集42颗拔除的完整第三磨牙,制备面洞:2mm×2mm×2mm,随机分为7组,分别使用不同粘接剂处理:A(SE Bond)、B(Liner Bond F)、C(SE Protect)、D(SE Bond 2)、E(SE One)、F(S3Bond)、G(Universal Bond Kit)。流动树脂充填。使用声发射记录光固化开始前后2000s的声发射事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树脂-牙体界面的密封性。结果:声发射信号在光固化开始后的150s内声发射事件数迅速增长。E组的平均声发射事件数目最少且增长速率最慢,F组增长速率最快,B组的平均声发射事件数目最多。各组间声发射事件数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组产生的界面间隙百分比最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声发射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用来检测修复体与牙体间界面间隙的产生。一步法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基因工程表达471-474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毕赤酵母菌(Pichia patoris,P.pastoris)中成功表达Apidaecin型抗菌肽。方法:利用PCR技术在Apidaecin基因N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GST标签(并连接DDDDK肠激酶位点),且在C端插入终止密码子和Not I酶切位点,后将上述片段扩增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GST-Apidaecin,并测序鉴定;将pPICZαA-GST-Apidaecin重组质粒电转至P.pastoris X33中并进行发酵表达;表达产物经GST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EK肠激酶切除GST标签后进行抑菌实验。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GST-Apidaecin融合蛋白表达的产物条带位于分子量约为28KD处,与理论分子量一致;抑菌实验表明,用EK肠激酶切除GST融合标签后,Apidaecin型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Apidaecin型抗菌肽在P.pastoris菌中得到成功表达并具有抑菌活性。

成年牛及胎牛β-磷酸三钙煅烧骨骨块的制备、表征和细胞相容性研究475-478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焦磷酸钠(Na4P2O7.10H2O,NP)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MAP)制备的成年牛及胎牛β-TCP煅烧骨骨块的表征及细胞相容性,以期制备出一种理化性能较好且生物安全性可靠的纯相β-TCP煅烧骨骨块。方法:以XRD衍射分析、EDX能谱分析、电镜扫描、Micro-CT扫描及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煅烧骨骨块的表征,以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及细胞与材料的复合实验探究煅烧骨骨块的细胞相容性。结果:NH4H2PO4制备的两种煅烧骨骨块其β-TCP纯度较高,Ca/P比值也均接近于1.47;胎牛煅烧骨骨块的孔隙率、抗压强度及抗弯曲强度均高于成年牛煅烧骨骨块(P〈0.05);NH4H2PO4制备的两种煅烧骨骨块细胞毒性均为0级,但胎牛煅烧骨骨块上细胞的粘附与增殖速率高于成年牛煅烧骨骨块。结论:NH4H2PO4制备的胎牛β-TCP煅烧骨骨块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较适用于非承重区骨缺损的修复。

二甲双胍对骨质疏松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影响的研究479-481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双侧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变化从而调控骨代谢的可行性。方法:使用SD雌鼠通过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或假手术建立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及对照组模型(Sham组),3月后给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灌胃,分为4组,分别是Sham组,OVX组,OVX+50mg/kg/d二甲双胍组,OVX+100mg/kg/d二甲双胍组,3月后处死大鼠,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骨质差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血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的胫骨骨质明显呈现疏松多孔样,血清中AGEs含量明显升高;灌胃二甲双胍后,胫骨骨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较OVX组密集,同时血清中AGEs含量较OVX组显著降低,但尚未达到Sham组水平,而OVX+50 mg/kg/d二甲双胍组与OVX+100mg/kg/d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中AGEs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的AGEs含量进而改善骨代谢。

IL-24可能通过CXCL12/CXCR4信号轴抑制口腔鳞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482-485

摘要: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IL-24基因转染口腔鳞癌细胞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CXCL12/CXCR4信号轴的影响。方法:培养OSCC细胞株,分为联合处理组、IL-24转染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转染后培养48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液中IL-24表达,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IL-24、CXCL12和CXCR4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上清液中IL-24水平均显著高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迁移数和侵袭数均低于IL-24转染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且IL-24转染组和抑制剂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中IL-24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处理组和IL-24转染组细胞中CXCL12和CXCR4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上调IL-24可有效抑制OSCC细胞迁移及侵袭,可能与特异性抑制CXCL12/CXCR4信号通路有关。

SMAS修饰的PEGDA载电凝胶对MC3T3-E1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486-490

摘要:目的:观察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修饰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在PEGDA凝胶前体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MAS小分子,合成出携带不同电量负电荷的新型载电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水凝胶的表面结构。检测各组水凝胶的蛋白吸附量。观察种子细胞在各组水凝胶表面的早期粘附,并检测不同时间点下凝胶表面细胞粘附量。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凝胶表面的增殖情况。结果:随着SMAS浓度的提高,凝胶的蛋白吸附量不断提高,同时随着SMAS修饰量的提高,细胞在凝胶表面得到更好的伸展,同时凝胶表面的细胞粘附数明显提高(P〈0.05)。而在细胞增殖方面,cck8结果表明随着SMAS修饰量的提高,凝胶表面的细胞增殖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SMAS小分子修饰的PEGDA凝胶能够有效地促进MC3T3-E1细胞在其表面的粘附和增殖。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信息·广告
关于《口腔医学研究》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490-490

摘要:《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网址为www.kqyxyj.com,网站主要包括投稿与查询系统、编辑加工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3部分。作者可以通过网站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审稿专家可实现网上审稿。作者投稿的步骤:登录《口腔医学研究》网站→点击左侧"作者投稿系统"→注册→填写个人资料→登陆"作者投稿系统"即可。初次注册可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但注册成功后投稿和查询便可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今后投稿无需再次注册。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银杏叶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491-495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GBE作用于MG63,通过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判定其对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RT-PCR检测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一型胶原蛋白(COL1A1)、骨钙素(Osteocalcin,OC)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蛋白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GBE能提高ALP活性及钙结节数量,在浓度为75 mg/L时最为显著;此外,GBE能显著提高Runx2、COL1A1、OC、cyclinD1的mRNA表达及cyclinD1的蛋白表达,同时促进β-catenin蛋白的核内转移;而上述活性均能被DKK1所抑制。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经典Wnt通路的激活有关。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TLR4,NOD2和NLRP3在牙髓炎中的表达496-499

摘要:目的:分析牙髓炎中TLR4、NOD2和NLRP3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健康、龋病及牙髓炎的患牙共47颗分为3个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单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每组牙髓组织中TLR4、NOD2、NLRP3的表达。结果:健康组中TLR4、NOD2和NLRP3仅在成牙本质细胞中少量表达。TLR4、NOD2和NLRP3在牙髓炎组及龋病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量表达于排列紊乱的成牙本质细胞和多种炎症细胞中,而在炎性病灶周边的牙髓成纤维细胞中三者也有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TLR4、NOD2和NLRP3在炎性牙髓组织中表达同时增高,提示三者均与牙髓炎的进展相关。

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关节振动的作用500-503

摘要: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集2种下颌运动方式下的关节振动信号,结合Joint-3D技术记录并分析开口度、开口型的变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伸开闭口组关节振动的振动总能量TI、频率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A、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B、峰振幅PA明显小于正中颌位最大开闭口运动组(P〈0.01)。2种运动产生振动的峰频率PF以及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与频率小于300 Hz的振动能量之比B/A没有差异。2种运动方式下,开口度无明显变化,而37.4%的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前伸开闭口的下颌偏离中线距离比正常开闭口运动小。结论: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可降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振动的强度但不改变其频率特性,部分患者可以改善开口型。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角度为调整下颌前伸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脐静脉内皮细胞与牙本质浸提液诱导的牙髓干细胞共培养成血管的研究504-508

摘要:目的:探讨共培养牙本质浸提液(dentin extract,DE)诱导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在成血管方向的潜能。方法:制备人牙本质浸提液,分别诱导培养hDPSCs 7d和14d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hDPSCs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血管形成实验共分为5组,分别是:HUVECs组、DE诱导后的hDPSCs组以及按5∶1、5∶5、5∶10比例共培养HUVECs和诱导后hDPSCs组,分别在第3、6、9h检测各组小管形成的相对长度和节点数目。结果:DE诱导的hDPSCs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DSP、DSPP和DMP-1显著提高(P〈0.05);体外小管形成实验结果示共培养组较早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在3h时,HUVEc与诱导后hDPSCs比例为5∶1组形成的小管相对长度和相对分支点数明显高于HUVECs组(P〈0.05),而5∶5组和5∶10组低于HUVECs组(P〈0.05)。结论:牙本质浸提液诱导后的hDPSCs与HUVECs按一定比例共培养可促进血管结构的形成。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信息·广告
口腔盛宴 博览齿科 2017“中部国际口腔展CDE”邀你武汉一聚508-508

摘要:2017中国中部(武汉)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与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和2017中国口腔医学人才招聘大会(以下简称"中部国际口腔展")是立足江城武汉,辐射中部乃至全国的口腔专业展会和口腔医学学术论坛。本届展会由湖北省口腔医学会、中部口腔医学协作组和中英合资好博塔苏斯展览有限公司联袂主办,展会致力于搭建口腔专业领域大型综合性、国际性交流平台,为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医疗设备制造商和口腔医务工作者以及口腔医学的学子们,创造广泛交流专业信息、采购专业设备、洽商专业合作的机会,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前牙覆盖覆对下唇软组织形态的影响509-512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覆盖覆条件下下唇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前牙正常覆盖覆为对照组25例,深覆盖正常覆,正常覆盖深覆,深覆盖深覆3组为实验组,各25例。应用invivo 5.4三维测量软件对5项下唇软组织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组实验组中除深覆盖正常覆组的Stmi-Me’外其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3组实验组两两比较,深覆盖正常覆组与正常覆盖深覆组的Li-L1、B’Li-FH及LiB’Pg’有统计学差异,深覆盖正常覆组与深覆盖深覆组的Li-L1、B’Li-FH、Stmi-Me’及LiB’Pg’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覆盖覆均对下唇形态有影响,覆对下唇的影响相对更大。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信息·广告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512-512

摘要:《口腔疾病防治》是由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等五所大学协办,月刊,CN44—1724/R,ISSN2096—1456。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研究新进展和口腔疾病防治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服务口腔疾病预防治疗领域学术交流和口腔疾病防控工作。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应用保留血管蒂Abbe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研究513-51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保留血管蒂Abbe瓣修复双侧唇裂患者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患者10例,由同一医师应用保留血管蒂Abbe瓣对其进行修复,测量术前术后患者鼻唇部的6项指标并分析,评估患者术后的效果及鼻唇部对称性。结果: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人中长度平均增加3.93mm,人中宽度平均降低3.93mm,全鼻宽平均降低1.69mm,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上唇对称率达到97.29%,患者术后唇鼻外形恢复良好,接近正常。结论:应用保留血管蒂Abbe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唇鼻形态和对称性,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CBCT对不同年龄组间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风险的评估516-519

摘要:目的:运用锥形束CT研究年龄因素对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评价早期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风险性。方法:筛选2015年6-1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锥形束CT图像,共选取150颗下颌第三磨牙,其中16-18岁组47颗牙齿,19-24岁组60颗牙齿,24岁以上43颗牙齿,测得3个年龄组中患者的下颌骨体高(a)、下颌骨体剩余高度(b)与下颌骨体高(a)的比值、牙齿至下颌神经管最短距离数据,并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下颌骨体高3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b/a比值以24岁以上组最大,其次19-24岁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牙齿至下颌神经管最短距离方面,19-24岁组和24岁以上组均比16-18岁组大,有统计学意义;而19-24岁组和24岁以上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但是,3个年龄组间牙齿与下颌神经管紧密接触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个年龄组中19-24岁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可能相对最合适、风险最小。

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BMP-2表达的影响520-524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牙周组织改建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1组),阴性对照组(1组),实验组(6组)。利用50g牵引力近中移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21d。实验组于拆除装置前1d开始将10mg/L黄芪多糖溶液局部注射于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黏骨膜下,每1次/3d,每次50μL;阴性对照组每3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3、7、14、21、28d后处死,测量正畸牙复发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牙周膜宽度保持较好,除1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保持阶段,对照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减少,实验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增大。除1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BMP-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局部注射黄芪多糖能够增加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从而加速牙槽骨的改建,有利于正畸后牙齿的保持。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信息·广告
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524-524

摘要: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边专教授团队和安徽医科大学孙良丹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Genome-wide analyses of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palate identify fourteen novel loci and genetic heterogeneity"(《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14个新的易感位点和遗传异质性》)为题,于2017年2月24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