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0 15:14:54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1)

【关 键 词】数字图书馆/PDCA/质量管理……

图书馆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19世纪开始,以帕尼兹(A.Panizza)和爱德华兹(E.Edwards)为代表的图书馆管理学派就一直致力于图书馆的管理研究,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树。20世纪30年代后,图书馆人又致力于把起源于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策略和方法运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了相应的图书馆质量管理模式[1]。那么,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是否也可以进行质量管理呢?

综合目前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可以看到[2-6],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结合。从技术上讲,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以所有信息机构为节点的信息资源体系。

经过加工整序后形成的信息资源体系是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最核心的要素,也是进行质量管理的重心所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配置系统元素,使这些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强调信息知识系统建立、开发与使用的全过程中各项因素的质量,确保数字图书馆的全面优化,使之具有远程、快速、全面、有序等服务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对象

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是管理者与全体员工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用全面质量管理去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使用的全过程。分析数字图书馆的组成可以看到,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知识信息系统质量

知识信息系统质量一般指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具体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性能指信息数据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指信息数据使用的有效程度。安全性指在数据使用的流程中事故的频率以及事故的轻重程度。经济性指用户的使用成本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本。

1.2 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是指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成员单位为保证其优质化而具备的手段和条件。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流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人,主要指参与建立与管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者、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心、文化知识与技术水平;机器,主要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的质量;原材料,主要指信息源的质量;方法,主要指信息源的开发、分析,集合与利用,以及组织管理等方法的质量;检测手段(Measurement),主要指检测方法、手段与检测工具的质量;环境,其一指网络信息化环境的质量,其二指数字图书馆领导者创造并保持使工作人员能充分参与实现质量管理的内部环境。这6个方面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的优质化,在分析其质量问题时,可从这6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1.3 工作质量

一般由各项工作标准、工作制度,以及人们在执行这些标准的过程中的态度所决定。在工作质量中,以执行工作标准、工作制度的人居主导地位。

在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对象中,知识信息系统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三者相辅相成,由此构成一个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知识信息系统质量是整个数字图书馆的生存基础,工序质量是信息知识系统质量的保证,而工序质量又取决于工作质量,因而整个质量管理的重心是工作标准、工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执行这些标准与制度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通过如此全面的管理,使数字图书馆不断完善其信息选择、整理、输入、组织、存储、输出、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注重了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优质化服务。

2 基于PDCA的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

2.1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准备工作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数字图书馆的优化组合,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满足用户需求。其质量管理的实现方式就是把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调动起来,在各项工作中以预防为主,用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从而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水平。在实施质量管理之前,我们必须做一些准备工作,它包括以下内容:

(1)强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因为任何标准、制度都是靠人去遵守、执行的。所以,只有强调人人参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质量教育,树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让工作人员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建立各部门、各小组乃至各个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才能使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得到落实,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数字图书馆的各级人员都是工作之本,只有让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数字图书馆带来质量管理的收益。

(2)质量管理小组的建立与活动的开展。在强调每一个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工作特点,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选定质量管理活动的课题,集思广益,解决工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与改进质量。例如,负责信息源开发与整理的工作人员组合起来,就信息的取舍、分类编排、组织等,制订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对资源文件的质量无疑起到保证作用。

(3)确定工作的标准化,包括管理标准化与技术标准化两大部分。管理标准化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的制订。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依照这些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来衡量各项工作的质量。而技术标准化则是衡量各项工作技术的依据。二者必须结合,缺一不可。否则,有了技术标准而无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将无法保证技术标准的实现。有了管理标准而无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将无法指导各项工作技术落到实处。

(4)确定质量情报的获取途径。质量情报工作在质量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反馈以及吸收国外数字图书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对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起到控制作用。例如,通过用户对质量信息的反馈,改进数字图书馆对信息的开发与组织,促进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结构的不断完善。质量情报一般是通过员工的工作过程和用户使用过程这两个环节而获取的。另外,通过对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报道,也能获取有关质量情报,有鉴别、有选择地为我所用。

(5)实行计量标准化管理。计量标准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科学计量制度是评定各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例如,对一定时间内一定的文件质量、数量与流量的标准分析,可以得知当前用户的关注对象与信息需求,以便在信息源的开发与组织过程中,不断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并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随着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都将促使数字图书馆持续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6)增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的认同感。要让用户认识到数字图书馆是信息的提供方,它与用户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不但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质量的共同关注。

2.2 基于PDCA的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

2.2 .1 PDCA 的基本内涵

PDCA实际上是指质量管理活动中四个环节的循环运动,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这四个环节相互连接,反复循环。一个循环过程的结束,又是新的循环的开始,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管理循环过程。对于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成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该解决的目标,以求在新的PDCA循环中得到解决。由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质量标准,使质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后不断提高。实践证明PDCA方法是制造业质量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2.2 数字图书馆基于PDCA的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1)P为第一环节,其内容是制定计划,确定目标。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确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和怎么做(How to do it),简称“5W”。除此之外,还包括控制标准和考核标准,要让实施计划的人或有关部门都知道,做成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完成了计划[7-9]。

计划的制定,实际上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在数字图书馆的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懂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按照质量责任制,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各个部门,各级领导者乃至普通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责。另外,还应建立严格的计量检测和标准化体系。例如,运用统计方法,根据历史数据记录或对比其他数字图书馆的水平,确定工作方案;根据质量情报要求制定质量目标;根据工程方法,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数据为基础,量化信息知识系统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信息流量等,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在明确的标准指导下完成。

(2)D为第二个环节,其内容是依据P环节的要求,制定措施,并贯彻执行。计划已定,标准明确,系统管理者应放手把具体工作交给员工,自己则去抓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完成计划、确保质量要靠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事必躬亲”,便违背了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主旨——强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把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调动起来。领导者的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等,以及创造良好的质量管理工作环境。

(3)C为第三个环节,其内容是对按照计划和实施步骤所做的工作进行逐项检查。质量检查是保证质量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所谓检查就是用规定的标准测定工作结果,判别此项工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检查首先应该通过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即责任意识来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同时也要通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来自我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质量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全面检查,即对数字图书馆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道程序,甚至每一个文件进行检查。在检查项目少,工作量不大,且检查费用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此种方法。抽样检查,即从工序中或从资源文件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通过部分抽查的质量来对工作进行估计。抽样检查可采用成果抽查和过程抽查。成果抽查即对最终结果的抽查,比如,资源文件经过分类、标引等高度结构化成为信息知识系统后测试其性能,对用户的使用率以及满意程度进行抽样检查。过程抽查即对中间成果,比如某一道工序的质量,在工作进程中某一个时段的质量等进行检查。过程抽查对最终成果和保证年度计划完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过程抽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质量检查还可分为自查、互查和责成专门的部门检查。

质量检查实际上是为了达到对质量循环系统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由此进入到PDCA的下一环节。

(4)A环节的内容就是对通过C环节已经判明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分别处置,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进行新的循环做好准备工作。纠正偏差的工作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工作,也可能涉及到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所以,要找出造成偏差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对于涉及到个人的工作偏差,比如,信息分类、文摘等不够准确,可以及时纠正,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倘若是领导方式存在问题,则应该改善领导方式;涉及到职能部门则可修改或重新制定计划;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使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则利用组织手段明确职责,通过补充授权或者机构调整,撤换或增配人员等办法来纠正偏差。至于取得的经验则应该继承发扬。对于每一轮循环过程所取得的成果,与计划标准对照,达到预期目标的内容后,加以定量和标准化进行巩固。

3 结语

PDCA循环法是经过制造业证明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其信息资源的选择、整序加工、信息关联等工作是高度结构化的,因而可以采用该方法来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孟广均.徐引篪.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 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念走向现实.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 盛小平,周媛.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策略.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

4 王纯.走进中国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情报科学,2002(5)

5 刘年娣.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图书馆杂志.1999(4)

6 姬鹂宏,杨纳让.数字图书馆发展与研究方问探讨.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1)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2)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全馆的日常业务管理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协助馆长进行业务规划,起草全馆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及其他业务性文件,定期进行业务统计和分析。

2.负责安排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业务评估;负责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做好图书馆的科研工作。

3.负责建立和保管业务档案,汇编统计报表、年度报表,做好本馆业务大事记。

4、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配合学校教务处和有关教学院系做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运行管理。

5、负责定期修订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文献检索课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学文件,并作好教学文件的建档工作。

7、负责组织为全校师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献资源利用讲座。

8、负责组织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负责与其他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10、负责组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5、熟悉图书馆业务。

信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制定信息服务工作计划,围绕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工作。

2.负责做好文献信息开发、信息调研和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3.负责调查和了解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重点学科等对专题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开展课题跟踪、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专题信息服务,并作好专题信息服务的登记和建档工作。

4.负责开展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通过E-mail、QQ和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主动为读者提供解答咨询服务,并负责做好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接待、登记、解答、查询等工作。

5.负责编制《决策参考》、《文献资源利用指南》和《读者手册》等宣传资料。

6.负责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和CALIS中心馆际互借、原文索取服务工作,帮助读者查找原文,并负责做好登记、解答等工作。

7.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交换、整理、装订及移交等工作,保证交换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8.负责本部门财产管理、安全保卫、消防和清洁卫生工作。

9.负责本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读者统计、材料与数据的积累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3年以上)。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信息开发能力。

5、熟悉图书馆业务。

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组织本馆各类文献资料的采集、分编工作。

⒉根据文献采集原则及图书经费情况,制定文献采购计划,经馆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⒊负责起草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工作规则。

⒋调查研究本院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掌握图书出版发行动态,了解图书市场变化,根据教学和读者需求,及时采购相关图书。

⒌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读者的需求,经常组织相关读者到现场采书,确保采书质量。

⒍负责本部门职工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⒎加强对本部门职工的管理,遵守劳动纪律,做好考勤工作。

⒏负责本部门的综治工作,搞好卫生、安全和思想教育等工作。

⒐遵守财务制度,督促采购人员及时结帐报销。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及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图书馆管理软件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4、具有相应岗位的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5、熟悉采、分、编和加工等业务工作流程。

网络技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业务、行政工作并协助党政做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⒉负责制订本部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负责全馆自动化和电子阅览室管理;负责维护并不断完善本馆网络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⒋ 负责本馆职工计算机操作的培训。

⒌不断完善本部的岗位责任制,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

⒍检查、指导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打印统计报表,并向本部职工与馆领导报告。

⒎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⒏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⒐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应为计算机或相近专业。

3、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流通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流通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流通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流通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流通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流通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流通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流通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流通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流通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流通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开架图书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开架图书阅览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开架阅览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开架阅览部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开架阅览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开架阅览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开架阅览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本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报刊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事务、行政工作,并协助馆领导作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本部工作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其执行结果负责。

⒉规划部门的发展,负责制定本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保证报刊阅览部为读者提供方便、优质的报刊阅览服务。

⒋不断完善本部岗位责任制,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⒌检查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工作,打印各项统计报表,向馆领导汇报。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3)

Survey on Demands of the Electronic Documents in our Librar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chemes

ZHANG Ge.Library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anyu, Guangdong 5114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n demands of the electronic documents in our library, we know the reader's requirements on the library's development, and make future schemes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conditions.We hop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ibrary will keep pace with the hospital’s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Electronic documents; Library development; Survey on demands

番禺区人民医院是广州市番禺地区最大的一间综合性医院,医院设病床800张,各级医务人员1600人,其中高级职称83人,设15个临床一级科室[1]。与其大批先进临床医疗设施相比,图书馆发展显得很滞后:只有不足3万册藏书,4台公用电脑,可以使用公共网络检索,2个初级管理人员[2],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对图书信息的需求。医院图书馆是专业信息服务部门,理应成为医学信息中心。随着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医学相关的信息量迅速增长,医院图书馆在保持传统服务的同时,要逐步向网络环境转变,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为了全面了解医务人员对电子文献的认识和需求,我们在去年做了一次全院范围的问卷调查,并以此作为依据作出未来发展规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行设计出问卷调查,包括:希望选用购买哪些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最急需购买的是哪种电子文献;在图书馆内喜欢用哪种阅读方式查阅文献。

1.2 方法 共印刷270份,分派到各科室、部门单位内回收,包括代表临床科室35份,代表个人交表49份,合计回收84份有效填写表格,其中科室填写部分都经过讨论,代表了科内多数人意见。

2 结果

这次调查涵盖了整个临床部门,反映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当前需求,统计结果与我们以往掌握的信息基本一致。

从调查数字可以看出:95%的读者希望使用多媒体数字图书馆,要求购买数字图书馆平台,方便阅读,可以在第一时间购入大量科技新书。对传统的纸质图书仍有37%的需求量,这是图书馆的传统项目,关键是我们要做好服务,减少手续。纸质文献是可以与电子文献长期并存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临床医生检索的首选资源,调查占89%。英文文献检索也有33%的需求量。调查结果有些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因为经费的问题,我馆已停订外文期刊3年了。随着高学历年轻人不断进院,这方面需求比例仍会不断增加。关于数据库的使用选择,调查结果除了与我馆这几年试用、购买网卡的使用习惯外,和各数据库本身设计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充分有关。73%的人员希望使用CHKD,而中科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是几年前购买的文摘版,这两年已没有读者使用了。

3 发展计划

3.1 电子资源购置 计划在下半年选购一个中文医学全文数据库。数据库已成为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资源,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和使用数据库[3]。根据读者需求调查和我院经费使用限制,结合我院现有网络环境,考虑选用镜像站点为医务人员提供全文服务。在同方、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先选一个购买:同方具有收刊较全、年代久远、更新周期短的优点。缺点是价格最高。万方因为购买了中华医学会近3年的电子版权,所以近5年的资料是最完整的,缺点是5年前的资料缺失,而且价格不菲。维普所存资料最长久,用费最低,但近年的国内资料不如前两者。在今年底明年初争取购入医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利用医院内网,使各病区医务人员可直接阅读;在书库容量减少、工作人员不足的状态下,使阅读书量、阅读时间不受限制。外文文献的需求可以暂用个别电子邮箱传送方式,等以后图书馆经费充足再解决。

3.2 人才资源培养 医务人员电子检索培训在购入数据库后,由数据库公司和网络办共同对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培训,使大家能顺利、正确地查找出所需信息。在购入数字化图书馆后,通过培训,尽快使职工学会使用资源,满足各学科需要。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在今明两年时间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电子文献检索培训完毕。希望掌握基本文献检索知识、结合临床需要,协助定题科研信息查找。明年争取专业人才加入提升图书馆管理力量。

3.3 搬迁计划 我们医院正准备整体搬迁新址,图书馆也做好了搬迁准备。在新建成的番禺中心医院,各种设施更完善。我们的新图书馆计划预留20台连接内外网线的电脑设施。在购入数字图书馆和全文数据库后,可以和全院各部门网通。我们计划明年着手建立纸质文献数据库,让库藏书籍电子化管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将逐步加快步伐进行,将和新医院同步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发展路径;发展规划

1 背景

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面对网络的强烈冲击,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改进各种服务,提供更多的优质特色资源。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图书馆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可提供参考咨询、阅览、外借、资源检索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图书、报纸、期刊、电子资源的订购量逐年增加,已初步实现了文献信息服务的标准化、科学化[1]。我馆已发展成为营口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成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图书馆,在学院各项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3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依据教育部教高[2011]3号文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制定)等国家、省级文件为标准,我馆在特色资源建设发展方面制订了发展规划。

2 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馆的成立时间不足6年,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现有藏书52.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报纸452种,购买电子资源10个,试用电子资源40个。馆藏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理科、工科、管理学科为主,法、文、史、综等多学科兼的格局,并形成了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学院师生的基本信息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馆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工作已基本完备,这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我馆的发展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馆藏资源结构还需优化。根据学院《2016―2020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表》,我馆对学院今后重点建设的机械、材料、化工与制药、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与工程类5个专业集群的学科文献保障力度有限,还需要根据学院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外文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学科收藏不精、不全,缺少顶尖学者的精品[3]。②文献资源采购工作有待创新。目前,我馆纸质文献采购的方式主要为现场采购及通过网络书单采购,采购方式较为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发挥专家和学者在纸质图书采购中的主导作用。我馆对于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虽然也在不断加强,但目前我馆电子资源的获取途径单一,对于学院开设的重点专业保障力度有限,且外文电子资源匮乏,因此电子资源的采购方式也需要发展和创新。③知识信息和文献服务手段有待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和文献服务手段目前还停留在图书借还、入馆教育及信息检索课这些传统的服务上,没有开展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服务,没有建立数字文献资源传递平台,也没有开展文献信息定题检索、科技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④图书馆网站建设还有待加强。目前,我馆网站还停留在介绍型的阶段,网站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网上信息服务,仅仅是介绍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服务、部门设置和规章制度等一般性的内容[4]。⑤多元文化服务工作有待开展。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工作目前仅限于“世界读书日”的系列活动,没有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文化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较为单一,活动影响力有待提升。⑥特色资源体系有待形成。我馆拟建的营口人地方文献库虽然形成了建设方案,但具体工作还有待开展;教师教材库初具规模,有待形成一定的体系;学位论文库、院系优秀教师授课视频收集等工作还没有开展,相应的数字化推广平台还未建立。⑦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转型还在探索。在目前泛在信息环境和大数据的热潮下,图书馆如果还遵循传统的运作方式,只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建设开放型图书馆的想法还有待落实。

3 加强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期间,我馆将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为纲领,以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为建设方向,紧紧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方向,建立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使我馆在现代化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均达到省级高校图书馆先进水平。

3.1 启动“营口人地方文献库”的建设

特色文献建设是本科图书馆评估的重要内容。我馆拟以地方文献为突破口,建立地方文献库,并从2014年起已经着手这方面的资源建设,拟定了建设方案。在“十三五”期间,我馆准备有计划地系统搜集地方文献资料,对包括营口人写的、写营口的、与营口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各单位的宣传资料、营口地区史志资料、地理资料等进行加工处理,成为反映营口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源的一个窗口,并建立数字推广平台,对“营口人地方文献资源库”进行推广。

3.2 对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

我馆计划建立并完善教学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课程教材、教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以及与该课程相关的优秀论文等)、职业型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教材、教参、在线培训等)、实习实践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学生论文及实习实训成果、教师科研成果、实习实训实践视频、网络虚拟库等)等,为广大师生、企事业单位提供检索、浏览、借阅及下载等信息服务。

4 建设特色资源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增加馆藏数量,形成多元馆藏结构

4.1.1 保证图书馆藏书总量达标。在保证图书馆藏书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藏书量标准(生均100册,每年生均购书3册)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的比例。根据学院建设教学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我馆拟增加应用技能类、创业类图书及配套资源的采购比例,积极支持学校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强化相应馆藏建设,使图书馆成为学院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料基地;稳步加大电子期刊、图书等数字资源的采购比例,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重点采购综合类电子资源,强化复合图书馆服务的资源保障;增加图书馆视听资源的数量,增设纸质藏书文献评价体系,加大工具性软件采购数量并与技术发展基本同步,不断引入新资源类型,强化纸质、电子、网络等各类型资源的整合;注重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体系,逐步形成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网上资源占有一定优势的综合性特色馆藏体系。

4.1.2 加大采访力度,提高馆藏质量。纸质图书及数字资源采访应征询各学科带头人的意见,设立理工学院图书情报委员会,在每年采购文献资源之前,组织专家组对拟采购的资源进行讨论,决定采购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图书馆网页开辟“文献资源荐购”专栏,对于读者购买需求旺盛的文献资源、少量图书可即时采购,数字资源可在理工学院图书情报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我馆将逐步把图书馆资源采购嘟桓学院师生,千方百计满足学院师生的文献需求,提高文献资源采访质量。

4.2 强化数字主导型图书馆,实现便利、完整的远程服务

4.2.1 建设数字图书馆门户,引进统一检索平台。我馆要提供异构电子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简化用户利用数字资源的操作,并向集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开通移动图书馆,利用移动图书馆实现图书馆各类馆藏和数据资源的统一检索、统一导航、统一调度,让用户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地查询、浏览与获取所需资源[5]。

4.2.2 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导航数据库和教学教参数据库。我馆要提供数字化教学所需的电子教学参考书;建立网上素质教育平台;通过调研、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等,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建立读者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咨询平台,迅速响应读者的咨询请求;引入高效、规范的服务管理系统,处理读者意见、建议和投诉,提高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6]。

4.2.3 不断推动图书馆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我馆应改变大量的数字资源仅仅显示在主页上及存储在机器里,被动地等待用户来选择的服务模式[7],形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服务;构建较完备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并通过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来补充馆藏资源的不足[8]。

4.2.4 开展科技文献网络代查代检服务。我馆将积极与省内具有查新资格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院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提供网络代查代检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查新服务、课题代检索服务、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查询并出具检索证明服务等。

4.3 调整馆藏资源布局,形成图书馆有效空间

4.3.1 馆藏布局调整。我馆通过对图书借阅频率的统计,有计划、有步骤地剔除阅览室内流通率偏低的纸质图书,将其转移到特定的物理空间集中存放,解决图书馆增量图书无处可放的困境。逐步调整现有物理空间的布局,释放利用率较低的空间的使用面积,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创业、交流空间的面积。

4.3.2 电子阅览室调整。我馆将改变现有电子阅览室的用途,并逐步取消电子阅览室,将电子阅览室的电脑根据学生的喜好摆放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各层走廊,随时随地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设立专门的数字资源体验区,让学生对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资源一目了然。图书馆一楼设立电子读报屏,并与学校主页连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学校近况,加深图书馆与学校的联系。

4.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4.4.1 开展自助借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馆可以小范围逐步开展自助借还设备建设,实现图书馆24小时自助借还;逐步改革现有书库的资源布局及工作分工,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书库无人值守、学生自助借还,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区域。

4.4.2 使用自习室选座系统。通过图书馆自习室选座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自习室座位资源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座位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座位资源的利用率,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的占座问题[9]。

4.4.3 开展学科服务等。我馆通过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学科馆员、文献传递员、信息咨询员等可以助力学生及教师工作的方面上来。

4.5 加强图书馆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馆藏资源利用水平

我馆需深入研究读者心理变化和需求变化,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和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保持现有的宣传讲座、网站宣传、印刷品宣传、主题活动宣传等,拓展微信、短信平台、实时咨询等新的宣传方式与手段,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和服务水平[10]。

4.6 加强馆员培训力度,构建专业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团队

4.6.1 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我馆对图书馆的各项指标实行量化的目标管理,并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明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以及馆员在规划实施中的要求与责任,以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1]。我馆还定期对所负责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在年终考核时,对达标的部门和负责人在年度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表现优秀的员工还可以选派外出进修学习,从而形成激励机制。

4.6.2 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我馆将推进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及相关专业的在职进修;与国内图书馆建立交换馆员制度,提高中、高级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视野。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交流。重视管理人员在事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实施专门的管理培训计划,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11]。

参考文献:

[1]韩美霞,辛晨环.关于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4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2]刘杰民,王炼,张文静.湖北省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J].图书情报论坛,2012(12):1-7.

[3]佚名.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2(2):56-64.

[4]黄康美.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08(11):110-112.

[5]周祖平.让资源就在您的手中[J].科学与财富,2012(1):188.

[6]李跃进.论读者工作中抱怨行为的产生与解决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90-92.

[7]李咏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10(3):51-54.

[8]尹锋.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以长沙学院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3-45.

[9]黄长伟.高校图书馆自习区座位资源实施计算机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28.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5)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49-1

军校学员是军队年轻军官生长的重要来源。军校学员在军校相对比较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始终都面临着军事训练和学习查阅资料的矛盾,因此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仅关系到军校学员的个人成长,也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的长远建设。

一、图书馆对军校学员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类阅读资料和进行阅读指导的职能。多数高校图书馆藏有军事理论、世界军事、中国军事、亚洲各国军事、非洲各国军事、大洋洲各国军事、美洲各国军事、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兵器学、现代化战争学、作战指挥学、军事历史等数千册,军事学术杂志几十类,可为军校学员系统了解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现代化战争指挥、数字化部队建设等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军校学员提高军事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和地方大学生相比,由于军校学员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比较特殊,属于封闭式管理,再加上对于互联网和通讯工具的严格限制和管理,使得图书馆成为军校学员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和其他地方院校的学生相比,图书馆对于军校学员的作用和意义就更加重要。

二、军校学员利用图书馆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各个军事院校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加大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但学员在利用图书馆方面仍然面临着矛盾和问题。

(一)军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多数学员不注重对图书馆的利用

军校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军事院校训练多,自主时间少,所以首先,在军队院校尤其是初级指挥院校,学员到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时间减少。导致多数学员没有养成定期去图书馆借书和查资料的习惯。其次,即便是休息时间有学员到图书馆,但图书馆的网络中心,成为不少学员的娱乐中心,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多,查资料的少。

(二)军校学员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上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

军校学员普遍存在着文献检索能力不足,检索纸质文献时大部分学员只知道在书库明显标识的分类架位上查找资料,而文献资料具有隐蔽性、分散性的特点,图书分类法还不能把纸质文献同一主题的归于一类。学员不了解图书文献的这种分类规则,因此容易漏检同一主题的文献资料。电子资源的检索灵活性更强,技术含量比传统的手工检索要高,它涉及到计算机检索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时限更新周期以及怎样利用各种不同的检索入口等,学员因检索经验不足,检索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漏

三、军校学员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对策思考

搞好新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动员辅导。新生入学后,首先就应该组织参观图书馆的活动,由图书馆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规章制度、藏书布局、图书分类法、读者借还图书流程及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等。对新生进行图书馆基本知识培训,使新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到图书馆开展借阅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一步。在教员方面,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比如向学员推荐参考书,布置需要在网络上查找信息的大作业等,让学员带着问题,目标明确地进入图书馆;在队干部方面,应该鼓励和组织学员去图书馆学习,有的队干部为了便于管理或是为了阻止学员玩游戏,索性限制学员去图书馆,这种管理方法可谓因噎废食。

围绕培养目标拟制可行的学习规划。军校学员应在教员指导下,明确自己与一般大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指向。拟制出自己从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到军人气质素质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拟制可行的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学期计划,包括个人拓展学习、专业学习、重点研究的课题及毕业论文完成等计划。

掌握信息化快捷方便的学习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军校学员要了解本院图书馆藏书的分类方法、具备的检索工具及编排体制,较快熟练地使用中外文工具书,了解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联机检索内容,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途径、语言和方法,有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和检索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少院校图书馆建立了国际或国内联机终端和光盘检索系统,光盘网络化趋势和校园网、地区网乃至国家网的建成,使学生上机检索成为必然。国防生应全面掌握直接检索、简介检索、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等多种方式,特别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这种快捷而新颖的检索方法,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最佳效果。

围绕军事课题培养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产生自觉和动力。培养军校学员对军事知识的自觉关注和浓厚兴趣,是能否有效利用图书馆学习的关键。应通过专题教育、军教电影、电视、聘请部队英模作报告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军人职业的了解,引导他们逐步培养热爱国防、热爱军事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介绍图书馆或军事图书阅览室有关军事藏书的分类、军事刊物的种类,军事图书资源的检索方法,建立图书馆与军校学员互动的网络系统,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组成军事学习研究兴趣小组,提出若干军事研究专题,组织开展研讨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军事知识学习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形成自觉利用图书馆学习研究的良好习惯,努力将国防生培养成为新世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6)

分类号 G253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6.004

Abstract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 of Materials in Minguo Perio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since its launch four years ago. Especially in the survey of Materials in Minguo Period, the project has preliminary found out the literature storage situation in various key units, and mastered first-hand dat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urvey of Materials in Minguo Period,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rvey work,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survey.

Keywords Materials in Minguo Period. General survey. Literature preservation.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时期,期间中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碰撞。这一时期思想活跃、大师辈出、学术成果丰硕,形成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各种类型文献。民国文献时代特征鲜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对其进行研究极具鉴往知来的历史意义。但与古籍相比,民国文献酸化、老化严重,动辄掉渣,保护工作十分严峻。为全面抢救与保护民国文献、避免文化断层,国家图书馆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该项目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在民国文献普查方面,已初步掌握国内多家文献收藏重点单位的民国文献存藏情况。本文在介绍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实践与普查成果的同时,全面分析了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文献普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

1 民国文献普查工作背景与意义

中国历朝中央政府对书目的撰修工作都十分重视,由官方组织编写的书目为数众多。通过目录可以追溯学术文化的派别、源流,研究者可以利用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目录的编撰对于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我国国内各文献收藏机构存藏的民国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和学术价值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和党史研究的珍贵资料。但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启动前,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国内存藏的民国文献进行过系统普查。1978年由北京图书馆负责编纂的《民国时期总书目》,是迄今为止收录最为完整的一部民国文献书目。该总目除线装书和中、小学教科书外,共收录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馆藏约10万种1911年至1949年9月间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编辑之初,《民国时期总书目》本拟收录这一时期出版的全部图书,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限制,只收录具有代表性的上述三地重点图书馆馆藏书目,未能反映国内民国文献收藏的全貌。为初步了解民国文献在国内的存藏与利用情况,在保护计划实施之初,国家图书馆组织人员通过发放调研表的形式对国内各省级图书馆及较大市级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与保护状况进行调研,共回收调研表41份,其中包括25家省级馆、16家市级馆。调研结果显示,民国文献(含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藏量在10万册以上的省级图书馆数量有10余家,散布在各市级图书馆的民国文献也不在少数,国内民国文献的存世数量远远超过《民国时期总书目》的收录范围。很多图书馆由于历史原因对某一类型文献收藏量很大,馆藏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特定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国家层面的保护项目对民国文献进行全国性的普查,根据普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与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2 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实践

2.1 普查范围

民国文献是指产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献,载体形式多样,除了图书、期刊、报纸外,手稿、书札、海报、照片、唱片、电影及各种非正式出版物都属于民国文献范畴。由于民国时期出版物形式多样,民国文献普查工作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民国时期出版的中文图书开始着手,中文图书普查完成后再开展中文期刊、报纸等其他载体的普查工作,继而拓展到民国时期出版的民文和外文出版物。民国线装书不属于古籍,但在形式与内容上多与古籍有着延续和关联。在国家图书馆及国内大多数收藏单位,民国时期出版的线装书均与普通古籍一起编目排架,存放在普通古籍书库里。很多单位对于民国线装书还未进行过清点、数量不清,加之民国线装书一般以四部分类法或刘国钧分类法进行编目,所以暂不列入此次中文图书的普查范围。

2.2 普查模式

2012年,国家图书馆组织搭建了“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平台系统,成员馆将本馆民国书目数据以压缩文件的方式分批次分阶段上传提交,依托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对数据进行人工审核,依据质检情况出具相应的质检验收报告,如不符合要求退回成员馆修改再质检直至合格,最后汇总质检验收合格的数据灌装至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2013年,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为民国文献开发了、统计功能,实现了成员馆在各自工作终端进行书目数据和下载,对于重复数据可采取直接下载规范数据后加挂馆藏信息的方式提交;同时,对联合目录系统进行了二期改造,实现了联编数据的同步传递,加强了检索、统计功能。2015年,为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国家图书馆对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进行升级,于2016年初正式启用联机上载功能,各馆编目人员负责对本馆书目数据与联编数据库中已有的书目数据进行比对、后,以在线上传书目或馆藏记录的方式开展普查工作。

2.3 普查标准

在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启动之初,国家图书馆组织专家制定了《民国图书联合目录数据暂行标准》和《民国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制作的阶段性要求》作为成员馆提交数据的标准规范,其中《民国图书联合目录数据暂行标准》是民国文献数据制作的最终目标。普查工作的关键是规范与提取数据点信息,将点信息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平台基础数据进行匹配,完整匹配的数据灌装相应的馆藏信息,未完整匹配或多匹配的数据输出文件在联合目录库中进行人工核查匹配。因此,满足需求是数据制作的关键,数据点包括200$a$c$h$i$e、205$a$b、210$a$c$d$e$g$h、215$a字段。鉴于此,《民国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制作的阶段性要求》对各单位提交的数据做了如下要求:

(1)头标区:字符位置5-8(记录状态、记录类型、书目级别、层次等级)可以缺省为“nam0”,暂时不做修改;

(2)001字段:自定义,系统输出提交数据时要自带本地系统唯一控制号(可要求技术部输出时将系统控制号生成在001字段或000字段);

(3)100字段:字符位置8-16(出版日期类型代码和出版日期等)要求填写准确;

(4)200字段:该字段要求正题名著录准确,正确选择$h、$i、$e子字段;

(5)205字段:该字段只著录在编文献的版本信息;

(6)210字段:该字段只著录在编文献的出版发行等信息,出版发行日期等要求著录准确;

(7)215字段:该字段记录在编文献的数量及其单位标识、尺寸、附件等形态特征方面的信息;

(8)801字段:该字段可在原编时添加,也可提交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9)852字段:子字段$a、$t必备。

2.4 技术难点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分化、裂变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化因素快速组合和互动,文化上的多元、多维和多变成为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民国时期编辑出版思想和编辑实践活动异彩纷呈,兼容并蓄,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巨大影响。民国出版文化与民国时期社会文化思潮、教育学术事业、民主革命走向、现代城市生活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重组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包容深邃的发展特征。民国时期的图书书目数据也体现出数据复杂的特点,特别是同题名、不同出版地、不同出版主体等特征突出。由于当时没有类似ISBN或统一书号等标识符,同题名同著者出版物较多,数据的去重整理工作难度较大。加之很多图书馆编目水平良莠不齐,民国数据制作水平不高,提交的数据与规范要求相去甚远,导致民国数据困难、整理工作难度大。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了解民国时期图书出版特征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民国时期书目数据的特点,熟悉不同机构不同时期制作书目数据的细则,以实现版本的确认和数据的链接。在对民国数据进行整理、维护和完善时,需熟练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图书编目技术、近现代各时期编目数据的分析与校正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工具书检索技术和民国时期不同纪年的换算技术等。

2.5 普查成果

2.5.1 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

“民国文献联合目录”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工作的数据和普查成果展示服务平台,于2012年建设开发,同年投入使用。该联合目录系统是各个成员馆提交的书目数据和馆藏数据的集中展示平台,为普查工作提供数据检索查询服务。截止到2015年底,普查平台共汇聚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14家单位的民国文献书目数据30余万种,馆藏数据66余万条,其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的2万余种文献提供全文阅览与目次检索。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两家专业图书馆加入普查项目,这两家收藏单位的数据也会在将来陆续进合目录平台里。

民国文献时期联合目录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浏览三种书目检索功能。目前,系统中配置的检索点为11项,包括题名、著者、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主题、丛编、文献类型、语种、关键词及目次等。系统提供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的选项表,分类名称后括号内的数字为普查平台内该类分下书目数据的数量。图书信息提供详细查看的不同字段格式,包括标准格式、字段名格式、MARC格式。系统提供输入词的简、繁体通检。用户输入简体字或者繁体字,即可找到与其匹配的所有简繁体数据。通过简单检索、高级检索方式,选择目次、输入检索词,可以命中相应的数据,并查阅全文。全文数据页只提供在线阅览,不提供下载。

2.5.2 《民国时期总书目》

在充分利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了《民国时期文献总目》的编撰出版工作。《民国时期文献总目》拟原则收录从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含外国驻华使馆、驻华机构)出版的中文图书、期刊、报纸、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线装图书等。按照普查工作整体进度,根据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的原则,先期出版《民国时期文献总目(图书卷)》。《民国文献总目(图书卷)》主要收录截至2015年12月底“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普查项目所收集各文献存藏单位中文图书目录,在收书数量与收录文献种类上与《民国时期总书目》相比将实现较大突破,是一部继承与发展《民国时期总书目》、反映最新民国文献普查工作成果的大型回溯性书目。《民国文献总目(图书卷)》拟著录流水号(或普查号)、题名、责任者、版本、形态、丛书、附注、提交单位等八个项目;各项目的著录依照版权页、封面、书脊、卷端、序言和后记;原书著录项目缺漏,由编者考证添加的著录内容,加方括号以示区别。本书目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按照学科类目分类编排,各类分册编辑出版。收书多的,一个学科编成一册或数册;收书少的,由几个学科合成一册。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再依据“出版时间”“责任者”“题名”三项进行编排,选择其中一项为主要依据,其余项为辅助。根据类目的不同,排列方式则有所不同,具体排列顺序在分册编辑说明中注明。《民国文献总目(图书卷)》采用拼音索引,共编制总索引、分册索引、著者索引、题名索引。除了必须使用的繁体字和异体字,以现在通行的汉字形体为标准。除了习惯使用的汉字数字,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

3 民国文献普查工作思考与展望

3.1 扩大文献普查范围与种类

目前,民国文献普查范围除了14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外,还涉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家专业图书馆,普查内容仅限于民国时期出版的中文图书。未来普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是进一步扩大普查范围和覆盖面,除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外,还要遴选其他重要文献收藏机构加入普查项目,如藏量较大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有特色的专业图书馆及部分高校收藏机构,保证收录数据的完整性。为了全面反映民国时期出版物的全貌,在开展国内文献普查的基础上,还将普查工作与海外文献征集工作相结合,及时补充来自港台地区、周边国家及欧美重点国家的民国文献书目数据,全面摸清海内外民国文献存藏状况。还将积极拓展普查文献类型,在条件成熟时,将普查项目扩展至报纸、期刊等连续出版物,以及外语与民族语言出版物、外国机构在华出版物等类型,普查成果可作为专题形式加入《民国时期总书目》加以出版。

3.2 完善普查登记制度、明确普查标准和规范

目前的普查模式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文献收藏单位与国家图书馆签订普查协议后按标准规范提交数据,没有建立自上而下的普查制度。为加快普查进度,将采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借鉴古籍普查模式,建立分级管理的普查机制。对于数据基础差、编目力量薄弱的单位,参照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模式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采取数据采集服务外包的方式,协助成员馆尽可能高效、快捷、规范地完成文献普查工作。此外,普查工作也要探索如何与博物馆、高校等其他系统建立资源共建模式,共享普查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坚持标准先行的原则,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很多单位保存的民国文献破损严重、动则掉渣,只有制定详尽、明确的普查标准,才能确保没有基础数据的收藏单位在普查过程中做到一次性普查完成,尽量不要二次翻动原书,尽可能降低对民国文献的再次损坏。

3.3 加强普查工作培训

从2012年开始,国家图书馆成功在安徽、四川、广东、江苏、贵州等省举办了9期“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培训班”,并实地赴黑龙江、辽宁指导普查工作,加大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由于省市级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一般归属古籍部,参加培训的人员也多为古籍部管理人员,短时间培训要掌握数据著录、标引等内容有一定难度,培训工作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未来的普查培训要同时面向各单位的古籍部文献保护人员和采编部编目人员,提高培训工作的受众面。此外,可参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培训模式,对培训学员进行统一考试,经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国家图书馆颁发的上传数据资格认证证书,以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各单位提交数据的标准性、规范性。

3.4 开展专题文献的普查与揭示

2015年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文献的整理出版与保护利用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籍此,未来的普查工作可在全面普查的同时,突出重点,采取全面普查与专题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数据制作时加特定字段标识,形成抗战文献等相应的专题目录并适时组织出版,提供学界利用、扩大社会影响。

4 结语

随着文献普及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成员馆的不断增加,民国文献保护项目的文献类型将更加丰富。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民国文献作为保存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十三五”时期,将继续积极有效开展“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加快文献普查进程,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历史文献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以文献为证、用史实说话、还原历史真相、服务国家大政外交,为解决现实争端提供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

参考文献:

[ 1 ] 骆伟.古籍保护联合目录刍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2):4-8.

[ 2 ] 张红.古籍普查工作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9):75-77.

[ 3 ] 刘永梅.民国残本回溯问题探究:以国家图书馆馆藏数据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4):35-39.

[ 4 ] 王雅戈,王晋玲,常娥.民国文献整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1(3):15-18.

[ 5 ] 全勤.南京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源流、建设及特色[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91-96.

[ 6 ] 王新才,周佳.民国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标准与原则初探[J].图书情报研究,2013(1):12-15.

[ 7 ] 陈桂香.民国文献普查与数字化[J].贵图学刊,2013(3):41-43.

[ 8 ] 鲁先进.关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2(8):15-17.

[ 9 ] 孙琴.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71-73.

[10] 江河.国图民国文献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J].北京档案,2005(5):10-11.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113-03

地方文献是指反映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艺术、卫生、体育、历史、地理等重要内容的文献资源[1],其收藏范围包括有关本地方的文献或由本地方人士编著的文献以及由本地方编辑出版的文献[2]。地方文献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地区客观缩影和文化底蕴的集中反映。地方文献和一个地区的各项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从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开发地方资源,还是到规划人文旅游、发掘地方特色、研究地方任务、历史以及编纂地方史志,都离不开地方文献。目前河南省还没有统一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信息,没有明确统计出全省地方文献的不重复品种,很多图书馆投入大量资金做地方特色数据库,但没有条件与其他图书馆共享,致使各图书馆特色地方资源不能实现全省互访共享。研发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汇集河南省各类型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信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建构意义

2015年,全国出版新品种地方文献5万种,其中河南省出版机构出版1,600种左右(不含中小学教辅),外地出版河南省地方文献内容约300种。另外,再加上各类型非正式出版物、图书、影像及各类型文献全年品种达1万种以上[3]。因资金有限,图书馆难以全部采购,只能选择性采购,这就造成了各个图书馆的重复式漏采现象,即有些品种重复性购买,而另一些品种又都没有采购。长期以来,因没有统一的合作平台,河南省无法统计出全省准确的地方文献品种数量以及各图书馆的确切馆藏。河南省图书馆根据全省地方文献的馆藏现状,联合各地方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以及河南大学图书馆,并组织一批专家在全省范围内对地方文献进行目录的收集、整理工作,统计各图书馆馆藏以及各馆准确的馆藏目录信息,根据全国出版信息及馆藏信息,提供准确的馆藏文献的出版地或馆藏地,为河南各个地方文献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利用河南省图书馆的技术优势,研发出的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是将上述设想通过大数据分析,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整理、查询及分析功能的有效统一体。

目前一些图书馆建有地方资源特色数据库,该系统的完成可以达到资源互访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编目联合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各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系统对读者群体及借阅趋势的分析也是借助“互联网+”的科技模式,将科技与图书馆业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大数据功能,使该系统的应用成果可以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该系统的完成,可以使全省各类型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得以统计梳理,能详细了解全省地方文献资源现状,有利于以后的科学馆藏建设,丰富河南省内馆藏文献资源。

2平台系统建构的内容与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的建构主要是将全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资源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分析,通过系统统计出全省的地方文献馆藏品种和全部出版书目进行对比,查漏补缺,完善河南省区域文献资料的馆藏。

2.1平台系统建构内容

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由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数据中心、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检索系统、河南省地方数字资源互访系统及河南省地方文献数据分析系统4部分组成。

孔德超: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建构研究2.1.1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中心。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中心主要收录河南省不同类型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数据,不但包括地方文献基本数据、书目数据、读者数据、特藏数据等,同时也包括电子资源、古籍善本、非书资料、地图等书目记录,能连接图片、影像、全文数据库的多媒体联合数据库,甚至一些纸质地方文献通过数字化处理后呈现出的书目信息。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研发系统计划到2017年年底完成累计160余万条书目记录、600余万条馆藏信息。目录数据库涵盖地方文献的印刷型图书、连续出版物、电子期刊和古籍等多种文献类型,覆盖中文、西文和日文等语种。数据中心涉及数字资源聚合的问题,数字资源聚合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与手段,将分布异构的海量数据资源聚合起来,通过加工排序的处理,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并呈现出知识性、便利性与规律性[4]。数字资源聚合主要是通过数字资源语义分析与关联聚合的方式,来构建基于语义关联的知识聚合模型,达到数字资源聚合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期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检索与数字资源互访提供便利的条件。

2.1.2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检索系统。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检索系统可以使省内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藏信息通过检索系统查询、借阅到本馆未收藏的资料,有利于读者服务工作,并且通过馆藏目录检索,可以对所缺少的文献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全省统一的馆藏资源。地方文献目录检索的前提在于科学、合理的分类。地方文献分编包括历史文献资料与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5]。辛亥革命之前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四库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划分;民国时期的近代地方文献史料往往运用《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现代地方文献分类多采用杜定友先生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统一分类法。一些特殊地方文献分类,例如全国方志目录,通常采用权威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等。河南省地方文献分类基本上按照以上时间阶段划分。

2.1.3河南省数字资源互访系统。目前,河南省很多图书馆做出了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但因没有统一的平台,其他图书馆无法访问。数字资源互访体现了知识共享、共知、开放获取的理念。河南省地方数字资源互访系统可以使各图书馆富有地方特色馆藏的数字资源对读者开放,使资源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该系统将提供共享平台,解决资源上传与共享问题。

2.1.4河南省地方文献数据分析系统。地方文献数据分析系统一是通过对借阅目录的数据分析,科学地开展地方馆藏工作,了解读者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发挥地方馆藏资源的价值。二是通过对读者信息数据分析,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年龄读者的差异需求,根据读者借阅数据,为出版社提供图书类别发行对象的分析报告,为各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提供理论数据的支持。

2.2平台系统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的研发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图书馆学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准MARC图书编目、馆藏数据和非标准特藏资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为保证提供离线计算、即席查询、实时计算、实时查询这几个方面的功能,大数据平台采用hadoop+spark+hive的数据架构[6],其中hadoop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解决存储问题;hadoop mapreduce、hive、spark application、sparkSQL解决离线计算和即席查询的问题;spark streaming解决实时计算问题;另外,采用HBase解决实时查询的问题。除此之外,平台中不能缺少任务调度系统和数据交换工具:任务调度系统解决所有大数据平台中的任务调度与监控;数据交换工具解决其他数据源与HDFS之间的数据传输。该系统采用SkyNet调度监控系统,其具有分布式架构、高可用性、高容错性、完善易用的Web用户界面、支持任意类型的任务、完整的日志记录、任务之间的灵活依赖、灵活多样的告警规则等特性。

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建立有稳定、高效、大容量、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计划采用目前大数据中心流行的冷通道机房,达到提高制冷效率、节能减耗的目标;建立集群服务器虚拟化,提升灾备能力,HBA光纤高效SAN存储、硬件设备IOE(IBM、Oracle、EMC)用于保障数据安全。

为保证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的正常开发并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河南省图书馆采用Welcom公司的OpenPlan作为开发的管理工具。Open Plan可以根据需求在不同的级别上,针对不同的部门或兴趣产生各种数据报表,自上而下实现分解资源、资源优化、费用控制、风险分析等,有效保障项目开发、执行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根据以上分析,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系统模型建构如下。

2.3平台系统实施方案

本项目前期将陆续完成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研发工具及人员的准备、联合目录平台的开发、数字资源的互访系统的开发、目录检索系统及借阅书籍分析模块的开发工作,并收集河南省地方文献目录馆藏数据,组织专家对地方文献目录进行整理、分类,项目验收合格后开始在省内图书馆中推广实施,预计实现建立起涵盖80%以上的图书馆馆藏的河南省馆藏信息数据库的目标。

3结语

河南省处于中原大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省,各地方图书馆保存着丰富的特色文献,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无法准确了解地方文献的馆藏分布。通过河南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平台可以把这些特藏展示出来,并通过对这些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在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平台中的技术功能,可以检索目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资源互访共享功能,以便尽快让读者看到省内特色数据库资源,实现资源的使用价值。合作系统的研发实现了数字资源共享,便于各馆之间数据交换和读者进行目录检索,有利于读者查阅,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现阶段,关于地方文献的市场需求数据无法统计,造成出版社的盲目选题和库存积压。而通过该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出版社提供数据支持,并可大大减轻出版社的库存压力。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3家(包括副牌社33家)[7]]有此类需求的出版社在200家以上。同时本软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与相关产品厂家合作,特别是分析高校学生读者借阅数字资源的内容数据,可以利用大数据资源,了解读者阅读趋向,开发相应产品,促进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为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邓福泉,杨宏.地方文献统一分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69-70.

[2]赵萍萍.关于机读目录中地方文献主题标引的探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2):80-83.

[3]杨超.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刍议[J].图书情报导刊,2016(3):11-12.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8)

图书文献采访工作室藏书建设的基础工作,是保证馆藏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在采和访两个密切相连的关系中,访十分重要。访直接关系到图书文献的采集是否准确、得当,质量是否好,能否以最少的经费获得读者阅读需求的最大效益。

图书文献采访是采访人员通过大量的信息采集,调查了解文献资源,分析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及馆藏和图书文献借阅流通等情况,为采集图书文献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采访人员能否做到做好访,对于贯彻采访决策,实现采访目标,落实采访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和节约型原则建立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发挥馆藏效益极为关键。

一、加强对书源的调查研究

调查书源包括对书店、书展、出版部门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各种书目、书讯、零散征订单等收到的出版信息和专业工具书的调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版物形式和出版发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广泛全面的收集书源信息,是做好图书文献采集的基础。

1.实地访查

采访人员对各类新华书店、书亭和各地举办的书展、书市以及出版社等部门亲临其境的调查过程。保持与出版发行部门的密切关系,便于及时掌握出版发行动态,了解图书文献销售行情;并可以直接观查到图书文献实物的内容质量、借个、装帧,直观性强,利于择优采购。尤其是书展、书市活动,不仅汇集了众多出版社部门的新书好书,是开展藏书补缺和采集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采访人员聚会相互交流信息,共同提高业务技能的场所。

2.书目、书讯、零散订单的采集

征订书目、书讯、书评中包含了大量的尚未出版或已出版图书文献内容的介绍、评价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图书文献的内容质量,是采访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依据,也是获得出版发行动态,掌握出版规划和重点图书出版情况的主要信息源。采访人员要积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发行渠道征订收集各种书目、书讯,对各种图书文献信息有所比较和了解,在图书文献的选择上,争取主动,取舍适度。

3.各种信息、信函的收集和交换

散见于信件往来、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中刊载的有关图书文献的信息,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信息源,是对书目等主要书源信息的补充。内部资料、馆际间各种资料的交换,也是获得图书文献的一种方式。采访人员应该主动汇集信息,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文献资料,采用邮购、交换或索取等多种方式,扩大采集渠道,丰富馆藏。特别是有关科研领域里的最新成果、科研动态等信息,应当重点采集,这对科研工作者科研课题的开展极为有益。

4.重视专业工具书的应用

如《全国总书目》、《中国图书发行网点博览》等工具书,不仅反映了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历史现状,也反映了各出版发行部门的性质、水平及出版规律等情况。专业工具书的应用能为采访人员调查掌握书源提供方便,也能为采访人员校对馆藏,有计划的补漏拾遗提供依据。

二、加强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

调查掌握本馆读者群的知识结构层次,学科设置情况,教学规划和科研课题,确立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不仅是采访决策的前提,也是采访工作的目的。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也为采访工作提供了许多图书文献的信息。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等专业性强的读者,对本身所从事的不同领域里的科研信息十分关心,能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书目。可采用召开采访工作座谈会、走访读者、发放读者调查表等方式,深入到读者中去,广泛听取各类读者的建议,经常保持与读者的相互沟通,改进采访工作,促进藏书建设结构的合理化,实现藏书补充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借阅流通统计的分析研究

采访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流通、阅览等部门进行调查,访查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倾向,了解哪些学科哪些书刊是阅读热点,读者对书刊的利用程度及其社会效益,做好流通量、拒借率情况的统计,特别是对重点图书的追踪调查。要运用信息反馈理论,将统计调查采集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找出藏书补充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采购图书的质量,及时改进采访计划,适时补充新书和调整部分图书的复本量。对读者借阅的热点书刊要加以分析,避免选书的盲目性。

四、加强对本馆藏书和兄弟馆藏的熟悉和调查

熟悉本馆藏书的体系结构,收藏重点,发展规划,是开展采访工作的基础,有助于采访人员在采访活动中不断地发展馆藏。调查和了解本地区各类型兄弟馆藏的情况,通过交换、索取等方式收集其他馆藏书目录,利用馆际间的协作关系满足部分读者的需要。建立和发挥馆际合作关系,编制联合藏书目录,组织协调采购网络,使书刊的采集达到统筹规划。如大型工具书、丛书和外文原版书刊采购的合理分工,减少馆际间重复订购,逐步实现一个地区内各类型图书馆藏书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五、建立专家与采访人员相结合的选书制度

采访人员应选择思想、业务、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由于采访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采访人员要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覆盖面,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征订书目的圈阅,尤其对重点学科专业性强的图书文献的选择,仅凭采访人员主观决策是不够的。要加强与读者联系,建立专家与采访人员相结合的选书制度,利用专家的专业学科知识起到直接参与指导和帮助选书。采访人员要对读者圈送的征订书目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力求达到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位读者有其书。

六、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查体系

自检自查是采访工作的重要程序之一,是采访人员利用采访存档、预订目录、公务目录、馆藏目录等工具,对查访采集到的各种图书文献信息和实物进行查对核实的过程。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查体系,能帮助采访人员对其采集的每条信息,判断其有无收藏,或者是否已列入征订范围,避免重复采购,减少差错,发现漏订及时补充。特别是对丛书、多卷书的配套补缺工作,尤为方便。

总之,采访人员只要重视“访”,并善于对专业理论和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和运用,在采访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掌握采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图书文献信息,采取采访工作的主动,发挥采购经费的最大效益,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

参考文献:

[1]钟铭佑.谈影响文献采访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晋图学刊,1999,(2).

[2]杨春丽.做好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几点措施[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9)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所选的课题不受学科的限制,如教材中涉及的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同学们个人生活中、社区中、校园中感兴趣的内容,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社会热点问题,科学前沿内容,即兴灵感等等。所以,图书馆要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必须配合研究性学习丰富自己的馆藏,尽量让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师生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选题需要的文献资料。

图书馆的书刊,都是一年一年累积下来,很多都是两年、三年前出版发行的,而很多刚刚出版发行的书刊,由于传统的采购,编目,上架等工作的原因,可能一段时间内不能和读者见面,这样就可能延误了部分师生的研究工作。现在的中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渴望尽快成长融入社会,又力求发展个性标新立异,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向往,他们中很多同学的课题可能需要新颖的,具有引领时尚的时效性的资料,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一部分同学的需要,图书馆也需要对传统的采编工作模式进行一些变革:

一是变传统的采购为网上采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书店迅速增加,到目前为止,网上书店已有100多家。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图书馆的订购工作已成为现实。传统的采购方法,如填写各种征订书目采购和邮购等,已不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采购人员通过定期浏览各个图书供应商网站上所的相关信息,或者由图书供应商将最新出版信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邮寄给采访人员。采购人员经过选择、之后,通过网络进行采购。网上采购将使文献的、订购更加方便快捷。位于上海浦东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早在1995年就采用了著名书商BLACKWELL的联机购书系统,有些读者急需的书几天内就能到馆。

二是改分散原始编目为联合编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作为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编目工作,在形式、内容、设备等方面正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的,封闭的独立操作向着自动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的编目形式正逐步从一个个单机原始编目朝着联机联合编目的趋势发展。联机编目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打破了地域和行政机构的限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与联合,实现了编目工作的社会化、共享化。联机联合编目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迅速地获得准确、完整、充分的情报。迅速,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最充分的资料。同学们要在较短的时间搜集资料,不懂得一定的查阅方法,不会利用图书馆的检索服务,不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是不可能的。

1、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查阅方法。图书馆可以利用讲座、读者交流会等形式让广大同学了解一些查阅文献的方法,或者请各指导老师在同学们搜集资料前强调查阅文献时的注意的事项。这样让同学们了解了在查阅时注意使用检索,索引,书目,文摘等以及如何使用,查阅时应如何按照一定的流程系统地进行,避免了同学们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同时,也为同学们日后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学习到下了良好的基础。

2、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图书馆的藏书都是按照图书馆分类法,按照一定的图书馆馆藏体系排列的,一般的师生都不会很熟悉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但为了快速准确地查阅到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图书馆还应让师生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有个大致的了解。图书馆可以在各类图书书架上标明此架为某类别图书,让读者很快就能够知道自己所需要的书籍的大致方位。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一些讲座、海报等形式宣传图书馆的一些藏书的基本知识。

3、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为读者提供检索服务,是图书馆一项基本的服务项目,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能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为了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图书馆的检索服务也一定要跟上,除了能为读者提供书名、著者、分类号等途径的检索外,还应增加关键词、提供相关记录查询等。对于一项复杂的资料搜集工作来讲,利用计算机检索将会方便和有效得多。计算机搜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有关某一主题的信息,它具有手工检索不可比拟的广泛性和速度。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工作

一、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针对现有的优越的硬件条件,要使我站的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得扎实,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征订工作中,及时把好图书的质量关,根据需求征订血站各类业务管理方面的杂志书籍,并逐年采购一定数量的适宜血站工作的书籍报刊资料。同时科学、规范地整理书刊,并及时上架,做好验收、登记、分类、著录、入藏、借阅等各类手续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创新工作

图书馆管理手段要从手工管理转变为利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即使是传统的外借、内阅服务,也必须融入导读工作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馆际互借也可以通过E-mail快速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光盘数据库的大量购入,图书馆可在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情报检索等方面大显身手,同时也使科技查新、引文分析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成为可能。全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扩大读者的受益面,直接提高服务效果。

面对多元和迅猛发展的阅读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承担起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重任,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推进图书馆联盟和互动势在必行。

1.要加强图书馆合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目前,由于纵向约束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无序和图书馆合作难以顺利开展。如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从表面上看,各个图书馆都力求功能齐全,尽善尽美。但这种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数据库质量不高、软件互不兼容、共享程度低、规模偏小等,反而削减了图书馆综合功能和整体实力。

2.加强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图书馆协作网是图书馆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或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馆藏、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检索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资源共享才能变为现实。因此,要本着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加强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网的建设,为馆际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础。

3.加强对光盘数据库资源及网上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很多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基础工作阶段,只满足于编制一些馆藏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来满足读者的一般阅读需求。由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利用一、二次文献加以分析探究,编制各种专题参考资料等检索工具。

4.图书馆馆员除把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不能仅停留在充当“保管员”的角色上图书馆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将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整体上采取专业培训、外出进修、岗位学习等办法强化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同时应按现代图书馆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置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5.争取潜在的读者,以壮大读者队伍,为此,图书馆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编写读者指南,定期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不定期举办图书馆专题知识讲座等,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另外,各个服务窗口都应开展针对读者的参考咨询工作,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图书馆还应高度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和读者服务效益调查。可通过采访、座谈会、调查表、问卷、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和把握读者的有关情况,以利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发挥图书室功能,增强服务意识

发挥图书室的特殊—“窗口”功能,对市民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图书室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成为提高全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沿。根据不同对象特点,通过针对性地推荐书刊,做好有益书刊资料的宣传,抓好日常性管理。

四、培养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馆员的业务能力决定着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效益,高水平的医脘图书馆专业人员,要具有医学知识,外语知识,还要学习掌握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能多功能的开展信息与情报服务.热爱图书馆专业,用高水平的技能,高质量的服务,努力开展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市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从而改善医院图书馆的条件。

五、制定实施计划和保证措施远期发展规划的落实

必须有分阶段实施计划做保证,同时连需有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如经费,人员,设备条件,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条件的改善,均需取得主管领导,人事,财务,后勤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经费,是当前各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图书馆馆长最感困扰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图书馆要发展事业仅靠上级拨款是不够驹,必须多途径争取经费.如科研费,教育费,社会资助等等,但这些经费的取得,必须以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去争取,因为这些部门都是图馆的读者(用户),图书馆应主动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信息,使他们认识到对图书馆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和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图书馆实施创新简论[J].图书馆杂志,2002,(3).

[2]徐树栋.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工作的若干思索[J].情报杂志,2003,(4).

[3]刘兴坤.浅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J].图书馆表报工作,2002,(6).

上一篇: 齐文化论文 下一篇: 临床护理科研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