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5 02:35:58

齐文化论文

齐文化论文篇(1)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齐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70 — 02

广场文化是城市群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然还不是很成熟,却由于其特点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都要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广场文化,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作用,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任务。做好广场文化这道“菜”,我们必须要在精心打造广场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要做到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不断提高广场文化的质量,同时要提高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素质,这是保证广场文化得到提升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齐市广场文化的状况,针对齐市广场的现状,我们应结合实际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改变其现在的使用现状,使广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出它的作用,让广场文化真正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成为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而非边缘化的构成,真正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作用。在《齐齐哈尔市广场文化研究概论》一文中我们已经给出了部分意见,下面从其他角度再补充一些:

一、地域特点影响最小化,利用季节特点“做文章”

齐市地处东北地域,其特点决定了她的四季。季节分明,对于广场的使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基本上是不使用的,也是形成空置的因素之一。这样广场文化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时间上只有大概8个月左右。这种现实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也是影响广场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其余的4、5个月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广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域特色在冬季体现的非常明显,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冬季活动,丰富了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冬季活动的开展,把它和广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冰雪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体育活动,让广场摆脱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广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互利双赢。比如,我们可以把我市的关东文化节、边疆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项目与广场结合起来,在大型广场举行宣传、演出、展览、比赛等相关事项,既宣传了旅游又发挥了广场作用,更使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元互渗影响,共同发展。由于广场类型的不同,中小型的广场我们可以开展宣传、展览等适合的活动项目。总之,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广场文化,在打造广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广场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更健全完善

广场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齐市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是辅助设施不是很完全。场地、草坪、休息长椅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参与者来讲是吸引他们来到广场上的原因,而辅助设施是把他们留住的根本。现在所建的广场一般特点都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比如环境优美,可以建有万余平方米的花岗岩硬质广场,还可以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绿地等,这样的广场冲整体上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辅助设施完备的话,那么广场的人群自然会不断增加,活动会丰富多彩,其价值在多样的活动中就得到很好的实现。

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需要对广场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广场配套设施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广场设施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像设立演出的舞台、简易的化妆间、厕所、报刊阅读栏(宣传板)、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分区设置、健身器材多样等。还要改进广场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广场状况和使用情况把广场划分区域,比如娱乐区、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交通方便。对于正在规划的广场,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考虑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容易参与的地段,否则就会出现空置的现象。

(三)广场建筑要具有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在城市当中的定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问题。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人文、艺术等等人文文化的积累和存量,它积累什么、保存什么,就是它的文化资源。那么什么叫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说文化教育修养的一个具体获取,成为个人以后成长的资历和资格。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新资源,她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我们修建了多少广场,不是数量上取胜,而是广场的价值和作用,在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在建设广场时就要注意如何把质量提升上去。对于要新修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建筑上多下功夫,建筑本身的风格和整体设计均要体现出人文色彩,形成文化气息,成为吸引人群的基础。而对于现有的已建成的广场,我们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建筑,像和平广场的手印墙,以鹤文化为底蕴的系列建筑物,依湖而建的劳动湖音乐广场,这些都彰显着作为鹤家乡的齐市城市的特色。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辅助设施的完备,各种渠道的宣传,多样的活动形式等等,让它的文化气息得到不断发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通过广场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文化资源得到不断积累,散发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城市得到不断成长,它的资历和资格不断增加,而我们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自然得以上升。

(四)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广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它必须要在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城市建设而自行发展。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建设广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和基础设施,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硬质地面的广场,也要考虑到有适宜表演的舞台,以便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像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几十个公园就可以在整体规划的框架里把广场这一块精心打造,让它成为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挖掘和调动本地文化的资源,可以通过广场这个载体让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把他们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从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最开始的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的转变,这其中就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原来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精心策划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就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我们组织的活动是真正地为群众着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就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城市的整体影响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传承发展,为齐齐哈尔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辽金文化”、“流人文化”、 “闯关东文化”、“马恒昌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这些资源如果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它们会成为广场文化重要的支撑要素,丰富广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自身的宣传与发展找到一条好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建设以鹤文化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文化整体构架中,可以把广场文化加入其中,现在的市政建设处处都能体现出鹤文化的标记,如果再利用广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那么不仅是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广场文化由于有了鹤文化的展示,同样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使用率也会逐步上升,价值和作用自然会体现出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它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城市广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条途径,也可以为我市城市发展特别是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增添力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健身还是演出,人们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广场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

广场文化活动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体现。 因此,我们对于广场文化的认识就要转变角度,认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齐市实际,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广场文化,推动齐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2〕

齐文化论文篇(3)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文化论文篇(4)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毛主席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齐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90 —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的优势资源,能否发挥这个优势资源是在新世纪城市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建设和利用,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理应成为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齐齐哈尔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积淀深厚

齐齐哈尔地处祖国北疆。齐齐哈尔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元、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民间美术、曲艺、岁时岁令、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人生礼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其独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展示着齐齐哈尔人民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素质、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格,是齐齐哈尔城市文化中的经典和精髓。

黑龙江省政府2007年3月27日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类57项。其中齐齐哈尔市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齐齐哈尔木板书和古驿道站丁习俗名列其中。2009年齐齐哈尔市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以朝鲜族碟子舞、满族花棍秧歌舞、达斡尔族萨满舞为代表的传统舞蹈;又有以克东满绣为代表的传统美术;既有以北大仓酒传统酿造技艺、富裕老窖传统酿造技艺、克东腐乳为代表的食品技艺,又有以达斡尔族传统婚俗和传统体育竞技等为代表的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齐齐哈尔拥有的达斡尔族N+veZ2!q du$njtyKsIcxT8J*i6ojJvkzPoO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罕U0hUzOO6Fw+SguSXyhDpLdp6v2iA伯岱民歌、富拉尔基罕伯岱村的aUhONsWG+dd# Q-+x^WBS# er9QtRd7!vJ%pnbHtunccmn$达斡尔族传统婚俗和讷河市的鄂温克族瑟宾节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K+j(FjpAZsG6YM#iqj8-8E$fk-NZ+lP%,被列入第二批、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齐齐哈尔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5项xwx7O8sms EB@c)&HN4-qiI43jyAaPMPrYhrkL-uJO@cYM4MZNbQFFT。省q !jj KDqhqp-1u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分IvtmlyD2Ji9lO#txRLMB yh5ryhheGWc&9hB(w8EG)n1yoeGyu别达到13项和35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代表齐齐哈尔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生命象征、精神追求及民俗风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潮的兴起,这些代表着齐齐哈尔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形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正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现实保护的环节中,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如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不为人所知;有些存在与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保护与传承中也存在许多拯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如何在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品牌构建过程中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大问题。

二、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齐哈尔各民族精神的凝结,是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作为丹顶鹤故乡的齐齐哈尔市依托这种资源来弘扬和彰显并打造自己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并把非物质文化因素融入到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之中,从而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的亮点和特色。

结合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现实,我们认为在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着重发挥大学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研究

大学在民族和国家总体结构中是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是守望民族精神的特殊堡垒,保存和弘扬民族传统是大学的责任。“大学能够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去引领民族文化传统,并且利用民族的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于新的时代精神。”〔1〕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创新文化知识、弘扬文化传统、引领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齐文化论文篇(6)

一、地域特点影响最小化,利用季节特点“做文章”

齐市地处东北地域,其特点决定了她的四季。季节分明,对于广场的使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基本上是不使用的,也是形成空置的因素之一。这样广场文化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时间上只有大概8个月左右。这种现实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也是影响广场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其余的4、5个月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广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域特色在冬季体现的非常明显,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冬季活动,丰富了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冬季活动的开展,把它和广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冰雪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体育活动,让广场摆脱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广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互利双赢。比如,我们可以把我市的关东文化节、边疆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项目与广场结合起来,在大型广场举行宣传、演出、展览、比赛等相关事项,既宣传了旅游又发挥了广场作用,更使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元互渗影响,共同发展。由于广场类型的不同,中小型的广场我们可以开展宣传、展览等适合的活动项目。总之,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广场文化,在打造广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广场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更健全完善

广场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齐市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是辅助设施不是很完全。场地、草坪、休息长椅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参与者来讲是吸引他们来到广场上的原因,而辅助设施是把他们留住的根本。现在所建的广场一般特点都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比如环境优美,可以建有万余平方米的花岗岩硬质广场,还可以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绿地等,这样的广场冲整体上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辅助设施完备的话,那么广场的人群自然会不断增加,活动会丰富多彩,其价值在多样的活动中就得到很好的实现。

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需要对广场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广场配套设施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广场设施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像设立演出的舞台、简易的化妆间、厕所、报刊阅读栏(宣传板)、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分区设置、健身器材多样等。还要改进广场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广场状况和使用情况把广场划分区域,比如娱乐区、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交通方便。对于正在规划的广场,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考虑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容易参与的地段,否则就会出现空置的现象。

(三)广场建筑要具有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在城市当中的定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问题。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人文、艺术等等人文文化的积累和存量,它积累什么、保存什么,就是它的文化资源。那么什么叫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说文化教育修养的一个具体获取,成为个人以后成长的资历和资格。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新资源,她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我们修建了多少广场,不是数量上取胜,而是广场的价值和作用,在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在建设广场时就要注意如何把质量提升上去。对于要新修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建筑上多下功夫,建筑本身的风格和整体设计均要体现出人文色彩,形成文化气息,成为吸引人群的基础。而对于现有的已建成的广场,我们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建筑,像和平广场的手印墙,以鹤文化为底蕴的系列建筑物,依湖而建的劳动湖音乐广场,这些都彰显着作为鹤家乡的齐市城市的特色。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辅助设施的完备,各种渠道的宣传,多样的活动形式等等,让它的文化气息得到不断发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通过广场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文化资源得到不断积累,散发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城市得到不断成长,它的资历和资格不断增加,而我们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自然得以上升。

(四)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广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它必须要在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城市建设而自行发展。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 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建设广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和基础设施,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硬质地面的广场,也要考虑到有适宜表演的舞台,以便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像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几十个公园就可以在整体规划的框架里把广场这一块精心打造,让它成为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挖掘和调动本地文化的资源,可以通过广场这个载体让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把他们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从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最开始的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的转变,这其中就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原来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精心策划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就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我们组织的活动是真正地为群众着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就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城市的整体影响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传承发展,为齐齐哈尔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辽金文化”、“流人文化”、 “闯关东文化”、“马恒昌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这些资源如果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它们会成为广场文化重要的支撑要素,丰富广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自身的宣传与发展找到一条好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建设以鹤文化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文化整体构架中,可以把广场文化加入其中,现在的市政建设处处都能体现出鹤文化的标记,如果再利用广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那么不仅是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广场文化由于有了鹤文化的展示,同样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使用率也会逐步上升,价值和作用自然会体现出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它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城市广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条途径,也可以为我市城市发展特别是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增添力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健身还是演出,人们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广场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

广场文化活动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体现。 因此,我们对于广场文化的认识就要转变角度,认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齐市实际,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广场文化,推动齐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2〕

齐文化论文篇(7)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着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068-07

指出: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①补短板还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可见,补短板工作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然,“短板”具有相对性,各行各业、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短板。就文化发展而言,相对于城市,农村文化发展是短板;相对于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发展也是短板。深入研究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所在

补齐短板首先要找准短板所在,“找准”是“补齐”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相比,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和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比,农村文化发展仍显滞后,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具体而言,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公共文化事业费开支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六五”期间为0.52%,“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维持在0.45%左右,“十五”期间徘徊在03%―0.4%之间。②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开支682.97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39%。③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占整体文化投入的比例偏低,文化投入的“城市偏向”非常明显。2009年,全国农村文化事业费投入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的29.4%,城市的文化事业费比农村的高412%;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为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④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

农村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依旧十分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文化站只有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枚章子、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有的文化站被挪作他用。有的乡镇文化站面积狭小、设施简陋,不少图书馆、文化馆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文化活动。有的农村根本就没有文化站或图书室,有的农村把一些破房屋临时充当图书室,以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农村虽建有比较像样的文化活动中心,但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在很多农民家里,除了孩子上学用的课本,再无别的书籍。虽然手机已进入普通农民家,但多数农民对手机的阅读功能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手机的学习平台作用、文化传播功能在农村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3.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畸形文化泛滥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弱化,一些地方的农民处于原子化、一盘散沙状态,集体主义观念日渐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农民的“唯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日益凸显,基本上是“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农村文化活动很难也很少开展,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致使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农村文化发展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乡镇文化站和综合文化中心受限于人才、资金、场地等多种因素,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即使开展文化活动,也是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在健康文化活动缺位的情况下,畸形文化泛滥开来。首先是封建文化泛滥。如早婚习俗复活,婚事大操大办;厚葬隆丧中充斥着迷信色彩;泛滥,参赌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农民把精神寄托于神灵,烧香拜佛,求神驱鬼。一些党员也忘记初心,不信马列信鬼神。其次是宗教文化泛滥。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组织在农村争夺信徒,同我们党争夺农村文化阵地。一些组织乘机兴风作浪,侵蚀农民的心灵。最后是实用主义文化泛滥。受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影响,实用主义文化在农村大有市场。不少农民奉行及时行乐观念,什么东西只要对自己有用,便不择手段去获取,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不以为然。

4.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供需严重错位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主要由乡镇和村集体提供,而乡村财力有限,导致农村文化产品供应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实行自上而下的“格式化”管理,对农村文化产品仍然采用统一分配的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政府“越位”“缺位”并存的局面,加上农民对文化需求表达不足,被动地进行文化消费,加剧了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使供需严重脱节。如农家书屋的图书由政府统一规定种类、统一配发,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一些农家书屋的书几乎没人借阅,常年处于沉睡状态。很多广播影视节目的去农化倾向严重,对农节目及电影中较少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如2015年我国当代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年度电视剧发行总量的3.81%和296%。⑤这远远不能满足6亿农村常驻人口的收视需求。另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单一,政府在文化产品供给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农村文化产品供应严重不足。

5.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

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还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致使农村文化商品短缺,限制了农民的文化消费。二是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和市场环境差,有的乡镇连书店或书摊都没有,有的虽有影剧院等文化设施,但利用率不高,有“场”无“市”。三是农村文化市场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充斥着农村文化市场。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使非法文化产品渗入农村文化市场。五是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缓慢,在总量、规模、档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市场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六是农村网络文化市场起步晚,资金和人才缺乏,市场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效应。七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手段落后,存在监管盲区。

6.农村文化人才缺乏,文化队伍素质不高

我国城乡文化人才分布不均衡,农村缺乏高素质文化人才。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文化人才严重流失,使本就人才济济的城市“锦上添花”,而本就缺乏文化人才的农村“雪上加霜”,文化人才城乡分布呈现失衡状态。在一些乡镇文化站,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的“三无”现象严重,文化队伍不稳。一些农村的业余文化队伍数量迅速减少,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整体而言,我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水平的文化人才较少。农村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三不专”现象突出,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很少选择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现有的农村文化工作者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经费匮乏,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其文化素质难以提高。

二、农村文化发展出现短板的主要原因

1.农村经济落后使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讲,文化发展状况最终由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这是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城市的物质根源。造成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有自然环境限制、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等原因;从主观上看,城市以其制度优势吸引着农村人才和资源,在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繁荣的同时造成农村“空心化”,使农村经济发展迟滞,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众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导致巨大的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十五”开始明显增大,“十一五”期间增大程度更加严重,人均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也迅速拉大。1991―2011年,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由1.7283扩大至27796。⑥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加上农村文化建设基本上靠农民自己,而农民又无力办文化,农村文化自然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也就自然拉大。

2.重城市轻农村、重农村经济轻农村文化的思想意识阻碍农村文化发展

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从文化建设的整体来看,存在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象;从农村工作的全局来看,存在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象。这些是造成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的思想认识根源。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城里人文化素质高,既有能力和时间又有经济条件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农村人文化素质低,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力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无力也无须发展农村文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将多数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都集中在城市。另外,一些农村干部陷入GDP崇拜误区,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只是“软任务”,搞文化建设出力不讨好,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难量化,况且,文化建设是花钱的事,只有投入不见产出,文化建设又不是政绩考核的指标,干了也白干。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农村文化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农民把文化建设看成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只关注物质财富增加不增加,而不管文化发展不发展。文化观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3.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制度原因

历史上,我国对城乡实行差异化政策,社会治理体制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是造成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农村文化发展出现短板的体制根源。今天,城乡二元体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均有体现。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发展相对分割、互动机制缺乏、体系严重失衡的城乡二元文化体制以及城市偏向型文化供给制度导致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都聚集在城市,使城市文化日益发展,农村文化则不断边缘化、衰落化。另外,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也制约农村文化发展。一是在组织体制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这种缺乏统一机构领导的状况势必导致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混乱局面。二是在评价机制上,重视显性指标、轻视隐性指标,很少关注文化设施的利用率、藏书内容的针对性等隐性效益。农村干部考评内容不全面,重经济、轻文化,有的地方甚至不把文化建设纳入考评内容,致使农村文化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三是在投入机制上,投入方式单一,对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事业设有较高的门槛,不利于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事业。四是在管理机制上,既有机制僵化,不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同时创新机制缺乏,文化产品开发中模仿多、创新少。五是在用人机制上,没有充分考虑人才的待遇、交流等问题,缺乏吸引力,本地文化人才留不住、用不好,外地文化人才又引不来,致使农村文化发展缺乏人才智力支撑。

4.农村教育落后直接制约农村文化发展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教育落后必然导致文化发展落后。相对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显得相当落后。从获得教育的机会来看,在小学阶段,没有入学的儿童绝大部分在农村;在初中阶段,农村学生辍学现象相当严重,很多农村初中毕业生早早地加入到了“打工者”行列;在大学阶段,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从教育资源配置来看,城市的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高于农村。从师资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教师总体上素质不高、待遇不高、队伍不稳,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市,城乡师资差距有扩大趋势。从教育设施建设来看,城市学校设备齐全,已普遍采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农村学校多数设备简陋、设施奇缺。农村教育落后导致农民整体上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现代文化的能力较差,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因缺乏知识而信奉迷信,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5.“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

“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是指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支持走只输送不培育的路子,注重“输血”而非“造血”,输送的内容依据输送者的偏好和特长而定,而不是依据接受者的需要而定。这种文化扶贫模式造成“送”与“需”错位,弱化了文化扶贫的效果。长期的文化输送容易使农民形成依赖性、懒惰性,形成等靠要的心理,最终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供血不足――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人才缺乏。一旦文化输送者撤出农村,农村文化很快就会返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贫困问题,关键在于“种文化”。“种文化”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因而有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关键在于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打造一支永久落户农村的文化队伍,使农村文化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摆脱“贫血”之症。

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的措施

农村文化短板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更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1.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要搞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随着实践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日渐显现,不仅阻碍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弱化农民的组织性。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实体化、市场化。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产权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刻程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首先,要从社会整体性视角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会“弹钢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全方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尤其要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扭转经济发展“单打一”的倾向和“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其次,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重点和难点都在“全面”,全面就是城市和乡村哪一方都不落下,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要搞好。再次,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农村文化发展依旧落后,新农村是断然无法建成的。最后,要充分发挥农村干部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工作固然需要物质条件,但我们绝不能等到物质条件完全具备了才去开展文化工作。实际上,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关键在于重视不重视、愿不愿意干。富要办文化,穷也要办文化;富有富的办法,穷有穷的办法;越穷越要办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神变物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得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农民,都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在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增强城乡文化发展的均衡性、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一要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方式,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经济与文化并重、城乡文化发展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原则,将城乡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以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现实,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特别支持,在文化投入上适当向农村倾斜。这是对历史欠账的补偿,是制度公正的要求,也是保障农村居民发展权的体现。城市政府要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纳入基本职责范围、经济发展规划、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中,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二要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根据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状况,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投向经济力量薄弱的乡村。三要推进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一体化。要把城乡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对接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城乡文化市场对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农村文化产品进入城市文化市场提供便捷通道。同时,要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开发农村文化市场,把符合农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及时送到农民身边,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四要推进城乡文化活动一体化。城乡文化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城市有义务帮扶农村进行文化建设。送文化下乡很有必要,但要“送”“种”结合。要创新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形式,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变“三下乡”为“三驻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施精准文化扶贫。同时,要改变文化单向流动模式,组织农村文艺队伍送文化进城,展示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的魅力。这样,既有文化下乡,又有文化进城,就能形成城乡文化活动各具特色、互动互补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局面。

4.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农村文化多元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要强化投入保障责任。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各级财政的支撑作用,确保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变“城市偏向型”文化财政投入为“城乡共进型”文化财政投入,实行文化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提高文化财政总投入中用于农村的比例;要加大各级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向农村文化建设。中央、省、县三级政府都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专款专用,加强监督,防止被挤占和挪用。其次,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要制定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促进社会力量投资、资助、捐助、赞助农村文化建设;要降低公共文化服务准入门槛,采取PPP模式引导和支持民营资本、外资或公民个人以合资、独资等形式创办农村文化实体。农村文化单位要强化“造血”功能,通过创业创新增加经济收入,以弥补文化发展的经费不足,实现“以文养文”“多业兴文”。最后,要建立城乡文化建设帮扶责任制。要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既提高城市主体帮扶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又推进精准帮扶,提高帮扶成效,促进城乡文化一起发展。

5.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载体

要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县、乡、村文化设施,完成农村文化建设基础性目标任务,即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室。首先,增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针对性。针对农村人口减少、“三留守”人员增多的现状,要在建设农村综合文化中心时适当增加适合妇女、儿童和老人使用的文化设施。其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呼应时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在农村已普遍使用,电脑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为推进农村网上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因此,要加快农村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为手机阅读和网上学习提供技术、设施支撑。再次,要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这决定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能“一刀切”,要实施精准化建设和管理,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综合利用、避免浪费。可以采取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建设融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农村文化设施利用效率提升。最后,要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公共文化信息共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文化网络体系,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城乡文化发展均衡化。

6.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为补齐农村文化短板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人的推动。为补齐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突出短板,一要按大部制要求改革农村文化机构,将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整合,同时确保必要的机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不减少。二要配置强有力的农村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农村文化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现实中一些乡镇的文化单位常常被作为安置干部的地方,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较为普遍。要克服这种现象,把懂文化的人安排在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岗位上。三要严把农村文化单位用人关,通过严格的程序把有文化的人选进来,同时疏通出口,把不适宜做文化工作的人淘汰出去。四要强化对现有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同时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既有能力又愿意从事农村文化工作。五要重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文化活力,培养农民文化骨干,鼓励并扶持乡土文化能人等民间文化活动主体自力发展文化,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为此,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六要强化农村教师的文化担当。农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既传承文化,又改造和引领社会风尚。七要加强城乡文化人才的宏观调控。要通过大力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待遇来留住农村文化人才,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向农村流动。在就业难的形势下,通过完善文化人才城乡交流机制,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不失为明智之举。在平均寿限大幅提升的情势下,充分发挥退休干部、教师等新乡贤在治村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和退休返乡人员而言是双赢之举。

7.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要实现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要改变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型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实行文化产品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推进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市场化、社会化,变一元供给主体为多元供给主体,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者,形成多方供给、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推进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政府不能包办文化,因为政府不是万能的,会出现政府失灵。市场虽然也会出现失灵,但市场有其天然优势,能对需求作出迅速反应,根据不同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实现供给数量最优化。社会力量是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和监督者,可以培育文化需求、反馈需求信息。二要畅通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渠道,建立自下而上的文化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愿望,建立农民文化需求反映机制,使农村文化消费和供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文化产品的针对性,避免浪费现象。要变“自上而下”决策为“自下而上”决策,保障农民的文化决策参与权。三要实施县级以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延伸。县级以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以县为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衡为主线,发挥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这种机制整合县域内公共文化阅读资源,实行总馆主导下的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以及人员统一培训;整合县域内群众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对县域内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文化队伍培训、演出器材设备调配等方面的统筹。总馆对分馆的管理重在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分馆则按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向农民提供与总馆水平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四要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报刊下乡、电视扶贫、“手拉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

8.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一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级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肩负领导与管理职能的主体有党委、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维护着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的运行。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切实负起领导和监督主体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在应有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发展规划和扶贫计划,作为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负有领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责任,要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机构、队伍、经费、设施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肩负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职责,要加强自身建设,消除“懒、弱、痪、散”现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联等农村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二要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人权和财权由县级文化部门调配,监督检查等工作由县级文化部门负责,乡镇文化站直属于县文化部门,这样既能避免管理扯皮现象,又能减轻乡镇财政负担,有助于走出一条文化部门出谋划策、政府统一管理、社会投资监督、城乡群众共同出力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子。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要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整合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力量,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防止出现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推动农村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综合执法信息化。四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培育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要将教育与管理双管齐下,在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培养农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大对有伤风化的行为的整治和打击力度,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快速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使不良文化无藏身之处。

9.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配套的考评机制。要使各级干部真正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就必须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要像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绩效一样,实行农村文化建设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农村文化建设出现重大问题时,要追究直接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凡是农村文化建设任务没有完成的农村领导干部,不能评先、不能提拔,所在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客观上会造成这样一种态势:不抓农村文化建设不行,抓不好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行。这就迫使农村领导干部切实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抓两手”,各部门一起抓、齐抓共管的局面。

注释

①参见:《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②参见宋文玉:《关于当前我国公共文化经费管理模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参见韩业庭:《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光明日报》2016年4月26日。

齐文化论文篇(9)

从商周到先秦,齐鲁地区历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已经文化枢纽,有着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自然遗产。作为人文遗产重点省份,山东的三孔和泰山较早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自然造化与人文遗产的相互作用,使齐鲁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特色,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整体而言,齐鲁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地域民俗这三个方面。

二、齐鲁宗教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齐鲁区域宗教文化的形成,受到了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以及周文化的共同影响,进而形成了兼收并蓄、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色。不同文化类型长期融合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道家文化,主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齐鲁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山东道教名山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尊享五岳第一的泰山还是道文化悠久的崂山,这些宗教文化以不同形式表现,形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及具有道家风格的特色建筑,如泰山的碧霞祠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道教文化名胜,是山东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同时,山东还有着深厚的佛教基础,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到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随着佛教在山东的传播,一些佛教建筑相继建成,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尤其是依托山东的自然条件,除庙宇建筑外,形成了独特的摩崖石刻以及塔林等佛教建筑,而济南长清则建有灵岩寺,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灵岩寺现已成为旅游者膜拜祈福的重要名胜,对齐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有“大字鼻祖”之称的石峪石刻“泰山经”,以及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更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观摩的重要旅游资源。济南历城区石塔以单层建筑结构闻名,是齐鲁佛教文化的又一特色建筑,深受旅游者喜爱。

同时,齐鲁地区还有着悠久的伊斯兰教文化,1265年伊斯兰教传入山东,并在齐鲁大地得以发展繁衍,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齐鲁区域有著名的济南南大寺、北大寺,德州有北营清真寺,与传统民俗风格迥异的伊斯兰文化同样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宗教文化和伊斯兰风格的宗教建筑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三、齐鲁民俗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一特性正是文化旅游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着历史的积淀和淘洗,是一个不断丰富、淘汰、精炼、完善的过程。齐鲁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加之齐鲁商业历来发达,在商业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齐鲁文化的交流和传统,同时也为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起到了有效的推助作用。齐鲁文化以泰山文化、黄河文化、儒家文化为代表,这些深厚的文化历史形成了齐鲁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齐鲁各地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东部沿海区域,日照、长岛一线以渔业为主,为典型的外出经商特色;而山东东南部的沂蒙区域,则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在民间剪纸艺术、曲艺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

这些民俗文化为山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基础,在当前开发的旅游项目中,主要有民俗节庆旅游、农家原生态旅游、渔家风情游、民俗博物馆、齐鲁美食文化游、齐鲁民俗艺术游等多种类型,这些旅游类型极大丰富的旅游者的出游体验。以齐鲁美食文化游为例,这是典型的民俗旅游项目之一,游客可以在农家品尝地道的山东农家饭,享受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在享受美食美景的同时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放松身心压力。而曲阜孔府的满汉全席更是世界级的美食奇珍,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味。齐鲁民俗旅游为山东旅游资源的的发掘注入了新活力。

四、齐鲁古建筑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山东有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尤其是在古建筑方面形成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这些古建筑凝聚了齐鲁文化的智慧,是了解齐鲁历史、民俗文化、地方风情的一扇窗口。在东夷文化的影响下,建筑文化得到长足发展,这些古建筑不但结构合理、造型独特,而且类型丰富,能够反映出当时政治、文化、军事、民俗等多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齐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

譬如著名的齐长城修建于春秋时期,规模宏大气势可观,体现出二千五百年前齐鲁人民的建筑智慧,同时也彰显春秋首霸以及战国七雄的历史雄风,更成为当今旅游者追寻历史足迹、揽胜探幽的好去处。济南长清灵岩寺特色建筑辟支塔,体现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同时又富有深厚的民俗底蕴,辟支塔以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号召力,成为国内外游客赴齐鲁旅游的目的地。同时,齐鲁古建筑还融合了齐国和鲁国的文化特点,反映出建筑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色,不但是中国古建筑领域的一支奇葩,更是开发齐鲁旅游资源、发展山东文化旅游的新途径。

齐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北齐;文学;综述

北齐是一个战乱中的短命王朝,但是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著名作家。但是就北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术界有着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北朝是没有文学的,南北朝的文学也就是南朝文学。有些人给予了北朝文学积极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时期以后,随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北齐文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术界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主要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单综述,以期有利于研究者的研究之用。

北齐文学兴盛原因综述

吉定在《北齐文学兴盛及其原因初探》中指出,北齐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骈文、辞赋、民歌等方面,而北齐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文林馆的创办;北齐文风的“南化”;南北文士的交流。他认为北齐文学在模仿南朝文学的同时,保持北方文学的贞刚之气、开阔境界是北齐文学的一大特点,在哀婉之情的抒发中,包蕴了一份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 ,折射出南北分裂 、融合时期动乱现实给士人心态造成的精神失落和特殊人生的深悲沉恨 ,这一点部分地继承了汉魏风骨 ,是北齐文学的又一特点。

陈娟、徐中原在《东魏北齐散文发展的动因及其表现》中也指出,东魏、北齐的散文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一方面是受到北魏的影响,另一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和文士自身审美意识的增强也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东魏北齐不管是在作家、作品数量还是在作品题材、艺术性方面都比前代有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并且开始出现了散文的文学流派,这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文林馆的设立,是北齐统治者重视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多篇单篇研究论文。如宋燕鹏在论文《北齐的文化著述机构――文林馆》中就考证了文林馆设立的时间、执掌与成员人数、成就与撤销时间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文林馆设立于武平三年(572年),颜之推、李德林、张景仁执掌文林馆,经过考证得出文林馆实际有68人,并且整理和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集子,随着北齐政权的灭亡而消失。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也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时间应当在武平三年(572年),待诏文林馆的人大都富有才华,待诏文林馆的大都是北方的汉族士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预示着北方文学新的创作高峰的到来。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经过研究史料认为北齐文林馆的真正建立时间应当在武平四年(573年),建立之后主要由颜之推、李德林负责,文林馆的主要职责是编纂书籍,编辑了大批类书,文林馆作家创作了大量诗歌。文林馆的建立在南北方文学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对以后朝代相应官职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石美莹在论文《试论北齐文林馆设立的意义与作用》中着重论述了文林馆设立的意义,她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标志着北齐文坛实现了“文学的自觉”,北朝文学开始追赶南朝文学,对南北文风的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新锐作家。

北齐主要文学成就研究

由于文献资料的散失,北齐文学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直到近些年,收集到一些散佚的作品,例如严可均辑佚的《全北齐文》,逯立钦编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等,基本上反映了现存的北齐文学的整体状况。随着这些辑佚作品的出现,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北齐文学的发展,逐步肯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85年,张皓在论文《北朝诗风刍议》中肯定了北朝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北朝诗歌的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北朝诗歌应当分为三种:汉魏遗响,燕赵悲歌;民族交融,乐府新声;南北初融,寒木春华。

曹道衡先生在论文《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中肯定了北齐的诗歌创作,虽然现存数量不多,但是却代表了北朝文学比较繁荣的一个阶段,与北魏、北周相比,诗歌创作在数量上明显要多,就创作技巧而言,相比北魏时期也是比较成熟的。由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北齐诗歌呈现出不同于南朝的特色,数量上也无法与之相比,但总体来说,北齐诗歌是代表着上升的趋势。当然,北齐也是在借鉴南朝诗歌的经验,体现了南北文风的大融合。

刘怀荣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中看到了歌诗在三代中的繁荣发展,王室、贵族和文人们阶层对歌诗艺术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发展,而这些喜爱歌诗艺术的文人大多都是歌诗的创作者。胡汉音乐交融,南北歌诗融合,使得歌诗艺术的创作和消费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胡大雷的论文《南北朝外交场景中的诗人诗作》论述了南北朝诗人在外交场景中的诗歌创作。因为外交使者的形象、口辩、风度、才学都与国家的形象、威严紧密相连,所以才学俱佳的诗人就成为了外交场景中的常客。文学作品也承担起了外交往来的重任,双方有往来必有赋诗,这也成为一种定例,包括使者的以诗相会,对自己使节生涯的吟诵等等,这也表明,南北统一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北齐诗歌与同时期的陈朝相比,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没有对北齐文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还有待于后来者进一步开掘。

北齐具体作家研究

由于大量文学作品的散佚,北齐的作家也有不见于史料者,现在学术界所见的大都是《北史》,《北齐书》等所记载的,也逐步开展了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就。

孔毅在《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一文中指出,在东魏北齐活跃着一个文士集团,在两朝政治、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隋唐人对这个文士集团有高度评价,但是近些年又受到忽视。他们编修了大批书籍,如《魏书》、《修文殿御览》、《文林馆诗赋》等,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文士大都才华卓著,富于辩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外交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李少雍的论文《史传文学家魏收》对魏收的文学和史学创作进行了总结。他通过研究的出,魏收的诗作目前现存16首,大多是模拟南朝诗人的作品,但也有少数诗歌体现了北朝浑厚的诗风。魏收推崇并模拟南朝梁,并以散文创作见长,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录了魏收13篇散文。魏收最著名的是他编写的《魏书》,尽管颇受争议,但仍然代表了魏收创作的高度。

徐中原《邢邵散文略论》一文集中论述了邢邵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他的散文现存28篇,风格不同,以文采见称,其思想内容涉及佛学、文学思想等等。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被南朝人成为“北间第一才士”。

钟素梅在论文《颜之推入北后的文化反思》中阐述了颜之推在出使北朝后的思想变化。她指出颜之推出身南朝高门,曾受南朝皇帝大恩,所以入北之后对故国怀有依恋之情,加之北方文化的变化和政局的动荡,使得他不得不小心从事,在北方儒家讲耕读的质朴刚直的文化氛围中,颜之推重新审视自己所依恋的南方文化时,发现了腐化堕落的一面,又反过来批判南方文化。

王允亮《颜之推与南北文学交流》一文,指出了颜之推在南北文学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南北方文学风貌的不同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深邃见解。颜之推的文学创作受到家世影响,有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入北之后对于推动南北文学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颜之推还将南北方的典籍、文风、士风等进行对比研究,促使他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见解。他比较重视文学功利性的一面,认为文章应该“不失体裁,辞意可观”,同时还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具体作家,所以研究一个朝代的文学就必须要研究这个朝代的作家。北齐的作家载于典籍的并不多,对于北齐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有许多作家没有人进行研究,还期待以后的研究者可以做出更多研究,以完善研究资料。

北齐文学影响研究

北齐文学创作虽然不如南朝各代丰富,但是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后代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杜晓勤在论文《北齐文学传统与唐初诗歌革新之关系》中指出,活跃在北齐,活跃在周隋易代之际的卢思道、薛道衡等人,对唐初的革新派诗人的诗风和思想内容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南北朝向唐朝诗歌艺术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的文学创作已经表现出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这些对初唐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子昂、王绩、初唐四杰、魏征等人在改革初唐绮靡诗风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收到了卢思道等人的影响。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北齐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具体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以及北齐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做了具体阐述,并且进一步朝着深入方向发展,让我们对北齐文学的整体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对于北齐文学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北齐整体文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许多作家的研究还呈现出空白的状态,北齐文学的辑佚工作做得还不够,对于具体作家的研究只限于影响较大的几位,对北齐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的研究也不够深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后来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北齐文学的研究当中,使得北齐文学的研究取得更为深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定.北齐文学兴盛及其原因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陈娟、徐中原.东魏北齐散文发展的动因及其表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宋燕鹏.北齐的文化著述机构――文林馆.兰台世界,2006,24.

【4】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长沙大学学报,2006,6.

【6】石美莹.试论北齐文林馆设立的意义与作用.宿州学院学报,2010,12.【7】张皓.北朝诗风刍议.江汉论坛,1985,8.

【8】曹道衡.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2,3.

【9】刘怀荣.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齐鲁学刊,2004,1.

【10】胡大雷.南北朝外交场景中的诗人诗作.文学评论,2008,5.

【11】孔毅.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1.

【12】李少雍.史传文学家魏收.古典文学知识,1999,3.

【13】徐中原.邢邵散文略论.五邑大学学报,2008,4.

上一篇: 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计划 下一篇: 图书馆检查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