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3 19:42:05

多元化教学

多元化教学篇(1)

(二)多学科交叉使学生感受知识联系应用的乐趣。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特别是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对生物的发展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在生物课教学中,适当的体现各学科的渗透,将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数学知识方面,学习遗传变异部分内容时应用较多。例如计算配子种类,若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转化为数学组合题:有2个盒子,每个盒子中有2个不同乒乓球,从盒子中任取1个乒乓球,有多少种取法?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得出4种;如果是三对基因杂合,又有多少种取法?易得出4种,从而归纳n对基因杂合为2n。在课本中氨基酸排列与多肽种类计算时,利用数学的排列,若有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可形成多肽数:三肽为3×3×3;四肽为3×3×3×3;归纳m个氨基酸(每个氨基酸数目无限)n肽为mn。学生从数字上体会到蛋白质的种类的多样性,导致性状的多样性。

在化学知识方面,生物课的第一、二章内容与之有密切的联系。学习酶的专一性时,为了使学生更明确这种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区别,举例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

在物理知识方面,也与生物学有广泛的联系,利用X射线、紫外线等可培育人工诱变的新品种;利用人造卫星把种子送到太空,经宇宙线照射后可培育出抗病力强、产量高而且品质好的种子;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可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来诱导融合[3]。学生用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决生物学问题而欣慰,知识的掌握便自然一些。

在地理知识方面,课本第7章生态系统部分与地理课有关内容重叠;温度带不同导致植物的分布不同;降水是决定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介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学习时可以采用学生试讲,教师补充的办法。新型教法的采用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能积极参与。

总之生物教学不仅仅是生物内容,很多学科都有渗透。

(三)介绍最新生物学成果,展望未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适时的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又如2003年的SARS病毒传播,搞得全世界的人心慌慌的。可最后还是被发达的科学技术给征服。再如离我们很近的,2007年我市白云区出现的禽流感,有几万只鹌鹑感染了流感病毒[4],同样弄得我们心慌意乱的,但也并没有向我们袭来,最后被彻底的消除,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都离不开生物科学的发展。

(四)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学校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生物资源进行教学,如挂图、标本、模型、演示实验等,加强实验教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或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某些生物问题进行探究;或进行野外考察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

二、明确学习目的

由于生物是在高二才开的一门新课,高二阶段又是学生容易最放松的阶段,所以在刚刚开课时,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会考、高考,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在生物课程中的乐学、好学,这也就是在高中生物课绪论中的学习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和生物技术新进展来加以说明。例如:农业生产、遗传中的生男生女、生老病死、基因工程、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说明学好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实用性。[1]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以上乐学情绪培养途径的实施,可以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快乐的情绪之下,好奇多思,好学多问,为生物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生物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2.罗琦.生物中游戏教学.教材研究,2006;12:6

3.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生物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4.陈华.白云区鹌鹑感染了流感病毒.贵阳晚报,2007.3

多元化教学篇(2)

多元化教学在高职管理学专业中的深入实施与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多元化教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职管理学专业是一门比较偏重于文科的教学,其专业具有很强的特点,再加之高职的管理学教学不同于本科阶段的管理学教学,在高职中的管理学专业教学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此,对于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而言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学科。而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该专业人才的需要,并且对于学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情况分析

高职管理学教学虽然在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的推动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对高职管理学专业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然在很多方面显露出一些问题。笔者在此对当前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1机械式传授知识,老师自唱“独角戏”

当前高职管理学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个方面的,但是就笔者看来最为严重的一点问题之一就是机械式的教学方法。管理学的教学其根本是让学生在最大限度上了解相关知识,因此只有学生自身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之中才能更好的体会管理学的知识。而在当前许多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一味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

1.2被动式吸收知识,课堂气氛沉闷乏味

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年龄而言,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其前提是所学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而当前高职管理学教学中的被动式吸收知识的现状,课堂学习乏味氛围沉闷的现实显然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积极性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不上课、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实属常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显然比较低。

1.3填鸭式灌输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虽然管理学专业比较偏向于文科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方面的教学会比较多。但是针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的特点,如果过多的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培训,从而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这对于高职院校类学生的就业而言是很不利的。

1.4单一式分析知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的依靠教材,而忽略了对社会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的关注。而对于管理学而言,忽视对社会动态的关注只会让学生在知识分析方面趋向于单一化,从而单纯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致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2多元化教学法在管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由上述可见,我国当前的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在教学方法、创新等多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管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重视和研究十分重要。笔者在此对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化教学法深入到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为提高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做出一些贡献。

2.1启发式教学法

提高管理学专业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而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想学习好管理学的知识,就要求学生要勇于思考、会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

2.2归纳式教学法

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所谓的归纳式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板书中进行归纳,还包括每个章节的归纳。并且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的归纳都教师都要积极的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讨论思考,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的加深。

2.3网络式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日益多样化和网络化,便捷有效地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困难。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再如建立以管理学知识学习与交流的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改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来提高对该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4寓教于乐式教学法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除了有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包括寓教于乐式的教学方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年龄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偏向于玩乐的方向。所以,不妨在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中,不妨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例如开展燕姐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多样的围绕着管理学知识学习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积极性和踊跃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管理学专业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在综合性方面更强,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一直是该领域教学人员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无论是从教学效果方面来看还是从管理学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该教学方法都是十分可取有效的。因此,在今后的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要不断的加强对多元化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方面、从多元化教学的手段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将多元化教学更好的应用到高职管理学专业教学之中,为我国管理学方面人才的培养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简介:郭义祥,男,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管理学教学教改。

作者:郭义祥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多元化教学篇(3)

当代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学术观念首推当代音乐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关于“文化中的音乐”或“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对欧美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逐渐扩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多元文化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音乐(Musics)加(S)复数在国际音教会上的广泛使用,正是这种观念及意义的体现,跨文化或多元化音乐教育成为当代注视的焦点。国际音教会世界大会会议18届主题为“音乐教育的世界性观念”(1988),主题为“音乐教育面向未来”(1990),20届主题为“共享世界音乐”(1992),“传统与变迁”的会议论文都明确体现了这种学术观念的指向。而1996年7月召开的21届主题为“音乐教育为21世纪做准备”,提出四个角度对此主题进行了讨论:(1)、各年龄层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2)、各时代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3)、各文化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4)、各民族的普遍音乐与语言形式。国际音教会世界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有世界各国上千名学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与,影响很大。从上述各次会议主题我们似乎己经感觉到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向的雏形。

钢琴教学在中国发展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与欧洲三百多年的历史相比相差甚远。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钢琴教育事业也随之大踏步的发展起来。面对学习钢琴热潮的推进,高师钢琴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高师钢琴教师,我们必须及时地发现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高师钢琴教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师范性特点,把握住它的基本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高师钢琴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当今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这就要求它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评估体系都要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高师钢琴教学正在改革的大潮中前进,无论在教学模式上还是课程体系设置上都有了创新和提高。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高师钢琴教师将长期肩负着教学改革的重任,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高师钢琴教学也应及时调整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之所需。现今,加强对各国、各民族的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是高师钢琴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区别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偏重演奏技巧教学的特点,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音乐审美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个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一门新的音乐教育哲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除音乐学之外的很多学科。在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许多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钢琴这样一个欧洲传统乐器的教学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和实践。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在我国,近十几年来,原先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民族音乐、世界音乐逐渐受到重视。2004年10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了“世界多元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并提出了在我国要建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之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因此,对于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来说,进行多元化的钢琴教学已经势在必行。在高师钢琴教育的多元文化实践中,一是要加强对各国、各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二是要加强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高师钢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的合格基础音乐工作者,为高师学生毕业后能称职的走向中小学教育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多元化音乐和多元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中拓宽多元文化视野,进行多元文化钢琴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建立多元文化音乐视野,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多元化教学篇(4)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优势,不仅影响着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学生潜能的激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中,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起到的效果不尽相同,反之,同样的教学方式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也是不同的。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发自内心的兴趣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因材施教

不同的个体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有的学生专业基础好、声乐条件好,有些学生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根据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曲目、练声曲,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演唱技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更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声乐技巧、歌唱能力、声乐学习能力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3.可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

教学改革是一项双向互动的工作,不仅是教师的使命,也需要学生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反馈,但当前的声乐教学改革中,由于在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声乐教学改革面临着瓶颈,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优势,能够突破教学瓶颈,深化课程改革。

二、多元化时代下声乐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契机

1.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表达人类感情是音乐的主要特点,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表达和释放感情的欲望,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另外,当前国内的声乐教学往往强调声乐专业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较少关注学生的精神感悟、文化理解、环境认知等专业知识外的认知,易导致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对音乐作品中的意境难以正确把握。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艺术,声乐表演等实践性的课程在提升学生声乐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中,大多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课程编排中,专业理论课程和普通文化课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大,而实践性课程则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就要求声乐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进一步发展。

2.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审美体验是声乐的核心,在声乐教学中,应当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要求声乐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不同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倡树立多元化的理念;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理性素质、感性素质、情感素质和身心素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的培养及文化修养的提升,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四种素质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既强调了声乐改革发展的必要性,也为声乐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多元化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理念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使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等,各学科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为声乐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借鉴之处。

4.信息化建设为教育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促进了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网络化、多元化变革,网络世界的丰富与广阔、多形态交流方式、超现实运作功能等,能够从技术上支持教与学的密切交流,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创新,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多元化时代下声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1.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潜在能力等,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指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多元化时代下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现阶段,在国内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层教学承认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即不同学生的能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符合多元化的理念。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分层化教学,采用一定的分层形式,根据学生的潜质、能力和水平,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将学生隐性地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实施小组教学,不仅尊重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还能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声乐教学的分层教学,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备课分层、目标分层和评价分层。围绕声乐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2.注重文化修养的教学

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感,使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领悟到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情感,在创作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境界。因此,在多元化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声乐课程要求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养除涉及声乐专业的专业文化素养外,还要求学生应具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一些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和声乐曲目所涉及的背景等影响着声乐文化的相关文化素养。在声乐曲目练习中,教师应为学生讲述曲目相关的案例,将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情感体验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明确文化修养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还可带领学生参观本地音乐艺术展,让学生受到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的感染,同时使文化修养的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模式

情感体验是演唱者声音质量、动作表情及演唱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内在情感体验而引发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不仅影响着演唱者的声音质量,对于演唱者创造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个体表演和创作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表现曲目的内涵和情感。在多元化时代下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实施情感教学。情感体验的获得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是获得情感体验的直接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画面,捕捉激动人心、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而由于一个人来自于自身经历的情感体验是有限的,同时在音乐作品的表达中,需要学生有更好的情感感悟能力,准确体会到情感状态的性质、程度、变化的幅度和力度等。因此,教学中更应当重视通过间接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用戏剧、电影、诗歌、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使学生能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演唱作品时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础,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特征,抒发歌唱情感,使演唱更具真实性。

多元化教学篇(5)

音乐表演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声乐、器乐、舞蹈、钢琴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多元化教学是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学,在音乐表演中,如舞台演出、教学实践、举办音乐会、参加录音录像,包括欣赏、观看录音录像等,都属于多元化教学范畴。当然舞台的演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器乐演奏形式为例,就有很多种,如独奏、重奏、合奏、伴奏等,这些都属于多元化教学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称之为多元化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以传统教学为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学生有计划地、弹性地采用多元化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学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浅。笔者认为科学地采用多元化教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化教学的几种形式

1.舞台演出

这是音乐表演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舞台的演出形式繁多,这里重点例举器乐演奏的舞台形式。器乐演奏的舞台形式包括独奏、重奏、合奏、伴奏。

(1)独奏

只要具备演奏基础,有一定的基本功训练,具备一定数量的演奏曲目,老师就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上舞台进行表演,让学生多参加独奏的演出。独奏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素质的调试、培养。首先要把上台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例如,检查一下乐器的状态如何,音准调试得是否准确等。调整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舞台上才能充分发挥并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音乐表演的考试大都以此种形式出现。笔者抓住考试前的机会,给学生上公开点评课,也就是每个学生上舞台演奏准备要参加的考试曲目,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同时寻找不足,当场改进。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下去反复练习,下次必须解决。通过公开点评课的训练,学生进步很快,而且在考试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都非常明显,收效极佳。

(2)重奏

重奏不同于独奏。它讲究相互配合。因此双方的互相配合十分关键,二者是一体,在演奏自己声部的同时,也能倾听到或感受到对方的演奏声部的进行,要使两个声部有条不紊地结合,这样才能够配合好。要倾听和声的整体效果,积极主动、和谐合作、默契配合。在短学期教学期间,笔者采用多元化教学,给学生布置两首器乐重奏作品,要他们亲自演奏,体会音乐感觉。虽然刚开始对于没有过合奏经历的学生来讲,挺有难度,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热情很高,都主动找老师给他们安排重奏训练。

(3)合奏

合奏是器乐演奏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平时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很多人就缺少合奏意识及合奏经验,最终无法胜任合奏。除了依靠学院的合奏课,还要寻找各种机会多参加合奏训练,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4)伴奏

伴奏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种形式,如独奏伴奏、独唱伴奏、舞蹈伴奏等,是大家非常熟悉多见的一种形式。伴奏所处的地位不同,它处于辅助地位,起配合和烘托、衬托的作用。伴奏时要突出主旋律,要做好陪衬和铺垫工作。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克服困难,多参加伴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

2.录音

录音和平时演奏不同,一说到录音学生就都会有一种紧张感,不过这样他们会更加认真对待,必要的紧张还是要有的,但不能失控。在没有录像的条件下,笔者就组织学生录音,每次的考试都要录下来,反复听,帮助学生查找不足之处。这对学生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录音时演奏者本身所用的力度和平时也有所区别,因为麦克风的灵敏度极高,它所处的位置、角度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包括演奏者的松弛度和紧张度等,都会对录音产生影响。所以在录音时,要多讲究音色和音质。这样对录音的效果有益。在录音时,往往不用平时舞台演出时的力度,则会有更好的音响效果。否则,麦克风的灵敏度大,用平时的力度来演奏带来的噪音大,效果极差。录音时,应该多在演奏技巧上下工夫,例如,在进行琵琶演奏时左手要多加些“吟”弦的技巧,这会使声音更加有润性,音色柔美好听,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时笔者把学生带进录音棚,进行多元化教学,表面上看给人比较松散的感觉,其实更接近于现实。实际上更接近实际,这就是实践,是学生在一对一的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也是超前实现目标的良好途径。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就没有以上经验的积累。

就像学生在学校学习,只有理论基础,没有社会实践是不完美的。年轻时应抓住大好时光,勇于创造,拼搏进取,我们就会有收获,就会有成绩。如果在学校时就积累经验,等到走上社会后就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能解决这一难题。

3.录像

录制音乐要讲究声情并茂,这是表演的进一步升华,必须自然松弛,美观大方。这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可紧张或松懈。有的演奏员,一录制作品就很假,很做作,或录制不好反复地接录,这些都会对录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定时安排录像,可以在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给学生录制。先讲录制的要求,然后再由有经验的老师进行点评,找出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不断积累提高录制效率。这也是多元化教学的体现。

4.举办演奏会

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演奏会,对积累舞台经验大有好处。有的学生基础不好,弹奏几首曲子就没劲了,弹不动了,基本功匮乏。这样的同学就要求多练习基本功,练习力度、速度、耐力等,这些提高后,方可上台演奏。有的学生怯场,无法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和演奏。所以要多为他们创造演出机会,多锻炼从而缓解紧张度。对于特别爱紧张的同学,刚开始可以安排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奏,经过锻炼逐渐适应后,再让他自己进行表演。这样就逐渐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更加松弛,从而达到自由发挥的境地。

5.参加教学实践

要有计划地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学实践。在短学期教学工作期间,笔者安排了两名大一年级的学生,来给两名小学生授课。课的内容是一首短小的琵琶复调二重奏作品,这些内容笔者事先并没有教过他们。对他们来说都是刚刚接触的新作品,笔者在旁边现场指导,学生们换位了,现在他们不是学生,是老师。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有迅速试奏的能力,科学安排指序、把位,还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时他们的注意力是绝对的高度集中,这时他们的试谱、安排指序指法等就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当遇到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他们解决起来有难度时,就会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这样他们在小学生面前既不失去自尊,又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发现他们的演奏姿势懈怠时,笔者就在旁边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演奏形态,学生会学你们的。小同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小同学,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思维,主动试奏,很快可以学会。有的小同学试奏本来就不快,也不主动配合老师,就等着老师一句一句地教,这就考验老师的耐力和耐心了。等到笔者送两位同学离开课堂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其实你当老师也挺不容易啊!”笔者开心地笑了。通过实践,首先,让他们懂得了老师的辛苦和用心。这样回到他们自己的课堂,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其次,他们得到了教学上的训练,也为将来教学积累了经验,为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做准备。这就是多元化教学带来的益处。所以,有计划地采用多元化教学,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看、多听大师及演奏家的演奏和表演,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声情并茂,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二、如何采用多元化教学

要做好多元化教学,教与学是相互的。无论是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还是对学生的本身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

1.多元化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具备较好的基础和音乐素质。人人知道,无论做什么,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基本功的训练往往是一些学生的弱项。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苦练基本功,提高学生练功的积极性。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采取了集体练功的形式,互相勉励、互相促进的方法,一起练功,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听到同学在练功,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主动要求参加到练功的行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基本功训练往往很枯燥,还需要一定的体力、毅力。有的传统乐曲很长,不好背谱。这需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劳任怨,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3)德艺双馨。学生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要有严禁谦虚的学风,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要培养人情、人格、人性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以此为积淀培养合格的人才。

2.多元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多元化教学中主要应实现以下方面的内容。

(1)引导启发。音乐表演本身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要求学生有创新,有自己的构思和想法,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其思路,关键在于引导。在不违背音乐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尽情发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2)归纳重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复习学过的乐曲,预习不同时代的新作品,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特点。老师可以归纳重点,鼓励学生改编创作。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由浅入深。音乐表演是综合性的艺术,教师要把握难度和进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多元化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应采用多元化教学的培养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合格人才。

三、实行多元化教学带来的社会效益

1.自食其力,信心倍增。笔者在多年的音乐表演的实际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不断地实践,逐渐积累经验,自食其力。通过多种形式的锻炼学习,学生增强了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多元化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元化教学篇(6)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衍生自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论及音乐课程内容的规划需要走向多元性。许多学者认为,音乐原本就是多元的,各民族都拥有悠久的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育更应该落实其多元文化特性。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初中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初中音乐新课程在不同方面都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反映了音乐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和显著的综合性。

1 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本质为主体,将音乐与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初中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1.1 音乐与文学综合

音乐与文学是姊妹艺术,特别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在初中的音乐教材中,不乏出现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作品,例如歌曲《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在演唱过程中,伴随着古典韵律的诗句,优美古朴的音乐曲调慢慢呈现,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情思的、富有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

1.2 音乐与美术综合

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都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如德彪西的印象派交响诗《大海》中第二部分《海浪的嬉戏》就是与美术紧密结合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中加入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学习歌曲,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1.3 音乐与历史综合

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把历史知识及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融入在音乐教学内容中,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如学习《义勇军进行曲》一曲时,我就贯穿了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感知中领悟作品内容,感受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在学唱这三个加强递进时,学生会油然而生民族的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争的紧迫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既能掌握音乐知识,又能复习历史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 音乐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音乐教学手段必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更生动多彩。以歌唱和音乐欣赏两个模块为例:

2.1 演唱教学的多元化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存在不同性质、风格、特点的歌曲,如歌曲《江河万古流》可以引导学生将声音竖起来些,寻找美声演唱的感觉;《青春舞曲》等民歌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声音靠前,用偏向民族化的唱法演唱;《茉莉花》等用自然的、有表情的声音演唱即可。初中的演唱教学提倡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根据歌曲的特点和风格对三种唱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种唱法的共同点以外,也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不同点,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各自特点,对三种唱法进行因材施教。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习并掌握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表现力。同时,在注意三种唱法的基础上,音乐教学也应重视培养学生对歌曲风格上的理解和音乐特征的把握。

2.2 欣赏教学的多元化

中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保持开放的态度。在以往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初中音乐课改的深入,欣赏课更多的是结合音乐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意境,从朗读、画画、舞蹈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对非语义性、非可视性的音乐有更直接、更具体的感知,从而更完整、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

2.3 创作教学的多元化

许多音乐教育家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音乐创作教学,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旨在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创作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进行单独创作之外,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使每一位创作者都充分发挥优势并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要多样性,同时还要提倡即兴创作。并引导学生运用电脑音乐系统,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创造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 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初中的音乐教学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因此,以往那种把演唱、演奏、读谱视唱割离开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指出,音乐教学评价应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初中音乐教育多元化的特点。

3.1 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新课程将情感态度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因此,学生的音乐情感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3.2 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知识技能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多元化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避免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

多元化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72-01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生学习的优劣普遍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使得学生为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停滞不前,特别在当前中学语文学习的评价,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多元化教学篇(8)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摆脱单纯利用教材、单一进行示范的陈旧模式,采取多元化教法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笔者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引入信息媒体辅助体育教学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部分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功能还存在疑虑,教学中运用不多。这是一个误区,多媒体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各种体育相关的信息,从体育明星的知识、趣闻到一些精彩赛事的场景再现,从体育高难度动作的分解慢动作演示到放松学生身心,这些方面都是多媒体展示作用的良好契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设计环节统筹兼顾,精心搜集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穿插运用,使体育教学工作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体育学习与训练,这是推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利抓手。

二、体现学生主体开展体育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适应初中生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重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但接下来的训练过程则要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体育动作示范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训练巩固,可以挑选出一批学生特别是动作训练较好的学生,分布到每一个小组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动作的规范训练,掌握技巧要领,从而使学生由单调模范教师动作转变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训练,掌握的效果更明显。在训练过程中,小组成员一人示范,其他学生观察,牵头的学生对训练效果进行点评,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规范的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容易出现哪些动作上的不规范或者错误。整个训练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他们自我训练、相互点评、共同帮助,较好地完成了体育项目和动作训练的目标任务,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三、运用校本课程推动体育教学

多元化教法中校本课程的运用是重要的环节,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其中不乏群众基础好、具有一定普及性的体育项目。教师在校本课程编撰过程中就要充分融入这些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将校本课程作为体育教学一项重要的补充,将乡土体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合理运用,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本地在秧歌舞方面有着许多爱好者,秧歌舞甚至通过广场舞等形式走进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笔者在教学中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选修项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这一校本课程内容形成了对现行教材的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想象,在学校的一些庆典活动中,出现了一支原汁原味的秧歌舞队,其所引起的效果是非常轰动的。校本课程的运用让体育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将更多的体育文化融进教学,实现了体育教学素质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四、实施心理疏导促进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除了包括身体健康之外,还包括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善于发挥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功能,特别是对于这些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心理疏导的意义格外重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学习生活。笔者在室内课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分析了初中阶段学生在心理方面容易遇到的问题,比如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人际交往缺乏技巧形成的自闭自卑,以及易冲动、盲目讲义气、叛逆等问题。将这些学生已经有或有可能在今后遇到的心理问题,统统摆上桌面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内容相当一部分能够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笔者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形成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疏导措施,使学生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对于自己面临的一些困惑如何去做也有更清醒的认识。经过教师的疏导,特别是教给他们排遣消极情绪的方法之后,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好,无论是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矛盾,都更自如,这是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五、组织课外活动补充体育教学

体育多元化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空间的拓展,课外活动是这两个方面有效结合,更好地发挥对学生成长促进作用的有效载体。除了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一些足球队、篮球队、体操队、武术队等兴趣小组之外,教师要对课外活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延伸,使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通过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运作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了健康膳食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营养膳食的基本常识,了解每天应当摄入多少营养,分别通过哪些食物来实现,当前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哪些,是什么导致小胖墩的出现等。这些方面的营养膳食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急需补充的内容,通过讲座让他们对合理膳食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并根据这样的健康知识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带动家庭成员科学营养膳食,避免营养不均衡或营养过剩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这些方面的课外活动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可以充分体现体育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保障功能。

综上所述,采取多元化教法推动体育教学工作,与学生成长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热爱体育学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多元化教学篇(9)

问题

学校教育不平衡

从参与音乐节的人员、学生作品获奖情况等来看,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仍然处于三足鼎立的学术领头羊地位;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发展势头十足;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及其他艺术院校的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及教学有待发展;师范院校的电子音乐教育还处于群龙无首、不成体系的状态。从开幕式音乐会和闭幕式音乐会上演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各级各类学校电子音乐教学的差距。

发展

重视多元化技术教学

无论是电子音乐专业教师还是电子音乐专业学生的作品,其创作技术从拼贴、合成到计算机算法、互动技术都各有所长。如台湾交通大学音乐博士曾毓忠为八声道电子音乐而作的《形而上音景第2号――京钹的内在声音》、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刘健为大提琴和Max/MSP而作的帕萨卡里亚《奉献》等作品使用了计算机互动技术创作而成;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为大曲笛、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而作的《吟》等作品使用了新媒体影像技术创作而成;四川音乐学院白小墨为两条鱼和Max而作的《鱼说》等作品则更多侧重于计算机算法技术;沈阳音乐学院张睿博为古琴、中提琴、打击乐、数字影像和计算机而作的《孕育&轮回》等作品主要使用了异地实时互动技术创作。

从音乐会到作品比赛,参与者多层次,多方位,既有国际资深电子音乐作曲家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

方向

多元化教学篇(10)

二、实行多元化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

多元化教育理念要求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多种思维方式的养成,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传统的化学课堂的教学实验都是老师边为学生操作演示边讲解,学生将教师讲解过程中提到的重要知识要点记下来,然后机械性地重复一遍,这样下来,学生的操作准确率普遍达到满分,但是一旦运用到考试中,只要相关的数据改变,学生便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可以改变这种模式,自己先演示一遍书本要求的数据,然后让学生用其他的数据来进行实验操作,自主思考。如,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化学实验中,原本需要50mL0.05mol/L的盐酸和50mL0.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这时可以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原来所需要的50mL0.05mol/L的盐酸和50mL0.05mol/L的NaOH溶液分别减少为10mL0.05mol/L的盐酸和10mL0.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并自己观察变化记录下来。

2.加强引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民主教学,要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尝试到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进而题升自我价值。教师要加强引导型教学,通过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对化学问题主动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对某一个问题多加关注,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多角度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问题质疑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励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高质量的化学问题,并及时地向教师提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思考,并取得最佳的几种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寻求多种解决办法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信息化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模式普遍显得过于死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互动,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再局限于单调的课堂学习,可以通过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复习或者预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去,在网上下载一些受到实验室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操作视频给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该实验操作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教学还要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且涉及到化学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以及运用能力。可以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来讲述课堂知识,教师在下面倾听,进行评估,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对相关不足提出建议。

上一篇: 函授自我总结 下一篇: 高二生物期末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