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1 14:45:32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近几年幼教领域掀起改制热潮,对幼儿教师冲击颇大。在这一转轨时期,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进职业的倦怠状态,做一个幸福、健康的幼儿教师。我感觉 “幸福”二字似乎闪着无比耀眼的光芒,召唤着我。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从教经历,谈谈我对教师职业幸福与专业成长的一点认识:

一、职业幸福――生命意义的体验和阐释

幸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其实,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职业幸福感不能外求,越外求离真实的幸福反而会越远。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它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起来、膨胀起来、氤氲起来。”

诚如斯言,体察周围,不少人只从“生存”的外求中体认教师这份职业,于是,教书仅仅成了一种谋生手段。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仅此而已。也有人超越生存,从“生活”的角度体认教师这份职业,于是,教书就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就成了他们立业的根基,成了他们精神的寄托。这样,教书就有了献身的冲动、创业的幸福。还有一部分教师超越生存和生活,从“生命”的境界体认教师这份职业。于是,教书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教书过程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命过程。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站在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完善生命的高度去敬畏、去珍爱、去完善教师这份职业。

1、在幼儿的成功中体验幸福。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通常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认识: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源于教育对象――幼儿的成功和幼儿对教师付出的真情回报。教师固然需要社会地位,需要较多的劳动报酬以及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但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幼儿对教师的尊重、理解中得到弥补,唯有从幼儿的幸福和爱中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

我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和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着不平淡的幸福。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幼儿,只要你拿出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幼儿,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们在浩瀚的大洋中驰骋。幼儿们是一直不会忘记这份情感的,无论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会一直表达着这份敬意。公式定理可能已经淡忘,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份情谊却永远难以忘记。教师节之际,收到幼儿们的一份份贺卡,虽然礼薄,但教师感到的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幸福。幼儿的爱是满足教师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的爱相比,它更加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每当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中,幼儿和家长热情的问候声不绝于耳……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做一辈子教师,是多么幸福啊!

2、在课堂上获得幸福感。同样是上课,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幼儿的回答,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契合。教师是活在下一刻的,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而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意义和价值全部让位给了结果,教师在苦苦等待中,变得紧张、烦恼、焦躁、甚至痛苦,幸福被等待无情地遮蔽了。而有“生命”境界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有生命力的。他在上课,但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幼儿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去感受、去触摸、去体会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幼儿一起欢笑、一起歌唱、一起玩耍。于是,他就是课、课就是他,他和幼儿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什么?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

3、幸福,因为爱和被爱。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现在从事的是我喜欢的职业,我在这里收获快乐,付出也就成了享受。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要想获得幸福的体验,就要从爱孩子开始。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追求教学水平的进步,因为我们想把孩子教得更好;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主动参加本来有点枯燥的培训学习,因为我们想使自己变得更有学问;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我们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在这个职业,爱才是幸福的基础。

因此,在职业生活中我们更应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去观照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灵乃至自己的整个生命,做一个有“生命”境界的教师。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换而言之:“教师的职业从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那刻清净、灵动的心。”有了“生命”的境界,教师就能够诗意的栖居在教育大地上,就能享受真正的“职业幸福”。

二、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和动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就能在工作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愉快胜任,就更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就有着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就更能赢得别人的认可、接纳与欣赏,变得越来越自信。

记得初入行时,我的心中很是忐忑。因为我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因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深深地关联着幼儿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的智慧。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便是“教师专业的成长”。

1、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教师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重复昨天的故事。他必须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为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并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幼儿最喜欢的?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人本精神?什么样的语言能触动幼儿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方式肯定有很多,需要我做的就是寻找几种最适合我的风格的,让幼儿在我的课堂上都能齐刷刷微笑着注视我。

哲学家休谟说过“美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它只存在于观照它们的心灵之中。”我希望自己的专业课能给他们的心灵留下点什么,这一点是我最想追求的,可也是目前为止感觉最棘手的。为了对得起孩子,享受他们给于我的快乐。我也要寻求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幸福的更深一层含义在于苦尽甘来的充实,在于在成就幼儿的梦想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2、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源泉。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很多优秀的教师也是如此,他们酷爱读书,手不释卷。是书本赋予了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因为书本赋予了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关键就是腹中空空,教师的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没有理论支撑做什么都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来促使自己的专业快速成长。读书,培训学习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3、专业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动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第一次上专业公开课的时候,我很是懵懂,恨不得有位专家来帮我把教案写好,把课件做好,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因为经验的缺失,导致整节课死气沉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被评委们评的是一无是处。从那以后,我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拜师学艺;另一方面,抱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态度积极参加专业公开课的评选,慢慢地教学技艺有了提高,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这样的一个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而认真倾听每一节公开课,领略授课教师的“万千风情”,取长补短,这也是专业知识成长中“取经”的最好方式。从实际来看,专业公开课确实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成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4、不断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局限于经验积累,终身学习永不倦怠,知识版本不断升级,自觉警醒,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永不干涸。

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吸收新知识,提高认识,加强心理素质。所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给自己充电的机会,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经过新鲜出炉的知识的洗礼,我的头脑又一次充满了信心。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订阅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经常上教研网站了解教育指导方向的最新动向,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将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做到细致,做到极致。

专业成长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体会专业幸福的路上不断探索。记得有一位前辈这样说到:“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奉献;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物质和金钱,因为我们怕世俗的物欲污染了我们纯洁的心灵;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称号,因为我们只喜欢两个字“老师”。

作为教师,只有超越了功利境界,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经过我们自己的耕耘,一定会收获汗水的结晶。这才是“职业幸福”与“专业成长”的真谛。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2)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工龄与职业幸福感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

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

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

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

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级别,并且有超过80%的调查者选择“在4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关注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心态。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运作,尽可能地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针对赤峰市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使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提高城市的幼儿入园率,给更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感。幼儿园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改革成果,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3)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享受着幼儿教育工作带来的愉快和幸福体验。具体分析如下:

1.与领导、同事、家长和谐相处。

这些都是幼儿园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要尊重并听从园领导的指示,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同事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支持;要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在各种关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幼儿教师才会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之中。

2.随着工作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断提升,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认可,逐步从新手教师转变为骨干教师,对于工作得心应手,幼儿教师才会投入更多的激情。

3.发自内心爱孩子,并赢得幼儿的信赖与喜爱。

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发自内心尊重、爱每一个孩子。幼儿虽然是不成熟的个体,但自从其出生便拥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同时师幼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应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孩子一样的爱。以上这些都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

(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

1.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造就与幼儿、家长、同事、领导的良好关系。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会转化为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会产生更多的亲和力,从而使幼儿愿意与你亲近、同事愿意与你交流、家长愿意与你沟通,于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师也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配合。

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给自己带来事业上的成就感。

在工作中职业幸福感能为个体创造更多的原动力,可以把职业的幸福感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现理想,努力接近自己设定的目标。当荣誉的光环照耀在你身旁时,你会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由此教师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荣誉,幸福就这样获得了良性循环。

3.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造就生活幸福感。

幼儿教师如果在工作中很幸福,那么在生活中会扩散他的幸福,而且幸福不仅体现在脸上还有心情上,会把这份幸福感染给家人及周围的朋友。大家都分享到你工作带来的幸福,会更加支持你的工作,因为你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欢笑与健康。

二、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家长的评价是影响其职业幸福感的外在因素之一。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不过一百年,在1903年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官方创办了第一个幼儿园(湖北武昌幼稚园),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中国第一代幼儿师资,是敬节堂的洁妇和育婴堂的乳媪,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外界看来似乎还很可笑,妇女走出庭院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那时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很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虽然中国学前教育到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在不少人的心中,幼儿园里带孩子只是母亲或保姆带孩子职能的一种代替和延伸,职业的神圣感和社会地位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幼儿教师丧失了职业幸福感。学前教育在师范院校早已是热门专业,近几年在呼和浩特的教师招考,吸引了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进入幼儿园,这些教师中几乎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可占一半,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来说,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略低一些,家长乃至更多的人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也不够理解,没有认识到其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全部的教育责任便给了老师,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要求苛刻,期望过高,幼儿教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这样下去,幼儿教师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哪还会有幸福感。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态度、评价也会影响其职业幸福感。

2.幼儿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首先,幼儿教师工作的独特性。(1)工作的艰巨性。由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其工作具有艰巨性。因为幼儿身心的幼稚性,幼儿教师不但要承担教育责任,还要承担保育责任,幼儿教师承担的保育职责是其他各级各类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幼儿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度提升,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身上的责任加重,要求工作的全面细致性,幼儿教师几乎要对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每件事、每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总之,幼儿教师所做的工作非常细致、具体和琐碎。(2)工作时间较长。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其他各类教师较长。还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从上班开始精力就要高度集中,甚至顾不上喝水上厕所,得时刻关注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活动及应对突发状况。下了班还要写教案、教育笔记、教学反思、多种计划、论文等。私立幼儿园的教师下班时间更是不固定,一天工作平均在12个小时。其次,工资待遇较低。呼和浩特市公立幼儿园工资基本上在两千元左右。但在我调查的这些幼儿园教师中,所有人都对目前的收入很不满意。私立幼儿园的工资基本上不到一千元,没有保险,基本生活保障都难,所以幼儿教师改行的很多。如此大量付出劳动,却与得到的不成比例,幼儿教师心里怎么能平衡,幸福从何谈起。

3.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环境因素。

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用一句诗词来形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且学前教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叫做环境育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幼儿也影响着幼儿教师。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室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简单地说如果幼儿教师每天工作的幼儿园周围是个垃圾场,园内没有活动场地,教室内空间狭小孩子又多,嘈杂声一片,幼儿教师连休息、备课的地方都没有,资源缺乏,有好的创意得不到幼儿园的支持,长此下去,也就蒙混度日,或是另寻出路。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幼儿教师专门准备的备课室休息室,让幼儿教师感到自己在被关怀,一来到幼儿园就心情舒畅,自然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带到工作之中带到家庭之中。幼儿园环境中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文化氛围等。这里我主要想谈一谈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首先,幼儿教师希望获得领导的支持、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业绩是否获得认可等。幼儿教师的发展与领导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幼儿园的发展。幼儿教师获得园领导的认可,感到自身工作很有价值,增强职业幸福感。其次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着教师的心,在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一方面是教师工作的直接评价者。绝大多数的家长尊重、信任和肯定他们的工作。这是对幼儿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这种被承认和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再次是幼儿教师与幼儿爱的互动,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给予幼儿爱时,幼儿也会以一份真诚的爱回报教师。对于教师的付出来说,幼儿的爱是最大的安慰、补偿和回报。这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我在多个幼儿园实习过,在我的观察中发现很多40岁左右在幼儿园当教师超过15年的老师,看到幼儿因为想父母哭闹、尿裤子、办错事,都很默然,甚至生气地指责,比较烦躁,工作积极性明显低于年轻教师,得到幼儿爱的反馈较少,职业幸福感偏低。

(二)内在因素

1.幼儿教师的工作态度。

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把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工作,如裴斯泰洛齐、福录贝尔、陶行知等,他们就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但实际中有不少幼儿教师工作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感受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2.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

幼儿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可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断提升,二是幼儿的成长进步。幼儿教师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的幼儿,教会幼儿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成功地组织一堂课,内心都会伴随着无比的喜悦,看到幼儿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之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认为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并非常有价值,当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之一。

3.幼儿教师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影响其职业幸福感。

已有研究表明,那些富有理想、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著地为实现其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他们过分努力投入到工作当中,精力的消耗会非常大,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然而现实并不总是如愿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职业幸福感。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幼儿教师对本职工作应树立正确的认识

对工作的正确认识,包括对工作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幼儿教师只有对工作的性质和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它,体验到幸福感。因为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保姆,什么人都可以干,其实不是这样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首先我们自己应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幼儿在六七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90%,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都是在此之前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说明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都知道0~6岁,存在着很多不同关键期,比如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要在这段时间注意对幼儿坚持性的训练,并告知家长进行配合,可以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坚持性,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或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错失了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今后将很难弥补,甚至影响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所以说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工作拥有巨大的价值。其次,为什么同样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面对同样的孩子,有的能从幼儿身上体会到幸福感,有的却不能,其原因是源于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如果想从幼儿身上体会到幸福,我们要改变对待幼儿的看法,试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因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经常会犯一些让成人看了极其可笑的错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充当“妈妈”的角色,应该理解包容孩子的缺点、错误,去帮助他,而不是指责、怒骂、嘲笑。孩子的天真无邪,爱得真挚、纯洁,让许多成人自愧不如。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中国最早发现儿童的作家周树人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所以,幼儿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儿童观,理解幼儿就会减少大发雷霆和误解幼儿,而且幼儿的好多优良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也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所以,社会应重视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对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尽可能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并让学生有机会去幼儿园参观、见习,从而对幼儿园有一定的了解,在进入幼儿园时不会茫然失措,更容易适应幼儿园。其次,是幼儿园提供各种机会为在职教师充电,或鼓励他们外出学习。最后,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后,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得失,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幼教工作的得心应手,便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好评、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会使幼儿教师感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4)

摘要:职业幸福感是评定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符合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发展水平;幼教工作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50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05—02

收稿日期:2014—11—19

作者简介:韩蕊(1988— ),女,内蒙古赤峰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概述

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陈艳华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随着对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幸福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幸福体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职业幸福感则是指在其教育工作中,通过努力,潜能得到发挥,自身和谐发展,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工龄与职业幸福感。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级别,并且有超过80%的调查者选择“在4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关注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心态。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运作,尽可能地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针对赤峰市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使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提高城市的幼儿入园率,给更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感。幼儿园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改革成果,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三)鼓励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幼儿园是集聚人才的大舞台,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幼儿教师,确立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合适的契机,通过社会和幼儿园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逐步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束从敏,姚国荣.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原因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5)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今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社会里,幸福感似乎正离我们远去。怎样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内心情感的需要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中,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对9000名教师进行相关调查。调查显示82.20%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10位教师中3位表示倦怠教育工作,将近4成教师表示目前的生存状况不佳。

二、分析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社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地位低下是一大消极因素;工作环境是影响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个体因素中职业幸福感体验低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5―10年的工龄段。同时学历水平、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关注自我的精神生活与自我价值的价值观等都对职业幸福感产生影响。

三、如何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对促进尊重幼教的良好氛围的思考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得以了解,让社会大众得知学前教育对个体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不仅仅只是让孩子认识几个汉字,唱几首儿歌和数几个数表面上的简单教育,而是全方位的培养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使社会大众从本质上做到重视幼儿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媒体舆论的力量多次报道该幼儿园优秀骨干教师的感人事迹,让人们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繁重琐碎的工作,使社会大众对这些辛苦付出的幼儿教师多一份的理解与支持。

(二)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地位的思考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低下是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原理,教师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横向的,社会的比较。而现实情况中教师在待遇上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报酬所得与实际成就之间的不平衡,二是理论地位与实际经济地位之间的反差,三是教师行业的待遇与其他行业人员的待遇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和反差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降低。因此,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乃至工作条件等,以保证幼儿教师物质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缓解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三)对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环境的思考

调查表明工作压力大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体验的一大因素。幼儿教师休息时间短,工作任务重,无暇照顾家人而受到家庭埋怨,加上随时可能面对幼儿家长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使多数幼儿教师难以承受。应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一是筹备资金为幼儿教师建一所教职工食堂,使休息时间得以增加,解决幼儿教师一定的家务负担。二是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检查与文字书写材料,尽可能少给幼儿教师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额外任务。三是园领导要努力营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多与教师沟通交流,尽可能的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以增强。

(四)对提高幼儿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

幼儿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的基础,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目前农村乡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幼儿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努力把高尚的职业道德贯穿在自己日常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使幼儿教师努力做到热爱自己的岗位,敬爱自己的行业,并使之事业心和责任感随之加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表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的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承担的,教师必须专业化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1]当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很好的体验这种幸福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去从事并投入幼儿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论

经过以上研究发现得知积极有效的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正面认识,不断努力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家长与教师之间充分理解沟通,教师自身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参与园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提高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6)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31-02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7)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21-02

幸福感是教师落实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教师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教育所追求的最理想境界。教师要想实现职业幸福感并且专业得到发展,不仅需要改善外界的社会环境、得到社会更大的支持,尤为关键的是需要自我提高。对教师自己来说,应该面对现实,以一颗良好的心态看待自己,改变在岗的不良状态,追求理想,形成寻找幸福的乐观态势,完善自我水平,完成自我幸福感的形成,促进创新与进步,使生命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一、职业幸福感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1.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快乐、积极的状态,代表着一种生存状态,因其表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所以也被称为主观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是人主观感受的一种,所以,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即幼师的主观幸福感。有学者认为:幼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是幼师及幼儿群体或个体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凭借自身积极争取而得到来自职业的快乐体验。蔡军将幼师的职业幸福感表述为:教师幼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自主追求职业目标的一种以教育为主体的生存状态。幼师的职业幸福感由幼师对其自身生存状态意义的感触构成,其针对实际生活以及对将来的憧憬,是对幼师个体的生活工作质量进行衡量的一项重要心理标准。

2.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幼师这门职业比较特殊,幼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因此也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幸福的一般特征,也包括幼师幸福的个性特征,是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内在幸福与外在幸福、自我实现与真诚奉献、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儿童幸福与幼师幸福以及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融合。迪纳认为,职业幸福感主要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相对稳定特征、整体性特征以及主观性特征。徐浩认为,职业幸福感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延续性特征以及精神性特征。

3.幼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幼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幼师这门职业关系密切,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幼师的职责是育人,其幸福感的体验不仅会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也关系幼儿的幸福感以及幼儿教育效果的好坏。幼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良好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幼师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也是教育所追求的最理想状态。也有学者认为:幼师具有职业幸福感,不仅可以使幼师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幼师在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保持较好的身心转态。幼师的职业幸福感,一方面使幼师的身心健康受益,使幼师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为幼儿心理活动的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使幼儿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总之,使幼师形成职业幸福感对幼儿及幼师而言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目前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幼师缺乏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幼师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不科学。有学者认为: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缺乏实际上是因为幼师只是将该职业看作谋生的一种手段,幼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职业观念,并且缺乏对幼师职业的认同、自身的素质水平、自身兴趣爱好与目标的思考。从而无法得到知识技能、工作乐趣以及自我实现的意义,自然而然不存在得到职业幸福感的可能。并且,幼师对职业的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关系密切,二者均关系幼师的幸福体验,幼师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待遇不高等因素容易产生对幼师职业的倦怠心理,而这种心理自然对职业幸福感的形成造成阻碍。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幼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基于自我实现的视角幼师提升职业幸福感促进专业发展的策略

1.坚定职业的认同。幼儿教育职业的价值比较独特,由于教师教育所针对的是幼儿,幼儿此时的身心发展最为迅速,幼儿教育对幼儿今后人生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大部分幼师恰恰不具备这种意识,或者认为自己的职业十分平淡,并且对幼师职业报以消极的态度;或者认为其他职业更加合适,并对其他职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作为一名幼师,应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以积极的态度和感激的心看待自己的职业,才能形成职业认同感,在工作时才能具有愉悦感和幸福感,从而能够为幼师职业感到自豪与骄傲。建立积极的专业态度必须建立科学的职业观念,这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

2.适应幼儿教育这门职业。不管从事怎样的职业,人们必须适应该职业才能得到身心的快乐,不然只会导致难过与不安。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教师职业的伟大与高尚,并基于这种认识促进其对幼儿教师职业的适应,才能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幸福。所以,幼儿教师应促进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职业进行适应,职业认知应该合理,具备较高、较全面的职业素质,才能承担起幼儿教育的职责,且应具备大量的职业实践经验,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才能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得到快乐,才能有效推动其专业发展。

3.进行幼儿教育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假如要想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使日常的授课不再缺乏趣味,那么应该对教师实现幸福感进行引导。教师不但是将毕生所学的知识教给幼儿,而且也应对儿童的内心进行了解与感知。较多幼师认为教育科研是件距离遥远的事情,不明白展开研究的方法。实际上,教师科研并非让教师不切实际地进行教育研究,而应该是在实施教育时,教育与研究其实是同时进行的。幼师在日常应注重先进幼儿教育理念的学习,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过程。进行科研知识基础的学习,明确各项科研方法的特点,还应结合个人实际水平进行科研方向的选择,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入手,选取合适的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就幼师的研究能力而言,幼师应对日常的教育工作持以好奇与进取的态度,经常对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思考与研究,要善于在教育现象中发现并指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准确的判断,且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扮演好研究者这一角色。而幼师的教育科研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进行研究是为了对实际教学进行改善,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随着问题研究的不断进行,幼师的知识也持续丰富,能够充分体现内在的生命价值,并且丰富教育经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启教育智慧的大门,自然而然产生职业幸福感,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

4.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所谓自我反思,是指幼师以现今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凭借行动研究,对自身的实践与教育进行持续地反思,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处理,不断促进教育实践更加科学合理。反思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课堂教改的实施,实现教学研究能力增强,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进行反思贯穿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制定与展开。教师的反思往往需要经历几个阶段,从寻找经验到观察分析,再从观察分析到重新概括,最后从重新概括再到积极检验。存在较多的幼师虽然了解反思的价值、意义、方式及程序,然而将反思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却不知所措。本文认为,教育教学中的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及实效性进行思考与分析的过程。

幼师进行反思时,应具备良好的反思心态,对关注经验的敏感性应该得到保持,且清楚地掌握思维加工的技巧,学会通过反思得到教训或者经验,去感知失败与成功的酸甜苦辣。

5.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就目前而言,幼儿教育改革的提出与实施,要求教师应具有自主发展的潜在意识,应该要能从工作实践中发现缺点并且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因此,自身专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十分重要,幼师应制定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计划。幼师必须掌握专业发展的自,可以为促进专业发展而进行自主的学习与管理,一方面这是新课标的需要,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幼师职业生命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

幼师的专业发展计划涵盖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标建立、发展愿景的形成以及发展策略的拟定等,这也是幼师专业发展规划构建的整体结构。对幼师而言,最困难的不是简单地进行自身发展愿景的构建,而是自身专业发展计划的制定,确保所制定的发展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这就要求幼师应以学习并掌握专业发展理论以及对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与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按照幼师专业发展计划制定的技术标准,使规划过程的动态性得到保障,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与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的全面认识,并学会分析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幼师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协调自身发展需求、幼儿成长需求以及幼儿园发展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时,教师能够感受因专业发展而产生的幸福感,并且使这种幸福感在自身专业发展规划的追求阶段中保持延续,牢牢把握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雨洪.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种瑞.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观念与行为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张俊.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8)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9)

在我担任教研组长的三周时间里,我得到了领导的悉心指点,同事的鼓励支持。4月28日,当我得知轮岗的消息后,我便设想着我将如何开展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工作。五一长假期间,我认真地拟订了一份“五月份教研活动计划书”,仔细地揣摩各平行班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和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并形成文本在5月8日交给束园长修改指正。束园长给了我很大鼓励,并要求我继续保持这种工作作风。5月中旬,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和“个性化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活动前在束园长地指导下,我认真地拟订了评价表,教师在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从哪些方面和角度来评价活动,把握住了评价的尺度。在这三周的工作中,我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得到了三位平行班组长的配合与支持,学到了很多知识,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环境

创设评比活动”中,我以一种马虎了事的态度评分,抹杀了自己辛辛苦苦从拟表到反复修改的劳动成果,我要做深刻的检讨,并将永远铭记这个教训。

教研组长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管理是一种细节文化,”在没有走上这个岗位之前,我不明白它的真正内涵,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尝试中摸索,在实践中反思,我已能亲身感受到,在与老师们的沟通交流中,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应当如何体现这种细节。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全心投入,领悟着别样地快乐。尽管,忙碌的工作也曾使我彻夜未眠,但当我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得到别人的肯定时,所有的疲倦烟消云散,我相信那个瞬间我的面容并不憔悴,我的笑容依旧灿烂。

5月中旬,我父亲生病,需要去上海立即住院手术。此时,恰逢俞丽老师将代表我园参加盐城市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这是我园首次参加市级公开教学活动,我知道这节课对于我们幼儿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园领导和所有的老师都在关注着这节课。我不希望也决不能因为自己家庭中的事而影响到整个幼儿园的荣誉。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俩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我们共同商讨活动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揣摩每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甚至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度。为了让她熟练掌握活动的流程,我常常扮演着孩子的角色,帮助她寻找活动中的灵感。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我时常陷入沉思。因为,我也是多么渴望那个舞台,在我的工作生涯中,这是一个零的记录,我是多么羡慕她。尽管最终登上那个绚烂舞台的人,不是我,但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幼儿园的集体荣誉,我把这些渴望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告诉自己:你必须做的是,全心投入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10)

职业幸福感,是指个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由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而快乐体验。

幸福是一个古老永恒又与时俱进的话题,对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生活的动力,也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幼教职业是一种长期育人的工作,既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教师劳动的过程中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忠诚度的体现,又是教师本人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更是焕发职业激情,创造性的投入职业活动的需要。然而,由于近年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压力大等原因,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幼儿教师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厌烦幼儿教师的工作,这种状况势必也会对在校的幼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一项对在校生的调查显示,67%的幼专生是出于好找工作或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幼儿教育工作,这种无奈的选择怎么会有工作的激情和幸福感呢?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是他们在教育儿童的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感是幼儿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教育事业取得成绩的坚实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师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对幸福的认识,提升幼儿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教师的幸福感,就要从幼师生开始培养。

要培养幼专生良好的职业幸福感,首先就要提高他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专起点的学生对幼儿教育和幼儿的热爱要远远好于高专生,原因就是初专生在初中毕业时由于喜欢、自身特长不愿意接受高中教育、无法上大学等因素而选择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而高专生则是在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更理想的大学,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幼儿教师,很多高专生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于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高专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是看孩子的,是家庭妇女干的事情,不学都会;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幼儿教师是女孩子的职业,是吃青春饭的,没有多大的出息等。这些错误的理解多是来源自于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偏见和歧视,但是却严重挫伤了幼专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帮助高专幼师生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定位幼儿教师角色。

在高专幼师生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开始对高专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专业意识的培养,并且贯穿在校学习的始终,让他们明白自己即将要担负的责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幼专生认识到自己将要担任的角色,绝不是保姆和阿姨,也绝不是家庭妇女所能够承担的,而是一个“能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有安全感,能够安排一个适合每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得计划课程,教导儿童和他们建立关系并提供学习的来源,在一天之间,你既是个朋友,又是个母亲、同学、护士、管理人员和教师。”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是家长的合作者,要能够积极引导并影响他们,与他们相互交流学习,使家庭教育能与幼教园配合一致,共同担负起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积极的社会宣传,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大环境,为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如果能对幸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就算工作再辛苦,他们也一样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幼专生培养过程中,学校的各位教育者要通过言传身教,在日常与幼专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专业思想观念,通过课内外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优秀幼儿教师、校友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跟学生交流,以榜样的作用促进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逐步树立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从单纯的关注物质生活过渡到关注精神生活,逐渐实现职业上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激发幼专生对于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不把幼儿教师的职业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当作一种事业来经营,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幼师生,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教育他们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人类的需求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构成了一个体系,同时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上一层次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期望,当个体的期望与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幸福感。幼专生在高中学习的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他们受到了许多歧视和打击,进入幼专院校以后,这种影响往往使他们背上了心理包袱,再加上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使他们在学习舞蹈、声乐、键盘等课程上有难度,因而他们常常很自卑,有许多学生还出现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反正也学不会,干脆就不学了,要改变幼专生的心理现状,剥去他们自卑的阴影,就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及学校的管理者要协同一致,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幼专生,给予他们心灵的关怀,关心他们的成长,让学校成为他们积极学习、快乐成长的乐园。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心灵的温暖;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宽松、和谐、奋进的学习氛围,通过优美的环境、良好的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广泛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幼专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舞蹈、钢琴、美术等单科比赛、摇篮杯综合比赛、学习标兵评比、运动会等活动为每位学生崭露头角提供平台,使每位学生的特长都能被发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以充分的肯定,使每位学生的进步都能被置于阳光下,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满怀幸福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为祖国的幼教发展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护士见习期工作总结 下一篇: 幼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