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德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8 13:59:50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1)

在二年级教唱《卖报歌》一课时,我首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挂图、配合音响,讲述旧社会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生活,揭露了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广大人民对光明中国的向往,通过这首歌的学习,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强烈的爱和对反动、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的恨。在学唱《只怕不抵抗》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刻画了“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儿童的形象,揭示了歌曲的主题:“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为了突出这一主题,出示图片,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批驳卖国投降的不抵抗政策,赞扬了爱国儿童的抗日精神,学生在演唱时活泼中带着刚强、天真中显露严肃,在学生的心灵中激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欣赏《抗敌歌》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谱写的这首歌,是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把“几万万同胞”作为“中华锦绣河山”的“主人”加以歌颂,并把挽救祖国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全体同胞的“奋起”和“团结”上,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表达了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信心,使学生懂得我们今天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盛。

二、情景渲染,激励儿童的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充分了解存在我们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将会油然而生。《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人奋进的歌曲,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结合周一升旗仪式,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手捧奖杯、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点燃孩子们心灵中热爱祖国之火,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播种理想,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在教唱歌曲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你的理想是什么?长大以后干什么?你的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战士,保卫祖国。”有的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像妈妈一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牵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理想的孩子们,将会踏入美好的未来。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2)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低年级的《国旗 国旗真美丽》《劳动最光荣》;中年级的《咱们从小讲礼貌》《小酒窝》《我们多么幸福》;高年级的《拍手 拍手》《明天会更好》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可爱的家》《保护小羊》《大鹿》《榕树爷爷》《永远是朋友》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劳动最光荣》在学唱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体会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的深刻含义。《国旗 国旗真美丽》从歌唱的角度和字面的意思就知道孩子们从小要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怀,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在各种课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音乐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教材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內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让学生先听,感受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学生演唱时要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都是好朋友》《南瓜和冬瓜》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和睦相处,而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歌曲《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爱的颂歌,通过熟悉的诗词亲切真纯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此曲以其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教学效果毋庸置疑。

在进行综合训练的视唱教学时,要注意在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视唱时,就要告诉学生演唱音符也要带着情绪去唱,在高音部分就要轻柔而明亮,在低音部分就要深沉而浑厚。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演唱的方法,又激发了音乐兴趣,陶冶了情操。

音乐知识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心理的感受同等重要。例如我们在对各种音符的介绍时,如果简单告诉学生音的长短,学生不容易理解,而我们引导学生来体会音符时值长短,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它们的时值较长,会给人一种稳重,舒缓的感觉。而八分音符,比较轻快,十六分音符给人急迫感等等。把这些音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那么在音乐中节奏多种的变化组合,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反应,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反应和应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促进心理素质健康有效的成长。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相关的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3)

【正文】 《乐记》是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音乐理论著作,经过东汉时期的儒生们整理丰富,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美学论著。《乐记》和儒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受儒家影响成书,又被收入《礼记》,深深的影响着儒家,以至中华民族。它对音乐事业之真善美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一、《乐记》的理论基础

《周易·系辞》云:“天之大德,曰:生。”[1]就是说,天地间最大的道德就是生生不息。《周易·系辞》还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化过程中生长出来的。儒家认为,这种“生生之德”就是天地间永恒的规律。人是从天地中生化而来的,所以人的身上也秉承了天地的规律,这种“生生之德”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生与仁相对,死与恶相对。《中庸》说“率性之谓道”(依照我们天然的善良本性为人做事就是真正的大道),就是这个意思。天地间生化运行的秩序,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礼,人也应该遵从礼制。天、地、人都生活在仁与礼的状态下,天地就会呈现出和的景象。音乐就是这种和乐景象的体现。

《乐记》无疑是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写成的。《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己干戚,羽旄,谓之乐。”[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乐记》认为,音乐是人心感于物而形成的。我们再来看,《乐记·乐礼篇》:“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高卑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小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2]也就是说,天地间的秩序就是礼,天地间万物运作的和谐气象就是乐。人们按照天地的秩序(礼)和天地的道德(仁)来生活,就能达到和乐的境界。人们用天地间和谐的音乐修养自己,天下就会太平安定,人们相亲相爱,社会就会沐浴在和爱的气氛中,个人也会在这美妙的和谐之音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修养。

《乐记》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2]《乐记》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在良好的道德修养中享受音乐的快乐,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样,音乐就与天地、道德、人生、审美联系起来了。所以说,聆听音乐就要聆听道德。聆听音乐能够促进道德修养,这是“善”。这并不否认音乐的审美功能。《乐记》中十分肯定,音乐的审美功能。《乐记》说:“唯乐不可以伪”。[2]乐是出自人内心真实情感的真实流露,能表达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在音乐的追求中就有了“真”。《乐记》还说“乐和民性”,“乐者敦和”,这都说明了音乐(自然社会的和谐之音)可以使人陶冶性情,志气和顺。[3]这就使音乐的功能中有了“美”。

二、《乐记》的音乐观

1、德是根本,乐是表现。《乐记》认为人是天地之子,应该遵循天地的仁性、天地的礼制,应该倾听天地和谐的音乐来修养自身,以期与天地合一。音乐作为天地和谐的表现,是以天地的仁和礼为根本的。所以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2]孔子在《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4]意思是,礼制和音乐不只是美丽的礼器,不只是迷人的音符,它们背后有一个仁在那里。《乐记·乐象》还说:“乐者,德之华也。”[2]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不是《玉树花》,也不是《爱情买卖》;真正的音乐是《烛光里的妈妈》,是《彩云追月》。靡靡之音永远只能是“亡国之音”,真正的音乐表达真正的感情,表达美好的愿望。真正的音乐就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这样的音乐。[4]儒家这种把美与善结合起来的音乐观,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乐近于仁,义近于礼”,[2]《乐记》中的“遗音遗味说”就是要求人们追求音乐,更应该追求道德。音乐的最终目的是人、社会、宇宙的和谐。

在这种音乐观的指导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治安、文化等各方面都会趋于安定。《乐记》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2]文明的环境肯定会催生良好的音乐作品。在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熏陶下,社会肯定会政通人和。

2、乐和民性。美是一种统一,一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共鸣。音乐是天地间和谐的表象、是人心感于物的一种表达。那么说,人听到音乐后,肯定是会受到熏陶的。这种天然的和谐势必会给人以平和的心态。人们受到这种心态影响后,必然会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自然和社会,使天地更加和谐。天地的善性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感染众人,众人受感染后,守善明礼,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动态的双向的互动,就是《乐记》向我们传达的音乐观。柏拉图在《泰米尔斯篇》中说:“许多适合歌唱和聆听的音乐,因其乐调而提供给我们欣赏。乐调的韵律形式与我们心灵的运转活动十分类似。······我们认为乐调旨在矫正心灵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乐调协同我们一起采取行动,将心灵恢复到和谐一致的状态之中。音乐节奏的目的也在于此。”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练习死亡,死亡是纯净的,不沾染一丝肮脏,人们只有死亡才可以获得干净纯洁的心灵。清静的音乐也是学习,它将我们的心灵予以净化,以达到解脱。这种观点和《乐记》非常相似,只不过在《乐记》那里,天地仁爱代替了柏拉图的涅槃,显得更加让人乐于接受。

所谓音乐,在《乐记》这里就是天籁之音。故乐有陶冶情操、纯洁人心、节制之功用,具有“德”的内容的音乐与教育,对于改变人品操行有重大的作用。[5]

3、唯乐不可以伪。《乐记》认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2]音乐是出自人内心真正体悟的感受,要有真情实感,不能虚情假意。音乐要忠于“天理”,要忠于人心。在“真”中,体味人生,感受生活。现在许多音乐作品无病,空洞无物,没有真实感情和要表达的主旨,这就背离了“唯乐不可以伪”的原则。我们要利用音乐表达真正的情感,要通过对音乐的领悟,体味情感,体味真正的生活。这种追求音乐的“真”的精神,对于音乐作者的感情表达,对听众的心灵共鸣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它利于社会的纯洁与安定。

通过欣赏音乐,人们不仅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又可以获得音乐审美从而达到休息娱乐的效果,还可以表达内心真实的感情,找到心灵的共鸣。非常重要的是,音乐可以进行道德教化,可以维持社会安定,可以使人们有一颗向善守礼的心。从而使人的身与心,使人与人,使人与宇宙天地之间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这就是《乐记》的音乐观。

三、《乐记》音乐观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以孟子、陆九渊为代表的一大部分儒家学者强调“先立乎其大者”,就是说,教育人要先把道德教育好。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掌握的本领越大,对社会的作用就越大。而一个道德低下的人,掌握的本领越多,对社会危害就越大。所以说,在教育中,应该以小学教育为重,小学教育应该以道德教育为重。少年是人生的基础,少年时期是否能养成一个好的人生观,对整个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小学教育也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性格,审美能力,创造力,品味,爱心,对生活的热爱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乐记》对小学音乐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笔者在此列举三点:

1、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德育为首要出发点。《乐记》中反复论述了道德是根本,音乐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音乐是自然社会的和谐的体现,是人心感于万物的道德显现。人们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坚定对道德的信仰,使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中。这样人与自然社会宇宙之间就和谐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爱我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的孝心,通过《爱的奉献》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通过《好朋友》培养学生的和谐相处的心态·····小学生树立起强烈的道德心,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融合优美欢快与高尚道德的歌曲,小学生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受到了道德的滋润,这就是《乐记》中善与美的音乐观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领悟力,这是音乐教育不容怀疑的任务。不过“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对于小学生道德的培养应该始终都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2、小学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乐记》追求的目的是乐和民性,就是说,通过音乐的熏陶,学生能陶冶情操、纯洁内心、节制恶欲、树立阳光积极的心态。三岁看老,青少年时期是否能形成一个比较健康乐观的心态对人生极其重要。因为音乐有其特别的生动欢快的魅力,所以通过音乐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欢快平和的心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心的感觉真好》来培养小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通过《小乌鸦爱妈妈》来培养小学生纯洁善良的情操······

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乐记》说“乐者敦和”,教师应该积极的寻找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歌曲。《健康歌》、《大家来跳舞》、《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等一系列的歌曲都可以拿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算音乐对美的追求。

3、小学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生活。“唯乐不可以伪”,音乐应该出自于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真实体悟,要表达真实的感情。我们不能一味的只传达欢快的信息,我们要把生活的真正面目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幸福与无奈。有许多优秀的歌曲,有的可以让学生们产生对生活的热爱,比如《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有的向学生们传达了生命的无奈,以及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比如《鲁冰花》。这些都是应该向学生们传递的。通过对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感悟,相信小学生们一定能够健康的成长。这就是《乐记》“唯乐不可以伪”的原则,向我们传递的信息。这就是音乐教育对“真”的追求,这种对“真”的追求,一方面表现在追求真实感情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追求生命真相上。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广泛的向学生们传递生活信息,以期学生们能够借助广泛的生活经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领悟力。

小结

综上所述,音乐的最大功用就在于它能把人们的性情、欲望导向礼义,使之符合礼义。礼偏重于分,乐偏重于和,二者相互为用,目的是调节、和谐社会生活,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成就每一个和乐庄敬的生命。由此,我们得出《乐记》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1、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德育为首要出发点。2、小学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3、小学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在音乐的路上走下去,一定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4)

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与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先秦诸子认为“乐教”可以是整个社会“移风易俗”,可以“善民心”,具有“教化”功能。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那么,当今社会如何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呢?

一、加强教材的编撰

无论是普通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一项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教育和相应的思想的教育,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也好,器乐独奏曲也好,还是大型的交响曲,都是具有思想倾向的作品。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形成高尚情操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等的教育。所以,作为音乐课的教材,必须遵循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原则,所选的歌曲或乐曲不但要体现音乐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还要以其明朗的格调和高尚的情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

二、加强教师队伍优化

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在我国各学校的音乐教师队伍中,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有的地方并不是很重视音乐教育,用一些喜欢音乐多少懂点音乐知识的非音乐专业的教师上音乐课,或者直接把音乐课的时间改为别的文化课,这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是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另外,应重视对现有专业师资的思想教育。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影响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任务,积极投身素质教育的实践,并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因此我们要在音乐教师中提倡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来达到音乐教师队伍优化的目标。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

音乐课,一般分大课和小课两种方式。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专业课一般是小课,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上课方式,除非是音乐理论课是用上大课的方式。而中小学的音乐课一般都是大课的方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旁引博证,讲一些必要的音乐故事,扩大知识范围,迎合各种不同的兴趣面。如中外音乐家轶事、趣闻、名人与音乐、音乐与智力等。这样的方式能避免学生纯学音乐的专业只是而感觉到有些枯燥。从而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全面的思想教育。

举个例子,在声乐作品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叫《幸福在哪里》,歌曲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学会了节奏和音准,背诵过了歌词。但歌曲的内涵很容易忽视。在这首歌的教学中,应该顺势举一些相关的例子,使学生在心灵中播下“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种子。又如: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和《小鼓响咚咚》,简单、生动的歌词和欢快、流畅的旋律给学生们语言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感染,使人们充分感到孩子对妈妈的关怀、体贴,对“小娃娃”的关心、照顾的良好感情。学生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中,接受了品德和情感的教育。歌曲教学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不能单纯的机械的教学,也不能用对学生无任何感染力的语言,这样既不能使学生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将使学生失去对歌唱甚者一切音乐课的兴趣。再如,乐曲《中国人民进行曲》和歌表演《小海军》,学生们在感受威武、雄壮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的同时,体会到坚定不屈的英雄气概,激发出勇敢、坚强和热爱的情感。

音乐是含蓄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巧妙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进行音乐各方面知识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很关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争取课堂活跃、松紧适度、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加强音乐课外活动的优化

音乐作为学科类课程应在课程中增设文艺活动方面的内容。所以除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更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发挥德育的效力。例如歌咏比赛、合唱比赛、乐器比赛等。这一工作应该纳入音乐课的工作计划,并且认真研究,努力做好,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组织、管理、协调和落实好活动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得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增强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思想纪律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参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一起活动,共同体验,表达一种愉悦的情绪,易产生共鸣,形成友好、愉快、协调的集体。它有利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关心他人、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使音乐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之一。高素质人才,音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古人曾说:“夫声乐之人人之深,其化人也速”。可见音乐对人的发展影响之大。如学生通过歌唱和欣赏乐曲或者弹琴来表现思想、抒发感情,从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筋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通过音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音乐教育不一定非要培养音乐家,首先音乐教育是培养人,通过言传身教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5)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领会,发现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当代小学音乐课本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许多音乐作品都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弘扬亲情与友情。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题材,给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要掌握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类型,考虑每一个音乐作品可能会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从而将德育内容有效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于课上授课过程中领悟德育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许多机会落实德育。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观察学生的行为,创造德育的机会,促进德育与小学音乐教育的结合。

第一,教师要挖掘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德育内容。像《爱我中华》《我的好妈妈》《我们多么幸福》这类歌曲,都可以成为教师渗透德育内容的载体。当小学生听到这样的音乐作品时,他们很容易理解到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小学生于音乐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德育信息。对一些德育内涵较为隐晦的作品,教师可以进行对比与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实施德育。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像在教学《卖报歌》这样的作品时,教师给学生讲解《卖报歌》中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饿着肚子去风雨中卖报,痛苦的生活不知如何诉说,让小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生活的美好,珍惜美好生活。

三、于音乐教材欣赏过程中表达德育内容

对课本音乐进行欣赏,是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法。音乐之所以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因为无论是音乐学习内容,还是音乐学习手段,都极具美感。音乐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就是于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中发现人文美,促进教学活动的升级。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情感基调活泼鲜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组织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的德育内容。

像在教学《听,谁在唱歌》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声音,通过猜测去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去分享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之后,教师让学生再一次欣赏音乐作品,将自己听到的画面绘制出来,做一个音乐欣赏成果展。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体悟音乐作品的美感,自主领悟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品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于音乐课外活动过程中实践德育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只利用课堂教学活动有限的时间是明显不足的。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与实施的今天,在教育部创新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扩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的落实。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小学生设置贴近教学内容、可行性高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于课外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磨炼小学生的意志。为了促进教育预期效果的实现,教师要在课外活动开展之前做好规范的时间规划,并按照这一规划严格执行,从而促进课外活动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师要用严格的课外活动规划要求学生,定期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持之以恒精神的形成。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6)

一、音乐课程中的生态德育内涵

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亨用自然、

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①而生态德育在音乐课程中有着独特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音乐与德育的关系

从音乐的角度出发,音乐学科本身具有德育性。音乐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精髓是追求“真、善、美”,而对追求这一境界的前提是必须培养人有一颗“爱、明、净”的心。我们常讲“教人先求真、育人先育心”。培优育人的德育目标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德育比作一味药,这味药需要一个“药引子”,那就是“情感”的教育,而音乐正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德育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有着独特的德育魅力。

(二)音乐与生态德育的关系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效法大自然的规律。②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正是人类效法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真实写照,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体现。只有做好生态德育、保护好自然环境,音乐文化才能长久繁荣和发展。

面对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保护自然母亲、提高生态素养,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溯本求源,音乐作为源于自然的艺术形式,在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发挥其独特德育魅力,拓展教育功能, 承担生态德育的教育任务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二、音乐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策略

音乐教育是做好“生态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和生态德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教学内容上融合生态德育:

1.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环保教育内容

音乐学科的教材中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环保教育相关内容,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教育时机、找好切入点、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贯彻教材中的生态德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在课程标准中此单元提出这样的总要求:通过歌唱和演奏,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在器乐合奏中体验表现音乐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

这一单元中《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两首歌曲本身就是显性的和环保教育内容:在教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时,教师可围绕歌曲中“环保性”的歌词:“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生命之河在我们心中歌唱”、“不能让绿色越来越少,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展开教学思路,向学生讲解生态学知识,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帮助学生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公民的意识,提高学生热爱绿色,关注环保事业的生态素养。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德育的隐性因子

有些教学内容表面上看并未包含生态德育资源和因子,教师只有变换视角,分析教材,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和提取,才会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德育内涵和文化。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五单元中有一首乐队合奏曲――《森林狂想曲》,虽然器乐曲无法像歌曲一样以歌词为切入点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的融合与渗透,但是我们通过探寻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音乐的构成要素便可以发现这类器乐曲中包含着独特的“生态智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创作背景,我们知道《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台湾著名乐曲,乐曲描述了气候湿润,树木茂盛的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种类繁多的生物繁衍生息、生机勃勃的场景。

通过分析音乐编配方式,我们发现《森林狂想曲》中许多地方运用了“自然音效”:乐曲中时常出现风声、雨声以及树蛙、飞鼠、猫头鹰等动物叫声。这种音效加强了音乐的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中。

提取出这样的生态德育内涵以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生态体验”的方式进行生态德育渗透和融合。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模仿自然界的美妙音响配合乐曲。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废品制作小动物的造型,配合乐曲进行表演等。在这样的参与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的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伟大,理解生命的多样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收集整合各领域生态德育资源

近几年来,许多优美抒情的音乐小品在创作中,融入自然的音响和韵律。让繁忙紧张的现代都市人在喧嚣烦闷的城市生活中、在有限的时空里,即刻进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鸟啼、虫鸣、风声、水潺中回归自然,置身于森林、大海、高山、草原中;使得动荡的心灵获得宁静、苦闷的精神得到慰藉、不安的情绪趋向平和,并在与自然共谐中增强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这类音乐我们可称其为“环保音乐”。“环保音乐”传播迅速、雅俗共赏,不仅是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更是我们进行生态德育的丰富资源。③

例如:瑞士班德瑞乐团出版的唱片《绿色森林》《海底世界》和《花神》等,当中使用了世界名曲和中国名曲的旋律,加上真实的自然音响使人在聆听的同时瞬间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类音乐对提升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④

另外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有着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教师通过收集和整合,运用到教学中去,能提高生态德育的多元化和实效性。

例如:在课外领域有着丰富的本地艺术文化资源和乡土生态人文资源,它们以文本、音乐、图画、神话故事和民风习俗等形式存在。这类资源有着多样性、特色性、具体化、生活化等特点。它们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入利用,能够使学生在体验本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强化其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二)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渗透生态德育:

1.遵循人性化生态德育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注意生态德育渗透的巧妙、自然,生动、有趣;摆脱盲目说教,注重引导和启发。应该遵循“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德育目标;追求“艺术美育―情感教育―生态德育”的德育进度。

遵循人性化生态德育原则,还应该让德育回归生活,贴近自然。强调引入社会生活中多元化的生态德育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另外,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教师应该扮演欣赏者、引导者、配合者的客体角色,与学生共同体验、领悟生态关系的内涵和真蒂。

2.搭建梯度型的生态德育过程

德育的教育过程是需要经历“知―情―意―行”循序渐进的梯度型过程。在教学中应该结合音乐的学科性质,注意德育内容渗透的有目标、有计划。在确定了以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总要求下,应该把德育目标按“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梯度进行学期计划和课时安排。同时,梯度型的生态德育过程最终应该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生态行为实践,自主探索和体验,发挥生态能力和生态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

3.讲求体验式生态德育模式

“生态体验”是生态德育工作中重要的德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我们著名德育专家刘惊铎在其《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强调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强调教学对象的实践行为,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领悟。采用“学习―体验―探究―领悟―内化” 体验式生态德育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求、自主内化,最终理解生态关系的内涵,生长出良好的生态素质,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的教学过程。

4.采用融合性的生态德育形态

在教学中,德育目标的实现是不能偏离本体教学的基本要求、不能淡化和代替本体学科的课程目标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既完成本体课程教学任务又完成生态德育的教学目标,两者要彼此融合、相互补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类似“夹心饼干”德育教学形态展开教学:“知识要点呈现―拓展―德育渗透―知识要点的回归―德育强化―知识要点的回归”。这种模式使得本体课程和生态德育内容相互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包容、自然通畅,既能完成本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很好的发挥学科的生态德育功能。

三、结语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提出了“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强烈号召。在此形势下,高度重视学校生态德育的建设、加强学校生态德育力度已经刻不容缓。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是实施生态德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将本体课程内容和生态德育策略有机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完善学生生态文化知识结构、增强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谢晓霞:《生态德育当前学校德育的当务之急》,《研究生》,2005年10期,第86页。

②韩宝强:《音乐与自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154页。

③罗小平:《音乐与环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④罗小平:《音乐与环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小平.音乐与环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7)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国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使得教育工作中的瓶颈得以消除,而更加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应潮流、顺利开展的保障。

1. 音乐教育相关理论

音乐是一种将声音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艺术,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对人们的情感状况和生活形式进行表达。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气息和感染力,能够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来对人进行塑造的一种教育形式,将育人作为重要的目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德育和美育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

2.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过了数年的实施,但是仍然存在一种不良的发展形势。中小学音乐教育多是将音乐课程当成了歌唱课来实施,很少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并且很多音乐教师并不懂得音乐知识,也不能够正确使用相关音乐器材。使得更多的中小学仅仅是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传统观的歌曲,不能够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培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能理解歌曲所处时代和情景的状态,甚至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感觉。

在中小学学校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单纯的是应对检查,仅把它作为一种形式对待,没有深入学习的理念。不重视音乐教育,不支持教学投资,影响课程的良好进行。学生也对音乐课程没有很好的认识,有时候将课程当做学习外的玩乐课对待。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得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成为必然,要求学校正视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行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中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才能,使得学生健康的成长。

3.中小学音乐改革策略

3.1 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在音乐中添加数学和语文甚至英语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学到音乐以外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要适应当地的文化特色,对本土音乐有所涉及,使得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体会音乐的生动性和艺术性,能够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并且能够得到创新,促使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3.2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表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充满乐趣和自信,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家长和老师在课上和课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音乐相关的时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身心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锻炼脑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

3.3 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品德是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情景设置,在课程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通过音乐中的学生融入度来使学生提高德育认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鼓励学生形成音乐人格思维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得德育的形成得到极大的促进。在音乐课程中对美和善的内容进行设计,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善和美的境界,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形成好的品德发展基础,对德行和良知形成一定的积累,认识到品德的完美境界。

3.4 改善教育观念

中小学学校要正确地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加大音乐教育的投资。招聘专业化的老师,负责中小学生的音乐课的教学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得他们有机会到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机构接受训练。为音乐老师的良好课程的进行提供条件,支持音乐老师购买相关音乐器材。音乐老师要负起责任,在对新的课程上,要使得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不断的丰富音乐和思想教学认识,与新的音乐课程相适应。音乐课的实施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中主人翁意识,使得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教育,自觉主动地学好音乐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好音乐课程,使得学生接受良好的培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当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尽如人意,为了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培养,需要对当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得共同努力,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音乐课程设计中注重现代化的思想,改善教育工作中对音乐教育起到抑制作用的理论和思想。将课程设置为多元化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所具有的资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完善。改革与现有教育不相适应的体制,探索新的道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得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文.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塑造[J].音乐大观,2012(11):15.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近代音乐审美教育意识的发展历程

音乐教育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步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与蛰伏两个阶段。

1.发展阶段(1840-1919)

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间,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逐步瓦解的历史时期,人民经历着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外冲击,众多具有音乐审美教育意识、主张发挥音乐审美教育作用的音乐教育家、思想家主张从发展美育着手挽救沦落的中国。这时,人们对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提高,所以称之为“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丧失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的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校音乐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但是,不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还是维新派的进步人士,都认为建立新式学堂和开始音乐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青少年学生、新式士兵等)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另外,伴随着帝国主义武力侵略的展开,当时的音乐教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西方殖民文化传播的性质。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说:“歌谣,……可使幼儿之耳目喉舌运用舒畅,……且使心情和悦为德行涵之质”;①其认为通过聆听美好的音乐,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并在行为中表现出对于美的渴望、美的追求,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不仅仅与道德教育相联系,而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另一方面,许多教育家举起美育的旗帜,主张从发展美育着手对国民进行教育。王国维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的人,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在心育中则将德育、智育、美育并列提出,他还强调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②另外,他还认为选择美育的教材也应该以美为标准,而不能以道德为标准,美育应有其独立的价值,不应把美育科看成是修身科的辅助科目。

蔡元培——我国近代倡导美育的先驱,他不仅从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而且积极付诸于教育实践。1912年,他就任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比较注重音乐的审美价值,他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③其中肯定了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后来,民国政府将蔡元培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作为政府的教育宗旨,特别是首次将美感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宗旨之中,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可以说,这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学堂乐歌的出现,音乐课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开始。值得肯定的是,“学堂乐歌”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乏艺术精品,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胜利的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沈心工与李叔同是这一时期“学堂乐歌”写作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原名文涛,我国近代音乐、美术教育家。他是当时比较强调学校歌曲中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位突出代表,他所编写及创作的歌曲很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因而,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数是带有艺术歌曲性质的抒情歌曲,与过去其他人所编写的学校歌曲偏重于思想道德灌输有明显的不同。沈心工,原名沈庆鸿,著名的启蒙音乐教育家,他曾经在《学校唱歌集》中说:“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泰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冶学生之性情为宗旨。……” ④其对于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激励精神的作用给予肯定。

2.蛰伏阶段(1919-1949)

由于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期间,中国社会动荡、长期战乱,中华民族处于危亡时刻,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与途径,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也被人们有所忽视,等待“春天”的到来,所以称之为“蛰伏阶段”。

历史的动荡使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音乐教育与社会政治运动的联系极为密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音乐课内的许多歌曲都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有力武器。在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自发组织了很多关于音乐方面的学术性社团与学会,并出版了许多音乐刊物,其中很多音乐学会与音乐刊物都突出了音乐的审美意义及美育作用,如“上海中华美育会”、“北京爱美乐社”……这些音乐机构的活动对新音乐运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青主,原名廖尚果,近代著名音乐家。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艺术,你若去研究、欣赏它,就会聪慧而且会感觉到愉快,超越人类情感之外的音乐,还会引领你的精神生活从此进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他认为音乐必须摆脱现实政治的束缚,获得独立的品格,成为自由的艺术,艺术的艺术,真正为人民所有的艺术。青主的音乐思想肯定了音乐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肯定了音乐的审美性以及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

王光祈,字润屿,现代音乐学家。他认为:“音乐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东西民族的思想、行为、感情、习惯,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的,亦当然彼此互异。”⑤说明音乐能够表现出人类生活、思想、感情、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应该具有民族特色。他的音乐理论主要从其民主爱国主义思想出发。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新学制”。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设置中,音乐课被列为小学六年及初中三年学期均必修的科目。同时,教育联合会还延聘专家草拟以适用于中小学的《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这在中国现代普通音乐教育发展中,是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工作。《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明确了小学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发展儿童活泼的天性、涵养、爱的感情和融和的精神,另一方面养成识谱和唱歌的能力,这就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情感调和作用和审美意义。1923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尤为重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将美感教育写入音乐教育法规文件,表明了政府对美育与音乐教育的重视。

抗日战争时期,吕骥等对统一战线的性质和方向加以阐明,并提出了“新音乐运动”的口号,从理论上说明了“新音乐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是“作为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表现、反映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更担负起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⑥。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成为进行抗日思想教育一种有效手段,并在中华民族抗日斗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近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20世纪初,中国开办学堂,兴起“学堂乐歌”,并出现“新音乐”,音乐艺术及其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停滞,音乐理论的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许多音乐教育家、思想家对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作出了详细的阐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也随之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被当时的政府写入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从整个近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启示:

1.提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审美

随着对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逐步认识,人们已经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且已经开始关注音乐课程的审美意义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

王国维在其教育观点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的道德目的与美育作用的问题。他批评了片面追求道德目的而忽略美育的根本特点,认为如果忽略了美育的特点,道德目的也难以达到。他还认为选择美育的教材也应该以美为标准,而不能以道德为标准。美育应该有其自己的性能与规律,有其独立的价值,不应把美育科看成是修身科的辅助科目。同时,蔡元培也在主张美育的同时,肯定了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的教育。另外,青主、王光祈、丰子恺等人也肯定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审美功能,肯定了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并强调音乐教育是一种美感教育,认为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审美思想,涵养内心美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儿童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并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审美意义上的作用。这些关于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论述,不但尖锐地反对当时存在的片面追求音乐德育目的的观点,更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情感调和作用和审美意义。

2.指出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美育在这一时期的提倡,不但使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目的是其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人们还认识到了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便认为通过聆听美好的音乐,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充分肯定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联系的同时,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另外,王国维也把情感教育当作唱歌课的目的之一,他还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人类感情发展到最高层次的有效手段与途径,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触动。蔡元培也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感情为目的的,肯定了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总之,当时已经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音乐审美教育已经被定性为情感教育。

3.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得到了社会、政府的认可,被写入政府的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中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9)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高级人才的预备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义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实践证明,音乐对学生优秀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从事音乐教育的我针对这些下面我们谈谈关于当代高师音乐学学生的一些素质培养问题。

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的培养是作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音乐新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其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效果。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是未来的音乐教育者,承担着传播人类音乐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培养人类高尚情操的神圣职责,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格外注重音乐专业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入手: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形势政策教育,建立由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参与的立体型的德育工作体系;第二,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排解各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也是关系到新课程标准核心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师德、师风教育。

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未来的音乐教师。因此,除了要求其对音乐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外,他们还应具有较为全面的文科知识结构:如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一定的美学修养、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一定的其它艺术常识等。这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书人质量的优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艺术人生。艺术类学生往往在文化素养或综合素质上比较薄弱,知识结构偏专、偏窄,这是艺术教育专业尤其要重视之处。

首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学生在唱歌曲,奏乐曲时必须对音乐作品有一更深层的认识,如果人文素质偏低,则会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

其次,文化素质也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一个文化基础很差的高师音乐人才,即使嗓音条件再好,也成不了歌唱家,更谈不上成为教育家。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音乐基础理论,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还要提高外语述评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远程教育、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强有力工具。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中学以后,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他们很难适应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这与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知识面狭窄、全面素质和全面能力不高有很大的关系。

专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一方面,要提高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必须提高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素质。音乐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基本属性上它属于教育的范畴,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又具有许多特殊性,这些特性既有别于音乐工作的其他领域,又未被普通教育理论所涉及,它是跨于音乐和教育之间,具有音乐专业特征的知识体系。第三方面,必须提高艺术实践能力。音乐艺术是一种直接经验,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把亲自参与作为获得音乐美感体验,形成音乐审美能力,提供综合音乐素质的主要手段,达到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不能只强调课堂教学的秩序性,应该特别重视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四、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技能素质的培养

一直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大多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采取“满堂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探究法来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等,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观看学生模拟教学录象并进行分析、评价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严重缺乏教育教学的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互脱节,这样,不但不利于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学生也难以感受到教师角色,而且学生在学习音乐教学理论时容易产生盲目性和抵触心理,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实习和参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指导。还有就是实习时,尽量做到零整结合,分散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锻炼。

新一代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只有将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教育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重视起来,才能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着走出阴影、回归本土和放眼世界三项繁重的改革任务。这三个方面各自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然,也不可能心急的。只有完成这三项任务,高师音乐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能符合新的时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

[3]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1997.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10)

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重视,并被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做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对此,笔者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探讨,旨在与摸索、总结得出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优良教学方式方法。

一、结合实际,灵活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理论知识是小学音乐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具体音乐曲目更好地聆听及演唱,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坚实的音乐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都处在零基础的状态。如此,就为他们实现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乃至具体音乐曲目的深刻理解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更是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实际效果。

笔者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普遍缺乏专业音乐知识积累的现状,在开展具体音乐曲目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与讲解。如,在教学“v ”换气记号时,笔者则向学生出示了“vv胜利小尖角,碰上它,千万记得换口气”等。如此借助这些易记、易理解的顺口溜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音乐视野范围的基础上,使他们深入地了解到音乐曲目应该如何唱,为什么要这么唱。而这些都为他们逐渐夯实自身的音乐理论基础、以更深刻的态度实现对音乐曲目的深入理解与富有感情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有利于他们获取最终的高效率、高质量音乐教学效果。

二、贴合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创新性的理解音乐曲目

农村地区虽不像城市发达地区一样具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辅助,可能连一些音乐器材、设施都配备的都不完全,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及现实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生活资源,以便引导学生实现对于具体音乐曲目的更深刻认知、理解与良好掌握。

如,在教学《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时,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地区认真观察春意盎然的美丽春景。置身于真实的春天景色中,学生得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中,人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气息,体验到春天来时带给万物的巨大改变,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愉悦、积极情感下实现对于《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所蕴含真正思想感情的更好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取得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建立、形成积极、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念。”如此,校歌的灵活运用与小学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默契。教育实践表明: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对于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仅以我们学校的校歌《石小石韵》(啊,石永小学,美丽的校园,阳光灿烂桃李芬芳,我们是花朵,啊,我们是一颗颗有趣的小石头,琢石成玉,永放光芒……)为例,该校歌歌词富含深意、节奏清晰分明,同时又蕴含有丰富的音乐演唱技巧。针对这一宝贵的音乐教学资源,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大力提倡校歌的普及和推广,致力于以校歌创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这一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夯实与巩固,演唱技巧得到深化与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迸发出热爱校园、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从而真正将“我是一颗小石头,我有阳光心态,我做阳光少年”的德育渗透目标落实到了实处。实现了校歌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上一篇: 流浪画家 下一篇: 投资贸易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