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8 11:05:55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正常的一日活动中各环节保证幼儿安全,避免或减少出现幼儿因某种原因所导致的撞伤、抓伤、咬伤等小事件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是最最重要的。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保障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幼儿园良好的常规是一切活动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常规安全教育,不仅能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在常规安全方面,我园做的比较扎实,对教师进行安全专项培训与研讨,老师们认真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对幼儿餐后散步、睡前安全检查等都有专人每天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虽然做的比较扎实,但是还有一些不足,需要深入研究提升。所以,向幼儿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很重要,教师们更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生活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方法,自然参加安全教育。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幼儿园安全大于天,幼儿园作为在园幼儿的间接监护人,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障幼儿的在园安全, xx说:“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袁贵仁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幼儿园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每一个家庭,同时可见幼儿常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它的实施基础就是为了保障每位幼儿的安全。

3-6岁幼儿无自我保护能力,并且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三位教师要面对二三十个孩子的同时又怎样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呢?那就只有加强幼儿的常规安全教育。什么是安全常规教育呢?安全常规教育就是幼儿园长期以来积累和现在正在延用下去使用的规则,具有一定的标准、习惯和控制力,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幼儿在了解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幼儿园保育工作,“保”在先“教”在后,那就要从幼儿的入园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常规、入厕安全常规、饮水安全常规、进餐安全常规、散步安全常规、午休安全常规、离园安全常规教育等进行开展,每一个安全常规教育又包含更多的细致的安全教育。

根据我园的安全常规教育现状,还缺少更系统的安全常规教育计划。保教办对教师进行安全专项培训,根据班级情况,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同时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在进行常规安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细小化、精准到位,重点是培养幼儿有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但相继于幼儿出现的安全状况,随即也会出现相应的难度。针对于幼儿常规安全,我园将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常规安全教育。

第一,将一日常规安全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掌控每个环节重点。

第二、加强对教师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清晰每一个环节的要求.

第三、常规安全实施,除要求教师规范幼儿一日常规外,并要求班级每日开展“一分钟安全教育”,根据班级幼儿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行为开展教育,如:关门的正确方式、区域活动时工具与材料的正确使用等,并开展幼儿园“安全月”教育活动。

第四、加大家长安全教育宣传,做到家园共育。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5—XX.9)

1、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的选定进行讨论。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培训工作。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剖析,结合幼儿园实际,了解幼儿园常规安全现状,并搜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9—XX.2)

(一)幼儿园常规安全教育中良好环境的创设。

1、将一日常规安全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掌控每个环节重点。

2、加强对教师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清晰每一个环节的要求。如:幼儿入厕男女分开,每组五名幼儿入厕,教育幼儿不打闹、不推挤,入厕后有秩序的排队洗手,提高警惕,小心地滑等。

(二)对幼儿进行日常安全教育的开展,重点在安全月中进行深入研究。

1、常规安全实施,除要求教师规范幼儿一日常规外,并要求班级每日开展“一分钟安全教育”,根据班级幼儿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行为开展教育,如:关门的正确方式、区域活动时工具与材料的正确使用等。幼儿园相继开展“安全月”教育活动,制作以“安全”为主题的知识宣传展板,中大班幼儿开展“争做小小安全员”。将安全教育真正的渗透于幼儿在园每一环节内。

2、加大家长安全教育宣传,做到家园共育,将幼儿园常规安全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利用半日开放活动家长来园时,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家长看到的常规安全隐患。

3、转变角度,让幼儿成为主人,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寻找发现常规安全隐患。

4、教师分阶段开展课题研讨,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5、班级之间进行对比。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3—XX.5)

1、发放后期家长问卷调查,了解通过教师教育后、幼儿学习后的改善情况。

2、通过交流、座谈、汇编有关成果等形式,整理归纳总结,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准备阶段:

1、课题选定讨论的会议记录。

2、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前的培训资料。

3、本园常规安全教育现状总结,搜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资料。

4、安全教育计划。

实施阶段:

1、良好环境创设的方案及成果展现。

2、对教师一日常规安全教育的培训内容。

3、幼儿园安全月的开展方案。

4、家长安全教育宣传单及前期家长问卷调查表。

5、安全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设计。

6、根据研究现状进行教育笔记、论文撰写。

总结阶段:

1、后期家长调查问卷。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2)

 

 

报告一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水平,完善课题研究程序,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结题率,20xx年7月18日至xx日xx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暨2020年度课题开题培训会议在潍坊青州市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区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负责人和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代表和所有省立项课题负责人等300余名。

xx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李xx被xx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为省专家。李园长在本次会议上作为xx省唯一一位特聘学前教育省专家作了题为《聚焦案例,让课题研究成为引领发展的导航》的专题培训报告。本报告重点从课题研究对本人的成长,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幼儿发展等几个方面带来的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并通过典型个案深入分析,聚焦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研究路径,让大家对做好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李园长独特的语言魅力与精彩而有深度的专题报告博得了在场课题负责人热烈的掌声和高度认可,整个会场掌声雷动。

会上,xx学院梁承锋处长在点评过程中,首先对李园长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教育科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增长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我们要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充分把握好这次学习机会,以学而不厌的专业情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争做教育科研的排头兵,教研教改的领头雁。

       他特别强调李园长的报告用鲜活的事例,聚焦案例,深入剖析,有高度且有深度,他指出李园长从自身发展到幼儿园的发展到教师成长到幼儿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无不彰显出大爱与教育情怀,李园长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成长自己更多的是为了成就别人,是为了成就学生的成长,学园胜家园,聚焦案例,爱为导航,志育英之路从一而终。他还将“共思齐研,有花四季开,卓然而立”送给所有的课题负责人,祝愿xx基础教研有花四季开。

会后,部分在场听众纷纷主动添加李园长微信好友,表示了对李园长的敬佩之情,并希望以后能得到李园长的指导。

“李老师,李园长,李大姐,太棒了”

“好崇拜,好仰视”

“以后在工作中虚心向您学习”

“望得到指导”……一句句的肺腑之言是听众们对李园长由衷的敬佩!

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在xx省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实验幼儿园定会借此次会议东风,用智慧开启智慧,用心灵呵护心灵,进一步推动实验幼儿园科研向更高质量发展!

报告二

根据xx县第一期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习计划安排,为了切实提高参训园长的管理能力,xx县教师进修学校于20xx年4月21日开始,组织31名参训园长到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县教育和体育局学前教育科王xx科长带队一起参加考察学习。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专家报告和考察学习的形式进行。在培训过程中,参训园长先后听取了陈天红科长的《百花齐放,共享成长——区域幼儿园发展平台建设》、南京市第五幼儿园肖云萌主任的《走进“E”学习》、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书记杭梅教授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解读、南京市幼教研究员刘萍主任的《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李静文老师的《家园互动新思考》、鼓楼区幼教研训部鲁艺主任的《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区域和环境创设》的专家报告,

几名幼教专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讲解幼儿保教知识、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和园长专业发展,专家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新时代幼儿园园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现代教育理念、保教知识、园长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专家报告和考察学习的形式进行。在培训过程中,参训园长先后听取了陈天红科长的《百花齐放,共享成长——区域幼儿园发展平台建设》、南京市第五幼儿园肖云萌主任的《走进“E”学习》、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书记杭梅教授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解读、南京市幼教研究员刘萍主任的《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李静文老师的《家园互动新思考》、鼓楼区幼教研训部鲁艺主任的《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区域和环境创设》的专家报告,几名幼教专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讲解幼儿保教知识、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和园长专业发展,专家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新时代幼儿园园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现代教育理念、保教知识、园长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3)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30-04

从1998年开始,香港特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质素保证架构,将质素保证机制分为“质素保证视学”和“学校自我评估”。质素保证视学后来改名为质素保证分部(Quality Assurance Division, QAD),刻意淡化视学,强调“发展”是质素保证的重要部分。2001年颁布《表现指标(学前机构适用)》第一版,作为质素保证视学的评判标准(李辉、黄艾珍、张杏冰,2006)。2003年9月开始,教统局将视学模式转变为校外评核(External School Review),以此核实学校的自我评估,与学校的自我评估相辅相成。表现指标及质素保证视学的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的幼教生态和改革局面,带来了三个方面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提升了香港的幼儿教育品质(黄艾珍、李辉、容燕文,2006)。2007年9月起学券制实施后,香港特区教统局继续要求幼教机构先根据《表现指标》进行教育质素自我评估,然后再派出视学小组,从校外角度检视机构的整体表现,并将视学报告公开,让公众了解幼稚园的质素。因此,如果视学结果不好,不单会影响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招生,而且会被停止接受学券(每名幼儿每年13000港元)的资助。可以预计,未来香港幼稚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自我评估和校本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学校问责(School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以顺利通过政府的质素评核(Quality Review)。

为了全面了解政府视学报告的关注重点,剖析香港幼稚园最常见的问题,本文对香港教统局(2007年7月1日起改名为“香港教育局”)截至2007年5月所发表的155份视学报告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以供关心香港幼教事业的内地同仁参考。

一、教统局官方通告

2003年2月27日教统局首次公开发表质素保证视学(幼稚园)周年报告,就第一批共30所于2001~2002学年接受质素保证视学的幼稚园作出总结。这30所幼稚园由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出,周年报告分别按各校在“管理与组织”“学与教”和“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三个表现范畴作出系统分析。

周年报告指出,香港幼稚园的共同问题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没有普及有效的幼儿学习经验持续性评估,课程设计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等。

二、视学报告统计分析

视学报告基本覆盖了《表现指标》的三大范畴因为多种原因“儿童发展”范畴(属于结果性指标)没有包括在视学范围内故略去不分析。现逐一分析三大范畴的视学结果。

1.范畴一:管理与组织

由统计可以看出,在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个地区共同存在三大问题:(1)没有发展学校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的达标准则(总平均69%);(2)没有依据自评结果拟定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总平均49%);(3)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总平均37%)。其中,港岛区第二常见问题是“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6%),这是个例外,反映出当时的教统局对港岛区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并不满意,希望各校尽快改善。笔者认为,这极有可能与之前港岛区没有一间专门机构提供幼师培训课程这一客观环境有关,当时所有幼师培训机构均在九龙及新界地区,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各方关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界西区存在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需要“增加校政透明度,鼓励员工参与”(47%),这反映出教统局对该区幼稚园的管理水准不太满意,有近一半幼稚园可能需要改变“校长”的传统管理模式。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管理与组织范畴上存在的共同问题是:(1)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自评机制;(2)没有订立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3)没有订立长远的校本发展计划;(4)没有实行校本管理、全民参与。

2.范畴二:学与教

在学与教范畴中唯一存在于四个地区的共同问题是:“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的空间及时间。”这反映出香港幼稚园普遍存在课程超载(Overloaded Curriculum)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三个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有:(1)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九龙56%,新界东64%,新界西58%),这表明三个地区在评估儿童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亟待改进,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持续性评估机制;(2)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港岛28%,新界西65%,新界东55%),这反映出港岛区和新界教学进度过快,难以适应儿童发展需要。另外,港岛区特有的问题是“日程/习作设计应多样化,鼓励儿童主动探索观察”(28%),表明该区幼稚园教学偏重儿童被动学习和抄写练习,需要改善。九龙区特有的问题是“改善儿童习作分量/设计,检讨家课政策”(45%),表明该区儿童习作分量过重、家庭功课较多,需要减轻儿童的家课分量。新界东区特有的问题是“应利用评估资料改善教学策略和检讨课程成效”(45%),表明该区近一半的幼稚园教学策略和课程成效受质疑,亟待改善。其实,这一问题与该区校本课程发展水准直接相关,与该区教师素质间接相关需要加强校本培训及校本课程发展。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学与教范畴上常见的问题是:(1)课程超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内容;(2)进度超快,教学内容和进度不能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3)评估不当(港岛除外),没有运用适当的儿童发展评估策略;(4)习作单一(港岛),多纸笔和抄写练习;(5)功课繁重(九龙),要适当减轻分量。

3.范畴三: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

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方面,四个地区共同存在的两大问题是:(1)应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总平均13%),这反映出教统局对某些幼稚园的家长教育工作不太满意,因为幼稚园只是一味满足家长的要求,存在课程超载、功课太多,甚至还有纸笔考试等情况。(2)应与家长紧密沟通,促进家校协作(总平均9%),这表明教统局对部分幼稚园在家校协作方面的表现并不满意,希望幼稚园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新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6)特辟专章对家校协作及家长工作展开论述和说明。另外,各区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例如应加强与区内志愿/教育机构的联系(港岛区),幼稚园应因儿童个别差异提供适当的辅导(九龙及新界西区),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九龙及新界东、西区)。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范畴方面做得不错,出现问题的比例较小,而相对常见的问题是:(1)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2)家校协作;(3)应因个别差异提供辅导;(4)关注特殊需要儿童;(5)与区内机构的合作。

综上所述,香港幼稚园在《表现指标》三大范畴中存在九大主要问题:(1)发展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达标准则;(2)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空间时间;(3)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4)依据自评结果,拟定校本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5)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推行持续性评估;(6)与家长密切沟通,促进家校协作;(7)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8)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9)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三、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教统局视学报告及《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一书中总结的结果(李辉,2005),我们认为,香港幼稚园在课程发展方面存在四大问题:

1.课程改革的被动(Passive)与无序(Chaos)。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是被卷入到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开始就是由校长或校方决定课程是否改革以及如何去改,教师并没有决策权。而校长也反映自己是被迫进行课程改革的,“因为人人都在搞课程改革,你不改便被out了”。而对于课程改革方向及推行何种课程模式,各方均显得颇为困惑及没有头绪,只好跟风追潮、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最后改到连自己原有的特色也不见了。

2.课程设置的超载(Overload)或缺失(Missing)。许多幼稚园迫于家长压力而无节制增加课程内容,既学两文三语,还学琴棋书画,纸笔练习多,功课做不完,出现典型的课程超载现象。另外,由于香港大多数幼稚园仍为半日制,三个小时本身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综合课程架构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许多幼稚园的课程出现明显缺失。例如严重缺乏体能尤其是户外大肌肉活动缺乏科学探索活动,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和教育经常被忽略。

3.课程编排的无结构(Non-structure)与无系统(Non-system)。许多幼稚园推行主题式综合课程,但并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课程统整架构以便对《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的六大学习范畴进行有效的统整,导致课程编排的无结构和无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将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和艺术等六个学习范畴天衣无缝地统整起来。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统整架构,许多幼稚园只好打着创意课程的旗号胡乱综合,结果变成为综合而综合,东拼西凑。有鉴于此,教统局课程发展议会(CDI)从2006年9月开始展开为期三年的免费培训计划,以期全面提高各校在校本课程发展及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

4.课程管理的“放羊”(Lazy-faire)与“游击”(Bushfighting)现象。也有一些幼稚园对课程管理实行“放羊”政策或“游击”战术,以为课程就是教材套,选择了教材套就万事大吉,让教师跟着教材套去做就行了,对于本校课程发展方向及如何建构校本课程等问题既不清楚,也不思考。有时心血来潮,跑去参观学习,回来就要照抄照搬别人的课程模式,也不考虑本校是否具备有关条件。前几年出现的一窝风学“Reggio Emilia”的现象就源自此种“放羊”和“游击”心态。

如果说上述情况在原有幼教管理体制下还可以混水摸鱼甚至有效生存的话,在学券制的冲击下这些枯枝烂叶将会无所遁形,必将被涤荡、冲刷干净。香港幼稚园如想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学券制体制下生存、发展甚至壮大,就必须尽快发展富有独特个性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由于各幼稚园自身条件不同,他人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通常无法在自己园里直接或复制使用。这就需要各校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重组,形成适合本校的、本土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严谨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管理系统。简言之,校本课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香港幼教机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发展校本课程并以此带动校本评估、校本培训及校本发展,是目前幼稚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艾珍,李辉,容燕文.从自评走向自我完善〔M〕.香港:朗文出版社,2006:2-4.

〔2〕李辉.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M〕.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5:29-40.

〔3〕李辉,黄艾珍,张杏冰.内地新《纲要》与香港地区《表现指标》之比较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05(3):32-34.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spection Reports

on Hong Kong Kindergartens

Li Hui, Zhou Yali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4)

以往的高校―幼儿园合作项目几乎都要面对“优势知识”的矛盾――高校生产的正式的、基于学术基础的知识要优于蕴涵于园本文化和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幼儿园知识,[2]在合作中,高校专家往往把握着合作过程、事务决策等方面的绝对话语权,幼儿教育实践者要么过度依赖学者力量,要么应付了事,致使合作表面化,两类知识的不平等违背了伙伴之间平等共商、合作共建的本质,最后往往导致合作关系的破产。本研究建立的伙伴关系充分肯定了两种机构的知识,尤其是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认可并被整合到项目中。

1.以园长主题报告为载体总结提炼幼儿园实践性知识

活动开始前,专家组要求园长们通过PPT、图片、音像等资源呈现幼儿园的发展历程,目的是促使园长总结提炼幼儿园的实践性知识,帮助园长重新审视自身的经验与不足。园长们准备的主题报告涉及园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引领、园本管理等多方面的实践经验,例如,在“课程与教师”专题中,深圳范园长从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园本课程“慧智童心――多元智能做中学”;深圳何园长讲述了幼儿园教师经历四大阶段“艰辛中带着喜悦”的专业成长之路;北京左园长阐释了为教师提供有效引领和支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种种创新;北京徐园长则报告了自己如何根植于教育实践,推动园本研究的进行。这些主题报告是园长们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工作坊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高校专家不仅设计了工作坊的实施框架,还与园长们一起准备了专题报告,实现了实践性知识和学术性知识的共享。

2.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幼儿园实践性知识的主体价值

在工作坊一日活动中,幼儿园园长的知识主体地位十分凸显。园长的12场主题报告贯穿始终,他们分别阐述了园本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在深圳五所参观园现场观摩中,园长自带相机记录印象深刻的教育片段;在“北京园长的眼睛”环节,园长选择某些照片解释其背后的教育价值;在头脑风暴式的集体研讨中,园长们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思考。尽管来自地域不同、关注问题层面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不同,但园长的实践智慧在工作坊中得到了交流与碰撞、融合与提升。例如,在“园长领导力”专题中,深圳一位园长分享了她对教师和课程关系的感悟,即“支持教师,成为课程敏感的发现者和积极的参与者;激发教师,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和实践者;成就教师,成为课程发展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另一位园长说:“我看到了一个孩子自己在墙上涂涂画画(可擦掉重画)的时候,内心很感动,它既体现了幼儿园对空间的利用,又体现了环保教育、绿色教育;不仅可以节约纸张,而且尊重了孩子的天性……”与此同时,工作坊也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发挥学术性知识的引领作用,例如,在“课程与教师”讨论后,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指出,优质的课程与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关键着力点,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在“园长社会责任”讨论中,冯晓霞教授解读了园长领导力的辐射路径,即园长不但要领导幼儿园的教育改进,也应该关照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些专家知识的传递不同于脱离情境的学术报告、讲座,而是在幼儿园现场讨论后直接进行点评,更能够促进园长结合实际从学理层面思考幼儿园改进、教师发展等问题。

3.以园长反思报告为工具提升幼儿园实践性知识

活动结束后,北师大专家为园长们提供了后续任务――书写个人反思报告,目的在于让园长梳理在活动中产生的直觉与感悟,将其转化为个人的教育智慧和切实的幼儿园改进行动。例如,北京某园长通过对两地幼儿园的差异比较,引发了这样的思考:“适合孩子的教育,需要构建什么样的园本课程?适合孩子的教育,需要怎样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合孩子的教育,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有了思考,便有方向;有了问题,便有了动力。深圳一行,引领我在‘办有文化、有品质的幼教’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建立更为完善的科学实践行动……”对于每位园长的反思报告,专家又会给予提炼提升和资源支持,如专家会将某些园长的反思报告进行修改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总之,“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机制”重新定位和解释了幼儿园实践性知识的独特力量,“通过在现实的学校和班级情境中的持续对话,幼儿园实践者的声音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权威,并经常对大学教授们所代表的更为正式的知识基础形成挑战”,[3]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合作双方的地位差异,使两种知识的作用都能得到发挥。

二、支持幼儿教育实践者的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大脑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人际间的协作而进行的意义建构过程。为此,“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机制”主张为幼儿教育实践者提供情境性的学习环境、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及平等协商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支持实践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据此我们建立了“知识建构模型”(如下图),并在工作坊中进行了应用。

1.情境性的学习环境调动园长的已有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指出,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一切建构学习的基础,新的知识经验需要从已有经验中生长出来。园长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就应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此工作坊安排在幼儿园现场进行,通过真实的教育情境迅速激活园长们的已有经验,从而帮助园长顺利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和新观念。例如,通过参观园所环境、观摩教学活动,引导园长们思考“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与原有的做法有何不同?”这种活生生的教育现实能够快速启动园长的原有经验,引发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在“北京园长的眼睛”环节中,园长们通过照片聚焦于某些教育片段来描述与澄清焦点问题,学习某项关键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活生生的”教育现象面前,专家理论能够很快得到教育实践的反哺,园长更有可能对理论知识产生共鸣。

2.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园长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工作坊的每一活动避免了专家讲座、报告等学习方式,主张园长在参与活动与讨论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例如,在“观察与描述”环节,园长们自己用观察、实物收集、作品分析等方法感知与理解幼儿园教育现象,专家是园长们的支持者;在“分享与鉴赏”环节,双方园长通过个人报告互相鉴赏,彼此之间进行知识的讨论与创生,专家是园长的欣赏者;在“变革与行动”环节,通过园长、专家一起对某一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研讨,促使园长互相激励变革并形成对实际行动的思考,专家是园长的合作者。在工作坊一日活动中,园长们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她们不是在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校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为教师“自学”提供支持、引导与合作。

3.平等的学习氛围促进园长专业知识的改善

知识的学习更容易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发生,在我们的设计中,高校专家与园长们是学习伙伴,她们在平等协作的氛围中分享与学习专业知识。例如,在“分享与鉴赏”环节,专家与园长们的报告共同面对大家的质疑与欣赏、批判与吸收;在“融合与升华”环节,专家的点评能够从实际出发,引导两地园长从具体的教育现象走向对普遍性问题的规律性、对地域性问题的多元化认识,专家代表的学术知识与园长代表的实践智慧达成了融合与升华。在平等关系中,专家代表的不再是象牙塔里的“优势知识”,园长们的实践性知识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种平等性更有助于园长与专家在课程与教师发展、园长领导力等重要问题上深层互动,从而促进园长们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的改善与提升。

三、结论

时至今日,“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机制”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一机制一方面通过平等定位幼儿园实践知识与学术性知识,将幼儿教育实践者的专业地位加以认可,这使得实践者与专家很自然地拉近了距离,其零散的实践经验更容易在专家引领下转化成系统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有效支持实践者将原有经验合法化并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从而促使实践者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从工作坊后续反馈来看,它对实践者的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当然,幼儿教育实践者的专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要求这一合作机制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但伙伴合作机制涉及“更为多样的关系模式、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看待问题的更多样化的视角、整合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多样化方式以及组织内部和组织机构之间更大自由的获得……”[4]其结构的复杂性、实施的困难度以及面临可能障碍的多重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全面、深入地思考与研究“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机制”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3]DarlingˉHammond,L.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M].王晓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5)

(1)通过积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等卫生工作,加强幼儿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等有效措施,我园贯彻落实了教育局抗击非典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并以“预防措施到位,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受教育局通报表扬。

(2)通过岗前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整体素质。将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市少儿花会画展,我园选送了50多幅美术作品;同时参加幼儿画展,80多幅美术作品获奖。

(4)我园教师创编的幼儿舞蹈《草原游记》、时装表演《健之美》、《对面女孩看过来》参加了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在大家乐举办的1——3岁幼儿生日会活动,扩大了我园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5)加强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较高,对学过的英语口语、歌曲掌握较好,能听懂并愿意用英语对话,基本养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英语发音较准确;能听懂并愿意用简单的英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完成多个连续的简单英语指令。

(www.kt250.com 课堂作文网整理)

2、需要加强的方面

(1)加强幼儿独立讲述、表演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增强自信,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坚持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渗透,提高幼儿英语听、说、唱的能力。

(3)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升艺术园品牌。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深入开展优质园本课程的研究,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形成课题

总结报告。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健全幼儿成长档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并进行分析评价,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

(2)整理课题计划、阶段小结、专题文章、教师随笔、活动设计(照片、VCD)、教玩具照片等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参加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五”课题结题成果展示。

2、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英语教育

(1)通过英语的高频运用,熟练生活口语。

(2)加强情景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3)多采用歌谣、儿歌,使英语学习更为有趣。

(4)运用直观、形象的教育,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各月工作计划

九月:

1、认真做好开学的相关工作:

1)开学前普访

2)活动室布置

3)组织“大带小”、音乐会等活动,安定幼儿情绪

4)建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5)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6)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2、开展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舞蹈、声乐、乐器、绘画及英语、音乐优秀课例评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并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画、舞蹈)

3、组织秋游活动——游览红树林。

十月:

1、开展“祖国万岁”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组织半日活动考核,向家长开放(必须含由本班教师执教的英语活动)。

3、参加长城片交流观摩活动。

4、参加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音乐)。

十一月:

1、以艺术节活动庆祝幼儿园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师生的艺术、双语才能(形式:幼儿英语歌舞、英语短剧,教师家长歌舞,师生家长书画展)。

2、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组织经验交流会。

3、参加长城片0—3岁早教研究交流活动。

(www.kt250.com 课堂作文网整理)

十二月、元月: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6)

(1)通过积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等卫生工作,加强幼儿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等有效措施,我园贯彻落实了教育局抗击非典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并以“预防措施到位,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受教育局通报表扬。

(2)通过岗前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整体素质。将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市少儿花会画展,我园选送了50多幅美术作品;同时参加幼儿画展,80多幅美术作品获奖。

(4)我园教师创编的幼儿舞蹈《草原游记》、时装表演《健之美》、《对面女孩看过来》参加了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在大家乐举办的1——3岁幼儿生日会活动,扩大了我园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5)加强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较高,对学过的英语口语、歌曲掌握较好,能听懂并愿意用英语对话,基本养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英语发音较准确;能听懂并愿意用简单的英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完成多个连续的简单英语指令。

2、需要加强的方面

(1)加强幼儿独立讲述、表演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增强自信,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坚持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渗透,提高幼儿英语听、说、唱的能力。

(3)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升艺术园品牌。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深入开展优质园本课程的研究,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形成课题

总结报告。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健全幼儿成长档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并进行分析评价,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

(2)整理课题计划、阶段小结、专题文章、教师随笔、活动设计(照片、VCD)、教玩具照片等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参加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五”课题结题成果展示。

2、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英语教育

(1)通过英语的高频运用,熟练生活口语。

(2)加强情景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3)多采用歌谣、儿歌,使英语学习更为有趣。

(4)运用直观、形象的教育,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各月工作计划

九月:

1、认真做好开学的相关工作:

1)开学前普访

2)活动室布置

3)组织“大带小”、音乐会等活动,安定幼儿情绪

4)建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5)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6)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2、开展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舞蹈、声乐、乐器、绘画及英语、音乐优秀课例评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并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画、舞蹈)

3、组织秋游活动——游览红树林。

十月:

1、开展“祖国万岁”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组织半日活动考核,向家长开放(必须含由本班教师执教的英语活动)。

3、参加长城片交流观摩活动。

4、参加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音乐)。

十一月:

1、以艺术节活动庆祝幼儿园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师生的艺术、双语才能(形式:幼儿英语歌舞、英语短剧,教师家长歌舞,师生家长书画展)。

2、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组织经验交流会。

3、参加长城片0—3岁早教研究交流活动。

十二月、元月: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7)

(1)通过积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等卫生工作,加强幼儿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等有效措施,我园贯彻落实了教育局抗击非典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并以“预防措施到位,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受教育局通报表扬。

(2)通过岗前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整体素质。将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市少儿花会画展,我园选送了50多幅美术作品;同时参加幼儿画展,80多幅美术作品获奖。

(4)我园教师创编的幼儿舞蹈《草原游记》、时装表演《健之美》、《对面女孩看过来》参加了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在大家乐举办的1——3岁幼儿生日会活动,扩大了我园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5)加强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较高,对学过的英语口语、歌曲掌握较好,能听懂并愿意用英语对话,基本养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英语发音较准确;能听懂并愿意用简单的英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完成多个连续的简单英语指令。

2、需要加强的方面

(1)加强幼儿独立讲述、表演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增强自信,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坚持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渗透,提高幼儿英语听、说、唱的能力。

(3)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升艺术园品牌。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深入开展优质园本课程的研究,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形成课题

总结报告。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健全幼儿成长档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并进行分析评价,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

(2)整理课题计划、阶段小结、专题文章、教师随笔、活动设计(照片、vcd)、教玩具照片等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参加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五”课题结题成果展示。

2、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英语教育

(1)通过英语的高频运用,熟练生活口语。

(2)加强情景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3)多采用歌谣、儿歌,使英语学习更为有趣。

(4)运用直观、形象的教育,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各月工作计划

九月:

1、认真做好开学的相关工作:

1)开学前普访

2)活动室布置

3)组织“大带小”、音乐会等活动,安定幼儿情绪

4)建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5)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6)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2、开展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舞蹈、声乐、乐器、绘画及英语、音乐优秀课例评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并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画、舞蹈) 。

3、组织秋游活动——游览红树林。

十月:

1、开展“祖国万岁”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组织半日活动考核,向家长开放(必须含由本班教师执教的英语活动)。

3、参加长城片交流观摩活动。

4、参加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音乐)。

十一月:

1、以艺术节活动庆祝幼儿园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师生的艺术、双语才能(形式:幼儿英语歌舞、英语短剧,教师家长歌舞,师生家长书画展)。

2、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组织经验交流会。

3、参加长城片0—3岁早教研究交流活动。

十二月、元月: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8)

国际游戏协会亚太地区副主席、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岛村志仁作了题为“游戏作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目前人们对儿童学习认识缺失的两个方面,即儿童对所生活的社区或社会的归属感和自信(关乎自我的身份认同)。他认为,游戏本身并不决定怎样才是快乐的人生,但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机会,帮助其学会独立选择和决定自己将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创造怎样的社会。据此,他提出,认真研究“儿童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综合游戏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以及如何创建这样的环境”是需要全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们共同关注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保障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及其权益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

香港智乐儿童游戏协会主席周镇邦作了题为“从大脑发育看游戏”的报告。他认为,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不断地体验外部世界,并在相互作用中获得自身之外的第一手资料。他强调指出,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元素,游戏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对于促进幼儿体能、认知、智力、社交、表达、创意、情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因此,除了体能和技巧外,游戏是儿童认知经验及智力发展的最佳“推进器”,也是儿童情绪经验和社会性发展的最佳“调试器”。

台北教育大学玩具与游戏设计研究所所长、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张世宗博士作了题为“从游戏到游艺――传统童玩与现代乐育”的报告。他以传统游艺研究与乐育作用作为切入口,提出了“乐育”(Edutainment)这一重要概念。他还区分了玩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物玩”“境游”和“人戏”,并提出了“游艺学”(Ultimate Education Learning)的概念,认为游艺学是休闲和教育的综合体。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香港委员会主席、世界儿童基金会香港地区副主席孔美琪博士在《儿童游戏的国际趋势:父母与教师的视角》的报告中介绍了香港地区的游戏开展情况以及OMEP的一项跨文化研究――早期教育中的游戏和学习。她从解读香港《学前教育课程指引》(2006)出发,阐述了香港地区的家长和教师们的游戏观、游戏指导、家庭与社区的游戏支持策略等。在谈到OMEP(2003)的一项基于八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时,她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游戏的特点、游戏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副教授在《中国课程改革中的幼儿园游戏实践分析》的报告中,分析了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她认为,教师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面临问题和产生困惑并不断解决问题和消除困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体现自由意志的游戏本质的认识日益清晰。根据游戏的这一本质特征,她提出幼儿园游戏与教学“融合”和“并列”两种实践途径,并建议实践应从“游戏与教学并列”开始,教师应在教学和游戏中提高把握两者关系的专业素养,逐步达到将两者融合的境界。

在题为“玩具、结构游戏与儿童操作学习”的报告中,湖南师范大学曹中平教授分析了玩具的教育价值、学习功能以及结构游戏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儿童的一种独特的学习类型――操作学习。操作学习的脑科学诠释旨在重新思考幼儿园教育情境下幼儿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与教育活动策略的有效性。

除了主会场的精彩报告外,大会还设立了四个分会场。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幼儿园教师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香港教育学院胡馨允教授和香港基督教宣道会宝湖幼儿学校梁佩仪介绍了她们相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一个香港职前幼儿园教师所实施的方案教学活动为例,分析和探讨在信息时代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玩教具设计和制作的可能性与实践性。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刘宣文教授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儿童玩具偏好研究的基本情况,认为儿童的玩具偏好受到社会、家庭、生物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成人可以通过反刻板模式等从认知层面和行动层面上改变儿童玩具偏好的态度和行为。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玩具与游戏研究所周平副教授针对儿童在玩耍中意外事故频发的现象,介绍了预见意外伤害和控制风险的相关策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王春燕教授对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探析,从儿童的生活需要游戏、对游戏与学习关系的新认识、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整合性出发,探讨了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游戏与教学一体化”课题组和与会代表分享了“游戏与教学一体化”的课程实践经验和思考。南京市第二幼儿园介绍了关于开放游戏开放指导的思考。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9)

实干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全区上下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大干而不是小干,真干而不是虚干“的精神,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再造一个新的xx。

20xx.6.8-6.9,xx区实验幼儿园申芸书记作为xx区教育系统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太原市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

20xx.6.10,xx区实验幼儿园申芸书记回园组织召开支委会,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太原市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有关文件和精神。

20xx.6.15,xx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太原市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魏民书记《全面对标一流,加快转型跨越,为实现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目标而奋斗》的报告后,全体党员畅所欲言,争先发表自己的感受。报告实事求实的回顾与总结过去的五年,又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实际今后的五年工作与展望,报告非常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激发干劲。鼓舞斗志。全体党员表示;要深刻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特别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将报告精神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

20xx.6.20,xx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进行党课讲座,全文学习中国共产党太原市xx区第四次代表大会魏民书记《全面对标一流,加快转型跨越,为实现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目标而奋斗》的报告。支部要求党员教师学习报告后,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习心得。

xx区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太原市五星级幼儿园,也是山西省示范幼儿园,全国百佳特色示范幼儿园,全面开展对标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实验幼儿园提出的“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和谐发展”的目标,坚持 “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的教育理念,把实验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强,做好。对标一流,实干为本,就是要以“素质教育提升年”为主题,以幼儿发展为主线,以落实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规范教育管理为保障,开展园本课题研究,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全面实施“对标”工程,制定发展目标,落实学赶帮超举措,全面提升办园品质。对标一流,实干为本就是要找准对标,树立标干,营造学赶帮超的“对标”氛围,做好园与园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帮互学接对子。对标一流,实干为本就是要大兴为民之风,大兴实干之风,大兴务实之风。一是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二是结合实际,推进有序;三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通过学习报告,结合实验幼儿园实际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解决问题倾心服务。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篇(10)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东教授作了题为“童年生态与儿童教育的整体构架”的学术报告。刘晓东教授从诠释儿童教育学视野中的“身体”入手,剖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关系,并就儿童发展如何实现身体、精神、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儿童教育应注重“身体”、强调“身体”的观点。学术报告后,刘晓东教授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如何辨析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视野中的“身体”概念,原始人是否是真正意义的“人”及如何看待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差别等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侯莉敏教授作了题为“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基本条件”的学术报告。侯莉敏教授阐释了儿童社会性教育应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础,遵循“由里向外”的基本原则。她特别指出,对年幼儿童来说,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特别是成人对儿童的抚育方式影响儿童期人格特征的形成,进而影响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儿童社会性教育是一门关于儿童与社会、儿童与文化的科学,离开了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离开了幼儿自然发展的基础,设计得再好的社会性教育课程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作的学术报告――《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本路向》,在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领域研究的时代转换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领域课程与文化、社会领域课程与生活的关系作了阐述。虞永平教授认为,在实施社会领域课程的过程中,要使课程成为儿童的文化,必须关注文化的隐性作用及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教育是为了生活与评说生活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即是生活教育。虞永平教授还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幼儿园社会教育体系等问题作了深入而翔实的解读。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的学术报告《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教育反思》,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野,就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了反思,进而提出教师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化为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育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转化为对个体精神的“教化”,教学目标应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转化为对儿童心灵的陶冶等观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伟教授作了题为“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姚伟教授分别对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解析与辨析,并用真实、丰富的图片和幼儿园实践案例介绍了自己对如何构建具有文化的开放性、独特性和适宜性的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姚伟教授指出,只有当课程回归文化的逻辑起点――生活世界的时候,儿童才能面临真实的世界,有效地体验文化“化人”的过程。

二、观摩与研讨

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一直是广大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一热点,来自南京、苏州、南宁、桂林的6位幼儿园教师展示了6个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并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一些问题颇受大家关注,如如何在当前强调整合的课程实施中关注幼儿本身、关注细节、关注幼儿完整经验的获得,如何设计与组织有效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等等。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获奖论文交流会,参与交流的既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也有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他们有的从理论视角对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审视,如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甘剑梅老师作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深度模式――基于品格的整合学习”的发言,介绍了模式理论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在幼儿园如何实施以基本品格(如爱、尊重、善良、友谊、欣赏差异、移情、忍耐、合作等)为主题的社会性教育;有的对社会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如江苏张家港市东莱幼儿园的代表作了题为“利用社会环境,夯实幼儿情感之基”的发言,介绍了该园走进社区环境,丰富幼儿文化知识,借助社会环境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通过观摩与研讨,代表们一致认为,社会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虽然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体裁、题材与形式各不相同,但社会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幼儿如何“成人”、如何“为人”是一致的。社会性教育关注的是儿童和谐人格的形成过程,它应更注重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因而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追求短期的外在目标。

通过交流与研讨,与会代表们对儿童社会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儿童社会性教育是关涉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性教育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切忌说教,而应在自然、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只有强调社会性教育活动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儿童的体验与感知,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

Children, Culture and Society

上一篇: 理财产品营销方案 下一篇: 职业教育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