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6:59: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

篇(1)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当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得到优化,节省物力和人力。然而,在目前形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探究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的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充分与正确地认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首要的,认识不到位,就会使得行动的积极性大大地降低,很多人未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效地管理企业、价值较大的辅助决策信息的提供、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速度等,感觉不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依旧能够管理好企业。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未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开始的时候,怀有过高的期望值,希望大大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是当需要投入较多成本的时候,在没有看到显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便失去了信心,他们的目光不够长远,这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2 技术上的缺陷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基础、管理基础、技术基础,可是一部分企业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标准比较低,员工的计算机水平不高,这会使得企业的基础数据失真或者是残缺,基础数据的缺失,就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的内部标准不够健全,这不利于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行业间的规范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这导致行业之间不方便使用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1.3 缺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关键需要人才的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少不了一些能够应用与研究信息技术,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部分企业存在“轻人才、轻管理、重技术”的倾向,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严重地缺少复合型的人才。这使得一方面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地流失;另一方面较难将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吸引进来。这些都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1.4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

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很多的企业未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方式,企业的需要才是最为关键的,他们一味地追求系统全和大的功能,这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跟自身的管理和业务流程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最终导致投资的浪费与设备的闲置。而且,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当中,缺少具备管理特色,套用和照搬信息化技术,系统的需求研究不够,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缺少实用性与针对性,因而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

2 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意识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当中,思想意识的差异能够影响着行为,想要更好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提高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观念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它对领导与员工的思想造成了束缚,消极地影响着企业信息的传输,因此一定要树立新型的思想意识。企业领导要明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使所有的领导、员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进而能够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此外,还应当应用和传播信息化建设的思想,以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2 做好规范标准和基础数据工作

为了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应当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采集,只有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企业才能够实施有效地管理。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先进的信息化标准,以保障数据采集的标准性,全面性和真实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和行业的规范标准,跟企业一起制定出目前的标准。与此同时,每个行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于每个行业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

2.3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实施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引进和培养人才,以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企业缺少的关键性人才,企业应当大力引进。不管企业是引进人才,还是培养人才,都应当创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用人制度,以能够创设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氛围。针对一部分不但懂得信息技术,而且懂得管理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应当给他们施加压力,以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他们的作用来。

2.4 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孤岛消除

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不高。不少的企业表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还存在着信息孤岛的情况,还有的企业表示“企业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缺少一致规划的信息系统开发,共享数据比较困难,效率比较低,资源浪费严重,较高的生产成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就是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这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我们应当对“轻信息资源开发、重网络建设”的现象进行纠正,注重开发信息资源,以使信息孤岛减少直至消除,以有效地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理想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管理改革与思想更新的艰巨且复杂的工程。只有真正地将存在的问题解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软件和先进的模式、方法、思想相统一,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江.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2]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3]冯铁,杨柳.浅析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江西化工,2009(03).

篇(2)

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在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源,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送、存储、检索等处理,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实时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二)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四)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

第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稳定性差。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

(二)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培训。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顺应了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成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但应看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距离现代企业信息经济的要求还很远,企业会计信息化变革任重而道远,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以及会计人员都应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篇(3)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文秘站: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篇(4)

Abstract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while the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refore, researching informa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very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e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formaiz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后,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当属制造业。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贯穿于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活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技术,实现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管理决策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市场销售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1-2]。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1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历程开始起步,企业计算机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80年代初,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开始发展。自十五大以来,中央对信息化及制造企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现今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5%,占全国GDP的36%左右。

2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信息建设投资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调查,2008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了437亿元,2009年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514亿元,较2008年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提高17.6%。与此同时,我国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引进有所提高,2009年企业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较2008年提高23.7%。但从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来看,70.5%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外部资金来源不足,难以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后期发展提供后续资金,导致信息化不完全。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仍然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80.6%的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员,即使是国家重点制造企业,仍有62.3%缺少信息人才。

2.2制造企业信息意识薄弱,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和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企业每100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8年的28.8台提高到2009年的32.3台,增长12.2%;此外设立CIO的制造企业也有所提高,由2008的39.9%提高到2009年的43.1%,增长8.0%。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意识的薄弱依然是制约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制造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超过29%,50.1%的制造企业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短缺。较多数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持观望态度,怀疑信息化的效益和可实施性,担心会破坏原有的系统体系,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少数制造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简单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远工程。

2.3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深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从内部局域网的使用来看,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制造企业由2008年的48.6%增加到2009年的52.1%,增长7.2%;从ERP管理软件的使用来看,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5%。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网上查询(73.2%)、信息(71.4%)等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下转第36页)

(上接第34页)

度还相当有限,如CAD,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图上,三维CAD、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远高于管理。就整个制造业来说,ERP管理软件普及率仅为10.4%。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涉及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但是大多数制造企业只能拥有1~2个层面的管理系统,或者不能将其中的每个分项管理系统融合到一起,造成了信息孤岛。

3发展对策

3.1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培养信息化人才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制造企业自身应该利用各种渠道融资,包括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等,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还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制造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效率,制造企业还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制造企业可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用于引进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企业员工[3],根据不同层次员工对信息化的需要,制订不同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分开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3.2加强宣传,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

政府要把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技术规范等,培育一批典型并推广其经验。多数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政府有义务帮助这些企业重新认识信息化。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制造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如果没有全员信息意识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实施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难免夭折。作为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应该提升制造企业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对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认识。

3.3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完善管理体系

制造企业要广泛深入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全局来看,制造业要增加内部局域网的使用率;就单个制造企业而言,应扩大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此外,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不应只停留在图上,三维CAD、仿真设计等应灵活使用。同时,制造企业要完善管理体系[4]。应广泛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以实现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搭建先进的管理平台,如“6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 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壮大的需求。

4参考文献

[1] 陆清华.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篇(5)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低廉的费用和最准确的结果去处理和传递大量复杂的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因其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走入现在化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将邮件信息化、文件信息化,企业也将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企业完成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发生逆转,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信息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时,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这些资源转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使用,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问题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它,可以挽救一个企业;但如果有人认为它是天衣无缝,是企业的尚方宝剑,也可能使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输得一败涂地。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重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有些企业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软件没有很好的利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企业整体运作失败,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到位。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观认识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威胁,使系统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部分底层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思想抵触行为对信息化管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一些生产运作环节脱节,导致总任务进度迟缓、甚至无法完成。

3、员工培训程度不到位。一项新生事物出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在这里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接受程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员工在态度上认识不足、培训不到位的问题。这里就涉及到软件供应商和企业人力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有软件供应商销售完软件后培训服务不按时、不全面,员工未能完全掌握软件操作流程,导致系统一正式运作就问题重重,使企业找不到方向。

4、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生成运作不能完全融合。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就目前来说较为混乱,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多管理软件的名字和软件供应商,软件价格相对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软件供应商与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可能出现企业因为要购买某软件的某一个环节而购买一整套系统,这对于那些有规模的企业来说相对难度要小一些,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而且一些软件供应商为适应大型企业要求或是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设计,致使一些软件与企业生产运作不能完全相融,对于企业实施者来说,就是花钱买问题了。

5、信息化管理数据安全性存在隐患。数据安全在信息化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安全性存在的隐患使信息化管理存在巨大硬伤。如果企业信息资源丢失或混乱,会造成企业无法运转,日常管理功能无法实现,财务报表无法处理等情况。企业在日常使用软件时因为病毒感染或他人恶意攻击,出现小到某个员工个人数据丢失,大至网络服务器瘫痪,都会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目的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以便日后能够清楚地认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里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改变领导方式,处理好内外关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它使企业迎接新经济的挑战,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数以万计的小型企业,对信息社会的回避、熟视无睹都必然给企业发展带来阻力。因此,把信息社会的思维管理理念嫁接到传统企业,需要处理好内外关系,不要迷信电子商务、网络化和信息化。企业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驶上信息化管理的快车道。在组织出现变革时,需要上层领导足够重视,深入每一个环节,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全员参与、责任分明、层层落实才行。重视企业组织的重新设计与适应性的关系,不可以生搬硬套。注重每个业务处理流程,每道工序数字化工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2、改变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需要全员渗透,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入初期将业务的优点以及最实惠的日常工作流程传授给员工,让所有员工感受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益处,而且益处不仅是对企业的,还有对员工个人的。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员工需要加强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换。

3、加强员工培训,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将员工培训视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进程,在培训之初建立培训体系,培训机构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对员工分层次培训。与软件培训机构在购买之初达成培训协议,制定培训计划,双方严格控制培训流程,防止软件培训机构偷奸耍滑,被培训员工消极怠工,付出时间却没有成效。在培训开展时应由专门部门负责培训流程,监督和管理软件培训人员与企业员工,对考核过程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考核人员碍于情面出现漏网之鱼。

4、注重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的适用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购买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现在市场上信息化管理软件颇多,层次不同、价格不一,这就需要企业认真斟酌,要花精力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取上,企业需挑选既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共同完成此任务。若企业内部在建立初期没有此类人才,那就需要企业从长计议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一些软件供应商为吸引顾客,他们采取了试用、租用等形式,企业为减少成本和风险可以一试。一些有资力的公司可以在管理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前期参与设计或在软件成品之后为适应企业管理流程要求对各别模块进行修改。以上这些都可以解决信息化管理软件在企业生产运作中的适用性问题。

5、加强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和核心。随着计算机用户的范围和访问计算机资源的手段发生巨大变化,对企业来说保证信息安全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威胁,但要尽最大努力防止信息数据丢失或泄露。在加强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安全问题可以采取成立专门的网络中心,保证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和防止外部网络攻击,采用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在网络操作中,对员工进行权限设置,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和及时备份,等等。制定相关信息安全条例,不允许员工非法操作,并制定相应严格的惩罚制度。

四、结束语

通过探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认清信息化管理,它并不是一项高新技术,也不是普通的管理方法,需要企业正视信息化管理问题,它是企业不断改造和升级的过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单靠以往的产品质量、价格、功能等传统因素已无法完全确保其竞争优势,需通过一种途径以确保在市场反应速度、决策的正确程度、创新能力、运作效率等方面占有一定的先机。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信息化管理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希望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学会从外部准确而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调整企业结构,保证企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1.新疆财经大学;2.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27-02

在我国20多年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缺乏对信息系统的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作了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1.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规划上存在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财务信息化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确定财务信息系统应用的边界,搞好财务信息化规划是关键。但目前不少企业存在财务信息化规划不当的情况。有的企业未能与业务流程优化结合起来,财务信息化项目组织不得力;有些企业仅仅对财务和购销存等部分业务模块进行局部信息化管理,而未对企业在信息化进行整体规划,没有科学地设计、规范业务与优化管理流程,经验不足,导致“信息孤岛”;有些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之前,没进行充分动员、得不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使企业信息化被迫中断;有些企业领导重视只是在形式上的,关键时刻不能给予支持。因此,缺乏规划的财务信息化项目往往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

2.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同任何项目一样,财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也具有临时性特征。当项目结束后,财务信息化的下一步工作转入了运行阶段。而在运行阶段,同样存在问题和误区。忽视知识转移,对项目持续改进和后续投入缺乏思想准备。重实施,轻维护会给企业财务信息化运行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有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在业务方面素质较差,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软件,一旦出错,可能使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3.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信息化的管理和控制层面看,如何保证整个财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管理是确保财务信息化绩效实现的关键所在。虽然企业领导重视,。但是由于在管理和控制方面由于一些确实存在的困难,比如子公司众多,不能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重建设,轻管理”会成为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短板”。

而财务信息化的管理缺乏,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方面。如系统安全备份没有落到实处。比如美国2000年以前十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有29%也因为数据丢失而在两年内倒闭。此外,建章立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二、优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正确规划

(1)财务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是对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公司竞争力的体系化、全局性的战略思考。信息战略是对企业信息需求与供给相关的明确或隐含的目标、愿景、指南和计划的总称,其内容为企业领导层所认可,并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为目的。企业信息战略管理应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组织管理三部分。

(2)阶段性与扩展性结合,分阶段选择实施财务信息系统的不同子系统,要认真分析企业的战略与信息技术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战略带来偏移。

(3)财务信息化规划要适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在规划时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现有的流程处理和业务需求,指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规范,而不是一味追求先进技术和最新版本。

(4)企业引入和实施财务信息化项目应该掌握财务信息化的核心需求,明确财务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5)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标准,培养或聘用高级技术人才,提高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各单位应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人才。另外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并制定事实求是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注重实效。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不同要求、内容进行培训。

2.实施过程的对策

对于信息化实践来说,没有绝对的实施方法,因为信息化项目实施是科学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

(1)指定一套成熟完善的项目实施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体项目进度、顾问人员的实施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和实时控,根据项目进度和客户反馈进行及时调整,为项目实施成功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

(2)IT应用与流程优化相结合。流程设计要分阶段进行,先建立相对简单、目前有条件实施的流程,待初步巩固流程执行的成果后,再根据流程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在流程设计中要关注流程执行者,而不是关注流程管理者和流程编写人员。

3.运行上的改进

(1)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转向财务分析和管理控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及时地适应新系统的要求,改善原有财务业务流程。企业要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员工适应新系统的能力,加快财务信息化发展。而企业财务信息化培训范围应包括:企业信息化理念的灌输,财务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和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培训。

(2)当财务系统经过试运行,进入日常工作阶段,财务人员仍要进行维护,其包括:改进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维护时要根据业务需求,指定岗位责任制;财务部门制定维护流程;专业化信息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三、结语

通过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和加强,有效解决了曾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充分证明了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篇(7)

中图分类号: F27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69-01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中小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来看

1.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管理。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等;尚未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特别是企业中的CEO和CIO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生产经营计划不准确;盲目采购,导致库存量大,资金不能够合理利用;中小企业内部机构臃肿,职能不明确,业务流程不畅,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来源存在失真状况,且不能集成和动态查询,导致中小企业决策和日常工作缺乏科学的依据;缺乏基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ERP系统,不能够有效地对企业信息实行快速处理、动态查询、高度集成和准确分析等等。

2.企业信息化未能从深层次触动企业管理变革。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二)当前我国信息系统不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1.信息系统不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实施过程过于繁杂。我国中小企业涉及方面广,所从事的相关生产也是包罗万象,而信息系统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的特点或大企业的规模来涉及和研发的,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的特定需求。而从国外购买相关的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不同的IT厂商打交道。这种繁杂的实施过程也影响了中小企业实行信息化的积极性。

2.价格昂贵,方案缺乏个性。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在对中小企业关于信息化建设障碍的调查中,38% 的企业认为缺乏一种系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3.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系统的维护比较复杂,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中小企业需要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更全面和更完善的服务。但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 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还不能令人满意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引导和扶持不到位。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公共平台还没能很好地搭建起来,对中小企业与适用提供商之间联系的沟通工作做得不到位,缺乏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2.提供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存在“水土不符”等问题,很难被中小企业所接受,有一些I T方案提供商只是把自己的产品优势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推荐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实实在在地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制订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软件产品还不多或不能很好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3.在信息沟通、服务质量、系统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企业信息化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作为支撑保障。虽然我国近十年采,在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很薄弱,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意识不强,信息传输不畅。

二、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IT技术,通过对我国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渐进式的重组,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明确量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与价值、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ERP系统。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还造成投资的浪费。

3.注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稳定。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把技术开发人员、经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认识一致,动作协调,影响信息化进程。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与支持单位合作过程中大力培养企业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这样一支过硬的技术开发队伍,需要培养,更需要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进行完善、改进和运行维护,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二)针对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发展企业信息化

1.提供及时、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充分调动和合理整合有关社会资源,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输出作用,发挥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技术开发优势,发挥管理咨询公司和工程监理机构的协调管理能力,由政府部门、I T 厂商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构建和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适用、完善、诚信和高效的社会化服务。

2.信息化专业服务商要以企业目标为己任,携手合作,期待双赢。信息化专业服务商应充分认识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对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远大目标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而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本身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三)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出台相关鼓励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政府应组织IT业界、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集思广益,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台与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相配套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建设、网络互联、信息标准、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方面,应加快信息化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制定。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应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增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强信贷支持。

3.建立起模范效应与相应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典型、优秀的信息化中小企业,应在业界中予以宣传,树立起“榜样效应”,有利于其余中小企业模仿与学习,找到自己企业的发展新路。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能够刺激中小企业实行信息化的积极性,也算是一种“政府刺激”。

参考文献:

篇(8)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仅要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还要面临国际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管理信息的准确性,方便会计事务的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科学的决策,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近些年,我国企业广泛普及会计信息化,引入财务信息化系统,但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认识不足,没有落实好会计信息化管理,致使会计信息化应有的作用没能发挥。他们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信息手工劳动的替代,没能把会计信息化放在战略的高度,将会计信息化和企业发展联系起来,致使会计信息化滞后,不能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在会计信息化的推进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习惯了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部分员工抵触软件的运用,这严重阻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会计信息化人才缺失。现阶段,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仍然是手工记账,会计人员难以解决需要高端信息化处理的问题,既有丰富会计经验又懂信息技术,并能将二者融合运用到实践中的会计人员较少,这对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既具备领导、决策、协调、沟通等管理能力,又具备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科学规划,然而,我国会计领域缺乏懂得信息技术的高尖端财务人才。

3.会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缺乏。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首先,会计信息化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没有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全面落实。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条款还存着一些漏洞,当出现问题时,得不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合法权益,这严重的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所有信息是用电子方式进行储存,而计算机存着瘫痪、中病毒、被篡改的风险,这就意味着企业商业秘密或会计数据存在着被窃取或篡改的可能,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4.会计信息化系统选择不当。一些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急功近利,盲目投资,希望通过选用大而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一次性解决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忽略了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及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支撑的缺陷,导致挑选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无法胜任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此外,大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独立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与企业其他业务系统进行相融、链接,其会计流程和财务数据不能与其他业务流程和企业外部进行实时传输、共享,阻碍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

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1.强化会计信息化意识。现代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工作效率。针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的,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相关人员要对会计信息化有个正确的认识,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及战略地位要有深刻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宣传和培训,引导全体员工正确区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与企业发展不适的工作方式。

2.引进和培养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首先,企业必须吸收高端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成功的建设会计信息化。其次,企业会计部门领导应该有意识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信息化的相关培训,拓展会计员工的会计信息化知识,提升其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能力。从长远的来看,解决会计信息化人才短缺的根本方法是加强会计信息化产学研力度。企业联合高校、政府协同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企业持续提供合适的会计人才。

3.健全会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首先,建立健全的相关会计信息化法律法规,规范会计信息化处理行为。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不法行为。其次,完善防范机制。针对会计信息可能被窃取或篡改的风险,企业应该从软件和内部控制上着手防范。企业应该持续的对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财务信息化软件进行检测,避免系统漏洞或病毒的出现。同时,企业应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会计信息化岗位制度,设置会计权限,规范日常操作,防止信息被窃取。

4.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企业首先要进行自身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再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企业选择会计信息化软件时,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整合。只有各系统有效配合,发挥协同效应,才能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及整体信息化进程。此外,会计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企业要想获得符合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与软件开发商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

四、结论

会计信息化对中国企业发展影响具大,通过分析其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39-02

据《2015年辽宁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止到2015年末,全省户籍60岁及以上人口为879.0万人,占总人口的20.6%,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6.1%相比,高出4.5个百分点,虽然锦州市老龄化人口为17.1%,但是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老龄化比例的背后是巨大的民营养老企业的拔地而起,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锦州市民营养老机构的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高需求的养老服务没有为民营养老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反而是民营养老企业出现了亏损等问题,分析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民营养老企业的入住率低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民营养老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经营方式不合理,影响企业的经济利润。

一、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在民营养老企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并且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通过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科学化、规范化。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模式被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所淘汰,因此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解放劳动力,民营养老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会计信息化是民营养老企业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实施会计信息化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化控制的要点。民营养老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数据输入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安全;二是会计信息化控制的主要策略。根据民营养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基于经济利润的考虑,养老企业要运用各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会计信息化内部工作。

二、某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本文选取的某民营养老企业位于浑南新区前榆村,占地5000余平方米,具有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并且配备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且还专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了专用的洗澡机,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该养老企业在管理方面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管理体系,例如该养老企业建立了会计电算化运用体系,采取用友软件进行财务管理,达到了财务工作效率提升的效果。可以在在国家不断加强对民营养老机构扶持力度的环境及“互联网+”行动战略下,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大大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该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运营发展,民营养老院管理者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专门成立了财务工作岗位,实现了企业会计工作由财务部门统一领导,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养老机构加强了对物质采购的网络化管理,物质采购费用支出要占到整个民营养老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传统的物质采购主要是物资采购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采购,关于采购物质的各种信息财务部门不能及时的掌握,进而容易出现会计舞弊行为,而实施会计网络化管理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物资采购价格的实时动态管理。另外近些年民营养老企业在相关设备投入上也提高了资金投入力度。例如今年该民营养老企业花费50万人民币用于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

(二)该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该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平衡。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主要是采取手工记账的模式,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知识要求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实施会计信息化之后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而且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技能。目前基于民营企业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导致该民营养老企业的财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一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专业知识。根据调查发现该民营养老企业由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为了节约成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者兼任,这样一来导致企业财务工作一直处于不规范的状态下。为此今年企业招聘了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但是其缺乏财务工作经验;二是民营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要求专业财务人员,而且还需要提高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但是目前民营企业缺乏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见下图)。

2.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化制度建设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目前民营养老企业在制定建设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缺乏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该民营养老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授权不严格的问题,例如民营养老企业构建的会计信息体系没有建立相应的授权等级机制,导致任何人员都可以登入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了解民营养老企业财务数据,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二是缺乏应急管理机制。虽然实施会计信息化之后,提高了民营养老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基于网络系统安全性因素的考虑,很有可能出F会计信息丢失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保护财务数据,但是目前该养老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三是会计业务流程制度不规范,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对财务数据的自动核算,而且还包括对会计信息的搜集、筛选以及总结等等,目前民营养老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体系主要是采取独立运行的模式,结果导致会计信息体系的效果发挥不大。

3.民营养老企业的信息共享及安全性没有得到解决。实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以此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为民营养老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然而基于技术、资金以及人员的限制导致民营养老企业在数据共享以及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民营养老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的不确定财务事项,因此很难直接通过财务部门的核算对财务信息进行统计,许多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但是实践中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另外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也增加了财务信息共享的难度;二是在该民I养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一方面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内部控制造成的威胁。例如在民营养老企业使用会计信息软件时,因为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导致病毒入侵系统,进而造成财务数据发送篡改或者丢失。另一方面则是财务人员的因素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最常见的是财务人员没有对会计系统的登录密码进行保护,导致一些非授权用户登入到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篡改或者窃取相关的财务信息。

三、提高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所以民营养老企业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开展以下措施:一是构建独立的会计工作岗位。民营养老企业不能因为属于民营性质就不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而是要以独立的财务工作岗位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因此民营养老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因为成本节约的考虑而不设置会计岗位,也不能将会计工作交给没有会计资格证的人员担任;二是民营养老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从自我意识形态中重视信息化建设,并且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环境;三是民营养老企业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全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对其他部门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例如企业在实施ERP阶段时需要对员工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制度建设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与基础,实施会计信息化必须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一是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授权管理制度非常重要,民营养老企业要根据财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每个工作的权限,并且建立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对于违背相关规定的要制定严格的岗位追查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例如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享有会计信息系统的修改权,而会计人员则只有输入会计信息的权限,而审核人员则负责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对比;二是建立物资财产控制制度。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民营养老企业的资金流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民营养老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限,使民营养老企业的流动资金一直很紧张,因此必须要通过会计信息化实现对物资财产的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因此需要民营养老企业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避免因为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相关财务数据的不安全。

(三)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民营养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出发,立足于企业整体定位其发展方向。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即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和决策职能;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企业组织的综合实力;降低数据处理成本和信息机会成本,提高企业组织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内部网,把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模块连接起来,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并且通过互联网,在网上实时处理企业与银行、税务、保险等有关部门之间的财务和会计业务,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从而合理配置企业组织资源,提高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四)强化财会信息安全与保密性

会计信息化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资料主要由电子计算机根据相关程序生成,所以对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一些,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授权。同时,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各项安全保护等工作;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各种会计资料没有企业领导允许,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加强软件管理,建立健全会计软件管理体系,强化软件限制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备份机制,尤其要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财会信息资料要进行多级备份和管理。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做好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民营养老企业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从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将信息化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之中。应该看到会计信息化的路径上充满着各类矛盾和问题,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安全措施尚不完善,会计信息共享程度不足,会计信息化软件还存在不少漏洞,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会计信息化的错误看法,这些都给建设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制约。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在意识、理论、方法上取得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在做好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将会计信息化的细节和要点落实,确保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任力.民营养老院运营成本调查及其盈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3)

[2]刘从兵.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教育财会研究,2015(2)

篇(10)

是看中了这些软件在一些外企的成功实施,集团化管理。但是,选择软件时,是否考虑到国情、企业管理现状呢?毕竟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用他的人和企业,还有实施方法,其实说实话,完全照搬老外的东西,尤其是管理方法,直接成功的有几家呢?

二、内部信息力量薄弱,被忽悠

国企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稳定,安逸,这是世人公认的,当然如果有的人说很累,那么只有两种情况,这个人是企业的超级骨干,领导才能或者技术才能很突出,干的确实多,另一种,就是没有在私企或者外企干过,干点活就说累的。而且,好的国企人员流动性低,很多是大学毕业就进来工作,本身没有软件实施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安逸的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对信息化把控理解深入的人,这样,就导致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水平较低,除个别企业。

进一步,会导致两个问题,一,在信息化项目决策时,技术人员不能给领导提出实质性建设,容易在信息化项目选型、做决策时出现偏差,如现在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水平本来不高,就要做决策系统、数据挖掘,建空中楼阁,结果只能做出四不象;二、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企业自身信息化人员素质问题,会导致整个项目由咨询公司主导,而大家知道,咨询公司的任务是从企业挣钱,如果哪个顾问和你说,我们是全身心为了提高贵企业的管理水平,挣钱次要,趁早将其扫地出门,一个说假话的顾问,还能做出什么来呢,顾问的第一要务是赚钱,第二要务是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纵观国内咨询公司现状,及少数精英属于后者,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这种前提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顾问会忽悠你了,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对信息化的实施认识较浅,就很容易被忽悠住了,人家说啥你就得听,因为不懂啊,又不能和上级领导说自己不懂,结果呢,项目会做完一期,做二期,做完二期,做三期,顾问一直在那儿赚钱,信息系统的建设却进度缓慢,有时顾问会说,进度已经够快了,其实,仔细想想,是真的吗?整理数据就要半年你觉的正常吗?有时候,很多不正常的事,做的多了,说的多了,大家也认为正常了。就好像信息化建议必须要有二期一样,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国企大部分信息化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上线会议没有不成功的,系统没有不完善的,做完一期不做二期是不可能的(前提是企业还有钱)。

一句话很流行“如果有问题,先从自身找问题”,所以,要想有好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很懂行的人,如果没有,先找人吧,没有人,上了项目,只能是任人摆布,企业的信息化人员,只不过就是顾问赚钱过程中的一枚棋子,千万别把自己当上帝,那是自以为是。

三、项目定位不明确

在项目前期调研,一般都美好前景,所以会以为信息化是全能的,不再把系统看成工具,最后,自己也不知道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只是觉的很强大,这种对信息化定位不明确,没有目标的情况,只会导致上线后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试想,一个没有标准的项目,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成功呢?考试还有个100分,60分呢。

四、形象工程

经常项目就被做成形象工程了,验收之日就是系统束在高阁之时,原因如下:

项目起初就是被作为形象工程立的项,当然并不是项目组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项目束在高阁是正常地,毕竟完成了它的使命;

另一类,项目本来大家都赋予了期望,可是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和权力下放,即权力在领导,责任在干活的人,或者项目经理只有责任,没有决定权,财务支配权,那么这种项目就很难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做成形象工程,有时连形象工程也做不成,直接失败了。也有可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担当责任的,即就算失败了,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某些人的,这种项目也很难成功,难免走上形象工程的结局。

五、本位主义

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最大,项目实施中各部门相当的本位主义,没有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如果给某个部门派活,经常会听到的话是“这个任务不该我们管”、“我们不担这个责任”、“我们没有权力做这个”、“这个与我们无关,去找别的部门”,就算与某个部门有关了,也可能会听到“这个责任不该我们负啊,部门、部门也要一起干啊,我们自己干不了啊”等,当然如果有了利益,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六、部门冲突

上一篇: 公共安全市场分析 下一篇: 新企业所得税法解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