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9 17:09:37

教育数字化特征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Story Applied in Education

SHEN Hui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From the "word of mouth" to today's modern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digital storytelling provides a new light for the new period of teaching practice .Digital storytelling has become an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for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the rich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all learne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ad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storytelling applied in education.

Key words digital storytelling; story logic; educational; visualization; digitization

0 引言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和不平凡的故事,然而,如果仅仅中是以文字方式记录教育叙事,就无法再现真实的教学场景,缺乏情境性。而数字故事可以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可视化的教学活动视频,重塑课堂教学过程,使教育叙事形式单一化变得多样生动化,带我们回到当时的课堂情境。因此,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还是对社会来说,对数字故事在真实的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1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的特征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数字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宽泛。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课堂教学,都可见数字故事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而在这一领域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以故事为逻辑;其二,发挥数字故事的“教育”功能;其三,展示真实情境;其四,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使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下面笔者将就这四个方面简单做一论述,以管窥“数字故事”教育应用之一斑,同时为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文献基础。

1.1 以故事为逻辑,体现数字故事的“叙事”特征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又可称为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

全国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数字故事的评价量规,其中包括四个维度: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以及创新性,其所占比例依次是50%、20%、20%和10%。由此可见在制作数字故事时,一个好故事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多样化的:(1)选取一个切身真实的故事;(2)对电影、小说等进行改编;(3)从杂志或书籍中选故事作为素材;(4)对故事进行新编,如“乌鸦喝水”故事新编;(5)对传奇人物进行访谈采集故事素材;(6)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多人合作编写故事。总之,以故事为逻辑而编制数字故事。

1.2 数字故事的“教育”功能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而故事中的教育除了课程目标所需,还有更多潜在的教育——德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基于传统的学校德育,引入数字故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借助数字故事的感染力及其故事性,使得学生更自然地接受德育培养。这种情感的激发与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是内生性的,即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发而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需要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这一过程同时是德育的目的,即实现过程与目标的有机统一。黎加厚教授曾经指出,“数字故事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将感情融入教育传播之中”,而“情感因素”对于德育而言,只可日常渗透,不可急于“传授”。

1.3 数字故事“可视化”的优势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相比传统的老学手段,它更突出的优势特点在于幻灯片或动画的可视化。随着“数字故事”的发展,它为教育叙事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渠道。采用可视化的图形表达,将主要的文字段落抽象归纳出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标注可视化图形。视觉传达就是将文字翻译成图的一个过程。这里的“图”可以是图片、图表、图示、简笔画、概念图等。例如,阐述“活到老学到老”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借用老人看书的图片,让整个表达更加形象直观。

如此,故事与叙述二者在主体、呈现方式、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可转化为有机统一。以技术手段为教育叙事增添艺术性,数字故事特有的感染力势必为教育叙事注入新的活力。

1.4 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

“数字故事”,即采用数字化技术来讲述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国外学者认为数字化讲故事是通过探索不同媒体与软件应用,以新而有力量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媒体,以便传播讲故事的艺术与技巧。

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来源于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仅只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更多的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获取信息、共享资源、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具体来看,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的课堂应用实践,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创设中上述的诸要素。

2 结束语

优秀数字故事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探索学习的过程。把握数字故事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四大特征,故事逻辑性、教育意义强、视觉效果好、数字化信息强,教师不断提高数字故事创作水平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并将数字故事灵活运用在学科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总结、行政会议等各个方面,这对其专业成长将是一个契机。

参考文献

[1] Faculty Focus(2010).Asynchronous Learning and Trends.Available:[DB/OL]. http:// Faculty /topic/articles/asynchronous-learning-and-trends/.

[2] 娄智华,钟琦.数字故事创作理念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2).

[3] 杨艳艳,杨高云,杨晓哲,蒋佳龙.数字故事的创作、设计及技术实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黎加厚.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J].远程教育杂志,2011(5).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2)

一、数字化引领教育技术化

当今社会已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领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独特潜能与创造性。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从传统的集体授课改变为能依据学习者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定制,教师的授课习惯需要实现从关注教材的呈现到重点分析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需求的转变,让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合作学习者。

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而技术也是人类发展的产物,是使人成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必然先天地以人的价值判断、以人的需求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教育技术的存在基础是教育与技术之“和”———使学习者不断“文化”和“人化”,从使得教育与技术相互交叉融合。例如美国新版NETS•T中十分注重数字化环境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完备。数字化的学习教育环境使得教育逐步呈现技术化的特征。

顾名思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满足某种需要而人为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变换方式及其对象化的结果。技术规定了如何将一种物质(形态)变换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将一种能量变换为另一种能量,将一种结构、形态的信息变换为另一种结构和形态。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特征式微妙转化,“教育技术”不在教育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技术中。同时,“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相遇,“教育”是实质内容,原本作为载体的“技术”也日益呈现教育的特征。在此前提下,教育与技术相济相合,育生教育技术,并促使其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对技术的要求是不同的,因为技术是多维的,人的价值和需要也是多层次的。

二、教师在教育技术化过程中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作为教育功能的技术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解决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问题,二是解决技术应该怎样为学习者人文化服务的问题。而教师恰恰在这两者的兼具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前所述,进入新世纪,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此中教师运用其学科知识教和学,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以便获得促进学习者学习、激发学习者创造力与创新性的经验。可以说,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必然应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表率,教师应展现出全球化和数字化社会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方法。

通过展示与推动有效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在学校和专业共同体中表现出领导力。如果说20世纪末还可以成为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E-learning)学习方式的混合。如今后者已明显在挑战前者的管有地位。例如我们说教师最常用的技术是PPT,而PPT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代替粉笔黑板来呈现课堂讲授内容。但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就会造成教师改革理念的滞后,并由此引发对其他先进技术的降格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技术的深层影响。

在当今教育技术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以培养学习者具有高度创造力为目标,能够决定何时选择何种技术,从变革需求出发,创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架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改变学习方式、学习文化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与学习关系。

这一点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体现比较明显,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是语料库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建立在语料库的研究基础上,同时吸纳语言习得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授课教师看来,教学研究所依赖的真实语言数据只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这种可观察、可量化和可描述的数据是探索社会文化语境中语言的意义与功能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数据,教育在这里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技术化特征。

三、有效利用教育技术化的价值特征

柯利认为,技术本身不负载价值,而是在技术的使用中,人的思想意识和经济利益导致了技术的价值负载。教师作为数字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教育技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掌握好各项技能的使用。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教学活动,但不管技术怎样发展,在教育这样的人文学科,更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发展,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教育技术化的价值特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此外,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要正确地对待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发挥其价值的正向导向作用,而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须知技术是手段,达到教育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有学者成技术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只要人存在,他就要追求自由,而人类追求自由离不开技术化。教育的技术化必然使得教育技术学成为显学,而教育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教育实践的面貌,而且也会带来理解教育的新方式———一种基于复杂性理论和开发取向的理解方式。

参考文献:

[1]安涛,谢英军.关系思维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图景.电化教育研究,2009,(10):10-14.

[2]程桂芳,徐恩芹.新版NETS•T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9,(11):59-60.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3)

一、数字化引领教育技术化

当今社会已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领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独特潜能与创造性。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从传统的集体授课改变为能依据学习者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定制,教师的授课习惯需要实现从关注教材的呈现到重点分析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需求的转变,让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合作学习者。

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而技术也是人类发展的产物,是使人成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必然先天地以人的价值判断、以人的需求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教育技术的存在基础是教育与技术之“和”———使学习者不断“文化”和“人化”,从使得教育与技术相互交叉融合。例如美国新版NETS•T中十分注重数字化环境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完备。数字化的学习教育环境使得教育逐步呈现技术化的特征。

顾名思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满足某种需要而人为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变换方式及其对象化的结果。技术规定了如何将一种物质(形态)变换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将一种能量变换为另一种能量,将一种结构、形态的信息变换为另一种结构和形态。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特征式微妙转化,“教育技术”不在教育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技术中。同时,“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相遇,“教育”是实质内容,原本作为载体的“技术”也日益呈现教育的特征。在此前提下,教育与技术相济相合,育生教育技术,并促使其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对技术的要求是不同的,因为技术是多维的,人的价值和需要也是多层次的。

二、教师在教育技术化过程中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作为教育功能的技术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解决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问题,二是解决技术应该怎样为学习者人文化服务的问题。而教师恰恰在这两者的兼具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前所述,进入新世纪,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此中教师运用其学科知识教和学,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以便获得促进学习者学习、激发学习者创造力与创新性的经验。可以说,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必然应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表率,教师应展现出全球化和数字化社会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方法。

通过展示与推动有效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在学校和专业共同体中表现出领导力。如果说20世纪末还可以成为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E-learning)学习方式的混合。如今后者已明显在挑战前者的管有地位。例如我们说教师最常用的技术是PPT,而PPT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代替粉笔黑板来呈现课堂讲授内容。但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就会造成教师改革理念的滞后,并由此引发对其他先进技术的降格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技术的深层影响。

在当今教育技术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以培养学习者具有高度创造力为目标,能够决定何时选择何种技术,从变革需求出发,创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架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改变学习方式、学习文化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与学习关系。

这一点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体现比较明显,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是语料库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建立在语料库的研究基础上,同时吸纳语言习得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授课教师看来,教学研究所依赖的真实语言数据只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这种可观察、可量化和可描述的数据是探索社会文化语境中语言的意义与功能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数据,教育在这里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技术化特征。

三、有效利用教育技术化的价值特征

柯利认为,技术本身不负载价值,而是在技术的使用中,人的思想意识和经济利益导致了技术的价值负载。教师作为数字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教育技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掌握好各项技能的使用。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教学活动,但不管技术怎样发展,在教育这样的人文学科,更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发展,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教育技术化的价值特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此外,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要正确地对待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发挥其价值的正向导向作用,而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须知技术是手段,达到教育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有学者成技术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只要人存在,他就要追求自由,而人类追求自由离不开技术化。教育的技术化必然使得教育技术学成为显学,而教育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教育实践的面貌,而且也会带来理解教育的新方式———一种基于复杂性理论和开发取向的理解方式。

参考文献:

[1]安涛,谢英军.关系思维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图景.电化教育研究,2009,(10):10-14.

[2]程桂芳,徐恩芹.新版NETS•T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9,(11):59-60.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4)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3-02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89-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条件下,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模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网络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养成与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思维方式的界定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思维是客观存在人的主观方面的反映,也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1]。思维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他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2]恩格斯强调了人类的实践对人的思维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决定人脑思维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就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模式,利用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并经常以一种固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一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3]钱学森也指出:“人的思维是不是集体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不单靠实践,而且还要利用过去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所以人的思维是集体的。”[4]因此,思维方式不仅是文化的集中表现,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思维方式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相对稳定性、能动性的特征。

二、传统思维方式与数字化、网络化思维方式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人的思维具有时代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的实践紧密相连,社会实践方式、物质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决定着思维能力的高低和程度。而对于不同的实践主体而言,由于每个人从事的实践和实践方式的不同,因而在思维方式上也表现出个性差异。

(一)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践方式,思维方式是与此相适应的心理深层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观点逐渐沉淀下来,以相对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当这些观点经过代代流传,形成一种习惯,并具有独特的形式时,就形成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并具有以下特征。

1.实践性。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实践紧密相连,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维本身也是一种实践。

2.时代性。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发展也会对思维方式提出更新的要求,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总是根植于特定时代的实践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土壤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变革。

3.相对稳定性。由于事物本质联系具有相对稳定

性,因此反映这种联系的思维方式也具有相对稳定性。思维方式源自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并被反复传承,形成惯用的模式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行动。

4.能动性。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会以一种精神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的、进步的思维方式会对社会发展和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陈旧的思维方式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而言,传统思维方式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维方式,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思维方式也必须不断革新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二)数字化、网络化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影响

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网络化生活方式对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思维方式也应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数字化思维方式作了生动阐述。他指出,“数字化生存”的含义是,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6]。数字化时代,比特(bit)作为“信息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7]。比特与原子遵循着不同的法则: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尼葛洛庞帝还论述了数字化时代的主要特征:(1)传统的大众传媒正演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7)

NETS-T-2008与NETG•THE指标项的对比分析

NETG•THE共有三级指标,NETS-T-2008只有两级指标。因此,要进行NETG•THE与NETS-T-2008的指标项对比,首先选取NETG•THE的一级、二级指标与NETS-T-2008进行对等分析。根据NETG•THE与NETS-T-2008能力维度的相似性和对等关系,本文将NETG•THE与NETS-T-2008的对应内容做了排列与对比,1.意识与责任(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基础部分“意识与责任”中的“意识”,在NETS-T-2008中基本没有体现。这是由于美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对于NETS-T-2008而言,我们假设每一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变革作用。”而“意识与责任”中的“责任”部分,在NETS-T-2008中更加强化,强调了知识产权、责任感及全球意识。“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促进全球意识”体现了Web2.0的全球化协作的特点。全球的学生、教师都可以借助Wiki、SNS等社会性软件针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全球协作。(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NETS-T-2008中并没有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开展自我发展的意识部分,这是由美国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所决定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已经将信息技术作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从信息生态的角度来看,是已达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生态融合期,其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利用技术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经过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也有所提升。这一点在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开展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中有所体现。如针对江苏省20多所高校教师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50.7%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46.1%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4]。这说明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具备了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但离将其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去除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在本文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意识”部分仍然需要保留,但可对NETG•THE中该维度的三级指标做适当的整合。启示二:NETS-T-2008中对“提倡和教授安全、合法和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在数字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的礼仪和社会交往的责任感”的强调更符合Web2.0环境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Web2.0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者[5],学生也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及资源变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这种角色转变,使得其在发挥个体主动性的过程中出现传播失范的现象[6]。因此,在本文建构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着重强调教师促进学生在利用社会性软件信息时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启示三: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突出全球协作的特征,将教师本身的全球协作意识及促进学生的全球化发展纳入指标体系中。2.知识与技能(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S-T-2008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强调教师“运用其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学习和技术增强自身在面对面和虚拟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能力的经验”。因此,知识与技能只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不能过于强化知识与技能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中的比重。(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列出了教师需要掌握的多种知识与技能,覆盖了教师教学、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多种知识与技能。然而,该维度中提及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等大量的内容,对于高校的学科教师而言会成为教学任务外的额外负担。对于高校学科教师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方法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的问题。如,在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价时,教师准确描述某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远不如他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该理论重要。因此,本文进行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建构时,酌情弱化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指标项,强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Web2.0工具解决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两部分对应于NETS-T-2008中的“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将设计、实施与评价三部分连贯起来,较符合教学实践的习惯,更具有可操作性。NETS-T-2008更强调学生个性化,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不同层次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使用水平”,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由于设计、实施、评价三者的逻辑连贯性,本文参照NETS-T-2008的做法,将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与“教学评价”整合为一个一级指标。同时,在借鉴NETS-T-2008,在“能够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强调为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思想,增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风格、数字化工具使用水平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符合Web2.0时代个性化的核心特征。启示二:Web2.0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互动性,教师要“能够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使他们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和评估学习过程,最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启示三:具有“可读可写”特性的Web2.0可以用来记录学习全过程,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及视频,还有其他人对这些内容的评论[7]。因此,基于Web2.0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具备对Web2.0工具中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能力,并以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促进教学。因此,可以在“能够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反思与调整”的三级指标中突出对Web2.0环境中记录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4.科研与创新(1)指标项对比分析:“科研与创新”部分着重强调高校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提升科研的能力,这一点在NETS-T-2008中“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维度中有所体现,如“能够有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以支持自身的研究和学习”。(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将科研与创新作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维度,充分体现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特征。高校教师投入工作,一方面是维持巩固生活、满足社会尊重的需要,一方面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期盼工作能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8]。科研只是高校教师数字化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将该维度扩充为“科研、创新与自我发展”,将高校教师的科研部分作为其二级指标。5.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是NETS-T-2008有的内容,在NETG•THE中基本没有体现,强调的是教师提升领导力、为社会服务。这一点,在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暂未涉及。但其中的“能够参与区域性和全球化的学习共同体以探究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够定期评价和反思当前的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有效地使用已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可以纳入我国的NETG•THE中,作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个人发展的指标项。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8)

2018年4月,教育部结合国家的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战略部署,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包括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手段科技化,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多媒体等先进信息技术。2019年10月,教育部提出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号召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1]。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高等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把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高等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因此有必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5G+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文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助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融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在线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依托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总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一、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思考

一流课程强调以质量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目的不仅需要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年轻人喜欢数字媒体,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是积极吸引学生的好方法。翻转课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很多高校都在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法[2,3,4]。翻转课堂契合教育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需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的线下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对知识点做归纳总结。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中依托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信息技术助力混合教学

混合教学把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既包含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课堂互动学习过程,又包含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既保持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助力混合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多数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模式开展线下教学,交互式白板或移动设备可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可视化新的知识点,学习可以变得更具互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灵活应用虚拟动画等各类音视频信息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开放的网络互联技术使受益的学生数量增多,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探索了信息化教学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利用主流的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和MATLAB语言混合编程,开发了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5]。该实验平台的拓展功能包括语音信号采集、分析和语音增强等,可以在该实验平台上实现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3类实验。在2019—2020第2学期,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学生不能返校上课,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做为线上教学资源,开展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远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力地保障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界面如图1所示。实验平台的信号采集包括单通道和多通道实时语音信号采集、波形显示和分帧处理等操作。LabVIEW提供了一套功能模板库,能够方便地实现程序修改、仪器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时频域分析主要是对采集到的信号做频域特征分析,语音信号的频域分析就是将时域语音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成频域语音信号,在频域角度对语音信号的特征进行了解,例如语音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功率谱、频谱包络分析等。滤波器设计部分包括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还可以实现经典滤波器特性分析。纯净语音信号混合不同形式的背景噪声,实现单通道语音信号的过滤和增强,还可以实现最优参数的数字滤波器,通过实验平台动态观察到输出结果。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拓展应用部分,可以实现麦克风阵列语音信号增强、端点检测和语音信号特性分析。由于语音信号的短期稳定性,接收到的信号需要分成帧。对于连续的语音信号,依据直接观察通过时间线的时域波形来判断“过零现象”;对于离散信号,当两个相邻的信号有不同的符号时,就存在“过零现象”。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是近似互补关系,短时能量在对浊音检测时,可以很好地将语音信息和噪声分开。然而在对清音判别时,效果就不会很理想,此时用短时过零率进行检测,可以对短时能量的不足进行补充。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不仅能去除语音信号中的环境噪声,而且减少失真,提高了语音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懂度。通过拓展应用,激发了学生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在2019—2020第2学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利用钉钉课堂和QQ群课堂充当实体教室,通过学生分享桌面答疑、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前和课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浏览微课视频,查阅文献,列出实验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利用学生自己录制的或者语音库中的语音信号,完成拓展实验内容,保证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当前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预示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设数字化校园、发展智慧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情分析,基于决策树算法开发了数字信号处理成绩预测软件。首先输入基尼系数阈值、样本数量的阈值以及样本训练集,通过CART算法生成决策树,由根节点进行,不断地递归生成一棵分类树。主要步骤为:(1)如果样本数据集中的样本个数低于给定阈值或者缺少特征值,则该节点停止递归返回决策树。(2)计算基尼系数,若基尼系数低于阙值,则该节点停止递归返回决策树。(3)对节点的特征计算基尼系数。(4)选择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和相应的特征值,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为最优特征。根据条件将数据集分为2份,生成左右两个节点。(5)对生成的节点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决策树建立。如果让决策树自由生长,决策树可能过拟合,所以需要对决策树进行剪枝,以提升决策树模型的泛化能力。决策树剪枝可分为预剪枝和后剪枝。预剪枝在构造决策树的同时进行剪枝。决策树是在无法进一步降低熵的情况下才会停止创建分支,为避免过拟合,要求熵减小的数量小于设定的阈值。后剪枝是在决策树生长完成之后,对树进行剪枝,得到简化版的决策树。剪枝的过程是对拥有同样父节点的一组节点进行检查,判断如果将其合并,熵的增加量是否小于阈值。如果满足条件,则这一组节点可以合并为一个节点。后剪枝的剪枝过程删除一些子树,然后用其叶子节点代替,这个叶子节点所标识的类别通过大多数原则(majorityclasscriterion)确定。大多数原则是指剪枝过程中,将一些子树删除而用叶节点代替,这个叶节点标识的类别用这棵子树中大多数训练样本所属的类别。后剪枝算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错误率降低剪枝(educed-ErrorPruning,REP)和悲观剪枝(PessimisticErrorPruning,PEP)。REP剪枝需要用新的数据集,如果用旧的数据集,不可能出现分裂后的错误率比分裂前错误率高的情况。由于使用新的数据集没有参与决策树的构建,能够降低训练数据的影响,降低过拟合的程度。PEP剪枝认为如果决策树的精度在剪枝前后没有影响的话,则进行剪枝。开发的成绩预测软件经实测验证,准确率达到92%,有效地帮助授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教案。混合教学的课后拓展学习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6],通过课后阶段的学习,完成知识强化过程。教师深度掌握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是混合教学成功的关键,构建在线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方便学生的课后复习,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交流。

三、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9)

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范畴及特征

自从美国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于1972年正式提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后,教育技术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充和优化,并逐渐形成了创造性学习的概念体系,促使教育过程向着以学为主,并且注重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分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空间。

1.教育信息化具有系统性特征。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实体教育资源和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实体教育资源的分类、收藏及传播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如图书馆等)来完成,而教育信息化将具有系统性的实体资料再现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是一个系统性再现的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处理和表述,其本身也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及规律,也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

2.教育信息化具有创新性特征。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经典学习理论的挑战,经典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像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以及杜威的建构说等,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哲学思辨的学习思维方式,形成了更加开放、互动共享的体系,求知的方式也由接受式为主转向探究式为主。

3.教育信息化具有经济性特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将实体空间的教育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十分方便地找到所需的资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对于学校等教育机构来说,也是一次投资,长久受益。目前欧美高校比较流行校际图书资源共享体系或联盟就是一个例证。

二、美术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

1.美术教育资源信息化进程加快

传统的美术作品(或资源)大多数收藏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个人收藏机构或个人家庭,普通美术教育机构获取大量的美术资源相对困难。国外一些高等美术教育机构为提高教育声誉、改善教育条件,往往是靠建设校内美术馆和资料室,并且尽可能多地收藏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大大增加了教学成本。随着网上图书馆、博物馆的兴起,美术资源的信息化已势在必行,一是信息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图像扫描、编辑、传输和存储等技术完全能够满足需要,文本处理的常用软件及格式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二是网络共享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外许多高校都构架了图书馆联盟,一些高校可与几十家甚至几百家的高校、博物馆、图书馆共享资源,网络检索、交流和学习十分普及;三是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式不断创新。多媒体现代装置、光影设计等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已被大众接受,而且在技术层面更易于网络化传播。

2.美术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加速

美术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图像信息资源占主导地位,在信息资源的获取方面,一是间接方法,可以通过互联网采取免费或付费的方式,从相应的专业数据库获取,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数字图像,需事先签署协议,才能取得使用权;二是直接方法,采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专业绘图软件制取图像,间接获取的数字图像一般来源于专业机构,一般质量较高,类别广泛,是当前美术教学的重要渠道。而直接方法得到的图像能够有效展示个性化特色,可以更好地弥补间接方法的不足。

在信息资源的展示方面,大多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美术教育的课件一般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征,形成表达清晰、系统、连贯的教学体系,美术课件中除了有文字处理及表达外,更多的是以插图来演示,因此在所采用的软件工具中,除了大量使用powerpoint处理系统外,还会利用视频、专业绘图及flas等专业的处理工具,这对课件的创作资源、素材准备、内容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讲,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美术教育资源信息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1.提升美术教育信息化的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是决定美术教育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要积极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将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具有美术教育基础,并且熟悉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师吸引到美术教育体系中;二是要引导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加强信息技术学习,特别是要提高师范类的美术专业学生信息化等级的要求;三是要鼓励专业教师主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动教学方式创新。

2.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确保有效通讯,促进校园网内美术教育相关的系科和工作室的有效连接,实现任意时间、地点、人员的无障碍上网;二是动态改造校园网,注重升级改造,实现与中国教育网等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先进的宽带上网方式;三是加快智能化终端系统的普及应用,积极探索新型的美术教育方法,实现美术基本素质训练与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步。

3.提升美术教育资源信息化开发水平

首先,要构建并完善美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对于不涉及教学机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美术资源,应尽可能将其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行适应美术教学的分类编码处理;其次,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著名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的数字化美术资料,形成国际资源共享联盟,实现教学体系与国际接轨;三是创新美术资源开发应用公共平台,组建由专业美术教师、信息技术开发专家、高级管理人才组成的开发团队,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4.提升美术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水平

美术教育特别是美术创作一般比较注重个性化特征,比较侧重个人风格,相对而言,美术的信息化教育更加注重标准化程序,因此信息教育将更加强调将个性包含于共性之中,这里的共性指的是信息化的管理、开发和应用环境。实现美术信息教育的标准化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要确保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化,二是要确保操作管理体系的规范化,三是要确保美术资源管理的系统化。

教育数字化特征篇(1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二、征集时间

2014年12月13日~2015年3月30日

三、征集内容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前沿理论研究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互动电子白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体现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机器人、Scratch等)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学习平台融入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

对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所用技术的前瞻性思考

电子教材、校本教材等数字化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

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企业经典解决方案四、征集要求

1.优秀论文字数3500字以内,题目自拟,主题鲜明,避免空泛,文体不限。

2.所有作品均须为原创并未经发表,文章要观点鲜明、有新意,论述清晰,有理有据;教学案例要新颖、有创意,教学心得以及个人专业成长要写出真情实感。

3.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等作者个人信息。

五、作品出版办法

本次作品征集活动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专家评审委员会来审定,从参赛作品中选出60篇左右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将于2015年6月底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智慧教育专刊》的形式正式出版(增刊号),供所有参赛者交流学习。主办方还会给参赛者统一颁发专刊入选证书。入选作品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itedu.org.cn)及时公布,专刊定价为每本30元,欢迎广大教师订购。

六、作品提交方式

参评作品一律在线征文投稿(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参赛作品须以附件的形式提交。提交参赛作品数量达到30件以上的组织单位将有机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七、相关费用

本次活动免交评审费,作品符合专刊出版要求,本着自愿的原则,出版费用为每篇600元;入选作者每人赠送2本样刊,欢迎广大教师踊跃订购。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411室(100053)收款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汇款时需注明“征文”两字)

联系方式

上一篇: 智能电网发展方向 下一篇: 轨道交通工程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