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政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2 16:04:48

思想与政治论文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1)

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2)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同志的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突出了科学理论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今后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注重和发挥理论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离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盆要的甚础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客观面对的新形势等所决定的。

首先,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塑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性质及这种性质所决定的目标指向,内在地规定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方向和灵魂;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就没有坚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而且也关系到青年学生能否形成种学的方法论。而形成何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又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整个思想观念系统构建的取向、性质和方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代表着一种祟高的理想,是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一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引导青年学生形成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而且在于能够为青年学生持续不断地自觉追求先进的思想观念提供强大的促进力量。

再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也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一次剧烈变革的前奏都伴随深刻的心理萌动。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如,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多元价值观念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情况下的价值观念的复杂性问题,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问题,理论灌输与把握社会现实的结合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深刻的阐明,便不能真正统一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凝聚高校师生的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最为直接、最为深刻地形响师生思想观念,影响师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就是人们所直面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所带来的重大理论间题。只有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只有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才有灵魂,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离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离校理论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则是在党的领导下,向高校师生传递相应的思想政治观念以使高校师生形成预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要传递的教育内容本身,便从属于党所确立遵循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体现于高校师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体现于教育内容对高校师生的说服,而教育内容要想说服高校师生,它本身就必须彻底,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而要真正抓住事物的根本,贴切、透彻、如实地反映事物的原本面貌及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就必须加强教育内容的理论建设。加强高校理论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概括了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经验,也极其鲜明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实现的条件。同时也为我们准确深刻地认识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家质发展演变的规律,认识师生思想意识领域的矛盾,从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指导、化解方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而离开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理论支撑,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效地说服、教育高校师生。高校的理论建设,必须始终结合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生动的现实。随着高校改革的步步深人,思想政治工作会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服务于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实践,就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透彻地解析新的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说服人。

结合实际切实加强高校理论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强对高校师生面对的实际问题作深人的理论说明和理论思考。是否联系实际,关系到理论的生命力;是否对生动的现实进行透彻的理论说明,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高校师生思想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师生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否就意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发展是否就意味着它的基本矛盾的消失?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怎样引导师生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怎样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对于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都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寻找正确答案。世界观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甚至会坠人到一个“颠倒”的世界中去。因此,从根本上说,依靠真理的力量,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有效推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也只有从理论高度上回答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才能为高校师生解疑释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3)

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事实上,政治课教学如果在目标上存在“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

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其次,要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之二就是存在“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不仅存在于学生之中,而且在政治教师中也存在。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其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高考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对政治教师言行特殊要求的潜在压力等。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又表现为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乏味;对社会存在轻视政治科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的厌倦;对教顺简单古板教学的失落感;对教师言行不合“理论要求”的不满;对教师教育要求的直接或间接抵触等等。上述师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取得。为此,变师生对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政治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立志于政治课教学事业,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轻装”教学。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抵触、不顺心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健康、稳步的发展。

第三,要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项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心理误区之三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牎“平等”、“和谐”牭氖ι?叵瞪形唇?ⅲ师生教学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处于“单向性”、“一言堂”。这种单向性突出的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一灌到底,来不得学生的应有活动;二是教师听不进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看法,教师表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绝对权威,教师没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是搞演说、发指令、提要求、查结果的监督人,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淹没了活跃的学生思想和聪明才智。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器。这种教学,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十分疲倦,缺乏活力与生机。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做到师生交往的“多项性”。政治教师应明确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改进教法,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不断探索出符合师生多顶交流的好方法、好举措,大胆创新。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过程。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向的相鼓励就能更好的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4)

大部分企业的负责人都不注重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即使开展了,内容与形式也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集中员工开个精神传达会,要求员工会上做做笔记,会后写写体会,严重缺乏新意,导致员工们对政治思想工作的漠视,甚至是反感,进而导致其不能对生产经营起到任何的帮助作用[2]。尤其是在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没有积极地、适时地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没有起到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引导作用,有的甚至还引起了员工的抗拒情绪。

1.2企业与企业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比较弱

由于市场导向的改革,导致很多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国有企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无关,还费事费力,大部分国有企业不愿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使有的企业开展了,也不会成立专门的政工队伍与划拨专门的经费,因此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经费保障、队伍素质都非常薄弱。

1.3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相对来说企业的工作经验比较有限,特别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严重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再加上形式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说服力都比较低[3]。进而造成公有制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起到正确的、有效的引导作用,甚至还给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引起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的反感。

2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2.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所谓的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职工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及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企业特有的一种标志。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所针对的对象都是企业职工及职工个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二者产生的作用不同,所以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诚信道德、遵纪守法等教育,目的是促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然后通过这些观念来促进企业的政治属性[4];而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独有的价值观,隶属于经济范围。若从本质上来看的话,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为了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就得先构建起一个有效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2及时对企业职工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改革的深化,无论是企业职工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随着生活的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形中带给了人们更大的生活压力。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影响,职工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巨大的变化,导致职工在利益的取舍过程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思想上表现出了动态化、多变化及现实化等特征,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道德诚信等正面思想不能主导职工的价值取向,甚至有的职工出现了漠视或者排斥的态度[5]。因此,为了改善职工们的这种思想状况,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企业就得通过构建融洽的劳资关系来对企业职工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由于刚步入社会的职工的思想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其思想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力还比较深远,所以企业在对新职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能只做政治说教,应该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上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因为只有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为了实际解决新职工的生活问题,还要将心理疏导融入到新职工的工作过程中,以便做好新职工的心理引导工作,使其丰富心理世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开展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企业应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以便及时疏导职工的心理问题,使其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界。

2.3利用企业管理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能否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取决于企业负责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所以要想顺利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得使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与正面作用[6]。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包含企业文化、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且这些内容常常是企业管理问题中的重点,再加上当前的企业管理内容主要是人事管理,所以可以得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员的管理。因此为了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利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来开展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来推动企业管理,也就是让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互惠互利。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5)

二、生成过程: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生成过程表现为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即促进文化的活化与人的文化生成的同时,达到人与文化的认同和融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特定文化的活化。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指出:“思想—宗教的、道德的、实践的、审美的,……必须由强大的社会集团来承担,才会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必须有人尊崇它们、赞美它们、维护它们、贯彻它们。为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不仅是知识上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它们必须被体制化。”[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正是特定阶级或集团所主导的文化实现传播与创新体制化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我计划的对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和吸收,从而使特定文化得以活化和获得新生。这种活化的过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文化内容与个体的心理机制相接触,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将特定文化放置在个体的心灵深处,最终达到相应文化的复活、传承和创新。也就是说,原本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而被一定社会成员认识并观念化为个体的思想因子。这种被转化的思想因子通过参与社会成员的建构而成为了新的活化的文化。总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接受既定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对其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推动特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文化建构过程表现为,处于自在状态的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成为特定文化的有效载体。社会成员并不是机械的充当特定文化的有效载体,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社会成员用自己的心理机制对特定文化进行思维、体验、理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了特定文化对人的重建和塑造,使特定社会成员成为新型的文化个体。这一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用特定文化去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文化实践过程。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个体融入了特定文化中并向更具独特性与文化性的文化个体转变。特定文化也通过人实现着保存和传承,并通过活化过程而实现发展的新动力。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生成过程中,既有特定文化的活化、传承和发展,也有人的人格塑造和社会性发展。特定文化的活化过程与人的文化成长过程同时发生,齐头并进,从而实现特定文化的再生产与个体再生产的同一。这表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同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在生成揭示了其文化本质的生成逻辑。但这不足以让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全貌。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进行论述,从而加深我们对其文化本质的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容表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容表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进行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体文化建构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直觉建构。所谓文化的直觉建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等文化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之所以把它们称之为文化的直觉建构,是因为,一方面在内容上它们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教育方式、手段、制度、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等的集合体,是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智慧,是鲜活的教育文化遗留物。”[7]因此,他们具有经验性和不自觉性。另一方面,他们对人们的文化建构方式表现为以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日常思维。而人们的日常思维是缺乏自觉性和批判性的。这就导致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存在“只知道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的状态。也就是说,文化的直觉建构告诉人们“向来如此”、“一直是这样”,但对于“为什么是这样”缺乏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文化的直觉建构之所以可以对人们发生作用,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朴素的信仰。二是道德的压力。具体而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检验,最终被确定为正确的文化内容。它们在给人们心中留下一定文化印记的同时,势必会让人们对它们产生朴素的信仰。也就是说,人们会秉承它们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去建构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一般在所传承区域是被普遍遵守和执行的,如果谁不遵守的话,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直觉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逻辑性和自觉性的。但是,即使在现代社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都以一定的方式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第二,文化的逻辑建构。所谓文化的逻辑建构,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定阶级或集团在一定方式的指导下,用体系化了文化价值观念对人们进行系统建构。之所以是文化的逻辑建构,首先在内容上表现为用体系化了价值观念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体系化了的价值观念是代表特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理论化和抽象化了的文化理论体系,因此它具有高度的逻辑性。体系化了的价值观念作为有价值和意义的系统,是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理解和了悟的。因为,唯有努力理解和了悟,才能真正认识和享有它的意义。在理解和了悟的过程中,体系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会形成对人们的体系化建构。其次,文化的逻辑建构过程是与人们的非日常思维作用的过程。虽然文化的逻辑建构会有日常思维的参与,但是这种建构只有与人们的非日常思维进行互动,才可以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的非日常思维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创造性。在文化的逻辑建构中,人们会对特定文化所传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反思和判断。这使得人们对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且还会追问“为什么”,并通过自己固有的思维能力对其进行判断和选择。第三,文化的实践建构。所谓文化的实践建构,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特定文化的创造和特定文化对人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于文化建构发挥着重大作用,正如卡西尔所言:“正是靠着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产生出了一切文化,同时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人的本质与文化的本质,只是以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为中介、为媒介,才得以结合和统一为一体。由此可见,只有这种能动的‘活动’,这种自觉的‘创造过程’,才是真正第一性的东西。”[8]文化的实践构建具体表现为:首先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在特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进行的实践。特定文化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始终,指导和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这体现了特定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为特定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制约和支配。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人的各种需要、欲望和愿望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着满足这些需要、欲望和愿望的文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文化需要与新的满足需要的文化不断被创造出来并相互发生作用。也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选择、判断、反思和接受,从而建构着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工作状态和形式。曾经指出:“党的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9]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们精神领域的一项活动。就此,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和精神生长的统一。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是指这样的一项活动方式,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将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依据所接收到的文化意义去调整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生产“一词作为大工业的产物,体现出了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色彩。自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生产也体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统一化规约。这种统一规约之所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人的心理机制具有同构性。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出特定阶级或集团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再生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维系在低水平、低效率、无激情、无创新的状态下简单重复和循环。”[10]在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乏主动态度和创新精神,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没有创新的、流于表面的、简单重复的被动活动和过程。这样的效果势必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没有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趋于零。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种精神生产要素的潜力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表征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精神与受教育者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的融合,因此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是指这样的一项活动方式,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进行选择、理解、感悟和吸收,从而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生长”一词本身是指植物的培育过程或动物的发育过程。杜威则把“生长”一词用于教育领域。在杜威看来,“生长”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起码意味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长”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成长,而与别的无关。真如杜威所言:“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的,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11]另一方面意味着,教育过程要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相结合,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属于自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要把人的发展放在其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预示着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表现在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世界中不断确证、实现和发展着自己的价值。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人的心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出特定阶级或集团对社会成员发展的积极关注以及社会成员所进行的自我建构。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和精神生长并不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它们之间本身存在着许多交叉和交融的方面。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状态和发展需要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出的状态会有所差异和侧重。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实现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在生成与外在表现分别从内核与表现层面揭示出文化本质的面貌。然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最终需要落实和实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文化本质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濡化

思想政治教育濡化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对社会内部的主导文化进行纵向传播、继承和习得,从而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文化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濡化过程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在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第一是个体的内部要素环境。这是指个体的身心要素。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受遗传影响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继而结合每一个体的情感、意志、体验以及知识系统要素,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存在空间,我们把这一独特空间称之为个体的内部环境。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通过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而编织成了文化环境之网,并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文化对其影响,并通过对特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而不断超越自身,最终使个体成为所属文化的创造物。第三是现实生活情境。所谓现实生活情境,是个体生存和生活的全部现实环境的总和,包括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等情境因素。特定文化的传递,“本质上是生命系统的复制和延续,生命的活力永远离不开现实情景。”[12]思想政治教育濡化就是通过个体的内部要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情境三方面的互动来实现的。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把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文化对的影响,从而在活化特定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这一建构过程又会反馈于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发生改变和完善,最终推动特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涵化

思想政治教育涵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在与其他形态的文化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主导文化与其他形态的文化会相互吸收彼此更具活力和对自身有益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主导文化的更新与社会成员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涵化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相互接触和作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在此,我们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处理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面对不同文化间的接触时最积极的态度是,自身的文化要素积累与价值观念建构处于较为成熟的状态,从而可以用主导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有利因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受教育者如何处理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态度为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主导文化是相适应的。面对不同的文化形态时,受教育者会把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加工和整合,继而纳入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之中,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第二种态度为顺应。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所接受到的文化与自己的认知图式发生矛盾,从而不能同化接受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具体引导,最终通过重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图式和价值观念,以与主导文化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的从新建构。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6)

2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1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生动、活泼,并且容易被人接受的企业文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通常情况下,这种企业文化不具有强制性,这时会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在改进、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这种寓教于文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进行创新。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高度关注文化因素对员工观念、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同时借助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自身的经营活动、娱乐活动等进行融合,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在一定程度上降到最低。

2.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够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在心理方面,使他们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并且更加热爱企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企业文化的作用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7)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等都要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其主导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作用。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必然存在着的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这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文化培养等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与制约下,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将很难出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从而为当代高校校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④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分属不同部门,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组合从高校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仍分属不同的教育部门。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属于学校团委以及宣传部的工作范围,其大都是通过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来开展活动。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分属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研中心等机构,其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授来进行的。⑤这两者之间的影响与渗透较少,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与统一,从而降低了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性,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性能发挥。

(二)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失衡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都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却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而物质文化建设仅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精神文化的发展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但是,当前许多高校都陷入了这一误区:仅是对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进行探索与挖掘,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这种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想要切实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就需要要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才能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总体规划纲要之中。⑥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对于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等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育人环境的营造,能够督促教师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身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就要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对其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切实督促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但是,我们仍需要注意,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不是让大学生被动性地被这些制度、规范所管制、所约束,而是要使得其将自身的行为与制度要求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地引导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制度的建立对于具有负面影响的不良文化产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切实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⑦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8)

我们知道在一个企业的建设中。除了硬性的条件,“软件”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软件”的重中之重。如何将两者有效的链接起来,有效的助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所有企业的管理者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间的关系。做简要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探索,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认知,共同价值,是企业为了实现最高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使命感。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我党和国家的制胜法宝,并且屡经考验,在经济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它既是传承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秉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又是关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所以。这二者既是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很好的交融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

二、正确区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异同之处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两者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主要表现在两者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其次是两者实现目标的方式相同。就是用同一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凝聚人才的向心力,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还有就是工作对象是一样的,都是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核心发展要素,通过对人的思想意思,道德素养的提高。共同提高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不同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不同也是非常明显的。重点在于前者着重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后者在于人的理想、智力。素质的培养上。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其主要区别:1.所在的管理范畴不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也是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是通过提供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等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水平。企业文化则是从西方传来的一种管理理论,归根结底是经济管理的理论。2.两者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一些经营管理的哲学、管理信条等作为依托进行员工的共同认知的培养,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对党的政策方针的传导,进行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教育等具有社会性较强的内容。3.工作部门不同,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的行政部门负责。对企业的思想、信念等进行传播,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专门的党委、政工等部门负责,对党的路线、执政理念进行宣传。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单纯的企业经营已经不再现实了,只有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才是企业的持久生产之道。而将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认清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有效利用,才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努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已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国企或较大的民营企业,面对不同价值观,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身份的员工,该如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企业为桥梁

有效连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让员工更能发现自身价值的体现。而将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的文化中,让员工感到其可实现性,从而将其落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二)以企业为依托

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企业的文化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而党的思想政治理论似乎一直是没有改变的,从而易让员工感动老旧落后,缺乏学习的动力,若将思想政治建设以企业的核心精神、统一的价值观为依托,增强其感染力和吸引力,则可将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站在思想政治建设的“房上”,让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一)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放在首位

企业文化的概念的是由西方传来的,它强调个人主义。突出自我,功利性很浓,我们必须时刻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能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让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腐朽沃恩的员工。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建特色

在企业的内的党组织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有着不可替代的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一大批思想道德水平先进,政治理论扎实、同时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领导干部,还可以在员工中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结性。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点在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人才决定生产力。要想企业整体向前推进,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凝聚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真正建设好企业文化。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9)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发展、积累和传递的方式和工具。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并且,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那么从长远的历史阶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环境。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这里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的,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们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这些积极因素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些积极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中都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其中,文化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宏观环境之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离开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一定的载体即特定的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逻辑到方法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富有道德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理论思维成果。如果说对前者的继承,有益于我们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染力的话,那么,对后者的继承,则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1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求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注意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来探求德教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德教方法确立的基本的方法论,如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方法论的掩盖下,更为实质的则是基于对教化对象的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从而确立德教方法的方法论。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3];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 “知其声”、 “知其行”、 “知其物”,才能 “言虽约,说必布”、“事虽小,功必大”[4];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人德[5]”等等,都明确地表露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掌握教化对象的特性与德教方法的确立之间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

2.2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中国古代德教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作为最高的德教目标出现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但中国思想家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士对于德教过程的目标意义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其设置为整个德教过程中的唯一的目标,而是在“涂之人百姓”与“圣人”之间设置了种种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如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泽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此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大量的“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之论,其实也是对个体德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人格的不同表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上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前后继替、紧密关联的德化的目的链,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因此,中国传统德教的目的理论,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得德教目的给个体接受教化的行为、个体进德的行为以巨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

2.3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的运作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受这种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较少从局部的、静态的、孤立的层面看待德教的动态运作,而总是从整体的高度,从德教活动的实际推进方法、从德教内部各部分的相关互动、从德教与相关系统的互动之中来观照整个德教活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历时的过程性和共时的展开性两个视角出发,对德教活动进行观照,得到了很多成果。如从历时的过程性出发,朱熹得出了对教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各阶段的不同特性的认识:“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 [7]等等;从共时的展开性出发,在教化与环境方面,古代思想家强调环境习染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并由此主张“择友”,“以友辅仁”,“择处”,“择不处仁,焉得知”。在观照德教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使得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地揭示了德教的社会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条件,揭示了德教运作的内在机理。这种观照德教运作的方法,使得中国传统德教理论具有了浓厚的辩证色彩、系统色彩。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外,更有赖于对自身发展经验和传统的扬弃。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与政治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43-0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的需要,及随着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当今世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达成了一种高度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高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

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特别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需要。从人的文化归属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都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对人而言,完全超越传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1]“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东西,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东西――文化。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观念、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价值取向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承认“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对现实中的人们的思想影响的现实性,也要积极地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2.当前大学生自身文化定位的需要要求我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文化交流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带来的人群扩散与混居,使得同一地域的民众信仰着不同的文化,也使得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分居于不同的地域。同一地域的民众如何确定自己的文化归属这是全球化给当代人带来的难题,人们是应该信仰其所生活地域的文化还是应该在文化上认祖归宗?在经历20世纪90后代的文化困惑之后,人们普遍的开始寻找文化的回归,于是也就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浪潮。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在对外经济交流和人员交流中,各种外来文化也不断的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冲击着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化信仰。这种冲击曾经一度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视作一种时尚,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自己进步的标志。但背叛带来的传统文化生存危机以及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等诸多的差异,使得他们从背叛传统走向了维护传统,开始在文化的交流中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这种定位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回到传统文化中去,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就是这种回归的一种标志。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热与文化回归的需要,我们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社会认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需要。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之间,经济社会变革会加快,但也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国际上一般通称为进入安全事故易发期和突发事件多发期,当前我国社会就处在这个阶段,要解决好这个社会阶段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要加快经济建设,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尽可能快的超越3000美元,离开这个不稳定阶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认同,以广泛的社会认同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认同无疑是当前增强我国居民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和责任意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增强

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力度,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1.辩证地吸收传统文化资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去我们曾有过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但随着全球化造成的传统文化冲击及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又存在着全盘肯定的现象,甚至对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也全盘肯定,而不是辩证地、批判地对待传统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3]所确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一直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科学的态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4]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批判与吸收并重,即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与现时展不一致的因素,坚决的摒弃它,同时又要积极科学地吸收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2.在现时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现时代解读。在辩证地批判和吸收传统文化时,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进行必要的现时代的解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使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相适应,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在站在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同时引领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解读时要求我们必须以现时代的价值取向去理解一些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深深地打上了农业文明时代的思维烙印和价值取向烙印,如解读中国传统的勤劳致富说,就需要我们既要看到勤劳的的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合理性,但同时又要注意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是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的,在农业文明时代,“富”是直接与物相联系的,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富”则更多地与货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在价值决定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价值实现的问题,在肯定传统的勤劳的基础上,还需要现的中国人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必须注重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才能够与现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不致与现时代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3.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支撑力量,使人们能够在现实的实践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注重实践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那里,就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5]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传统文化重行的思想充分地体现出来,鼓励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行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社会的过程中,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的反思,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对实践的重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6],在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2]黄向阳.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J].社会科学家,2007(1).

[3]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上一篇: 应用化学导论 下一篇: 办公室装修策划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