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的目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30 14:58:57

食品包装的目的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1)

中图分类号:TS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43-01

目前全国的食品进行包装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塑料,各种塑料自身的特性能够有效保存食品,同时能够防止食品中毒。但是塑料进行食品包装本身就会导致食品污染,塑料包装用完之后成为废弃品,也会污染我们的生活。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自身在使用和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同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使塑料上残留一些物质污染食品。本文就塑料食品包装的卫生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1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物质

目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主要的污染物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酞酸醋类的污染物质,它主要是一种由各种醇和酞酸组合形成的醋,根据醇的种类不同,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目前各国都开始对酞酸醋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哪种塑料材料适合用于做食品的包装材料。一般而言,测试食品包装中的塑料酞酸醋类材料的方法是利用气液层析分离法进行提取溶剂的定量分析,进而分析出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只要是含量超过1%,就能够检测出其中的有毒物质。但是若是检测塑料材料是否是污染物,则需要对提取溶剂的浓度进行检测,若是只是单纯地使用气象色谱进行测试,则可能会错误将一些化合物检测成酞酸醋。所以在检测塑料材料是否是酞酸醋类物质,需要使用质谱仪和气液色谱同时进行检测,这样能够保证检测的溶液数值符合酞酸醋类物质的分子量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还未能够对塑料包装材料中酞酸醋类物质的允许标准进行规定。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另一种污染物质是氯乙烯单体,这种物质是残留在聚氯乙烯中,若从口进入人体内,有致癌的可能性,因此在美国的食品包装中已经不允许使用含氯乙烯单体的塑料材料进行食品包装,在日本中酒类的盛放容器中也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材料,并且明文规定使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容器含有的氯乙烯单体不能超过0.05ppm。

2 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方式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在进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控制中有许多方式,我国虽然在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是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厂家、消费者以及包装供应商都十分重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目前我国检测控制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强度测试,它能够综合进行塑料包装材料的检测,检测材料的抗断强度、抗拉强度、膜的复合强度、物理指标、封口的热封强度以及变形率,通过细化强度测试的指标,加强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另一种检测方式是阻隔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塑料包装材料对液体以及气体等相关渗透物的阻隔效果,以此来检测食品是否受到磨损以及保质期等问题。两种测试中阻隔性测试是检测食品包装材料的重要手段。

3 不同国家关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分析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人们比较重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用塑料材料进行食品包装要保证其包装的材料和方式能够使食品不受到外界的污染,保证食品自身的成分、质量以及水分等不发生化学变化;其次塑料包装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不能向食品迁移而导致食品出现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食品包装的形式和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包装产业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卫生以及安全检查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卫生管理的特点主要是: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严格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限定,保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是符合食品安全检验的,进而进行透明、高效、公开的食品包装材料管理和评价审核;其次是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大量的材料自身结构、特性、安全性、危险性评估、化学成分迁移等因素测试,保证塑料化学材料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最后是积极借助社会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生产厂家的力量,生产者自身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保证各类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我国在进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出台了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加工添加剂等的卫生标准以及管理方案,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包装材料是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并能够进行公正的评价,进而投入到市场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存在标龄较长的问题,一些标准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相关单位的发展,导致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以及加工的添加剂等无人进行管理,也没有较完善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4 总结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虽然有比较基础的法律条文体系进行支撑,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分工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的食品包装材料的法律标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这样就导致许多食品包装材料的研发和使用需要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要求进行引导,对于新的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关安全测评资料,我国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样就导致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和生产中受到国外安全测评技术的指导,这样就会使我国在评价新的塑料材料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中的问题,首先我国应该要完善和健全对新的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和评价机制,保证制定的法律标准和体系贯彻执行,并能够有效地更新和修订原有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建设技术支撑机构的监测评价机制,各个食品安全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进而提高我国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2)

【关键词】儿童 食品包装 设计 趣味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儿童包装总体设计特征

儿童食品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消费前景,儿童食品包装是儿童食品的一个显著的外在形象,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儿童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儿童食品包装的辅助图形一般采用抽象的几何图形,采取夸张的曲线条、明朗、色彩一般选用亮色,如橙色、黄色、绿色等,体现出活力、美味、趣味。图形面积较大,在包装上占据一定的比例,达到人们的认知和记忆的目的。组合形式丰富多彩,各图形之间的组合强化标志,充满创意和新颖独特。儿童食品包装志的主要作用是独特的性能特点,展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标示事物间不同的含义,加强与归属的差异。

二、从旺旺序列产品看儿童包装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儿童食品有着多元化的设计趋势,如(图-1、图-2)旺旺食品标志采用辅助图形,采用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抽象的图形来设计标志。夸张的卡通造型,形神具备,融入了自信、大团结、福气多多等传统文化理念。采取夸张的曲线条、明朗,激发儿童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儿童包装的趋势都朝着可爱、活泼、有趣,童真的方向发展。

图-1图-2

三、儿童包装设计中趣味性

与文字相比,图案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文字的单一、枯燥的讲解不易引起儿童的关注,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图案的鲜明特征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主动去接近儿童食品,从心底产生喜欢之情。

字体设计:儿童食品包装的字体一般采用字母与文字结合,或是文字图形化的设计风格,单一的文字讲解并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必须体现出活泼生动,形象丰富,儿童食品包装的字体组合形式丰富多彩,各图形之间的组合强化标志,充满创意和新颖独特。如(图-3)中的饼干食品包装,采用了有趣的字母和文字组合。

图形表现:儿童对一切有形的事物表示出兴趣,如各种图案,画面等,所以儿童食品包装志图形面积较大,在包装上占据一定的比例,达到人们的认知和记忆的目的,如下图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可爱、俏皮的造型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版面。

图-3

色彩传达:色彩的应用对于儿童食品包装来说,可以提升包装的亮色,使儿童食品包装活泼或充满趣味、生动,如食品行业中的儿童趣味饼干的包装设计,色彩一般选用亮色,如(图-4)橙色、绿色、黄色等,体现出新鲜、美味、时尚。

图-4

图5图6

包装盒型: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下,儿童食品包装盒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格局,有盒装、罐装、瓶装,袋装,薄膜装,但是,大多数的儿童食品(见图-5、图-6)一般用盒装。

四、儿童食品包装趣味性的表现以及其设计目的

1.流行的卡通元素

食品包装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表现,显示食品自身的固有特征,标示食品的意义,强化区别与归属。为了易于被识别,食品包装的形态构成必须新颖独特,造型简洁,色彩强烈,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些都是食品包装通常应该具有的外观上的基本特征。

卡通化风格的布景设计强调的是视觉的愉悦和构图色彩的美感,特征鲜明是食品包装设计的主要理念,既要显示儿童食品的内在特征,又要体现儿童食品的有趣,满足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探求的心理,同时,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趣味性便于儿童辨别、记忆,形成一种潜在的心理定位,诱发儿童的食欲,达到想要购买的欲望,甚至儿童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将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一抹深刻的印象。

2.动态的3D设计

随着3D广告的流行,3D广告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叶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图-7)3D设计使儿童包装设计跃然于眼前,逼真的效果引发儿童强烈的依赖性,对儿童食品产生了较强的认知。动态的3D设计使儿童食品的传播内容“简单与真实”,提升儿童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将儿童食品的产品内容,营养性,口感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动态的3D设计使儿童食品包装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活灵活现。

动态的3D设计与儿童食品消费者间架设一座桥梁,以一种儿童食品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沟通。如(图-8)动态的3D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升儿童食品的魅力。动态的3D设计有使人增强识别记忆的价值,具有良好趣味性构成的设计作品,不仅有助于识别,而且有引起回忆的价值。

图-7图-8

3.造型的新颖性

在儿童食品包装的构成要素的差异化创意方面,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倾向于使用符号元素,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偏向于特征鲜明的的多种元素结合。

在如今儿童食品竞争激烈的时代,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必须要有着鲜明的主体特征,独具个性,同时便于识别,激发儿童对食品的兴趣。

色彩:如(图-9)鱼罐头的儿童食品包装,色彩选用喜气洋洋的大红色,体现出鲜艳、亮丽、明亮、独特的品牌效应,让儿童过目难忘。

图-9

采用图形与字母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是没有更深刻的含义只表功能,如夸大的名称(或拼写字母缩写)的英文单词、独具特色。内涵明确,个性突出,使人一目了然地认识到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及儿童食品产品的内涵。由于儿童食品包装的趣味性十分突出,所以它对儿童的心理消费欲望能产生良好的诱导作用。

五、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趣味性的意义

儿童食品行业中包装设计色彩一般选用亮色,如橙色、绿色、黄色等,体现出新鲜、美味、时尚,突出趣味性。儿童食品行业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平面设计,而是要创造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表达设计师自己的审美方式,用生动,具体的情感形象来形容它,促使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主题深化,从而达到儿童食品包装信息准确的传达的目的,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

食品包装设计的趣味性不仅是门艺术,也是一种时尚,它是生命中的快乐。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活泼、生动的背景下,趣味性正悄无声息的发挥着神秘的作用,深刻的影响着人儿童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趣味性的色彩跳动会给儿童以不一样的感受,食品包装设计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运用趣味性对儿童的强烈感受,激发儿童对食品的消费心理,来刺激儿童消费者,从而获得崭新的心理变换,产生不断重复消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懿君.当代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趋势[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4)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3)

食品包装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包装材料使用不当问题严重

包装材料从材质上分为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陶瓷包装、玻璃包装等。包装材料的卫生级别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药品级。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达到食品级要求,但目前还有很多小企业因生产条件或经济利益生产不合格产品,有的用工业级原料或回收废料代替食品级原料,有的甚至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的增塑剂、稳定剂、染色剂和甲醛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印刷使用苯类溶剂问题

食品包装发生卫生质量问题,印刷油墨是关键因素之一。油墨中苯类溶剂及重金属残留严重。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油墨系统中油墨本身就是含苯的,所以工业上常用苯类溶剂加到油墨中以达到稀释的目的,且甲苯价格低廉,不少企业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同时,苯具有蓄积性,人一旦吸入很难排出,日积月累会引发癌症等疾病。现在,欧美国家已不允许在食品包装中使用含苯及重金属的原料,日本政府在几年前也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不得含有苯。我国也在推广环保的水性油墨,用于解决含苯油墨对包装及食品造成的危害。

3.违规添加助剂,禁用、乱用问题严重

以一次性塑料快餐盒为例,许多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中大量添加工业级的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的添加剂。更有些黑心企业将主要原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对调,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了50%,有的高达80%。食品温度较高或微波炉加热时,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

再以目前方便面碗的外层纸包装为例,最外层与嘴直接接触的光油部分,具体成分包括树脂和溶剂或树脂、油和溶剂,涂于方便面碗表面后,形成具有保护、装饰和特殊性能的涂膜,因为与嘴和食物会直接接触,因此应认定为食品包装。但光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内含多种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多达3 0余种,如五氧化二砷、二氯化钴、重铬酸钾、二甲苯麝香、三丁基氧化锡、砷酸氢铅、三乙基砷酸酯等。而在目前我国允许用于食品包装的1 2 6 3种添加剂中,只有极少数是在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获得许可。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用方便面碗喝汤、吃面的时候,有害物质可能就在光油中析出溶解到食物中,对人体造成安全隐患。

4.使用后废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除了食品包装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使用后废弃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食品包装使用废弃后,大部分被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只有极少部分因回收价值高(如透明矿泉水瓶等)在处理前被收集并再次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包装制品因不便于从生活垃圾中分拣,因此多用填埋的处理方式。但包装制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填埋到土壤中,将会对土壤、水质造成严重危害。

5.塑料桶装白酒析出塑化剂,增塑剂不检测或难检测

并不是所有塑料都含有塑化剂,如用途十分广泛的聚氯乙烯(PVC)就含有较高的塑化剂。因此,最好不要用塑料来装酒和油,非要装最好选择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也就是在瓶底或者瓶身上有个三角标志,里面有数字“1”的塑料桶。不过,即使是PET塑料桶包装的白酒也最好是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打开后尽快食用,避免酒的成分变得不稳定和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塑化剂在水、酒、油和醋等不同的介质里,会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我国特定的迁移量要求,允许溶解一部分,但是有量的限制。白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大多来自酒瓶盖里面的橡胶垫,如果垫子是采用国家已禁用的聚氯乙烯,就会出现塑化剂溶入酒中的现象。我国规定,塑化剂禁止添加到食品中,但可以使用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以增加材料的弹性、塑性、透明度、改变其性能。但不排除企业人为因素,因为添加塑化剂可增加白酒的黏稠度,让酒显得更有品质。此外,自来水管道、瓶盖等包装也可能是白酒含塑化剂的原因。

目前我国对白酒中增塑剂含量的检测,一直没有纳入必须检测的项目;虽然标准有了,但不是强制性的检测项目,所以也导致了很多制品生产企业在送检的过程中不检这一项,导致了一些企业钻了漏洞。

食品包装要健康发展,就离不开政策标准,只有食品包装政策法规及相关标准健全、严格,才能对规范和推进食品包装行业起到作用。

食品安全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随着食品包装安全等同食品安全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说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简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守该法。

《食品安全法》共10章104条,可以归纳为以下特点:

①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②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

③规范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保障监管工作的统一性。

④规范食品检验行为,保证食品检验数据和结论的客观、公正。

⑤注重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⑥加大了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力度,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

⑦规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监管制度更加合理。

⑧强化了公民权益保障的有效措施,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9号,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后,食品安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国家质检总局从2006年开始,加强了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从2006年开始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QS)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对食品包装、食品包装用原辅材料、添加剂以及相关设备实施的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包装的健康安全。

实施食品及食品包装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6年来,产品的质量比实施准入制度前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确实起到了规范行业企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了并不等于流通到餐桌上和进入人们口中的食物就一定是安全的。食品安全危害除了来自于食品本身和食品链全过程之外,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危害。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等重金属,甲醛、苯、多氯联苯等)会迁移并渗入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包装制定了高标准,对食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安全指标,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难度。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的出口和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2007年8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2007年〕第123号公告),主要内容是:为保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制度实施效果,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食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查处未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销售行为。

2007年7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实施《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对外正式公布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包括两类、21个产品。

为了加快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5月17日公告,要求自2009年9月1日起,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食品用纸包装制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违反规定者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目前食品用塑料制品和纸制品在食品包装中的比例,市场准入制度(QS)依然是检验企业是否有能力提供合格产品的重要依据。

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与《食品安全法》同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使用要求明确强调“未在列表中规定的物质不得用于加工食品用容器、包装材料”。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特别是食品接触用塑料、纸制品、橡胶等材料中用到的增塑剂、增韧剂、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防老剂、阻燃剂及有关胶黏剂、油墨、颜料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截至2012年7月,卫生部已经公布了硼酸等304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名单,即使加上新修订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中的959种,目前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添加剂种类已经达到1263种。但与实际相比,仍显不足(国外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用添加剂有2000多种)。

4.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

酝酿多时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其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为保障首都食品安全,北京市将实行食品安全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同时,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对于“地沟油”,《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提出要加强源头防控,不得随意处置。这个条例将从2013年4月1日起实施。面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条例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示范效应,但制度有了,能否落实、如何落实才是接下来真正的考验。

我国现在已经设有食品安全委员会,包括15个部委级的领导部门。北京市也有食品安全办公室,包括工商、质监等农业部门。但是这些部门是协调机构,不是真正的权力机构或者执法机构,在这里协调完以后还是到执法部门去执法,执法过程当中就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各部门参考的标准是不是统一、执法依据是不是一致、量刑是否一致。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企业钻部门之间的漏洞,甚至找熟人、拖关系,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了执法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权力的统一、标准的统一、量刑的统一,才能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食品包装行业应该注意的几点

1.安全化:由于材料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盛装的食品不同,食品包装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食品中,因此,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与食品实现双QS),还要注重标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指导消费者使用食品包装制品。

2.标准化:在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严于国标并适合产品特性的企业标准。

3.功能化:开发更多新型包装,展现保护食品、生产工艺的适应性、促进销售、卫生安全、包装的经济性、节约资源等功能。

4.减量化:通过对包装的设计改进,在达到同等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包装制品的使用量。

5.资源化:对所有有较高价值的包装制品进行回收和利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延伸生产者责任,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消费-再循环”这一循环经济新理念。有望在今年出台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将会对生产者的责任作出详细的规定。

6.无害化:对于确难回收的废弃物如塑料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更环保的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减少浪费。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4)

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装与食品的密切关系早已被千家万户所认知。无论是商店、超市,还是每个家庭,处处可见设计精美、实用方便的食品包装。食品包装就像食品的贴身衣物一样,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它不但起着保护、宣传食品的作用,而且便于食品的储藏、运输和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食品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食品包装目前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1 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现状

1.1 包装材料使用不当

包装材料的卫生级别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药品级。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达到食品级要求。但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食品包装制品,因其使用量大、流通快,所以很多不具备生产食品包装制品条件的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也在生产,不仅生产环境差,而且为了牟取私利,甚至使用工业环境级原料或有毒有害的再生废料进行生产。特别是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垃圾、农用薄膜、医院废弃物等进行加工,未经消毒处理,就作为食品包装原料再次用于食品包装的生产并投入市场。这些再生塑料虽然在加工过程中经高温加热,但其中的增塑剂、稳定剂和甲醛等种种有害物质却不能完全去除掉,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将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1.2 违规添加禁用助剂

以一次性塑料快餐盒为例,很多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中大量添加工业级的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的添加剂。更有些黑心企业,将主要原料的添加剂的比例对调,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了50%,有的高达80%。这种高填充的快餐盒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乙酸蒸发残渣以及正己烷蒸发残渣检测,指标超标严重,甚至超过国家标准上百倍(国家标准为30毫克/升)。食品温度较高或微波炉加热时,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肝系统病变等,甚至患上胆结石等疾病,对身体健康有着重大危害。

1.3 印刷中大量使用含苯油墨

食品包装发生卫生质量问题,印刷油墨是关键因素之一。油墨中苯类溶剂及重金属残留严重。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油墨系统中油墨本身就是含苯的,所以工业上常用苯类溶剂加到油墨中以达到稀释的目的,且甲苯价格低廉,不少企业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

同时,苯具有蓄积性,人一旦吸入很难排出,日积月累会引发癌症等疾病。现在,欧美国家已不允许在食品包装中使用含苯及重金属的原料,日本政府在几年前也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不得含有苯。我国也在推广环保的水性油墨,用于解决含苯油墨对包装及食品造成的危害。

2 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及相关标准

2009年,强制性国家标准 《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开始正式实施,标准中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对食品接触用塑料、纸制品、橡胶等材料中用到的增塑剂、增韧剂、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防老剂、阻燃剂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2013年,国家广泛征求各方面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意见,进一步开展标准的修订工作。紧接着国际食品包装协会 2013中国食品包装安全消费警示,涉及吸管、瓶盖瓶身、不锈钢制品、纸质餐饮具等12项内容。其中,烧烤时铝箔、锡箔使用不当会危害健康一条,尤为值得关注。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添加剂种类繁多,既使新修订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已增至959种,但与实际相比,仍显不足(国外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用添加剂有2000多种)。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因市场需求量大,且一直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造成生产混乱,质量参差不齐。自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后,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

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首次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承认了不可降解餐具的合法身份,结束了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没有国家标准可依的混乱状态,减少了每个企业必须制定企业标准的麻烦,明确界定了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范围是指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壶、吸管等,也包括有外托的一次性内衬餐具,但不包括无预期用餐目的或类似用途的食品包装物,如生鲜托盘、酸奶杯、果冻杯以及方便面碗等。

3 对策及建议

现代食品包装既要着眼于新的包装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添加更高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材料的细腻、光滑、柔韧等特性达到包装食品的最佳效果服务,又要不断地推动包装工艺的发展,将工艺流程自动化、系统化、电脑一体化,降低废品率,充分利用资源。

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更是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食品包装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既要低碳排放,又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化:由于材料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盛装的食品不同,食品包装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到食品中。因此,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与食品实现双QS),还要注重标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指导消费者使用食品包装制品。

透明化:开发和生产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制品,既可以展示所包装的食品,又便于回收利用,提高产品废弃后的价值。另外企业应在产品上标注原料的名称和代号,便于回收利用。

减量化:通过对包装的设计改进,在达到同等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包装制品的使用量。

资源化:对所有有较高价值的包装制品进行回收和利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延伸生产者责任;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消费―再循环”这一循环经济新理念。

无害化:对于确难回收的废弃物如塑料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更环保的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减少浪费。

产业化:回收利用是各种食品包装生产企业、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共同的责任,只有把各种包装物纳入循环经济的链条中并进行产业化的回收利用,才能解决食品包装行业的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要对食品的包装安全加以重视,树立“食品包装等同食品”的安全观念,为食品安全多加一把锁。

参考文献

[1]敖金霞,高学军,权东升等.转基因水稻深加工产品两种荧光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34-39.

[2]周霞.广东省转基因大豆和豆制品的监测[D].中山:中山大学,2006.

[3]李慧,杨冬燕,杨永存等.深圳市场4种国产农产品转基因成分监测结果[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52-1153.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5)

再次,过度包装是我国当前有机食品包装较为突出的问题。尽管有机食品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对有机食品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要求较高,和普通食品相比,市场上的有机食品仅占很小的比例,再加上消费者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有机食品的价格较高,美国大部分有机食品的销售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销售价格高出约50%,欧盟的有机食品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高出50%~150%,而我国有机食品价格一般是普通食品的3~10倍。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6)

中图分类号:TS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19-02

1 前言

塑料被广泛用于产品的包装,特别是在食品包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食品行业中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包装材料。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食品价格、安全卫生、功能提升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所以,食品塑料包装的现状和发展尤为需要人们的关注。

据有关资料统计,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量占塑料总产量的1/4,塑料凭借其轻巧,阻隔性好等优点,在方便食品的包装量中稳居第一,在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中提到,聚丙烯包装是欧洲食品塑料包装销售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其中热塑性聚丙烯增长率为10%,透明聚丙烯增长率为9.5%,PET制品增长率为9.2%,发泡聚苯乙烯、软质PVC的增幅最小。目前,市场中新食品的包装大多为塑料包装,主要有集装包装、无菌包装、高温杀菌塑料罐、高阻隔材料包装、柔性包装材料包装等几种。

2 食品包装塑料制品概况

2.1 塑料

塑料(Plastics)是指以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剂等辅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流动成型的材料。

2.2 特性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1)性能稳定,不锈蚀;(2)耐冲击、耐磨耗;(3)质量轻、方便易携;(4)透明性、成型性、着色性均好;(5)绝缘性好,导热性低;(6)加工成本低;(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8)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9)大部分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易变脆。

3 食品塑料包装优、缺点

3.1 食品塑料包装优点

大部分食品包装塑料性能稳定,不与酸、碱反应,抗腐蚀能力强,可以有效的保护食品不受外界影响,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卫生性。食品包装塑料的制造成本低,对降低食品成本和价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耐用、防水、质轻是塑料的特点,所以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在运输及运输中的保藏有较高的优势;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可以满足不同食品对包装的要求。

3.2 食品包装塑料的缺点

塑料包装物废弃后很难降解,容易造成长期、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包装混入生活垃圾中很难处理,采用填埋处理则会长期占用土地,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养分和水分吸收,从而导致生活垃圾不适于堆肥处理。

4 食品塑料包装现状

4.1 主要种类

4.1.1 聚乙烯----PE

聚乙烯,也称PE,其实质是一种合成树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同时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塑料包装材料。聚乙烯包装物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三种。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结晶度较高,硬度、气密性、耐化学性和机械强度均较好,被大量应用在吹塑成型制造瓶子等中空容器。聚乙烯的各种复合材料也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封性制成的容器,可用来包装各种饮料产品。

4.1.2 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简称PVC,可分为硬制、软制和糊状制品。用注拉吹方法生产出的PVC塑料瓶,具有瓶壁无缝、薄厚均匀等优点,可用于包装含气饮料等液体食品,而用挤吹方法生产的聚录乙烯瓶只适用于包装矿泉水、果汁等。

4.1.3 聚丙烯----PP

聚丙烯,也成PP,特点是加工性好、透明度高,与其它材料混合制成的复合制品可作为多种液体食品的包装容器。

4.1.4 聚酯----PETP、PET

聚酯材料,可称为PETP,也可称为PET,是经二轴延伸吹塑的方法生产出来的瓶类容器,呈玻璃状,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泽,目前来看,是玻璃瓶包装最适合的塑料包装物替代品。近年来,我国聚酯瓶产业迅速发展,聚酯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果汁等需要热灌装的饮料。

4.1.5 聚偏二氯乙烯----PVDC

食品包装除了印刷、粘接、热封等问题,对氧气和水分的阻隔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来看,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塑料包装物中阻隔性最好的,柔软几乎不透气、不透水,所以,保鲜和保持香味的性能较好。在应用较多的热收缩包装物中,聚乙烯醇(PVA)随着吸湿增加,阻气性急剧下降而降低功能,尼龙膜由于有一定的吸水性,所以阻湿性教差,所以,PVDV是目前最好的热收缩包装材料,它对食品的色、香、味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食品能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可大大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在美国PVDC产品主要是保鲜膜和纸上涂布,其用量占PVDC总耗量的40%。目前,我国食品包装市场上使用聚偏二氯乙烯的应用比例还很小,仅仅是在大部分的火腿制品肠衣包装中的塑料薄膜中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它的生产成本并不高,所以在食品包装的发展前景较好。

4.2 安全性

目前大多数人对塑料制品作为食品包装还是抱有强烈的担忧,这是因为大家错误地把塑料制品都当成一种塑料聚氯乙烯,认为其含有易挥发的增塑剂,会给食品带来危害,不宜用于食品的包装。随着我国相关的生产标准也已经出台,很多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是安全的。且近年来检验分析技术不断进步,已经能对各种塑料制品中的成分及其在各种情况下的发生的变化做出精确的鉴定,所以,目前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各种塑料材料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安全性都是无须担忧的。

4.3 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塑料包装物废弃后,由于难降解会造成长期的、难以治理的的环境问题:农作物减产、动物死亡、填埋处理长期占用土地、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难以收利用等。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废弃物包括废弃塑料物的处理体制,因此,草率地认为塑料制品不环保并不科学。在欧洲,环保部门经过全程评估,在环境评价方面认为塑料制品比纸制品更环保。在资源及能源的消耗方面,塑料制品的能源消耗仅为纸制品的1/2甚至更少,而材料用量更比纸制品少1/6至15。在加工过程中,300个塑料制品对水的污染和一个同容量的纸罐持平。所以,在我国森林资料相对贫乏的现状下,大力发展塑料包装才是明智的选择,但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塑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尽最大可能把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5 食品包装塑料发展趋势

5.1 环境保护和安全性

鉴于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等问题的考虑,生物塑料是食品包装塑料的发展方向,日本科技人员从木粉中制取出的物质生成的聚氨酯抗热能力极强,且可被生物分解。俄国的工作人员在塑料聚合物制品中添加多种脱水矿物盐、酶等物质后,塑料包装袋的内表面即可起到吸收水分、杀死细菌的作用。在小麦粉中加入甘醇、甘油和聚硅油等混合干燥,再经150KG/m2压力热压可制成半透明状可塑性塑料薄膜,该薄膜可由微生物加以分解。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使用更安全,更卫生将是食品塑料包装未来必然的方向。

5.2 功能性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及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包装的功用和安全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现在各国对食品包装用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其中,法国已在市场上应用两种使用普通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装用薄膜,使用时可鉴别包装的食品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对于含量仅为5%至10%的使用转基因成分的大豆制品,也能清楚鉴别;一些国家推出的双层叠加膜肉类专用包装,内层为可食用纸,外层为有特殊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从而避免了普通肉类包装浸出血、油脂及紧贴肉上不易分离等问题,保持了肉类原有色香味;英国研制的一种食品塑料包装具有主动和被动屏障功能,能有效抑制氧气渗入,不仅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期,还可以直接用微波加热,在方便食品的包装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李莉.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02).

[2]侯广辉,王璐玲.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质量探索,2007,(07).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7)

1.1 对象

将全区10个街道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选取不同超市集团公司的4~5家门店为调查对象(其中10家大型超市必须调查),对其在柜销售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采集包装完好、在保质期内(含沪产和外埠产)的样品150件。

1.2 方法

采用Raytek公司出品的带探针的非接触式食品安全型测温仪,测量被调查单位冷库内贮存的、敞开式冷柜陈列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对敞开式冷柜陈列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是否符合相关规范逐柜进行检查判定;在大型超市每家随机采集6~7件速冻预包装面米制品,其他超市每家随机采集1~2件速冻预包装面米制品,现场对采集样品的包装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样品的感官质量是否符合感官要求进行检查认定。并将样品加套保温袋存放在车载冰箱内,送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中心,按《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 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 19295―2003)国家标准第一号修改单以及GB2762―2005的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冷冻设施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17家超市卖场,其中14家建有冷冻库、冷冻柜。3家仅有冷冻柜。17家超市卖场共有49只敞开式冷柜。

2.1.1 冷库测温情况 测量冷库内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14件,最低温度-20℃,最高温度-7℃,平均(-14.70±3.96)℃;测量冷库内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中心温度14件,最低温度-13℃,最高温度-3℃,平均(-6.61±4.37)℃。

2.1.2 冷柜测温情况 测量敞开式冷柜陈列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80件,最低温度-22℃。最高温度-5℃,平均(-12.82±4.13)℃;测量敞开式冷柜陈列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中心温度80件,最低温度-12℃,最高温度9℃,平均(-4.63±3.30)℃。

2.1.3 敞开式冷柜使用情况 检查敞开式冷柜49只,其中17只冷柜中陈列食品不符合相关规范,不符合率为34.70%。80件样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79件,不合格1件。79件微生物检测合格样品的平均表面温度为(-12.90±4.09)℃,平均中心温度为(-4.65±3.31)℃;1件微生物检测不合格样品的表面温度为-6.40℃,中心温度为-2.50℃。

2.2 包装标识情况

抽查80件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包装标识,依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判定,符合相关规定的75件,符合率为93.75%。

2.3 样品检测结果

检测生制食品51件,熟制食品29件,生制食品菌落总数、熟制食品菌落总数、熟制食品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0%,熟制食品霉菌计数检测合格率为96.55%(表1)。

对80件样品进行了7个理化项目(黄曲霉毒素B1、铅、总砷、铝、酸价、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和6个微生物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霉菌计数)的检测,结果合格79件,合格率为98.75%,仅检出霉菌计数项目1项次不合格。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冷库内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平均表面温度、平均中心温度分别为-14.70℃、-6.61℃;敞开式冷柜内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平均表面温度、平均中心温度分别-12.82℃、-4.63℃。生制、熟制食品的菌落总数远低于≤300万cfu/g、≤10万cfu/g的卫生标准;熟制食品大肠菌群低于≤230MPN/100g的卫生标准;霉菌计数(除1件样品外)均低于≤50cfu/g的卫生标准;生熟制食品均未检测出致病菌;理化检测项目、污染物检测项目的检测值均在最高容许值以下;样品的检测合格率达98.75%,高于2007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的全市食品监督抽检的总体合格率91.2%,更好于某省会城市。提示我区超市销售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是安全可控的,属低风险食品。

冷库内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最低-20℃,最高-7℃,平均-14.70℃,中心温度最低-13℃,最高-3℃,平均-6.61℃。说明冷库的温度偏高,温度波动过大,中心温度远未达到-18℃以下的要求,不符合GB 19295―2003的有关规定,需加强对冷库温度的监管。敞开式冷柜陈列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最低-22℃,最高-5℃,平均-12.82℃,中心温度最低-11.6℃,最高9.2℃,平均-4.63℃。表明仍有近一半陈列在冷柜内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的表面温度高于-12℃,不符合GB 19295―2003的有关规定。中心温度的平均值高于表面温度的平均值,最大差值竟达9.2℃,34.7%的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陈列在“食品整理线”之上,提示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陈列待售过程的管理亟待加强,勿使速冻预包装面米类食品长时间地放置在“食品整理线”之上,甚或暴露在室温条件下。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8)

智能包装技术是指能够感应或测量环境和包装产品品质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或管理者的新型包装技术。智能包装技术的出现,使食品及其包装更具亲和力,可以便于消费者选择放心的食品,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有利于食品的储藏和运输,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

1.智能标签

智能标签对食品安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能够指示出内装食品的质量状况和气调包装的氛围。通过在食品包装中设置特殊的智能标签,如具有光敏、温敏、气敏、微生物反应等特性的标签,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食品的质量状况。

图1所示为某品牌的温度-时间历史记录标识(TTI)智能标签,标签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聚合反应,进而引起标签颜色发生相应的明暗变化,消费者可以以此为参考来选择更合适的储藏环境。在肉类等食品包装中,贴上食品新鲜性指标标签后,当食品品质变差时,因标签中含有可与气体、微生物发生反应的材料,标签的颜色会随气体浓度和微生物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以提醒消费者注意食品的新鲜程度。智能包装甚至可以减缓食品变质的速度,例如,利用一些材料的热收缩性原理,在温度变化时,能够改变包装的透气性,使不同的食品保持在最佳的气调氛围之下,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效果。

2.包装信息化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能获得食品生产日期、产地、营养成分等信息,甚至包装上的信息媒介也可以成为食品与厨具之间的信息通道,如在微波炉中设置相应的扫描识别程序,可直接获取智能包装上的食品加工信息,实现自动控制食品的加热效果。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包装给消费者和管理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带动了其他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但目前其成本较高,限制了推广应用,因此想方设法降低智能包装成本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环保包装材料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出口贸易食品,对包装的无污染、低碳、环保、可再生、可重复使用的要求更加严格。

可食性包装材料具有重要的环保与经济价值。一方面,可食性包装材料由淀粉、蛋白质、多糖、脂肪等制成,本身具有可食性,消除了高分子、低聚物等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可食性包装材料来源广,是一种无废弃物的环保型包装材料。目前,可食性包装材料技术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如大豆蛋白质包装膜、玉米与海藻酸钠复合膜等,在提高食品安全的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创意与商机。如图2所示的由天然胶质和甘蔗汁制成的可食性杯子和图3所示的肯德基可食性咖啡杯。

可食性包装材料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使包装更加安全,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是可食性包装材料的性能与纸张、塑料等传统包装材料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可食性包装材料更适用于产品内包装,需增加一层外包装,这就增加了包装成本;三是成品率不高,制造工艺有待完善。但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可食性包装材料也将得到推广应用。

印刷油墨方面,凹印水性油墨是提高食品包装印刷安全与环保性能的有效方法。水性油墨通过对树脂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其醇溶性与水溶性,因此使用水性油墨印刷,能够保证印刷品表面的有毒物质大大减少,且消除了静电和易燃溶剂的火灾隐患。水性油墨是环保印刷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进一步提高其色泽度、耐磨性与耐候性等指标,有助于拓宽水性油墨的应用空间。

新型防伪技术

假冒伪劣产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扰乱市场秩序,而且损害正品商家的信誉。传统的防伪手段之所以容易被破解和模仿,最大的原因在于不具备可溯源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型防伪技术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三维码防伪技术

顾名思义,三维码防伪技术是从传统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发展而来的,以颜色的深浅作为第三维度,能够对任意进制的数据进行编译,其防伪载体的信息容量和安全性更高。

根据三维码的原理特点,可以直接对原包装设计进行编译,结合隐形油墨技术,使三维码“隐形”在原包装图像中,实现隐形防伪效果。实现原理是:首先对原包装的图像信息进行定位提取,并编译到三维码中,然后在印刷时先印刷原有图像,再使用隐形油墨定位印刷相应的二维码即可,几乎不增加任何成本费用。正常情况下,隐形的二维码不可见(如图4a),在特殊光照或加热等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如图4b),与原图像组成完整的三维码,实现防伪功能,且不影响原包装的美感。

2.随机纹理防伪技术

随机纹理防伪技术又称数理防伪技术,最早应用在纸张防伪上,通过在造纸过程中加入随机的纤维,制作出具有特定特征的纸张。随机纹理防伪技术原理如图5所示,根据该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印刷的方式实现类似的防伪效果。首先利用数学模型得到随机的曲线或者图形,然后将其印刷至产品包装上,并录入数据库中,消费者只需借助移动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包装上的防伪标识,即可与服务器上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识别。

由于随机纹理防伪技术的防伪特征具有随机性和唯一性,造假者很难对其进行模仿复制,因此防伪效果极高。另外,设计人员可以将防伪信息设计成图形、图案,并对其进行艺术性处理,使其在具备防伪特征的同时,又不失美感,彰显产品特色,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促进销售。

3.射频标签防伪技术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9)

2.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

2.1 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3]

在国内包装产品检验机构中,八十年代末国家质检总局按区域设定了广州、天津、大连、兰州、成都和济南共6个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这六个检验中心中在食品包装方面实力较强的有广州、大连、济南中心。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等检测机构也加入到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行列。在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方面,大部分国家中心基本上都具备了按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国内暂无产品标准的新型材料产品和暂无检测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仅有少数中心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具备检测能力。

2.2 检测人员的素质[3]

目前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特别是六家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和部分相关产品类别的国家检验中心,人员结构相对合理,拥有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技术力量基本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有机的人才梯队,检验人员大多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研究生。使检验工作初步具备从保证日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到可以制定研究项目检验计划,开展新的检验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但具有业内权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较缺乏,尤其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面缺少领军人物。

2.3 检测设备状况[3]

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各检测机构,在检测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范围上差距很大,各国家中心的检测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检测要求,少数中心已拥有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透气透湿测定仪、耐压试验机、红外光谱仪、盖耐压测试仪、定氮仪、半自动纤维检测仪、饮料罐轴向承压测试仪、易开盖启破力、全开力测定仪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精尖设备。

2.4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4]

我国当前涉及食品包装的国家卫生标准共有45项,控制指标主要为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只有个别标准涉及了单体和有机化合物残留项目,这些标准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不能从根本上适应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这一背景下,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限量指标要么限量值过高,要么缺乏相应限量值及检测方法。如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仅规定了65种助剂限量指标,而欧盟在2002/72/EC指令中便对近400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明确的限量标准,由于缺乏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使得出口上述国家食品包装屡遭阻碍,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包装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2.5缺乏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估标准[4]

目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缺少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尚未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虽然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有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有关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尚未做出任何规定。尤其针对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打印墨水、再生纤维素、软木等这些欧盟指令中明确列出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

3.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或欠缺。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最终建立和完善各类食品包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开展食品包装中重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重点针对国际广泛关注且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将科研上的突破迅速转化为技术标准,以尽快承担起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检验任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立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技术壁垒,从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另外,还应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和食品包装印刷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索,综合运用标记免疫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研究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质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及控制理论,提高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3.2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食品包装检测涉及食品、化学、微生物、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造纸、印刷、包装等多学科。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检验队伍,各检验中心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和吸纳上述学科的专业人才,充实检验队伍。另外,各检验机构现有部分检验人员,原来不是从事食品包装或相关检验的,今后拟从事这方面检验工作的,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尽可能多地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

3.3 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6年下达了《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包装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验。为此,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制定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急需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以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紧缺的现状。但这些标准的制定并不能从根本上缩短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标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差距,还应密切跟踪欧美发达国家与食品接触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继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4.结束语

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物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也得到广泛重视。相信经过全国食品包装检测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水平一定会达到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水平,为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萍. 浅析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问题[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34(7):45-46.

食品包装的目的篇(10)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0%,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我国各行业减排任务重大,刻不容缓。包装行业是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低碳包装将成为包装行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国家已经对包装产品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由英国食品包装生产的碳排放量大约一万吨左右,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0千克。中国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统计工作刚刚展开,然而,随着国内对于包装产品包装材料碳排放量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包装制造商提供碳排放量分析及相关报告也会随之补充,这是促进包装生产企业研究和发展低炭包装的必然要求。

(一)“低碳包装”是食品包装发展的必然方向

食品包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食品消费和食品行业贸易往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食品包装行业已经成为能源消费的大户,从包装设计到包装材料再到包装消费,整个食品包装过程都可以寻找到“碳足迹”的踪影。因此,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促进环境保护,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食品包装的生产者、食品包装的实施者还是普通消费者,每个主体必须成为“碳减排事业”的当事人、参与人、责任人和受益人。低碳经济是社会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的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选择的必然出路。食品包装材料一般涵盖四大方面,即塑料、玻璃、金属和纸,食品包装系统则包括整个产业供应链,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加工和包装)、零售商、消费者(储存和准备食物)、废物处理(焚烧和灌装回收)和运输过程(见图1)。无论是对食品包装材料还是食品包装系统过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都可以发现食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石化能源的消耗、气候变暖,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因而采用节能低耗、防污染、高性能的包装材料是包装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食品包装市场在中国潜力巨大,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仅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六千亿元,占整个包装市场的70%。同时,以包装材料、包装工艺、运输包装和电子信息组合装置包装技术为发展的重点的食品包装技术也会出现根本性的变革。

(二)低碳食品包装的首要因素是食品包装安全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和营养性是同等重要的。除了食品本身外,与食品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其外在的包装,与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消费一样,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但起着储藏、运输作用、还有宣传及销售的用途,但其最重要的功能还是保证食品的包装安全,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为消费者的食品使用筑好最后一道防线。食品安全危害不仅来源于食品生产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的使用不当和包装材料本身的危害。低碳化食品包装的实现,不仅是以碳排放量的降低为标准还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食品包装安全一定会体现在食品包装的安全化、透明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这些特征也正与食品“低碳包装”相符合。不同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到不同盛装的食品当中,所以食品企业及食品生产过程都需要经QS(QualitySafety)认证。从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包装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不仅可以使消费者从视觉上直观观察内部食品,还易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及生产再利用。此外,智能包装系统在食品的可追溯性上可以体现出优越,由食品包装上体现出的产品原料的名称和代码,一方面,便于追查食品的生产源头,一方面,利于容易回收,减少污染。减少食品包装的碳排放量,要对所有的有较高价值的包装制品进行回收和利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延伸生产者责任,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消费———再循环”这一循环经济新理念[1]。

(三)中国食品包装安全不容忽视

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诸如包装材料中违禁添加剂不当使用、包装制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毒有害包装材料非法使用、食品包装材料废弃污染环境等问题大量存在。往往外观新颖、设计独到的包装制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达到提高食品销量的效果,但是消费者不会注意到外观引人的食品包装往往更容易出现铅、铬等重金属超标及甲醛、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超标的现象,对食品本身造成污染。以一次性餐具为例,从2009年12月1日起,由国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GB18006———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已经正式实施,不仅对一次性餐饮具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还对餐饮具的耐热水性能、耐热油性能、漏水性能、负重性能以及微波炉耐温性能等作了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市场上一次性餐具产品生产使用量巨大,市场流通性大,不具备生产包装资格的小作坊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一次性餐具中国家明令禁止的致癌性的荧光剂含量超标的食品安全事业屡禁不止;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废塑料进行生产;有的企业为了使一次性杯子外观图案颜色彩鲜明,使用了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的有害溶剂进行印刷。这些包装类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其它食品安全问题一样时刻影响中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中国食品安全提出了挑战。

二、中国食品包装低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食品包装低碳化生产观念及消费理念相对落后

包括在食品包装在内的我国包装产品的低碳化设计及低碳消费起步较晚,现行食品包装低碳化生产观念及消费理念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者认为食品包装行业是一个辅行业,包装只是为了食品在运输、销售的过程中食品不被损坏的一种附属物及促销的手段,导致在食品包装技术的改进和低碳包装材料研发和应用上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财力。一方面,食品包装过度消费,导致不必要的浪费,食品包装层次多,设计过于奢华、材料浪费严重,食品包装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食品包装的低碳化设计不足,技术含量高、研发成本大的低碳化包装没有被广泛采用。以绿色餐具生产为例,其目前在我国的年产量约60亿,其中超过80%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我国国内铁路运输系统的订单占不到20%,由于出口量和国内市场消费量的巨大差距,使得很多包装企业只对国外低碳产品市场给予关注,反而忽略了国内市场。归根结底,这些观念及理念上的差距源于作为普通生产者的包装企业和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大众主体对于资源和环境的正确认识比较缺乏,没有意识到用资源换取利益的可怕后果的严重性,当然,对于“环境成本”、“资源再生成本”、“低碳消费”等概念的普遍性植入,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食品包装低碳化法律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

早在上世纪发达国家就已经制定颁布了与食品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食品包装安全性和环保性,使本国食品包装产业的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速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食品低碳化包装立法起步早、法规内容广泛、涵盖范围广(见图2);另一方面,对于重要监管部分,其是在环保和过度包装方面,法规内容特别的具体和翔实,例如欧盟仅对食品包装接触材料就单独有一套立法体系,除了对塑料、陶瓷、玻璃纸及亚硝胺等包装材料有具体指示规定,还对包装测试具体指令有明文规定(见图3),即欧盟食品包装立法从整体框架法规到包装材料的特殊法规到针对特定用途的如橡胶奶嘴的材料使用都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总体来说,这些法案的规定十分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利用,到食品绿色标志的使用,再到包装垃圾的产生和回收利用原则方向都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依,这对食品行业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的法律支撑作用。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统一的《食品包装法》,对于食品包装低碳化的法律规定散见于2003年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5年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9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及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目前中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是过度依赖环境法、资源法,而针对包装的法律体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包装法。单行的食品安全法律和行政法规及行业标准是作为整体的框架来解决食品包装法律问题的,不能全面,系统地解决食品包装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能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包装、经销、消费、废物处理和运输过程,从源头开始对整个食品包装的生命周期进行法律规制。并眀从细节上看,法律规则相对陈旧,执法标准不统一,责任主体认定不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迅速发展的食品包装行业来说颇显棘手。

(三)食品包装设计的内外在因素影响

食品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食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设计在整个包装生命周期中对食品包装生产、商品储运、食品零售、家庭消费及包装再利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适时结合好设计的内在因素———包装材料,外在因素———结构造型、图像、色彩及文字等,有意识地给予和提高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推进整个食品包装低碳化的进程。从安全角度来说,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应用情况不太乐观。从包装材料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食品包装有害物质残留主要来源于包装材料,特别是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作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所致[2]。设师者在选用包装材料时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发展我国包装材料资源丰富的纸包装、竹包装、玻璃包装、麻类包装。要改进塑料包装技术,发展可降解腐化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积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和资源可以再生利用的新型包装材料。食品包装的外观造型是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目先所及的,对于食品包装设的外在因素即结构造型、图像、色彩及文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是否能设计出既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又带有独特产品底蕴的容器构造,而且能达到节省能源、低碳环保、易于加工回收并降低成本的目的,是对包装设计者极大的要求。作为结构造型和美化装饰设计主体的包装设计人才资源在我国并不丰富。低碳包装的设计要求不断的技术创新、包装新材料研发、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展。很显然,食品包装的低碳化并非回归原始,而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以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后备力量的,这对我国开办包装工程专业的72所高等院校提出了挑战。

三、中国食品包装安全低碳化设计优化措施

(一)食品包装安全低碳化设计理念优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中国食品包装安全的低碳化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对于食品包装行业,更是迫切的选择。不管人们对低碳经济有着怎样不同的认识,对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怎样不同的评价,但是降低食品包装对于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保证食品包装安全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理世界而设计》中认为,设计师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3]。作为包装产业中主要的介入者之一的包装设计者,对设计低碳化的实现是任重道远的。设计者首先要明确,食品包装的低碳化设计,归根到底是要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在设计理念中要有人本意识的回归及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工业文明冲击带来生态能源异化发展的今天是值得每一位有忧患意识的设计者值得深思的。其次,食品包装的低碳化设计必然是安全的设计。很多包装材料和结构的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设计和运用不当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身体健康,今天,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要求设计者的作品不仅能适应环保要求、更要使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食品包装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把对于环境的友好和人类健康的理念植入于设计之中。第三、除了满足传统的食品包装结构简单、实用、经济之外,设计师也要考虑到美学因素,找到包装功能和美感因素的平衡点,在人们对过度包装产生审美疲劳的现在,使自然、科学、低碳化的设计深入人心。因此可以说,食品包装设计是一种行为,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二)低碳化食品包装材料选择优化

碳排放减量化是食品包装材料的必然选择。根据不同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的能耗不同,设计师应不断探索使用低耗能材料,力求达到减少生产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材料———纸质包装为例,它是一次性餐具、生鲜食品、蛋品、及水果制品包装的常用材料,具有成本低、取材方便、易回收分解等特点,一直为人们所青睐。近两年,多功能的纸包装也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包装中注入防腐和杀菌原料用以防止细菌侵入;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人造纤维的感温纸,可以指导消费者根据食品包装袋颜色的变化有选择地保存食品。但是造纸所用的原材料为木桨,原木的砍伐、运输、利用产业是减排放的大户。因此以稻杆、麦杆等农业废弃物制桨的非木桨原材料是现在食品包装材料研发的新方向,一方面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碳排放量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4]。低碳化食品包装材料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无害性,即能保证食品包装的绝对安全。多年以来,人们对不同的包装材料产生了不同的安全信任度(见表一)。其中,综合得分比较高的是玻璃类、纸类及金属类包装制品。但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经验并不是绝对可靠的,比如一次性纸盒纸餐具,若生产不当,会使导致癌活性很强的荧光增白剂大量使用,对人体会有很大毒害;高级金属食品包装材料――锡纸,一旦其中的铅含量超过卫生部许可标准,它会成为急性、慢性中毒的罪魁祸首。另外,中国人比较青睐天然材料的包装产品,比如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棕子就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的,但是天然材料的特质也使其容易污染、价格昂贵,而且食品的封闭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但是,不可否认,天然材料的开发使用是低碳化食品包装材料选择的优化途径之一。2011年,韩国食品研究院开发了低碳高效率的亲环境食品包装材料,这项历时3年的研发技术可以延长豆芽的新鲜度,比原有的薄膜增加2倍以上效率,还具有使用后不会诱发废弃物环境公害的特征。美国克雷姆逊大学研制的可食性包装材料,以玉米、大豆、小麦为原料,把废弃物转变为一种食用原料,提取其中的植物蛋白质加工成香肠等食品的包装,使用后可供家禽食用。可以说,新型环保材料是食品包装材料选择的新方向,新的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包装废弃物,降低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优化食品包装设计,在保证包装保护作用的前提下,也可以保证食品安全。

(三)低碳化食品包装法律及监管优化

加强立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保障。周晓光等人大代表早于2009年3月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创制《绿色包装法》的立法议案,呼吁遏制铺张浪费、实现安全包装要从法制的健全上入手为发展绿色包装的法律。我国现有的法律对于食品加工、包装运输等提出了禁止污染的法律理念,对于食品包装的安全、食品纸包装、废弃包装的回收利用、食品包装资源回收在单行法上已经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见表二),但是没有把食品包装生产运输过程视为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立法,另外对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使用还存在规定不细的问题。但是综合考虑,这些法规并不全面系统,更迫切要求我国出台一部全面的《食品包装法》。明确规定不使用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包装材料及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原料是食品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的义务,同时,企业应谨慎使用并没有达到再利用标准的原材料,禁止过度包装或一次性使用的包装,被鼓励使用低碳、高效率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必须执行《食品包装法》的规定,此时包装不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企业能否遵守法律、践行社会道德的体现。立法机关在积极立法的同时,政府部分也要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一方面,可以对高碳排放量的传统的食品包装企业进行高附加值税和环境税的征收,并对此类包装材料征收环境污染税、生态补偿税、垃圾处理税,包装回收税等,促成外部因素影响内部化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建立政府引导机制,主要体现在投资和融资机制、税收优惠政支持,以促进食品包装行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各地区政府可以设专项基金,鼓励新型低碳包装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以提高企业的减排效率;也可以借鉴国外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设计和开发低碳环保产品的应用,食品包装生产企业ISO14001的认证管理。使企业在对政府行政干预下,逐步养成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的态势。

上一篇: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下一篇: 人文地理学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