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现象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4 14:52:53

语言文化现象

语言文化现象篇(1)

跨文化交流的顺利程度取决于语言障碍的消弭进度,通常在文化差异较大的环境下交际处于困境,而语言沟通较为和谐的情况下,交际问题得以破冰,跨文化交流中,双方或者是多方具有语言、行为的选择权,各执一词会影响交际开展,而将英语作为语言标志性符号进行信息传递,更能够引起共鸣,英语语言教育可通过口语互动、书面形成等展开交际,分析交际现象有助于教育的改革与针对性开展。

一、英语语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一)尊重文化差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出席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时,为中国送上祝福。令人意外的是,托卡耶夫总统说的居然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故此我国民众普遍接受了这位可爱的总统,并“粉”上了总统,在交际前期调查对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习惯与诉求,从而采取对方交际常态进行互动,可快速提升好感,是对对方文化形式尊重的表现。娱乐圈艺人跨国参与节目的时候,也会学习几句打招呼的语言,如某艺人在综艺节目中打招呼说中文:“你好,感谢大家。”现场掌声雷动,尊重文化差异就是打破了“次元壁”,同样,英语的交流中也存在很多语言差异化,如“What’swrongwithyou?”我们学习这句话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在实际交际中,可被对方误解为在骂人:“你有什么毛病吗?”即使是教科书中的语言对话也可能由于没有充分地了解文化差异,而产生交际学习的错误,跨文化交际使得英语语言教育更加合理、科学。

(二)了解社会习俗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社会习俗也全然不同,如在伊朗不能随便对别人竖起大拇指,这在伊朗和阿富汗是对他人的侮辱和不尊重。在我国竖起大拇指是表示对别人的称赞,一旦不了解这些社会习俗就可能在价值观念的差异下引起误会,直接导致交际的终止,另外同类的社会习俗还有新加坡禁止嚼口香糖,在泰国是不能随便侮辱王室或者作出任何侮辱王室的动作,相反在美国等欧洲国家调侃皇室稀松平常,英语语言教育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思考,能够深入浅出,不仅可以了解语言运用形式,还能充分地掌握语言的运用禁忌、特点,让交际更为和谐,在跨文化交际中给双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避免因为文化误区而产生对两者宗教信仰、生活思维等的冒犯,提高英语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三)促进商务合作文化往来,沟通讨论,均是跨文化交际中比较轻松的部分,商务合作相对较为严肃,双方都更为考虑自身的利益,并在合作中想要占据主动地位,说服对方获得良好的合作契机,又能够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样交际就相当于一场博弈,要在英语语言中体现出自身优势,突显对方与自身合作的必然性,体现出商务合作的和谐感,需要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充分认识,可从客观的视角明确地创建交际空间,灵活利用英语语言获得对方好感,英语语言下的跨文化交际还能够一锤定音,在后续的商务合作中获得优先考虑权,跨国家的文化交际让国家印象也得到加分,并同时轻松地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将国企打入全球范畴,提高了信誉度。

二、英语语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分析

(一)创设跨文化交流环境英语语言教育可通过文化交流环境的创设,让语言交际更加有切实感,氛围、环境、情境的创设,可让教育信息大容量涌现在教育课堂上,此时转换不同的交流环境,为对方留有思忖的空间,教育中可针对某交流环境创建话题,注意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修养,搜罗文化的有关信息,跨越文化之间的差异、阻碍,考察矛盾的消除能力,在不同的场景转换下,能够及时发现跨文化中的矛盾点,顺利展开英语语言交流,并可以总结错误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查漏补缺。

(二)增强听力理解能力英语语言教育中听力与理解至关重要,交际中,能够学会倾听,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理解对方的比喻意思等,将英语语言分解,在不同的交际模式下感受其不同的语义,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要求,如同我国语言有网络流行趋势,国外的很多语言看似在褒奖实际上也许在讽刺,而一些语言看似讽刺,实际上也许是玩笑,能够学会倾听对方的语言,在语气和腔调下合理地分辨对方的意思,做出合情合理的理解,可在交际中充分感知对方的意图,甚至尽早发现对方埋下的伏笔,英语语言教育中可通过听广播、看新闻、看电影,甚至是看追星新闻等形式,掌握这些有歧义的、独特的语言信息,避免在交际中反复地强调与解释,缓解交际中紧张的气氛,同时还可以学一些英语谚语、民俗语言等,结合外国区域差异延伸教育内容,体现出交际中的博学。另外还可以多人合作展开英语的听力对话,如某一方故意说一段话,其中有几句错误,或者语法的应用错误,而对方需要及时地纠正问题,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发音,让学习者快速地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敢于阐述,有交流的勇气,二来可以锻炼听力理解能力,将其中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有所差异的内容揪出来,避免以汉化思维去面对英语问题,减少一些汉化交流沟通的误区。如某学生表达:“Although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而听力的学生就需要纠正并表达:“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将其中汉化的英语扭转为正确的表达形式,避免在正式的场合出错。再如错误表达:“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we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纠正“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you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通过对常见的跨文化交流中英汉语句表达的差异分析,可促使英语语言教育中一些可能性的交际尴尬问题被提前发现,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的交际现象,分析英语交际中的语言规律,摸索在英语语言交际中所需要表达的合理方式,能够提升教育的实质效果。目前借助这种听力模式,可让受教育群体逐渐形成英语表达与汉语表达的思维分界线,使得英语语言的文化交流、文化互动中,受教育群体有着对不同语言形式的区分意识,有对语言的深入了解和独立交往、交际的内在底气。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交际归根到底最终还是语言上的沟通,一方表达一方理解,传输信号与接收信息,英语的语言表达是交际的基础,教育中表达应规范化,避免拿腔拿调,不汉化英语语言,避免在交际中产生勉强、不适感,发音、用词、语气等都是表达中的重点,应注意丰富英语的基础储备,掌握一些用词的规则,此处较为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英语零碎信息整合起来,并积极创建实际交际空间,如与外教沟通,与外国友人进行语言交流等,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寻求语言互换式学习,对方学习中文,我方学习英文,实际的语言沟通中可快速掌握更多的技巧,语境中自然能够加强文化交流能力,让英语语言表达更为自然、纯正,另外还可以搜集英语的名著等,通过名著阅读,感知英语的思维,同时还能够了解名著中不同历史的文化状况,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表述与理解能力。

(四)准确解读体态信息交际中我们发现,英语的语言沟通下,尤其是欧洲人更习惯展现出体态语言,通过肢体、表情、动作等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最近一段时间亚洲开始提倡做表情管理,在公众场合不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情绪,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体现出个人的素质,欧洲方面更为自由和豁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很多的肢体语言,动作习惯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部分区域环境下人们的体态语言等有着相似性,包括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南北方人的体态语言之间也可以看待其独特性与共通性,以此类推,别国体态语言能够随着英语口语交际,承载重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展现出对方真实的交际意图,体态语言同时能够展现出交际的默契感,如击掌、比手势、耸肩等,人们的体型差异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并不明显,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因此体态交流反而会比较轻松,英语语言的教育中尝试穿插体态信息,留心观察电影中人物体态,还可以塑造个人的素质形象,轻松化解交际中出现的尴尬等状况。

语言文化现象篇(2)

以人名代物。张从正《儒门事亲•群言难正》:“余他日再读仲景”。以“仲景”代《伤寒论》。医界俗语:“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以“王叔和”代《脉经》,意即王叔和的《脉经》固然编得很好,学习中医的理论固然非常重要,但中医诊病疗疾,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两例都是以作者代书名。以事物的性状特征代物。《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夫既阳虚气弱,何至呕则见红?”以血的颜色“红”代“血”。《小儿则总论》:“观规矩权衡而知病所主”。“规矩权衡”原指圓形、方形、秤權、星衡,后成脉学术语,指代人冬秋春夏四时的正常脉象。《大医精诚》:“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含灵”即含有灵性,指代“人民”、“人类”。《新修本草•序》:“羽毛鳞介,无远不臻”。“羽、毛、鳞、介”是鸟、兽、鱼、虫的外态特征,用来指代动物类药品。《医学读书记》:“虽采掇繁富,而珠砾兼收。”以珠贵砾贱的特征代良方和劣方。其它如黄白代金银,朱紫代正宗和旁门等。以事物的功用代物。《与薛寿鱼书》:“先生独能以刀圭活之。”“刀圭”是医者常用的器物,在此代“医术”。《素问直解•序》:“有是解宜付剞劂”。“剞劂”是刻字刀,以其功用代“刻印出版”或“刻工”。《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汇订竟,将付梨枣”。古人刻字多用质地良好的梨、枣二木,故用来代“刻书”或“刻工”。其它如以“太仓”代胃或经穴名,以“华盖”代肺,都是以事物的功用代事物。以事物特具的数量代物。如《魏书•崔彧传》:“教以《素问》、《九卷》及《甲乙》”。因《灵枢》是九卷,故以“九卷”代《灵枢》。《王孟英医案》:“药无小效,主人之方寸乱矣”,以心脏之体积“方寸”代“心”或“情志”。以五行、天干地支、八卦、方位代物。如《医学从众录》:“石膏清金以伐其木”,以五行代相应的脏器,“金”代肺,“木”代肝。《医学从众录》:“药惟补北”,以方位(五行)代事物,“北”代“肾”。《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土金水三脏日渐”,以五行之土、金、水分别代脾胃、肺、肾。《本草纲目•原序》:“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庚寅”代特定年分,寅属地支。陈修园《医学从众录》:“八味丸补坎中真火,以通离火”,以八卦之坎、离各代肾、心。《医门法律》:“以泻青为名者,泻东方甲乙之义也”,“东方”代肝(肝火)。

具体代抽象:《串雅内编•走方医》:“名医拱手”,以具体的“拱手”行为指代抽象的心理“尊崇”。《大医精诚》:“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以形象的“昂头戴面”指代抽象的“傲慢自得”。部分代全体:《金匾要略心典•徐序》:“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寒暑”代“冬夏”,“冬夏”代“春夏秋冬”,即年。《新修本草•序》:“根茎花实,无名咸萃”,以植物的“根茎花实”代植物类药。《素问识》:“不仅废卷而三叹也”,以书的“卷”代书。《赠医师何子才序》:“老少数口无免者”,以“口”代“人”。虚代实:《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是说经过多次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才能成为良医、名医,以“三折肱”之虚代“经验丰富”之实。如《秦医缓和》:“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以古代弦乐器“琴瑟”代“声”,由“声”类及“女色”。《儒门事亲》:“若治刍荛之儿,万举万全”。“刍荛”指拾柴草或砍柴人,以此代“贫穷”。滑寿《十四经发挥》“针之,灸之,药之,饵之,无施不可。俾免夫频蹙,抑已备矣”,用痛苦的神态“频蹙(皱眉)”代“忧愁痛苦”。借代在古汉语中极为普遍,但是因为时过境迁,古今文化背景的不同,今天的医学者们在阅读医古文时不容易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练多积累,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古代文化修养,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1.2借代的作用借代在医古文中运用广泛,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使语言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所至未尝通谒,而缙绅学士争愿从游”。“缙”,同“搢”,是插的意思;“绅”,指官服的大带,“缙绅”本意是指把“笏”(又叫朝板,臣见君时拿着它记事)插在腰带中,在此借代“士大夫”,因古代官宦、士大夫插“笏”于绅,故由官宦士大夫的装束而借代,形象生动。《尚书》〈皋陶谟〉:“在国,则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股肱”,原来分指大腿和上臂,在此借代“得力的大臣或帮手”,大腿和手臂都是人体得力的重要部分,用来借代得力的大臣或帮手,使抽象的意义形象化,通俗易懂,生动可感。二是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如《韩非子•五蠹》:“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黄帝”代“贤能的帝王”。“黄帝”是历史上公认的贤能帝王,用这个专名不仅不会发生曲解,而且使语言简洁,干净利落[1]。吴昆《针方六集•自序》:“兹六集者,倘有补于圣政,亦桔槔之助甘霖耳。”“桔槔”亦称吊杆,是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在此借代“井水”,语言简洁、精练。《小仓山房文集•与薛寿鱼书》:“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用具,在此借代为药物,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曲说是采用曲折委婉的词语表达因不便或不忍直接说明的本意。曲说就是不直说,手法委婉隐约,引人思索。阅读医古文时要透过字面懂得它含蓄的本意。

曲说一般包括委婉与讳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有些话不便直接说出来,就改换为一种委婉的说法,曲折表述。刘禹锡《鉴药》:“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鉴药”就是告诫人们要从用药治病中吸取教训。此句以养生治病之理委婉地评论时政,论述治国安邦之理:处理国家政事,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应搬用固定不变的成法。《医门法律•阴病论》:“今欲会仲景表章内经之意,敷陈一二,敢辞饶舌乎?”所谓“饶舌”就是“发表意见”之委婉说法,不敢妄加评论。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读仲景论,不能博通诸医书,以发明其隐奥,专守一书者,吾未见其能也”。“末见其能”,以含蓄藏锋的笔法述说不同意见,实际是说“不能”,委婉含蓄。《伤寒论•自序》:“上古有神农、黄帝……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未之闻”:没有听说过。许多医者在论争或立说时常用这种笔法,表示不予苟同,既不伤大体,又持见不移,并略有自谦之意。医古文中,这类用法很多,如:“《素女经》去滋味,窒,未之敢许也”;《汤头歌诀•正续集•凡例》:“有识之士,当不以愚言为狂僭也”;《医门法律》:“不揣凡驽,窃欲拟议仲景传世之文”,都是委婉的表达手法。《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承乏”本为接受空缺,用以表示“所任职位一时无适当人选而暂由自己充数”之意,这是因不便直说而产生的自谦词,也是用的委婉手法。

语讳,语言文字中的避讳,避免直说某些词语而采用别的词语。医古文中主要有三类。一是因凶险、不吉利而讳言的,用得较多的就是讳说死亡。如《扁鹊传》:“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这是虢君为了救治昏死的虢太子,对扁鹊说的话,“弃捐填沟壑”是同义词复用,代死。《释名•释丧志》:“不得埋曰弃,谓弃之于野也。不得其尸曰捐,捐于他境也”;“填沟壑”,人死后扔在深山沟里,因忌讳而不说死亡。又如元高启《赠医师何子才序》:“咿嘤,僵卧满室,汤粥之奉不时,恤问之友不至,相视兮为沟壑矣”。“沟壑”指死,意即赵子贞全家贫病交加,相互看着等死。《温病条辨•自序》:“父病年余,遂至不起”,“不起”:死,表述委婉,避说死亡。《明史•吴杰传》:“倘至宣府有不讳,吾辈宁有死所乎?”“不讳”:不能避免死亡,也是表述中讳说死亡。《医案六则》:“母氏平时食素,气血羸弱,因先子捐馆忧恼(因父亲死去而烦恼),忽一日气厥,牙噤涎潮”。“捐馆”本谓捐弃所居屋舍,在此用以表示“死”义,这是因不忍直说而产生的讳忌。《三国志•华佗传》:“何忍无急去(藏)药,以待不详?”“不祥”即“死”的讳忌语。《秦医缓和》:“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桑田巫师为晋景公解梦,说他吃不到当年的新麦,即说他将死于当年麦收之前。在君王面前,巫师不便直言,委婉含蓄。《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母郑安人以暴疾终,既含不瞑。”“含”本谓置物于口中,既不咽下,也不吐出义,这里为死亡的讳辞。对疾病这样的凶险之事,古人也常常使用讳忌手法。如《鉴药》:“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负薪之忧”指病,最早出于《禮记•曲禮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唐•孔颖达疏:“不直云疾而云负薪者,若直云疾,则似傲慢,故陈疾之所由,明非假也。”不直云疾,而曲陈得疾之因,是为委婉說法,后成为古代士大夫托病之辞。《温病条辨》:“乾隆丁未春,萱堂不豫”。“不豫”,豫:安和,避说生病。陈寿《华佗传》:“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不快”即不舒服,生病。二是避名讳,封建时代等级森严,遇到当朝君主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而用其他的字或词来代替,臣民对帝王、圣人、长官,社会地位卑下者对尊者、晚辈对长辈,都不能直呼其名而要设法避开或改写,就是“避名讳”。如:《孙思邀传》:“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代”通“世”,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串稚•序》:“顾其方,旁涉元禁”。“元禁”即“玄禁”,“玄”字因避康熙帝玄烨讳,而称作“元”。三是避粗、避耻之类。医古文中有关性和大小便的问题,因避其粗俗或污秽,常常改用别的说法。性、男女之事往往用“内”、“交接”、“劳事”等称代;大小便则用“前后”、“更衣”等指代。如陈寿《华佗传》:“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劳事”、“御内”指代男女房劳之事。“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交接”指房劳之事。戴良《丹溪翁传》:“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盖得之病后酒且内”,“内”谓行。《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入房”指男女之事。《阳有余阴不足论》:“善摄生者,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帷幕本谓“帐幕”义,因帐幕之内是男女之事的场所,便产生“男女之事”义,这些都是古人因不便直说而避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后”指大小便。“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更衣”指大便。《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暖气不爽,更衣不通。”“更衣”代粪便。“起,更衣”,“更衣”代上厕所。另外,医古文中,一些可入药治病的废、秽之物,古代医家为避俗、秽之嫌,常隐去俗称,而雅化其名,如称鸽粪为“左盘龙”;人乳为“仙人酒、蟠桃酒”;人尿称“轮回酒”等,因为粗俗而讳忌。

语言文化现象篇(3)

一、问题提出

当人们在交际当中说出一句话时,除了用语言本身进行表达,同时他们也在用行动进行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口语交际的最小单位不仅包括语言本身,还包括了一些言语外的行为表现,比如请求和致谢。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众多的学者们才开始研究言语行为,然后逐渐注意到间接言语现象。

间接言语现象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是一把双刃剑。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语言交际是间接和含蓄的,而西方则是直接和外放的。事实上间接言语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每一个文化和每一种语言中。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间接言语现象也承载了大量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即它也有巨大的跨文化差异性。

二、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共性

在汉语和英语中有一些间接性的语言表达,它们语言构成形相似,表达的言外行为也相同,包括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一)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1. 迂回语

Brown和Levinson(1987)提出规约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迂回”的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A可以由B推测出,那么在表达A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B来进行缓和表达,B就被人们是A 的一种迂回语。通常用于表达此种用法的语言结构有:疑问句、祈使句、代词复数、以及其它任何一种无语境歧义但是却有言外意的短语和句子。而所有这些语言结构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例如:(1)E: May I stop to eat some food? C: 我可以停下吃点东西吗?(2)E: You wouldn''t mind my singing here, would you? C: 我在这唱歌你们不介意吧?(3)E: I''d like you to move the table for me. C: 我想请你帮我挪一下桌子。

2. 委婉语

委婉语同迂回语,也从属间接言语现象。人们在表达一些具有攻击性或不太好听的话时,往往采用委婉语进行替代。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些传统的表达方式:用不具攻击性的词来替代禁语;用词美化表达,减少交际中的不愉快。比如:在英语中,“fall asleep” 是 “die” 的委婉语,相应的在汉语中,“安息”代替“死”;在英语中“sanitation engineer” 是“garbage collector”的委婉语,汉语中用“环卫工人” 或者 “保洁员”代替“扫大街的”或者 “掏粪工”;在英语中,“laid-off” 是 “unemployed” 的委婉语,相应的在汉语中,“下岗”代替“失业”。

(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是指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些由语境决定其间接语义的语言表达。比如,当一位英语说话者说出“He is now involuntarily leisured”,中国的聆听者将其翻译为“他现在在家待着”,在此种语境下,他们都知道间接语义是“他下岗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的典型表现是同义反复和反讽。在使用同义反复时,两个说话人之间应该有相通的已知知识、同样的常识和相同的文化背景。在此种情况下,尽管说话人表达的话语表面上看并没有清楚的告知性信息,但是听话人仍然可以正确理解其话语的含义。比如:E: Women will be women. C:女人就是女人。另外在使用反讽时,说话人本来想表达批评或者抱怨的话语意思,但是却说了与之相反的话。例如:A: Aha, he is an advanced worker indeed. See, he sneaks away again! (哼,还全厂的先进呢,没到下班时间就走了。)B: Ha, h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everything.(人家这也是一种带头作用嘛。)

三、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并且语言中的言外行为也受到语言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表达礼貌常常不得不使用间接言语,所以中英间接言语现象注定存在差异。

(一)文化习惯影响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文化习惯的多样性影响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间接言语的使用。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言语交际是间接和含蓄的,而英国则是直接和外放的。在英语文化背景下,说话者常常是为了平衡和听话者之间的消耗和受益这种关系而采取间接言语进行交流;在汉语的文化背景下,说话者则采取贬低自己、尊重他人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比如在英国,通常人们会对一个建议或者一个邀请说出“Yes”或者“No”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在中国,当邀请者提出邀请后,被邀请者通常在第一时间会拒绝邀请,等到邀请者再二甚至再三的邀请后,被邀请者才会接受邀请或者最后拒绝邀请。

下面举例说明:

1. 首先是两个英国人的交谈,A邀请B吃饭: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B: Oh, I''d love to.

上述对话中,A虽然用了迂回的表达方式(would you like to…),但是由于文化习惯的影响,B直接表达出了他自己的真实意愿,那就是“Yes”——爽快接受。

2.下面是发生在一位中国的准婆婆和准媳妇之间的对话。准婆婆想要邀请准媳妇去家里吃饭。A:明天来吃饭啊。B:不来了,太麻烦您了。A:麻烦什么呀?菜是现成的。B:那也得烧呀。A:你不来我们也得吃饭。一定来啊,不来我可生气啦。B:好吧,就随便一点。上述对话中,媳妇前两次客气地拒绝;而婆婆三次邀请,表达诚意;最后媳妇接受邀请,也表现出懂事和谦虚。

(二)语境提示影响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通常不是字面意思,而常常隐藏在字面意义之下,而有时隐藏得太深以致于必须要根据在此语境之中的上下文提示才能够推敲出来。语境提示指的是那些可以帮助说话者明晰或者引导听话者去理解自己所表达的言语当中的真正含义,它包括一些口头语言的、副语言的以及非语言的提示。简单一点的说,语境提示就是指的那些说话者和听话者已有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已知知识和他们相似的经历。下面举例说明:A:那块烤肉究竟去哪里了?B:这只狗看上去很高兴。很显然A正在对烤肉的去处进行发问,B没有直接回答烤肉去哪里了反而用陈述句描述了一只狗现在的状态。咋一看觉得两句话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但实际上从语境提示来分析,B这样的回答是基于他们两人共有的知识和经历:狗爱吃肉——狗吃了肉很高兴。所以尽管B看上去根本没有回答A的问题,实际上A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烤肉被狗吃掉了。

(三)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成因

价值观是我们行动的基础,它引领着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区分对与错。价值观体系往往又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它决定人们交际行为有所不同。那么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影响中国和英国的间接言语现象的背后原因,也就是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又分别是怎样的呢——那就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中式文化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英式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一般被认为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在这种文化价值观里,个人就被定义为了与他人相关的个人,所以日常生活中,个人常常会秉承一种和谐的观念。由此在我们讨论的言语交际中,争论式的、直面式的言语表达就会被避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谦虚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而英式的文化价值观恰恰相反,他们把个人看成是独立和完整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自主性和隐私是他们十分看重的。所以在言语交际中也是如此,面对邀请、表扬、建议、致谢、致歉等他们会直接的说出心中感受。

四、结语

正确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能让我们相互包容,然后更好地学习对方的语言,轻松自如地进行交际,本文从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间接言语现象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行了讨论和举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的语言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帮助,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Brown, P.&S.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Gu, Yueguo,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4.

语言文化现象篇(4)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社会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上世纪60年代,拉波(William Labov)提出“语言变异”理论,指由于语言交际语境的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口语或书面语时产生的语言差异。“语言存在多种变异形式”,“语言不是静止的,是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不断产生变异形式的特殊符号系统”(Chambers 1995;Chambers etal.2004)。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语言正在快速更新和发展。而大学校园语言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充分体现语言变异的特征。不仅反映大学文化生活的现实状况,而且折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大学生是提升语言变异速度的重要群体。他们崇尚自由和创造,通常不愿遵循传统。使用语言时,往往打破语言语法、语义及语用规范,从而创造出庞大的变异语言。而这些变异语言很多能成为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笔者深入河北省五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了解校园语言变异的主要类型,以及大学群体对校园语言变异的认知程度及态度。问卷共发放230份,收回204份,有效试卷202份。内容涉及经常使用的校园语言、使用校园流行语的心理、对校园语言的态度及改善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议四个方面,共计20小题。访谈对象为高校学生、学生工作者及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对当前校园语言环境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校园语言的变异类型

(一)语音变异。

在校园交际中,大学生常利用数字或字母谐音、叠音词等,创造性地传递特定信息,巧妙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如用数字“1314”替代“一生一世”,用“美眉”代表“漂亮姑娘”。这些用法形式简单、容易记忆,正好迎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创新的心理,因此备受欢迎。

(二)词汇变异。

在校园流行语中,大学生大量使用新创词、缩略词和旧词新意等,反映大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态。如将“偶像”赋予“呕吐对象”的意思,将“天才”赋予“天生的蠢材”意思等。此外,“泄题门”、“李跑跑”、“打酱油”、“俯卧撑”等网络及热点新闻词汇成为校园语言的热门。

(三)句法变异。

在校园流行语中,汉语词汇和英语单词的混合形式及汉语词语与英语语法形式的混用构成了校园语言的另一种变异形式。如“你Out了”表示“某人落伍了”、“今天办事不顺,郁闷ing”表示“今天办事不顺,正在郁闷”。这种表达方式缩短了同学间的距离,使交际活动变得生动轻松。但是这样的搭配又有些不伦不类,影响汉语的规范表达。

二、校园语言变异原因

(一)多语言环境因素。

当今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语言使用习惯的群体交流,渐渐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而这种语言多数情况下是语言变异后的产物。当前现实的语言环境、网络语言环境、媒体语言环境及政治语言环境不同碰撞,促成校园语言的变异,大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变异的语言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语言环境的切换及交流。如“有木有”,也就是“有没有”,来自于地方方言;“潘俊⒛嫦”来自于网络语言,等等。

(二)大学生心态因素

不同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的经历相同点比较多,对学习、生活、就业及社会期盼等各种压力有共同感受,由此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使用校园流行语是他们宣泄心情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讲,大学生心理状态可分为“从众心理”、“仿效心理”、“防御心理”、“求异心理”。“从众心理”是过集体生活的首要心理,是大学生祛除孤独感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校园流行语的传播。“仿效心理”来源于各种媒体的影响,如电影中的台词、明星说过的话等。“仿效心理”可以使这些语言或加工过的这些语言迅速成为校园流行语。“防御心理”则是体现大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宣泄,因此,像“伤不起”、“吐槽”等词汇能成为校园流行语。最后来说“求异心理”,这是大学生自我个性展示需求形成的,目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和个人魅力,如常见于微博的“任性”、“nozuo,nodie”等。

(三)社会心态因素。

校园语言的变异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折射,是某些社会情绪的反映。当前,“9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独立的个性与传统价值观相冲突。他们渴望自我展现,成为流行语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主力军。“卖萌”、坑爹”、“吃货”这些词就是很好的印证,这些校园流行语的传播为他们宣泄情绪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政治环境因素。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宽松的政治环境允许多样化多层面语言环境共存,为校园流行语的存在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各种“体”的流行语才层出不穷。除此,流行语与政治还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很多校园流行语来自于政治事件,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高频使用语句,用于讽刺目的。还有“我爸是李刚”等,这些词的流行扩大了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

三、语言变异背景下的高校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策略

针对校园流行语已融入校园文化中,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校园流行语的使用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校园语言建设尤其重要。根据校园语言变异原因分析及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校园语言建设策略。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塑造优秀的人物性格。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可塑性比较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从塑造人物性格做起。首先要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培育人、塑造人,使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人生坐标,积极奋进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

(二)加强现代汉语建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语言环境。

在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更要突出现代汉语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学校和各种社团要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与传承现代汉语。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媒体语言、官方语言、方言等多语言环境,使校园语言建设在变异的前提下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规范语言,促进现代汉语在校园中的体现。

学校要制定统一的语言使用标准,规范教师授课、学校标语、校园媒体及各种社团公共场合使用的语言,并把语言使用纳入考核指标,促进现代汉语在校园语言中的体现。同时不限制积极校园流行语在校园中的使用,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补充。

(四)开展心理疏导,使学生正确对待负面情绪。

学校应提供优质的心理疏导服务,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校园流行语中体现的负面情绪及影响及时疏导,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学会在顺境与逆境中调整自我、激发自我。

四、结语

本研究首先阐述校园语言的变异类型及原因,然后对校园语言变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做了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四点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建议,期待本研究为我国高校语言文化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语言文化现象篇(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与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如刑福义在其主编的《文化语言学》(1990)一书中所说: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和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名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和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语言研究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发展,而究其民族文化特性来说,农耕文化是日本的典型文化特征,本文从日本的农耕文化出发,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生活语言现象,从而从一个侧面证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日本的农耕文化

公元前3世纪弥生文化的产生,标志着绳文时期从大陆传入日本的农耕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日本原始的社会生存方式,开始了社会的生产,预示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及开始,而以农耕社会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我国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详细论述农耕文化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从日本民族的集团主义、亲植物性、纤细性、勤劳到自然观和多神论都进行了阐述。此外,日本的农耕经济学者玉城哲在《作文化と日本人》(代社,1997)中也谈及:应该说日本社会本身就有不失“稻作农耕社会”的特点。这些作者的论点都论证了农耕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关系,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是在日本民众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农耕文化与词汇

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征,本文从农耕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农业文化、勤劳文化、纤细的民族特性、集团意识、序列社会等文化特征出发论述与此相关的生活词汇。

(一)农业用语

日本作为农耕社会,从古代开始就进行水稻、大麦、小麦、栗、黍、荞麦、大豆、小豆、萝卜等农作物的栽培。这其中对于在水田里栽种水稻的劳动尤为重视。随之就是关于米与田的词汇特别丰富。日本以米为主食,与英语的“rice”相对的词汇有「米、「、「、「ご、「ライス等词汇,而且对于能产稻米的水稻更是细分为糯米和粳米,水稻更是细分为早稻和晚稻。

作为农耕社会的根本,培育水稻的温床,田在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这从日本人姓氏中“田”据为榜首就可窥见一斑,如:田中、田村、田边、池田、上田、内田、冈田、前田、福田、松田、山田、吉田等。除此之外,根据日本《国辞典》(1994)的记载,关于田和米的词汇尤为众多。

从上表中,我们就可看出日本人关于农业文化的根本“田和米”的词汇之丰富。

另外因为和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的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在日本词汇中,关于牲畜只有一些基本的词汇,从中可看出农业文化之发达,畜牧业文化之匮乏。

(二)关于“勤劳”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特别是远古时候科学技术落后,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尤其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不付出繁琐的劳动想得到丰收是不可能的,所以“米”这个字反映出人必须做满“八十八”道工序,手续相当复杂。而且在这里你付出的劳力和你的所得成为正比,故“勤劳”这一词汇在这里清楚地体现出来了。到了现代,日本因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等不利因素,更是将“勤劳”誉为日本民族的美德,日本的国字「く形象独特地将日本人以勤劳为美德的性格特征阐释出来。此外体现日本人这一性格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きばち比喻为蜜蜂中的工蜂,「死是劳动过度导致的现象,「勤勉は善形象地将日本人推崇的传统美德体现出来了,「必死、「一生命等词更是将日本人那种拼命努力的劲头描绘出来了。

(三)关于“纤细性”的词汇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插秧、收割到脱粒及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形成日本人纤细、敏感、注重细节的性格特征。如对于雨和雪的词汇,日本国民根据气候和形态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描述它们的不同,其词汇之丰富是其他国家少见的。如形容下雨时的词汇有:「春雨「五月雨(さみだれ)「しぐれ,形容雪的词汇就有:「白雪、「粉雪、「根雪、「牡丹雪、「ざらめ雪、「雪、「大雪、「小雪、「雪、「吹雪、「なごり雪、「粟雪等,反映在文学上,体现日本文学或是日本人传统审美观的「わび「さび「いき「幽玄「等词汇将日本人细致入微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四)关于“集团主义”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中,因地理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民族见面机会的减少,日本人因为种植过程中的协助和合作逐步形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深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所带来的是强烈的集团意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词汇中也体现出这一文化特性。集团意识体现出的文化便是集团意识,以“和”为贵和内外文化。如日本人在做自我介绍时,一般先不说自己的职业,而是说自己所属公司的名称,所以每年4月份左右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不说「就,而是「就社。从中可看出日本人对于自己的集团归属意识的重视。此外体现日本人内外意识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他表示给别人看,「他表示别人听见,「よそ者纯粹是外人的意思。「他人一词在中文词汇里说出,不带任何感彩,但日文中有浓厚的「よそ之意包含在里面。像「傍惚れ(单恋别人的情人)等词汇也是日本特有的词汇,而日语中丰富发达的敬语词汇很好地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诠释。从日本的集团主义衍生出的内外文化进一步缩小为日本人对乡土意识的清楚认识,再进一步扩展为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如日本在表示本国物品的同时都会以「和~、「日本~、「邦~此种形式表现,另外在表现外国的事物时多以「洋~(ヨロッパのもの)、「~(中国のもの)的形式来体现。如:和洋和和洋日本外国,日本画西洋画等词汇就表现出这一特征。

(五)关于“序列社会文化”的词汇

此外,在农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因农耕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贫富差异和身份之差。由此而引发序列社会文化。决定序列的主要基准为社会地位、年龄、团体中的经历年数、性别等因素。像「父母、「主、「上司等词汇及与此相呼应的是「子供、「家臣、「部下等词汇,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亲子关系、主从关系、师徒关系等上下关系。另外,在寺院里,僧位也有僧正、大僧正、僧都、律师等职位的区分,日本传统国技相扑,根据待遇和格式的区别,更是分出了「横、「大、「、「小、「平幕、「十、「幕下、「序の口的称呼。如对“妻子”这一称呼,对于他人妻子的称呼,因对方身份的差异,相应的妻子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上さん,意为商人、匠人之妻;「御新造,为古时武士或是富甲之家的妻子的敬称;「御寮人,为近世中产阶级年轻妻子的称呼;「夫人,是对贵人之妻的称呼;「内,指的是商人、手艺人之妻;「内室,指的是贵人之妻;「方,指的是法主的妻子;「御台所,指的是幕府时期将军之妻。虽然这些称呼有时代限制的因素在里面,但我们不难看出其称呼背后所隐藏的阶级及因身份不同的要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作为文化的镜像不时反射出来。农耕文化作为日本民族的典型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得到体现和折射。掌握此种关系,能促进日语学习者通过日本文化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特征,更多的农耕文化与语言现象的关系特征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M].岩波店,1988.

[2]芳.社会の中の日本―日本座(第三)[M].大修店,1976.

[3]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曲.日本[M].大出版社,1997.

[4]金田一春彦.日本の特[M].日本放送出版会,1991.

[5]大野晋、浜西正人.国辞典[M].角川店,1994.

[6]木孝夫.教としての言学[M].岩波店,1988.

[7]木孝夫.言と文化[M].岩波店,1988.

语言文化现象篇(6)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常常是高雅的心理活动。作家提炼或升华生活,人类世俗的物质生活因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有的作家似乎更愿意展示、渲染生活中的丑,至少在他们看来创作就是还原生活,所以,写作就是描摹现实世界,不管其美或丑。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作家。

下面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段话:

(1)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一段话解构了大多数文学作品极力渲染的美好爱情,当然,这也跟小说的内容有关,它聚焦于一个世故男人的男女关系。从修辞上看,“红玫瑰”在得到的时候是“蚊子血”,未得到的时候是“朱砂痣”。“白玫瑰”则分别对应为“明月光”与“饭粘子”。总体而言,这几个喻体都比较世俗,甚至俗到恶心,最高雅的是“明月光”,但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高雅沦落为低俗,精神化为生活中具体的俗物,这就是张爱玲文学语言特有的物化现象。

我们暂且不论小说为什么贬抑爱情,探讨小说在语言上如何物化精神世界。事实上,这只是一例,最有张爱玲特点、最有说服力的小说当推《金锁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语言的物化现象也堪为典型。

《金锁记》讲述了女人曹七巧在金钱、之间的搏斗。综观小说全文,曹七巧始终是一个物化女人。她出生于小商人家庭,深懂钱的好处;因钱与人交易,她来到姜公馆,套上金钱枷锁;她迷恋更沉湎于金钱,她的内心有一个跷跷板,无论偏向哪一方,她的喜怒哀乐莫不与物关联。可以说,曹七巧是一个物质化的女人。她是张爱玲小说系列物化女人,如“白流苏、淳于敦凤、霓喜、梁太太”中的一个,更是最有深度、最鲜活的一个。曹七巧的物化可以从多方面解读,小说语言就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还没有人专门讨论该问题。后文试举数例分析语言物化与人物塑造上的关系。

(2)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是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话,连用了两个比喻,月亮是湿晕、是泪珠,这忧伤的诗意,似乎是七巧悲剧命运的暗示,也为下文的叙述基调做了铺垫。修饰语“陈旧而迷糊”使小说有一种往事依稀的感觉。后文对七巧的一生做了回顾,那个泼辣、放肆、刁蛮、阴毒但又十分可怜的七巧已化为尘土。“铜钱大”不仅指明月亮的大小,还指向月亮的颜色;而铜钱则似乎对应小说名“金锁记”。因此,小说的起始也算俗中有雅,这反映出张爱玲遣词造句十分用心。

且看七巧的正式上场:

(3)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

对七巧衣饰的描写真是花了一番功夫:一是色彩词汇精当,二是色彩前都有具体的物。这些“物”通常是世俗生活中常见的,如“银、葱、雪”等。其次,这种写法符合人物特点。物修饰颜色,颜色修饰七巧的衣服,衣服是七巧的门面。七巧的打扮吻合她的个性,她穿着高档但精干,不肯输给别人。在她所处的物化环境里,她会为个人的物欲与别人、自己斗狠争勇。

七巧是人生的失败者,除了钱财,她所得甚少。强势的七巧从来就不认输,她一直在复仇。战场在家里,女儿、媳妇、儿子都是她任意攻击的对象,就她的能力,她也只能在晚辈头上撒泼。儿女们的幸福是眼里的沙子,她容不下。在这个封建家长的桎梏之下,晚辈的未来就是没有光的所在。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儿女先天缺钙,他们没有青春光鲜的面庞,没有旺盛的生命活力。

(4)她再年青些也不过是一棵较嫩的雪里红——盐腌过的。

这句话描述的是七巧的女儿长安,应该是20岁左右的长安。正是青春好年华的长安,再嫩也是“腌过的雪里红”。这个比喻是张爱玲式的。尘世中必需的生活俗物总是最先进入她的视界,经过大脑发酵,一个鲜活精当的比喻句诞生。将妙龄女子比作腌过的雪里红,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用来形容长安,这个比喻却再恰当不过了。在新旧过渡的时代,少女长安也曾上过学,好学上进,但在七巧的粗涉下,这棵幼苗彻底放弃向上、向外拓展的愿望。她的生命激情与活力被七巧,她似乎不是一个活物,而是腌过的雪里红。作为生命,她生犹如死,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长安没有未来。

媳妇芝寿则被七巧扼杀了。先看新婚之日七巧给芝寿的下马威。新人进门,难免被人评头论足,芝寿嘴唇厚,对应了“嘴唇厚强”的民间说法。当有人把这一点拿出来说事时,七巧有一顿臭骂:

(5)还说呢!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虽然七巧的人性被扭曲,但她的本性尚在,她护犊,对别人的孩子她极尽民间刁钻泼妇的刻薄、阴毒。芝寿算是坠入了苦海,她就像一个没有所指的语词,她的内涵悉被七巧抽取,她是一个无声的悲剧。芝寿很快就郁闷死了。

(6)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宰了的鸡的脚爪。

张爱玲喜欢世俗化的比喻,但这个比喻未降格,不存在精神现象的贬抑,反而很贴切。芝寿的手像宰了的鸡脚爪:一是明示她就是挨宰的,二是暗示芝寿快死了,三是说明她在家里很郁闷地活着,所以丑怪。

在小说结尾,七巧物化为金与玉。叙述者先是评价临死之前的七巧,指出她戴着黄金枷锁害人性命。其二,小说将镜头对准了七巧手腕上的玉镯子。这里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先后被叠加在一起的画面有: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七巧将腕上的镯子推到腋下;年青时有滚圆的胳膊;婚后手腕上的镯子只能塞进洋手帕;做姑娘时七巧露出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喜欢她的小伙子朝禄、丁玉根、张少泉等。“玉”对应七巧的,年青时她手腕、胳膊雪白、滚圆,玉镯子戴在腕上,有众多的追求者;临死前,玉镯子毫无意义地套在瘦骨嶙峋的手上。从表面看,金与玉,是滚滚红尘中人的最爱,从实质看,七巧一直挣扎在金与玉之间。七巧的物欲与分别化作金锁与玉镯,这既是对人物的极佳概括,也是一种语言物化现象,也只有物化为金锁、玉镯,语言才能准确地评述七巧。

综上,《金锁记》语言的物化有下列几种情形:一是物化语言吻合描述对象——俗人、俗物、俗事,如七巧骂芝寿的语句和小说结尾对七巧生命的暗示性概述;二是受害者形象仿若俗物,如活着的长安恰似腌渍过的雪里红,生命的鲜活被七巧抽取殆尽;三是雅中有俗,如小说的开头似乎很诗意,而且,将七巧悲凄的生命也诗意化了,但“铜钱大”“红黄”等形象与颜色词汇使读者联想到钱财。这些都反映出语言物化在《金锁记》里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形成了特点,是张爱玲小说风格的有机构成要素。

物化语言自身的内涵昭示了小说的世俗化倾向。金、玉、银、铜钱等隐藏着世俗女子七巧的物欲与,它们的在场就是物化女性的自我展示,甚至包括内在隐秘欲望的搏斗也展露无余。因此,从语言角度看,通俗是《金锁记》的风格,推而广之,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

除了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语言物化现象主要事关作家本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张爱玲是一个作家,但她是一个世俗的市民作家。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坦承:“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按道理说,她出身名门,父母都貌似清高,不至于拜金。但是,因为张爱玲成长于上海消费主义环境中,再加上张成人后必须自食其力,拜金对她而言是早晚的事情。在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堂而皇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拜金,这对从事精神生产且依然背负儒家人格的中国作家来说,是革命性的宣言。显然,张反拨了儒家价值观,她的观念确立在上海消费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新型市民价值观,是拜物的价值观。拜物是语言物化的前提,如果作家志存高远并畅谈阳春白雪,语言就是雅化而非物化了。张爱玲为上海市民讲述俗人俗事,七巧一类人物最符合市民文学消费需求,物化语言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张爱玲的物化语言有一种独特的俗趣。从切实懂得物质对生活的重要到深入地领会世俗生活乐趣,这是轻而易举的一步,张爱玲做到了。张曾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张爱玲是一个融入了都市的市民,都市繁华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因此,张爱玲笔下的世俗生活有滋有味,如《童言无忌》《公寓生活记趣》对吃食的描述,这种趣味全然不同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的淡雅。张沉湎于吃食的俗趣在小说中屡见不鲜,如“雪里红、鸡爪、厚嘴唇切下有一大碟子”等。张的语言状俗物之鲜活,在现代堪称一绝,这皆源于张癖好俗物以及能得俗物之乐趣。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金钱意识与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编号:Y201119839。)

语言文化现象篇(7)

[中图分类号]H3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43-01

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交际成为现实。与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浅层次是语言之间的交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文化的交际。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文化也相伴而生,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渗透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文化无处不在。各民族语言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相关的对等成分,这些对等成分为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宗教文化、社会习俗、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彼此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和语言上的差异,从而使得一种语言里的某些成分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等或相符合的词,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词汇空缺。

一、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变迁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也慢慢沉淀下来,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等都反映到词汇上,这些词汇便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二)地域环境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对英国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一度领先,而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亚洲大陆上生活繁衍,所以土地在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语言通常被认为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地域环境上的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出巨大差异,因而词汇空缺也出现了。

(三)差异

上的差异往往导致词汇空缺的差异。如果不对别国的文化进行仔细研究的话,有些含有哲理的有关宗教的句子我们就很难理解透彻。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所以有很多有关佛的习语。

(四)价值观差异

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个人主义者强调个体、个性,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来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而且他们很重视自己的隐私,认为应该对个人私生活进行保护和尊重,不允许别人的干涉和侵犯。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人把个人主义看成是近乎完美的品德,是西方人的精髓。而我们中华民族则主张集体主义。这些价值观念的差异必定会引起人们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看法的不同。所以当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进行交流时必然会引起摩擦,随之词汇空缺也会悄然产生。

二、词汇空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而这种特色都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说语言承载着不同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由于对不同文化理解的差异,文化空缺词也随之产生。一方面由于文化空缺词的产生对各民族的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文化空缺词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很浓厚的文化色彩,担负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果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只单方面地重视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的掌握,而不从更深的层次去掌握,势必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丢失或忽略一些更本质的东西。虽然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语言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实质上交际的是文化。所以对文化空缺词的研究和掌握,对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民族的人们都会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很深厚的感情。因为自从我们出生,文化就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民族优越感。由于这种优越感,我们或多或少对外来文化产生抵触和厌恶,有时候会很片面地去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由于对其他民族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等其他方面的差异理解,词汇空缺词悄然出现,这样势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共性,即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大宇宙之中,所以有时间和空间的共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具有相同的心理构造和生理构造,这样就为各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可能性。虽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个性,但是文化是开放的,没有国界的,所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是相互影响、互相沟通和互相传授的。

三、结论

语言文化现象篇(8)

一、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迥异,汉语和英语都各自承载着许多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意义。这些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差异现象很多,甚至有一些现象是一种语言有,而另外一种语言所全然没有的,这就出现了“空缺”。比如,汉语中的“炕”这个词,“炕”在中国北方农村是很常见的,但是,英语中根本没有这个词,如果直译过去,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也无法理解这个词究竟代表着什么。概括地说,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乃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由于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不对应现象,即某种情况,英语有,汉语没有;或者汉语有,英语没有。这种空缺可以是语义上的、语法上的,甚至是语用规则上的。

二、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的,汉语和英语之所以差异很大,空缺现象很多,其根源就是文化的差异性。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的客观存在,正是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的撞击中发现的。

总的来说,这种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历史原因。比如由于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的语言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成语都是这么产生的。二是价值观的不同。比如,中国人有很强的“家”的观念,在汉语中的体现也很多:“家和万事兴”、“养家”、“持家”、“安家”等。英语思维则强调个体,崇尚独立自由,“家”的观念淡薄。三是风俗习惯不同。如在节庆、历法、医药以及娱乐活动等方面的风俗都给汉语带来了许多独特语言现象,造成了许多文化空缺现象。四是地理原因。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产生了一些由自然地理环境实物引申出来的语言表述。比如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此汉语中常常借助“山”来表达意义,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等;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便产生了许多与water(水)和fish(鱼)相关的词语。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never teach the fish to swim等等。

此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都造就大量的空缺现象。

三、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对笔译的影响

文化空缺现象给笔译增加很大的难度,比如处理中英文化中的空缺现象,怎样采用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的转换,实现基本意义和语言美感的结合。

(1)语义空缺:语义是语言内容的体现,所以它是各语言要素中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的,也是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出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的。比如饺子(jiaozi)、豆腐(tofu)、功夫(kongfu)、中药(Chinese medicine)等等。实际上,这些词都可看作是空缺词,而且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经成为英语的借词,正是因为空缺的存在,英语才直接借用了这些词,但是还有很多我们中国人生活有事物的语言,在笔译过程中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语法空缺:比如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靠语序和虚词,没有明显的性、数、格、人称和时态的变化,体现了中国人重意合的思维特点。英语不分阴性、阳性,但是有严格的数、格、人称和时态的变化。在笔译的过程中,如何既能将相互的意思表达出来,又不致产生歧义成为一大难点。

(3)语用空缺:相比较而言,最痛苦的笔译的空缺现象则是语用方面。因为语用规则往往隐藏在人们的具体言语行为当中,人们会不自觉地使用,却不容易察觉它的存在。我们以称谓语方面的空缺为例:汉语和英语的称谓语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的空缺现象也很多。汉语对陌生人的称呼有“大哥”、“大姐”、“大娘”、“大爷”、“叔叔”、“阿姨”、“同志”、“师傅”、“朋友”等等,而英语只有sir(先生),gentleman(先生),miss(小姐),lady(女士),madam(夫人)等几个;再有汉语中许多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都没有具体的对应;此外,汉语还经常称呼对方的姓氏,如“小张”、“老李”、“大王”等,但英语中一般习惯称呼对方的名字,称呼姓氏是对方不能接受也无法容忍的,仅有监狱里看守对囚犯,小学里教师对学生和教练对球员等情况例外。

另外,修辞上的空缺、语篇结构空缺等等,如双关、对偶和反映篇章在内容、意图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空缺,都会给我们的笔译工作带来难度。

四、解决对策

翻译的最终目的,包括笔译,绝不仅仅是实现语言上的交流,语言的内涵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才是。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针对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笔译的时候,主要可以采用异化和归化两种方法。

1.异化

异化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一些表现民族文化特有的空缺现象,比如上文已经提到过“已经成为英语中的一些借词”的,这是汉译英的时候。反过来英译汉的时候,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比如已经被我国官方和社会所承认的一些来自英语的外来词,“AIDS”――艾滋病、“SARS”――非典型肺炎等等。在异化的模式中,一些语义再发法和解释性翻译法的应用也十分必要。

2.归化

相比较而言,译者不是生硬地将一种语言的意思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而是在充分理解第一种语言表达意义的基础上,不受原文语言的限制用另一种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用到归化的模式。归化的模式主要可以采用借用、代换等方法。

当然,不管采取哪种翻译方法,都要保证语域的一致,以避免归化的过渡。

参考文献:

[1]蒋冰清.英汉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及翻译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梁鸣,王燕灵.英汉语思维差异与英语教学[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年,第2期

语言文化现象篇(9)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25-05

外语片在20世纪初进入国内,最早以原声影片形式出现,由于语言障碍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苏联及东欧电影,70年代后引进欧美等世界各国电影,经翻译汉语配音逐渐进入国内影院并为国内观众所接受。国外影片作为经过汉语有声配音而成的译制片,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给20世纪后期国内单一的电影文化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电影译制业因此逐步繁荣开来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配音艺术家,如邱岳峰、毕克、尚华、曹雷、乔臻、丁建华、刘广宁,等等。各位配音艺术家对有声语言艺术的创造性语言运用,使得电影这一视觉艺术注入了对“听觉”的关注,造就了汉语译制片的独特艺术魅力,促使观众在视觉感知中提高了听觉艺术修养。其中,乔臻以其天赋般的音域和独特的声音,运用汉语口语为一系列外语片人物形象配音,重新塑造人物个性的语言艺术创造,为观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形象。这样的创造,即对原声电影的审美探索成为那个时代汉语配音的一个文化标志。更确切地说,用汉语重塑外语片人物形象,是对语言极富想象力的使用,是一种使观众直观地接受外国电影的新的艺术形式。它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化地融合中外两种语言,突破文化冲突,重构声音审美维度,再塑电影人物个性并实现审美超越的艺术创造,使有声语言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归结下来,核心之处是对外国电影人物进行了魂的再塑。

一、经典的重塑:才子佳人电影的审美造型

才子佳人类型电影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影模式之一。乔臻最早成功地塑造了外国电影中这一类型的代表性人物,如美国电影《魂断蓝桥》里的罗伊和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的奥斯瓦尔多。这类电影人物,往往是容貌俊朗漂亮,遇事果断有力,为人沉稳可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敢于冲破世俗陈腐观念,勇于大胆追求爱情的理想男性形象,因而对中国观众极具吸引力。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中国经历了在“”时期对人性的普遍压抑时,这些角色如一道道火光点亮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心灵之窗,不仅使观众通过听觉更好地理解了异域文化里的人物,而且还通过听觉沟通视觉,让观众进入到丰富的自我感知的精神世界(电影世界)之中。这种文化效应正是基于乔臻独特的音色和对角色的细腻把握,使有声语言的美感形态与人物塑造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将这一类型人物烘托至完美境界的结果。这种艺术创造在推动汉语配音影片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又积极融入了汉文化因素,最终产生出如化学反应般的特殊的文化移植现象:在原产国放映时观众反应平平的影片,经过汉语配音后在中国反而好评如潮且成为经典影片的独特文化现象。

通过有声语言潜移默化地移植中国文化是汉语配音译制片的一大特色,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可的才子佳人类型的人物形象身上产生了突出的审美效应,如《魂断蓝桥》。这部拍摄于1940年的美国影片在本国上映后反应一般,美国影评界认为这是个老套的爱情故事,该片仅在第13届奥斯卡奖上获得摄影、音乐奖项提名,上映后几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以至在20世纪末美国评选百部佳片时未能入围。但是,该片于20世纪70年代经汉语配音后却在中国成为影迷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爱情经典而久映不衰。究其在中国成功的原因,核心在于译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乔臻、刘广宁的完美配音展现了汉语有声语言与外国人物形象巧妙结合的故事场景,在有声语言艺术美感与电影人物之间创造了绵长的意境美,这是该片在中国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乔臻以其独特的声音魅力,用汉语言神形兼备地抓住人物个性,使极富磁性的“美丽”声音与原演员的英俊外貌实现最佳配合,重塑了主人公罗伊的形象。如片中“雨中相会”的经典台词:

罗伊:玛拉,你认为我们今天该干什么?

玛拉:我……我……

罗伊:现在你没有时间这样啦!

玛拉:哪样?

罗伊:这样犹豫! 你不能再犹豫啦!

玛拉:不能吗?

罗伊:不能。

玛拉:那我该干什么呢?

罗伊:去跟我结婚。

玛拉:哦,罗伊,你疯了吧?

罗伊:我知道我疯了。这是奇妙的感觉。

玛拉:哦,罗伊,千万理智些。

罗伊:我才不呢!

玛拉:可你还不了解我呀!

罗伊:那我就用我的一生去了解你。

玛拉:现在是战争时期。你只是,只是因为快要离开,因为你觉得,你要在48小时内活完你整个的一生。

罗伊:我们现在就去结婚!就是你,没错,别的人我永远都不要。

玛拉:可你怎么能这样肯定?

罗伊:好啦,亲爱的。你不许再这样支支吾吾啦!

如罗伊在战乱中邂逅出身贫寒但聪慧美丽的玛拉,当即向玛拉求婚的电影片段。乔臻在用声音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紧紧抓住了青年军官罗伊的个性特征,表现了一个出身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前途无量但却不受英国正统观念束缚、敢于大胆追求幸福的青年军官的内心世界。由于乔臻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加之对语气、语调、音高的娴熟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当机立断、不失时机表白爱情的情景,语调温柔又坚持,语势舒缓而坚定,因而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应当说,罗伊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从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中可以发现,通过语速、语气和调值的综合性巧妙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这对在战争中相识的恋人形象。影片原期望通过叙述战争对爱情的摧毁来揭示战争的罪恶,然而乔臻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塑造了战争时期追求美好爱情的青年男子形象,其个性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从而使观众淡化了战争背景而凸显了凄婉的爱情故事。从人物个性来说,罗伊的大胆率性也衬托出玛拉外柔内韧的个性。作为女主人公,玛拉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对爱情忠贞执着,正当她憧憬美好未来时却得知罗伊战死的不幸消息,因理想彻底毁灭而被迫沦为了风尘女子;战争结束时玛拉又意外地与罗伊相逢,因不愿欺骗对方且不愿玷污未婚夫的家族荣誉而最终走上了绝路。故事通过有声语言较强的表现张力揭示了玛拉与罗伊的爱情悲剧结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实,该片在中国的成功,是与该片的主题同东方式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十分吻合相关联的,并经过有声语言配音与原作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进而强调了影片的悲剧格调:汉语片名的翻译首先增添了影片的悲剧色彩。该片英文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含有“失败”的意思;“蓝桥”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蓝桥”具有爱情悲剧意象,是唐朝裴航邂逅仙女云英的地方,有白居易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为证。此后,在中国传统文学审美心态里,“蓝桥”象征恋人向往人间天上相逢的美好愿望。“魂断”则形象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结局。可见,汉语表达比原标题更具丰富的意蕴,加上乔臻与刘广宁所进行的探索性的艺术配音,最终实现了现代汉语境里的才子佳人爱情悲剧的审美艺术效果。

不仅如此。乔臻在配音时追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汉语来表现电影人物的神韵,注重在有声语言艺术中运用错落有致的语调传达出电影人物的风采。对才子佳人类型中的英俊小生的声音塑造,往往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施以明亮、圆润、柔和、甜美、宽厚等音色,产生绘形传神的配音,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内涵与张力,恰当地体现人物的身份。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奥斯瓦尔多与叶塞尼亚在河边的一段经典对白中,乔臻就采用口语化的台词来表现奥斯瓦尔多的智慧并最终赢得姑娘的爱情。一开始,奥斯瓦尔多强吻叶塞尼亚并遭到了叶塞尼亚的反抗,被叶塞尼亚用石头砸晕,苏醒过来后,运用语言策略徐起进攻,先是埋怨的口吻,奥:“你想杀死我?”叶:“是的,是你逼的我”;接下来,又以嗔怒的语气说,“你就这么讨厌我亲你?”接着又采用慢慢征服的策略,“好吧,我不该这样,可这还是你的错,你没发现自己长得很美吗?我只想看看你的眼睛。”从艺术表现力来看,乔臻在处理这段配音时十分注重语言与银幕形象的高度吻合,用声音唯美地体现人物性格,每个细微的语气处理都恰到好处,不是虚浮于表面的配声,而是用生活化的口语将人物内在的性格、气质表露无遗,从而使观众沉浸在艺术的美感氛围之中。

二、文化冲突的重构:中年

角色的音声审美维度探索 塑造经受岁月考验的中年人的情感世界是电影配音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乔臻在反复探索中形成了浑厚而富有弹性、阳刚而具有磁性的音色,上升到了电影配音艺术的至高境界。他在为《廊桥遗梦》和《人世间》配音时,成功地塑造了前述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用深沉的声音色彩,深入剖析中年人的思想内涵,通过感性知觉和声情语态传达出人物的心声,从深刻性层面探讨人的感情世界和生命价值。

最好的例子来自乔臻为美国影片《廊桥遗梦》(原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里男主角罗伯特的配音。该片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较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该片讲述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斯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婚外恋情故事。由于这一题材经常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是情感小说的,如何正确解读作品并通过声音展示中年人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对乔臻来说是一次大胆的艺术探索。乔臻首先结合文化背景去理解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农庄,这儿土地肥沃,农场主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植根于美式乡村农庄文化背景去探寻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验,这在美国是不会被指责的。但是,这部影片刚进入中国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论,争议的焦点是影片的题材涉及婚外恋,有悖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为此,在影片译制过程中,乔臻、丁建华等对影片做了相应的处理,很多台词被删掉,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她在沐浴时突然燃起强烈的欲望和冲动等情节都被剪辑掉,这对于完整理解作品虽有遗憾之处,但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得影片的主题转化为“当爱情和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抉择?”并在新的汉语译制片中着力表现男女主人公如何理性处理情感问题的情景,因而影片最动人之处是对男女主人公情绪的处理。乔臻用舒缓的语流,唤起男主人公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以流动、立体的语言极具质感地表现男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通过运用有声语言负载细腻而深邃的思想感情,使情与声浑然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了乔臻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能力,显示了作为一代配音名家的深厚功力。例如影片中的这段对白:

罗:跟我走吧,跟我走吧。

弗:不。

罗:你不想跟我一起走了?

弗:我想来想去,总觉得我要是和你一起走了,这样做好像不对。

罗:为什么?

弗:我一走,人们的闲话会把他们压垮。瑞查德,瑞查德会想不通,我为什么要离开他。 他会抬不起头来,这对他不公平。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

罗:他可以搬家,换一个地方。

弗:这农场是他祖上留下的。一百多年了。就像他的命根子一样。还有孩子们。

罗:不是都长大了。你说过他们变了,不大跟你说话。

弗:是啊,话是不多。可是卡洛琳只有十六岁。再说,她快成年了。要靠自己寻找幸福。 她会恋爱,而且很快就会建立自己的家庭。我要是走了,对她什么影响?

罗:那我们呢?

弗:你要知道,这个家在我走了以后,会完全变的。

罗:是啊,也许……会变好。

弗: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离这所房子有多么远,我,我总会想着这儿。每时每刻想着 这个家。我会责怪自己不应该爱上你。伤了这么多人。最后甚至,会觉得我们在一起 的这美好的四天是错的,可耻的……

乔臻配音的男主角罗伯特·金凯是个难度较大的角色,他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一个经历不幸婚姻而孤独漂泊的人。他来到艾奥瓦美丽而宁静的乡村,拍摄廊桥时偶遇弗朗西斯卡并请其带路。在拍摄廊桥过程中,两颗寂寞的心慢慢靠近,在短暂的四天中燃烧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乔臻为罗伯特的配音情感细腻,用“平而不淡、声平语重”的语调,使影片始终流淌着一种深沉的内在的凝重感和沧桑感,通过平淡而沉稳的语态基调和情绪色彩贴合稳健的声音节奏,构成了哀而不伤的感人情景。对罗伯特的配音尽管描绘了细致入微的婚外感情,但由于译制时强化并表现出的仍然是一种较为正统的维系家庭的主题。所以,结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在艾奥瓦宁静的美式乡村画面中展开的故事情节,乔臻用声音把罗伯特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平淡中慢慢散发出来,与电影里的田园背景画面贴切吻合,仿佛是在追忆已经失去的理想,从而使影片因有声语言的活力达到了对人物形象的超越。

乔臻的声音颇有儒雅之风,长于表现中年成熟男主角的个性特征,这充分体现在他为巴基斯坦电影《人世间》里经历情感坎坷而个性深沉的律师曼索尔的配音上。在这部译制片中,乔臻通过声音表现出不一样的庄重美和融通美,从而紧紧抓住了人物个性,也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位正直的律师解救一位被社会抛弃的歌妓的故事,是一部具有较强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乔臻在配音过程中以极佳的台词功夫来激活影片的感染力,从青年曼索尔到中年曼索尔,他的声音越来越沉稳,刚毅中透出严酷和冷峻,略带阴沉和犹豫,把男主角经历的情感悲剧和对世俗的反抗表现得十分到位。《人世间》作为一部内涵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通过对世俗家长制对年轻人爱情的压制,探讨中年人如何为社会伸张正义的主题,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伦理价值取向与情感平衡观念。“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影片通过乔臻低沉而又松活自然的声音,极其传神地表现了一个阅历丰富而情感坎坷的中年男人形象。可以说,这种对中年人声音审美维度的探索,重构了文化冲突。

三、有声语言的魅力:

各类电影人物个性的审美创造 乔臻的电影译制配音艺术成果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成功塑造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外,也对一些奸诈反面人物和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人物进行过配音艺术尝试,例如电影《国家利益》、《追求铁证》、《心非石》《斯巴达克斯》、《记忆的证明》中的各类奸诈人物形象,以及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红菱艳》里的普通人物形象,在塑造这一系列银幕形象时,乔臻用艺术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打造出人物的身份感,不仅绘形传神,而且使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 在乔臻电影译制配音生涯中是值得一提的重要艺术成就。该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于1986年译制,乔臻在影片中为反面人物克拉苏配音,他一改以往塑造正面人物的戏路,以独到的声音绘制了克拉苏阴暗嫉妒的性格特征,从侧面衬托出斯巴达克斯这一英雄人物。影片表现了古罗马时期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的故事。斯巴达克斯成为角斗士后遇到了美丽勇敢的女奴瓦里尼亚,并与之相爱,由于不忍与其他角斗士相互厮杀,愤而率领角斗士们揭竿而起,起义失败后,斯巴达克斯被处死。为塑造好主要反面人物克拉苏,乔臻以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刚柔、顿挫、虚实、疏密、疾徐等配音技法,以转换生成的声音变换,在重音确定、语气落实和节奏回环中,入木三分地把克拉苏扮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脸谱化的人物,特别是通过控奏有节的语感运用,在气势上形成了与斯巴达克斯相抗衡的艺术形象。该片因出色的配音成就荣获1987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通过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精彩纷呈的人生来展现生活的真善美是乔臻电影配音艺术的另一领域。在日本影片《寅次郎的故事》的配音中,乔臻以质朴的声音表现寅次郎憨厚的性格和真诚的为人,使人物充满喜剧色彩,成为观众喜爱的小人物形象。在《个性与特点》中,乔臻以准确的语感和语调把握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示了一个在良知与罪恶的煎熬中痛苦挣扎的银幕形象。在《红菱艳》(原名The Red Shoes)中,乔臻及其传神地为舞蹈教练配音,以丰满的人物个性推动故事冲突表现。

乔臻用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语流、旋律、音色等语言材料,使语言与人物形象配合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不仅增添了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了一个个动态的、立体的极具质感的生动的经典的电影艺术形象。乔臻的艺术生涯贯穿了那个时代,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品质和追求。应该说,乔臻配音为有声语言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

回顾和审视汉语译制片在世纪之交对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乔臻是这个历史境遇里出现的优秀配音电影艺术家,他对有声语言创作凝固了特殊的艺术品位,20世纪末汉语译制片成为时代精彩而温馨的记忆。乔臻用有声语言重塑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被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魂的再塑”是作者2007年4月27日造访乔臻先生时,乔臻先生总结自己献身电影配音艺术的感受。本文素材来自于乔臻先生的访谈。

[参考文献][1]张颂 .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1.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马以鑫.现代文阅读八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上海:三联书店,2010.

语言文化现象篇(10)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victoria girl(维多利亚女孩),指的是思想比较保守的女性,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思想比较保守,所以以这位女王的名字来形容那些思想行为比较保守的人等等。中文中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有词汇空缺现象,例如:王母、朱雀、玄武、土地庙、中山装、景泰蓝、红眼病、四大金刚,五福同寿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和文化的意想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以及表达方式所蕴涵的寓意都与希腊神话有关。achilles’ heel (阿格琉斯的脚后跟)指的是致命的弱点。来自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阿格琉斯是希腊最英勇的战士,而他的致命弱点就是他的脚后跟; juda’s kiss(犹大的吻),犹大是出卖耶和华的叛徒,这个短语指的是口蜜腹剑的意思; the laurel of apollo(阿波罗的月桂树),桂花在中文里我们想到的是秋天,而这个短语却是表示胜利(victory)。 

汉语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代表了八卦五行,但是在英语里面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对等的。英语之中,金星(mars)是天上最美丽的一颗星,代表了美丽女神维纳斯;木星(jupiter)是天神宙斯的化身;水星(mercury)因为离太阳最近跑得最快,所以是通信使者;火星(mars)因为一直有着熊熊的火焰,是战神的化身;土星(saturn)因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所以是大地之母,宙斯的母亲。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英语“the lady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上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上。 

1.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公公”和“丈人”都可以用英语中的father-in-law来表示,而step-in-mother则表示继母的意思。 

2.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 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划上等号。 

3.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义与文化的不对等现在在日常用语中广泛存在,影响我们的双语交流,作为语言学习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语言内涵所造成的语义差异,并能够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把原语言中真正的含义能够准确理解并用第二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 

上一篇: 农业工程研究 下一篇: 生命教育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