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现象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4 14:52: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言文化现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言文化现象

篇(1)

语言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语言的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享有的共同编码”。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交流双方共享有同一文化,而后者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个人、群体或国家),其各自的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系统的相似与不同混淆在一起,其文化共享性差。当双方用语言和非言语符号对文化信息加以编码进行交流时,就会发生障碍。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的作者Robert Lado 说我们的语言文字是通过转换经历得来的。所以,建材之于建筑,就像词汇对于语言一样重要。然而,在语言体系中,除了字的表面意思以外,许多的词组意义晦涩,必须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才可以体现他们的言外之意;而且某个文化背景中的人,对于文字也会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这些也许在字典中查找不到。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交际中的语言只能让人一头雾水。本人从事《国际商务文化》的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要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仅仅从语言本身来学是不够的。如果能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放到文化的海洋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文化,我相信学生一定会掌握使用真实英语的能力。本文拟对英语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作一概括,具体谈谈如何在文化背景下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一、食物颜色中的文化特质

白white:中文里的白糖、白面、蛋白、白盐在英文里都被认为是白色的,其中的“蛋白”一词在英文里可以理解为“protein”,而“大白菜”在英文里却只用cabbage表达即可。白酒,可以翻译成white wine吗?中国人也会酿制白葡萄酒,所以,white wine这个词很好理解。可是,中国人还喜欢喝“白酒”或“烈酒”,正如英语国家的人有white liquor 或white lightning一样。餐桌上如何点吃“鸡”?“鸡”给中国人的联想是一只完整的鸡,至少是连着骨头的鸡;殊不知老外们喜欢吃的是“肉”,不是白肉white meat或breast meat就是红肉dark meat。中国人的“白”还可能是透明的意思,所以“白开水”,“白醋”翻成英语,不能用white,而只能是意译:clear boiled water,和plain vinegar。而“白银”的英文要么是silver,要么是silverware(银器)。

二、常见食品中隐藏的文化差异

Cookies and crackers:中国人对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中国人多数用“饼干”替代所有,当然我们也会有甜饼干sweet和咸味饼干salty之分。但是,俗语a real smart cookie绝对不可以理解为“卖相好看的饼干”,因为它的含义是“非常聪明的人”。不了解各自的文化习俗,的确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从而使交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再比如“豆子”,在中国有多种颜色之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等。如果把它们都用相对应的颜色翻译成英语,一定让英语国度的人摸不着头脑,比如,yellow beans中国人很好理解,但它只可以翻译成soybeans才能实现交流目的。

三、词语结构和文化的渊源

有一位西方的营养学家叫人把他的讲稿翻成中文。他在讲稿中提到,我们应当“Eat three times a day”,他要人们特别关心成长期中的孩子们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回到美国后,他把他的中文讲稿给一位华裔看,不料,这个华裔笑着对他说:“看得出你已经深深地被这次中国行所影响,你看,你甚至和中国人一样,‘一日吃三顿饭’了。”之所以中英文在“吃”字上差距这么大,这也是受各自文化生活习惯的影响。Eating和cooking翻成中文可以是“吃饭”和“煮饭”。同样,breakfast、lunch和dinner在中国就可以说成早饭、午饭和晚饭。另外,中文的“饭”还可以译成food、meal或rice。许多中国的基督教徒甚至认为“吃饭”是上帝规定的,为了认证这点,他们会拿出《新约全书》,指着那行字,念给你听:“Man shall not live by bread alone.”可见,一个“吃饭”,就可引出一串误解。另外,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问:“吃过了吗”、“吃饱了吗”、“吃饭了吗”,英语国度的人不知道这只是一种问候,他们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回答:“没吃饭,吃面(汉堡)了。”这里语言的差异多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如果用Halls的“文化纬度”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呈现high-context,而英美国家呈现low-context,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对信息中明确信息符号的依赖不同。High-context文化的人,习惯于根据不同场景对同一符号作出不同的判断,所以,中国人问:喝茶吗?有可能是问:喝水吗?到底是茶还是水,具体场合下说话人都可以区分出来,不需要特别注明,因为中国人对符号依赖小于对场景context的依赖;而英美人则相反,他们高度依赖符号而忽略场景的特殊,所以,在回答“你吃饭了吗”时,他们会准确无误地说:吃(饭、面条、汉堡等)了。

语言交际中形成障碍的原因不是语言知识缺乏,恰恰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现象,没有很好地得到认同。而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者似乎也没有充分地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堂讲学,还是课后操练,还是试卷内容,都少见对这些文化元素的重视。所以,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就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课本,全部置于文化的海洋,让学生在感受文化中掌握语言的技巧,掌握语言中的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4]碧青,周丽蕊.英语翻译规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篇(2)

摘要:与生动形象、追求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英语报刊新闻由于受大众性、节俭性、趣味性和客观性等制约,其语言独具风格。这些风格使其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在语法、修辞、词汇、句法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基于报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简化现象,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英语报刊新闻的研究者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关键词 :英语报刊;新闻;词汇简化;语法简化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26—0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当今世界,语言简化现象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一种语言艺术。众所周知,英语报刊是英语语言发展变化的最佳载体之一,其语体受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影响,排斥性和渗透性共存;其语言新颖、现代、丰富、实用,稳定性与变动性共享;其风格“广”、“俗”、“新”、“快”,简洁与纷繁共融。此外,英语报刊新闻作为最快捷、最广泛的媒介,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阵地,因此也成为语言发展的摇篮。当今社会,竞争使得万事万物必须迅猛发展的局势要求报刊新闻语言必须积极应对,不断进行语言简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习和研究英语报刊新闻的简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使人们拓宽视野,创新观念,掌握现代英语。在此背景下,有必要研究这门独特的语言形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报道,帮助人们分享新闻语言的魅力。

一、语言简化的相关理论

创造性是人类智慧的本质,语言简化是人类创造性的杰出反映,源自于经济原则的语言简化极大地提高了交流效率。Jespersen是通过经济原则解释语言简化现象的第一人,他认为,语言的经济原则是在不影响信息内容正确无误地交流的前提下,对语言进行压缩,从而使作者和读者节省时间和精力进行输入和输出。也就是说,只要读者能够根据相关知识接受到正确信息,语言就必须进行简化。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降低语法的复杂、使语言更简洁比任何一种选择都高明。他还指出,由于语言本身具有“懒惰”的特性,而经济原则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诸如此类的问题。

19世纪初,语言学家们对于语言的简化现象争议很大,Reskin和Silvers都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而以Whitney为首的语言学家则认为语言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使作者和读者省时省力。Jespersen对欧洲语言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形式简单;2.结构常规;3.易于发音和记忆;4.语言的发展规律是由难到简。由19世纪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早期语言学家对于语言华丽的过分强调,使得古英语美丽端庄。但艺术性并不是语言的决定因素,实用性和简洁性决定着语言的发展。

20世纪,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个案分析,George Kingsley Zipf教授指出:人类行为屈从于省力准则,因此,作为人类行为一部分的语言行为必然遵守这一准则。Andre Martinet结合了交流需要和省力准则指出:人类需要通过交流表达思想,但宁愿付出更少的精力完成这一目标。

基于以上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简化现象是“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语言向更简洁、更简单的方向发展。

二、语言简化的原因

语言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社会原因、心理原因以及经济性原则。

(一)社会原因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语言简化的一个要素。许多科技术语不断涌现,一些较长的术语被简化,以便流行和便于大众阅读和记忆。比如,telephone communication=telecom;positive+electron=positron;medical+care=medicare;alcohol+dehydrogenation=aldehyde;influenza=flu,等等。另一方面,高节奏的现代生活需要人们尽量避免复杂和琐碎。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不可避免地要迎合这一趋势而趋向于简化。比如,NRN=No reply necessary;OIC=Oh,I see;PEM=Privacy enhanced mail;RSVP=Reply if you please;TIA=Thanks in advance;WYMM=Will you marry me,等等。

(二)心理原因

心理因素如懒惰、逃避、随意等极大地左右着人类的行为。当懒惰因素到达顶峰,所进行的语言交流就会简化。懒惰是一座心理桥梁,存在于语言简化的始终。另外,许多语言学家认为,由于人类的懒惰心理,成人语言会趋从于儿童语言,因为儿童语言会舍掉一部分语言发音或者缩短词汇。比如:“How are you?”最先被只有两个音节的“Hiyah”所代替,然后被只有一个音节的“Hi”来代替。

(三)经济性原则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符号,当人们进行交流时,语言发出者趋于简洁,而语言的接受者希望清晰,那么,折中的办法就是进行语言简化。人类进行言语交际时遵守一条普遍原则,那就是用最少的劳力得到最佳的效果。语言的使用者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寻找最经济、最方便、最创新的语言来反映人类行为,而且会遵从省力原则。研究发现,人类思想遵守以“简化”为核心的经济原则,因为节俭的语言更容易被理解、传播和利用。经济原则不但被应用到认知语言学,也体现在语法理论上。例如,语言学家Chomsky在20世纪80年代就高度赞扬了语言的简化现象,而且一直想建立一整套更简洁的语法体系。

综上所述,语言简化趋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普及,其过程是无限的和不可预测的,而且在经济原则的趋势下,语言简化现象将会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实践化。因此,正确地理解语言简化现象有助于我们进行语言学习、实践和研究,更能帮助我们把握语言的脉搏。

三、英语报刊新闻语言的简化现象

现代语言学认为所有语言都受到经济性原则的影响,英语报刊新闻语言也不例外。毫无疑问,由于报刊语言的大众性,相对于复杂冗长的语言,简化的报刊语言能更容易、更快捷、更准确地传递信息,能使读者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语言解码。同时,大多数报刊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信息传播媒介,这就需要报刊新闻作者进行语言简化,以节省出更多的版面用于其商业用途以获取更大利益。另外,报刊要获取商业利益,就必须吸引读者,那么,简单、新颖、创新性的新闻语言能够加深读者对报刊的印象。笔者从英语报刊新闻语言的词汇简化和语法简化两方面进行阐述,其数据均来源于知名美国报刊。

(一)英语报刊新闻语言的词汇简化

为了在最小的版面空间内填充尽可能多的新闻,词汇简化就成为首要选择。新闻作者必须尽最大能力压缩语言,因此,许多小词、缩写词、缩略词、新创短词被大量地应用到英语报刊新闻语言中。

1.小词的应用。新闻记者倾向于应用小词来代替那些含义更多、更加抽象的大词,一是考虑到读者的教育水平,二是为节省空间谋取商业利益。分析以下三例画线词汇:(1)World Com Shares Drive.(2)Reuters Bests and Worsts of the World Cup.(3)Tung:Economy Tops Agenda.如果词汇“drive”、“bests”、“worsts”、“tops”被同含义的“decrease”、“best teams”、“worst teams”、“is put on the top of”所代替,那么,新闻语言的吸引力、生动性、简洁性将极大地降低,必然会丧失部分读者。再举其他五例,括号内为同含义的大词,画线词汇为小词:1.Bush man in China(representative);2.Police probe(investigation);3.US slammed by partners(criticized severely);4.Bank rate cut(decrease);5.Governor to axe aide(dismiss)。

2.缩写词、缩略词的应用。随着生活竞争和节奏的加速,报刊读者更注重阅读效率,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报刊容量的有限性使得缩写词、缩略词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分析以下三例划线词汇:1.Mexico Fires Sanchez as Nat’l Soccer Team;2.Israeli Olympic Hopefuls Receiv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Gov’t;3.Calif.Judge Orders Enron to Hand over Documents(California)。以上划线三词分别指national、government和California,不但节省空间,而且被大众所接受。再举其他三例,括号内为未缩写或缩略词汇,划线词汇为缩写或缩略词汇:1.Ex-NYPD Officer Indicated on Perjury(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2.Study Supports Link between SIDS and Smoking(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3.Olympic Sponsors Show off Their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3.新创短词。在现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报刊新创短词是反映新事物的最好载体,一旦出现,必将流行且被大众所接受。最近,由于在纽约尼克斯队的疯狂表现,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成为美国各大报刊媒体的宠儿,《纽约时报》在报道其疯狂表现时创造了一个新短词:Linsanity,这个词汇其实就是Lin(林书豪)+insanity(疯狂),既使语言简洁,又使语言生动,还能吸引读者。另举一例:U.S Strives to Ease Stagflation,划线单词其实就是Stagnation和inflation的缩写形式。诸如此类的词汇经常出现在美国的各大报刊媒体上,比如:documentary+drama=docudrama;communication+satellite=comsat;television+diagnosis=telediagnosis;fact+fiction=faction,等等。

(二)英语报刊新闻语言的语法简化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是时间性。为了抢先发稿,新闻记者往往高速工作,在写稿的过程中会省略一些语法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英语报刊新闻本身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规则——语法简化现象。

1.语法省略。语法省略现象在报刊题头中经常使用,一是缩短题头,二是烘托主要信息。英语报刊新闻语言题头经常省略冠词、连词和助动词。以下三个题头均来自于《纽约时报》:1.Aging Population Major Challenge,这个题头既省略了冠词,又省略了助动词,其完整语句为:The Aging is A Major Challenge;2.Ambitious Space program unveiled(Ambitious Space program are unveiled);3.US,Vietnam Resume Talks(US and Vietnam Resume Talks)。

2.不定式形式省略。在语法中,将来时用“will+v”或者“be+infinitive”来呈现,后者经常被使用,但在英语新闻语言中,可用不定式单独表示将来时。以下三例均来自于《华盛顿邮报》:1.Last Two Hostages in Berruit to Go Free(Last Two Hostages in Berruit are to Go Free);2.Florida Freeze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Florida Freeze is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3.Iraq to Suspend Anti?Kurdish Campaign(Iraq is to Suspend Anti?Kurdish Campaign)。

3.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形式省略。在英语报刊语言中,现在分词短语经常代替现在进行时来表达一个持续进行的事件,而过去分词短语代替一个被动行为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以下两例均来自于英国《泰晤士报》:现在分词替代:1.Beijing Planning to Make Food Makers,Sellers Accountable for Safety(Beijing is Planning to Make Food Makers,Sellers Accountable for Safety);2.Thames Approaching danger level(The River Thames is approaching the danger level)。过去分词替代:1.3 Injured in Bomb Attack(3 people were injured in bomb attack);2.Anti?smuggling force established(Anti?smuggling force was established)。

通过以上对报刊新闻语言的词汇简化和语法简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报刊语言简化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促进语言的发展。由此,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和编辑在报道新闻时,应时时考虑到读者群和报道目的等因素,重视语言的简化现象,提高报道的专业性。

英语报刊新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所有其他语言一样都要趋向于简化。报刊新闻语言用其最简化的语言吸引和影响读者,传递最多的信息。报刊新闻简化语作为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redrickson,Stroller.English by Newspapers[M].Massachusetts:New Bury House Publishers,1978.

[2]Golding P and Elliott.Making the New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79.

[3]Hohenberg,John.The Professional Journalist[M].New York:Hastings House Publishers,1977.

[4]Jespersen,O.Language: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54.

[5]Ohlgren,Thomas.The News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6]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New York:Hafner,1949.

[7]陈明瑶.报刊英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8]江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

[9]李明.语言变化的过程、原因和机制[J].外语研究,2001(1).

篇(3)

Abstract:Dueto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nationalityandWesternnationalityintermsofthoughtpatterns,culturesandlanguageexpressions,obscurityofthetranslatedversionsofChinesepoetryannoysthereadersinchoiceofwordsoractualizationofimage,thatis,thetranslatedversionsfailto“actualize”theimagesandessenceoftheoriginalworks,resultinginthereaders’inabilitytoappreciatetheindescribablebeautyoftheChinesepoetryandsomeregretsinaestheticappreciation.

Keywords:Chinesepoetry;translation;imageactualization

汉语诗词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的喜爱,甚至对西方诗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美国诗人雷克思罗斯就曾认为,“继波德莱尔之后,对西方诗歌影响最大的可能来自外面,来自中国与日本诗歌的译文。”[1]或出于传播文化的需要,或出于个人志趣的原因,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诸多译者不辞艰辛,进行了汉诗英译的多番尝试。不少译作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形神兼备、既“信”且“雅”的再创作典范。但即便是名家的成功译作也无法完全摆脱原语文化和语言存在与表达方式的影响,造成原作里意象与意境在译语作品中的剥蚀与褪色。

一、不同语言词义内涵的差异和词语存在的不同形式造成拙化现象

1.词义内涵的差异造成的拙化现象

“中文诗大半‘句’成一单位,句末一字在音义两方面都有停顿的必要,……所以它是全诗音节最着重的地方”。[2]由于它是某一句段的终结标志,往往承载着一行诗特别着意的任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Difficultitwasforustomeet,anddifficulttopart/Nowtheeastwindhasfailed,andalltheflowerswither.),[3]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李商隐对所爱之人忧思难忘的痛苦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体现出对恋人的绵绵柔情。句末的“难”字,表明今后旷日持久、别后相思的苦痛及复杂的心态;“残”与“难”押韵,写出眼前景物黯然失色:东风无力,百花凋落,形成一幅爱情带走了春天的伤心图景。译文虽也表达了两句诗的基本意思,但还是留下遗憾:原文中一字千钧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分别被“part”与“wither”磨蚀掉了——“part”一词按简明牛津辞典的解释,其含义仅仅是“人们彼此间分离”;而汉语的“别”字,除表示“分离”外,又依据人们所处的各种不同情境具有多种意义,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惜别”,“痛别”,“拜别”,等等,古汉语中就有“别易会难”这样的成语,可见“别”的经历和体验自古便带给人们不尽的伤感与惆怅,于是以“别”为题的许多诗词歌赋传唱千古而不衰。在例诗中,诗人起笔便入主题,“别”字为诗眼,直击人心,“part”一词难有这种效果。“anddifficulttopart”更远远比不上“别亦难”的凝重伤感之情,也无法深切表现出“残”的凄凉蕴意。该诗的后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Springsilkwormtillitsh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Acandlebutwhenburnedouthasnotearstoshed),[4]作者以到死丝方尽的春蚕与成灰泪始干的蜡炬,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明知无望、仍愿担荷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殉情精神,丝“与”思“谐音,为语义双关字。虽然英语中也有一些双关词,但能与汉语谐音双关词在语义上对应者,微乎其微,因而在翻译中或求“神似”以忠实于原文,或重“形似”以达至辞美的效果。上译便是忠实原文的一例。而另一译文为了追求“形、神”兼备的“化境”,着实下了一定功夫:Silkworm’sthreads,likemen’slongingthought,endonlywhendeathcomes/Candlesshedtearslikementilltheyburntotheirbottoms。[5]这一译文打破原文束缚,明确译出了双关的两重含义,但又似过于直白,与原诗含蓄的风格不符,让读者失去了想像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也令原作浓郁的悲剧色彩有所销蚀。另一首具有挑战性的诗作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仅举后两句的两种译文:1.Intheeastthesunisrising/Inthewestrainisfalling/Canyouseeifit’sfairorfoul?[6]2.Thewestisweiledinrain,theeastenjoyssunshine/Mygallant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7]译诗1中,“阴晴”的含义是明白的,因为译者此处巧用foul和fair两个双关词,表达了“阴晴”和“善恶”之义,但读者无法从中领悟出原诗的言外之意;译诗2中,“情”和“晴”字都译出了,抑扬格六音步加上韵式aabb,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形美和音美,但在意的传达方面仍有一定距离。诗中的“我”,通过天气的阴晴不定,表露自己在听情郎歌唱时的心情,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她主要是以问的形式揣测对方心思。上述两译,可以说各有千秋,皆为上乘之作,但又都留有缺憾。于是有人建议加上注释:“晴”〔qing〕hereisapun.Ontheonehanditmeans“fairnessoftheweather”,andontheotherhanditimplies“情”〔qing〕,ahomophone,whichmeans“love”。[8]该建议的目的是为弥补译诗里的缺憾,但这种中英文混杂的脚注对不通中文的英美读者设置了一道新的理解上的障碍。

2.汉语叠音词造成的拙化现象

汉语诗词中叠音词在传情达意和构成审美意境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对这种词的翻译过程里,译语的“复现”能力同样显得十分有限,也对诗词所蕴含的美感产生拙化作用。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Acrossthesunlitriver,clearlyseenareHanyang’strees/AndParrotIsland’steeming,fragrantgrasses.)。[9]上句中叠音词“历历”,描述汉阳树木清晰展现眼前的情景,下句中用“萋萋”呼应,通过形容芳草茂盛来展现思乡恋故的情怀。由于两个叠音词韵母相同,且相互照应,因而显得甚为和谐自然,对情景交融、诗画统一的意象创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处如果不用“萋萋”这样的叠音词,任你再怎么绞尽脑汁选择词语恐怕也难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尽管英文“Now”一词暗示了两句间的紧密对应关系,但却无法在读者的心灵图景上重构原语的意境。

此外,从“预期”理论的角度上看,后出现的叠音词照应前面的叠音词,也是汉语诗词所拥有的、极具独特而玄妙的艺术魅力的节奏形式,“有规律的节奏都必须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10]正是这种预期的实现,使得节奏带给我们愉悦的。而看译文,我们只能在理解意义的层面去把握诗的语言,这令我们的审美视角受到很大局限,无法像感受原语意境那般获得审美。如李群玉的《黄陵庙》中两句诗:“野庙向江星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Inthespringstillness,therustictemplefacestheriver/Teeminggrassesgrowamongtheancienttablets,theirinscriptionslongeffaced.)。[11]译文对原语诗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造性重构,但同时带来的拙化现象也令人惋惜。公正地说,这并非译者功力不及,实乃不同语言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使然。史奈德寒山诗第八首中“奚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Thevalleysarelongandstrewnwithstones/Thestreambroadandbankedwiththickgrass.),[12]译文里“strewn”一词意象为“散布”,常用于比较轻的东西,如落花、碎石等,用在此处没能表现出原文“磊磊”即“多石貌”之意。美国汉诗翻译家韦理给出另一译文:Thevalleysolongandthegroundsostony/Thestreamsobroadandthebrushsotangledandthick.[13]译文一连选用了四个“so”,旨在突出“多”与“盛”,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冗繁且牵强,脱离了原作两个诗句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削弱了意象的感染力。

汉语诗词中这种叠音词使用手法,也深深打动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英语国家译著者,使其在自己的译作中不时创制出模仿或套用中文诗词的行文方式。如戴维·拉铁摩尔所译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两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Lifeofmanageonageunexhausted/rivermoonyearbyyearlookingateachother.)。[14]译者的意图值得称道:从形式到内容,似乎把原语与译语的转换完成得天衣无缝。然而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审视这样的贴近,不客气地讲,此种中国式英语的机械模仿,严重地瓦解了原诗的意境。因而,与其如此生搬硬套,不如以平实朴素的手法进行翻译:Manygenerationshavecomeandpassedaway/Fromyeartoyearthemoonslookalike,oldandnew.[15]只是这种力求达意的译句,仍然未能将诗人静静的心灵与眼前天地进行的神秘而又亲切的、悠然心会的唔谈加以充分构图与赋形,进而带给读者无限遐想与情趣。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Fletcher译为:ThroughendlessSpacewithrustlingsound/Thefallingleavesarewhirled-around/Beyondmykenayeastysea/TheYangtze’swavesarerollingfree;Bynner则译为:Leavesaredroppingdownlikethesprayofawaterfall/WhileIwatchthelongriveralwaysrollingon.[16]显然,无论是哪一种译诗,都因使用了连词而未能把原诗里“阴阳对称型视象”——将两种相斥相异或相关的事物加以对称地建构而产生的视象——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文的对称美。

3.汉语诗词表达方式造成的拙化现象

不仅在叠音词上,就是汉语诗词中顶真续麻式的表达方式,也有译作者企图在形与神上与原语达成契合,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首诗就像许多其它汉语诗词一样,虽然表面上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成,却是利用了古典汉语那种简洁和含混结合的敏锐性,暗示表面之下潜藏的哲理。庞德将这两句诗译成:Drawingsword,cutitintowater,wateragainflows.Raisecup,quenchsorrow,sorrowagainsorrow.[17]这已不像英语了,这简直就是把中国字分别转换成英语单词罗列在一起。这种天真的大胆的创意严重地挥发掉了原诗中的意蕴和哲理。

译文在寻找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上受到限制,同样造成汉语诗词蕴意的减损。如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Twooriolesamidgreenwillows/Arechirping/Arowofegretshighupthebluesky/Isflying/Westernridgescrownedwithlong-accumulatedsnow/Areframedinmywindow/AboatcomingfromeastJiangsuProvincefaraway/Ismooredoutsidemydoor.)。[18]“黄鹂”与“白鹭”,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带颜色的动物名词,相互呼应,珠联璧合。译文根本无法体现出这种色彩鲜明的动感图景;以“江苏省”取代诗作中的“东吴”,这关照到了诗意的“信”——两个专有名词指同一个地方,却因未能现出“东吴”隐含的朝代更迭的沧桑历史背景而失掉了原诗里意境的“美”。诚如辜正坤指出:一切诗歌的特定妙蒂总根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汉语诗词之所以绝妙无伦,一个关键的因素即在于汉语本身无可替代的视角、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等存在方式。[19]将汉语诗译成英语诗,不仅要把语言译过来,“而且还要把诗意译过来,而诗意又是那么微妙的东西,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倾注的时候,诗意会全部挥发。”[20]二、译语再造的意象偏离原文造成拙化现象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有人比拟为语义学中句子的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中国古典诗词是由意象和意象组合结构而成。作者把心中的意念,寄托于具象与非具象的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人生的感受,使意念成象,并以这个艺术形象去感动读者,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这种意象具有广泛性和模糊性的因子,所以人们能体会到某一意象的内涵,却不能加以精确的量化或数字化,甚至难以用语言完整清晰地令意象毕肖无余。如贾岛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UnderthepinetreeIaskedthelad/Wherehismasterhadgone./“Topickmedicinalherbs/Hesaidhehadgone./”“He’ssimplyinthisverymountainout/Inthedepthsofclouds/Hiswhereaboutsarenotknown.”)。[21]此诗寓问于答,短短四句,三番问答,体现出访者对隐者之高洁十分景仰,情真意切。后两句诗的景观给人以朦胧美感,但“师”在何处,为访“师”、寻“师”不遇后情绪如何,这一切都“隐”而不露,其中的含蓄美皆由读者去吟味。上例译文,虽说将原诗意境大致表达出来,但由于英语表达形式的束缚,出现了四次“他”,使原诗的凝炼与朦胧之美以及“隐”的质感——“师”只出现一次,却句句都有“师”的影子——未能以朦胧的言语形式传达出来。

汉诗中几个意象的组合,并非只是意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内在因果的逻辑关系,而与之相对应的译语文体却暴露出乏力和欠缺,使原语意象的美感打了折扣。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与“白云”相联,“石径”与“人家”有关,深秋里的枫林,在经过秋风秋雨秋霜的磨砺后,变成火红,胜过二月里绽放的鲜花。其译文为:“Therockypathslopedfarupthechillymountains/Therestoodsomecottages/wherewhitecloudshadrisen./Istoppedmycart,sittingthereintoenjoy/Lookingatthelovelymapletreesatdusk/Therealcolourofthemapleleaveswithfrostwasdeeperthan/ThatofSecondMoonflowers”。[22]以“mapleleaveswithfrost”来对应“霜花”,即带霜的树叶,不免给人以寒冷的感觉,难以带给读者冷艳却弥坚的美感。译诗还消损了原诗里隐含的“秋风秋雨磨砺枫叶”的意义,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有所消弱。

时空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构成汉语诗词的另一美感特征。诗歌不是历史年表,更非日记,不能按时间顺序和地点顺序,细细记录。诗歌的跳跃性在于词语与词语之间,诗句与诗句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是跳跃性的,甚至是突变性的。目的是使几个画面在相互衔接之中,组合出一种印象,去感动读者。这种组合正好利用了人类视觉的延续性,以及感情变化的时间性,使一些看似无关却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和意象,共同组成一种思想、感情、欲望和追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AtthefootofthecitywallsofYiyang/Grassesarelushandgreen/Gulleywaterisflowingeast/Andturnswestthen./Fragrantblossomsoftreesare/Ofthemselvesfading/Throughoutthehillyjourney/Springbirdsarevainlycrowing)。[23]原诗四句,每句是一幅画面,一个意象。表面上看,草生城下,涧水复流,芳树花落,春山鸟啼,这四种意象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把这四种意象归结于安史之乱后,昔日繁华城市夷为荒凉寂寞之地的主题之下,便组成了令人无限怅惘的自然景象。译语表面上看以“at”引出地点,用“And”,“then”等词语表明彼此之间的关联,各意象似乎相合紧密,但实际上由于是一幅平铺直叙式的意象群画面,萧条与冷落之意未能充分展现出来,原诗的味道便淡了许多。

汉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使得诗词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方面体现出悟性和意合的特征,而英语的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则更为突出理性和形合。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和句子内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或靠各种语境和语用因素),便能构成完整的语篇和意象;英语则往往不能缺少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即从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和意象。这种差异导致在汉语诗词、甚至在曲与赋等形式的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中,原作妙境意蕴也产生流失现象。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所指的物象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漂泊羁旅途中彷徨愁苦的心境。九个名词无一虚词,九种物象极其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此境中之象,深沉高远,格调清逸。该作译文:Witheredvineshangingonoldbranches/Returningcrowcroakingatdusk/Afewhouseshiddenpastanarrowbridge/Andbelowthebridgeaquietcreekrunning/Downawornpath,inthewestwind/Aleanhorsecomesplodding/thesundipsdowninthewest/Andthelovesicktravelerisstillattheendoftheworld。[24]为了充分表达原作中组合意象的关联性,译文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有连接作用的词。尤其在空间层次、动静层次和音效层次方面,如“hangingon”,“returning”,“hiddenpast”,“in”,“still”,“and”等。细细品味一下,缺少关联词的原作所呈现的意象是靠意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展示了汉语语言凝炼、自然、朦胧、深远的美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述的,“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译文要体现原诗意象的内在逻辑关系,只能借助于添加的一些词语或词语形式,不过这样一来,通过形合构成的意象在“复现”的过程里,不可避免地磨蚀掉了原曲的独有艺术魅力。

中国诗词中有些诗句无主语,增加了移情和现实情境的效果。中国诗歌传统是诗以言志,要求诗人以自我为出发点,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天人合一,而非主客分明,因而构成了诗词创作中“不隔”(王国维)的趋势,出现了“无我”之境或“忘我”之境。而西方诗歌则以“我”中心,诗句里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分明且同时显现。华兹华斯说“Iwanderedlonelyasacloud”(我曾经像一片云朵般孤独地漫游),中国诗人则更倾向于说“行云流水”。

汉语语素的单音节性和组合的灵活性天然适合于“对偶”,中国人思维的虚实辩证又为偶意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需要,因而虚实统一的对偶成了中国人特别喜好的艺术样式。中国诗词的意义排偶、声音对仗、句法结构交相印证便构成其异于西文诗歌的独特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所含蕴的音、意、形对称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达到一种“和”的丰厚和均衡,使世人品味到汉语诗词“句句相衔”、“字字相俪”、“宛转相承”、“刚柔判象”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西文文法严密,不如中文字句构造可自由伸缩颠倒,因而难以象汉语诗那样将上下两句对得工整。

三、结语

汉语诗词翻译过程中原语作品美感的拙化现象是否能够避免,译界比较认同的“补偿原则”可否消除这种因拙化产生的原作意象和意境的磨蚀?笔者以为,再高明的译者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拙化现象,想要原汁原味地在译语中再现原作的美感,恐怕最终不过是一种心向往之的理想而已,空留下一番望“汉”兴叹的感慨。

参考文献

[1]KennethRexroth.ClassicsRevisited[M].Chicago:QuadrangleBooks,1968.130

[2][10][23]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9,92,159

[3][11]张廷琛.唐诗一百首[M].魏博思,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221,227

[4][15]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89,2

[5][8]马.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9,163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0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

[9][18][21][22][23]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49,177,7,247

[12][13]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

[14][17]赵毅衡.诗神远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38,234

[16]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92

篇(4)

“语言禁忌”是指人们对某些意义、词语的一种回避态度及委婉的表达方式。这种现象存在于人类的各种语言当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

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特征,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

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无疑,语言是构成这一统一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看到,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确与社会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讲,它体现为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是语言技巧性实际运用的一种方式。从社会层面上说,它又是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和民风民俗的具体体现。

一、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禁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对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它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礼俗。禁忌与民俗风情、和文化心理有密切联系。禁忌现象具有普遍性,大到一个民族,小至一个部落,都有各自的独特的禁忌言行。如果不加注意触犯了某种禁忌,就会受到惩罚,轻则造成误会,重则导致杀身之祸。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上遭到土著人的杀害,就是因为他触犯了土著人的禁忌。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在夏威夷群岛上也是因为触犯禁忌而丧生。

语言禁忌是诸多禁忌中的一种。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力的不足,人们往往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甚至是困惑、恐惧,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往往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睡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睡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迷信语言的力量之表现,是一种原始心理反映。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活动,其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一面是社会通过禁忌对个体的言论进行导向,并通过语言禁忌造就人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从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消极的一面是,语言禁忌有时会成为恐惧、愚昧、迷信的产物。许多民族对妇女的禁忌,就降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形象。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本阶级的政治目的,往往利用语言禁忌来愚弄人民。如:对封建君王之名要避以国讳,便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手段。

二、语言禁忌与社会文化观念

语言禁忌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因为人们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统一的效应关系。因此,在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包括了从语言上的不提及。

1.忌死亡:最大的不吉莫过于死亡。因此,死字是必须忌讳的。从古至今,不知用了多少委婉的词语来表达这个忌讳。《礼曲礼》已规定了等级制度下的忌讳词:“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只有“庶民曰死”。这是因为统治者眼里“礼不下庶人”,芸芸众生是无所谓的。除了上述的忌讳辞外,帝王死还有“遏密”,“谅阴”,“龙驭上宾”等委婉辞,上等人也有“鹤驾西归”、“归道山”、“神迁”、“瞌逝”、“捐馆”、“弃养”等写不完的好听话。然而,老百姓也是一条命,也忌讳讲死,也会创造出忌讳死的语言来代替,通俗点的就有“去了”、“故了”、“不在了”、“升天了”、“入土了”之类的代词,上海俗语则叫“翘辫子”。新式的忌讳辞则是“去见上帝了”,“去见马克思了”等,总之,忌讳说死这个不吉之辞。

由于迷信思想作祟,人们相信吉凶祸福是由命运安排的,由此产生了趋吉避凶的观念。与忌讳死相连,交际中还有一些忌讳,如:送人的祝寿礼忌讳送时钟,因为,谐音为“送终”。上海拘谨的老辈人探问病人不得送苹果,因为吴语中苹果与“病故”同音。又与忌讳死相连,棺材也要忌讳,要称“寿材”、“寿器”、“老屋”, 旧时代的大官,还称为秘器或东园秘器(东园是汉代官署,属少府,专司制造凶器,当然是只赐给大官的)。其他一切与丧事有关的也都忌讳直说,以免和死亡相连,如:办丧事称“当大事”,服丧叫“守制”,官员们当然还有“丁忧”、“丁艰”之类的雅词。至于死亡纪念日称忌辰,则更明明白白地把忌讳点出来了。

死亡系由疾病导致,于是生病也不吉,也要忌讳。雅人的忌讳改说“欠安”、“不豫”、“抱恙”、“采薪之忧”、“为二竖所忧”等。普通人则代以“不舒服”、“没力气”、“在吃糖汤”。后一语“糖汤”即药,是连药也忌讳直说了。

2.名字禁忌:中国最重要、最普遍的忌讳恐怕无过于避名讳了。李中生在《中国语言避讳习俗》中说,古时中国人认为,名字并非一般的语言符号,它具有某种超人的力量,人们的灵魂就附在名字上。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的名字在原有的迷信观念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政治礼教色彩。一方面,朝廷、礼书对帝王之名、圣人之名、父祖之名作了各种避讳规定;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影响下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封建人生观又对名字的作用加以发挥,结果使得人的名字更具有某种神秘的甚至恐怖的力量。

在封建社会里,名字禁忌大致有五种:国讳、官讳、圣讳、家讳、恶人之讳。所谓国讳,主要是避讳皇帝本人及祖父之名。比如:王嫱字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观世音因此略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官讳指避讳达官贵人的名字。相传宋朝的田登,做了州官,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因此,凡是与“登”同音的字,都不能说,而且要老百姓都避他的讳。由于这个缘故,举州皆呼点灯为点火。吏人书揭榜示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圣讳就是避开

圣人的名字。圣讳既包括朝廷规定的圣人讳,也包括人们自发地为圣贤避讳。比如:孔子之名丘,老子之名耳,周公之名旦,孟子之名轲,皆为圣讳。家讳就是在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祖父以及所有长辈的名字。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就是这个道理。汉族、鄂伦春族、哈萨克族、布依族、藏族等许多民族的祖先崇拜习惯中都有这一类禁忌事项。鄂伦春族认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对祖先的不尊,恐触怒了祖先而降灾于子孙。汉族不论说写,都忌言及祖先与长辈的名字。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亲名“谈”,所以把古人名“谈”者一律改“同”;苏轼祖名“序”,作序改“叙”之类,可见家讳之严。时至今日,子女仍然禁直呼长辈的名字,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讳。所谓避恶人讳,就是忌讳提及那些人们厌恶的名字。比如唐朝的安禄山,当时的皇帝唐肃宗讨厌此人,所以,当时唐朝郡县有“安”字者几乎都被换掉。到了明朝初期,从皇帝、大臣到平民百姓厌恶元朝的统治,顾忌它卷土重来,所以把人们常用的“元来”一词改为“原来”,以避讳恶人。

3.忌粗俗不雅:民间通常以为涉及到及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亵渎词语,在生活中,对于一些不雅的污秽事物汉民族往往代之以委婉的说法。关于排泄和性的委婉表达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如:茅坑,古人常用“五谷轮回之所”来代替。至于今天人们除流汗以外的生理排泄,在很多场合人们都很注重使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如:“去化装间”、“去洗手间”、“方便一下”等。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要用那个、下部等来代替。说到时,也要用办事、、同床、夫妻生活、男女关系、偷鸡摸狗、寻花问柳、云雨、合欢、交媾等词语来代替。

4.守财和讳穷:俗谚云“要钱不要命”,可见财富几乎与生命有同等的重要。人间最不幸的莫过于家破人亡,家破就是丧失财产。人们小心谨慎地守护财富,有关“破财”的词语禁忌也由此产生了。例如,过去许多地方在春节期间都有卖财神的小贩走街串巷,上门推销。卖财神不能说卖,而要说“送”,买财神也不能说买,要说“请”,否则,就是不恭,得不到财神的保佑;如果不想买也绝不能说“不要”,只能说“已经有了”,否则,就得罪了财神,会破财。河南一带做饭时,忌讳说出“少、没、光、不够、完了”等词语,认为说了这些不吉利的字眼就真的会出现缺粮少食的后果。四川一带过去忌讳说“舌”字,因为“舌”谐音“折本”、“折财”的“折”,因此,把“猪舌头”叫做“猪招财”、“牛舌头”叫做“牛招财”。在各地这一类有关财运衰败的语言禁忌很多,其特点是不仅仅停留在对禁忌词语的回避上,而且还要变凶为吉,通过对词语的灵活运用获得一个吉祥的效果。

上述种种语言禁忌是人们语言迷信的社会化表现,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伴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类对于自然力的不可控制,由于人类对于危害自身生命、生活的种种外力的恐惧,人类总是寄希望于某种超自然的神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趋吉避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迷信观念、仪式和手段,在心理上形成了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力量,这种心理使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的顺逆、吉凶、祸福、忧乐、生死等寄托于某种想象中的超人的力量并且愿意信仰、依靠这种力量。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符号,但是,从语言产生开始,人们不了解语言的符号特征的性质,误将语言中的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等同起来。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事物会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人们很难认识到这些祸福与代表这些祸福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将它们区分开来。人们不自觉地将语言中的词语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语言比那些真实的事物具有更大的魔力,因此语言自然而然地成了吉凶祸福的代表。

总之,语言禁忌是建立在语言神秘感、语言魔力信仰基础上的,设若人们只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一切事物的外壳形式,是人们自己创造、主宰的一套符号系统的话,那么语言的神秘感便会马上消失,语言的魔力信仰也再没什么可怕的了,而语言方面的禁忌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淡漠乃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陈 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

篇(5)

 

很多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经常发现这种现象: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英语表达能力就很局限,汉式表达频繁出现,而且有些错误屡改屡犯,无论怎样练习,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就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它即有学习者母语的特点,又有目的语的特征,它以母语为出发点,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是目的语(Selinker,1972)。理论上说,随着语言的不断输入和学习量的增加,学习者的中介语最终会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终点。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达到目的语的终点,相反,他们的语言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教育教学论文,不但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反而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Selinker将此现象定义为:学习者的中介语与目的语相关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稳定的状态,它们并不受学习者年龄和目的语学习量等因素的影响(Selinker,1992)。

一、英语口语的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 母语的负迁移

在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的语法规范之前,他们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母语的规则运用到目的语之中。如果母语和目的语相似或者一致时,就会出现正迁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但若母语和目的语有所区别时,就会出现错误或不恰当的表达,这称之为母语的负迁移。长期的母语负迁移会对英语口语产生一定的干扰,如果这些不正确的表达长期被使用并僵化下来,就形成了英语口语的石化。

从语音上看,虽然英语中的很多发音都能在汉语中找到近似音,但是一些发音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让学习者很难掌握好英语的发音.如一些学生将”Ithink”误说成“I sink”。在词汇层面,很多学生认为中英词汇是一一对应的论文下载。其实不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很多情况下英汉词汇在文化外延上是不对等的。在句法方面,由于英语重形合,即句子本身的语法手段,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所以很多学生在表达“虽然---但是--”时,习惯于用“although-----but---”的形式。

2.交际策略与交际反馈

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限,为弥补他们的语言缺陷,他们会借助回避,简化等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的目的。Tarone指出学习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使用到一些交际策略,如“回避”,“换说法”“借词”“请求帮助”及“动作模仿”等诸多策略(Brown,2001)。Coulter认为学习者在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后,使用避免、简化等交际策略确实可以克服交际中存在的困难达到交流的目的,但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减弱,要么完全停止学习进程,要么不再像学习初期那样重视自身语言水平的提高。这样也会产生石化现象(戴炜栋,牛强教育教学论文,1999)。

石化现象的交际反馈又称为“相互作用论”,其主要代表人物vigil和Oller认为人际交流传递着两方面的信息,即认知信息与情感信息。认知信息以语言形式来表达,包括事实,猜想和信念。而情感信息是通过超语言形式来实现,如面部表情,声调和手势等。交际中的反馈信息会对学习者可产生肯定,中立或者否定的心理作用。Vigil和Oller发现,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语言石化的最佳方式(Vigil& Oller, 1976)。因为在交际中,肯定的情感反馈和肯定的认知反馈会鼓励学习者继续采用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引起石化,而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会激励学习者在继续语言交际的同时,注重对自己的言语作出一些修改, 故能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

3.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的失当也是导致出现口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之一。学习者在交流时经常将目的语简化,最明显的简化是体现在句法上。如,许多学生倾向于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简单的时态来表达他们的观点。虽然这些简化的句子并不影响交流,但却使语言失去了多样性,长远来看,学习者就不能自如地创造性的使用语言,阻碍了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师的不正确的语言输入和教材的不完备方面而引起的石化。一方面,由于有些英语老师缺乏语言的正规训练,他们不地道的语言运用使得学生缺乏正确的语言输入。比如,一些教师的发音不标准,学生就会模仿他们的发音,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石化。另一方面,教材或和材料的选择不当也会产生石化。如教材中为模拟的一些场景,或训练某个口语句型,出现的一些特定的貌似真实的语言输入,却与实际交流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这些不地道的语言输入在脑海根深蒂固后,学习者就无法摆脱其影响,形成了语言习惯。

二、英语口语突破石化的对略

1.优化语言输入

地道的目标语输入是英语口语输出的前提,也减弱了母语的负迁移的干扰。所以在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优化语言输入的质量。一方面,口语教师不仅在口语输入时教育教学论文,要注意发音标准,语调规范,措词准确,语句正确,以确保规范的语言输入,同时教师也应该正确的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并根据其水平提供相应的语言输入论文下载。最佳的语言输入是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的当前口语水平,这样既能防止学生过分借助交际策略,也能防止他们对口语的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也不能忽视教材甄选的重要性,摒弃那些语言和内容已过时的教材,选择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内容。如,将口语课本与日常使用的口语素材结合在一起。

2.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

对于学生口语课堂所犯的错误,教师若是漠然视之,学生就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会反复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口语石化。若是频繁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得学生产生焦虑感,也不利于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尤为必要。首先判断错误类型,如果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可暂时忽略,但若是阻碍了交际,就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依据相互作用论,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语言石化的最佳方式。在口语练习中,如果教师能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给予情感上的肯定,鼓励他们继续用英语来交流,同时又巧妙地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励他们对自己的言语进行改变,防止口语石化的产生。;

3.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观点过分强调交际的重要性教育教学论文,认为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之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成功地应对交际。这种教学忽视了语言既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忽略了语言的变化性特征,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仅以交际为目的,更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既要加强对交际策略,会话技巧等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考虑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等口语基本功的培养,不提倡过分依赖于简化,回避等交际策略。

三、结语

虽然英语口语的石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只要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的语言输入,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才能有效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

[2]Selinker, L. RediscoveringInter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2

[3]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篇(6)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些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中,语言成了顺利进行交际的工具和桥梁,其作用不容忽视。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民族有其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对该民族语言的发展又在某些方面起着相当大的制约作用。简言之,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有语言和文化都蕴涵着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和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忽视了语言和文化蕴涵的民族特色的传统和价值观,就可能导致误解对抗甚至敌意,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败。语言禁忌便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语言禁忌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之中,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对于在一定语境下什么是禁忌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在了解本国语言禁忌的同时,必须对西方人的语言禁忌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2.语言禁忌的特点

2.1普遍性。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指社会力图避讳的某些行为、事物或关系,引申至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语言禁忌现象。语言禁忌现象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之中,它普遍渗透于各民族文化的生活、语言、宗教等各个领域。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无论是大语种还是小语种,都少不了语言禁忌的存在。就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在中英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语言禁忌,这些禁忌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对“死亡”的共识是“不幸和灾祸”,人们喜欢谈论“生”的话题而回避“死”的话题,认为谈到“死”是不吉利的,于是,在实际的交流中,人们尽量避免直接提到“死”这个公认为不吉利的字眼。再如,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人们都同样地忌讳那些粗俗下流的诅咒、骂人的话语。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可以说,诅咒和骂人的话语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中的语言禁忌现象之一。在交流中,人们尽量避免使用这些不雅的难听的话词。如英语中的son of bitch等词语就很少在正式的交流中出现。在汉语中,虽然也有一些诅咒和骂人的话语如“他妈的”等,但人们也在尽量避免使用。当然,诅咒、骂人的话语通常是受到年龄性别和职业等的限制。一般来说,小孩骂人会受到大人和老师的指责,女性骂人则会被认为是粗俗失礼没有教养,等等。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交际双方应充分意识到语言禁忌的普遍性,从而减少因不当使用禁忌语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2.2特殊性。

语言禁忌的特殊性也就是指它的个性或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语言和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在其民族的语言中反映出来,禁忌语也不例外,不同民族的禁忌语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正是由于语言禁忌的特殊性,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语言禁忌的特殊性,避免引起交际中不必要的尴尬。例如,中国人对年龄直言不讳,有时为了表示敬意还特意加上“老”字,如“老师傅、老王、老张”等,但这种表达方式在西方国家却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在他们看来“old”是“衰老,不中用”的代名词,同时,西方国家的女性对自己的年龄更是讳莫如深。西方人很注重个人隐私,对他们来说,年龄、金钱、婚姻状况、政治见解、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别人无权过问,询问个人隐私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和教养的行为,然而此类禁忌在中国却并不存在,中国人崇尚相互信任、相互关心,认为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等等。即使是在数字方面,英汉两个民族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数字“六”在中国人眼里是顺利的象征,如“六六大顺”等,而“six”在英语中却不大受欢迎,如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凌乱),it’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中国人认为数字“十三”是个吉祥的数字,而“十三”在西方却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数字,人们认为这个数字会给大家带来厄运。因此,了解语言禁忌的特殊性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熟悉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这对于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3可变性。

语言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语言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息息相关,在语言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就像旧词不断被新词淘汰或被赋予新的内容一样,一个时代的禁忌语到了另一个时代就可能变成一个普通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20世纪中叶后,原有的一些英语禁忌语被人们逐渐接受,这些禁忌语的严格性也逐渐松弛,如以前人们避讳提到的一些four-letter words如piss,shit,fuck,cunt等已大量进入现代英语的书籍、电影和各种文学作品中。汉语的许多语言禁忌尤其是带有封建色彩的人称禁忌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失去其禁忌性,比如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妻子不再被称为“拙荆、贱内、堂客、婆娘、家里人”等。随着文明的高度发达,禁忌语的数量较以前呈减少趋势,以前被列为禁忌语的很多词现在已被人们公开地谈论和使用,不少过去被拒绝收录到字典中的一些禁忌语也逐渐出现在字典中。但这并不能说明语言禁忌现象会就此消亡,只要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禁忌现象就会继续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下去。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对禁忌语的存在与发展应当加以重视,既不要任其泛滥,也不要一概抛弃,要做到去粗取精,适当应用,使交际达到良好的效果。

3.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所引起的尴尬

语言禁忌现象大量地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之中,这些禁忌既有其相似性又又其不同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际双方有必要弄清楚哪些话题和事情是需要避讳的,要学会避免使用禁忌语,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地进行。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才能很好地避免因为使用禁忌语所引起的尴尬与交流失败呢?

3.1交际双方应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谈不上深入掌握这个民族的语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多了解那些带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每一种语言都经历了其独特的发展历史,一些词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交际双方如果能深入理解一些禁忌词语文化层面上的含义,并对其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找出其文化内涵方面的异同,就能更好地知道哪些话语在该文化中是禁用的,从而避免使用禁忌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3.2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应善于使用委婉语。

禁忌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语用特征是含蓄性。这一特征表现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不直接作出符合其本质的概念和判断,而运用替代、抽象的、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化的手法,或根本与客观对象相悖的概念或判断,从而使交际双方能采用比较间接委婉的方式来谈论不宜说出口的事情(高永晨,1994)。尽管不同语言中的禁忌有所不同,但是回避令人不悦的词语和说法却是交流双方的共同心理。因此,加强对委婉语的了解和使用,能使交际双方在一些尴尬的情况下,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词语与说法来代替那些粗鲁的刺耳的语言。例如,在中文中,人们使用诸如“牺牲、舍身、献身、就义、捐躯、仙逝、仙游、千古、驾崩、鹤化、物化、圆寂、跨鹤西游、千秋之后、山高水低、兰摧玉折、玉楼赴召、香消玉殒”这样的词来表示“死亡”这一意思。英语中用来代替“die”的表达方式更是不计其数,如go aloft,to be with God,breathe one’s last,go to a better world,return to dust,pass away,take one’s last sleep等。可以说,委婉语的合理使用能够避免尴尬和不快,从而使交流达到预期的目的。

也有些人主张用给禁忌语改头换面的方式来避免直接使用禁忌语,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例如,在英语中,人们用lav来代替lavatory,用BO代替body odor,SOB代替son of bitch等。另外,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交际双方还可以借用非语言手段来间接表达一些禁忌词语或意思,如动作、眼神、手势等。

4.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禁忌现象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它既有其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民族性。同时,语言禁忌也是随着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应该深入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对禁忌语和禁忌话题,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M].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篇(7)

跨文化交流的顺利程度取决于语言障碍的消弭进度,通常在文化差异较大的环境下交际处于困境,而语言沟通较为和谐的情况下,交际问题得以破冰,跨文化交流中,双方或者是多方具有语言、行为的选择权,各执一词会影响交际开展,而将英语作为语言标志性符号进行信息传递,更能够引起共鸣,英语语言教育可通过口语互动、书面形成等展开交际,分析交际现象有助于教育的改革与针对性开展。

一、英语语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一)尊重文化差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出席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时,为中国送上祝福。令人意外的是,托卡耶夫总统说的居然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故此我国民众普遍接受了这位可爱的总统,并“粉”上了总统,在交际前期调查对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习惯与诉求,从而采取对方交际常态进行互动,可快速提升好感,是对对方文化形式尊重的表现。娱乐圈艺人跨国参与节目的时候,也会学习几句打招呼的语言,如某艺人在综艺节目中打招呼说中文:“你好,感谢大家。”现场掌声雷动,尊重文化差异就是打破了“次元壁”,同样,英语的交流中也存在很多语言差异化,如“What’swrongwithyou?”我们学习这句话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在实际交际中,可被对方误解为在骂人:“你有什么毛病吗?”即使是教科书中的语言对话也可能由于没有充分地了解文化差异,而产生交际学习的错误,跨文化交际使得英语语言教育更加合理、科学。

(二)了解社会习俗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社会习俗也全然不同,如在伊朗不能随便对别人竖起大拇指,这在伊朗和阿富汗是对他人的侮辱和不尊重。在我国竖起大拇指是表示对别人的称赞,一旦不了解这些社会习俗就可能在价值观念的差异下引起误会,直接导致交际的终止,另外同类的社会习俗还有新加坡禁止嚼口香糖,在泰国是不能随便侮辱王室或者作出任何侮辱王室的动作,相反在美国等欧洲国家调侃皇室稀松平常,英语语言教育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思考,能够深入浅出,不仅可以了解语言运用形式,还能充分地掌握语言的运用禁忌、特点,让交际更为和谐,在跨文化交际中给双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避免因为文化误区而产生对两者宗教信仰、生活思维等的冒犯,提高英语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三)促进商务合作文化往来,沟通讨论,均是跨文化交际中比较轻松的部分,商务合作相对较为严肃,双方都更为考虑自身的利益,并在合作中想要占据主动地位,说服对方获得良好的合作契机,又能够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样交际就相当于一场博弈,要在英语语言中体现出自身优势,突显对方与自身合作的必然性,体现出商务合作的和谐感,需要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充分认识,可从客观的视角明确地创建交际空间,灵活利用英语语言获得对方好感,英语语言下的跨文化交际还能够一锤定音,在后续的商务合作中获得优先考虑权,跨国家的文化交际让国家印象也得到加分,并同时轻松地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将国企打入全球范畴,提高了信誉度。

二、英语语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分析

(一)创设跨文化交流环境英语语言教育可通过文化交流环境的创设,让语言交际更加有切实感,氛围、环境、情境的创设,可让教育信息大容量涌现在教育课堂上,此时转换不同的交流环境,为对方留有思忖的空间,教育中可针对某交流环境创建话题,注意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修养,搜罗文化的有关信息,跨越文化之间的差异、阻碍,考察矛盾的消除能力,在不同的场景转换下,能够及时发现跨文化中的矛盾点,顺利展开英语语言交流,并可以总结错误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查漏补缺。

(二)增强听力理解能力英语语言教育中听力与理解至关重要,交际中,能够学会倾听,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理解对方的比喻意思等,将英语语言分解,在不同的交际模式下感受其不同的语义,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要求,如同我国语言有网络流行趋势,国外的很多语言看似在褒奖实际上也许在讽刺,而一些语言看似讽刺,实际上也许是玩笑,能够学会倾听对方的语言,在语气和腔调下合理地分辨对方的意思,做出合情合理的理解,可在交际中充分感知对方的意图,甚至尽早发现对方埋下的伏笔,英语语言教育中可通过听广播、看新闻、看电影,甚至是看追星新闻等形式,掌握这些有歧义的、独特的语言信息,避免在交际中反复地强调与解释,缓解交际中紧张的气氛,同时还可以学一些英语谚语、民俗语言等,结合外国区域差异延伸教育内容,体现出交际中的博学。另外还可以多人合作展开英语的听力对话,如某一方故意说一段话,其中有几句错误,或者语法的应用错误,而对方需要及时地纠正问题,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发音,让学习者快速地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敢于阐述,有交流的勇气,二来可以锻炼听力理解能力,将其中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有所差异的内容揪出来,避免以汉化思维去面对英语问题,减少一些汉化交流沟通的误区。如某学生表达:“Although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而听力的学生就需要纠正并表达:“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将其中汉化的英语扭转为正确的表达形式,避免在正式的场合出错。再如错误表达:“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we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纠正“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you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通过对常见的跨文化交流中英汉语句表达的差异分析,可促使英语语言教育中一些可能性的交际尴尬问题被提前发现,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的交际现象,分析英语交际中的语言规律,摸索在英语语言交际中所需要表达的合理方式,能够提升教育的实质效果。目前借助这种听力模式,可让受教育群体逐渐形成英语表达与汉语表达的思维分界线,使得英语语言的文化交流、文化互动中,受教育群体有着对不同语言形式的区分意识,有对语言的深入了解和独立交往、交际的内在底气。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交际归根到底最终还是语言上的沟通,一方表达一方理解,传输信号与接收信息,英语的语言表达是交际的基础,教育中表达应规范化,避免拿腔拿调,不汉化英语语言,避免在交际中产生勉强、不适感,发音、用词、语气等都是表达中的重点,应注意丰富英语的基础储备,掌握一些用词的规则,此处较为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英语零碎信息整合起来,并积极创建实际交际空间,如与外教沟通,与外国友人进行语言交流等,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寻求语言互换式学习,对方学习中文,我方学习英文,实际的语言沟通中可快速掌握更多的技巧,语境中自然能够加强文化交流能力,让英语语言表达更为自然、纯正,另外还可以搜集英语的名著等,通过名著阅读,感知英语的思维,同时还能够了解名著中不同历史的文化状况,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表述与理解能力。

(四)准确解读体态信息交际中我们发现,英语的语言沟通下,尤其是欧洲人更习惯展现出体态语言,通过肢体、表情、动作等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最近一段时间亚洲开始提倡做表情管理,在公众场合不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情绪,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体现出个人的素质,欧洲方面更为自由和豁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很多的肢体语言,动作习惯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部分区域环境下人们的体态语言等有着相似性,包括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南北方人的体态语言之间也可以看待其独特性与共通性,以此类推,别国体态语言能够随着英语口语交际,承载重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展现出对方真实的交际意图,体态语言同时能够展现出交际的默契感,如击掌、比手势、耸肩等,人们的体型差异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并不明显,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因此体态交流反而会比较轻松,英语语言的教育中尝试穿插体态信息,留心观察电影中人物体态,还可以塑造个人的素质形象,轻松化解交际中出现的尴尬等状况。

篇(8)

关键词:文化消费包装设计文化特征

文化已经逐步渗透于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正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消费现象,使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消费市场变得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消费圈正在不断扩大,文化消费正在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消费时尚。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在潜意识中被改变,其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购买意义上,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消费。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商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毕竟需要具有文化品位的设计来支撑。

一、“文化”移入与“文化”消费

所谓“文化”,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文化理解是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字、知识、教育、信仰、艺术、道德、思想、法律等。广义而言,其内涵更为广泛,既包括精神财富又包括物质财富,即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中繁衍出来的文明,其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产品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播的一种形成,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当今人们崇尚名牌,追求时尚,认老字号等消费行为,就是人们对文化的心理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研究的“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趋势大致为:实质利益的需求——实质利益为主、心理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为主、实质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的需求。

心理利益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消费。设计师只有了解并把握消费者需求上的发展变化,才能切实做到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圈的不断扩大,文化消费的时尚流行已经说明文化消费时代正在来临。包装设计要想适应文化消费时代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二、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文化当然离不开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设计某一形式,而是设计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新的文化。因此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的形式,更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文化因素。就包装的文化因素而言,一般包括商品文化风格、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生活文化习俗以及使用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情缘等。

健全的包装设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包装设计文化的这种民族性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不同区域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既有稳定性、保守性的一面,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发展着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绝不能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之中,走上民族本位化的道路;否则,必将绝于自身的弹丸之地。

要建立本国的设计文化特征,必须把设计融入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融入目标市场的文化之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美学价值,文化的视点表现在“设计什么”和“为什么设计”上,所以要“全球行动”“本地思考”。

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要建立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还必须把握其时代性时尚特征。设计是紧随时代重在观念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后,便走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上,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包装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包装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时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其时尚性。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对于历史的设计文化的评判必须认识到本身就是历史的,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状态,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形成一个设计文化系统,每一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而不同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普遍性,后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又都有其人类性的部分。包装设计的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是辩证统一的包装设计文化观。

民族性的形成和发展,大都以时尚为依托,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意味着时代的选择,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传承是本原,超越应是其走向。设计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同时看到设计同各门学科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更新和扩大我们的知识,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促进包装设计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我国的包装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形式等许多方面,都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我国包装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结语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真正合理的、科学的设计,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同时必须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就是注重人的本性,回归人的本体;所谓“人文化”,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人,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和值的统一。”因此,包装设计不但要在外在艺术形式以及内在功能效用上进行极尽自由精神的探索,而且必须体现人文社会价值观念的制约与引导。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的角色。设计的明天将是“文化”驱动。

参考文献:

篇(9)

一、简述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

因为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导致多数八年级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无法或者不敢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需要在授课老师的不断引导下才愿意表达,有时候还不准确。这种现象就是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所提出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二、浅析初中生有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材选用对文化失语现象的影响

我们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依赖课堂教学的语言输入,教材对教学影响很大,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交际。笔者所在地区的初中使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现以该教材为例阐述看法: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文化接受与审美。整个教材十分关注英美文化的吸收与鉴赏,材料多取自于英语国家的真实情景,原汁原味,用简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西方社会与文化背景知识。尽管这样的语言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但是这样过度强调材料要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忽略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从人教版的课堂教学结果来看,这样的教材设置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以及中国文化的正迁移。

2.教师文化教学理念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影响

教师由于所承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各不相同,面对的学生参差不齐,自然教师个人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重视程度就会不一样,教师个体对课堂中西文化学习的引导越积极、对文化事件的讨论越深入,那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所占课堂教学内容也就相对要多一点,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交流的积极性就高一点。

3.课堂中文化板块教学计划安排

初中英语课堂缺少中国文化内容的教授、甚至放弃文化板块的学习与交流等问题广泛存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这一教学体系中教师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意识不强或者缺失以及教学理念的偏误,教材使用的不合理及教学方法的单一。

三、剖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同行交流的结果,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策略:

1.螺旋式跟进,向学生不断渗透文化交际概念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Go for it为例,内容设置高起点,紧抓基础呈螺旋上升趋势,不断要求学生在使用词汇与句型中强化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例如第24页“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挖掘我国的奥运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充分运用第三单元所学的时态、词汇来表达刘翔“雅典奇迹”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不断在复习已学过的文化与交际知识来减少文化失语的发生概率。

2.渐进引导,寓教于乐,重点推进课堂中的文化学习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教师应该在Group Work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扮演参与的角色,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深入地、多角度地讨论奥运文化,同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奥运故事等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体育文化的兴趣。

3.教师提高文化学习能力,增强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普遍忽视导入中国文化,易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中国文化意识,转变教师文化教学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改需要深入,英语教学不能光靠生硬地植入外来语言的皮毛来应付所遇到的失语现象,而应该交融之中加强文化的学习。语言的学习终究是要回归到应用层面,词汇、句型的确很重要,但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无疑是教条的。为了减少课堂教育中的失语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加大对语言知识的导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运用已学到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来解决应用型问题。教师也需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双语之间的文化意识,多关注有效的文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避免失语现象的产生。

篇(10)

贾汪茱萸养生谷开发休闲文化区现状分析

1.项目区位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区东北38公里苏鲁交界处,属徐州市边缘区位。东部与邳州燕子埠镇、宿羊山镇相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及西北部与铜山区接壤;北部、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和台儿庄毗邻。贾汪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位于贾汪区城市东部,北侧为山水大道,西侧为茱萸路,通过山水大道与贾汪城区相连,并可快速的通往高铁徐州东站、高速公路以及徐州市区。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于贾汪,更对于我们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吸引更多游客到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体验农业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购买生态农产品等,使其成为徐州市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

茱萸养生谷具有“山、水、林、田”的资源环境特点,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条件以坡地为主,高低起伏,分布有农田、水塘、山地、树林等,现状种植以山茱萸、桃树、琵琶、石榴、山楂、杏树等为主。规划区内部道路系统基本已经形成,路面以石子路面为主,路况较差。规划区北起山水大道,西起茱萸路,东至山体,南至现状道路,用地面积约47公顷。项目地块高程约80米至140米之间,西部高程较低,地势平坦;东、北部地势较高,多以丘陵为主。基地块东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小,比较适宜开发建设;东、北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大,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优势。

贾汪茱萸养生谷地域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淮河流域的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无霜期280天,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02.4毫米。地质地貌方面:贾汪区南部系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为丘陵山区,有主要山峰55座,其中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为徐州市境内第一高峰,项目基地地形地貌属于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属于大洞山山脉范畴。土壤植被方面:土壤以黄色土壤为主。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代表植被类型以山茱萸以及各种果木资源为主,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使这里成为理想的农业观光旅游的胜地。水文资源方面:规划区内有水塘一处,以及雨季雨水冲刷形成的山涧,贾汪区规划对其实施补水工程。基地拥有基地内拥有水塘、山泉各一处,可作为基地的主要景观资源。山体农田方面:山体拥有林木资源丰富,拥有各种果木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规划区内岩石形态优美,岩石缝隙间野草丛生,岩石与野草相互衬托。同时在山坡之中分布各种形态的奇石,形态各异。农田可种植经济作物,也可种植有机粮食,可发挥农田的生产以及观光功能。

2.人文环境

贾汪区地域文化特色很明显,概括起来有“四色”,即“古色”、 “绿色”、 “黑色”、“红色”。“古色”是以白集汉墓为代表的汉代墓葬文化,贾汪群山遍布汉墓,有规模较大的占据一山,有普通墓室集群分布。当然,包涵药师文化、道家文化。“黑色”即徐州百年煤城之母韩桥煤矿为代表的煤炭文化。“绿色”即以万亩桃园、万亩石榴园为代表的农林观光文化,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桃花节赏游活动。“红色”即以运河支队之乡、佩剑将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贾汪区发展旅游休闲群提供了有利条件。

乡村生态景观区规划设计构思

为了使规划区域散发活力,组织和建设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文工程系统、动植物群落系统、人行活动体系等,使之能够承载真实而丰富的生态系统,创建独特现代农业及农业旅游的发展框架。营造“田、林、山、水的景观特色,将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园区特色鲜明的景观系统”。

1.景观空间设计乡土性

规划区通过对现状环境的处理,形成曲径通幽的原生态景观,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概括提炼乡土的大地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强化景观特征,通过人工营造的精细景观与大地景观相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的景观序列。在公共设施和人流比较集中处设置小型的景观广场,可以形成亲人宜人的理想空间。

2.绿化系统设计生态性

绿化系统规划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生产和园内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绿化系统的空间定位应与功能组团的建设相呼应,以道路绿化及岸线绿化为主,通过点线面组成规划设计绿地系统,形成集景观、环境、休闲等功能为主的绿色框架、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植物配置上符合生态原则,营造四季有花,四季各有季相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不同时节都有观赏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园区“可览”、“可游”、“可赏”。植物木土化,在树种选择上以本土植物为主,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空间的承载能力和空间的延展性,使植物生长到最佳状态。3. 生态农业园设计生活性

生态农业产业园立足以生态农业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之路。该项目的建设,始终遵循“绿色效益”的规划发展理念,园区从绿色建设、水土保持,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生态建设,使其不仅在园区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于周边环境的改善,调节小气候、提高土壤涵水量、改善微循环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内容主要有茱萸园、百果园、林下家禽养殖等。还可设置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比较接近的项目,增加活动的多样性。田园风光:以老石板铺设田间游路,设置游人步行休息区,零落田林、野草、山石错落有致均体现着园区的自然之美。水果采摘:果园通过绿色种植,实行无公害生产,提高果品质量,形成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观花摘果活动。生态养殖:以观赏性兼药食两用型珍禽为主要养殖品种,结合主题餐饮及风味食品加工打造珍禽食品产业链。

乡村休闲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

人们久居闹市区,往往向往自然田园的朴素与乡土气息。乡村休闲文化,重在以环境为依托,以乡土景观为特色,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尊重乡土的文化性,保持地地道道的乡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去除豪华装饰与雕琢,保持乡土文化的淳朴与简略。来实现对乡村田园氛围的营造,同时强调对自然因素的尊重,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规划设计与理念

对于地域性乡村文化区设计,我们要做到没有被商业化,没有被城市化,没有被过多装饰雕琢,才能使人们来到此处,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寻找到归属感。首先,“魅力山水---茱萸新天地”为设计理念,以田园风光和山水景观为依托,结合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餐饮、健康运动等旅游需求功能,把贾汪茱萸养生谷建设成自然、健康、生态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休闲文化区。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服务。其次,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景观生态型与娱乐性。

空间分割与布局

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是传统农业园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度假和养生功能的现代农业旅游区。规划区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规划区的空间布局,将农业生产、自然观光。休闲娱乐、保健养生、度假、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规划尽量减少对该地区现有环境特色的破坏,坚持自然、健康、生态的理念,结合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根据实际场地情况组织个功能区的布局,同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达到“曲径通幽”的幽深意境,实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规划结构主要采用了“一环、四区、六园”三个方面。

(1)“一环”是指现代农业园林旅游观光环线,形成集道路景观、绿化景观、林木景观、田园景观、滨水景观、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景观带,将整个规划区有机联系在一起。

(2)“四区”是指热带雨林休闲观光区(热带雨林植物园以钢结构玻璃温室为主题,内部种植各种热带植物,形成特有的热带植物景观)、度假区(休闲度假区位于规划区的中心位置,核心建筑为山林苑,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为丰富休闲娱乐活动,在酒店内设置温泉养生、会馆等,是旅游度假等服务一体的建筑群落)、娱乐区(休闲娱乐区主要包括滑雪场、拓展培训、汽车电影院、垂钓)、温泉养生区(以养生为主题,区内设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私家庭院及度假小木屋、石头建筑,使传统建筑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继承并延续传统特色,遵照当地村民住宿习惯,建筑外观与色调与现有的环境统一。庭院围墙保持石砌风格,部分也采用荆条、花椒树、枣树等构成篱笆墙,园内设计有地窖和古老纺车等,再现农家生活生产场景。整体布局依山就势,与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浑然一体,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3)“六园”是指六个植物园。园区主要有农业生产区、各种茱萸类养生绿色产品、机蔬菜以及有机果品,形成蔬林草地的景观效果。提供林间漫步的游憩区,以及休闲的私密空间。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导游、信息等有偿服务外,还展示乡土文化,如:地方歌舞和民间工艺表现(刺绣、剪纸、缝纫、木工、陶艺等),物品展示、工艺技术传授等,激发人们的学习欲、购买欲和可信度,延长游览时间。

结束语

乡村休闲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旅游的有机生命,如何在设计中表现乡土文化,不掺杂城市化、庸俗化,追求乡村休闲文化区内涵所在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强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理念,以贾汪茱萸养生谷设计为例,用原生态设计理念,从基地状况、地域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实践进行规划尝试,寻找最乡土的元素装扮乡村休闲文化区。开发休闲文化资源,关键不在于旅游,而在于文化方面挖掘,把乡土气息味道发扬光大,带动地域周边文化区的发展。使前来旅游者真正达到以养生、观光、运动、休闲等方式享受为主要目标,最终达到弘扬乡村休闲文化的目的。

上一篇: 农业工程研究 下一篇: 生命教育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