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7 14:40:04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4-04

“高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服务社会的窗口,更是促进科技走向社会、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河南要实现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目标,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强力支撑。2002年年底,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建设高校园区,以实现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由此拉开序幕。整个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千米,主要由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组成,规划入住师生约20万人。截至2011年,共人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国际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十几所高校新校区,师生总数突破15万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为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也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龙子湖高校园区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科技的创新也要靠教育。这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同时也为包括龙子湖高校园区在内的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龙子湖高校园区发展拓展了空间

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但从根本上讲,高等学校的办学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是最关键的因素,而中原经济区经济蓬勃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空间。近年来,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27232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5.6%提高到5.8%。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第二、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86%,这一现实基础决定了培养大量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势所趋,也为龙子湖高校园区加快发展提供了精彩舞台。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龙子湖高校园区发展明确了方向

《指导意见》在产业发展上,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高度集聚,建设沿陇海产业带、沿京广产业带,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的协调发展新格局。战略定位的确立和产业体系的明确,为河南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也为河南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确立了坐标,使包括龙子湖高校园区在内的各高等学校更加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专业调整和合理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龙子湖高校园区提升办学实力创造了政策条件

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国家赋予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权利,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同时,《指导意见》以调整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高等学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一是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有可能借助政策机遇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行业,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学校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指导意见》将“推动国内外知名大学在经济区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龙子湖高校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及与知名大学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指导意见》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国家‘’、‘百人计划’等人才和引智项目予以适当倾斜”,为园区内各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施空间;四是《指导意见》将“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实训基地”,为园区内各高校强化校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有机会获得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经常参加高水平的工程项目、技术研发,提高执教水平,学生也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实践,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实际技能。

二、龙子湖高校园区学校现状分析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园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高校最集中、学生数量最多、育人环境最佳、功能最为齐全的人才高地,是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快龙子湖高校园区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园区内各高校的办学实力、教学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对现实基础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

(一)龙子湖高校园区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

目前已入驻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比较雄厚,多数学校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一些高校还是原来的部属院校,办学底蕴和历史积淀深厚。园区内有省部共建高校两所,其中:河南农业大学为河南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河南省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一是办学能力较强。充足的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目前情况看,人驻龙子湖高校园区的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警察学院等6所本科院校和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察职业学院等4所高专高职学校,单个学校在校生规模均在5400人以上,10所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接近12000人,其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两所学校学生规模超过20000人。各校的专业少的有20多个,多的有50多个,其中,还有多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对扩大园区办学规模,把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成大型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办学条件好。仅6所本科院校专任教师就达6400多人,双聘院士10多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教学经验丰富,而且部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超过30个,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这些都为实现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办学目标和提高办学效率创造了条件。

(二)龙子湖高校园区在建设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龙子湖高校园区经过10年的发展,在建设管理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园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体制机制保障。一方面,在规划建设上,园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边建设、边发展,各项建设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同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确保了园区规划建设始终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在运行管理上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管理模式,学校办学自逐步扩大,特别是在校际合作、资源共享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三)龙子湖高校园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一是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已正式入驻龙子湖高校园区,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校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规划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学生规模达12000人。河南大学的入驻将显著提升龙子湖高校园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河南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全方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辟了崭新道路。二是园区周边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园区的湖心岛内已汇聚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7所、煤化工研究院、东风日产研发中心、中平能化研究院等河南主导产业的研发(检测)中心,湖心岛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成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成为河南乃至中部最具活力的科研、创意高地。这为园区内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架起了天然的“桥梁”,对各高校提升研究能力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郑州都市区发展步伐加快,根据《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郑州都市区到2020年将实现人驻世界500强企业100家,国内500强企业100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50家,建成国家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业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综合会展服务中心。郑州都市区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这为龙子湖高校园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推动龙子湖高校园区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借助园区内各高校的综合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人力资源高地做出应有贡献,是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的首要目标。因此,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发展应站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局的战略高度,自觉把学校发展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谋划、科学实施,早成规模、早出实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应当逐步提升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快速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龙子湖高校园区紧贴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其发展的基础。从发展情况看,河南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大而不优、工业全而不强、服务业不大不强更不优的特征非常明显。2012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12.9:58.3:28.8,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河南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不同的产业结构特点对劳动力类型结构、素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龙子湖高校园区内各高校应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培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一是根据河南做大做强工业的需要,紧紧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和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二是根据河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围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培养一批行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三是根据河南发展壮大服务业的需要,围绕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养一批特色专业人才。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主动加强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加大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力度,为提升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当整合专业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走综合化、多学科化发展路径,导致高校同质化竞争趋势加大,互相攀比、盲目扩张,争相开办雷同的专业,这使得各高校专业设置都比较广泛,专业办学资源比较分散,特别是对一些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各学校都争相上马,导致一些专业泛滥成灾。这种局面如此长期持续下去,有两种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各高校为争夺生源会越来越激烈,甚至会相互拆台、不择手段,最终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保证;其二,政府包括社会资源在对高校支持时难以选择,只支持重点的话其他会有意见,普遍支持又难以起到扶优育强的目的。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把许多高校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学生报考专业的选择性比单一学校增强很多,如果各高校不改变发展策略,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势必使一些弱势专业生源逐渐萎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个学校在全面推进各项建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这不仅是各学校增强竞争力、实现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更是龙子湖高校园区发挥园区办学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现实选择。一是园区内各高校应当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围绕中原经济区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一核心任务,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进而确立在本领域的地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二是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园内各高校应该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优势学科、名牌专业。三是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协调,对一些单个学校仅具有部分优势但学科本身发展前景看好的领域,组织园区内相关高校进行联合建设,优势互补,合力攻坚,共同打造特色专业。

(三)园区内高校应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资源的校际共享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校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也有助于增强各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龙子湖高校园区学校彼此相连的空间布局及开放结构,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实际,优质资源共享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课程资源共享。优质课程一般在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园区内各高校应加大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力度,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实践性、国际化特色突出的课程,如国际注册会计师、工程师等认证课程等方式的交流合作,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二是教师资源共享。知名教师是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知名教师的引领、指导可以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园区内各高校应当通过特聘教授、教师交流、组织专家小组等多种形式发挥知名教师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实验场所资源共享。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重要内容,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龙子湖高校园区内各高校应加强实验室的整合利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合建设实验室,共享共用。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2)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的维护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许多地区采取了种种措施保障校园安全,但这些措施也仅局限于校内的治安管理,治理效果不十分明显,因为校园管理者并没有完全和社会各部门进行配合,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的广泛作用。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依法维护校园安全也是工作职责之一,校园管理者和律师应当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积极配合,以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者的职能作用,以协助和配合校园安全这一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可以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来进行定义。从广义上说,校园安全的主体应该为全体社会公民和学校等单位团体,狭义上的校园安全主体一般指在校学生、教职工。而校园安全的客体包括了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人格等权利,以及学校公共财物的财产权利,当然也应该包括校园文化资产的权益。校园安全的内容应该是对涉及校园人、财、物、校园文化等人身和财产权益综合安全的保护。目前,中国对校园安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学生人身安全,而对于教职工安全、学校公共财产安全等一般不列入重点监测的范围,对于校园文化资产的监控更不被作为校园安全的内容,这种做法显然不能有效保护校园安全。

既然校园安全的范围如此宽泛,那么校园安全的建设原则应包含如下内容:

1.以人为本原则。它主要指生命权。在物权、债权、生命权等各项权利中,生命权毋庸置疑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权利,它是生命主体享有一切权利的前提。校园安全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以保护校园安全主体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这是校园安全建设的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在整个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中,安全事件发生后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样无法有效的从根本上制止校园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校园安全建设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分析一些危险隐患产生的原因和一些初期的迹象,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消灭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从源头上防止校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综合治理原则。校园安全是个综合治理工程,它涉及面较广,包括了人、财、物、意识等各个层面中与校园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比如,校园公共财物的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网络安全、校园相关产权的保护等等。所以校园安全需要全面兼顾,综合治理,才能真正确保校园的安全。

4.科学管理原则。校园安全建设要依托科学指导和帮助,这些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安全程度和安保效率,同时还应依靠在校的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校园内安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校园安全现状

近几年,中国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些表现的特点有:

1.安全隐患增多。中国小学、中学尤其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尤其是大量的社会实体、社会成员进入校园,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些都是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差。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安全意识甚为淡薄,学生思想中仅有的一些安全意识来源于本能和老师及父母简单的提醒。

3.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大。网吧、游戏厅、录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充斥在校园周围,在这些场所中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腐蚀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成为教唆犯罪和滋生犯罪的诱因和温床。

4.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和死亡事故有所上升。青少年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比较敏感,当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发生反常情况时,容易诱发一些心理疾病,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种类型的安全事件,大学比中小学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律师工作职能在校园安全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其工作范围几乎涵盖社会各生产和生活领域,针对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已经成为校园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律师工作在构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服务作用。律师通过向校园提供法律服务,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使校园矛盾和纠纷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因此,如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纳入律师的法律帮助,治理成效会有更大的提高。

2.律师工作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由于专业法律工作者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因此可以从现行法律规定和校园人、才、物的权益的角度出发,协助校园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校园安全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维护,从而达到通过法律保护来实现校园安全的目的。

3.律师工作是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普及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当前,校园普法和律师工作还没有得到校园安全治理的重视,但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律师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将律师的法律服务工作引进到校园安全治理中,来加强校园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校园安全法律意识,同时通过律师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的司法建议、调研报告、议案、提案等,从而促使校园安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校园如何充分利用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针对校园安全现状和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着重解决校园安全预防问题,其中包括积极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1.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应提升律师的法律指导地位。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法律顾问的作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积极动员法律工作者为学生提供法律帮助;开展校园依法维权活动,帮助校园学生解决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加强校园的法制教育,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安排律师参与校园信访接待工作,建立律师和校园联系制度和责任制度等等。

2.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宣讲负责人”的优势作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为大、中、小学生上法制课来教育广大师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帮助学校制定、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 “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发挥学校主渠道的作用,搭建律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广泛普及法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逃生自救等知识,做到法律知识全覆盖;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3.校园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建立与学校所在地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联系制度,实现安全事件的律师工作介入的联网,充分并及时利用双方的安全资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聘请律师担任校内的兼职教导员和法律咨询工作人员,加强对在校师生安全意识的法律教育。

4.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援工作。校园积极主动地与律师联合,及时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5.为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创造条件。校园管理者应当主动聘请律师参与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校园安全的发展计划、指导措施和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合宪、合法,同时扩大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影响力,使律师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方略的实施和构建校园安全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律师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推动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律师工作在校园管理中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因此,我们应当提升律师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管理地位、凸显律师作用、彰显律师价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律师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3)

一、有关校园安全的分析

校园是校园安全的主体。没有校园就谈不上校园安全。要对校园安全进行分析,先要把握好校园。把握校园和校园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校园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校园和精神校园。物质校园是指存在于校园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主要包括校园中的学生及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和学校的公共财产,如交通工具、食堂、水、易燃物、带电体等。精神校园指存在于校园中非实体性的文化意识传统,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风气等。校园安全以校园为载体,也可以分为物质校园安全和精神校园安全。除此之外,校园安全还可以由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精神方面的不和谐,如由于同学之间的交往产生矛盾而导致的校园暴力现象。

(二)校园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校园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有它自己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校园和精神校园也在不断变动和更迭。从校园建立之日起,校园中的部分学生要更换,教职工有所调动,具体的财物也会有所变动和更迭。这些都是动态发展的的因素。以它们为承载体的校园的精神内容必然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校园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并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校园安全的内容也随着校园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只有每时每刻了解物质校园与精神校园的新动态,才能更清楚对校园安全产生威胁的各种因素。

(三)校园与外界是相互联系的

校园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机体,而是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作为一个团体经常与其他团体开展活动。校园内的教职工和学生与外界人员也有着密切联系。校园的衣、食、住、行也都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校园安全也必然与外界相联系。某些校园不安全因素是在校园与外界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某些校园不安全因素是由外界造成的。抓住校园安全与外界相联系这一性质,才能更全面的寻找造成校园不安全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校园的一些不安全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校园安全概括为:校园中的物质实体和非实体性的文化意识传统在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安全。

二、造成校园不安全的原因

对于物质校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校园的教职工和学生属于安全防卫能力弱的群体

校园的中、小学生大部分还属于未成年人,自卫能力比较弱。即使校园中的大学生和老师也属于“文弱书生”类的知识群体,自卫意识和能力欠缺,易成为侵害的目标。如山西曾在半个月内连续发生7件中、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殃及约600名学生。2005年11月沁源县的一千多名学生在公路上晨跑的时候有21名学生死于一辆大卡车的车轮下。这种集体惨剧不下少数,这是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抵抗风险能力很弱。

(二)校园属于人口比较密集,财物相对集中的地方

校园内教学科研仪器通常有数量多、价值高且疏于防范的特性,使得校园多发侵财性案件。如在大学宿舍内丢失手机、照相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价值较高的物品时有发生。

(三)校园内的治安保卫部门是校园的保护神

如果校园内的治安保卫部门不健全,将会对校园的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校园的不安全因素更多是由非实体性的文化意识传统及精神校园内的不良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内部分学生所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其开始阶段与儿童期相重合,其结束阶段与成年期相叠加,因此,青春期阶段的人生课题之中必然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色。[1]因此青少年幼稚的心理状态,从而使青少年成为了“随时准备加入越轨行列的越轨者”。[1]随着成年期的临近,青春期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成人感。由于成人感的作祟,青少年不仅强烈关注自我形象,而且极力树立并捍卫自尊,试图形成并表现出自己的权威,这便是他们争强好胜的竞争动机。正是由于青少年所处的这一特殊时期,极易造成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2.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疏离。由于家长的工作压力和学生的学习紧张,家长与学生共同相处的时间很少。许多父母缺乏与孩子沟通,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家庭关系的淡漠以及高居不下的离婚率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对社会对家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们不信任周围的环境,不信任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也不善于与其沟通,他们用电视或其他媒介中介绍的危机方式来处理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2]

3.不良的外部环境对校园的影响。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校园学生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面对不良现象和行为,往往缺乏辨别和判断能力而跃跃欲试。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遍布校园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及其他场所为了迎合这些学生的口味和心理特点,大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信息。

正是受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一些校园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开始一味地追求享乐、独立、自由、极端个人主义,他们花天酒地,拜把结盟,无视校纪校规,把法律当儿戏,缺乏罪恶感,导致学生违法犯罪中团伙作案越来越多。

4.校园内不良的亚文化及外界恶势力的侵害,也极易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校园学生由于自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竞争中经常遭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这样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即亚文化。于是这些亚文化促使青少年自动结合起来,就形成亚文化群,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比如某中学曾出现过“十三龙”、“十三凤”等帮派。有学生被欺负,学生们有的不通过学校等正当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是向这样的帮派求救或干脆加入。此外,这些帮派还极易被外界恶势力侵害。如不久前报道的山西某公安院校学生被拉入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燕子帮”案件。

5.校园里的一些小矛盾也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同学们的日常交往频繁,贫富差异,家庭出身和成长背景不同,极易造成一些小矛盾。老师一般只处理一些较严重的安全危机事件,却很少有时间来处理一些小的矛盾,这些小的矛盾极有可能会转变成严重的安全危机事件。

三、建设校园安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毫无疑问,在各项权利中,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建设校园安全,应当把生命权放在首位,其他的安全建设都是为生命权服务的。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扮演“救火队”的角色,使校园安全建设显得比较被动,缺少主动性和预见性。因此我们要通过分析一些危险隐患产生的条件和初期表征,消灭那些不安全因素,将校园不安全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合理统筹,高效的原则

校园安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涉及到的教育、治安、救护等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国内外很多学校也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善于利用这些规律,合理统筹,提高效率。

四、建设校园安全的措施

(一)有关部门的校园安全抓手要准,定位要正,方法要当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和可控性比较弱的工作,要确实保障校园安全,必须有正确的校园安全意识,抓好各类安全死角的整顿和检查工作。

(二)要加强教职工和学生有关校园安全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使教职工和学生参加到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当中去。比如,可以由老师带队,学生轮流值日参加宿舍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制度。还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巡逻队,以教职工为主的离校护送队。

(三)要定期清除安全死角和控制不力的地方

对一些发案律不高或较低的安全死角,不为日常工作所重视。这些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往往容易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保卫和预防工作更加细致。

(四)推进校园社区警务建设

校园也像一个小社会。校园内的犯罪案件也在不断增多,校园不应排斥警察,校园治安需要警察,校园社区警务可以消除滋生犯罪及诱发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减轻学校师生的恐惧感,预防和控制犯罪。

(五)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提高学生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

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性化管理”。如:对网络不良亚文化,辅导员要找相关学生谈话,建立定期的谈话、交流和监督机制;对于暴力亚文化群体,学校要采取断然措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和限制。

(六)增强校园法制教育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4)

在我国,校园旅游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名校游“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几所名牌大学也成为众多国外游客的必选对象,但由于观念、法律、政策等的影响,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深入探讨。

一、校园旅游的内涵与特点

校园旅游是一种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现为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的系列活动。

校园旅游具有极强的参与性,通过旅游活动,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与知识方面都得到满足,体验到名牌学校所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思维”,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旅游产品,且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地域差异性。

二、开发原则

只有彰显高校个性的校园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所以开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产品要突出校园特色。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地域特色,所以校园旅游的开发应反映出各自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如水木清华、山水武大等。人文精神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人大的“人民、人本、人文”、南开的“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牛津、剑桥、哈佛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与企业家的摇篮等。

2、静、动结合的开发原则。静指的是校园的旅游景观、馆设场所等设施,动指的是校内的师生,利用动静结合原则开发观光、购物、休闲等旅游项目,开展各种娱乐、节会等游艺活动,使游客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进行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校园旅游向多层面、多样化、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3、资源共享原则。高校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教育教学,而校园旅游则是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在校园旅游与学校教学之间要做到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有效利用校园旅游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平台,并同时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4、可持续发展原则。也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限量活动,使空间和时间、环境和资源之间相互协调,且富有弹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三、产品类型及开发模式

由于校园旅游的游客身份不同、目的不同,其类型主要有观光型、修学型、探亲型、会务型、科普教育型、文体活动型等多种,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其开发模式有待探讨。多年来,由于高校自身情况的差异,主要有四种开发模式:

1、旅行社主导开发模式。由于旅行社的经营性质,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教育投资不断加大的现象,为迎合新的旅游需求,旅行社就开发了像“我去北京上大学”、“我去上海看世界”类似的旅游产品,且效益可观。这种模式就是旅行社主导开发模式,它是现阶段校园旅游产品的主流模式。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5)

 

在我国,校园旅游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名校游“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几所名牌大学也成为众多国外游客的必选对象,但由于观念、法律、政策等的影响,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深入探讨。 

 

一、校园旅游的内涵与特点 

 

校园旅游是一种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现为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的系列活动。 

校园旅游具有极强的参与性,通过旅游活动,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与知识方面都得到满足,体验到名牌学校所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思维”,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旅游产品,且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地域差异性。 

 

二、开发原则 

 

只有彰显高校个性的校园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所以开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产品要突出校园特色。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地域特色,所以校园旅游的开发应反映出各自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如水木清华、山水武大等。人文精神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人大的“人民、人本、人文”、南开的“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牛津、剑桥、哈佛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与企业家的摇篮等。 

2、静、动结合的开发原则。静指的是校园的旅游景观、馆设场所等设施,动指的是校内的师生,利用动静结合原则开发观光、购物、休闲等旅游项目,开展各种娱乐、节会等游艺活动,使游客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进行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校园旅游向多层面、多样化、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3、资源共享原则。高校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教育教学,而校园旅游则是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在校园旅游与学校教学之间要做到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有效利用校园旅游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平台,并同时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4、可持续发展原则。也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限量活动,使空间和时间、环境和资源之间相互协调,且富有弹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三、产品类型及开发模式

由于校园旅游的游客身份不同、目的不同,其类型主要有观光型、修学型、探亲型、会务型、科普教育型、文体活动型等多种,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其开发模式有待探讨。多年来,由于高校自身情况的差异,主要有四种开发模式:

1、旅行社主导开发模式。由于旅行社的经营性质,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教育投资不断加大的现象,为迎合新的旅游需求,旅行社就开发了像“我去北京上大学”、“我去上海看世界”类似的旅游产品,且效益可观。这种模式就是旅行社主导开发模式,它是现阶段校园旅游产品的主流模式。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6)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78-02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作为产生于高校“城乡结合部”的“后街文化”既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研究这一课题,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增强育人合力、发挥高校文化辐射源作用、促进社区文化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后街”现象及“后街文化”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后新校区的建立,在高校周边出现了一批以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店、旅馆、餐馆、酒吧、网吧、话吧等形成的一条条街区,因其多处于校园周边的背街小区,我们习惯称之为“后街”。而“后街文化”则是学生在“后街”消费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主体诉求、消费特征等个性心理和文化特点。是“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赫斯科维茨)和非主流文化的特殊文化形态。

“后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当前,全国许多高校的周围都存在类似的“后街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这种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空间、特殊的培育主体,也存在着高雅与低俗、需求与排斥、文化与经济、育人与盈利等矛盾,体现出实用性、消费性、浅层次、网络化、复杂性和脱离校园文化约束等特点。“后街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城乡结合部”,其消极影响深深地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之中。

2.消极性

“后街文化”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延伸。一方面,它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连,甚至是某些方面的补充与延伸,满足了大学生某些消费方面的需求,拓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文化现象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小觑,不良文化的侵袭、治安案件多发、学生因沉溺于网吧而影响学业等诸多问题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后街文化”这一和谐校园建设的新领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空间,有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环境变化的新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土壤。

二、“后街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1.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后街文化”的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典型特征是城区不断向外延伸、扩大。20世纪60、70年代,我国许多高校还处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决速扩张,原本偏僻的高校所在地带成为市区,高校周边的村庄成了“城中村”,村民成为市民,学生成为“城中村”的一部分。但是,要真正地从村民转变为市民,在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市民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需要有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后街文化”也是这种转变中集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另外,村民转变为市民后,其原来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没有了,而校园多与城中村一墙之隔,有的学生宿舍就建在村中,村民有着极为便利的位置条件。学生消费一般遵循就近原则,众多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校园周边更是“寸土寸金”,有着无限的潜在商机。失去农田的村民在学校周边利用自家临街的房屋建馆、开店、出租房屋,“后街商业”得以形成,由此发展起活跃的依傍高校市场的村落经济――后街经济。在后街经济中,同时也诞生一种特殊的新型文化形态――后街文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观念也产生着冲击。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潮流,也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这一过程必然会带来诸如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世界与本土等关系的变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无视这种变化,需要对这种变化做出回应。目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两股潮流的汇聚,一股潮流是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另一股潮流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两股潮流的汇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和契机。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而产生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等工具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后街文化”也概莫能外。

2.高校的规模性发展需要“后街文化”的补充

上世纪末,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至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26.5%,规模的骤然扩大必然引起教育资源的紧张,扩建老校区、建设新校区也成为必然选择。新校区建起来了,但校园文化一时无法跟进或无法衔接。有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资金紧张,便利用社会配套资金建设了一部分学生宿舍、食堂等,但在管理上还没有经验,还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就校园的整个管理文化而言,一个刚刚起步的新校区,各方面的管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十分完善,客观上也需要社会力量遵从市场的规则来分担一部分重荷,于是产生了扩招过程中的校园物质、文化的现实需要。而“后街文化”的灵活性、针对性正好弥补了教育转型期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缺陷。“后街文化”以其提供的多样化的服务、丰富的生活色彩,弥补了管理文化的不完善、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所带来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扩招后大学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3.教育形态的变化给“后街文化”以一定的发展空间

终身学习、教育社会化、教育个性化等问题实际上都反映出教育形态的变化。学校正在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实际上被认为是工业社会的制度化教育向知识社会的个性化教育的一种变化。因此,这种变化中既有制度的变化,也有文化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文化建设。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服饰、艺术、饮食、待人处事的行为方式等外显方面,还可以表现在对公平与平等的强调、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与个人发展空间的追求、对师生权益保障的关注、崇尚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内隐方面。同时,也对教育思想或理念的传播(如建构主义理念)以及教育实践方式(如课程的选择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性学习等)产生影响。加之,90后出生的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其思想、行为方式也对“后街文化”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成为“后街文化”的消费主体。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后街文化”的治理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的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外延的“后街文化”,要健康发展,必须进行有效治理。

1.坚持导向: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校园文化首先要紧跟社会主流文化。“后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一样,在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显然,“后街文化”建设既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的着力点。

2.有效治理:实现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效统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后街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后街”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娱乐设施、活动场地少,环境绿化差,道路、供水、供电、电讯、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设施不配套,脏、乱现象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目前,还存在乱搭乱建、卫生欠佳、人员复杂、治安混乱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同时,“后街”是相对自由开放的空间,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将自觉不自觉地波及学校,影响学校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加强对环境进行监测并制订科学的预案。还要注重“后街”居民的素质提高,促进居民与学生的有效融合,这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7)

1 青少年校园暴力概述

1.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出现的新概念,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1]”由于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问题,不涉及师生之间。所以笔者认为,中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学校园内外,由某些学生发出的对其他学生带来心理或身体伤害的攻击。

2.目前国内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速度都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校园暴力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近期,“欺凌弱小”视频频繁曝出,其暴力程度令人发指。2015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是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此外,小学阶段以13%的比例成校园暴力事件的第二高发阶段。与全球校园暴力的严重化趋势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程度要轻,但是危害之大。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家绵认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扭曲,如果任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危险。[2]

2 中学校园暴力的原因

1.青少年发展的矛盾性是学校暴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霍尔,他把青春期看作是“大动荡”阶段之一。[3] 青春期是个体发育最明显的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着的变化。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巨大变化。同时,青春期的脑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发育成熟,使得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求能力迅速发展。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的成熟,开始有了性的冲动和向往。尤其到了青春期中、后期,当性激素分泌达到一定程度,性激素刺激容易打乱原有的心理和生理平衡。生理系统的不平衡容易导致个体的情绪不稳定、易激动,从而容易导致暴力和犯罪的发生。

青春发育期亦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儿童会遇到很多的压力、矛盾和危机。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的成熟相对于生理的成熟是落后的。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然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形象的称为“心理学的断乳期”,因为青少年一方面独立意识开始强烈,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渴望成人的理解和支持。当他们在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有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2.挫折感是校园暴力的直接原因。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景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发攻击。当人们的目标受到阻碍或被打断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研究表明,挫折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在学校里,凡是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大多都是受到过挫折的学生,他们要么是学生成绩较差,要么是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要么在朋友间受到某些同学的冷眼相对。他们只有在打架闹事的时候,在攻击别人的时候,能感受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膨胀了青少年内心的自尊心理。

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一直都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过分关注自己,而忽视他人。当他们走出家庭,步入校园,不能成为班级和群体的中心时,就会产生挫折心理,从而容易通过暴力行为来确立自己的中心地位。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并不以欺凌别人为耻,反而通过欺凌别人拍摄视频和照片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模仿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是自己预知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研究表明,模仿可能导致暴力行为,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也尤其突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进行的“波波玩偶实验”证实了模仿行为的存在以及它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观察过攻击性榜样的人通常会模仿攻击行为,不仅儿童会这样,成人也会这样。[4]研究结果发现,遭受过父母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暴力经历的学生。校园暴力的产生可能就是家庭暴力的后遗症。[5]另外,由于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断扩大。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充斥着武打、凶杀和暴力的情节。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的青少年长久接触这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就容易形成暴力倾向。

4.人格因素是校园暴力的基本原因。

人格是各种心里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里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格包括有气质和性格两个部分。气质它作为人格的一种特性,可以分为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胆汁质的学生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控制;抑郁质的学生性格内向,动作迟缓,胆小孤僻。研究表明,施暴者往往更具有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而受到欺凌的学生的气质类型则更多偏向于抑郁质的气质类型。正是由于这样的气质类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施暴者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性格较为暴躁,再加上青少年时期具有的逆反心理,相比其他的方法,更愿意采用暴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被欺凌的学生一般性格胆小懦弱,他们一般都有自卑心理,在受到校园暴力的时候,不敢还手,也不敢报告老师,从而才让校园暴力日益猖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他们成长的乐土,找到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深层原因无疑给我们学校和家庭带来新的方向,也让我们开始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减少校园的暴力的问题。找到源头才能找到对策,还给孩子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培席,王绵珍等.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

[2]曹保印.校园暴力:教育永远的痛[N].中国教育报,2003,9,19.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8)

一、校园暴力的含义

从同学间的吵吵闹闹到挥拳相向,从“马加爵”事件到“呼噜门”事件,青少年的校园暴力事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并趋于严重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本文从思想品德角度分析校园暴力。

那什么是校园暴力呢?我国教育界人士对此有不同界定。北京特级教师李大鹏指出:“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于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或犯罪行为。”陕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学副教授管晓静指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行为。”银川市实验小学校长遇旻指出:“校园暴力行为是发生在校园之中的个别学生出于谋利、炫耀、控制等动机,经常性地欺负弱小同学,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的不良行为。”[1]我认为,校园暴力就是指在校学生所遭受或实施的心理或身体上的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是特定范围内——学校、人与人关系不和谐的产物。究其原因,有家庭功能失调、学校教育不到位和社会的不良信息传播等。我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家庭原因

孩子从小的生长环境,直接决定了其性格的形成。(1)孩子若从小缺少父爱、母爱、家庭的关爱,易使其产生消极心理。如果不及时引导,极易误入歧途(2)家庭的不幸和早期教育的不足,会让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没有同情心,甚至是行为邪恶,残忍无情。(3)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对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一味地满足,易使孩子形成自私、放纵心理。(4)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不规范,甚至是道德低下、家庭暴力、虐待老人等,对孩子的性格及处事观的形成带来不良影响。

2.学校原因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细枝末节处,如果存在偏差,而教师放任不管,则极易出现严重后果。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学生道德偏差的直接后果。现今部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缺失。由于学校间分数竞争激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地位,总是被所谓的主科排挤。教师觉得思想品德课,会做题就好,过于分数主义,忽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

3.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负面事物应运而生。如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极易接触到带有暴力、色情、迷信的图书、音像制品。如果不正确引导,任青少年肆意发展,极易诱发犯罪。

三、减少校园暴力的措施

针对越来越趋于常态化的校园暴力,如何改变现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分析缓解校园暴力的方法策略。

1.家庭方面

学生的品德教育活动,是学生的一种认识活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能否接受教师的教育,接受多少是由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决定的。所以家长不能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教育失败一切都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遵循教师指导,为孩子营造教育的良好氛围。教师应该运用专业知识,同家长密切沟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方法。同时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品德的典范。

首先,家庭不和睦,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隐患。孩子只有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才会对世界充满爱。如果父母间总是吵架甚至是挥拳相向,让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他会从心底里认为暴力不是严重问题,只是人与人之间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其次,孩子在犯错误时不能总是使用暴力让其改正。要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暴力手段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生活上的细节,要给孩子以榜样。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礼貌待人等。为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2.学校方面

新课程改革提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思想政治课要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2]针对校园暴力问题学生或是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应从他们的具体情况出发,用不同理论、思想、观点、途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校园暴力学生的几大特征,结合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以下以人教版的中学政治教材为例。

(1)凡事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校园暴力学生的一大特征。《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调控情绪这一框题就是针对情绪问题的教学。教师可采取联系学生生活和联系对立面的观点解读分析教材。当然,不能当中指责某某同学的缺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应让其深刻认识到学会控制情绪的利弊。

(2)缺乏法律意识是校园暴力学生的普遍特点。根据教材《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近法律,法不可违,带领学生走近法律,让学生知道做事不违法仅仅是其行为的底线。社会上的大部分犯罪现象,都是案犯法律意识淡薄的后果。法不可违是做人的原则,是任何原因都不能触犯的。

(3)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对生命健康权概念模糊。漠视生命,暴力泛滥已成为一个全球化问题。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是暴力蔓延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根据《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框题,教师应当在生命健康权方面,给予其正确导向。让青少年了解到,我们享有生命健康权同时不能也不应该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这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法定义务。

3.社会方面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的便捷,使得青少年很容易获得信息。如何为青少年筛选健康信息,使其远离暴力、色情、迷信,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结合报纸杂志、新闻,在分析暴力色情案例的同时,也要给予青少年正确、健康的引导。品德教育要发挥榜样作用,发挥国家向导作用,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失传。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9)

相较于体罚而言,冷暴力是一种精神上的头!S捎诶浔┝λ造成的危害不能够在表面体现出来,往往被人们忽视掉,导致校园冷暴力越来越猖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使学生形成畸形人格。引起校园冷暴力发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进一提高人们对于校园冷暴力的认识。

一、校园冷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校园冷暴力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是都或多或少会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有可能会在无意间对其他学生实施一定的冷暴力。而且,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能够使有些学生出现歧视、嘲讽等行为,从而形成校园冷暴力;其次,教师因素。虽然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当教师面对升学压力时,其会对学习较差、较为调皮的学生实施语言上的羞辱,从而形成冷暴力;最后,教育体制因素。当前,我国还以学习成绩视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家长和教师这种对成绩的过度重视,使得其忽略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从而出现校园冷暴力现象。

二、校园冷暴力的危害

(一)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教育过程中会对于学生自身存在的错误进行训斥,这种训斥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问题,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较为薄弱,这种教育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常常都适得其反。教师用犀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伤害,但是其却会给学生的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甚至比体罚更为严重,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显得十分自卑,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二)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当学生长期处于校园冷暴力中,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使其出现自闭心理,不愿与他人沟通。另外,校园冷暴力还会改变学生的性格,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会使学生形成退缩性格。在面对任何问题都会采取回避措施,不愿与他人交流来解决问题;其次,会使学生形成暴躁性格。当其面对任何问题都会变得十分爆照,甚至会出现带有攻击的行为,这种攻击行为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威胁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三)不利于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上做出了很大的改革,重点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校园冷暴力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这一改革的实现。通常教师所实施的冷暴力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成为了其释放工作压力的对象,这与我国教育改革中的要求相违背。如果这种教师身上的校园冷暴力不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教育的改革,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这种冷暴力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厌烦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导致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三、预防校园冷暴力发生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重要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将会对学生学习和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言行都是通过对教师进行模仿而学会的,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应当将负面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否则将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当鼓励教师积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意,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学生还可以根据其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并在教师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其内心世界,让其学会坚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与问题。在教育学生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教师在应当多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厌学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学习兴趣,发现知识的魅力,使其重新燃气学习的欲望。教育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当学生面对校园冷暴力时,教师还应当为其指明方向,尽量避免校园冷暴力给学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完善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传统的教育评判标准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这种评判标准所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实践能力差、综合能力偏低等。在这种背景下,应当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变这种单一的评判标准,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当前这种教育体制是产生校园冷暴力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违背了我国学生成长教育理念,因此应当摒弃传统教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从而使我国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缺点和问题,也应当尽量避免采取体罚、冷暴力等措施,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是最为理想的。因此,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改善校园冷暴力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总之,校园冷暴力给学生所造成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也是人们很难发现的,为了降低校园冷暴力发生的概率和其给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我国相关教育工作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发现,校园冷暴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观念上的问题和教育体制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才能够降低校园冷暴力的出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邢春燕,王晶.中国校园“冷暴力”的舆情研究及对策分析[J].新媒体与社会,2013,(01).

[2]佘海霞.关注校园冷暴力,构筑和谐人际交往[J].科技信息,2012,(10).

校园产生的主要原因篇(10)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10-03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关注校园景观建设逐渐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普遍共识。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校园景观建设领域一直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模仿成风,千校一面,导致校园风貌同质化,学校特色缺位。

特色是一个或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或形式,是“这一个”事物的独特属性。创建特色校园景观是营造学校物质文化,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校园景观特色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它既能鲜明地体现学校的独特个性,又能成为学校历史的积累和沉淀,也能成为学校办学理念升华的载体。

诸多学校景观之所以丧失赖以存在的个性特色,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没有严格遵循特色校园景观创建的基本原则,导致校园建设迷失了科学创建的基本方向。所以,要成功建设特色校园,首要条件是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这些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

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届世界会议通过的《华沙宣言》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强调一切的发展和建设都应当考虑人的发展,“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这样的前提条件出发,无论对于怎样范围和性质的规划和设计,“改进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应当是每个聚居地建设纲要的目标”。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今天,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出发点是衡量一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标准。校园规划的主体是人,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于校园景观的营造中。现代校园景观的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要注重对人在校园中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校园景观,以适应校园师生的多样化生活的需要。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是教学环境,是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景观是无声的课堂,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大学校园中生活的主体是师生,师生的行为是产生校园功能的本源。师生的心理及行为决定着校园空间的使用方式,所以在规划前应注重分析师生的心理及行为。根据师生的活动规律合理地进行结构布局和交通组织,营构一个“为人”的环境而不是“人为”的环境。就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充分考查分析师生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of the people),以师生各种需求为尺度(by the people),设计出满足师生各种活动需要和尊重师生的心理需求(for the people)的校园环境,简称‘3P’,可以说‘3P’贯穿于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始终。

2 个性创造

从人性的角度看,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气质。任何人都是一种个性化气质的存在,个性化气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同理,校园景观也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气质的独特存在。不同的大学校园景观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校园景观的设计应突出校园自身的形象特征。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好坏,将对大学的发展和校园场所精神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把校园景观建设成有特色的个性化校园景观,成为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④

个性特色是指校园在布局形态与景观方面所具有的与其它校园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特征。现代中学校园的个性表现在他独有的地域性和人文景观上。校园的基本建设要凸现其地域特色。校园内的古树名花等等都是宝贵的犬然财富,如能在校园园林建设中充分利用,定能产生良好的视觉及环境效应。校园规划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利用民族和历史文化,要将办学特色和文化教育的历史传承,通过人文景观的精心规划、统筹安排来加以塑造,注意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与深层融合,并努力形成个性特色,向师生传达育人理念、审美信息和文化基因。

彰显个性必须坚持校本化景观设计理念。所谓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认为,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个性特色是校本化的应有之义。校本特色,又称为学校特色或学校个性特色,它是学校在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以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因此,揭示和表达学校本质,充分展现校本特色,是设计师和规划师在进行校园整体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历史是现实的基础,现状是发展的前提。高校在考虑其自身的发展战略时,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和未来面向,从而做出合理的定位,形成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对校园景观的设计和营造提供关键性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真正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个性风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3 文化特质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文化特质是特色校园景观的基本特质,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与景观的作用是相互的,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文化改变着景观。文化与景观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现代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高品质景观的标志,拥有文化内涵,就拥有了高质量的景观。大学作为典型的文化地,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文化要素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大学校园景观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的挖掘及表达的程度。每一个校园都有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这使校园环境更加多彩化而不是单一化。设计时在校园景观构成中加入文化要素,并不是无用之功,它使校园景观更具光彩,使那些无形的文化更趋清晰而不是萎缩甚至消失。在校园景观的表现中文化要素与其他要素相比,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使校园更具个性。而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选择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景观要素,展示本校特有的文化内涵,以视觉形象激活人们心中模糊的记忆,使记忆中的历史人物、故事、遗迹,在师生的头脑中逐渐显现,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还是一种新文化的产生过程。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要素,通过景观的重塑,更接近人的生活,并通过历史文化中有用的‘基因’与现代校园环境景观中的新元素进行重组,与之相互结合,构建出新的文化。

凸显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质,必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坚持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在尊重学校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扬弃与创新。校园文化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反映历史长河中“今天”的特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延续和文脉传承。因此,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原则,是校园景观设计应充分重视和大力倡导的。

4 生态自然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要素。现代景观设计的本质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美学规律,并融入某种人文思想内涵,通过创新思维和艺术构思,来改造和创建优质的人居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一个具有审美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环境,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

任何可能的景观方案都应该是以文化价值和生态知识为基础的景观设计。⑩校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景观生态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改善,而且能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维持校园生物多样性、异质性及校园特色的创造。同时,生态特色的加强,将使校园景观在生态性与经济性规律的作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校园健康发展的要求,又是设计者责任感和价值观的体现。创造生态特色的过程是具有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以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生态景观时,在立足于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基础上,合理设定校园增长边界控制,从整体考虑出发,从合理布局景观斑块,有效提高景观异质性和延长斑块周长以及提高斑块间相关性2方面人手,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再创造,使景观创造与生态原则相吻合,体现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以期形成景观生态特色,使高校校园景观系统得以优化,最终创造出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适宜的环境。形成有利于校园环境质量改善,促进校园建设和谐;有利于教育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的中心辐射作用,拓展辐射作用的传播范围,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传播的整体化校园生态特色。

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维持自然景观生态过程及功能,是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景观持续性的基础。校园规划要认真调查了解规划区域内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历史文化遗迹、湖泊以及大的植被斑块等,它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尽可能地给予保留、维护或整改。尊重自然原则还包括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生物气候、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使用当地建材和植物材料,尽可能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保证场地和谐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校园景观规划需要统筹兼顾,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周翔的设计方案,才可能成功创建特色校园,最终实现校园育人的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

2 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没计》,《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

3 葛现玲,《大学校园个性化环境景观营建探析――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四川建筑》,2012,32(2).

上一篇: 工业互联网的特征 下一篇: 品牌策略的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