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的起源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6 14:28:39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1)

(二)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需要分享最优秀的公安教育资源将全国公安院校的优秀专业和学科进行了有机集成。把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使民警培训教育最优化,从而促进民警队伍素质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提高。避免了公安院校教育各自为战,重复、低层次、粗放的教育。为国家节约教育成本。

(三)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公安教师和教官水平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对促进公安院校教师和从事公安教育的教官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公安教育网络化实现了公安院校教育与公安实战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公安教育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促使公安院校教师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对教师和教官都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客观地促进了他们对公安教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双网成果: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网络伸延到各个角落,对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院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内外环境方面,院校教育变成了全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并形成了一个由普通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新体系。这就为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从公安机关来说,公安部建立了中国警察网,各地公安机关也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共享平台,这也为建立中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借鉴。

(二)“金盾工程”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提供了保障为落实“科教强警”战略决策,1998年公安部提出在全国实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即“金盾工程”,1999年正式启动。“金盾工程”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程流”的目标。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格局。目前,公安信息网已覆盖32个省厅、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平力7万多个基层所队。“金盾工程”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三)公安校园网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各公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及院校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网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方面,不但加入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而且自发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事体系。如: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建立等。有些院校还在公安网中专门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供本地区公安民警共享。这都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障

(一)双网建设,理念领先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首要问题是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我们可以仿照公安部的模式实行双网并进,在互联网和公安网上分别建立公安教育资源网,以实现公安教育信息不同方位的共享。它应是涵盖全国公安教育系统,具有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接网功能。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理念上应明确:一是要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因而无论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民警、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反复需求分析,即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二是要体现公安院校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性质。一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在公安院校和全国公安机关之间用网络架起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公安工作的动态和发展;通过网络了解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公安教育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公安内部信息特别是违法犯罪信息不泄露。三是体现资源与信息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公安院校拥有各自的核心优秀资源,且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通达网络方式,使各级各类公安教育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成本,降低教育费用,使各教育资源形成聚合效益。

(二)分别接入,专门管理从一般意义上说信息共享是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被共享的信息在被共享时。一般需要相关的环境。根据公安教育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公安教育信息数据大部分来自各公安院校、公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基层,既有服务公安工作的内部环境,还有服务社会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能够覆盖全国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科所队等基层部门并能服务社会的双网环境。在具体措施上:一要使互联网和公安网分别接入,搭接无限的学习资源,实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三级管理。要把全国各公安院校所建的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不同内容和要求分别都搭接到互联网和公安专网上,建设互联网的公安教育资源网和公安专网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在学校教育和公安部门之间用专网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公安专网与校园网衔接后即可形成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两级管理模式:一级中心,即公安部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级中心,即公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是完善校园网建设,实现院校教育数字化。校园网是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主干,是基于公安院校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知识教育技术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18-02

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独立学院相互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就浙江省目前所具有的21所独立学院而言,处理好公共关系能够争取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为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良好的公众形象,意味着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雄厚的科研基础、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学风校风,这将为独立学院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生源。高校的教学科研、学校建设、社区综合治理、学生就业等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公共关系能为高校建立声誉,树立形象。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能吸引企业界投资、赞助,改善办学条件。校企联合能够拓宽办学渠道,实现校企双赢;可以使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办学活力。经过本组成员对独立学院教师、学生等的调研,本文将就公共关系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公共关系在塑造独立学院形象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的快速变迁,学校公关成为潮流趋势。学校必须了解不同学生家长的偏好与形态及不同传播媒体的性质、学习有效地运用公共关系,迅速传达讯息给目标大众。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公关活动,以塑造适合的学校形象,将影响学校的永续发展。

对于处于发展中的独立学院而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能强大起来,就会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难以立足,影响自身的发展。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各个独立学院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吸引、争取更多的优秀生源。在此种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公共形象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公共形象能够帮助独立学院在各个学院的竞争中取得各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独立学院拥有良好的对外形象有助于取得来自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但是,独立学院的资金筹集渠道有限,政府的经费支持就显得尤其重要。政府在办学政策、招生政策、教学及科研经费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公关形象能取得更多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优势。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搬迁诸暨校区,诸暨市政府投资1.8亿元建设新校区,这与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密切相关,同时校址的变迁,也将为诸暨市政府带来乐观的社会效应。

第二、良好的公共形象有助于独立学院吸引企业投资。独立学院在办学时拥有更多的自,但是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是企业与社会的投资。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有良好的高校形象将更有利于吸引企业及社会的关注及投资。独立学院拥有良好的对外形象,容易被企业所感知并取得好感,就更便于企业找到合作的契合点,取得企业信任与资金支持。企业是盈利性的社会组织,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做得好,学院形象好,知名度高,才能获得企业的青睐与支持。

第三,独立学院拥有良好的形象就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优秀的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优秀的生源可以提高独立学院的总体素质。学生素质高,取得成就的机会就相对提高,学院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就相应提高,学院的名声也就打响了。另一方面,优秀的生源也是外界了解独立学院的一种途径。每年填报志愿时,学校的知名度、学生就业率、毕业生的素质问题都会成为关注点。家长、学生在选择同等级别的学校时,一般都很关注学校的形象以及外界的口碑。

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为中心的调查中发现:通过招生简介了解天目学院的人数占28.04%;通过亲戚朋友同学介绍了解天目学院的人数占29.91%;通过学校网站了解天日学院的人数占23.36%;上大学之前根本不了解天目学院的人数占18.69%;也就是说有81.31%的学生是了解了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之后才选择报考的。可见公共关系对于独立学院的招生项目是有着极大影响的。现在电脑的普及,网络的畅通,对于做好学院网站,通过互联网来宣传学院也是扩大知名度的好办法。天目学院正快速发展中,2010年更名,13年天目学院又将搬迁去诸暨校区迎来崭新的机遇,信息的变更也难免造成部分人对天目学院的一知半解。对此,天目学院更应努力发展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学院形象以吸引生源。由此可见,在招生工作上,拥有良好学院形象的独立学院更具竞争力。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良好的学院形象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仍然有许多学院忽视公共关系的作用亦或错误的理解了公共关系的作用。

首先,改变独立学院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大都认为学校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教学的积累形成,认为只要教学的效果好,良好的学院形象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在公共关系方面不作为。这样的想法可能在过去是适用的,但在如今的现实情况下却是不适用的。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电脑网络、人人、微博等交流平台的出现,宣告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独立学院如果不注重运用公共关系,就会在与高校的竞争中落败。从独立学院来看,全国目前已经有319所独立学院,浙江省目前有21所独立学院。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独立学院相互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尚处于新的教育模式的独立学校来说,形象的塑造工作更是不可忽视。

其次,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建立具有合作精神的团队。独立学院在发展时,有时会忽视学院内部老师与学生的需求,没有发挥独立学院的内部优势。公共关系不只是塑造学校的形象这一功能,还具有强大的交往功能。交往功能是高校运用沟通、协调等手段,维系原有关系,发展新型关系,建立长远关系网络,为高校创造“人和”的环境,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大学的产生离不开交往,大学发展势头的强弱更与其交往能力密切相关,在全球冲突加剧的今天,倡导大学交往功能的呼声正日益高涨。公共关系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是组织分工与合作的基础。独立学院的公共关系建设,不能忽视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

最后,独立学院内部的公共关系存在着止步不前,举步维艰的困境。很多学院在制定相应的公共关系工作后,就一直沿袭着旧的工作没有省时度势、与时俱进。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利益需求和获得并会不断地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关系工作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那么独立学院就会失去竞争力,学院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了。

三、运用公共关系建立独立学院良好形象的建议

首先,改变独立学院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独立学院要改变公共关系不作为的管理方式,内部公共关系工作要与时俱进,以推动独立学院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利益需求和获得途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独立学院的公共关系工作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积极了解学校内部师生的需求,把公共关系工作做好,使独立学院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竞争力。天目学院在搬迁诸暨时,也应时时关注学校内部的公众需求,把公共关系工作做到位。让独立学院能树立更加好的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浙江农林大学天日学院即将搬迁诸暨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更加急迫的需要进行舆论宣传与形象塑造,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公共关系活动从内部做起,向外部辐射。开展独立学院的公共关系,首先要把学校自身的内部工作做好,为开展外部公关工作打好基础。开展学校内部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全体师生与学校目标保持一致,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代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外部环境,从被动适应外部环境到主动影响能顺利实现。为此,协调各种关系,向外部环境这一转变对现代学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学校主动影响外部环境,争取外部公众的合作和支持主要是通过开展外部公共关系实现的。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3)

1 问题的提出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理论问题。围绕此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这种倾向在学术界占主流,目前在国内出版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著和教材大多数都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下面的子学科,或者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理论、技术在公共部门雇员管理的特殊运用。笔者认为,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子学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对二者关系的严重误解。本文拟从历史的、逻辑的视角论述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自的发展历史,揭示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关此问题的探讨,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科研、乃至学科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在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之所以这样讲,我们可以从国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发展历史的文献中得到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是此前的雇佣管理实践的集大成。它既是企业组织管理应对环境变化的产物,也是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和手段的集合。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企业自身的情况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雇佣管理实践。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变化,这些包括:日益加剧的国际产品市场的竞争,来自日本的威胁,工会组织的削弱等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日本的威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理论界和企业界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面对来自日本的威胁,欧美的学者和企业家想从日本企业的成功中寻找管理方面的秘诀,日本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理念、方式及管理模式对欧美的管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与过时的观念相联系的人事管理的代替者让人耳目一新。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此前的雇佣管理--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PM)的继承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继承了以往人事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或雇佣关系管理的最新形式或发展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而在此之前,组织中的对人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或阶段。杜尔伯恩(J. Dulebohn)等人将雇佣管理实践的发展分为11个阶段:前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现代公司和管理资本的出现,科学管理、福利工作和产业心理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出现,人际关系运动,产业关系的黄金时期和人事管理保持职能,工作生活质量时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出现,战略焦点时代,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科学管理、福利工作、产业心理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合并而形成的。这种合并还在继续,并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明显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交叉学科,来自不同学科的管理实践者和学者就雇佣关系的各个方面交换各自的观点。通过从不同的学科吸收理论和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继续进化。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进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就是公共部门雇用的各类人员,也就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公共企业和非政府机构雇用的各类人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共部门依照法律对雇员行使管理职能与活动过程的总称。

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经历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全不同的发展历程。根据罗纳德·克林格勒和约翰·纳尔班迪的研究,美国的公共人事管理的演进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恩赐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与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反优先雇佣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可选择替代的组织形式、机制和弹性雇佣关系。他们还分析了中美洲一些个国家的公共人事管理的历史,在他们看来,虽然中美洲国家的公共人事管理发展历史与美国发生的演进历史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可以说中美洲国家的公共人事管理制度经历了与美国公共人事管理制度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

而在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 Henry)看来,美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演进大致分为7个阶段:守夜人时期(the Guardian Period,1789-1829)、分赃制时期(the spoils period,1829-1883)、改革时期(the reform period,1883-1906)、科学管理时期(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period,1906-1937)、行政管理时期(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eriod,1937-1955)、职业生涯时期(the professional career period,1955-1970)、职业公共行政时期(the profess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iod, 1970-现在)。

对比于美国的公共人事管理发展进程,英国公共人事管理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君主恩赐制、资产阶级革命革命以后的个人赡徇制、资产阶级两党政治建立以后的政党分赃制以及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等等几个阶段。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中,虽然也借鉴、吸收了科学管理、人际关系学派等理论成果,但从总体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完全有别于人力资源管理。

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或普遍原理。今天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存在一些相同点:如相同的基本理念,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基本职能与方法。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客体都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本质的差别。

第二,从概念关系方面讲,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包含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公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

第三,从学科关系方面讲,根据我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分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不同的一级学科,前者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后者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第四,从学科发展历史角度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各自的演进历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仅仅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管理方法与技术。

第五,从学科发展趋势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模式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发生了变革。曾经支配20世纪绝大部分时期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经转变为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试图把现代管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逻辑规范结合起来,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较,新公共管理更强调:对顾客、产品与结果的关注;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与绩效测量方法;应用市场与市场机制来取代中央集权型管制;竞争与选择;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来下放权力。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基于两种理论,即官僚制理论和政治官员与行政人员相分离的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也有两个,它们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并不是要广泛地、不加鉴别地采用私营部门的方法,它所指的应是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公共管理。这就要求考虑到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别。”

在私营部门管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如下的变革:行政向管理转变,前者主要是执行指令,而后者意味着实现结果,并为此承担个人责任;执行向决策转变,关注过程向关注结果与目标转变,这意味着新公共管理更强调:对顾客、产品与结果的关注,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与绩效测量方法,引入战略管理;终身雇佣向柔性雇佣转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必将产生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必然会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借鉴。法纳姆认为,在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雇佣关系有五个主要特征—人事职能更具有战略性、注重效率、柔性雇佣、双重雇佣关系、政府古典式雇主形象的改变。“在此情况下,政府的人事职能似乎日益依托私营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HRM)理念及其流行模式,并把它们应用到公共服务的一些特殊领域”。但公共部门雇佣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有其自身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应用必然有局限性,不能完全照搬。

5 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分两方面来概括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从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归属等角度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雇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各自独立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有其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子学科或组成部分,是对二者关系的严重误解。

另一方面,在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转变的背景下,私营部门管理理论成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两大理论基础之一,私营部门管理技术被移植到公共部门管理领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相应的变革。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借鉴、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也是一种学科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Gerald R. Ferris, Sherman D. Rosen, and Darold T. Barnum.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Blacwell Publishers Inc. USA, 1996, 第18页.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4)

[分类号]G250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多类型图书馆集群(公共馆、学校馆、科研馆、企业馆、街道馆等)逐渐发展成为资源共建共享的生力军,如上海中心图书馆体系、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东莞集群发展模式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与方兴未艾的多类型图书馆集群的实践探索相比,其理论建构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实践的热衷。作为一种图书馆实践,其在探索中不断前行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以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理论上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概念、原理和理论,以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其实践。

1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的内涵理论

1.1 内涵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图书馆之间通过达成多方协议组织起来的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提高区域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它是一种以知识资源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邻近为特征、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图书馆个体有机构成的社会“生态群落”,如同一个环环相连、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它是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图书馆组织与生存形态的映照,体现着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趋向。多类型图书馆集群具有集群系统的生态性、集群实体的异质性、集群资源的地方性、集群服务的直接性与互动性、集群网络的节点性与枢纽性等特点。

1.2 理论框架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图书馆集群在理论上存在一个多序列、多层级的概念体系,实践上受到本体性因素和条件性因素的制约,由此可以建构一个包括本体论、领域论、条件论和发展论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由主体概念、下位概念与旁系概念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理论框架包括:图书馆集群本质论,主要研究图书馆集群概念的内涵、起源、性质、特征、作用等;图书馆集群领域论,主要探讨图书馆集群的种类、范围;图书馆集群条件论,主要讨论图书馆集群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图书馆集群发展论,主要研究图书馆集群的运动状况、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规律。把握图书馆集群的理论框架,将为其研究与探讨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

1.3 多学科性

综观学者对图书馆集群的研究可以发现,它在学科归属方面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不能单纯归属某个学科。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其发展问题。这体现了图书馆集群的多学科性,表现为:哲学终极关怀角度体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多大自由度的知识获取上;伦理学视野下指找到适应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道德规范,给予读者以公平获取资源的机会;社会学视野下是要为大众提供普遍服务;经济学视野内指服务资源的公平配置;服务学视角下倾向于关注服务过程公平;法学视角下是一个人权问题,关注服务权利的法律保障与实现。这为我们多侧面认识图书馆集群提供了基础。

2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公共性理论

图书馆是保存与利用知识的中心,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集群的公共性。①公共性是图书馆集群行使公共政策的依据。以图书馆的公益性、均衡性、公平性为核心的公共性,是现代图书馆公共政策理论的前提。②公共性是公民获取图书馆集群公共利益的存在之所。一方面,公共利益存在于规范个体寻求其私人利益的努力之中;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又可被用来为私人利益的追求,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普遍分享的价值,即公共利益自身有一种道德价值,它不能还原为私人利益的加和。这种不可还原性表明,公共利益有其自身的本质,它是公共性的具体化。③公共性是实现图书馆集群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基础。公共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有人享受了这部分资源,就意味着其他人享受不到或享受得少,导致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不是完全均等的分配,而是在承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差距的分配。实现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关键在于,运用公共性实现资源在不同主体、不同区域分配的均等化。

2.2 资源共享理论

资源共享的实质是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共建与共知是共享基础,共享又能很好地引导共建,同时共享需要多种形式来实现,多类型图书馆集群便是其中一种。①图书馆集群是基于资源共享理念形成和发展的。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是集群形成的最初动机。资源共享意味着每家图书馆不必购买所有的资源,使图书馆原来的仓储积累、备用资源的基本结构有可能转变为选择积累、目标资源的运作模式,而后者则必须在合作、共享的大框架里方可实现。这种集图书馆单个力量形成的整体利益及共同分担费用以降低成本的经济行为,使得共享资源成为可能。②图书馆集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资源共享,由最初的文献实体共享(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发展为书目资源共享(联合书目、联合期刊目录的建设),进而发展为资源协调共享(联合购买文献资源)、业务共享(参考咨询、自动化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共享(职工培训、图书馆管理)等,可以说资源共享贯穿于图书馆集群发展中,且新的服务手段(集团采购、建设特色数据库、资源合作保存等)也成为集群参与馆共同合作的内容。③图书馆集群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组织方式。参与集群的图书馆在资源上存在着差异,由此形成了各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图书馆集群是建立在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基础之上的合作形式,它借助资源的流动,使资源被合理地调节和利用,即优势互补。每个参与集群的成员馆,都可借助资源的双向或多向流动,使资源获得某种质和量的放大效应,从而形成一种资源扩充效果。

2.3 资源集聚理论

集聚理论认为,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资源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资源群,从而提高资源效率。图书馆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它竞争的优势是拥有或者控制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与能力,不同图书馆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存在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竞争能力。为了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图书馆必须不断积累资源积聚能力。而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完全拥有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需的全部资源。于是,谋求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利用双方或多方资源的互补来完成资源的聚集,就成为一种必然。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提供了一种从其

他图书馆获得必要资源的途径,把来自不同图书馆的互补性资源组合在一起,使资源价值达到最大化,促进核心能力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综合技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2.4 文化自觉论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图书馆集群发展的目的――资源共享,是实现多元文化发展的共同体。承认差异、多元共处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资源共享的一个基本准绳。费孝通先生20世纪90年代提出“文化自觉”论,并将其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果承认资源建设是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那么“文化自觉”无疑也是指导资源共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这一论点出发,就要重新认识“拥有”和“存取”的关系。集群内的各图书馆是根据其地域、历史、经济、文化及自身特色选择和建设自己“拥有”的资源,而在地域、系统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中,各图书馆既是资源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又是终端用户,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分别建设不同的馆藏,做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最终各个成员馆的核心竞争力聚集起来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5 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核心是整体观念,基本思想是把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系统,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是一个系统,应将其置于系统化的思维框架中,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探讨其协调运行的内在机制,促使其整体效益的发挥。构成图书馆集群系统的各子系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处理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注重各成员馆之间的协调,是保证图书馆集群这个大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其运行涉及到各个成员馆和许多领域,各成员馆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集群参与馆之间的关系。

3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发展的动因理论

3.1 价值链理论

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不断地创造价值,而价值的创造过程又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却又相互联系的服务活动,如研发(书目、数据库、数字化资源等产品开发)――传递(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生产(数据库、光盘等)――服务(除基本服务外的外包服务、生产能力、服务能力)等,这一系列服务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价值链。价值链理论认为,图书馆不可能在每个价值环节都具有优势,但可通过集群,借助成员的成功因素、价值链上的优势环节,求得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这是图书馆建立集群的原动力。从价值链理论看,集群实际上是双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集中于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完善本图书馆的增值活动链,从而实现服务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2 共生理论

共生是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要素构成。共生理论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双赢和多赢…,从图书馆集群要达到知识共享、合作研发、降低服务成本,而后共享服务收益的目的来说,它是一个利益共生系统。从图书馆集群产生的目的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效益等都涉及到图书馆集群的利益。因此,共生是图书馆集群存在的原动力。对于图书馆集群而言,成员馆就是基本共生单元,包含各图书馆之间的同质共生单元和网络、书商、图书馆与集群等四者的异质共生单元。所处的制度和环境就是集群共生环境。因此,图书馆集群也包括共生学的三要素:共生单元(集群内的各个图书馆与网络、书商),共生模式(集群的合作和运作模式),共生环境(集群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4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的管理运行理论

4.1 原则理论

原则是方向,图书馆集群的发展理论上应秉持以下原则:①同质性与异质性统一原则。集群内各馆的功能是利用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由于各馆资源内容不同、用户需求不同、服务模式有差异,因而表现出异质性特点。实现二者的统一,既强调服务目标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因馆而异,体现各馆服务的特色性,有效防止资源的同质化倾向,要做到集群资源普及性与专业性、特色性与共同性、服务重点与普遍的三个统一。②资源整合与用户互动相结合原则。资源数字化是集群建立的基础,而各种数据库资源的访问方式不同、检索界面不同,使每个数据库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因此,集群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和异构数据库的集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集群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为集群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资源整合是集群的基础,用户互动是集群的目的,而技术是集群建立的关键。

4.2 态势互动理论

集群的生态性决定了生态学中生态位的态势互动理论对其适用。集群的生态位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时期、特定资源环境中的生存位置,是它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形成的一种共存的状态,具有态和势两种属性。态是指它的发展状态,势是指集群环境下,图书馆控制的环境资源和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态势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作用机理是:由于集群发展的实质是其态势的增长,因而在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持续竞争中必然既含有态的因素又具有势的成份,而集群各馆在态与势上的力量对比又影响着集群中资源的配置,对各馆的成长又产生不同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产生的互动,动态地影响着图书馆自身以及对集群资源利用的力量变化,影响着图书馆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既包括态的增长(规模、服务质量、馆藏资源、技术等数量状态的增长),也包括势的增长(资源获取和利用能力、信息共享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影响能力等的增长)。这种态势的增长必然导致集群中处于平等关系图书馆之间产生激烈竞争与频繁合作并存的局面,正是这种竞争与合作,才使得图书馆集群不断向前发展。

4.3 协同进化理论

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就是图书馆与环境之间磨合的过程,即生态位的控制过程。从集群角度看,它的发展与进化不仅受到自身适应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环境和与其他图书馆相互之间竞争协同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生态位来体现。集群生态位的协同进化,是由于其内部各图书馆的生态位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冲突,当各图书馆生态位相互补充时,产生的内部生态位协作,是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协调共生和螺旋式上升的进化,是集群中某一图书馆生态位通过自身进化来影响其他图书馆生态位的进化,同时其他图书馆生态位的进化又改变着该图书馆生态位自身的进化路径,最终导致整个图书馆集群系统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进化。其强调的是一种协作竞争的理念,并不强调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同化,而是要求图书馆间建立一种互惠共生关系,使图书馆集群系统更加稳定和协调。

4.4 机制理论

机制是集群发展的保障,机制理论如下:①供求机

制。供求机制在集群运行机制中起着核心的作用。集群的建立正是为了解决图书馆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知识供求矛盾。资源供给要求有资源需求,而资源的需求又要由供给来满足。图书馆资源的供给与需求都要求对方与之相适应。如果供求双方彼此适应,供求就平衡了。反之,就会出现供求矛盾。②控制机制。集群的控制机制是指审查读者资格、约束成员馆行为、规范成员馆服务运转,分为外部控制(集群对于读者和相关企业的控制)和内部控制(集群对于成员馆和集群资源的协调)两方面。控制,一方面可以维护良好的借阅秩序、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集群对于读者行为进行追踪分析,从而调整馆藏资源,最终更好地服务读者。③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根据图书馆运营结果和读者的反馈来调整集群的活动,其特点是根据过去的活动情况调整未来的行为,分为接受反馈机制(集群内部自身检查发现问题和外部提出建议)和反馈调整机制(针对问题的集群内部磋商、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向政府有关方面进行报告)。集群的这些机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调节,共同构成集群运行机制,成为集群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

4.5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使用,产出是社会生产成果被分配使用的方向。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图书馆,不要求取得经济上的回报,使核算服务成本的必要性大大减少。然而,信息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集群,政府、社会对其投入后,开始注重其产出以及能否产生效益和产生多大效益。研究者认为,图书馆的投入是可以通过计算产出来判断其价值的。但要对集群的产出结果做出准确的计量,又是颇为困难和复杂的过程。因为集群的投入产出现象,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集群组建后,不仅包括国家和社会的财政投资,还包括集群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产出主要是指满足读者需求数量以及各种科研成果。集群在运行过程中,要计算各种服务要素的消耗,比如为培训提供的费用、合作项目支出费用等,而图书馆集群的“产出”所得的收益,包括各种科研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优秀渎者做出的杰出贡献,为集群带来的公关效应等隐形效益。通过投入产出理论来研究集群的效益问题,可以考虑从多角度出发。如从财政投入主体出发,研究财政投入者的产出效率;从集群出发,研究图书馆的服务效率问题;从读者出发研究满足读者需求数量以及各种科研成果的效率问题;从社会角度出发,来衡量其投入产出效益等。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可以从中发现运作中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图书馆集群不仅可以避免单兵作战造成的重复性投入,而且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和综合性培养获得相对更高的“产出”。

5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发展的理论超越

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是一种主观体验、社会制度、现实状态和理想追求,是信息经济时代特有的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引入新的理论:①社会资本理论。新经济社会学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将是研究集群的一个全新工具。利用该工具从新的角度,深入研究图书馆集群的相关内容,如服务成本节约问题、信任问题、网络嵌入性等问题的理论。②生产组织形式理论。图书馆集群不仅仅是一种服务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我们知道,一种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整体结构和观念的变迁,图书馆集群正是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它需要更宽广的理论来支撑。③负面影响理论。目前,关于图书馆集群的论述几乎都是正相关关系,即都是正面的,对于它的负相关关系关注不够。因此,未来需要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明确理论与图书馆集群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如果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理论依据又是什么。④绩效评价理论。图书馆集群绩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搜集信息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集群活动所带来的服务效益、自身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对集群的绩效评价,目前仍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不足更是现实的无奈。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指标的评判,如资源能力、服务能力、研发能力、成员对集群的满意度等方面。这种基于单一指标的评判是片面的,有时会导致错误结论。因为集群在短期内,在指标领域没有取得好的服务成果,并不意味着图书馆没有其他的收益。因此,集群的绩效评价应更多地与集群目标、成员馆行为、运用数学模型理论对集群的定量分析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相联系。

参考文献:

[1]李东来,冯玲.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图书与情报,2009,30(6):1-7

[2]黄汝群.区域图书馆联合体演进机理及发展路径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33(10):84―86

[3]刘学平.理论视野内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的理性认识情报资料工作,2010,31(3):54-58

[4]张茂聪.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2010,3I(6):23―28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5)

图书馆法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继续教育的保障;是国家领导、组织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是调整图书馆系统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处理国家与图书馆、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它体现了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政策和宪法赋予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1]

一.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立法现状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领域的法治实践成效显著:一些全国性、系统内、地方性、行业自律的图书馆法规现已公布实施,基本保障了图书馆的合法权益,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发展繁荣保驾护航。

1. 2004年印发的《关于制定我国文化立法十年规划(2004—2013)的建议》中,已将“图书馆法”列入立法规划。在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图书馆领域的人大代表们呼吁进一步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步伐。

2. 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是我国建国以来文化设施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它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无偿划拨土地、无偿使用土地有了政策依据,也使我国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走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2]

3. 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作为我国首个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对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在于,它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决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3]

4.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9月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保障坏境。

5.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这三大系统都分别制定了本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条例。1982年12月文化部颁发了主要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1991年中国科学院颁布实施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条例》; 2002年2月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这三个文件成为我国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文件,在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图书馆服务领域所牵涉的相关法的不完善乃至缺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法制进程

至今适用于全国的图书馆法尚未出台。在各级教育法中也未明确规定学校图书馆的“必置制”性,未明确学校设置者设立图书馆的法律义务与责任。著作权在图书馆的限制仍需具体法律予以明确规范。未成年人法亦未能关注到条件适合的大中城市儿童图书馆的独立设置问题。

2. 立法条款内容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

公共图书馆立法文件大多是纲领性文件,对于一些需要明确规定的问题只做原则性、指导性的规范。缺乏法律强制性、责任机构不明确、内容概括性强、笼统模糊等原因,使得图书馆立法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3. 立法文件立法层次不高,法律强制力不够,执行起来存在困难

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法多以规程、条例、规章、大纲等形式出现(有些立法文件还附有“试行”、“暂行”等字样),大多属于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性质,多是表现为对图书馆的义务性规范,立法层次不高,适用范围有限。

4. 资源共享、馆际合作的法律规范缺失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三大系统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盲目追求馆藏资源大而全的倾向,造成人力、物力以及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在资源共享、馆际协作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立法规范,不少地方性图书馆法未把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图书馆间的协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5.有关数字化与知识产权规范缺失

在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多数图书馆都在大力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推动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图书馆的转型。馆购电子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各馆也在积极推进本馆特色馆藏及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建立具有本馆和本地区特色的数据库。

三. 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对策研究

1. 各级政府部门需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营造必需的政策支持环境,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纳入政府文化战略规划与目标体系之中。公共图书馆才能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效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成立图书馆立法和执法监督机构

国家和各省市均需成立图书馆立法机构,对国内外的图书馆立法程序、立法机制以及立法内容进行大量深入的考察、分析、比较和研究,为图书馆立法实践积累丰富经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另外,强化图书馆法规实施过程中的监管环节,切实贯彻落实法律的实效性和执行力,才是保证“有法必依”的重要手段。

3. 进一步完善与图书馆专门法相互适应、彼此配套、互为补充的相关法律条款,确保图书馆的良性运营与持续发展。

法律体系的完善,法规制度的健全,法律上保证图书馆应有的地位,图书馆事业才会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健康稳步发展。

4. 多途径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

以法律形式保障图书馆经费来源的稳定可靠,是解决图书馆经费来源的根本途径。具体法律措施一般是根据国民总收入,确定图书馆一定的投资比例或者根据人口数量确定图书馆事业的总投资,图书馆经费列入政府预算,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变化而变化。

5. 强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是当代许多国家制订图书馆政策的核心。资源共享、馆际合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图书馆管理政策中所秉承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等原则,也 应在图书馆立法中予以明确具体地体现。借鉴英美日等国信息资源共享的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我国图书馆立法须参照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协议,尽可能同国际惯例接轨,规范“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法律问题、馆际互借和文献提供中的著作权问题、文献复制问题、合理使用问题等”。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及《著作权法》等与图书馆法相关的配套性法律。

当前我国的图书馆法制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学术研究与立法实践相互促进的新阶段。随着各种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图书馆事业即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新轨道,在国家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6)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论其教学服务,还是科研及社会服务,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当然,高等教育也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是政府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它通过设立高等学校,向公民提供高等教育及发展学术研究来履行其“公共任务”。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政府要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结构,通过教育立法,将高等教育权力下放到学校,实现政府对教育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真正使政府由过去对高校“划桨”转向为高校“掌舵”;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承担起其公共责任,有义务、有责任利用教育资源这只看得见的手去介入、影响和校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路线和目标,促使其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物品的供给活动中来,以充实政府社会公共责任的履约能力。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核心责任:公平与效率

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源配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决定着拥有核心决定权的政府在高校发展的责任。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政府主导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是其必然选择,正如杨明(2007)所说“经济手段是政府向高等学校施加权力影响、渗透意志、获取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拨款权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根灵活的指挥棒”。但这种选择也要求政府秉着教育的公共属性,在资源的配置中坚持“公平”的原则。

同时,政府虽然通过主导资源分配,承担了对高等教育的调控责任,可以保障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维护教育公平的作用,但单靠政府权力配置所引致的资源管理过度集中、资源管理机构低效和资源使用绩效不彰等弊端也是显而易见。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来看,政府权力、市场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互博弈与制衡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资源配置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一元权力配置的格局被打破,多元权力格局正在形成,政府的职责不仅需担负起自身应有的资源配置公平的义务,同时还需引入竞争机制,在有限财力下通过强化资源配置绩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教育数量与质量的迅速增长,不断提高公共高等教育的供给。

二、绩效管理是落实政府资源配置核心责任的工具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PM),又称为“目标—导向”管理。20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管理理论之中,开启了公共部门从过去单纯追求行政效率和管理秩序,转而侧重服务质量、成本效用、“顾客至上”的新公共管理运动(New Public Management,NPM)。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有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对公共资源的绩效关注也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3E度量”逐步过渡到“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的“4E标准”,用多元价值标准体系来考核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履行。这种“四维度量”的考核模式,要求管理者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以公民为本,强化责任机制,引入“结果导向”,寻求资源为政府提高效率、效益和公平服务的新途径。

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是一种教育权利的普遍化意义,是政府主导资源分配的结果,它使不同性别、社会阶层、种族和地域差异的学生获得了平等的教育机会、资源和产出。但政府在保证全体公民享有均等教育机会的前提下,也须通过市场机制,约束教育资源在政府控制下的纵向配置,促使其根据资源的内在要求实现资源的横向流动,避免因政府过多干预而割断横向交易,导致政府资源配置因纵向操作而将资源配置的横向流动严重扭曲。同样,由于市场在自发配置资源时存在诸如市场信息滞后和措施盲目等弊端,会造成教育资源一定的浪费。因此,强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只是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两个维度,没有主次和轻重之分;并且“公平与效率”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效率”。与此同时,强调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实质就是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管理,通过运用精细管理手段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和控制,使教育资源从分配至使用均遵循提高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原则,实现教育资源“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组合。

三、实现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绩效管理的途径

(一)法制化是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美国企业管理领域学者最早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企业组织管理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及企业自身情况而对雇佣人员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它借鉴了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或用工制度管理的延续和功能增加及更新。是在长期不同环境的不同雇佣管理实践中积累而成。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势地位能够生存发展,就不断总结本身及先进国家的企业管理有益经验,学习吸收传统的雇佣管理和人事管理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善出现的偏差并优化完善创新人员管理制度措施,逐渐使人力资源管理在继承和发展旧有企业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新的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过程中有两大突出表现,第一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当时生产环境中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技术变革、工会智能逐渐减弱,组织环境中政府立法也有变化,作为企业负责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措施和方式上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2]。第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的时代背景促进了产业心理学、学科管理、福利工作及工作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融合,而且通过各学科知识理论和知识深化合并交融,使人力资源管理形成综合交叉学科,相关学科的变化发展也反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其行业顺利进行。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概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延伸不仅在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的就业实践,还广泛分布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机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公共部门就业人员可以不必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已经给予了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或权利),这部分权力可以用于服务型工作。

美国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比较先进成熟的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理念起源于美国。这一概念由尼古拉斯?亨利最初在十七世纪提出,由此中国很早也出现有关理论;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有着显著的关系,但它们都是以适应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为目的的,所以混淆是不科学。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提取国外的成功经验,经过不断探索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模式代替了“大财政”模式。西方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过程中是以政府预算制度为支撑,逐步建立起公共财政模式,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也要以完善的政府预算制度为基础,但由于公共财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单靠完善的政府预算制度来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并实现其目标是不够的。

政府预算作为公共财政的支撑,其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公开性对实现公共财政目标都有影响。假如把政府看作一个会计主体,那么政府预算所搭配和策划的公共资源就是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但目前公共财政、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这三者的发展阶段不同,人们越来越高呼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对提高其编制的科学性也拭目以待,而现在政府会计体系尚未明确和完善,因此,要真正实现公共财政目标,把以上述三者的“共同的基础”为基础进行有机的统一、协调和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理论综述

第一,公共财政有关理论。公共财政是一种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模式,以此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以国家为主轴的分配关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财政的投资领域只要是公共产品,其财政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来界定的,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也因此被构建起来。

第二,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有关理论。政府预算是一种以财政收支形式存在的未来一定时期内所需资源和可用资源的财政计划,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帮忙政府有效实施公共管理、增进公共利益。它既是一种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也是一种社会各方面监督公共资金的有效途径。

第三,公共受托责任有关理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则是受过责任在公共部门中的受托责任,它是受托责任的影子,它对政府等有关公共部门的职责行为规范起着先决条件作用。较之企业的受托责任,公共部门的受托责任比较复杂,另外由于公共部门所经营资产的特性,所以要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在公共治理中强调公共受托责任。

二、政府预算及其公开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第一,政府预算本身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不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在公共财政中都起着重要依托作用,而且它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资源规划也起着重要作用,各部门及公民的利益跟它的分配去向和分配原则息息相关。

公共财政主要是处理公共问题,并具备资源配置的职能,通过各种方法(如合理分配财政支出、政府提供服务或者公共物品和正确指导社会资金的流动方向等)来弥补市场缺陷。在其框架下的政府预算对各项公共投入的规模及去向的方案的明确性、合理性和公共性直接影响着公共财政的效率及效果。

第二,政府预算公开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由于社会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继续加强明主政治以及政府预算对公共资金的分配起着重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目光在关注政府预算,对政府预算的公开性要求越来越强烈。政府预算公开的法律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2008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政府预算的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体现了公民的知情权、让公共资金的流动方向更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另外还使社会各界人士更加通畅的监督政府行为。

目前中央在预算公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即有关部委的部门预算面向社会公开,但是其公开只是低层次的结果的公开而已。而西方国家和香港对预算的公开是全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协调,从制定过程到结果都向社会公布,这样才能实现对预算的高层次监督,更能够实现预算编制及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政府公共服务更具有透明性以及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意识,公共财政所追求的目标也会在此基础上得到真正的实现。

三、政府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政府预算所配置的公共资源就是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政府会计核算对象是政府预算所配置的公共资源。因为公共资金在具体投向和规模上受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所规范,所以在以政府预算为依据的基础上,政府会计在使用流程中对公共资金进行全方面的核算和管理。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会计不管在职能发挥上还是在目标的制定上都与公共财政目标紧密联系。

四、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的统一与融合

由于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强烈需要受托责任,从而兴起了能够考核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政府会计。对政府收支的分配和规划就是政府预算,其分配原则及去向直接关系着社会各部门及公民利益,政府预算既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也是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监督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途径。政府预算所配置的公共资源是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同时公共财政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是政府预算。因此所担负的公共受托责任就是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他们共同的基础。

在政府预算配置下,属于公共财政框架内的公共资源就是政府会计的对象。因此,在公共受托责任的共同基础上,就必然要求公开政府预算,由于公共财政所分配的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必然要求得到公开、明确具体的报告。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李建发.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J].会计研究,2006(12).

2、路军伟.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9)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伴生物,已引起诸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些基本问题,目前学界依然众说纷纭。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究竟如何界定

要科学界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首先要明晰何为公共信息资源。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田纳西州公共信息法案》中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在法律或法令以及与官方事务相联系下所收集、组织和保管的信息,具体包括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和为政府部门所生产以及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或有权获取的信息。而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中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等同于政府信息资源,是指那些主要为公共利用所生产或主要为内部使用但并不排除公共利用的信息资源。中国学者夏义望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反映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与每一社会成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涉及面广,既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也包括社会公益性组织等第三部门提供的信息,企业有时也提供一些公共信息或准公共信息。

借鉴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就是指由社会公共组织基于公益目的而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开放性信息的集合。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就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凸现公共性、绩效性和技术性三大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首要属性。所谓公共性指的是“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公共性限定要求公共组织在实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秉承公平、正义的信念,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依据,以保障社会公众的信息享有权利为前提,均衡各种信息资源分配行为,确保各种信息资源自由、高效、规范交流,进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绩效性就是要求公共组织在实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管理目标,激发自身的工作动机与活力,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挑战极限,追求一流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业绩,确保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高效运作。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是因为,公共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分布领域广,内容层次不一,要实现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作为手段和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加快信息资源采集、加工、传递与服务的效率。例如,为实现政府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功能,就应当依托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建立覆盖公共信息资源各个部门和机构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并且形成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提供面向公众的信息资源导航、检索与服务。离开了技术上的支持,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条件究竟如何看待

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必须具备适宜的条件。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绩,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条件更为充分,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稳步推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可贵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学术组织相继创立。如成立了江苏省信息学会、湖北省信息学会、浙江省信息学会等一大批学术研究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二是研究领域迅速拓展。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展开初期,学界主要是专注于借鉴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经验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所撰写的介绍性、通论性著作较多。此后,随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开展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出现了一系列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性质定位、价值取向、实践流程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学术交流相对频繁。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积极加强学术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逐步建立了学术研究的互动机制。

四是联系实际十分紧密。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引领社会,力求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杠杆。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运用条件日益成熟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金”字系列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如从1999年起,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到2001年,全国绝大多数乡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尤其是广东、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青岛以及国务院一些与金字号工程有关的部委等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逐步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政主要领导人的发起和推动,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是民主行政的推进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民主行政客观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必须合格充当公众的人,建立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责任机制和廉洁、高效的运行模式,始终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同时,社会各界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是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依法行政是科学行政的保证。我国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在法律上的肯定与支持,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际运行提供了保障。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推进究竟如何展开

3.1探索构建中国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中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要注意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但更要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有益成果,进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3.1.1着力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的发展力度和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发展的力度和成熟的程度。近年来,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取得了可贵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成果或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介绍,或是就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些概念性、内涵性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概括,尚未提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国化、本土化的宏观思路与具体对策,理论研究十分薄弱。这种状况使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缺乏更深层的理论指导和更坚实的理论根基。目前,新的环境和新的时代客观要求从理论上研究公共新资源管理的理论定位,把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中心线索和内部结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回答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探索其基本规律,从而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3.1.2凸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过去许多研究者热衷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纯理论的推演,忽视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变成脱离实践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逐步深入,要求研究者在继续重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视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操作层次和操作技术的研究,从实践中发掘新的研究课题,及时发现、研究、攻克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亮点问题,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从而为突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证性和应用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制度保障,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

3.1.3注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向互动

新世纪的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时把握国际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以及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动态进程、主要内容、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同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世界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根据实践需要确立并调整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围和重点领域,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这是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身之本。

3.2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活动,也是面向未来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逐步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

3.2.1明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本的控制,要通过对开放性信息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实践为民服务、造福于民、提高公众满意度的宗旨。

3.2.2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立法进程

应建立健全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如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公报法、行政程序法公共信息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隐私保护法、国家保密法、商业秘密法;公共信息存贮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包括统计法、档案法,等等。

3.2.3建立健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导机构

为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国公共信息资源协调管理机构,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社会公共信息。其具体职责是:负责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和运营;制定有关公共信息资源存贮、获取、传播的一致性协议,统一数字化信息或记录格式的标准,统一建网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网络运行的整体协调性;建立并管理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即按行政区划,指定几个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再由这些机构策划各自区域公共信息资源提供者,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团体、图书馆和档案馆及经济部门等,在这些机构间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共同体;开发具有可读性、可检索性的终端用户界面,以满足经验不足者和相关计算机用户的共同需求;研究开发相关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并提供人员培训。

3.3着力优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氛围

只有进一步改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运作环境与实施氛围,才能更好地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

3.3.1创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是在~定历史条件之下通过政治社会化所形成的管理信念、管理意识、管理态度的总和。它稳定或变革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规范、引导和调整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构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管理行为的深层结构。创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观念,就是要求社会公共组织摒弃那些被实践证明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形成新的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有效处理公共信息管理与社会服务之间,以及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3.3.2健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制度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10)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69-02

前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就认识到了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即在“五化两转”的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化、市场化时空被大大压缩。虽然一些工作仍在向前推进,但中国差不多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程,所以,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里面所面临的、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集中爆发出来。

对西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探索,正是基于目前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势下面临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上的诸多问题,不仅仅要从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内部入手,还应转向组织间边界的研究。在行政学中,相对组织内部的研究,组织间的边界问题的资料更难获得,类似于社会心理学。随着边界问题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它应当成为我们的研究重心。

一、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

(一)协作的概念

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就是协作。”政府是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政府协作也是组织间的协作行为。大量学者从组织理论对政府协作的内涵予以解读。有学者从组织间关系角度指出,协作就是有特定议题的利益相关者,自发组织参与到同一个过程中,彼此相互联系,通过共同的规则、标准和组织结构,对相关议题采取行动或共同决策。协作的必要前提是创造一个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广泛议题。从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界定,协作就是面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由松散而多层网络组织来领导利益相关者采取自愿行动解决共同问题的过程。笔者认为,协作有以下特点:协作是有目的的活动。协作更多表现为由两个或多个组织为实现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即“协作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有目的的关系”。

(二)协作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治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谈判、共同制定的规则和组织结构来相互处理参与者间的关系,决定或解决他们共同关心的事务,以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是比协调和合作更高层次的集体行动。“合作”是人们为了追求有益的目标,反对有害的目标而共同工作。“协作”是行动的结果,组织间在资源、信息等共享过程中共同应对某个公共议题,这种能力是单个组织无法达到的。由此可见,协作是两个或多个组织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责任的联合行动或共同工作。地方政府协作就是两个或多个地方政府围绕共同的目标,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责任的联合行动或共同工作。从环境主体的数量上看,跨行政区地方政府主体间的关系分为多边和双边关系。

(三)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沿革

目前,协作性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热门的话题。美国学者奥利瑞强调,“在过去10余年,公共行政中的一个新进展就是协作性公共管理领域的开拓。”在欧盟发达国家,协作性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公共部门管理者的一项核心活动,建立跨部门协作伙伴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跨地区公共事务协作治理安排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现实。在当代欧美学界尤其在美国公共管理学界,协作性公共管理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主流理论。它迎合了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要求,适用于解决部门间、地区间碎片化问题。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属于组织理论的重要理论流派,是研究组织变迁活动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与新制度主义理论被并列为组织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流派。资源依赖理论最早被应用于企业管理组织行为的研究。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组织无法产生自身需要的所有资源,当组织资源有限且无法自给自足时,组织倾向与外部环境中关键要素的掌握者进行交换,引进、吸收和转换各种资源,由此形成组织间的资源相互依赖关系网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没有组织能够完成自给自足。为取得组织生存所必需而又被其他组织控制的资源,组织必须与其他组织进行联盟,以取得所需的资源。因此,组织的互动就是组织之间资源争夺、保卫、巩固的合纵联盟过程。

根据该理论,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拥有充分的权威、资源和能力去实现政策意图,一个政府组织必须与其他组织联合,依赖外部组织提供的资源才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运行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多个行动者的协同工作。

(二)集体行动理论

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的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兴盛和发展起来。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研究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政府是由人组成,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的,政府的行为也需要人去决策,而这些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的特征。”“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牢牢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正如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指出的:“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三)行为博弈理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 (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是有关独立和相互依赖的决策制定的理论,其要回答的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双方所采取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决策主体的一方行动后,参与博弈的其他人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参与者为取得最佳效果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博弈论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博弈方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均衡。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能源危机的影响,针对官僚制结构僵化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弊端,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以“政府再造”为内容,以分权化、市场化、民营化为工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然而,新公共管理推进世界各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缺陷。在美国,以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将政府改革的天平偏向民主行政一端;在英国,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为整体性治理的出现推波助澜。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改革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被视做“后新公共管理”的改革趋势,其价值在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和继承基础上,针对分割和“碎片化”问题架构起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以协调与整合为核心的治理方式为政府改革提供思路。

不难看出,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经验与中国政府改革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其他公共行政研究范式相比,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是在反思传统官僚制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当今公共管理者跨组织边界工作的积极回应,提供了理解现时代公共管理的一种新的战略框架。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倡导协作在整体公共管理机构、整合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回应性与在整体化的公共服务、建立信息时代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结构、促进跨部门资源整合与共享等方面提高政府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协作性公共管理代表了当前公共管理新的发展趋向和研究路径。也可以说,未来的公共管理将是一种“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

对于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能够为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启发,帮助政府部门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格局,使之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的要求相适应。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也有助于弥补在维护群众利益、协调利益关系以及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纠纷调处机制上的缺陷。

参考文献:

[1] 郑永年.中国改革路线之变[J].南风窗,2007,(7).

[2] 胡佳.整体性治理:地方公共服务改革的新趋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3).

[3]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 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上一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下一篇: 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