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6 14:28:38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1)

在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在帮助个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很感兴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心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语言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积极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效延伸[1]。

一、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探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国外语言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二阶段是以瑞士语言学家斐迪南・德・索绪尔(Fa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三阶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第四阶段是以英国学者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语言学[2]。

2.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外多数学者将积极语言的研究融入到语言心理学研究框架中。截止目前,单独针对积极语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限,多数研究集中探讨积极语言的不足之处。坦(Tan)以企业采用积极语言的方式披露财务信息为研究对象,认为在投资者经验较少的情况下,采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对于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来说,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却会起到反作用[3]。卡桑久(Casangiu)则简单明了地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积极语言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过分赞美反而会降低他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4]。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可借鉴的不多,这可能与国外较为开放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外教师更自由的教学语言相关。伍德(Wood)指出,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让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5]。奥德(Ode)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词汇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对积极语言的使用要顺应环境,避免夸大其词导致反效果[6]。

二、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内语言学的研究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语言学,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训诂学,而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则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何九盈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的语言学和代语言学内容[7]。国内当代学者对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发表在《方言》《语文研究》《中国语文》《语文建设》《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刊物上。国内学者对语言学的系统研究,为积极语言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要追溯到1997年,乔新在《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一文中提出了积极语言的概念,但全文主要是从如何积累积极语言丰富学生词汇的角度进行论述[8]。随后,吴忠豪(2002)、周剑波(2002)、郑百苗(2005)等学者也从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执行理事长陈虹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彼特森的建议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本土的积极心理学应用思路――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HAPPY由H(Hope预想,期望)+A(Action行动)+P(Point关键点)+P(Process过程)+Y(Yield产品,收益)构成,并将积极语言定义为“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能够激励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模式”[9]。随后,学者们开始围绕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展开实证研究。

班华在《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一文中以陈虹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建议采用积极语言模式,如肯定、鼓励、赞赏和理解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10]。陈雪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一文中,以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滑冰的故事为案例,探索了父母应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热情,增加孩子的信心,最终让孩子爱上滑冰的有效途径[11]。孙煜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一文中,以实现工读学生幸福感为目标,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引入工读教育领域,根据实证情况制订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教师实施手册》,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12]。刘晓棠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探究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建议:具有正向肯定的语言需要经常说,如果需要指出不足,也要先表示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让学生感到有希望;而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要少说,带有负向肯定或者有恶意的语言绝对不能说[13]。陈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上,作了题为《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的演讲,指出积极语言是一种积极文化,积极文化更容易造就积极的社会、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人,并且详细介绍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内容及其应用,把积极语言研究推向了国际[14]。

3.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此外,国内学者近几年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为学生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视角。陈虹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展示积极语言是如何应用在教学领域的[15]。陈虹、陈淑贞在《教师应用积极语言,有助学生愉快成长》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能够增加学生“把事情做好的经验”,同时,积极语言从“方、原、作、过、表、态、新”七个维度,能够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16]。陈虹在《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运用“语言、情绪―动机、效能组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合对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影响,通过语言及情绪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学生的动机和效能达到最理想的状况[17]。史国荣在《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课堂体验,有效地激励学生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和自信心,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用积极语言,不要吝啬表扬[18]。贾雪伟在《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数学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积极语言教学,例如对于后进生,建议采用“你很聪明”“很有上进心”“老师很满意你的表现”等积极语言来引导其取得进步[19]。王汝敏在《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一文中从健全孩子人格的角度来探索积极语言的应用[20]。田万生在全国心理助人工作者指定用书《心理助人: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第二编“行为主义学派的助人方法与技术”中提到,在儿童开始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正确行为之后,应立即用积极语言对其进步情况给予表扬,引发其积极情绪,发现其潜质或进步之处,关注有利于其解决问题的条件,促进其模仿学习,确保强化效果[21]。而周海忠在《编辑的积极语言》一文中则以编辑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使用积极语言对编辑专业成长及出版行业发展的意义[22] 。后两位学者的研究拓宽了国内积极语言的应用领域。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不足,实证结果还没有形成系统。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依附于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专门针对积极语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具理性,除了研究积极语言的优势之外,也会同时关注积极语言的一些不足,对国内学者具有启发和指引作用。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水平。由于积极语言最终将服务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因此,应当加强对积极语言的教学研究,将理论与应用并举。在理论方面,要积极拓展传统理论的研究视域,开拓积极语言心理学;在应用方面,应不断探寻不同学科甚至交叉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让积极语言的研究能够突破定式,不断深入,尽快达到系统化、科学化。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学者在积极语言领域的研究有很多创新点,如陈虹所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其展开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未来,国内学者将对积极语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全方面研究(见表1)。

由此可见,有关积极语言及其HAPPY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将会进入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研究阶段,将会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应用研究提供模式,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陈雪,陈虹,吴文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语言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4(9):74-76.

[2]曾如刚.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潮[J].外国语文,2012(6):71-74.

[3]Tan H T, Wang E Y, Zhou B. When the Use of Positive Language Backfires: The Joint Effect of Tone, Readability, and Investor Sophistication on Earnings Judgmen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4,52(1): 273-302.

[4]Casangiu L I. Limits of Positive Language[J]. Management Intercultural, 2014,50-54.

[5]Wood C, Freeman-Loftis B. Want Positive Behavior: Use Positive Language[J].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2012,78.

[6]Ode S. Approach motivation as incentive salience: perceptual sources of evidence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word primes.[J]. Emotion, 2012,12(1):91-101.

[7]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8]乔新.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J].江苏教育,1997(12):16-17.

[9]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班华.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8):19-22.

[11]陈雪,陈虹.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J].心理与健康,2014(12):52-53.

[12]孙煜.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刘晓棠.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148-149.

[14]陈虹.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J].中国德育,2015(16):45-48.

[15]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16]陈淑贞,陈虹.教师应用积极语言 有助学生愉快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4(19):65-68.

[17]陈虹.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4(8):45-48.

[18]史国荣.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4(6):48.

[19]贾雪伟,戴时勋.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3):14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2)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以及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目的

 

不仅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培养积极人格、挖掘潜能。传统心理学致力于治疗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将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没有心理问题未必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而且是积极品质的增加。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张发展积极正面的情绪。教师应侧重采用正面案例来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面对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提升自我的动力。

 

第二,教育应注重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只是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积极心理品质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压力,加强情绪的管理,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的氛围极为重要。

 

(二)教育对象

 

不仅仅局限在有心理问题的群体,更放眼于整个社会群体。因为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更侧重于挖掘潜能,所以其教育对象除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是需要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个人能力的学生。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人格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对爱和美的感知力、创造力等。而积极人格的最佳培养方法就是加强积极体验,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学会满足,学会感恩,憧憬未来。

 

三、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Diener认为,心理健康具有多维性,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3)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可以促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讲究以科学的实验为基础,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可以是积极心理学的宣传口号与任务,利用心理学和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此来来研究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等,探讨如何使人类充满积极性。现在看来我们对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寻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等,以及对人类本社的优点和人类的美德进行,所以还要加强积极投入和寻求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目的是使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质,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存技能。研究方法主要是继承借鉴,摒弃传统的方法,使用建立模型,评估试验,干预过程和检验结果,所以它比主流的研究心理学方法更为机动,灵活和充满人性化。本文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并交代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也补充了一些积极心理学领域发现的新的问题。其中积极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庄子之间的关系也显示了世界文化的相通性与相连性,也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把积极心理学研究进行了一般归类。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正式产生始于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M.Seligman),赛里格曼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 它的提出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随着逐渐推广深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国际心理学大会于2009年6月召开第一届心理学大会,并由此集结出版学术会刊。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高奖――推普顿奖也是推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心理学者也对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简单评价,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建构,主要是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对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予以补充的。从国内这几年的研究状况来看,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相当薄弱。

二、SWB与各方面关系

1、生活与SWB的关系

SWB的标准是对其生活的看法和由于积极地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积极情绪特征,因此神经系统对于积极食物的反应强于消极事物,是一种多维度的个性心理特征。SWB 有三个基本特点: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SWB 大致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其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如:工作、婚姻、学习、健康、人际关系等。后者是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如:快乐、愉悦、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

2、人格特质与SWB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时,克思塔(A.Costa)和迈克瑞(R.McCrae)发现,积极情感、生活满意程度、消极的情感与人类的外倾神经本质相关,SWB产生的稳定性更多地依赖人格特质,并且人格特质还可以预测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SWB。外倾个体对积极事物的反应强于对消极事物的反应。SWB体验的基准线问题,就是指个体在先天神经系统影响下具有的一种体验SWB的水平。不同情绪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生理活动机制。不同的情绪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生理活动机制。

3、社会文化与SWB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SWB,就是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程度与较少的消极情感,个体应急反映不会太强烈,由此系统的安定神经系统就会使健康积极地行为增加式,从而抑制消极情感并增加积极情感。集体主义文化鼓励群体成员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强调个人兴趣要低于社会责任感,群体中和谐关系比展示自我更加重要。

三、经典的传统管理理论简述

麦格雷戈(D.Mcgregor)一位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X理论-Y理论”是西方较早的管理理论,他的人性假设论分为X理论和Y理论,分别对应性本恶和性本善。在麦格雷戈X理论与Y理论基础之上,摩尔斯(J.J.Morse)与洛斯齐(J.Lorsch)提出了超Y理论。世界上的人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无论X理论还是Y理论都不能适合某个人,总的来说,人们在工作中带着各式各样的需要和动机来。雪恩(E.H.Schein)进一步对人进行分类总结了,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四类;经济人、社会人、成就人和复杂人。

结 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已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当丰硕的成绩,当虽然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是有待解决,有些领域没有涉及到。但它反映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现状的一种实践要求,反是当代社会人类的真实需要,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而且运用积极心理疗法治疗某些病症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4)

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社会环境或自身因素的影响,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热情和积极性就需要发掘员工内心的乐观、勇于挑战等积极心理因素,规避消极怠工等消极的影响因素。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尊重、体谅员工,了解员工真正需求,才能充分使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而积极主动进行工作。例如IBM公司有一个非常激励人心的惯例,即为销售业绩优秀的员工在十分考究的场所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公司高层出席并且从始至终参与到此项活动中。这样的活动会让员工从内心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中坚力量,自尊需求和社会需求得到高度满足。良好的沟通和真诚的赞美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管理者要让员工真正感到被尊重被信任,才能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这需要管理者充分使用正面的信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员工感受到良好的公司氛围,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产生积极的工作状态和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应用,例如在沟通中,注意自己的坐姿,保持微笑,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并且放下负担。这些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心态,让员工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沟通中要注意双方地位的平等,真诚友好,保证沟通顺利进行。企业应把员工的心理资本即个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性与他们的智力资本相结合,更好地配置资源,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并且产生生气勃勃而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个体与组织。

二、引导员工对企业目标的正确认知

首先,管理者在设定组织目标时应综合考虑组织和个人的目标需求,为员工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协调。这就要求公司在制定目标时考虑员工的需求,在组织目标中加入员工最迫切需求的东西,从而吸引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联想集团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员工的投入,其使命之一就是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在企业使命中融入对员工未来发展的考虑,员工能感受到企业将自己视为一份子而不只是有雇佣关系的对方,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加忠于企业,乐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过程通过控制人-环境反应方式,并调节着环境影响。不同的认知传达了不同的感受,使人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也就导致了组织中员工的不同行为。管理者应亲自向员工正确传达组织目标的内容,通过相关会议或培训向员工说明组织目标与组织的发展、员工个人目标等的重要关系,引导员工对组织目标的正确认知,并做出正确解释,从而表现出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以通知公告的形式告知员工,每个员工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理解能力不同,认知风格各异,以间接的方式容易造成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误解和认识不清楚。组织目标要定期重申和强调,这也是对组织成员的监督,从而确保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5)

一、积极心理学与教育人类学研究相关的视角

教育人类学的鲜明特色是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质性阐释以及进一步的跨文化比较。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方面吸纳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借鉴其量化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探讨人类走向幸福的路径,[6]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范围上加强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可以了解“积极心理学”在不同国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特征,以及影响的变量有何差异。

(一)“积极心理学”的东西方视角西方文明史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历史,希望(hope)在西方文明中是一种强大的潜在力量。回望西方文明史,希望是一种让人由此及彼的动因性的、聚焦于目标的思维,它已经交织在西方文明的时代和事件之中,很难被觉察到,如同面包中的酵母一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中国谚语揭示了东方人观察问题的视角,东方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永久的流动之中,就像好事肯定会发生一样,坏事也一定会降临。反过来,生活的挑战也可能预示着胜利。好和坏的平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平衡的预期和渴望可以区别东方人与西方人,反映了东方人寻求最佳平衡点的世界观,西方人则在解决问题和监控进展时会采取更线性的方法。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视角维克多•埃尔(VictorHell)认为,文化(cul-ture)最初是指人类的耕作技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引申至精神领域。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伴随着人类对许多问题认识的深入,心理学界日益重视文化差异。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心理学,注重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和作用。[10]在此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日益丰富。西方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等方向。这些研究,在获得一些有意义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身处不同文化场景的心理学研究者探索。

二、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当前,教育人类学所重视的跨文化视角在积极心理学中已经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成果,下面择要概述。

(一)有关“快乐”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重视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快乐”作为其中因素之一,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家,快乐程度与收入的关系展现出差异性。如,在经济落后国家,民众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而在经济发达国家,两者之间关联甚少。除此之外,迪纳(Diener)所作的一个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也显示,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如,在北美文化中,人们认为追求快乐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而在佛教文化中,快乐则被理解成历经苦难的结果。

(二)有关“乐观”的研究“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当前有关“乐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并且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尤以塞利格曼的研究为代表。他将“乐观”看作一种解释风格,采取归因风格问卷(TheAttributionStyleQuestionnaire,ASQ)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TheContentAnalysisofVerbalExplanations,CAVE)来测量。国内背景下有关“乐观”的研究较少,只有以香港地区下岗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少数研究,如何实现“乐观”研究的本土化,将是未来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三)有关“品格优点”的研究“品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也是诸多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塞利格曼等人在参阅了大量有关“性格优点”和“美德”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在包括哲学和宗教在内的各种文化中,总共有200多种美德,他们从中归纳出6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这6个美德又包括创造性、好奇心、勇敢、毅力等24种性格优点。[16]“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也证明了这24种性格优点在各种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性。如,塞利格曼等人的研究展现了东西方青年人在此方面的普遍性。他们选取美国和日本青年人为研究对象,就这24种性格优点在研究对象身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分布的一致性程度很高。[17]不足的是,当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多在发达国家进行,文化场景和文化覆盖范围较为狭窄,需要更多的跨国界、跨文化研究。

(四)有关“感恩”的研究一般来讲,“感恩”是指个体在接受了他人帮助后,用感激情绪给予回应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跨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表达方式不一致。同时,埃蒙斯(Emmons)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感恩”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具有差异性。如,就“感恩”的内容而言,中国人感恩思想侧重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而西方人感恩思想则侧重于感恩上帝、感恩自然等。[18]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心理机制值得探索。

(五)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面对生活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跨文化研究证明这点与我国文化中的“逆境观”有相似之处。应对生活困境,不同文化场景下的群体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人面对困境往往认为“福祸相依”,有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韧性”成分。[19]另外,有关“心理韧性”的测验量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其在我国的适切性尚未得到验证。如何寻求较为适合我国的“心理韧性”量表,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六)有关“积极幻想”的研究“积极幻想”(positiveillusion)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或在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日益丰富,随之一个新的研究点逐步兴起:“积极幻想”有无跨文化性。针对此领域的研究,以海涅(Heine)和滨村(Hamamura)的研究为代表。他们通过元分析法,对东亚人和西方人在积极幻想方面的特质作了研究,发现两者差异性明显,相比于东亚人,西方人的“积极幻想”程度更高。[20]

三、“积极心理”: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生长点

“积极心理”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能促进人类对人性中积极因素的追求,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的。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也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田野工作中追求“积极心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积极心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人类学要警惕“积极心理学”等诸多心理学科目研究中所具有的通病,这是教育人类学追求“积极心理”的前提性条件。众所周知,不同的族群(ethnicgroup)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特定文化的背后隐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各族群和谐相处,在文化多样性中共同发展,正如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族群之间的价值观各具特色,不可能相互取代,更无优劣之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6)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鉴于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和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发

>>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实践研究 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的人格心理学课程设计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 浅谈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的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父母专业化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语言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积极语言研究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对学校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启示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讨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建设高校学生心理档案 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幸福课堂的实践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的汉语精读教材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主导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创新研究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的科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车丹丹.积极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政史地,2012(4):48—49.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22—231.

[4]赵昱鲲,陈虹,李益倩.与大师面对面——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8):8—1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7)

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所公认的,良好的师幼互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利于教师向幼儿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互动中学会了分享、协商、谦让和友爱;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安全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同时,良好的师幼互动对于教师也同样重要,不仅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文章从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师幼互动,希望通过不同视角为构建良好师幼互动提出建议。

 

一、师幼互动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于师幼互动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在对师幼互动的内涵研究之后分析如下:第一,师幼互动发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互动。第二,师幼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这两者必须发生接触。第三,师幼互动是一个循环过程,一方发起另一方反馈,发起者再发起,反馈者再反馈,就一个话题进行轮换形成一种循环的过程。

 

二、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师幼动的因素大致分为三方面,幼儿自身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第一,幼儿自身因素,主要是指幼儿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师幼互动的状况。比如幼儿的长相、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在师幼互动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由于幼儿自身的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对幼儿采取不同方式和态度。

 

第二,教师自身的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教育观念、管理观念、受教育水平、学历层次、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教学反省能力等对师幼互动产生的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幼儿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会使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在活动开展中不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都促使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环境因素,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规范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规模和师幼比。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师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与家长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幼儿园制度规范环境是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一日生活的安排和常规的培养,这都是影响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的相关介绍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提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比较有效和成熟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等方面。

 

1.关于积极情绪和体验方面的研究。这是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人类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目前研究者在主观幸福感、快乐和爱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众多的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开来的,人类的情绪比较复杂,很多情绪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积极的情绪对人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Fredrick提出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人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增加人的体力,提升人的智力和社会协调性等。

 

2.关于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成为很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Hillson和Marie借助问卷研究的方法,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相对应,他们对两种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并且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由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方面构成。可见具有积极人格特征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也表现的更加积极。

 

3.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很多的研究都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健康有益,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往往愿意相信一切结果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面对压力、疾病等事件时,拥有积极情绪的人面对压力时更加乐观向上,更加愿意沟通交流;当面对疾病时,拥有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和锻炼。

 

4.关于创造力与培养天才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如Guilford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包括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但由于创造力研究比较复杂,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

 

四、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积极的互动观念。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时往往不注重与幼儿互动的质量。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往往表现出反应较慢,有时候对于幼儿的互动意向和互动信号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有时意识到幼儿有这方面的互动需要却由于倦怠不予理睬,有时候由于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故意回避幼儿的发问,没有给予幼儿所需的互动。

 

2.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积极的反思与提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一定的反省、反思、学习、提高的能力。由于平时幼儿园工作较多,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反思和反省时间的现象,只是忙于应付工作和检查,这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去反思和学习必要的师幼互动技能。比如在教师互动中缺乏表达能力和互动方法的提升。

 

3.师幼互动中教师不注重营造积极环境氛围。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不注重积极反馈,往往消极反馈较多。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相比于其他国家幼儿教师更多的使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对待幼儿,一些教师较多的使用否定词语“不要”。师幼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重视规则,少情感交流。教师更多的是维护良好的教学常规,或者处理个别行为问题,教师的注意力也多停留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使得整个师幼互动紧张、消极和被动。良好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便于幼儿表达自己和发挥创造性。

 

五、积极心理学对师幼互动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更新师幼互动中教师观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不应该过多的关注人的弱点,而应该积极的去发现人的优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人心中积极的品质和正能量,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幼儿教师关注师幼互动中的一些细微的成绩,哪怕是学生在互动中的一点小小的进步,如多说出一些词语,一些句子,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安排得当促进了师幼互动的质量,也应该感到满足和喜悦,幼儿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积极观念,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中,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1.积极的儿童观。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要用一个积极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消极情绪,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真正的走进幼儿,细致认真的观察幼儿,捉住恰当的教育时机,真诚的与幼儿互动。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权利和义务,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与幼儿建立民主协商的人际关系,满足幼儿“小大人”的自尊。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耐心的对待孩子的提问,平等的倾听回应。

 

2.积极的教师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教师应转变教师观,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愿意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幼儿建立关系,增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提升对幼儿互动行为的领悟能力,积极关注幼儿的互动愿望,捕捉有利于幼儿多向互动的因素。教师积极进行角色转变,启发幼儿主动的多向互动,充分的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而不是简单的问答。

 

(二)积极心理学促进幼儿教师更积极的自我发展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充满挑战和收获尊重的职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持续的发展动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邪的幼儿,是需要贡献自己巨大热情和精力的。面对幼儿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和充满探究的纯真想法,幼儿教师感觉到自身的责任和动力,幼儿教师需要乐于学习、反思、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笔者认为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应着手以下几方面提升:

 

1.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积极心理学提示幼儿教师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释放压力,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和蔼可亲,表现出真实和善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幼儿的情绪。

 

2.提高教师表达能力。幼儿教师每天与幼儿发生互动,教师语言的输出质量直接决定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因此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时,应注意语言的使用。首先,改变对幼儿的称呼。如,教师为了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对幼儿的称呼,变“某某某小朋友”为“宝贝儿”或者叫其小名。其次,改变课堂言语,教师与幼儿互动中应注重情感言语的使用,少一些指令性较强的语言;对幼儿评价时注重鼓励幼儿的闪光点并多以鼓励为主;教师还应鼓励幼儿主动发问并积极的关注幼儿的问题;向幼儿提问时少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增加幼儿的表达欲望。

 

最后,改变体态语言。教师与幼儿互动中,体态语言也很重要。幼儿通过体态语言感受到教师是否真诚。师幼互动中良好体态语言应该是教师面带微笑,尽量蹲下身子平视幼儿,与幼儿交流;请幼儿发言时最好用手掌做出邀请的姿态;对于幼儿精彩的回应需要表扬时,应面带笑容、真诚的鼓掌或者“亲亲”、“抱抱”幼儿。总之幼儿教师应发自内心的与幼儿进行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或者走过场。

 

3.掌握师幼互动的恰当时机和有效方法

 

良好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掌握恰当的互动时机和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在创设活动时应做到了解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预设重点的互动内容并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其次,教学中重视幼儿生成瞬间,积极回应幼儿生成;最后,捕捉恰当的互动时机,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不专心、遇到困难难以深入时就要给予幼儿积极互动。

 

六、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要求教师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48—02

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有关生活意义的研究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1]。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新思潮,主要利用心理学当前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方面[2]。前任APA主席Seligeman在1997年就任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次年他在APA大会上的发言翻开了积极心理学行动的篇章,故Seligeman及其搭档Csikzentmihalyi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2000年他们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3]。由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于2002年的正式出版,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4]。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不仅得到了西方心理学家的关注,在我国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相结合。现今德育教育体系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没有实现良好的育人目标,现在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使用积极的评价目标和手段,去除消极的目标价值取向,最后形成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代替疾病的预防目标[5]。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积极心理学研究相结合,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以拓展。积极心理学以培养积极情感和塑造积极人格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营造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得以发展的心理外在环境。因此,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心理健康课程中,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能够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和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福乐体验、自我决定性、乐观、自尊、自信、宽容、同情、慷慨等积极的人格品质[6]。

二、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积极心理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三方面的应用。首先,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共同发展。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工作,因此,教师积累了如何解决学生问题的经验,但却很少关注那些处于良好条件下的学生的发展,从而只注意到了学生问题点却没有寻找学生的优点。当今,课堂教学受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从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教育心理,转向了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因此这也成为了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并且也是教育自身应该追求的价值核心。心理学的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并不单在于改变人心理或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更要帮助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学生的行为问题,还要从学生实际固有的积极潜能出发,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品质。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协调并全面地共同发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予以关注,能够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最后,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方面,积极心理学提供了积极的社会支持[7]。

三、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活动中,积极心理学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应用。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企业的招聘和选拔员工方面,拥有积极观念的人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往往能够轻松地面对工作上带来的各种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便面临不佳的社会经济环境,也能很好地应对。着眼未来的企业组织都期望所招聘的员工具有如责任感、工作热情、勇气、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积极品质,拥有一股又能对抗问题又能充满活力的积极力量。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员工潜能、开发激励措施、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在于其投身于令自己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中去,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理念和乐观主义的心态。因此,企业正在积极努力地创造一个制度,它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员工的动机和目标,使其能够能更好地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再次,积极心理学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心态管理中的应用。在培养员工积极地职业心态方面,企业要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依据,通过企业培训和文化建设着重培养员工感受快乐的能力,教会员工积极地思考问题,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幸福,体验事物的美好。最后,积极心理学在提升管理者管理魅力方面的应用,组织者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是十分必要的[8]。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使用积极应激管理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保持住这种状态[9]。

四、积极心理学在灾后心理重建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灾后心理重建的工作中也起关键的作用。首先,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心理紧张具有消解的功能。众所周知,消极情绪能够带来如血压升高、心跳变快等各种心血管的异常变化,而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有效地控制或缓解在应激情境下的消极情绪,让这些对人体自身有害的心血管异常变化快速地回归到正常基线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何种活跃程度的积极情绪都具有缓解应激下的生理激活程度的功能,如活跃程度较高的积极情绪——兴奋、欣喜等,和活跃程度较低的积极情绪——如满足、平和等。其次,在个体问题解决模式方面积极情绪具有扩建的功能。积极心理学实证研究验证:在积极情绪激况下,被试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表现得灵活、有较好的心理弹性、创造性,对外界的各种信息源保持更开放的态度,整体的思维和行为效率、水平较高[10]。再次,积极心理学发现积极的人格对问题评价与认知建构具有良性的导向。通过积极心理学干预启发、引导受创伤的个体对危机事件进行客观理智的再评价与再认知,让受灾者逐渐能够从消极中看到积极的方向,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并主动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些缓解了灾后心理危机。最后,积极社会制度是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在灾后心理重建工作中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与灾区特殊的文化环境相结合,才能够达到进行心理重建工作的目的,并修复心灵创伤,完善个体人格,使其日趋完善[11]。

五、小结

综述以上,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人力资源开发、灾后重建等方面都有应用。除以上方面,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家庭治疗、个性塑造等方面也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SeligmanM E P,CsikszentmihalyiM. Positive psychology : An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

[2]Sheldon. K.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03).

[3]胡月,欧阳珊珊,张竞文.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与评价[J].商业文化,2007(10).

[4]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2006(05).

[5]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6]Siang-YangTan. App 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put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practice[J].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2006(01).

[7]杨晓萍.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8(78).

[8]罗艳红,蔡太生.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8(07).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9)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新的领域,它的研究目的在于使积极成为重点并不断扩展——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行为、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积极的制度。积极心理学家更致力于研究“积极”性格品质,包括一系列被称为人类性格的方向的心理强度——创造力,谦卑和谦逊以及好奇心,开放的心态,热爱学习,深刻,勇敢,坚持,正直,审慎,自我约束,喜欢美丽和优秀,感恩,希望,幽默和高尚等。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的重要道德素养。几千年来,谦虚在推动中华民族迈向文明,走向进步,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当今建立健康祥和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历程中也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把握和认识“谦虚”的含义,了解谦虚行为的产生,关注谦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们继承与发扬谦虚的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一、 谦虚的概念 

 

1.谦虚内涵之古今对照 

谦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典型人格特征之一。“所谓谦虚,便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是卑己尊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朱熹说:“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以卑释谦。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远古,对谦虚的认识与理解大抵相同。即谦虚有两部分内容——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态度。简言之,一是卑己;一是尊人。“卑己”就是谦虚中较低地看待自己,是低己的部分;“尊人”是较高看待别人,以人为师的部分。谦虚这一传统概念在当代社会中固然存在其进步意义,然而我们更应该认识符合现代社会的谦虚的新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观念的不断加深,人们崇尚在竞争中个性的张扬,推崇自我推销展示的方式。然而在“自荐”过程中刻意融入行为主体的主观思想,夸大事实,便导致浮夸、虚假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一种风气。这使得人们丧失了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被一种歪曲的价值取向所左右。不切实际的“夸己”行为,必将导致“卑己”的另一个极端,即妄自尊大的“傲己”现象的出现。 

“卑己”与“傲己”正是两个极端,都不是正确、客观认识自己及对待他人的正确方式。谦虚要求道德主体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他人。 

谦虚并非需要“埋没”自己。孔子说:“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就是说应该主动使自己的才能为别人所了解。取“卑己”而代之的肯定不是“傲己”。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的才干与行为,前提应该是建立在自爱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尊重。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样,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正确评价他人。“尊己尊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谦虚”美德的准确内涵。而有人认为,“尊己”就是骄傲。事实并非如此。此“尊己”之“尊”实为“敬”,是指行为主体的内在志趣,而非对待他人的外在关系;是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价值的心理和行为。强调对自身内心潜在的修养,并把这种修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而实现尊人。“尊人”则是这种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表现。 

2.谦虚观念之中西比较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虚也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的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 

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谦虚”与雷切(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反而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 

 

二、谦虚的研究 

 

1.谦虚观念的相关研究 

所谓谦虚,指的是虚心,不自满(《辞海》,1979)。谦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虚、安慰、同情等(《心理学大词典》,1989)。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儿童对谦虚行为的定义与评价是儿童道德判断与推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谦虚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国内外都有学者对谦虚观念及谦虚行为进行了研究。 

从本质上讲,谦虚行为是一种说谎行为。谦虚行为的研究源于对说谎的理论研究。说谎(1ying)或言语性欺骗(verbal deception)是发展心理学的早期研究课题。其经验性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hartshorne &may,1928;piaget,1932)。作为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先驱者,皮亚杰(piaget,1932,1977)对儿童的说谎概念发展及其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他在有关儿童“说谎”概念的研究中,直接问儿童什么样的表现可理解为说谎。儿童的反应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年幼儿童把“说谎”和其他言语行为(如骂人)相混淆;6岁左右的儿童把不好的(坏的)言语说成是说谎。而有意性对这些儿童来说并不是说谎概念中的一部分。后来,儿童在定义说谎的概念时将坏言语排除,但仍然发现儿童不能考虑到意图因素。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年幼儿童的有关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判断主要依赖于言语违背事实的程度以及说谎是否受到惩罚。如果言语与现实相违背的程度大,或者受到了惩罚,儿童往往把其判断为说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儿童晚期。皮亚杰发现,只有到10~11岁的儿童才开始把说话者的有意性作为道德判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有意欺骗的行为更坏。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说谎的定义开始接近许多成人的定义。 

自皮亚杰研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说谎的研究没有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研究者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兴趣,有关说谎的研究又重新掀起了热潮,人们对有关说谎的发展才进行了严格的研究。布西(bussey,1992)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能正确判断在各种情况下是否说谎和说真话,并对说谎给出更消极的评价。布西(1999)进一步发现学前儿童对亲社会和反社会的说谎作出不同的评价。彼得森(peterson,1995)、西格尔(siegal)及彼得森(1996,1998)的有关年幼儿童如何理解谎言和失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熟悉的情境中,4岁和5岁儿童及一部分3岁儿童能够理解谎言和失误之间的区别。 

国内也有学者作了与之相关的研究。傅根跃、陈伟伟(2000)对7~11岁儿童进行谦虚道德评价的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没有谦虚观念的儿童人数比例显著减少,9岁和11岁有谦虚观念的儿童比例显著高于7岁儿童,且11岁儿童出现了一种后谦虚观念——认为人做了好事就应该承认,没有必要谦虚。傅根跃、陈伟伟(2001)对小学儿童进行了谦虚行为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谦虚行为不仅与年龄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傅根跃、王玲凤(2005)对小学儿童在集体或个人情境下对说谎或说真话的理解和道德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体观念对11岁儿童在说谎概念的理解上产生显著影响,他们在集体情境下更少将主人公的话判断为说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对个人真话的评价越来越消极,对集体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他们更多地从诚实和为集体两个方面陈述评价的理由。 

2.谦虚的跨文化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谦虚观念的建构。为检验东西方对于谦虚概念的差异性,萨拉·考克福斯凯(sarah kulkofsky,2006)等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室研究,以测量欧裔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在被公认的谦虚信念与自我关系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谦虚的概念对在西方和东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自我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在美国长大但有着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人们身上得以体现。显然,在东亚文化背景下,谦虚自我与相互依赖、自我批评及自我改善的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自我似乎与其独立和自我增强的文化规范不一致。 

莱科(k. lee,1997)等进行了有关加拿大与中国儿童说谎观念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在亲社会行为情景下对说真话的积极评价低于加拿大的儿童,而对说假话的消极评价则高于加拿大儿童。而在反社会行为情景下,两国儿童对说真话与说假话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莱科等(2001)对中国大陆、台湾、加拿大儿童进行了谦虚观念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台湾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在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谎的评价逐渐提高,而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真话的评价反而降低。加拿大各个年龄的儿童,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都给以消极评价,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真话则给以积极评价。傅根跃、莱科等对加拿大与中国的成人也进行了有关说谎观念的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成人把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界定为说谎;中国成人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给予积极的评价,而对同样情景下的真话给予消极的评价。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对说谎观念理解的文化差异,即中国的文化环境更为提倡“谦虚”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国内外学者对谦虚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比较一致地赞同源自《辞海》的解释,谦虚即虚心,不自满。但国外学者在谦虚概念的界定上却存在着多种意见分歧。如茱莉娅·德里弗(julia driver)认为,“谦虚就是低估自我价值”。欧文·弗拉纳根(owen flanagan)说,“谦虚的人能精确地感知自身的成就及价值,但却不高估它们”。而有学者指出,“谦虚就是要充分尊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对何为谦虚持有不同的看法。概念的界定是相关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明确及整合谦虚概念将有利于后续研究的进行,这也成为谦虚研究的首要任务。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篇(10)

摘 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是进行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积极课堂环境

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而课堂环境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教育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课题,伯登和弗雷泽 (Burden,Fraser,1993 )提出,过去20多年来,教育者一直将学习过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对学习成败的解释也从人的内在心理因素,逐渐转向对学习的整体背景进行评价的 “ 系统定向”上。而当前我国的课堂环境存在许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我们课堂环境建设当中来[1]。

1 当前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及弊端

当前我国的课堂环境总的来说是:整个课堂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课堂的氛围比较的单调,课堂的过程乏味,课堂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

(1)当前整个课堂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因为在我国的教学中还普遍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法,在三段式教学法中教授、练习、输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种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的真实需求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真正参与交际的机会也不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对来说更少,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课堂环境要依托一定的课堂目的,当前我国的课堂大部分是以应试为导向。这种课堂很大程度上成了语言知识课与语法分析课,只重视形式和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因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脱离整个课堂的目的来谈课堂环境是盲目的,因而我国的应试教育也是我国课堂环境的一大特点[2]。

(3)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我国当前的课堂环境还是大部分沿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不注重情感的交流,而实际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主导。由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着调控作用,所以充分注重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是营造良好课堂环境的关键。

2 我国课堂环境形成的原因及创建积极课堂环境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课堂环境最大的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的形成有其现实原因和文化根源。

2.1 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现实原因

(1)教师缺乏教学艺术。要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就要喜欢这门课,而喜欢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先要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到课堂环境,甚至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效果。而要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表明,许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也不愿意通过学习、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偏差。

(2)教学方法不创新。许多教师依然采用讲授法或一问一答的方法;有的课堂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环境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有的课堂教师采用了“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学生只有“答对”了,教师才放手;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惟命是从。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水平被置之度外,结果造成了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乃至学不好,课堂环境不好,学习效益低下。

(3)课堂教学缺少情绪感染。有些教师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不仅仅只是脑力劳动,还应包括情绪劳动,还应在情绪上感染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2.2 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文化根源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科举制的国家,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先生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因此,发展到现代社会,许多的课堂还是沿用古人的方式这也是导致我国课堂环境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应试教育也是深深烙刻着历史的痕迹,古代的文人要走上仕途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这一条道路,而整个科举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人本身的能力就导致整个课堂侧重于培养考试型的人才,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课堂都沿用传统的方式,整个课堂目的的偏离就导致了课堂环境的偏离,这也是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国课堂环境受现实情况和文化条件的制约,课堂环境比较的单调,课堂的过程乏味,因而课堂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环境表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生命向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课堂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人文性氛围;构建课堂生态;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在这样一种新的课堂环境的价值取向下,创造积极的课堂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而积极心理学在课堂环境中的运用,就是要帮助个体在积极的组织系统,即课堂环境中,不断聚集决定自身发展的积极力量,把个体的关注点转移到人固有的积极潜能上,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特质,通过个体不断壮大的积极力量,使其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恰好是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来讨论课堂环境是一种必然。

3 积极课堂环境

3.1积极课堂环境的概念

对于积极课堂环境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我国则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国内外学者对于积极课堂环境的定义是指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能够注重营造积极的氛围,教师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并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思考,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取得上佳的教与学的效果[3]。

3.2积极课堂环境的基本特征

(1)积极课堂环境的师生互为主体性

积极课堂环境中的师生双方互为主体,即在某些情况下,某一方主动发起营造积极课堂环境,但一进入积极课堂环境,双方就进入互为主体的状态。传统的课堂环境是老师作为主体,学生是作为一个被动方;在积极课堂环境中学生不仅跳出了被动方的牢笼还可以“反客为主”成为课堂环境的主体,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来主宰课堂,甚至可以改为学生讲老师听,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2)积极课堂环境的情绪互动

积极课堂环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个课堂环境中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在流动,老师的积极情绪带动学生,而学生的积极情绪反作用于老师,这就导致整个课堂在一个轻松惬意的氛围里完成。

(3)积极课堂环境的多元性

积极课堂环境的多元性既指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也指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多元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是指在积极课堂中可以从传统的教学黑板到多媒体到电影教学等教学载体的改变,也可以是网络教学,在教室以外教学等;沟通交流的多元性是指老师可以充分融入到学生当中,从传统高高在上的姿态到蹲下来和学生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交流成为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4)积极课堂环境的反馈性

积极课堂环境中师生的交流是多向的,因此,其反馈的途径也具有多向性。

第一,在教师—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反馈便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第二,在学生—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反馈便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行为和问题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第三,在学生—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反馈的则是同为积极课堂环境中教学信息的接受者的学生,对课堂教学信息的接收、积极课堂环境的感受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

4 积极课堂环境建设

4.1建设积极的课堂物质环境

积极课堂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等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课堂物质环境是进行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提醒学生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整齐的课桌、美观实用的板报等,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之中,从而提高积极课堂教学的质量[4]。

4.2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积极的情绪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师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有利于教师轻松的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目光、肢体等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可以从教师肢体语言的变化中窥见教师的心境,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肢体语言,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

4.3增强课堂趣味性

课堂趣味性的增加就会涉及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中的时间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教师对学生的文化了解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就处于活跃状态。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勇于担当、负责任的积极品质。

4.4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

积极的课堂环境不仅包括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包含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关系在积极课堂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学生间相互支持友好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和学习的动力,且有机会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学能始于全班学生,中间贯穿小组学习,组后结束时有教师的课堂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活动来促进良好学生关系的建立。

5 小结

对积极因素的探讨,是当今心理学领域最为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积极因素的作用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与理解心理学的功能与性质,重新认识人类自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与角度。通过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积极人格,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积极的课堂支持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现在还只是一种理念,仍然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师生互动策略、教师的教学状态以及奋发的学习氛围都可以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 [ J ].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张娟,李静.论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 J ] .新课程.小学. 2 012 ( 6 ) .

【3】黄敏.高校积极课堂环境建设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4】张倩倩,田良臣.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 [ J ]心理健康教育.2011(3)

【5】陈丽.试论大学英语积极课堂环境的创建及策略. [ J ].湖州师范学院,2006[8]

【6】田友谊.国外课堂环境研究新进展.[ J ]. 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7】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9].

【8】赵红霞.积极学习的课堂环境特征研究[ D ]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

上一篇: 创新思维带来的好处 下一篇: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