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5 14:33:32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1)

摘要:学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并且部分研究对该概念的界定有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理解成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二是其培养对象被限定为农村户籍的人;三是其教学内容被局限为农业技术。本文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地域包括城乡两地、培养对象包括传统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教学内容包括农业技术与非农业技术,并进一步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人才的中职教育。

关键词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三农;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26-03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并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政府针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例如,198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这是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最早的倡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献。随后,针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拉开了序幕。三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有着丰硕的学术科研成果。然而,通过研读该领域的众多文献,笔者发现学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定义不甚相同。例如,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也有学者将其理解成以农村户籍的人为培养对象的中职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农业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职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概念的模糊不清将阻碍有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会对其理论研究的顺利推进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因此,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并对此概念进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办学地域需含城市地区,不限于农村地区

许多学者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的“农村”理解为办学地域。例如,谢革新在研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时,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为在农村地区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再如学者赵艳红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界定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指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县、镇、乡、村等地区农村中职学校提供的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此外,还有一些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题的文章疏忽于对该概念进行界定,但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文中间接地表达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农村地区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如孙连勇在研究河北省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现状时,指出目前河北省农村(含县和县以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有279所。可见,他将河北省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定义为河北省农村(含县和县以下)中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

然而,当读到研究者薛路花所著的题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办学模式改革研究——以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的文章时,笔者感到十分困惑。因为邢台是一个地级市,下辖4区、15县、代管2县级市,这说明这篇文章研究城市地区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而这一论点与前文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农村(含县以及县以下)地区举办的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矛盾产生的起因就是按办学地域的方式来界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同时,如果“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理解为地域概念,那么其外延将难以包含城市中实际存在的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学生所接受的发生在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外延必然包含城市中涉农专业的中职教育和农村学生在城市接受的中职教育。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很多中职学校是创办于市级城市之中,而且这些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量来自农村;二是市级城市中的中职学校有一部分是招收涉农专业学生的。以上两点之所以可以成立的缘由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决定了我国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既要培养来自农村的学生,又要培养涉农专业的人才。

因此,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理解为办学地域是不妥的,而理解为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才是正解。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存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不能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狭义地解释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而应明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举办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在这里,先要探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的寓意(对于培养服务于“农民”、“农业”人才的部分将在后文概念辨析过程中逐一说明)。首先,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农民)聚居地。然而,在理解“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时,需要将“农村”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农村。由于不同时期的农村呈现出不同形态,因此“农村”的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次,传统农村没有乡镇企业、没有农村休闲产业等二、三产业。但是,未来农村更多发展的是乡镇企业、各类休闲产业以及农业产业等。因此,在探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农村的人才时,必须将“农村”理解为动态的农村,着眼于未来的农村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服务于农村的人才。

培养对象需含新型职业农民,不限于农村户籍的人

有研究者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间接地界定为培养对象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农民工或者传统农民的中职教育。例如,学者董天鹅把所有东、中、西部农村户籍的学生在中等职业院校中接受的教育划归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换句话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认为是针对乡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只要学生是农村户籍,他们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属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又如,黎瑛指出江西省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解决好农村适龄青年的发展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见,研究者们惯于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理解为拥有农村户籍的人。

虽然上述两位学者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都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他们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却有比较一致的地方,即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拥有农村户籍的人。此种认识其实对概念内涵把握不够严密,因而缩小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外延。理由如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确实培养服务于农业的人才,并通过资助涉农专业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是农村户籍,有一部分很可能是城镇户籍,而这些城镇户籍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最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此处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来讲的,主要指从事大、中、小型现代农业的从业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传统农民了,而是各类大、中、小型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涉农方面的人才,就不该根据是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来确定培养对象,否则将导致概念的外延被缩小。

所以,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为培养“农村户籍的人”的中职教育不免有点牵强,而理解为培养服务于“三农”人才的中职教育将会更加合理。理由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事实上必然包括新型职业农民,而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并不一定都来自农村,通常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往往因为热爱从事现代农业而投身于农村工作。首先,随着农村的主体农民的老龄化以及大量“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农业发展。为此,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及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其次,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层面看,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接着,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其中,免费对象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含农村与城镇户籍学生)。可见,在国家政策文件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加强对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城镇户籍的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一批未来服务于“现代农业”的人才。因此,无论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农村户籍的人,还是城镇户籍的人,只要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升,都应该得到认可。为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农村户籍的传统农民(包含其子女),且要培养城镇户籍中那些能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实现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目的。

教学内容需含经营管理等

非农业技术,不限于农业技术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有研究指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进行的并且教学内容中农业技术占主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此定义相当于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直接理解为“农业中职教育”。无独有偶,皮江红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包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把普及性培训作为主要方式,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农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等。可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界定为以农业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职教育。

显然,以上两种定义都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农业技术为主,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并且长期缺乏农业技术人才,为此提倡通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紧缺的农业技术人才有其内在道理。然而,绝不能因为农业方面紧缺人才这一原因,就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以农业技术为主。农村之所以发展缓慢,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薄弱,还由于农村的经营管理等非农业技术方面人才的稀缺。此外,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急需懂得经营管理技术的人才,并且农业产业化同样依赖营销方面、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人才。

为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能否理解为教学内容以农业技术为主的中职教育有待商榷。首先,从价值层面分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于农业的功能毋庸置疑,但是,也必须看到其同时服务于“农村、农民”。其次,现代农业的发展仅依赖于农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管理、经济、财会、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的人才。所以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包含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非农业技术,而不能局限于农业技术。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义

综上所述,理论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被理解为办学地域,导致难以解释城市地区也存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限定为服务于农村户籍的人,导致概念的外延被缩小;再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被误认为主要是农业技术,从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非农业技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该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寓意:服务于动态发展的农村、服务于传统及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现代农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服务于“三农”的各类人才,从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推进农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谢革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0):1-2.

[2]赵艳红.邯郸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孙连勇,刘冬,王云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作用以及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河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调查研究报告[J].社会科学论坛,2010(21):178.

[4]薛路花.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办学模式改革研究——以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3(19):42.

[5]董天鹅.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中各级政府责任分工的建议[J].教育导刊,2011(6):27.

[6]黎瑛,邓娟.对江西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3(8):59.

[7]陈胜祥,刘雅晶.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谨防若干偏见[J].职教论坛,2014(1):56.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2)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反差很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以卫生事业为侧,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费用8988.31亿元,其中城市医院占73.74%,县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仅占12.47%、3.22%、9.97%。可见,卫生费用还是主要流向城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所得较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显得明显滞后。目前还有一些农村通不了路、打不了电话、看不上电视、喝不上干净水。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多年来,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65.7%,1990年为53.1%,2000年为38.2%,2005年为32.9%。也就是说,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社会1/3的消费品。

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正如温家宝总理讲的,“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发展的空间”。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对原材料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特征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建设新农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系统工程。建设新农村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推进。而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仍然不足,把建设新农村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在有些地方,为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实行了县领导分片挂村抓新农村建设,把任务层层分解至乡镇,有的甚至分解到个人头上,有的领导为了使自己所挂的村办出亮点,极少数地方甚至以“大会战”的方式要求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把新农村建设搞成“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

(2)偏重“村容”,偏重形象。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3)

Abstract: With the entering of China’s well-off society of access to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also facing a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also to address the issue put on the agend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of the historic task This is not only a response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use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five balance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three rural"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着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 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 ;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 ;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4)

Abstract:WiththeenteringofChina’swell-offsocietyofaccessto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isalsofacinganewdevelopmentofthecorrespondingruralareasandfarmersisalsotoaddresstheissueputontheagenda,theCPCCentralCommitteeputforwardthebuildingofnewsocialistruralareasofthehistorictaskThisisnotonlyaresponseto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butalsoto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toguidetheuseofthepractice.

Keywords: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he"fivebalances";newsocialistcountryside;the"threerural"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2]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理论研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5)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持续化的具有当今世界上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或制度创新的过程[1]。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以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研究水利、装备水利、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加速建立以供定需、供需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决策科学化和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先进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实现水利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坚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国家社会安全、经济安全、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全部运作过程,它有很强的时间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1]。水利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现代农村水利就是用现代的观点、理念指导农村水利,用现代材料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村水利,用现代方法经营管理农村水利,使农业、农村有更强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民生、生态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土地产出率、水的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农村水利施工、灌排作业和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3]。农田水利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水利现代化不是孤立的,水利现代化存在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系统之中,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不能脱离其他社会经济背景。虽然水利部门处于社会经济的基础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但同时水利现代化也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支撑。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4]。

    2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体现综合、系统和宏观等特点。重点应放在保障功能的发挥和最终效果上,而不应局限于某几项工程或技术。具体来说,指标的设立应包括抗御干旱洪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或减轻灾害损失程度; 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程度; 建设施工与灌排作业、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 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社会化灌溉排水服务体系完善度; 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自来水普及程度; 居民对农村与水有关的环境满意程度;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是否建立了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情况,设若干更直观、容易操作的指标[3]。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法、参数比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 DEA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方法。①模型法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因而以计算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来评价农业现代化。②参数比较法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农村的变迁,采用统计学中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例,给出具体的评价结论。③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等把多项指标加以汇集,经数学处理后,从整体上确认研究对象的进程动态。DEA 法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主要是在多指标输入输出时,通过对生产部门物质投入、产出相对效益比较及各自优势来评价农业现代化进程[5]。农村水利现代化综合指数包括: 社会支撑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农业水利系统、水生态环境系统及水管理系统。其中社会支撑系统包含人均 GDP、农业劳动人均创造 GDP、水利投入占 GDP 比例及粮经比和城镇化水平; 安全保障系统包含防洪潮标准达标率、除涝标准达标率、抗旱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年均灾害损失率、供水保证率及乡镇供水普及率; 农业水利系统包含节水灌溉率、机械化施工率、灌溉水利用系数、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及基本农田建设达标率; 水生态环境系统包含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废污水排放达标率、水景观和水文化营造率; 水管理系统包含水管理信息化程度、水管理自动化程度、水政监察队伍的 “八化”达标率、水利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科学、系统性原则;完备、代表性原则; 一致、可比性原则; 可测、易得性原则和量化、定性指标结合的原则。

    3 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任务

    农村水利现代化大体应包括以下 11 条。①要建立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并解决水资源供给保证问题。②要有较为完善的灌排水设施和较高的灌排水保证率。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较高的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④在工程建设和灌排水运行作业中,要广泛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⑤要基本普及农村自来水,并对农村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做到有较高的生活饮用水供应标准和优美良好的水环境。⑥要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⑦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优化调度水资源的能力。⑧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利技术推广和水利服务体系。⑨要整个农村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要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⑩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瑏瑡基本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2]。农村水利现代化主要任务大致可归纳为以下 4 个方面。①对现有灌排设施、生活饮用水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技术改造。提高其服务功能和保障程度。做到防洪安全保证程度高、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②建立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社会化农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广普及包括高效用水技术、机电排灌节能技术、自动化灌排技术、机械化施工技术、信息采集监测、分析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在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提高农村水利的科技含量,对以人力、经验和砖石等为主的传统农村水利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③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水行政主管、灌区专管机构等机构能力,让懂得现代化,掌握现代化设施、方法和技术的人从事加快现代化的工作。④改革现行管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而且能直接改变、提高和优化人的智力、技能结构[3]。

    4 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 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国的农用水利基础设十分薄弱,主要表现:①农村大量中小河流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排涝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不配套,洪涝灾害依然频繁。②已建的水库、灌区和供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一半以上的耕地是“望天田”,远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③水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④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严重,北方地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牧区草原急剧退化、沙化,生态恶化严重威胁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⑤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4]。

    4. 2 农村水利建管中存在问题

    4. 2. 1 建设体制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传统的农村水利受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收益很少,农业用水很难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改革目标,制约了农村水利多元化投资融资的实施和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村水利集体所有制与农村经济分户经营体制相矛盾,集体经济弱化导致所有者缺位,经营不明确,使用者不承担义务。这些负面影响直接限制了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4. 2. 2 工程管理滞后问题

    一方面当前农村用水管理粗放,用水不科学,浪费水的现象突出; 另一方面,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大规模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用水管理混乱、用水纠纷多、用水水费标准不一和工程人为破坏等问题。

    4. 2. 3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滞后

    农村水利现代化采取的举措,只是刚刚提出和实行,对于水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协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法制法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制度化等研究滞后,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水利的要求。

    5 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6)

一、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及要求

农业工业化是一个包括多层含义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技术含义讲,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的农业的过程;从经济含义讲,它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农业劳动者的过程;从制度含义讲,它是一个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扶持农业的一系列制度的制度体系;从社会含义讲,它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是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社会化市场经济,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农民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念根本改变的过程;从生态含义讲,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推进人类文明的过程。所以,农业工业化的要求是:

农产品加工化。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农业的主副产品进行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它是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榨油、酿造、制淀粉、制糖、纤维加工、烤烟、制茶以及果品、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加工等。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和包括家庭工厂在内的多种多样的乡镇企业,以加强农工商的横向联系。

经济主体企业化。一方面生产经营主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完全按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决策和经营;另一方面,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企业化管理,运用现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农业资源在人类的干预下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的组合,从而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生产条件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一切能够使用机械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都用机械来代替手工和畜力工具操作。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生产过程中播种、收获、排灌、产品运输、加工以及农业基本建设施工机械化等。机械化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腾出劳力以发展多种经营,是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农业稳产高产的保证,是大规模开荒的重要手段,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并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生产技术科学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它包括:通过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先进科学成果,为种养殖业培养出高产、优质、种类多、适应和利用自然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利用土壤肥料学的成果,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利用医药学和农药学的成果,防止动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利用耕作栽培学、畜牧学和水产学等科学成果,建立先进的耕作制度,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生产真正实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根本保证。

生产管理水利化、电气化。一方面,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和各种设施,以根除水害,发展水利,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业合理用水,使农业具有兴水利、除水害、创建高产稳产田、旱涝保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中广泛使用电力,主要包括把电力作为农业机械的动力,通过电气设备进行增温、冷却、通风、照明,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用于农业生产管理。

生产组织社会化。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农业生产链通过加工、储藏、销售等各部门不断延长深化,使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农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相互结合,彼此依存,形成产供销或农工商经营的一体化。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种彼此依赖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农业人口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生存和发展。农村人口城镇化既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农业工业化的根本任务。因为农业工业化的实质是变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一过程带来的不仅是广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而且会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得以消除。

生态环境可持续化。我国农业工业化不能重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而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全面实施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的环境质量来保证生产的产品安全;通过可持续的竞争力使整个农业产业链条成为各种比较优势的积聚体;通过环境可持续、效益可持续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速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业水利工程及农业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能力大大下降,有大部分水库带病运转。有相当多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利用,这给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带来障碍。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在存量上与现阶段的农业工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在数量上也不能满足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发展要求。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农业基本建设速度放慢,农业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其中水利基本建设的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率下降幅度更大。

第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二是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储运等环节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加工品的质量提高;三是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足,企业规模小,影响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四是西北地区、边远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还相当落后。

第三,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我国农业虽然已采用了生物技术,一些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联营采用了一些先进设备和技术,但总体上说是以低技术为主。其主要表现是:在耕种、饲养方面,以传统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有1/4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农民多凭直接经验和千百年积累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家庭饲养业,多作为家庭副业,很少利用先进技术。在生产工具使用上,以铁木农具和人畜力为主,虽然近年来农业机械发展较快,但用于农业生产的并不多,靠人力和畜力、铁木农具的状况改变不大。

第四,市场优化农业结构的机制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运转不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

第五,农业社会化程度低。生产单位规模小,我国有2.5亿农户,每个农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每个农户平均每人精耕土地不足2.1亩,每户饲养牛不超过2头,农户几乎都从事多种经营;专业分工程度低,目前大多数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农闲时出外搞其他经营;小户经营,农民的费用支出大,收入水平低,在小块土地上难以实现机械化,加上农民养不起农机,并且大多数农户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

三、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思路

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农产品加工业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农村大有发展前途。它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分工,并通过“龙头”企业对农户提供信息,供应生产资料,提供资金扶持,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样既可以大大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轻农村土地劳动力负荷,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降低初级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其具体做法是:在产业结构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要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向方便化(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工程化(营养平衡、安全卫生、统一标准),功能化(保健功能)、专用化(基础原料专业化),绿色化(绿色食品)等方向发展;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工业化。在现阶段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途径是: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由生产环节向生产全过程发展,形成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机制;因地制宜,有重点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目前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新疆等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南方稻麦区有高有低,地区发展差别较大,各地要充分利用技术条件和投资环境,支持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西部地区要着力推进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械化;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的农村经济体制,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政府要转变职能,把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管理职能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上来,搞好农业机械化建设,使农业机械化发展真正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

第三,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改造的目标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改造的途径是解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创业权,扩大农村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是农村综合变革又一新的起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农业、教育、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是我党针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与高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如何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知识优势,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推进农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发展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农业人才的基地。我国具有极其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城市每年新吸收农民工约在四五百万,每年有农村高考入学的学生也多达二三百万,他们毕业后绝大数都留在城市工作。也就是说,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村向城市输送的劳动力就多达六百万,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教育、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大批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农业管理、生产、科技和教育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已成为发展科学文化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专门人才的基地。

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国家关键技术攻坚的主力。高等农业院校是知识生产的源头,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过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态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而新知识的增长点就出现在这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上。另外,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包括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成果。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除了在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中发挥作用外,还通过参与建立高新技术园区、释放基地等方式把学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中去,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再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知识传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新学科、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多层次、多形式进行产学研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高等农业院校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它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决策思考;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产出的科研成果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

(一) 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8)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连续第7次锁定“三农”.也表现出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

一系列的农村新政策使得农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直补政策实现了农业连续6年增产增收,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的经济的发展。最近在广州等地出现的“民工荒”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展示出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农民年年背井离乡的奔赴外地之后,国家的惠农政策让他们认识到在农村也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变化和气象。

农村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农村发展亟待人才支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一方面说明农村的条件依然很差,国家应该给与更大更多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农村的发展没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引导大家看到农村所存在的机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9)

(一)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

各种学科对城市化尽管有多种理解,然而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社会历史现象。城市化现象的经济本质是社会生产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产生了农业剩余、使非农产业具有了发展空间开始,通过非农产业的比较优势和集聚经济不断地形成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通过广泛的城市正外部性导致的外溢效应促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或形成城市区域,从而不断地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农产业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集聚的劳动力和人口数量众多,可能形成大城市;而非农产业资源条件虽然较差、但是存在着对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非农产业的需求和满足农民生活要求的需求,这样一定水平的地方性的非农产业的发展,可能使这个地方出现小城镇。发展到现在,世界各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水平也极其不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刚刚走出贫困线,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4%,就是说,还有66%的人口属于农村。因此,我国目前要获得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化进程形成了两大类模式: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城市转移,在城市里寻找到就业机会,逐渐地成为城里人;一是农村地区大量发展非农产业,使农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城镇)地区。

这后一种城市化道路,似乎就是农村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可是,根据这一内涵,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农村都变成城市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因为,只要有农业存在,农村就不可能都变成城市;城市化是非农产业的空间形式,有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相应的社会组织要求,农村地区才会变成城市。否则,当不存在非农产业的资源条件和相应的社会组织要求时,农村就不会变成城市。因此,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着重点应当着眼于城市“化”的过程,这种“化”包含着两种含义:

1.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进程,使农村地区变为城镇或城市地区。一个农村地区,在具有非农产业资源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产生了对非农产业的大量需求,非农产业就会在这一地区逐渐地发展起来,相应地会引起对各种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城镇或城市地区就取代了原来的农村地区。这种农村变为城市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的第一种含义。

2.自然农业转变为具有现代产业元素的现代农业,从而使农村地区蕴含城市化元素。现代农村和传统农村有很大不同,虽然农业的产业性质都是直接依托于自然界和劳动力的结合而获得劳动成果的产业方式,但是在劳动力与自然界结合的内容上,无论是结合的技术含量、结合的生产程序、结合的社会组织方式等等都有不同。就是说,现代农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不断地摆脱自然农业的刀耕火种、肩挑背扛的原始生产方式,融汇了很多类似于非农产业的技术过程和生产组织方式。于是这种现代农业会类似于非农产业提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从而生产过程将会融入规模经济、流水作业、要素集聚等多种城市化元素,使农村城市化现象更多地以产业的技术构成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体现出来。这样,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会不断地借鉴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使自然农业在生产方式上不断地走向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在社会组织方式上不断地发展为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这时,农村会由于农业的非农化元素的广泛运用而展现为一定程度上城市化了的居民生活社区。这是农村城市化的第二种含义。

(二) 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意义

提出和强调农村城市化,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热潮中,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比重很大,而农业产出的价值数量,所占比重较小,就是说,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很低。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的重要内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趋向现代化就会有实质性的进步。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向农业融入非农产业元素和城市化元素来实现,这是农村城市化的质量意义。

其次,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他们在农村的边际产出为零甚至为负,这实际上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浪费。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使劳动者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就必须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出,配置到非农产业中去,从而使其边际产出变为正数。这就需要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这是农村城市化的数量意义。

第三,正是由于前两点原因,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加速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以便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元素相对于农业和农村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比较优势和机会收益,因此,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过程来提高农村的收入水平,具有十分现实的发展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关键

实现上述的农村城市化,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农业剩余劳动者转变成非农业劳动者,即实现非农化过程。非农化,也可以称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它是城市化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基础。城市化进程首先要有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因为,第一,一个农业劳动者要想通过第一种模式实现城市化,必须首先有一定的非农工作经验和技能,如果他在农村时就尝试过这样的工作,就会使他进城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待遇;第二,一个农业劳动者要想通过第二种模式实现城市化,必须在由农业生产引起的对非农产业的需要面前,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尝试进入这种非农产业,逐渐熟悉和胜任这些非农产业,这样,他才能在农村有需求的非农产业中开辟和占有一席之地,并随着其他方面的发展逐渐地进入“城市化”似的生活。因此,无论何种模式的城市化过程,都需要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实现非农化。

这种非农化,或产业性转移,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从事农业转为从事非农产业,在我国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非农化是农业过剩劳动者转向城市化的基础,有非农化基础的劳动力转向城市化可以保证其就业机会和提升未来城市的人口素质;(2)目前我国潜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不可能一下子大量的转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容量和潜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城成本都需要时间来扩大和充实;(3)通过非农化过程走向城市化,不会增大体制成本,过剩劳动力首先实行产业性转移会给未来的空间性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城市化水到渠成的稳定进行。因此,积极促进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策略。从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看,非农化转移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由于耕地日益减少,农业生产比较成本的日益提高,农业潜在剩余劳动力对非农化转移有巨大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实行这种产业性转移的主力是乡镇企业,虽然我国乡镇企业的就业弹性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是力度还是很大的;其次转移的动力来自乡村个体服务业和个体非农劳动者。在农村非农劳动者中,有一类是其他非农行业,其它非农行业中扣除外出临时工、合同工,余下都是在农村中从事非工业、非建筑业、非商饮业、非运输业的农村服务业,涉及门类十分庞杂。这部分劳动力1990年以来,每年以10.56%的速度递增,表现出较强的吸纳潜力。

乡镇企业提升的就业空间主要是常规的非农产业,往往是城市经济扩散到农村的一些生产行业领域,如服装缝纫、农具加工、简单家电、家具五金、餐饮食品、小型化工机械电子、建筑器材等等。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农村地区逐渐演变成小城镇或小城市,职工或其家属成为城镇人口;而乡村个体服务业和个体非农劳动者拓展的是非常规的、见缝插针的就业空间,往往是艰苦、繁重、脏累的工作,如零活运输、建筑工、管道工、收破烂、保安工、物资仓储等等。这部分劳动力的广开就业在目前最需要的是技术业务指导和社会协作的组织性。因此,政府提供技术培训下乡,帮助建立一定的农村就业协作组织,是推进这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政策。我国这种非农化进程是十分迅速的,仅以浙江省为例,2000年的转移率达到了64.5%,到2010年,估计将达到90%。见表1。

表1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状况(万人)

资料来源:2000年以前数据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1)中有关数据测算,2010年数据是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测算得出。

强调非农化进程和产业性转移,是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对似是而非的“城市化”现象。例如一些诸如“建设城市‘CBD’”、“率先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口号或规划,以及“城中村”、“圈地”和“大广场”等现象,虽然都是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但却都没有触及到城市化的本质问题,当然也就不一定会真正促进城市化。例如我国出现的“城中村”,其实质是想绕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而扩展城区行为的结果,而“大广场”的实质是抛开了“城(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与“市(非农产业)”的内在联系,单纯考虑城区如何扩大,城市外表如何现代化的结果。这些决策者不懂得“城”的供给要以“市”的需求为前提,不懂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要建立在非农就业系数提高基础之上的原理,这就必然会造成城市化效率的损失、城市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化的泛化。实践证明,如果忽视城市化的本质力量――非农产业的壮大和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城市化在实践上是发展不起来的。

因此,城市化过程,必须深刻理解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本质,必须懂得引发这一现象的本质性力量,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有非农产业发展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只有农业过剩劳动者都找到了非农工作,才能真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一步提出城市化的要求。在这一个非农产业――城市化就业――城市化水平的经济关联链上,非农化(包括产业发展和就业)是其中心环节,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较快地实现非农化过程,就会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否则,即使搞了再多的城镇工程,农村剩余劳动者无法实现非农化,城市化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三、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非农化政策选择

那么,强调非农化是否在农村就不要关注农业、只发展非农产业就可以了?不是。根据前述的农村城市化的两层含义,我们也可以认为非农化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剩余劳动者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二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大量吸收非农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实现产业运作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从这两方面含义出发建立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政策支撑,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1. 非农化的产业政策。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积极转向非农产业,基本思想是凡是有市场需求的非农产品,只要农民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生产出来,就都要支持农民去做。县级政府要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性扶持政策。例如在资金上,要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在管理上,乡镇企业局要尽可能方便农民注册;等等。这里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要围绕农村所在的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实施非农化产业政策。对于大多数农村,其政策要点是:(1)鼓励农民进入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各种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2)围绕本地区的技术选择趋势,关注市场重组导致的城市衰退产业,鼓励农民接受城市扩散的各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竞争能力,促进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加。(3)通过鼓励优化资本和劳动结合方式的变革,扩大农民的筹、融资能力,以便能够及时进入有发展前途、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要大力支持农民选择技术性投资,在投资、贷款、技术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以加快农民的非农化步伐。

2. 非农化的城市化政策。从城市化进程考虑非农化,要有意识的引导农民趋向农村所在的城市地区的基础产业。根据城市经济理论,一个城市基础产业的就业人口,往往需要0.5个以上的配套产业的就业人口,而有一个城市制造产业的就业人口,往往需要1个服务业的就业人口。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城市就业的乘数效应;城市新增就业人口的家属会使城市消费人口数量绝对增加,后者的消费需求又会牵动新的产出增加,从而使对就业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城市化就业的集聚效应。农村城市化是统一于整个城市地区的城市化的,所以,城市政府要正确地把握城市基础产业和其辐射能力,使城市周围农村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借助城市基础产业的集群力量,集聚于基础产业的生产链中逐步实现非农化。因此,地方政府不能仅仅盯住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要考虑城市基础产业带来的就业乘数效应和集聚效应,考虑城市基础产业所引致的服务业、家政业等非正规就业的巨大潜力。目前城市化的非正规部门发展存在着各种阻碍:(1)政策障碍。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缺乏相关政策必要的正名定位,缺乏宽松进入市场的渠道,生存环境恶劣。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特别是正规部门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策差异,造成向非正规部门转移的成本与风险;(2)资源获取障碍。非正规就业者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从而难以获得开拓市场的机会;(3)劳动保障障碍。非正规从业者处于“低技能、低收入、高风险”境地,劳动无保障、社会地位低,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必要的法律保障;(4)人力资源障碍。非正规就业者难以支付、也缺乏动机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这些方面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形成阻碍,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以解决。

3. 非农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从长期考虑,市级和县级政府应当有计划的向本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非农产业技能的公共培训,或者举办专门面向转移劳动者的技工学校或职业学校,举办定期脱产的培训班或不脱产的夜校,全面实施应对就业培训和增加人力资本同步协调的政策。这里,培训是免费的,其性质应当属于义务教育,在管理上要运行义务教育的规则。当然,从长远来看,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投资机制,还是要靠市场机制,建立劳动力培训市场,实施劳动力培训的市场化。但是在当前,对于广大农村剩余劳动者,人力资本的社会投资机制,应主要表现为政府启动。政府在农村实施社会培训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已转向非农产业劳动者的技术缺陷问题,年轻人的公开和隐蔽失业问题,转移劳动者的结构性失业和贫困问题等。目前转移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主要问题是政府培训容易采取一刀切倾向,往往花钱较多,成效较少,难以向受训者提供有市场机会的技能;而培训市场还没有形成,即使有,培训的投资风险过高,个人往往不愿承担。相比较而言,由企业牵头进行培训往往是工人技能开发的成本效益最佳方式。因此,为了使十分有限的培训费用发挥更大的效果,应当探索公共培训费用的有效使用体制和方式。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经验,最好的做法是把公共融资从培训提供者手中转移给培训市场,使受训工人能够在提供培训的多个机构的竞争环境中决定接受哪家培训,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在拉美国家,政府通过工资税的形式得到公共培训费用,并通过拍卖形式,把开办培训课程的权力授予由公共或私营培训组织形成的竞争性市场;政府培训费用的中标者能否收回成本,取决于能否达到政府所规定的受训者在结束受训后能找到工作的最低比率。智利政府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向目标工人群体发放培训券,同时为雇主提供税收信贷。这样,运用市场机制,使培训费用的使用效果大大提高。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篇(10)

人来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政治活动,首先应该满足吃喝等基本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便从农业生态文明的文化维度体现出对农作物、食品和人们身体健康等问题的关注,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食品的污染以及掺假两个角度展开的。马克思认为“爱尔兰人……只知道吃马铃薯,而且是腐烂的马铃薯,变坏的马铃薯。”这使得马铃薯病变,食品污染,造成了19世纪的爱尔兰饥荒。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资本家们贪婪的本性,他们给工人吃的都是最廉价、质量最差的食物,“蔬菜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往往已经半腐烂了。”深刻揭露了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以致于马克思说“引起其他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不如说是在于饮食方面。”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食品掺假行为,咖啡粉、咖啡豆、糖、茶叶、胡椒、葡萄酒等商品被肆意掺假,不仅使资本家发家致富是建立在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假冒产品的隐蔽性更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持久伤害。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时,主要是从城市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的,这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当时主要出现的城市,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虽然在农村并不明显,但他们却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污染向农村的转移,这一点已经被今天的现实所证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因为农村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而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正是构建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城乡对立对农业生态的破坏,并提出了超越城乡对立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本主义城乡对立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其“新陈代谢”理论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展开了对由资本主义城乡对立引起的农业生态破坏的批判。马克思超越生理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新陈代谢”的含义,将其认为是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由于资本家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异化,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新陈代谢断裂”,即“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马克思分析了这种断裂的具体表现,城市中由于生产和消费周期的缩短而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垃圾,而农村却资源紧缺,甚至还要接受城市里工业污染的侵蚀,进而造成了城乡对立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是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工人贫困,更重要的是掠夺了土壤肥力,使土地日益贫瘠,加速了土地资源的枯竭,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恩格斯也从资源浪费现象入手,分析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和隔绝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生态破坏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认为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作为完整的新陈代谢循环的一部分,需要返还于土壤,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他们着重从社会角度,即超越城乡对立的角度来提出解决方案,城乡之间需要更多的互动,城市突破土地限制,而农村则分担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压力,以达到较高层次的融合,才能逐步修复“新陈代谢断裂”链条,促使生态环境好转。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开展城镇化进程,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弊端等原因,由农村土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新陈代谢断裂”现象仍比较突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可以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提供有益指导。

(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农业生态存在的诸多问题后,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也把这一观点带入到农业生态领域。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应该采用现代农业方法取代或者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方法”正是指的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给排水、灌溉、土壤及肥料处理等,如此一来,农业生产发展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得到改善。面对日益贫瘠的土地,马克思认为:“同样的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更是直接指出了利用化学或者机械技术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途径,“有的土地被看做坏地,……一旦发现克服这些障碍的手段,就变成好地了。”在这里,“克服障碍的手段”正是指的农业科技手段。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视,蕴含了其农业生态的思想。因为这里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包含着生态技术,在利用其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不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而且还要谋求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便更好地造福人类。在那个农业生态并不受关注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能提出契合于当代“生态农业”的观点,足见其思想的前瞻性。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人的生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这些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科学的改良和加工后,再次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发挥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同时蕴含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思想,构成了今天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科技化和农业生态化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变革社会制度是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分析了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大生产对生态文明的严重破坏,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恩格斯指出,资本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剩余价值,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农业资本家也毫不例外,他们只会考虑价值增殖而不可能考虑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马克思也从看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认为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丝毫无视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他以森林为例,产业的发展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而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藐视和实际的贬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都是马克思对由资本家本性带来的生态破坏的无情批判。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物质资料,具有可持续性,这就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本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从根本上看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才成为自然界自觉的真正的主人,“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间矛盾得到解决的生态文明社会。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思想散见于与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对这些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危机,构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受发展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甚至造成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怪圈。广大农村亦不例外,村庄环境脏、乱、差,环保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土壤污染进而引发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饮用水安全无法保证,固体废弃物乱排乱放,化肥农药污染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在拷问着农村的生态环境,既危害农民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思想能够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指导。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造成的,人的各种活动造成了土地污染、食品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所以其解决归根结底也要靠人。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并多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且受宣传方式以及农民本身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宣传工作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强制,而是应发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效,为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性作用。从宣传对象来看,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以基层农村干部为关键,以各行各业劳动者为辅助,使全体人民都认识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宣传内容来看,要结合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点,将理论、方针、政策通俗化,特别要注重宣传农业生态新技术,同时通过树立典型案例,激发农民建设良好生态家园的积极性;从宣传手段来看,应注重利用各种新媒介,如村村通电视、广播、横幅、宣传单、农家书屋、农村文化舞台、文化大院、文化墙等各种载体,循序渐进,以保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发展农村环保技术和农业生态技术,以科技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观中蕴含了科技思想,启示我们应注重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从微观角度,应大力发展农村环保技术,城市环境保护中已经广泛采用科技最新成果,但广大农村在这一方面仍很薄弱。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环节,都应注重科技的运用,比如资源合理开发、降低能耗、污染治理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应引进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简单实用的技术,以沼气为例,其优点不言而喻,但在农村并没有广泛普及,究其原因,一是成本较高,二是现有沼气技术含量不高,易坏且难以维修,因而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具体来看,要结合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加快推广环保新技术,如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经济施肥技术、侧膜栽培技术、适时揭膜技术、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绿色饲料添加技术等,以科技带来农村环境的好转。其次,从宏观角度,应注重开发农业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粗放式经营增长方式的传统农业是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不符合马克思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处理好技术、效率和环境间的关系,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延长产业链条,依托科技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比较政治学方法 下一篇: 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