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8 15:18:17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1)

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可见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翻开农村学生的作文本,文章的文句不通,文理不顺,词语单调,“土话”多是最突出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前广大农村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因此,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普遍比农村学生高,这与他们都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无关系。

普通话的推广在农村小学一直实施不好,大多数的学生不论在家中或是在学校里都使用家乡话,笔者是个农村小学教师,因此深有感触。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甚至是不以为然。推普工作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下工夫排除推普工作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义务教育教材的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作了系统安排。当然,说话训练仅靠基础训练中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说得好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切忌太深或太浅。太深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大,学生绞尽脑汁,不得其解。而太浅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面对“是不是”“对不对”式的满堂问,学生想都不用想,习惯性的答案脱口而出,难有展现才能的空间。课堂提问应精心设计,才能发挥作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于概括性较强的题目,学生的思维难于一步到位。教师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分到总,寻找答案。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课中,要让学生说说该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手中拿着一个球,左右两边颜色各不相同,通过提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两边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学生讨论得出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结论,然后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课文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活当中,有什么相同的情况?”学生的思路打通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2.改变角色,置身情境

如果学生把回答问题当成一种任务、一项测试,那么,紧张感必定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把回答问题当做一次展示知识或个性的机会,则会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中,教师有意说出“农夫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禾苗一天之内就长高了一大截,这样子,过不了几天就能得到丰收,农夫真是个聪明的人!”班级顿时哄堂大笑,学生纷纷表示反对,说出理由,讲明道理,并联系到生活之中。

三、掌握说话的恰当时机,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课前预习检查,有备而说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

2.课后总结,有感而发

课后总结的任务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这样不利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失去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设计“口述课文内容”“学了这篇幅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等说话题目,鼓励学生大胆说,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感受激奋情境,一吐为快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即语文基本功。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低中高年段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特点,整合多媒体技术强化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形成多媒体技术为支持的纵横交错的训练网络,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培养,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要合理安排观察、思维、想象等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笔者做为一名多年深入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浅谈一下如何妙用多媒体技术夯实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效果。

1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夯实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

通过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师可获得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有效资源:名家课文朗读、专家课文讲评、课文优美范文、课文视频动画等,这些都为语文教师快捷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素养、扎实教学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鹅》古诗的朗读,教师可参考多媒体教学视频的语声语调,结合学生朗读特点,有效指导学生听读语文基础功;又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掌握鹅的“画”法,在教学现场边朗诵边现场画出古诗画面。有效地锻炼和提升了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也刺激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文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2 应用多媒体技术夯实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效果

小学生平时口语表达没有问题,但一到正式场合或正规活动时就表达不顺畅,这跟学生心理素质差怯场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需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丰富学生语言内容和口语表达的语音语调标准,快速提升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效果。例如,可让小学生多观看一些童话故事或现代故事视频,让学生多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语文表达的语气、表情、语音、语调,纠正日常口语的随意性和标准化;针对某些朗读竞赛等活动,可应用多媒体技术搜集整理名家的朗读样版,让学生倾听、模仿、训练、强化,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和特色;对于一些情境对话训练,更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中增强情感体现而提高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妙用多媒体技术夯实识字写字基本功训练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要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点亮识字教学的课堂,丰富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生字,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实现了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里快乐地识字的目标。如相关“车”字词的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识字情境,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应用多媒体技术出示各种各样的车辆图片,让学生将图片与对应的词语卡片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在读、认、找、连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新的生词,从而减轻了记忆的强度,提高了识字效率。而在写字基本功训练中,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是教学重难点,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在田字格中书写范字,动画演示相关汉字的笔画笔顺,反复演示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高知觉的精确性,使学生对汉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并且把自己仿写的字和范字在实物投影上进行比较,力求精益求精。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技能,而且在相关的背景下锻炼和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和比较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技术夯实阅读基本功训练效果

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进入自主式阅读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如阅读《草船借箭》,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段,学生们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马上调出《空城计》等有关视频内容让学生“品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调动了他们进一步阅读整部《三国演义》的兴趣,敦促他们看更多的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提升阅读基本功训练效果。

5 妙用多媒体技术夯实写作基本功训练效果

运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作文,写好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描写“运动会”的场面时,可让学生观看比赛时拍摄的录像,先完整地看一遍,让他们了解比赛的全过程,对比赛有个整体的了解,再利用慢放或暂停的方法让他们观察某学生拔河时的细节,如手脚的动作、脸部的表情等。之后再写作文,就不会觉得写不出来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文基本功训练情境,联结教材语言环境和学生实际生活体验,有效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夯实语文基本功训练效果,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小学校,吉林 四平 136000)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3)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95―01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与学的错位问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自己的教学流程,尤其在公开课、展示课中,教师往往只顾及了自我教学流程的展示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教与学出现了错位。

2.形式与效果的断层问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多媒体的使用大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而忽略了黑板。整个教学过程就如同翻看多媒体教学课件。 黑板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板书的和谐设计,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

3.预设与生成的把握问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了自己业已预设的情境,努力地想将学生拽进自己的预设套路,而往往忽略了课堂和学生自己生成的学习契机。

4.忽视文本分析的问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地将本课中所设计的教学重难点逐一完成,而往往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分析与开发。目前,小学英语教材可谓五花八门,但每一种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有一个设定的情境,忽视文本分析,就容易使教学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

二、提升教学基本功,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个人基本业务素质和对课堂教学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扎实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最好体现,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作为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除了敬业精神与专业知识功底之外,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也就是具备四种能力,即处理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表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1.关注教学目标定位,最大限度地缩小教与学的差距。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教学目标定位,即为知识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关注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详尽地进行定位,以便确定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关注教学目标的定位,其实就是由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目标越侧重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达到的目标,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就更接近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得到了第一步鉴定。

2.关注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板书设计。在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多地注重了多媒体的使用,而往往忽略了作为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板书设计。要切实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在发展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同时,更要注重板书设计,注重直观引导,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学会学习。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优美而清晰的简笔画设计和简单明了的归纳图示,要比多媒体课件来得更为直观清晰。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4)

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和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一种十分愉悦的环境下接受语言、体验语言、领悟语言、使用语言。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来满足儿童的这种学习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互动就显得相当重要。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堂设计很有创新精神,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自身也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他(她)们的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表现出积极学习的高度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强烈意识,也没有真正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有效行动。应当说,这种情况与教师专业基本功不够完善,或有较大缺欠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在教学基本功上不断地完善自己。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研究一下这五种基本功。

一、语言基本功

这里所说的“语言基本功”,并不是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师仅仅能够熟练地说课堂教学语言,还不能叫做“语言基本功达标”。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当进一步探索:

──在确认学生的词汇极为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流畅性?

──在十分有限的教室学习环境中,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真实性?

──在由6-12 岁不同水平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自己的英语和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具有不同个性的学习者群体中,应当如何用特定的英语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在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

要想比较系统地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接受一门可以叫做“课堂教学交际语言”的课程。目前,专家们正在组织编写适应此类课题的短训教材和配套材料。下面是此类课程所应具备的四个特点,在此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特点:

1.情景特点。

没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2.人际特点。

没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3.情感特点。

没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4.教学特点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低效运作: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高效运作:

二、行动基本功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发生具体行动的,实际上,教师的行动方式以通过具体行动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都和教师的行动直接相关。限于本文的篇幅,在此不可能把涉及教师课堂行动的各方面问题一一讨论清楚。但可以通过行动实例的比较来研究教师的行动基本功。

1.站立。

( 1 )站立的姿态。

不好的站立姿态:

良好的站立姿态:

( 2 )站立的视觉覆盖面。

较小的视觉覆盖面:

较大的视觉覆盖面:

( 3 )站立的定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站立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2.走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走动也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不同而不断调整。总的说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走动幅度和频度都应当大一些。

3.展示。

不能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能够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4.倾听。

教师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所发出信息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的倾听,才能及时地从学生那里获取实际而有效的学习信息和反应,据此,教师才能及时地进行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并调整教学过程。

没有很好地倾听:

聚精会神地倾听:

5.师生双向交流。

教师应当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多样化:

6.师生多向交流。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当逐步实现不同形式的多元交流模式:

7.对学生行动的调整。

不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三、情感基本功

从理论上看,情感可以归入其他范畴,而不必归入“基本功”的范畴。但是,笔者个人认为,专业化教师的情感活动涉及到内心沟通和外部表现的诸多领域;涉及到了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涉及到接受有效的技术培训,所以,我把情感的实施列入了“基本功”的范畴。小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基本功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1.深爱孩子。

教师应当爱孩子,爱他们的情趣,爱他们的行为,爱那些发自他们内心的奇思异想,爱他们那种并不成熟但却充满智慧的言语表达。

2.理解童心。

教师应当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们的世界,而不是完全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孩子们的世界。

3.体验生活。

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应当把生活中那些自然而合理的东西自然地引到课堂上来,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4.把握细节。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细节来和孩子们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例如:

──在你倾听孩子讲话时,把他(她)的衣领整理一下;

──孩子正在寻找自己的铅笔,你会意地把自己的铅笔递给他(她);

──当孩子画图画时,你注意到他(她)遇到了小困难,在大家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你帮助他(她)解决了这个小困难。

这些“小动作”、“小安排”、“小帮助”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教学调控

当然,在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时,教师不仅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还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习指导者,你是他们的老师。

四、艺术的基本功

本人历来主张:A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should be a dancer,a singer,an artist and an actor or actress,只要在教师培训中设置此类课程,进行系统的训练,小学英语教师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1.舞蹈基本功。

2.歌唱基本功。

3.绘画基本功。

1)学习画基本组块(Learn to draw Shapes)

2)学习画基本的点和线。

3)学习画基本造型。

4.表演基本功。

五、礼仪基本功

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引入新学习项目、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和操作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学习和结束课堂教学的诸多事项上都应当注意得体的礼仪:

结束语:

也许,有的教师会问:我们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并没有系统地接受以上各个方面的训练(虽然可能在语言基本功上已经接受了较好的训练),那么,在任职期间,我们能够进一步获得这些基本素养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本文的最后送给读者五个A:

1.Antonomy:加强专业技能的自主发展。

2.Action:加强行动研究,立足教学实践。

3.Awareness:提高教学意识。

4.Authenticity:加强语言沟通的真实性。

5.Assessment:不断进行过程评价,在评价中得到教学技能的提高。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在教学基本功上不断完善自己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语言基本功、行动基本功、清感基本功、艺术基本功和礼仪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

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和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一种十分愉悦的环境下接受语言、体验语言、领悟语言、使用语言。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来满足儿童的这种学习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互动就显得相当重要。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堂设计很有创新精神,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自身也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他(她)们的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表现出积极学习的高度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强烈意识,也没有真正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有效行动。应当说,这种情况与教师专业基本功不够完善,或有较大缺欠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在教学基本功上不断地完善自己。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研究一下这五种基本功。

一、语言基本功

这里所说的“语言基本功”,并不是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师仅仅能够熟练地说课堂教学语言,还不能叫做“语言基本功达标”。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当进一步探索:

──在确认学生的词汇极为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流畅性?

──在十分有限的教室学习环境中,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真实性?

──在由6-12 岁不同水平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自己的英语和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具有不同个性的学习者群体中,应当如何用特定的英语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在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

要想比较系统地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接受一门可以叫做“课堂教学交际语言”的课程。目前,专家们正在组织编写适应此类课题的短训教材和配套材料。下面是此类课程所应具备的四个特点,在此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特点:

1.情景特点。

没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2.人际特点。

没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3.情感特点。

没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4.教学特点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低效运作: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高效运作:

二、行动基本功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发生具体行动的,实际上,教师的行动方式以通过具体行动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都和教师的行动直接相关。限于本文的篇幅,在此不可能把涉及教师课堂行动的各方面问题一一讨论清楚。但可以通过行动实例的比较来研究教师的行动基本功。

1.站立。

( 1 )站立的姿态。

不好的站立姿态:

良好的站立姿态:

( 2 )站立的视觉覆盖面。

较小的视觉覆盖面:

较大的视觉覆盖面:

( 3 )站立的定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站立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2.走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走动也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不同而不断调整。总的说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走动幅度和频度都应当大一些。

3.展示。

不能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能够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4.倾听。

教师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所发出信息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的倾听,才能及时地从学生那里获取实际而有效的学习信息和反应,据此,教师才能及时地进行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并调整教学过程。

没有很好地倾听:

聚精会神地倾听:

5.师生双向交流。

教师应当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多样化:

6.师生多向交流。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当逐步实现不同形式的多元交流模式:

7.对学生行动的调整。

不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三、情感基本功

从理论上看,情感可以归入其他范畴,而不必归入“基本功”的范畴。但是,笔者个人认为,专业化教师的情感活动涉及到内心沟通和外部表现的诸多领域;涉及到了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涉及到接受有效的技术培训,所以,我把情感的实施列入了“基本功”的范畴。小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基本功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1.深爱孩子。

教师应当爱孩子,爱他们的情趣,爱他们的行为,爱那些发自他们内心的奇思异想,爱他们那种并不成熟但却充满智慧的言语表达。

2.理解童心。

教师应当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们的世界,而不是完全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孩子们的世界。

3.体验生活。

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应当把生活中那些自然而合理的东西自然地引到课堂上来,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4.把握细节。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细节来和孩子们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例如:

──在你倾听孩子讲话时,把他(她)的衣领整理一下;

──孩子正在寻找自己的铅笔,你会意地把自己的铅笔递给他(她);

──当孩子画图画时,你注意到他(她)遇到了小困难,在大家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你帮助他(她)解决了这个小困难。

这些“小动作”、“小安排”、“小帮助”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教学调控

当然,在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时,教师不仅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还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习指导者,你是他们的老师。

四、艺术的基本功

本人历来主张:A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should be a dancer,a singer,an artist and an actor or actress,只要在教师培训中设置此类课程,进行系统的训练,小学英语教师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1.舞蹈基本功。

2.歌唱基本功。

3.绘画基本功。

1)学习画基本组块(Learn to draw Shapes)

2)学习画基本的点和线。

3)学习画基本造型。

4.表演基本功。

五、礼仪基本功

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引入新学习项目、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和操作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学习和结束课堂教学的诸多事项上都应当注意得体的礼仪:

结束语:

也许,有的教师会问:我们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并没有系统地接受以上各个方面的训练(虽然可能在语言基本功上已经接受了较好的训练),那么,在任职期间,我们能够进一步获得这些基本素养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本文的最后送给读者五个A:

1.Antonomy:加强专业技能的自主发展。

2.Action:加强行动研究,立足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5)

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和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一种十分愉悦的环境下接受语言、体验语言、领悟语言、使用语言。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来满足儿童的这种学习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互动就显得相当重要。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堂设计很有创新精神,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自身也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他(她)们的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表现出积极学习的高度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强烈意识,也没有真正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有效行动。应当说,这种情况与教师专业基本功不够完善,或有较大缺欠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在教学基本功上不断地完善自己。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研究一下这五种基本功。

一、语言基本功

这里所说的“语言基本功”,并不是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师仅仅能够熟练地说课堂教学语言,还不能叫做“语言基本功达标”。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当进一步探索:

──在确认学生的词汇极为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流畅性?

──在十分有限的教室学习环境中,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真实性?

──在由6-12 岁不同水平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自己的英语和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具有不同个性的学习者群体中,应当如何用特定的英语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在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

要想比较系统地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接受一门可以叫做“课堂教学交际语言”的课程。目前,专家们正在组织编写适应此类课题的短训教材和配套材料。下面是此类课程所应具备的四个特点,在此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特点:

1.情景特点。

没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景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2.人际特点。

没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人际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3.情感特点。

没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有情感特点的课堂语言运作:

4.教学特点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低效运作:

课堂教学指导语言的高效运作:

二、行动基本功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发生具体行动的,实际上,教师的行动方式以通过具体行动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都和教师的行动直接相关。限于本文的篇幅,在此不可能把涉及教师课堂行动的各方面问题一一讨论清楚。但可以通过行动实例的比较来研究教师的行动基本功。

1.站立。

( 1 )站立的姿态。

不好的站立姿态:

良好的站立姿态:

( 2 )站立的视觉覆盖面。

较小的视觉覆盖面:

较大的视觉覆盖面:

( 3 )站立的定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站立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2.走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走动也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活动的不同而不断调整。总的说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走动幅度和频度都应当大一些。

3.展示。

不能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能够引起学习者充分注意的展示行动:

4.倾听。

教师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所发出信息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的倾听,才能及时地从学生那里获取实际而有效的学习信息和反应,据此,教师才能及时地进行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并调整教学过程。

没有很好地倾听:

聚精会神地倾听:

5.师生双向交流。

教师应当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多样化:

6.师生多向交流。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当逐步实现不同形式的多元交流模式:

7.对学生行动的调整。

不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进行行动调整的课堂活动:

三、情感基本功

从理论上看,情感可以归入其他范畴,而不必归入“基本功”的范畴。但是,笔者个人认为,专业化教师的情感活动涉及到内心沟通和外部表现的诸多领域;涉及到了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涉及到接受有效的技术培训,所以,我把情感的实施列入了“基本功”的范畴。小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基本功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1.深爱孩子。

教师应当爱孩子,爱他们的情趣,爱他们的行为,爱那些发自他们内心的奇思异想,爱他们那种并不成熟但却充满智慧的言语表达。

2.理解童心。

教师应当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们的世界,而不是完全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孩子们的世界。

3.体验生活。

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应当把生活中那些自然而合理的东西自然地引到课堂上来,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4.把握细节。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细节来和孩子们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例如:

──在你倾听孩子讲话时,把他(她)的衣领整理一下;

──孩子正在寻找自己的铅笔,你会意地把自己的铅笔递给他(她);

──当孩子画图画时,你注意到他(她)遇到了小困难,在大家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你帮助他(她)解决了这个小困难。

这些“小动作”、“小安排”、“小帮助”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教学调控

当然[!],在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时,教师不仅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还应当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习指导者,你是他们的老师。

四、艺术的基本功

本人历来主张:A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should be a dancer,a singer,an artist and an actor or actress,只要在教师培训中设置此类课程,进行系统的训练,小学英语教师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1.舞蹈基本功。

2.歌唱基本功。

3.绘画基本功。

1)学习画基本组块(Learn to draw Shapes)

2)学习画基本的点和线。

3)学习画基本造型。

4.表演基本功。

五、礼仪基本功

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引入新学习项目、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和操作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学习和结束课堂教学的诸多事项上都应当注意得体的礼仪:

结束语:

也许,有的教师会问:我们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并没有系统地接受以上各个方面的训练(虽然可能在语言基本功上已经接受了较好的训练),那么,在任职期间,我们能够进一步获得这些基本素养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本文的最后送给读者五个A:

1.Antonomy:加强专业技能的自主发展。

2.Action:加强行动研究,立足教学实践。

3.Awareness:提高教学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6)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素质教育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学科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素质教育的提出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很大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3.1 与其它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7)

②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③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篇幅所限,仅举如许,但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美,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8)

一、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笔者几年来一直负责学校的语文教学的管理工作。学校每学期“教学六认真”专项检查次数至少2次。在几年来的“教学六认真”专项检查中,学校始终将对写字教学的检查列入其中,既检查教师写字备课情况,也检查学生写字作业质量情况,抽查学生写字的姿势、习惯等。学校及时进行“教学六认真”反馈,推进写字教学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学校课题研究中,也经常就写字教学问题展开小型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学校写字教学的现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存在问题:

1.重视程度。教师通过学习“语文课标”,都能基本理解“语文课标”的理念,理解写字教学对于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意义。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工作中,各个年级段的教师体现出的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是不一致的,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中、高年级。随着年级的增高,总体呈台阶式下降的趋势。65%的语文教师都认为写字教学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对即将面临升学的小学高年级,在升学分数的压力下,教师都会不自觉地将应完成的写字教学任务舍去。在上学期的专项检查中,六年级毛笔字写字教学完成率仅为20%。

2.学生兴趣。学生写字兴趣从总体来看呈低迷态势。在普通班中,学生明确表示对写字有兴趣的学生不足25%,在学校4个写字兴趣小组中,对写字有兴趣的学生数为78%。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教师对写字缺乏有效、有趣的指导;二是平时的作业中,教师对学生写字训练量的安排失当,重复机械的练习使学生写字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三是部分教师对参加写字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的安排不是让学生自愿选择,而是凭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见进行安排。四是写字练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成绩的取得并非易事,学生在写字上取得的成绩对学生成长的激励因素较为弱小。

二、小学写字教学的实施对策

1.面向学生发展,让认识自觉。毋容多言,对于写字教学的意义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心知肚明。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对写字教学的认识是否始终立足于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写字教学出现的问题同样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者首先对写字教学有一个自觉的认识,要让每一个新的教育决策都能真正体现面向学生的发展,要真正给写字教学留下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作为基层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克服语文教学中的功利思想,要从面向学生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写字教学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让学生端端正正写字与让学生堂堂正正做人有一样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端端正正写字会在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为学生传承祖国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母语文化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的。

2.破解改革难题,给写字地位。有人说,“语文课标”提倡“多识少写”,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许多都来自于写字。也有人说,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电脑等的普及,写字教学是否要加强值得商榷。笔者以为,这些观点都是站在片面的角度来看问题。“语文课标”提倡“多识少写”,是针对以往有些语文教师大量重复机械地布置学生的写字作业而提出的,而我们所说的写字教学,是在教师专业指导下的具有一定量的控制的写字练习。自然,从“工具性”的角度看写字教学,也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电脑等的普及,写字的功能会有所弱化,但如果从“人文性”的角度看写字教学,其功能是任何现代科技所无法替代的。就目前情况看,我们要强调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但不能取消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写字练习时间。笔者以为,给学生一定的写字练习时间,是破解当前教育改革带来的写字教学难题的关键所在。给时间就是给地位,有时间才有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9)

语文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标准,在系统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结果所做的价值判断。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为评价对象,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很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就是给教学效果以好或坏的判断,或给予教师或学生一定的奖惩,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具有反馈、甄别和选拔、导向、激励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教学评价对日后教学过程产生的正面导学功能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学功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发展性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发展教育的重要教学课程,其具有多种学科基础教学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向多方面发展,避免发展失衡。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要围绕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服务,同时增强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动力,形成内在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传统语文教学以语文教材为根本,以语文教材要求为标准,形成重知识、轻能力的畸形教育结构;而新课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语文能力要求为标准,形成重能力、重过程、重多数、重情感的良好教育结构。教育目标的改变使得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及功能发生变化,使得语文教学评价重新衡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提供帮助。想要提高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学功能,首先需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新评估语文教学的价值、功能,从而为提高学生全面发展而工作。现代教学评价应该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加注重兼顾评价功能的各个方面。评价的目的不仅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更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优化程度的检验和改进,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的整体改善。

二、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全面性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本身学科特性使得其教学认为有别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打下语文教学基础,其他一切学问都是空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生涯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其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日后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提供支撑。就语文知识素养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就语文能力素养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就语文情意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兴趣、情感、态度、习惯。同时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社会价值,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中还应该强调教学之外的应用性语文知识,如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知识等。

三、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过程性

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世上不会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发生。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由于其缺乏知识基础、处于语言萌发阶段,此时更需要全面完善的语言课程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循序渐进。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即“转识为智,化智为德”的过程。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要注重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语文教学评价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监督,按照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规律对日常语文教学进行督促和监管,同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小学生个性鲜明、知识结构简单,此时要充分利用定位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不同功能,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提供不同类型的评价服务。在语文日常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能力的日积月累,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不要以同一个标准对不同时期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准确性。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存在只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采用统一标准评价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学习结果这样的弊端。导致学生教育对结果评价过度关注,因此引起语文教学中不正常竞争,从而使教学评价丧失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导学功能。

四、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参与的对象包括学生主体、教师、教育机构、家长等,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注重各方面参与对象的评价。只有对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对象进行多元化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对象的内在动力,促进对象互动,同时对学生主动学习起到良好的督促、监管、激励作用。在语文教学评价的自评中,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最为重要。教师自评是对语文教学过程得失的审视与反省;学生自评是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性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语文教学评价的他评中,有教师之间的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调动这些参与对象之间的评价关系,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多元化,对所有参与对象起到互相监督、激励的作用。现阶段教学评价的内容已经从单纯学生、教师评价转变成学生主体、教师、教育机构、家长等多元化评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了教学过程参与对象的辅助地位,与“新课标”整体思想保持了一致。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1-01

近日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每日一呼”: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

小学英语成为近日一个热门话题,前不久,台湾地区也新规:英语、珠心算、作文、速读班等,未来都不能招收6岁以下幼儿,违者最高可罚50万元(新台币)、且可连续罚。如果补习班招收未满6岁的幼儿,只能教“身体律动”、“艺术才能”等。

教育部在最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里,也把小学英语划出了学校统考之外。

那么究竟小学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本文试通过教育的负向功能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概念

根据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时,在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产生的消极作用。所谓消极作用是指,教育在作用于社会和人时,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不一致,非参与者所明确知晓的后果。

教育负向功能在现实中的表现为:

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传递人类以往的智慧结晶,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可以使人类新生代接纳前人的经验智慧,进而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教育在向人类新生代传递以往智慧结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后人传承着保守的文化因素。

2.强化种族中心主义

迄今为止,各个独立民族国家的教育无不以塑造下一代的民族自豪感为己任,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各独立国家教育的基本法则。这种教育的结果是,西方民族以其技术的先进和物质的富裕使得他们感到处于优越地位,而非西方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智慧认为他们才真正优越,特定的政治集团和独立的民族国家则固执地强调自身的文化价值和道德准则。毫无疑问,各个国家都在适时地利用教育的正向功能,然而在教育的这一正向功能充分地发生作用时,它的负向功能却明白无误地显示了种族中心主义倾向。

二、分析

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我国教育部2001年要求全国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设立英语课,但现在的小学普遍在一年级就设立英语课。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效率处在不均衡的状态。以前的低效是受教材的局限,基本上是哑巴英语。教材改革以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注重了听说,但不认识英语,成为了文盲英语。而校与校、地区与地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也呈现两极分化,因此对于英语的教学,出现了两种态度,有人说要取消,有人说要加强。这样的语言教育在作用于社会和人时,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不一致,非参与者所明确知晓的后果。

谈及语言教学,特别是英语这样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应该从应用语言学的科学角度来看问题。第二语言的发展规律不同于母语,它不像母语那样自幼在环境中自然习得、它最终达到的水平是因人而异参差不齐的、它的学习过程中所依赖的第一利器是学习者已经建立的母语体系和通过母语获得的知识面、世界观以及学习方法。从跟踪研究的数据看,早学外语并不能提高最终达到的水平或是缩短学习年头,从对比研究的数据看,等到母语系统以及相关的知识面、世界观、学习方法完善后再开始学外语,速度和效率都明显要高很多。

接受访谈的其中三位学生家长表示:“先把母语学好再学英语,学英语可在上初中后学,教书育人不能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快乐童年,学习负担不能太重啊!”、“现在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当年初二所学相当。二年级时,孩子的课文中就有时态的学习、人称的学习。如果把英语的考核做得人性化、不苛刻,以游戏、儿歌、诗歌等轻松活泼的方式来做,情况会好得多。”、“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一个星期后就对我说:爸爸,怎么(汉语拼音)a、b、c又读成(英语字母)A、B、C真是搞不懂。我只能与他说前面是汉语的读音,后面是英语的读音,他又说:我汉语还没学会,干吗要学英语呀。我无言,是呀,我们汉语还没学会学英语干吗?”

三、结论

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学校教育教育以正向功能为目的,但随之产生的负向功能又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端正思想,更新理念,改革创新,竭尽可能地减少负向功能。

英语教育应进行体制改革,或者说弱化英语的应试教育功能,使其回归语言教育本位。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要降低小学英语在学校课程设置上的比重,不必对这门课程进行常规考试、考核,鼓励孩子在轻松阅读中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学英语是必要的,却不是必需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想让孩子尽早掌握英语,不妨通过校外教育进行自由选择。因此,小学英语课的去留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评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96(3):77~78.

上一篇: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下一篇: 纺织市场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