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6 11:09:50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1)

一、引言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两种典型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中这两者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并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理偏文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所培养的人,总会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如所培养出的人不注重人文精神、不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与和谐等。因此,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必然的。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目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思想界和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即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一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二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最终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基础

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合乎科学的,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也许会对人类有害甚至是威胁人类的生存;合乎人文,也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没有科学,不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因此,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影响,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对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的追求即是对科学和人文两个教育的要求,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和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最重要的素质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所以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科学教育水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还应包含提高人文教育水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本身的功能。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1.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前提。思想决定行动,因此首先要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在传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它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和追求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它既避免了因轻实践而造成的空疏无用,又克服了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在此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2.课程改革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纠正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重新开设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加强文理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课程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基本过程,以经验整合的改组和改造为目的。这类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课,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友情的可贵,也可班级组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三是大量开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

3.激发创新意识,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催化剂。创新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容,但在创新的同时需要热情、激情和感悟,这又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它与一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直接相关。因此,激发创新意识,可以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新都是独特的,它以个性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研究、自由发挥的余地。用创新的方法实施教学,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时间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和创造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在发扬创新精神中应进一步加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二者的融合中进一步高扬科学创新精神。

4.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育思维的人文转变

要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尤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是要全面理解教育的含义,不仅仅是教知识、教专业,更重要的是智慧、思想、道德的培养,生命意义的启迪,生命价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提升。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不限于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确保教师专心于人才培养的教育事业。

5.营造人文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要通过塑造环境、美化校园、举办讲座、丰富活动、活跃社团、社会实践等各种方法在营造浓浓的科学氛围的同时从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筑牢和谐校园主阵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柏林.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1.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22-02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包括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能力教育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高等教育中学术界提出的“科学教育”是一个特有的概念。它不是指哲学、系统科学和具体科学的全面教育,而是特指具体科学教育中的与人文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和心理科学教育相并列的自然科学教育。就科学教育内部而言,各具体学科的目的与功能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育人,全面弘扬人性,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之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也经历了强势与衰微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下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人文教育包含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从任务上看,前者是为了探究人生的价值,后者是为了揭示自然规律。从目标追求上看,前者追求生动性、丰富性、综合性和情感体悟性,后者追求精确性、简练性、分析性和理智逻辑实证性。从标准要求上看,前者是多变的、多元的和个性化的,后者是稳定的、规范的和统一化的。从强调的重点看,前者强调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人的主观感受和求善求美,后者强调客观事实、尊重规律和求真务实。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价值和性质决定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价值的不同。自然科学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超过目的性价值,人文科学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超过工具性价值。自然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工具,是启智的过程,而人文科学教育则更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

人文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科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以自然规律为本。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科学教育的目的则是教人做事。

纯粹的科学教育是不存在的,如同纯粹的人文教育不存在一样,它也充满了人文教育因素。从生产力模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因素在生产力系统中交融在一起,使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充满了科学技术与人文要素的色彩,成为二者的融合载体。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制约,因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变革。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危机、能源短缺以及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相反将使问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正确选择。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已严重妨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职能的实现。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主动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促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道路,必须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发展成为传递科学知识与体现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创新人才个体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力,而且还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只具备一种文化素养的“单面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

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1.构建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之一的高等学校,无疑将重点体现在学科专业结构的构建上,体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上。为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学校专业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必须努力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即通过调整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通过调整实现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融合;通过调整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融合。为此,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上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必须由以往过于注重适应已有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向高度重视未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革趋势,注重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要求转变;必须由以往过于强调人的“职业(岗位)适应性”和“就业教育”,向强调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创业教育”转变。

第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应突破学科门类简单相加的模式,向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和深度融合转变,以使不同科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三,高等学校要积极设置、发展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专业。这不仅是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新方向,而且也是高等学校依托其强大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学科背景,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高等学校还能不断探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与途径,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发展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2.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

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和育人的全面性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合作工作与生活中,能够使人真正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在走向自然、探索自然、服务自然的过程中,能够使人真正学会关心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起高尚的自然道德观。在运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使人真正地习得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的能力。因此,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实践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

(1)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品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由过去培养精英到培养普通劳动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优秀人格品质最好的载体与平台。

以“爱国、爱党,立志、成才”作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模式,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需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实施人才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参与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自觉服务社会、关心他人、遵纪守法和诚信的优良品德的创新人才。

分层次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行为训练,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全体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开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使一部分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2)校内外的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要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运用科学理论教学生做人成才为主。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方面结合起来。加强校内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指导,结合课程内容推荐读书书目,开展读书辅导和导读讲座,批改读书心得,指导全校各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学习研究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以此构建创新人才政治素养养成的思想环境系统。

3.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学校各项活动的主导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将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所在。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大学教师修养水平的途径、方法与机制。

一是提高大学新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其准教师阶段的求学过程中,就要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使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其源头就能得以改善。

二是采取各种方法途径,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一方面要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必要性的认识,使其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教师向具有综合素质的智能型教师转变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在制度保证、机制促进方面下工夫,推动广大教师”扬强补弱”,实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高”。与此同时,对教师素质的考核,除注重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外,也要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人文关怀精神的考核。

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做到科研、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等学校要积极支持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支持教师参与跨学科、有实践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这将是推动教师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4.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文化场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3)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80-03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一论述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有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误区

理工院校办学历史悠久,不乏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理工院校具有浓郁的质疑、钻研、探索、求实、知行统一的精神。自然科学在理工院校得以传承、发展、应用。相比之下,作为人类文化两个维度之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薄弱。部分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对什么是知识、素质、精神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层的理性思考,导致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认识出现误区。

1.部分理工科院校对“知道”与“体道”的关系认识模糊

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不同。有些人文知识只是知“道”。有些人的人文知识相当丰富,但人格却不高尚,关键是他没有把人文知识提升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体道”,主要教会如何做人。用涂又光教授的话说,就是“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体道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精神。大部分人认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然也就培养出了人文精神,将知识传授等同于精神培育。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注意向学生揭示这些知识背后所蕴藏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生学到的只能是延传的知识,难以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难进行知识创新以及在创新中体现人文关怀。

2.部分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科专业教育、人文知识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偏颇

理工科院校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以人文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甚至缺失。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人文精神、有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人。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以知识(含人文知识)传授为载体,以价值观念养成为目的的知识性实践过程。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连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桥梁,它的薄弱和缺乏,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难以实现。

3.部分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关系认识混乱

人文素质是指所具有的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吸收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气节和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素质是形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积淀和结晶。由于对“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关系认识混乱,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出现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在教学实践中只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升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真正的人文熏陶,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为一个理论盲点。 “人文素质”的完善是形成“人文精神”的关键。只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不出人文精神的。

4.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生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以它神奇的魔力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休闲方式。[1]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不断放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学生充分享受高科技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价值也进行着乐观主义的憧憬,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只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认为人文精神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对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采取漠视的态度,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这恰恰与实现“美丽中国”背道而驰。实现“美丽中国”既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在发展中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之美,又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体现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要实现美丽中国,需要学生走出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认识的误区。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现状

长期以来,部分理工科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下,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和学生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难以形素质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1.部分理工科院校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浓厚

近年来,高等教育普遍以实用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育,把教育纯粹视为“就业准备的过程”、“智力投资的过程”,没有把握好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尺度,使承载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教育天平发生了倾斜。这种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使理工院校在教育的运行中患上了实用唯学、急功近利的通病,精力过于集中在开发人力、增强智能、提高个体生计本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上,使以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人文素质教育遭冷落,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意蕴渐趋模糊。

2.部分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的大学按学科分类设置院校,文理分科,这种办学模式使文、理知识被人为地割裂为互不相干的两个学科领域,造科与理工学科之间缺乏互动与整合。人文教育也存在着用政治教育代替人文教育的倾向,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以选修课为主,对学生的人文课程的选修要求较低,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缺乏对选课的科学规划;[2]教师凭自己的兴趣开设课程,具有随意性;课程难以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疏于检查和评课;学生在选修时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没有对所要选修的课程进行理性思考,为了修满学分盲目选课。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收效甚微,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3]

3.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社会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备受青睐,为了在就业市场上占据先机,学生更加急功近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上,对人文方面极少关注。这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学习轻人格培养的现状,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佳,人文精神失落,理想信念淡漠,责任感、使命感下降,价值观念功利化,道德标准多元化,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受教育者,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部分理工科院校教师、教辅人员的人文素质薄弱

部分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高度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师和教辅人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教辅人员人文精神缺乏,导致教学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学术造假,教师浮躁,师德滑坡,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难以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路径

“美丽中国”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路径就是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的高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1.理工科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办学理念上,注重搭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平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领导层要从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高度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作为理工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资金、人才、政策方面向人文教育倾斜,把教育的立足点转移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轨道上。改变理工科院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现状。

2.理工科院校应建立学科沟通机制,便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一部分原因是由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缺少沟通、缺乏合作造成的。要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就要使教师们在思想上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科技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同等重要的理念,使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相互尊重,创造融合的条件。其次,学校要搭建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之间沟通、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跨越学科界线,形成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态势。刘仲林在《现代交叉科学》一书中指出:“学科交而万科通”,“领域交而科研兴”。的确,建立学科沟通机制,搭建学科交流融合的平台,既有利于科学研究,也便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理工科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进行课程整合,开设文理兼容的综合课。综合课程具有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优势。[4]“STS教育”(科学、技术与社会),能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割裂的教育观向统一的教育观的转变,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创新型人才;科技伦理学表明了人们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深层思考和理性自觉,是科技工作者在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总和。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培育,将知识的传授与人性的陶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本身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成功典范;科技史不仅记载着科技的重大进展,同时反映着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本身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种很好融合。开设上述课程,能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4.理工科院校应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师是关键。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发掘教材背后的科技发展的历史,弘扬科学精神中的核心价值观,展示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以及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文精神,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对于成材的重要性,既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对学生进行了精神熏陶。同时,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知识广博、行为文雅的教师,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5.理工科院校应加强学生内化教育,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大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将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塑造有机地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生、对价值的理解,感悟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激发学习激情和成才的愿望,使自己成为专业技能高、人格魅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己,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破解危机,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就是消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理工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主阵地,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5]

参考文献

[1] 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69.

[2] 赵明,陆菁.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前提和途径[J].成功教育,2010(10):20-21.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22-02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设计规划各种制度架构时,总冠以“中国特色”作为限定,这说明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认知,不能仅从某个制度对应的单一学科角度加以诠释。若把这种要求对应到高等教育上,就意味着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本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能力。相应地,多学科融合教学就变得很有必要。

一、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特征

(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近些年来,多学科融合教学在高校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这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形成了反差。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重科研甚于教学,而科研发展趋向学科细分和方法科学化增加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难度;二是在常规教学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后,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动力自然不足。其实,这两个原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出发点是什么?王洪才以为:“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需要大学通过科学研究做出明智判断并为国家决策提供建议……中国大学最有资格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与世界分享,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观,从而纠正传统现代化因过分注重源自西方文化中的工具理性价值所造成的偏执。”[1]这一价值判断恰好回答了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出发点,即: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其出发点是解决现实问题,其归宿也落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二)各学科之间关系平等

至于融合教学中涉及的各个学科,它们之间则是平等关系,这点在融合教学实践中经常被忽视。相反,一般而言,每位教师都有固定的学科背景,习惯于从本学科出发来组织资料、认识问题;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本学科统领其他学科,使其他学科为本学科服务。实际上,“现象的充实性之所以能为人类心灵所领悟,乃由于它拥有一种在其自身中的自我分化的能力”[2]。而每一个学科,形象比喻,就好比是每一个分化后的碎片的镜像。学科之于现实问题,就是部分之于整体。通过多学科融合,集合的部分越多,对整体的认知会越清晰,但每一部分之间都是相互独立而平等的。

(三)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对应起来,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也包括知识融合、能力融合、思维融合等。相较这些方式而言,知识融合侧重的是对各学科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是基础性工作;能力融合侧重的是对相关资料的使用或相关方法的操作,这是应用性工作;而思维融合侧重的则是对相关表象内容的本质理解,以形成较为完整的逻辑线索,这是创新性工作。故就这些方式而言,多学科融合教学应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分析现实、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多学科融合教学中思维融合的利弊分析

既然多学科融合教学应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那在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思维融合。其实,思维融合就多学科融合教学而言,既是主要益处,亦是主要问题。

(一)思维融合的优势

1.讲授内容完整。高等教育活动是通过一门门课程的学习具体完成的,虽然每门课程都有既定的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不过,如何向学生讲授规定内容,则大有不同。相比而言,采用多学科融合教学手段,通过学科间的思维融合,可使学生更为完整地了解或掌握讲授内容。以讲授财政学为例,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若融合哲学思维,会发现财政的分配本质也就是私与公之间的关系界定与协调均衡问题;融合历史学思维,又会发现财政收支变化反映的是改革本质与路径依赖问题[3]。

2.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多学科融合教学所展现的立体式图景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认识已有事物或现象,这打破了学生固有的认知,并开始学习如何接受多角度思维方式,进而尝试进行多角度思维;另一方面,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在给学生带来全新认知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诸多疑问,这些疑问会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3.深入理解现实问题。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即只有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改进,借助于多学科融合手段,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现实问题;而只有在客观理性地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后,学生才能带着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学习专业知识。这种问题导向的大学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尽快走向成熟,而且还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二)思维融合的弊端

1.讲授晦涩。在实践多学科思维融合过程中,笔者发现,因融入了更多学科的逻辑思维,使授课过程容易变得深奥晦涩。这点对教师和学生都会造成困扰。对教师而言,其他学科尤其是哲学思维的融入,虽极大提高了讲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但多学科思维融合后的内容远超出了本学科的固定内容;对学生而言,受本学科学识限制,对其他学科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在接触到其他学科逻辑思维时,就很难理解,觉得讲授内容晦涩难懂。

2.思维混乱。更重要的是,因为融合的重点是在思维上,内容的讲授也是为了说清楚内在的逻辑线索,故多学科思维融合很容易造成思维本身的混乱。以财政学和哲学的融合为例[4],财政学隶属于经济学,其逻辑起点是理性人,这是对人性的前提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而人性问题本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哲学思维中,人性是复杂的联合体,既包括经济学所坚持的理性人部分,还包括其他更多内容。这给财政学和哲学的思维融合带来了很大困难,很容易把一场有理有据的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智力游戏。

3.模糊出发点。这也是多学科思维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弊端,即模糊了多学科思维融合的出发点。需要提醒的是,多学科融合教学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认识并解决现实问题自然成为多学科思维融合的出发点。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经过长期的多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后,会变得更加重视思维本身的提升,为思维而融合,也就逐渐失去了更为重要的问题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三、财政学科践行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多学科融合型教师,形成全局视野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要想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科学运用思维融合,其关键点和落脚点就在教师身上:第一,理解教育。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场涉及言行、逻辑和课件的技术活动,还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和公共理想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教师要保证向学生传授先进且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学生离开大学后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故高等教育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培训技能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性的过程。第二,融合知识。现行的各行其是的教学研究谈论的就是自己,其结果往往是知识的四分五裂,既无助于认识现今世界,也无法形成有见地、可实践的超前思想。故对当今高等教育而言,教师不能仅局限在自己学科范围内,融合知识的要求是确保大学教师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系统时,能有全局视野,能形成影响甚至控制全局的系统性思想,并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将此思想传递给学生们,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观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规范多学科学术研究,强化思维训练

不过,若想保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始终是先进的,高校教师就必须加强学术研究。这不是说每位高校教师都要擅长学术,而是不管每位教师的学术能力如何,都应努力研究与本专业有关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向,即便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也该做到向学生全面展现学术发展和基本内容。故就大学而言,教学与科研并不冲突,恰恰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意识会极大丰富教学内容,而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也会给教师提供科研的新思路或新方法。当然,从实践多学科思维融合需求出发,教师应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为多学科思维融合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三)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增进方法自觉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关于多学科融合教学方面的研究,主动寻找多学科思维融合的特点、实践途径与改进途径,以期增进方法自觉。在这点上,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做得不足,可考虑从以下几点加强:一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有关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教改课题,把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科学总结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多学科思维融合问题。二是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学校应采取大讨论、学术茶会以及系列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层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不同学科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三是直接组建多学科融合研究中心。学校可通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支持,组建专门的研究中心,开展关于多学科融合的学术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

“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J].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德]恩斯特・卡西尔;沉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庆.多学科维度下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融合[J].教书育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5)

今天,科学与人文的重新结合,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也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而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交融渗透,这种交融将产生和发展出一种未来的新科学。教育无疑是科学与人文综合的先导,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文理融合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正方兴未艾。在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上,普遍重视文理学科综合;在课程内容上,不仅是简单的理工科增加人文课程、文科增加科技课程,而是已经出现许多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和学科。如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基因等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就体现了多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结合。现代医学从生理模式走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日本出现了社会理工学等新型学科,牛津开出了复合课程“科学与经济学”,美国推出了T-MBA(高科技MBA)。这些例子使我们明显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已经成为教育综合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科学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自觉地认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创造条件,更新观念,推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努力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叉融合,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

要看到科学技术(指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成果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拿来危害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发动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大量的杀伤武器,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产生了巨大效益,但是一些腐朽的文化,在网上的传播也给人类带来了创伤。克隆技术发展标志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克隆人”的提出对社会伦理、家庭伦理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人文与科学的相互支持和协调,才能使这项技术不致于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合作,相互协调,使科学技术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造福于人类。

人文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手段,以及它的作用,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离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展就举步维艰。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新时代。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即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要下大力气来更新观念,改变这种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文理分科,大学文、理、工分校,学校科类单一,加上我国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所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显得迟缓。特别是当教育目的只限于“寻求知识”,尚未提高到增强人的综合素质时,更容易使人文与科学教育隔离,所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的一个顽症。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素质不高。中学文理分科长期存在使学生偏科,不仅知识面上有所偏颇,更重要的是从小就接受了文理分家的思想,打上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的烙印。有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认为中学应该使学生有特长,所以文理分科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我个人认为中学首先是为了学生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发挥其个性使其有特长,但是用文理来分特长并且用文理分班、高考文理分科来导向学生的学习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目前高考的改革,特别是高考科目和内容的改革,正促使中学的课程改革朝着文理不再分班的方向进行。高中不再文理分科对培养人才特别是对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一个有力的措施。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也是导致科学与人文长期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最近一个世纪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学科交叉综合的趋势与世界潮流相比滞后一个时期,人文与科学分离的矛盾并不突出,重理轻文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化趋势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各个领域日益凸显出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导致的教育偏颇,也自然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解决这一矛盾的呼声必然日益高涨。

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国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科类设置院校,文、理、工分校,特别是行业办学,科类更加单一,行业性过强。一些单科性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偏窄,专业意识强,更难谈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认识到这一点,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有条件的学校要使学科更加综合些,进行了合并与组合,特别是把一部分医科院校等单科院校进行了合并,组建了一部分学科更加综合的大学。另外,把行业办的学校进行调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并且进行学科调整,突破了原来行业办学的框框,适应地方需要扩大自己的学科范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校结构的调整,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不少院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进“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有效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体系还远未形成,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

三、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措施#p#分页标题#e#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6)

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在新文科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如日本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文理融合”等方式推动新文科的建设,美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领域在近几年则进行了跨学科改革。整体来看,新文科建设有如下三种模式。1.整合已有资源,自主推动新文科建设。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高校,往往在多个领域都有较好的学科基础,整合已有资源是常见的模式。二战结束后,不少日本高校在美国的影响下设立教养学部,通常前两年为通识教育,后两年接受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阶段的课程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科目。后经多次改革,一些高校保留了教养学部,东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东京大学是较早推动文理融合的日本高校。早在2011年,东京大学就在教养学部的基础上,将6个学科整合为教养学、统合自然科学、学际科学三个学系,推动文理融合,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著名的东京大学文学部是典型的文科,有百余年的历史。文学部原有思想文化系、历史文化系、语言文化系、行动文化系四个学系,目前文学部已将4个学系整合为一个大的人文学系,推进不同文科专业之间的融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利用自身已有基础和优势,于2011年开设计算广告学、数字营销课程,推动技术和广告的交叉融合发展。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则开设数字营销与分析专业,为学生提供实施数字营销策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创办专门机构,推动新文科建设。有的高校专门新设相关机构,推动新文科建设。其中,有的高校是完全新设机构,有的则是在已有学部基础上整合资源,组建新机构。2018年,日本九州大学宣布新设共创学部,以全新体制推动文理融合,引发关注。该校认为,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需要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新学部打破了原有学科和专业的边界,推动以下四个领域的融合:人类与生命领域、人与社会领域、国家与区域领域、地球与环境领域。该学部每年招收105名本科生。其师资同样专业跨度很大,50名专任教师专业领域包括历史学、政治学、情报学、语言学、经济学、哲学、统计学、人类学、地质学、脑科学、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师资足以支撑上述四个领域的融合。与此相似,新潟大学于2017年成立创生学部,这是一个不区别文科和理科的学部,专任教师的研究领域同样横跨多个专业领域。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和第二年深入学习科学技术与社会、认识、地域等5个领域,第三年开始学习自然环境科学、机械系统工学、社会区域文化学等其他学部的22个领域的课程。类似的模式还有滋贺大学数据科学学部、宫崎大学地域资源创生学部、山梨大学生命环境学部等。滋贺大学数据科学学部于2017年成立,在培养管理、市场人才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数据加工处理能力。3.跨机构的文理合作。跨机构的文理合作最常见的是同一高校不同学院、学科之间的合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对广告学科的定位尤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广告不仅仅是技能和理论,我们要教学生如何提问和解决问题,以准备迎接一个蓬勃发展的职业生涯和塑造领域。作为全国第一个广告项目,我们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我们的学生更是受益于学校的跨学科合作。”201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广告学系和计算机系联合创办了计算机科学与广告专业,并开设计算广告系列课程。不同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文理合作,也是常见的跨机构合作模式。2016年,以商科等社会科学见长的日本一桥大学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签订协议,推动文理融合。多年来,一桥大学在日本企业经营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日本,企业经营者中约有7成是文科出身,在一定的阶段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往往会遇到天花板,制约他们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一桥大学认为,当今时代应该打破文理间的鸿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相协作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一青年记者2020年1月上68桥大学着力推动文理融合,推动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两家机构合作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每年培养5-10名复合型博士人才,要求有理工科硕士学位,经过交叉培养授予商学博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实践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7)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8)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21-04

2010年6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同年7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并要求高校“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将面临许多重大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正是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与探索。

一、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核

根据199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的两个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如何使两方面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人文”一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为天下。”“天文”之“天”,指自然界;“天文”,主要指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人文”之“人”,指的是人世间,“人文”之“文”,指的是司马光所言“诗书礼乐之文”。由此可见,“人文”主要指有关诗、书、礼、乐在内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记忆风俗习惯等人类文明和文化。而《易经》中“天文”一词更接近现在的“科学”的含义。对“科学”与“人文”进一步解释,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这样解释,科学的是以自然物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与精密计算、精确概念以及严密的逻辑表达为研究方法。而人文的研究对象则是实在的精神现象、活动和由价值和意义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文化事件。其研究方法运用了人的抽象概括,具有独特性和个性,是人的思维活动。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素”和“质”是分开使用的。“素”是指白色的生绢,“质”是指质地。《逸周书・克殷》说:“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素质”就延承了“素”的含义,意为“白色的质地”。“素”一词后来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由此,“素质”一词就被理解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由基础”。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文化知识、文明精神的基础和特点为内容,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伦理、艺术等内容的学习)、环境熏陶和学生主观思维加工,以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和修养、气质。而科学素质教育则以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如学生通过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等的学习,掌握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实证和实验的研究方法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及怎么对待人”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和事物是什么”的教育。

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完整的“人”。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首先,促进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召唤。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后科学迅速发展,科学成为全知全能的救世主,因此科学知识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出现偏颇,人文素质教育也一直遭到忽视。最终人们尝到了纯科学教育带来的“苦果”。原子能既可以为人类发电,又可以毁灭人类自身;医学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但是克隆人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二战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反思,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这个物质基础也举步维艰。因此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得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出来。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时代的必然。

第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很少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融合起来。辛亥革命以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一切教育以传统文学为重点和中心,即便是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时期,引入的也只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教育,四书五经还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只有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才有短暂的科学和人文融合。人们在爱国热情的催使下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那时人文教育并没有被学校抛弃,凡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修习人文课程,因此上世纪前半期到中期,我国造就了许多大师级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进行了院校改革,成立或合并了许多单科的理工类院校,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与科学精神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由于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视野狭窄,再加之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得创新精神缺乏,这造成了我国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很难出现以往那样的大师。要想在科技和人文两方面有新的突破,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

另外,受我国中学阶段分科和高等教育的片面教育影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科毕业生往往只具备科学知识的简单加工或者技术操作能力,缺乏生活审美、团队精神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成了“制器”的场所,“育人”目标偏离;而文科生动手能力太低,逻辑思维不严谨、科学素养缺乏。这些不平衡因素都造成了我们的毕业生社会责任感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养,如当今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的出现。人文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科学素质教育通过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前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依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中更深一层次的因素,是理性与情感大约平分秋色的因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纲要》的必要途径。《纲要》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情感和责任感的人,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感情或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当今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能爱国,二是会创新。根据《纲要》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重要任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促进文理交融”。思想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执着信念和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促进文理交融也就需要高校通过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另外,《纲要》还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要求,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大职能,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沟通,建立于公众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推广、科学精神的宣传以及人文文化的熏陶,推进我国科普知识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有现实的必然性之外,还有实施上的可能性,二者无论从最初的产生、发展还是最终目的上讲都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分离。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讲,最原始的人文和科学是糅合的,没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分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分工,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引起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分离甚至对立,高等教育一度从通才教育转向专业训练。但是,分离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离,甚至人性的滑坡,因此现在又需要再次融合统一。这个过程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引起。在人类教育起初,“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无论古希腊的思想还是我国儒道学,都是朴素的哲学教育,人文是科学的基石,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科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的。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通,人文素质中含有科学素质内容,科学素质中含有人文的精神。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知识、精神为内容的教育,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这是科学素质教育中求真的体现。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人文精神要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符合科学探索的方法。历史告诉人们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客观物质实际,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追求和谐,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人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的观念,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天文学的发展,地心说的推倒,改变了人对自身自负的认识。医学的进步解释了生老病死;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计算机的发明,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的视野;音像技术的发展,记载了人类对美的直接记忆。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现代人类文化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科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他物的科学精神,这也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敬天爱人”的人文文化相通。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都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自身),另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的,但是二者都是与人相关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解放了人类自身,体现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自身得到了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格培养和人性完善为目标,提升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了解了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价值,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的发展问题。

四、本科教育实现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的基本构想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有融合的必然性,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合,还要依托载体,需要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实践的进步需要理念先行,思想先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离不开通才的人才培养理念。《纲要》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在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出现过两种极端模式的本科教育,一是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只注重“制器”,忘记了“育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是以知识传授为己任,进行分科教育,知识面狭窄,只知闭门造车,看不到现实的社会需求,更谈不上创新。显然,这两种模式都与现代大学理念格格不入。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树立通才教育理念,以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注重对理科学生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对文科生加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融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是深入学习的保证,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更是确保“本领过硬”的前提。另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信念坚定。高尚的品德,特别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二者内在的交叉和渗透,这就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本科院校要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变原来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太窄的现状,淡化学科专业界限,扩大专业面。《意见》建议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这种变化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有积极作用。除了专业的调整,高校还要设置文理渗透的专业,使文科生在科学素质方面得到提高,理科生也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并继续尝试以通识教育为特点的院系设置,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综合的文理基础教育,后两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武汉大学的珞珈学院,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注重知识综合,使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共同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专业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的专业调整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上来。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开设理化生方面的课程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学分制和选修课制是进行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学分制可以突破专业限制,通过让文理科学生分别修习一定数量的理工类或者人文社科类学分,最大限度地改变知识面过窄的现实;选修课则通过提供广泛的课程种类,特别是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学习课程,弥补知识不足和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国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各高校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充实,宁缺毋滥,保证课程质量;在学生选课过程中要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此外,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校重要的培养资源。学生除了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提高素质以外,还广泛接触各类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课堂。文艺汇演、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学校举办各种高质量的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报告会,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人文和科学熏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质。学校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这一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理工科教师来说,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能用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水平,更有助于教师本身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受市场经济冲击和长期的文理分科影响,高校教师无论是科学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素质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丰富为依托。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热情。适当地安排教师接受跨专业跨学科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更有责任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爱国情怀、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人生追求、端正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学校育人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学校的环境包括校园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身心,唤醒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的建筑物是学校的标志,高雅的建筑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能激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发挥好这一无形教育资源的作用,校园规划既要各具特色又要统一协调。

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学校重要的主体,管理人员与学生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人员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学校组织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要以树立“服务理念”,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工作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有极大的模范作用。学校除了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切实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热情、工作态度,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重视对管理人员管理。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建立有学生参与的评价机制。同时还有配套奖罚机制,对于学生评价较低的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不能改进者,则要严格处罚。

五、结语

促进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高等学校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57所学校设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进行。各基地院校要以基地为依托,密切组织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建设好本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同时要带动周边高校共同发展,并且通过基地的桥梁,建立于其他非基地院校的联系,发挥辐射作用。只有高校牢固树立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恰当的组织机构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实现《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 [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9)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对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共同提升,是新时期文化和科技工作共同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概念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态势逐渐显现,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逐渐明朗,文化与科技融于一体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大。发达国家把这种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产业视为“文化创意经济”,它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物化文化创意,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从工业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主要体现于经济、产业、产品和人才培育。对我国从“制造国家”向“创造国家”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与科技融合”,与“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要素”“文化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我国以往“文化创新”概念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创新”概念体系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指“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引擎”,强调“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结合,更确切地说,是“科学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以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发展。

二、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的发展,以其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对我们有效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加快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进步,文化产业是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产业之一,科技对文化产业支撑作用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各个环节之中。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1.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的、并且在更大的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仅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一种方式所说的是科学技术的物质生产功能,第二种方式则指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功能。

说起科技文化,就必然要提到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和传播,这点事情不仅是一件科学事件,更是一起文化事件。在当时,仅从观察实证的角度来看,哥白尼的日心说甚至处于劣势,但日心说为什么能够拥有布鲁诺、伽利略等坚定地支持者呢,这与当的地形说时的文化心态有关。人们反对地心说、倡导日心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已定十分厌恶教会及其用于附会《圣经》地心说,而日心说一旦成立,正好用于宣泄心中强烈的反宗教的情绪。结果日心说胜利了,这胜利是反宗教的文化心里的胜利,也是科技文化的初次大捷。日心说只是一系列胜利的开始,在接下来的400多年里,维萨里的《人体构造》、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麦克斯韦的《论电学和磁学》、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等胜利的里程碑相继树起。与此同时,电报、电话、汽车、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新的运用技术层出不穷,并以文化的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胜利的结果之一就是,科技文化逐渐发展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亚文化系统。

科技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互动融合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先进文化之一。科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拓展和渗透,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是科技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器物层面传导到制度层面再影响到文化价值层面。由于科技的介入,生产过程日益复杂,这就必然导致了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中,逐渐形成了求实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批判与宽容等文化价值观。其二是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文化不断涌现。科技供应与消费需求互动互促,一方面,新科技的应用,起到了直接塑造人们生活方式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群体的偏好,又反过来影响到科技应用的方向。这样就形成了汽车文化、通信文化和网络文化等,而且,还有很多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价值观,如汽车文化中的享受意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为了克服科技文化的负面影响,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使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当前得到广泛提倡的绿色技术、工业生态技术等都兼顾科技发展和人的需求的努力,也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互动的产物。其三是通过教育、宣传和普及直接进入社会文化价值领域。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之后,科技文化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视为主流文化,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

2.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且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创新的成果丰富了现代文明,繁荣了灿烂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走向。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却给现代人类带来了科学危机,只有消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人为对立,改变两种文化分裂的态势,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动力。

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3.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以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综观科技发展史,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需要创新文化先行,需要文化的繁荣,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等一系列文化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这种良好文化环境的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来自于两种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对立与分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形成的背景、关注的对象、涵盖的内容有所侧重和不同,但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起源和本质而言,两者是交融的,它既体现了有科学基础的人文精神,又代表了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可以说,科学文化是人文文化的奠基石,人文文化则是科学文化的导航灯。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新。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的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与它新的内涵与活力。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篇(10)

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体现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人文精神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以及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终极关怀,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科学精神是指一种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价值取向是追求科学体系的逻辑和认识的真理性,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是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判。

无论是起源于神学的西方大学教育,还是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儒学文化,人文与科学精神都得到充分的显现。现代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使得大学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地,更是文化的传播源。大学的成长不仅体现在物质资源的积累上,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的养成和发扬;大学要传递高品位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层次学问,更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只有将人文与科学精神置于大学的精神文化中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大学精神文化就是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们具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文化形态的总和。简而言之,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本质规定性。这种无处不在,蕴含丰富内容,但又难以简单用语句概括的团体意识,形成了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文化。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累积的过程,是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品格的集中体现。

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体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只有科学与人文的高度统一,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形成完整的大学精神文化。因为单纯强调科学求“真”,势必导致科技至上的极端主义思想,使人类日益陷入作茧自缚的生存困境;而如果一味倚重人文求“善”,不顾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巨大发展,又必会陷入文化复古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大学作为引领社会、培养人才的精神家园和专业场所,唯有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和谐共进,才能切实履行起有效服务社会的职责,也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

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有现实的必然性之外,还有实施上的可能性,二者无论从最初的产生、发展,还是最终目的都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分离。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讲,最原始的人文和科学是糅合的,没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分别。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分工,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引起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分离甚至对立,高等教育一度从通才教育转向专业训练。但是,分离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离,甚至人性的滑坡,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现在需要再次融合统一。这种变化过程是由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在人类教育起初,“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无论古希腊的思想还是我国的儒道学,都是朴素的哲学教育,我国古代的六艺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教育都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人文是科学的基石,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从本质上来说,科学素质教育是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的。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通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含有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的精神。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知识、精神为内容的教育,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这是科学素质教育中求“真”的体现。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人文精神要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符合科学探索的方法。历史告诉人们,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客观物质的存在,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追求和谐,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人们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态度,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的观念,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科学知识的发展加深了人对自身、对自然的认识,揭示了人的实体和自然的规律,开阔了人的视野,改变了人的观念;天文学的发展,地心说的推倒,改变了人对自身自负的认识;医学的进步解释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自然现象的原因,解除了人对自然的恐惧;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计算机的发明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的视野;音像技术的发展,记载了人类对美的直接记忆。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现代人类文化素质教育将举步维艰。科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他物的科学精神,这也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敬天爱人”的人文文化相通。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另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是随着社会分工而逐渐分离的,但是二者都是与人相关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解放了人类自身,体现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自身得到了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格培养和人性完善为目标,提升人对自身的认识,了解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价值,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的发展问题。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自“211工程”开建以来,我校不断强化“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本科学生为对象、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综合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简称“三基”),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安徽大学在2000年推行了学分制改革,将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来说,一是要求学生在修业期间修读不少于6个学分的文理互选课程;二是面向全校开设人文与科技公选课;三是完成不少于4个学分的人文与科学素质拓展项目。这些融合人文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育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予各项文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2010年,安徽大学《学分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列为2013年安徽省教育振兴计划中的教学成果推广项目。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领会、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内容,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融合,让大学生不但拥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而且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

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

应当在大学教育中融合

就我国当前的大学教育而言,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还存在缺失或者分离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过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缺乏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割裂,造成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严重分离;三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许多高校评定学生各种奖励的主要参考依据是看其文化课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人文道德品质方面的考核。以推免生工作为例,绝大部分高校推免生的排名以学生专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为序,而对于人文与科技教育公选课程学分与绩点不予计算;四是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问题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对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均偏重传授僵硬的知识和空泛的理论,缺乏对科学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更缺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人才,科学与人文是一所大学展翅高飞的两翼,德、智、体、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主阵地,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任务。如果说教育是培养灵魂的工程,那么大学教育就是塑造灵魂的高级工程。坚持理想,追求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和谐发展与创新能力,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发展要务。不容置疑,平等、公正意识,自强、进取、务实精神,开放观念、全球视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主流的同时,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精神和心理品质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失落、迷惘的一面。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价值观错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大学生智商较高而情商很低,也反映出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因此,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化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在认识到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存在差别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新观念。正如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所说:“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高等教育必须切实肩负起培养既能“做事”更会“做人”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四、实现人文与科学

素质教育融合的基本路径

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将人文与科学精神合二为一,并固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我们认为,应当从重塑办学指导思想、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培育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品质等关键环节入手,构筑高校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互动耦合。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培育首先要体现在办学思想上。各国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在时代的要求下逐渐趋同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学校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价值观,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自然,正确地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我国高考制度长期实行文理分科,造成了高中阶段教育也较早地实行了文理分班,这给大学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要提高文化的自觉,改变习惯的思维定势。高等学校要坚持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不断完善学校的学科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求真精神,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己的人文求善精神,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安徽大学为例,我校的考古学专业属于部级特色专业。但是,多年的考古学专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文献的考察和文物的挖掘上,缺乏现代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1981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学校理工科实验基地在金属考古、陶瓷考古、同位素考古、环境考古、生物考古、农业考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此,我们提出要建立科技考古本科专业,利用资源与环境科学、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弥补考古学专业人才文理脱节的不足。

(二)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焦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载体。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否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有利于跨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既给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机会,又给学生灌注人文知识的营养。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纯粹知识的传承,讲究科学知识的严密性和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造成大学教育中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重失落的严峻形势。为此,大学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和课程体系,构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尊重事实、依从客观和理性的科学文化价值观与尊重生命、崇尚文化及精神力量的人文价值观互为融合;开展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博雅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积极推行文理交叉渗透的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学习一定份量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学习一定份量的自然科学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创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让学生选修,如我校开设的数学史话、物理学的革命、化学与人类社会等。总之,通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高度专门化、分裂化转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建构文理交融的学业课程

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仅在于学生要接受文理全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文理交融。这种交融不是文理的简单撮合与拼凑,而是对学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我国长期实行专业化教育,专业课程的属性特征被限定,这就造成一些创新的课程由于缺乏专业属性而被认为不伦不类,从而束缚了这一类别课程的系统化建设,只能在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公选课程中安身立命。我们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文理专业都应当在文理交融课程上有所突破,创建一批新型的、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的学业课程。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质

实现大学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完美结合,需要学生与教师两大主体的参与,其中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主导方面,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两种精神的生成。就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疑是关键因素。时代特点要求教师除了掌握较专业和较高深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外,更必须具有体现人文关怀的世界观与从事科技工作的道德理念;必须重视科学的整体价值,把它当作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来传授;既要讲解科学知识,更要突出科学文化精神的传播。为此,建构一支能够在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和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是现代大学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必须加强教师人文与科学精神建设,把教师综合素质纳入到教师培训、考核和管理的指标体系中,明确教师在学生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方面的双重职责,做到既授业又传道,既教书又育人,通过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通过人文精神教育传承科学理念。

(五)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展示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窗口,对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能很好地体现一所大学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它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有形或无形的内容。大学精神则是对校园文化的高度凝炼和提纯,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先进的校园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民族性,是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

在当前多元价值的冲击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崇尚学术、育人为本、开放兼容、引领社会”的大学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自身的精神文化品位。通过开展以培养人文与科学素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组织地举办各种人文与科技讲座,各类科技节与文化节,以及演讲、辩论、歌咏、书法、创新、发明等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这一“隐形课程”对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大学生在理想、信仰、情趣、实践、认知等方面,受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成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的特性。可以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要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要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大学不仅要沐浴科学精神的雨露,更应普照人文精神的光芒,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德宽.大学之道——求索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

[3]王义遒.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4]张岂之.对立耶?一体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考察[J]科学中国人,2002(05).

上一篇: 智能制造工程 下一篇: 电气工程的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