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与人文价值

时间:2022-08-15 09:25:49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美育常常扮演着若有如无的角色,而人性的完善离不开美育。体育舞蹈在女性个体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将美育放之女性体育研究中,能够弥补女性体育研究在教育上的空白。本文基于女性视角下,将体育舞蹈作为审美文化的载体,从物质、精神、社会制度三个文化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就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与人文价值浅谈几点看法。

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与人文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转型变革,休闲时代的来临,人对美的追求也凸显在方方面面,但对于美的认识仍然尚浅,有时候甚至把“乌鸦”当成“天鹅”。美育是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要环节,但却往往不受到重视,难以实施。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敛”致使性在美育中的隐晦和不言而喻,这是对女性美育上的一种误解。从女性个体发展来看,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能力的提高以及潜能的开发都需要通过社会化、教育过程来实现[1]。体育舞蹈起源于民间,由交谊舞演变而来,是融合了体育、音乐、服饰的一种人体动态艺术。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美学特征,对女性人格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在女性视角下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与人文价值,希冀为体育美育和女性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相关概念

1.1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了《对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呼吁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使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从此更加完备[2]。但是如何有效建立美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下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在融合本土化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的价值功能,仍然需要我国学者的不懈努力。美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应当有主、客体的区分,周庆元、胡绪阳[3]认为美育具有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两个基本维度,审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主体,立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方能走向美育的完整。西方则把美育看作为感性教育,席勒关于感性教育阐述的历史具体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意义:1.美育肯定感性对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2.美育以恢复和发展人的感性为任务;3.美育的理想或者说目标是人性的完满,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4]。因此,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善。从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来看,审美教育同样也是文化熏陶,将美育放到文化系统中进行探讨,打开了研究美育功能和人文价值的新窗口。

1.2女性体育研究

我们都知道,美育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体育是实施美育的一条基本路径。女性主义发展起来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由于女性性别角色在体育运动中的冲突、弱势和不平等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女性体育研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女性体育研究是以女性主义研究和体育社会学作为研究基础把体育作为切入点的一项跨学科的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中的女性和性别现象。在体育研究的背景下,性别不再被单纯的看作自然变量(如同年龄、身高、体重),也不再完全是解释男女在体育运动中不同表现的“合理要素”[5]。因此,女性、性别对象在体育研究中是一个独特的视角,是考察女性通过参与体育解放身体和掌握社会权利的新路径。

2女性美是美育中的性别符号象征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性别特征在美育中往往也被看作为精神象征,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符号,具有美的文化内涵。比如西方希腊神话中被罗马人视为爱神、民族之母的维纳斯,屹立在美国纽约象征着民族主义解放的自由女神像,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造人,再好比宗教文化中,伊斯兰女性是孕育生命的伟大母亲,因而在他们身上奔涌着自然而高贵的情感——母性情感[6],女性形体的美和母性的美使得女性成为了表征美育的图腾。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对女性美的审美态度都在发生改变,在唐代杨贵妃以丰腴的体态跻身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到清朝之后女性又以缠足为美。如今,人们对女性美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多误区,真正的女性美应当是人的美和女人的美、自然美(性美)和社会美(内在美)、女性自我认同的美和男性认可的美的统一[7]。总之,女性美是美育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通过树立女性美的认识,能够培养人正确的女性观和性别意识。

3体育舞蹈发展女性美

体育舞蹈即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女性美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又是实现美育功能和人文价值的一项手段和方式。从文化系统中考察体育舞蹈对女性美的影响和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第一是物质层面的实体形象,包括女性的身体形态、服饰、音乐;第二是精神层面,诸如女性的高雅内涵;第三是社会制度层面,体现在女性的主体性和性别认知。

3.1物质层面:身体与环境

(1)身体塑造:身体不仅仅是个体的有机生命体,也是人的一个符号标志。自古以来,舞蹈一直是女性身体美的一种展演,古人云:“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体育舞蹈中,女性在男性的阳刚之气衬托之下更显的柔美,两者相辅相成。体育舞蹈是一项身体的艺术,十分强调身体姿态的表现力,身体形体的好坏程度是这项运动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在松驰状态下用力,形成外部特征是颈部正直、两肩松驰、背直、立腰、目平视;内在用力要以“心行气、气运身”,寻求由内到外流畅无阻的用力方法[8],因此,在长期的身体规训下,体育舞蹈对女性身体形态有着很强的塑造功能。(2)环境制约:我国学者大多建立在美学理论下将体育舞蹈体现在其他物质形态上的美,分为服饰的美、音乐的美,却少见将其理解为环境对人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述的环境单指文化环境的物质场所,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物质特性,是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条件。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参赛运动员搭配和音乐的使用是评判标准之一,不仅体育舞蹈如此,根据项群分类,现代奥运会“难美”主观类竞赛项目大体沿习了类似的评分体系。在体育舞蹈中,女性运动员需要穿着艳丽的裙子,在柔美的音乐下有节奏进行肢体运动,服装和音乐给体育舞蹈运动营造了美的环境,构建了体育舞蹈审美教育的行为场所,就像是法老举行仪式的“权杖”和“发出的声音”,是构成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场所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形态。综上所述,体育舞蹈具有发展女性美的物质文化基础。

3.2精神层面:意志与情操

古人常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思是磨练意志,筋骨疲劳,可见身体的劳动和人的精神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体育舞蹈主要分为摩登和拉丁两个项目群,每个项目群又要包括5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每只舞蹈跳完需要一分多钟,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无氧的运动状态。因此,在高强度的运动负荷之下女性运动员意志力能够得到磨砺。此外,体育舞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从某些方面来说,体育舞蹈比纯粹静止的艺术更具有生产劳动的特性。因为他是充分运用提炼、加工、美化的人体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9]。一方面,情景控制着女性体育舞蹈参与者的动作行为,同时肢体动作又牵联着情感体验,体育舞蹈参与者会随着欢快的狐步舞感到心情愉悦、开朗;随着柔情的摩登舞而感到端庄、优雅。另一方面,体育舞蹈来源于古代土风舞,经过演变发展成为流行广泛的社交舞蹈,具有很强的文化仪式。开始舞蹈时,男性对女性发出邀请,女性随之受邀,舞蹈结束之后进行谢礼。因此,体育舞蹈不仅能够磨练女性的意志,并且通过情景和仪式使得女性获得高雅情操等气质。

3.3社会制度层面:自由与社交

体育舞蹈是需要由男女搭档组成小队进行的一项运动,这使得传统运动中性别上的优劣不复存在,有利于抵制社会性别秩序对女性的控制,女性的主体性得以交还。换句话说,男性与女性组成协作共同体是体育舞蹈的主要运动方式,在体育舞蹈中女性摆脱了因生理上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分工,拥有和男性相同的主体地位。不同于足球等竞技类项目,对抗性的身体接触使得女性参与者对体育运动项目望尘莫及,然而体育舞蹈可以激发女性潜在的天性,展演出自身最美的一面,女性在自身身体的控制和情感体验中获得自由。体育舞蹈作为舶来品,其中正常的社交行为却遭受着本土化文化的排斥。因其展现个性的舞蹈表现方式、热情奔放的情感宣泄、性感火爆的舞姿展现,对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庸、含蓄、形成了很大的冲击[10]。在体育舞蹈男女舞伴关系中,女性往往有着更明确的性别认知,所以女性酷儿现象很少发生。如果正如《罗辑思维》栏目中所说女性天生擅长于社交,那么体育舞蹈就是培养女性社交能力的催化剂,练习体育舞蹈的女性更懂得建立两性之间健康的社会交往关系。

4结语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融合,除了能够促进女性的身心健康之外,也是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女性美。在体育舞蹈中,女性美帮助弱化传统社会分工制度下性别观念,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从而实现美育功能和人文价值,致使人性的完善。

[1]熊欢著.性别、身体、社会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郭勇健.蔡元培美育思想批判[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5):15-23+158.

[3]周庆元,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03):39-43+49.

[4]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9-21.

[5]熊欢.体育背景下性别的理论化——论女性主义范式对女性体育研究的建构[J].体育科学,2014,34(07):3-11.

[6]马永春.伊斯兰经堂文化传播对女性美育的影响:以大理州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9,8(07):22-24+88.

[7]陈卫玲.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美的类型分析及美育实施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汪琪 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上一篇: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究 下一篇: 大学本科翻转课堂英语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