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4 10:14:15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1)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群交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2)

关键词:环境 生态设计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郑东新区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群交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3)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 自然 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 科学 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 经济 ,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 旅游 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 规律 ;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 交通 ……),人流及文化 艺术 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 文献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4)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是近几年艺术界讨论的热点,是对以往设计过程概念化、公式化、生搬硬套的反思。个性化设计需要设计者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和总结设计经验,以此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特色和设计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设计者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对整体和局部的把握。个性化设计中带有设计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带有艺术色彩的设计能够激起人们的思想意识,给人们以文化和艺术的启迪。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打破程序化、概念化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已有个性化设计的创新点,重新认识个性化设计的作用和内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受到风格化的制约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对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创造不是个人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是设计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也是设计者追求新颖、独特,摆脱平庸的表现。设计师在众多设计构思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也是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设计空间的必要艺术手段,这种艺术方式来自设计者的勇敢探索,不同于一般的平庸设计。

(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能提升空间使用功能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要想在艺术设计中体现独到之处,更应该在设计中注重提升环境质量。在艺术设计中融入环境理念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使用功能和业主的个人爱好和阅历有一定的关系,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根据业主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室内设计。

(三)个性化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实现绿色环境和生态艺术设计的必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包括艺术构思、设计和装饰等多个环节,因此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艺术品都应该认真斟酌,并加以润色处理,以达到个性化特征和外界环境的融合统一。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57-01

一、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种全新的发展和价值观念。它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开发绿色资源,不断改善美化生态系统,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设计,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人的行为、意识进行再创造,以达到社会各要素问持久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在设计领域,这样我们就能更加了解到设计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行为,它真正体现了设计的积极意义,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中心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过度盲目混乱的发展,中国遭遇到自然界的巨大挑战:人口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都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试图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环境与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理论框架系统,为中国艺术设计教学方向提供可依据的现实材料。

(一)以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1962年美国学者R・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景:“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上是无法改变的。”可以看出,如何保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重新回归与自然环境的共处,这就形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而且这也就形成了环境生态学科,也成为了艺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五大系统。

(1)生存支持系统,也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念。因为对于设计界而言,尤其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与知识传播和多样性基础是其耐以生存的关键,所以如何保护当事人的知识产权则是设计不断有创新的动力,这也是这个生存系统的核心。

(2)发展支持系统,指如何运用专业分工本身的概念,来整合现代新的设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设计体系历经几次的社会分工,到现在来讲分工已经很细了。但是每个部门之间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匹配,因为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很多的领域。

(3)环境支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建筑部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关于绿色环保的产品。最开始定了很多概念,甚至于自然艺术材料的使用。不过这些都还停留在很落后的层面,应该从艺术设计这个层面去考虑。

(4)社会支持系统,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实际上设计进入生活的层面比其他行业和专业要深入的多。因为我们的本质在于创造,其创造的过程肯定要受现实存在的东西的影响,也就是受制于现存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

(5)智力支持系统,说的是我们受教育的水平,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设计师本体,再就是社会大众。这个是限制我们艺术设计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决定着未来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成败。

把这五个系统归结到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的内容,通过这些系统的把握来提高我们艺术设计整体水平的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运用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5-0353-01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从中国园林“和谐自然”的设计思想中得到启示,在现代运用中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说到园林,中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王国,虽以假山假水组合,表现出一个由花草、山水、建筑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却宛若天成,富有诗情画意。中国园林强调和谐,以“和谐自然”的设计风格和“人天同源”的哲学态度为造园主旨,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的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和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发展道路。近年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 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逐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其中一些城市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地区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还有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 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 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 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总而言之,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正以不同方式在城市建设中呈现。

二、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园林艺术设计,恰恰满足了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其中在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善用自然美

善用自然美,一是利用自然本质之美;二是利用自然山水之美。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一切美的来源。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山水有清晖,清晖能娱情。以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华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开垦、修理,从而再现一个融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完美结合。自然之美的运用,不仅发掘了资源,也使设计者运用科技手段去概括和突出自然景观,更能赋予和谐自然的情趣,使人们更好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二)巧用空间之美

园林环境空间又概括为序列空间、层次空间、边界空间、内外空间,各个空间之间巧妙的联系,使人们在无法察觉的状态下被引导,从而完成空间的转换,获得完美的空间体验和心理体验。园林空间之美,使人深陷其中,从而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意识,使观众在轻松、顺畅的方式下享受景观中的乐趣。增强人在环境中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更富有活力的景观空间。

(三)善造界面之美

界面在表现形式上善于隐藏,注重含蓄美,界面是界定空间的要素。景观中界面的竖向设计与整体的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密不可分。顶界面相对开放,底界面的形式关乎园林空间的美感。竖界面提高空间的艺术质量,使园林设计更融入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之中。相对于顶界面的开放和地界面的单一,侧界面更诠释着无限的变化和多样的表达。

三、现代和谐艺术园林的设计方案

(一)从人文角度分析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人、自然、建筑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观念对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使园林艺术设计和设计师们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从社会中获取素材,使我们的园林景观更有艺术欣赏价值,更贴近于日常生活,充实着设计中的人文内涵。在设计中应注意人文景观的有效借鉴,接受历史的熏陶,从中捕捉传统的精髓,将其运用到新的设计理念中来。

(二)从生态角度分析

景观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应,而生态价值观则反映了人类的新梦想,新追求。改善周围环境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先决条件,大气、风沙、噪音等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一大杀手。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注意落叶树木的种植,水池、湖塘耐湿乔木的配置,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噪音、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的现象。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绿地不仅绕在城市周边,且把绿地引入城市之中,将各个方面划入理想的生态园林中。

(三)从景观角度分析

文化是引领景观的第一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依据源于地域、历史、民族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积累与沉淀。景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将建筑、城市、人的一切活动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园林景观是以植物为主体,结合建筑、水体、地形等要素营造出空气清新、安祥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园林景观使人们释放心灵,是身心享受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完美的艺术设计需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表现大自然天然的山水为主旨,再保护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设计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保护原有景观不仅保护了它本身的美感,也减少了园林景观养护的成本。追求生态、文化、景观、经济、等多种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达最佳状态的设计还需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努力,才可推陈出新,使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78-82.

[2] 梁国智.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中华民居,2013(12):33-34.

[3] 黎英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园林设计生态双理念的建构[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5):154-155.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7)

一、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特性与就业现状

1、室内设计的专业特性与发展前景

室内设计专业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都是一门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专业。在八十年代初期,室内设计专业(又称装潢专业)就已经成为了艺术专业特别是设计方向最主要的专业之一。至此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情况良好,这和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沿海城市开始,城市化进程速度之迅猛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农民、工人加上本科教育扩招后毕业的大量学生涌入沿海以及经济教育发展良好的一二线城市,随之产生的就是居住、医疗以及消费等各种问题。供不应求的楼市导致了在这些城市里,早期的五层楼甚至更低的住宅大量变成了现在的超高建筑。这样的超高型建筑就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室内设计师,产生大量的室内设计工程。

2、景观设计的专业特性与就业现状

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考,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报考环境艺术专业之前,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就是室内设计。然而,现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划分越来越精细,每个学科自身也越来越独立,在早期隶属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也首先在美国发展成为了独立的景观设计学科(Iandscape Design),景观设计学科是主要研究自然景观要素以及人工景观要素,是一门与地理、气象学、植物学、生态学以及人文历史互相交融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具体的项目中,除了建筑物本身和室内硬装软装,景观设计主要负责实施道路的规划、植物的选择、景观小品的设置以及历史文化的相匹配。初步看来,景观设计学科是一门比室内设计学科更需要综合知识和多学科融会贯通的专业。那么我们从可提供的就业前景来研究,一个中小型的居住区楼盘,一栋民用居住楼根据其户型的不同,大概会产生将近80到120个室内设计工程,而景观设计工程只会委托给一个景观设计公司或者团队,每个团队内大概8到10人,室内专业和景观方向的就业前景悬殊巨大。就业机会的渺茫导致了有些学生即使对景观专业非常感兴趣,也因为对前途的渺茫而随波逐流,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

二、民办三本类院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在民办三本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近五年的专业教师,对同类学校以及自己所在系部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熟悉。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大部分学校都会以设计基础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包括建筑制图与识图、测绘、建筑初步以及小型建筑等,此类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和建筑专业的基础核心入门课程。在大学三年级,就会逐步引入专业的分科,有室内设计原理以及手绘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及设施及手绘课程,让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有初步的理解与认识。只有了解了两门专业方向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现实意义,才能培养自己对其中一个学科的兴趣。虽说在专业选择的课程设置上,大部分学校在初始时都会均等的设置室内方向和景观设计的课程,但是无论从教育大纲以及教学精神上,大部分民办本科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高年级分配专业时,都会将天平偏向室内方向,在讲授初级专业课程时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室内设计方向。最终导致选择室内方向作为职业方向的学生数目远超过景观方向,那么在高年级阶段到大四毕业阶段,课程的设置最终成为了室内设计方向独大的局面。

2、问题背后的综合原因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能单独归咎于就业率,虽然这种普遍的事实确实存在,但是现在景观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需求量也非常的大。特别是在沿海等一线城市的商业高度发达区,或者是各类城市规划设计院以及交通枢纽沿线,此类的景观设计人才是相当匮乏的。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生的艺术专业基础比一本类重点院校的学生稍显薄弱,那么在本科时期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就更为重要。而现在,基于此类现状,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向都是把学生的就业倾向往市内设计师、基础绘图员或者效果图的制作上引导。最终导致了高级设计人才大都是重点名校出身,而大量三本类环境设计的学生毕业后却只能进入了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甚至售楼部。如果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主观并且被动的教育模式,就需要此类学校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都要有根本的改变和进步。

在国内,任何一个能力较好的景观设计团队所招纳的团队成员一般都是有着较好的技术能力以及较高的学历学位。所以,如果三本类院校的学习景观方向的学生想要进入这样的工作团队,学历上的拔高深造是很必要的。并且国家政策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选拔政策并没有苛求初始学历,所以,院系以及专业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能力较强、有意愿深造的学生,继续学习。一方面弥补学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技术水平。院系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入正轨的同时,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和引导,强调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两手都要抓,才能在大四毕业的时候不会面临没有心仪的工作也考不上研究生的两难格局。

三、新思路下的三本类院校环艺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抓牢、正确引导

一个出色的景观设计团队要求设计师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那么在课程设置上,民办本科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大纲以及核心理念就必须有根本上的转变。首先,在基础课程之后,应该对学生平均的教授室内设计方向以及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因为这两个方向虽然学科性质差异较大,但是是相互交融并隶属于环境设计学科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这两个学科都应该都要有所涉猎,然后主修一门。在初步学过基础理论课程之后,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专业方向选择引导,分析学科特性,分析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就业情况,切不可用工作的压力引导诱导学生选择自己并不喜爱的专业。在确定了专业方向之后,室内专业和景观专业的各类核心课程应该按照层次、难易程度依次展开,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因为学科特性,学校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和实际工程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和市级工程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交流,比起每天面对枯燥而生硬的书本知识而言,这种实际经验会让学生有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深入实际、教学相长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8)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也逐步成长起来,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成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而数字技术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运用和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运用的原因

1.1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方式是电子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出来,环境艺术设计就在其中。环境艺术设计是在时代的前进的步伐中产生的,是工业与商品经济不断成长的结果,是经济和艺术相互融合的结果,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最近几年的数字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连接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会在技术的不断更新,时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信息科技的新产物数字艺术的进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利用电子技术的优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工作模式,丰富了工作内容。通过这些更加丰富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组合的模拟程序使设计师能够准确调整供暖和照明系统以及其他技术设备系统,以获得理想的或预期的效果。同时设计师可以全面掌握设计的过程,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和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更好的为他们服务,大大的改善设计的结果。

1.2 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科技因素

进入高科技时代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过去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在不断更新,加入了许多现代化成分,设计出的东西都在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经过不断地改进,为了更满足人们的需要,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有着更多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置,让我们有熟悉感,不至于在高科技层出不穷的环境中感到陌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更新,设计人员的设计也随着新兴的科技材料不断涌现更好的得到保障。虽然在新的东西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对他们很陌生,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借鉴甚至模仿常见的形式才能够适应。当这种新的东西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就开始尝试抛弃旧的形式和风格,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即使是同一种技术和材料,到了不同设计师的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表情,比如,粗野主义的暴露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留下的痕迹,在勒柯布西埃的手中显得粗犷豪放,而到了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手中,则变得精巧细腻。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科技的发展还使得设计传达方式受到影响,这集中表现在数字技术逐渗透到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上,数字化传达技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设计系统内部的传达表现和设计系统外在的传达表现。

2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和发展

2.1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作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多新的手段和方法,和以前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对我们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要能够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设计理念和方法和当今人们的观念不发生冲突,要始终有着设计人员具有的前瞻感,才能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中存在。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与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密不可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式和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也对数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人员应该更加关心社会上新技术的出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2 数字技术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方便和直接的表现方式,数字设计可以进行文字的处理和图形图像的处理,和以前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绘画方面和展现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就一些刚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这方面的人来说,应用数字技术更好,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大体上看,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并用独特的艺术创造形式表现出来。现今科技的高度化成为社会的主题,数字技术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很深意义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工具的改变上,传统的环艺设计往往使用手工绘图,大都要使用一些绘图工具进行绘画,逐步表现出形状。更改设计修改起来比较困难,用数字技术处理不但代替传统手工绘图的所有过程,而且可以高仿真模仿传统的艺术效果也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可以随意缩放,使设计更加精细,无需尺规等工具,比手工精确规范。

2.3 数字技术有效增加了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

数字技术可以让图像声音和文字这些信息通过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方便在设计构想和方案形成的过程中进行修改,有着在现实当中运算光影、色彩、材质等常规方式没有办法超越的优点。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图形展现技术使技术与艺术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充分的表现出数字技术的特长。同时,在结合传统的白描、渲染等技法的基础上,也可以应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更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设计构思与方案的造型、光影、材质、色彩等方面有真实的表现效果,在动画、特技、数据大小等方面有着手工绘稿没有办法取代的优势,一个薄薄的数据硬盘就代替了厚厚的构思草图、原画底稿等内容。

3 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了现如今环境艺术设计的最方便又有效率的技术。数字技术也让环境艺术设计重新绽放生机,为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茂盛以及社会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科技仍然是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灵魂。

作者简介

[1][日]安藤忠雄,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英]维多利亚·巴拉德·贝尔等, 朱蓉译.建筑设计的材料表达[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9)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制作室内、室外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以及完成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能力,从事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工程的施工指导与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家居、建筑、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2 建筑/建材/工程;

3 广告;

4 房地产;

5 互联网/电子商务;

6 新能源;

7 家具/家电/玩具/礼品;

8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室内设计师;

2 软装设计师;

3 设计师助理;

4 平面设计师;

5 景观设计师;

6 设计师;

7 空间设计师;

8 室内设计师助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篇(10)

人们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建筑价值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实用建筑学阶段(追求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艺术建筑学阶段(视建筑为“凝固的音乐”)、机器建筑学阶段(把建筑看作“住人的机器”)、空间建筑学阶段(认识到“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环境建筑学阶段(认为“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现在,建筑价值观已开始进入第六阶段———生态建筑学阶段。我们环境艺术目前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总的讲,近年来我们当然有大量环境艺术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的人也很多,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它的水准是处于正在上路阶段,处于混沌层次,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主角是建筑,是城市空间,是构成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的材料、骨架、立意。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规划师和建筑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则因为对规划师、建筑师的作用,重视不够,所以出现了一些遗憾。

2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标准和条件

环境艺术作品的评价涉及多种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是:社会标准、生物标准、功利标准、民族标准、地理标准……以至于物理上的亮度、噪音、振动标准等等。它具有模糊性和无定性,不能象一幅画、一尊雕塑、一栋建筑那样有简单而明确的评价标准。

3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创作从哪里开始

有人问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筑大师菲利浦·约翰逊:您的建筑创作从哪里开始呢?约翰逊答:从脚底板开始。真是不愧大师的回答,他是从脚下开始,体验未来要完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人角色的。

中国园林、中国建筑是十分重视脚底板的感觉、接触的感觉的。作为景观尺度层次来说,这是“零层次”,不是视学的感受,而是接触的感觉。特别是纪念性建筑,十分重视地面的作法,材料的选择。当你走在天坛、地坛大青石板铺成的神道上,你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天安门前御河桥和北海大桥的汉白玉栏杆,远观清晰的轮廓,近看精美的石雕,可依可靠,接触人的地方都是圆润的线脚,给人亲切柔和的感觉,满足各种景观尺度的需要,形成亲切宣人,神圣悠远的意境。

4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观感

环境艺术创作从脚底板开始,也意味着从阅读大地、体验环境的需要和可能开始,从研究材料的优势和特点开始。成都有一种红砂岩,质地和颜色都不错,怎么运用它呢?我看到的是用红砂岩仿制成木栏杆形状,给人木不木、石不石的感觉,艺术效果较差,很可惜。在成都活水公园和合江亭两处的府南河边,我看到两处露天剧场,都把舞台靠河岸摆,屁股对着河心,形成又高又陡的河岸。

我觉得两处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当地滨水绿化丰富的环境优势。我设想,如果能做成水陆两用舞台,有时作水陆歌会演出,那将是多么精彩的情景啊!而且,前一个舞台用了不少不锈钢材料,后一个舞台造型张牙舞爪,大有压倒对岸合江亭的气势,这些做法都是与环境不谐调的。

5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5.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6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6.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6.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6.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6.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7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着力点

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既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使居民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和美的享受。

7.1注重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布局

7.2注重艺术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艺术景观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艺术景观空间的设计,也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艺术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

7.3注重植物艺术景观创造的生态性

7.3.1增加植物多样性,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在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中,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形成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布局,增加绿量,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形成层次、色彩丰富、多样的植物艺术景观。为此,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重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这样由乡土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结构稳定,长势良好,还能体现出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的地方特色。

7.3.2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艺术景观。点--指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地、组团绿地,是城市居住区绿色艺术景观系统中的艺术景观节点,是城市居住区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线--指城市居住区中的道路艺术景观绿化、城市居住区周围的防护性绿化带;面--指城市居住区中面积最大,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宅旁绿地。

上一篇: 校园文化策划设计 下一篇: 启发式教学的好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