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20:13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1)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21-02

从时间上来说,“当代艺术”主要指的就是今天的艺术,深入其本质,主要指的就是具有现代精神同时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从这一方面来说,当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包含着艺术作品的“现代性”,同时还包含着艺术家对今日社会生活有所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身处今天的文化环境中,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生活,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必然会体现出今天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即使是要表现历史或是未来,也需要对其进行当代性和当代感受的转换。由此而言,一个时代的艺术能够直接体现这个时代的民族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现象。中国当代艺术代表着我国艺术的先进水平,引领着我国艺术的总体发展方向,这种“当代性”正是建立在我国文化体系之上的。随着媒介革命的不断发展壮大,艺术逐渐从精英艺术转向大众艺术,使普通大众从观念上突破对传统美学的界定,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呈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发展逐渐通俗化,呈现出一种不再为高雅艺术、精英艺术独享的发展趋势。

一、艺术审美价值的内涵与实现

十八世纪,美学成为哲学门类下的独立分支,与伦理学和认识论并列。与此同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现代美学体系中一直争论不休,集中表现在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康德认为,人的全部认识能力可以分为知、情和意,它们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追求。认识价值主要来源于知性对真的追求,伦理价值来源于对善的追求,而审美价值则来源于对美的追求。所以,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它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讲,也可以分为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

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首先,在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中,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赋予作品中,同时以观赏者的角色评判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在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存在着隐含的观赏者,而艺术家进行作品的创作首先就是为了让隐含的观赏者能够理解。艺术家想要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实现,就要深入揣摩观赏者的心理,作品只有被观赏者接受,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总的来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在观赏者的接受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观赏者的解读中逐渐呈现出来,也可以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观赏者的发展与再创造的过程。

二、当代艺术使用现成品,使之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

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作为人类文化精神延续的艺术,想要真正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就需要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接受创新,而这也意味着当代艺术必然呈现走向现实、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初,法国画家杜尚展出自己的作品《泉》,该作品其实就是一个签有杜尚署名的小便器。当一件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品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时,它原先作为小便器的使用价值便不再存在,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意义,人们也应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它。当代艺术将生活融入其中,利用现成品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拓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使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不再只是单一的停留在艺术作品上,而是将眼光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

(一)将现成品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虽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但是对于作品中“形体”的塑造来讲,不论是在传统艺术还是如今都始终受到艺术家的重视。比如传统的雕塑作品形象往往通过“雕”、“塑”、“刻”等手法来表现,而当代艺术中,“拼贴”、“挪用”等艺术手法逐渐兴盛,甚至是一些现成品也被大量的运用于作品表现中,使其成为作品整体的一部分。例如我国《收租院》这件大型的泥塑群像,整个作品采用了连环画般的表现形式,通过逼真的人物造型和簸箕、风谷机等现成品的组合,展示了地主向农民收租的真实场景。再如杜威汉森的著名作品《旅行者》,将两位游客塑造的栩栩如生,而为了追求更为真实的感觉,艺术家将两位游客穿上真正的服装。在此作品中,现成品发挥了与在生活中一致的使用功能,而并未有其他不同的意义。

(二)将多个现成品进行组合与重构

现成品除了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以部分的形式而出现,同时还经常表现为多个现成品之间所进行的组合和重构。由于现成品本身的构成材料较为多样,同时组合方式也千变万化,所以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充满着创造的趣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毕加索的《公牛》雕塑作品,该作品用车把表现公牛的牛角,借助于自行车座的倒三角形表现公牛的头部。在这件作品中,现成品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全部,可以说车把和自行车座构成了雕塑作品的材料,是为作品的造型服务的。而杜尚的作品《自行车轮》则将现成品组合起来,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在他看来,车轮就只是车轮而已,就像其他的车轮一样,一旦丢失或者毁坏,就可以立刻被新的车轮所替代。作品将造型、审美等因素排除在外,真实的再现了车轮的实用价值,是对无意义的现成品通过组合,赋予其艺术的光芒。劳申伯格也曾利用现成品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主要借用了现成品在社会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例如其作品《交织字母》,借用破旧的山羊标本和废气的汽车轮胎进行组合,使山羊从轮胎中穿过,同时在羊头山撒上一些油彩,在羊脚下铺上一块乱涂乱抹的画板。这件作品看似采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现成品随意组合而成,其实却含有深意,著名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就从中解读出作品对于性、对于男同性恋的暗喻。

三、当代艺术追求现实性,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模式

我国的当代艺术采用了大量的现成品作为艺术品创作的材料,表现出与生活结合的日渐紧密,同时艺术作品和大众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日渐频繁。由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大众对自身现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极其不满。再加上当代文化的广泛普及以及人文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艺术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只能仰头欣赏的作品,而是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对现实生活真实再现的表达方式。艺术审美在与现实生活逐渐融合的过程中,更多的将追求“现实性”作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努力使艺术创作活动突破对精神理想的追求而向现实生活转变。例如陈丹青的作品《牧羊人》就打破了时期形成的“红、光、亮”画面风格,用直白的笔触描绘出正在相拥接吻的情侣,画面不再表现革命的激情,而是用生理的激情来取代。作品中的男人虽仅露出背影,却能看到其强悍有力的雄姿。而画面中的女人,其动作僵硬笨拙,仿佛与男人不太和谐,但正是这种不和谐赋予了整幅画面全然不同的美感,仿佛正在挣脱教条的束缚。时期美术创作中一直都被避讳的爱情这一现实主题大胆出现在画布之上,不加掩盖、不加修饰,就如此真实的呈现出来,凸显了艺术作品对于思想的束缚和挣脱,同时也体现了作品向现实迈进的巨大转变。

四、当代艺术更新了艺术接受方式,成为艺术家和大众交流的载体

(一)当代艺术接受方式由“一对一”转向“对话”

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接受模式中,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主要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接受模式,这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极大的限制了观赏者对于艺术信息的自主能动选择。传统的艺术作品大多数都是艺术精英创作出来的,处于艺术创作发展的前沿。他们在艺术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就注定了观赏者对于此类艺术作品只能是遵从、赞赏。正是由于精英文化所具有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造就了传统艺术“一对一”的接受方式,主要表现为精英艺术家向观赏者的单向展示。

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逐渐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视觉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艺术成为了包含着视觉艺术、媒体艺术、大众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艺术,其艺术审美价值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从“一对一”逐渐向“对话”的模式转变,这主要表现为艺术再也不是精英艺术家对观赏者的说教,而是艺术家与观赏者双方在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文化性沟通,这也使得艺术家、观赏者和艺术创作活动之间产生了文化利益的一致性和文化共通性。

(二)当代艺术成为艺术家和大众交流的载体

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融入艺术作品并将之呈现给观赏者,观赏者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元素的呈现与作品进行交流与对话,并从中得到感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与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当代艺术比以往艺术以更加大众化的姿态呈现,成为艺术家与大众交流的载体。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观赏者对自己的生存活动及状态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观察和感悟。而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再成为自己孤芳自赏的或是自我安慰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与大众交流的载体。而正是交流,才使得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到真正的实现,同时艺术创作活动也真正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独特文化方式。例如2011年,何多苓创作了“兔女郎”系列,整个系列中的兔女郎都充满着孤独和忧伤,而其中的作品《兔子的诞生》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该作品与《维纳斯的诞生》有较多相似之处。何多苓想要表现的是维纳斯诞生的时候有春神的迎接,而兔子的诞生就只有独自的凄惶。用兔子代表当下,用维纳斯象征文艺复兴时期,用两者的不同心境传达对当下艺术的思考,是不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远不如文艺复兴时期幸福?

五、结语

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包含了艺术审美价值在艺术创作中的动态展示,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在审美接受中的实现。研究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全面把握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对于当代艺术审美所呈现出的现实性、对话性等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动态系统进行考察,对于艺术创作本身和艺术审美价值理论的研究均重要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2)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3)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4)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48-01

一、与自然科学相比,艺术审美价值理性的表现

自然科学同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与艺术不同的是,自然科学这种形态不存在阶级性,其可以为社会任何阶层服务,而艺术则有明显的阶级之分,艺术是对世界的审美价值的改造和创造,其价值是属于其所建立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是人们的精神产品,是满足社会精神消费的需要,萨特曾说过:“所有的精神产品本身都包含它们所确定的读者的形象。”艺术的阶层就可以从这句话当中表现出来。诚然,艺术审美价值存在着客观性和功利性,审美价值的判断受着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

自然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是主管和客观的,但在内容描述对象上,必然是客观的,自然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而艺术则不同,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可以根据创作者自身的意念来表现,艺术家可以将主观因素渗透到作品中,例如地理艺术家马萨斯·梅里安曾经创作过一幅描绘巴黎圣母院的风景画,他并没有按照现实中的巴黎圣母院来描述,而是加入了自身的主观意向,描述出了自己心中的巴黎圣母院。这幅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从而自然科学与艺术审美价值理性的区别在于,艺术创作对象包括主体因素,但自然科学中只有客观因素,没有主体因素参与。

二、艺术审美价值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差别

哲学社会科学属于对人类自身认识活动的研究,与艺术这种形态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更大的理性,其主要是研究人与社会的精神层面,考察人和社会生活的精神活动,而艺术则是把其作为实践对象来掌握。简而言之,哲学社会科学强调的是人们对世界与社会的理性认识,其目的在于认识人与社会的活动,没有任何情感或者 欲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而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则恰恰相反,艺术审美价值表现在情感与意志上,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对于审美反应想象的改变和创造,其主要表现的是情感价值理性,反映的可以是现实的世界,也可以是可能的世界,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则是现实的世界。

与哲学社会科学相比,艺术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自身情感参与的感性上,艺术审美功能表现在艺术作品的感染性,艺术作品能够给予欣赏者情感上的满足,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艺术作为对美的事物的表现,不受社会客观的事实的制约,不受逻辑限制,因此,人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感受到的不是实体而是内心的情感。情感是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大差异。另外,哲学社会科学与艺术还表现在一般性和具体性,艺术的表现主要是把情感与事物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的表现反映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引起受众的共鸣,但哲学社会科学则是从各个点入手,重视对规律的研究。

三、艺术本质审美价值与伦理道德的区别

伦理道德是善恶标准,是非观念,其对象主要是那些用社会舆论以及信念来评价人和社会现象,伦理道德用原则与规范来批判与激励社会道德行为,而艺术反应的范围则广泛的多,人与社会各种事物都能够成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载体,并且,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艺术注重的是形象的思维,主观的意向,而伦理道德则是靠信念道德观念来反应,这也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的最大区别所在。

诚然,艺术与伦理道德的最终表现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反应的最终目的都是现实善恶美丑,但道德伦理更为注重的是“伦理”,注重的是一个“理”字,道德观念始终伴随,而艺术则没有“理”可言,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反应和创造,艺术具有审美的价值与观念,而道德伦理则主要表现的是社会批判性和歌德性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的审美价值理性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伦理道德相比较,艺术最终的审美价值是具有很大部分的自主性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客观性和功利性,艺术创作的直接目的是生产出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艺术作品,其目的是满足人与社会的审美价值需求,但艺术不一定能带来实质的物质成果,其主要是精神世界的表现。

艺术作品是对社会活动形态的改造和创造,其讲究的是艺术性,这些是自然科学、伦理哲学社会科学与宗教伦理道德所没有的,因此,与其他相比,艺术审美价值理性的最大特点表现在“艺术性”这三个字上,艺术价值的体现,是人与社会精神的体现,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

参考文献: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5)

    有关艺术作品价值评价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当代艺术界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是,如果澄清了艺术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有些分歧可能就可以避免。

    其实,不同时代有关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不同。在18世纪确立起来的现代美学体系中,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是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学在18世纪确立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得以与认识论和伦理学并列,这与康德的体系化的工作密不可分。康德将人的全部认识能力分为知、情、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追求。认识价值来源于知性对真的追求,伦理价值来源于意对善的追求,审美价值来源于情对美的追求。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其价值也可以区分为认识、伦理和审美三个方面。在理想的情况下,艺术作品这三方面的价值是可以统一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曾经将古希腊的艺术确立为理想。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就不遗余力地称赞古希腊艺术。但是,随着古希腊理想的破灭,社会分工割裂了完美的理想,在实际情形中,认识、伦理和审美这三方面的价值通常是互不相干,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比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曾经引起不少人自杀,从伦理价值上来说不是一件好作品,但是这一点并不影响它的审美价值。不仅文学作品如此,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些绘画作品如库尔贝的《世界的起源》可能会引起观众的欲念,因而会被认为在伦理上具有负面价值的作品,但是在伦理上的负面评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它的审美价值,在艺术界也没有定论。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的冲突,在美术领域也比比皆是。如安格尔的名作《大宫女》曾被批评家讥讽至少多画了三节脊椎骨,但是这种在认识上的负面评价,似乎也没有影响到它的审美价值。即使在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为了追求审美效果,也不惜违背客观规律。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见上图)中的维纳斯,就明显不符合人体解剖,她的脖子过长,左肩过斜。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处理,让维纳斯显得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总之,在前现代美学中,艺术作品的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会影响到它的审美价值。在现代美学中,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可以独立于它的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而在今天,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之间关系的争论仍然在继续。特别是在后现代美学当中,艺术作品独立的审美价值遭到了挑战,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再一次回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之中。从美学史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黑格尔“正—反—合”式的辩证统一。用一句中国俗语来说,那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现代美学强调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三者的统一,现代美学强调三者的分立,后现代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又认同前现代美学的观点。历史似乎在螺旋式地演进,周而复始,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但是,在当代艺术批评中,重要的价值冲突不再是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之间的冲突,而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冲突。人们可以从重要、值钱和好看三个方面来评价艺术作品。重要是从学术方面做出的评价,值钱是从经济方面做出的评价,好看是从审美方面做出的评价。这三者有可能是统一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中是分裂的和冲突的。由伦理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组成的价值系统,向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组成的价值系统的转向,是当代艺术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影。某些成功的商业大片可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价值,但在学术界中的评价不高。某些实验电影在学术圈享有很高的声望,但在票房上却缺乏号召力。还有一些艺术电影可能在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方面都不够理想,却非常好看,在审美价值方面赢得了回报。这里的冲突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今天的电影人从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做出不同的评价。

    尽管美术领域的价值分野没有电影和戏剧等领域那么明显,但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冲突也是司空见惯。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作品《泉》曾经被评为最重要的美术作品,这里的“重要”指的是它的学术价值,即它在美术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没有那么疯狂的人会认为这件作品好看,甚至也不会有那么疯狂的人出高价收藏这件作品。这件在学术上最重要的作品并不具备审美价值,也不一定具有经济价值。在这里,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之间的冲突体现得非常明显。艺术界的权威人士之所以推举《泉》为重要的美术作品,原因是它改变了人们对美术的看法。根据丹托的阐释,有关美术作品的理论解释也参与到作品的价值构成之中。杜尚的《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和围绕它的理论一道宣告了绘画的死亡和美术的终结,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美术时代,即丹托所谓的后历史阶段的美术。《泉》的重要性,正体现在它所具有的“划时代”作用。总之,杜尚的《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体现了美术作品的学术价值,这种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毫无关系。

    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不一定具有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美术界中,不少用做装饰的行画和复制品,它们也具有让人愉悦的功能,但是它们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1994年,前卫艺术家科马和梅拉米德开始了他们的“人民的选择”的绘画项目,后来又从绘画延伸到音乐。科马和梅拉米德创作了不同国家的人民最喜欢的作品,它们也被认为是最美的作品。从绘画本身来看,科马和梅拉米德的作品没有多少贡献,因此没有多少学术价值。至于它们的经济价值如何,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数据,无法论定,但是它们与同时代屡创天价的艺术作品相比,在经济价值上一定是相形见绌。弗洛伊德的《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曾经保持了在世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科马和梅拉米德的作品肯定比弗洛伊德的好看,但不一定比弗洛伊德的值钱和重要。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62-01

对于艺术价值的探讨,众多艺术学家已经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评判标准,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下面我就从对艺术的诸点剖析来试析艺术的价值。

一、关于艺术

(一)艺术的定义

艺术,即英语Art,其定义在历史上是一个发展演变的概念,这就很难对艺术有一个精确无误的、让大家都赞成的概念或者定义。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日常生活进行娱乐游戏的特殊方式如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二)艺术的起源

由于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所以对艺术的起源问题的探索一直有相当的难度,艺术的起源问题也因此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尽管如此,历史上的许多学者还是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等等各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艺术发生的某些条件和根据,对学习艺术和进行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改变。远古时代,人们将兽骨、贝壳、羽毛等串编起来装饰自己的身体,这便是人类追求美的萌芽,即原始艺术。

那时的艺术,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体现的只是艺术的审美价值。时至今日,同样的兽骨羽毛经常被运用于各类时装上的装饰,成为时尚的艺术品,从而被赋予经济价值。

可见,艺术的价值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体现着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及经济价值。下面我们就从艺术价值的各个方面来浅析艺术的价值体系。

二、艺术的价值体系

(一)艺术的认识价值

艺术的认识价值是指艺术作品里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或真实体验的抒发使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一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习俗以及政治、经济、历史、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从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丰富人的社会经验,加深人们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某些本质规律的认识。唐代张彦远早在1000多年前就指出,绘画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这与今天艺术的认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

产生于文字之前的远古岩画,记录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狩猎、战争、祭祀等活动,有毡帐、车轮、等器物,还有天神、日月星辰、族徽符号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图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意识、审美等方面的生活情况,为今天人们研究远古人类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艺术的认识价值不仅可以使鉴赏者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国家、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还可以从生活在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中,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认识价值是整个艺术价值结构的基础。比如我国北宋时期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城郊一带的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样貌,为后人研究宋代绘画和考据宋代社会提供了一件具有综合性价值的形象化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艺术家是社会中的人,因此艺术家的创作必然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制约。但艺术家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不仅是敏锐的而且是超前的,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的同时也引领着哲学家的目光,率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思维领域。例如19世纪中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画家米勒在其代表作《拾穗》中以写实手法刻画三位普通农妇弯腰捡麦穗的场景,米勒用坚实而凝练的笔调描绘出法国农妇朴实、勤劳、诚挚的品格,以深厚的生活基础无声地倾诉着农民的贫困与疾苦,焦虑与哀愁。这也为后人了解法国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及其艺术作品,能促进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正如黑格尔说:“文艺作品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主观发挥智慧和才能,并通过对客体世界的审美掌握,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意识的极大丰盈。所以说艺术的审美价值来源于艺术家自由自觉的创造。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劳动过程。艺术家借助外部世界的客观属性,并通过本身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元素,把它以创作的形式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能够高于所提取的素材。这就是艺术创造者的审美价值体现。

艺术的审美价值还表现在,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造者高尚人格的塑造,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存在价值。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的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堪称人体美的典范。半裸的维纳斯,躯体和半落的衣衫所构成的仪态,既展示了女性肉体的美,又不至于太过。无论是维纳斯外在的身体比例,还是内在的神韵,都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纯洁与典雅,形体美和精神美的统一。艺术的的审美价值所独具的特色就在于此它能给予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欣赏者以自我精神上的享受、满足与愉悦,并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判断能力。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通过对艺术美的感受,来体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因而以审美作为艺术品存在的意义可谓实至名归。审美理想的高雅或低俗,必然导向作品的优劣,凡是得以传世的艺术作品,大都在某个方面凸显了艺术家高于常人的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社会、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是艺术价值的主体和核心本质。

(三)艺术的经济价值

艺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艺术不仅是艺术家陶冶自我身心和赢得他人尊重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来源。在中国历来就有文人墨客靠卖字画谋生的现象,而随着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艺术逐渐走向市场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艺术市场,市场上各种形式明码标价的艺术与艺术品买卖也越来越多。而艺术也只有通过市场这块沃土,才能更大限度地宣传其影响从而实现其中的认识、审美、文化等一系列价值,同时体现经济价值。

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其经济价值,随着人们艺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市场被人们所追捧,实现它的经济价值。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市场经济下,很多艺术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升反而在逐渐下滑,某些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或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常打着先锋艺术的旗号,创作出一些低俗趣味的作品。罗伯特・摩根认为:“在日趋商业化的艺术世界中,那些曾经衡量艺术质量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的各种杂志、机构,也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艺术立场,成为了为艺术家提高知名度和获得时尚效应的媒体,而不是关于艺术的美学质量的阵地……”

三、结论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7)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83-01

近年来,钢琴艺术在我国广泛发展,并大有成为国民艺术的趋势。然而钢琴伴奏艺术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在部分西方国家中,钢琴伴奏作为一门独立的音乐课程存在[1],其艺术性与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极高的肯定。因此,钢琴伴奏艺术在我国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不同的钢琴音乐作品,带给人们以不同的艺术审美感受。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经验及受审美文化的熏陶不同,加上性格、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种种不同,都导致人们对同一钢琴音乐作品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也是如此。

钢琴伴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在保持主旋律音乐效果和艺术风格的前提下有效地烘托并弥补音乐作品中的不足,同时对整个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渲染作用,从而使钢琴音乐作品得到了更完美的呈现。在进行钢琴伴奏时,对钢琴音乐作品有着良好的理解,并通过结合作品的整体表演节奏与主旋律的特点,流畅、细腻地融入自身的情感,进行适当的延长与停顿,可以更好地烘托出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

所谓织体,是音乐结构形式的一种,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主要表现为空间上与时间上两种形式[2]。织体层次则是相对于多声部的钢琴音乐作品而言,其各声部的节奏、音色、音高等构成形态的不同,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织体层次。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织体层次的良好表现,有助于完美地展现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效果,实现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与渲染力。通常而言,现代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其声乐艺术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即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通俗性的音乐作品、介于艺术性与通俗性之间的音乐作品[3]。本文将分别针对这三种类别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展开探讨。

(一)高艺术性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高艺术性的钢琴音乐作品通常有比较固定的、相对严格的创作艺术要求,在同类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性最强,并以优雅含蓄、高品位作为代表特征,具备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高艺术性音乐作品的钢琴伴奏往往具有优美的意境与动人的情感,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在织体层次方面尤其精雕细琢,通过对各声部节奏、音色、音高的巧妙搭配和结合,展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表现效果与很强的艺术审美价值。

如黎英海先生创作的《枫桥夜泊》钢琴伴奏作品,一个纯五度的音程描摹“夜半钟声”,在低音声部中不断持续,并贯穿于全曲的始终,为整个乐曲蒙上了静谧悠远的意境,然后采用三倚音来描摹烟波江上的朵朵小浪花,表达出酸楚的内心情感,在用流水型音型和五度重叠的和弦,使听众对作者描绘出的江南水乡如身临其境。

(二)通俗性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通俗性音乐作品又称为大众性音乐作品,即主要流行在民间的音乐作品,通常优美动听、通俗易懂。其术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相对较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钢琴伴奏往往能给通俗音乐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表现效果。在通俗性音乐作品钢琴伴奏中最常见的织体为和弦的各种分解形式以简易的对位,同时往往声部具有数个重复声乐旋律,能够很好地弥补乐曲高潮处演唱者因演唱方法或音域不足而导致的偏差,从而展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如郭伟平等创作的通俗歌曲《老师的眼睛》,其前奏只有一个不足四小结的乐句,开门见山,简单直接,左手伴奏中的和弦分解音型也和谐明了,但是右手的高音部存在着较为清晰的旋律,从而在看似简单的织体层次中形成对位旋律,增加了乐曲的丰富性。

(三)介于艺术性与通俗性之间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对于介于艺术性与通俗性之间的音乐作品往往没有明确的界定,需要靠专业的视听来进行辨别。但通常而言,这类音乐作品的旋律流畅且明确,并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并且往往对传统技法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织体层次上也往往更加突出,有着较强的特征性和技术性。

结语

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往往具备高超的技巧及丰沛的情感,并能通过钢琴伴奏及伴奏中的织体层次,巧妙地修饰作品本身音域不足的部分,并烘托出美好的情境与氛围,从而使得钢琴音乐作品具备更完美的艺术表现力与更强的艺术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8)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9)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快感,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篇(10)

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开头亦说道,“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接或分开,这些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艺术来源于人类生产实践,并在实践经验中传承、发展。千百年来人们往往忽略了经验在艺术中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经验是“形而下的”,认为艺术是富有灵韵色彩的,是艺术家创作时的高峰体验,仿佛艺术与经验一旦结合,就显得不那么崇高、不那么脱俗了。其实这种思想有偏颇。艺术本就是一种经验性的,具有着经验形态,艺术在经验中产生并传承。艺术鉴赏作为艺术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具有经验性。本文尝试将上述哲学中的“经验”概念引入艺术学领域,重点对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进行关注,以期阐释经验在艺术鉴赏中的地位作用,重新发扬经验的价值。

杜威将经验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鉴赏,作为人的一种心态过程和主体行为,是由鉴赏的主体、鉴赏的对象这两个因素接触产生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并产生一个鉴赏结果。这一过程由鉴赏主体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品位兴趣等对鉴赏对象加以感受、认知、理解,是鉴赏主体运用自己的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作品进行体验、联想、想象,最终实现对鉴赏对象的品鉴、评价、判断。鉴赏不仅是艺术活动,更是一种范围广阔的人类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离不开人类的实践经验。鉴赏的内容包括对物品的鉴赏,对人对自然万物的鉴赏,对社会行为与事件的鉴赏等等。艺术鉴赏,作为鉴赏活动的高端形态,其过程具有更明显的实践经验性,对鉴赏主体的经验性具有更高的要求。艺术鉴赏主体的人生阅历、审美期待等鉴赏经验决定了艺术鉴赏活动的深度、广度,决定了鉴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所能达到的期待视野。我们从鉴赏及经验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艺术鉴赏的构成及过程的具体分析,考察论证艺术鉴赏的经验性。

一、鉴赏的经验性概念

鉴,本义是镜子,用作动词指“照”,后引申为观察、审察,如鉴别、鉴定、鉴赏。赏,一方面指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如赏阅、赏月,赏心悦目等;另一方面指依据经验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并欣然称道,如欣赏、赏识、赞赏等。在汉语中,鉴与赏联用,形成鉴赏一词,其本义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物品以及他人的品鉴、欣赏、评价等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主观态度或评价。鉴赏一词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之分。广义的鉴赏对象极其广泛,而狭义的鉴赏则仅指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即艺术鉴赏。艺术鉴赏通常是指一种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鉴赏的英文是“appreciate”,意思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从这种对鉴赏概念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出发,就性质看,鉴赏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活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人自身以外的物品不仅持一种从实用价值出发的实用态度,而且同时也会由经验积累等产生某种鉴别、赏识、评价的鉴赏态度。在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对其评价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及评价方式和评价途径。鉴赏,是建立在实用价值基础之上的、依据相对成熟的经验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体现人的人生价值态度的主观观念,是对实用价值的超越。

鉴赏的这种主观态度性质,是在人类心智进化过程中产生和体现出的一种功能,体现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超越性特质。人类生活中物质的实用价值与主体的自觉鉴赏这两种因素的比重表明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发展程度。人类文明越发达,文化越发展,人类的主要满足越是集中到非实用价值方面,最终体现为一种从鉴赏角度呈现出的人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以陶器为例,远在人类文明萌发之初,荒蛮中的原始人便生产和使用作为生活器皿的陶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陶器制造由实用功能日趋发展出强大精美的审美功能。瓷器的产生,使原本以实用价值为主的陶器更快速地发展出一些专以欣赏其审美价值为主的“艺术陶瓷”。如美轮美奂的瓷瓶便是主要为装饰空间与艺术欣赏而产生的。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亦有所改变,逐渐超越了实用价值而更多地趋向于审美判断。

对人、对物品、对自然万物、对社会行为、现象与事件的鉴赏与评价水平,体现了不同人群的不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追求。鉴赏终归是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实现过程。而所谓人生价值与人生态度,正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取舍、评价等主观认识的外在表现。

鉴赏起源于人类实践经验。鉴赏起源于人类的感知系统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是基于人的生存的一种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形式。

首先,鉴赏起源于人类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的感知经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这种鉴赏能力。从感知开始,人的五官包括视觉、听觉等各种感知经验在人类头脑中形成意识反映。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不断刺激感官并形成人类意识。人只有具备这种感知经验,才能最终形成鉴赏。其次,鉴赏起源于人的判断力。中国古代称之为“类物”,即区别、分类、识物、类物,区别识物,判别识物,进而形成判断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对象特性的认知判断。再次,鉴赏起源于批评力(评论力)。在判断力基础上表达对事物好与坏的判断与价值期待,价值愿望。鉴赏是一种充分体现主体价值导向的经验性活动。

鉴赏活动是在上述能力基础之上符合人类愿望的向善、向好的感知、判断、评价等经验性活动,乃至一种心理的享受、愉悦的获取,在此基础上,鉴赏主体不断累积鉴赏经验。

二、艺术鉴赏的经验性内涵

马克思说:“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艺术品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公众的艺术鉴赏的呼唤,而艺术鉴赏活动的进行不仅创造出鉴赏艺术品的观众或公众,而且可丰富鉴赏者的审美经验,提高其审美素质;反过来,伴随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素质获得提高的公众又可进一步推动艺术的发展。这样,正是通过艺术鉴赏,在鉴赏者鉴赏经验的作用下,艺术品的内涵意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丰富。在这个意义上,艺术鉴赏意味着从鉴赏实践活动的经验性角度来强调艺术的深刻性、丰富性和重要性。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品为对象的鉴赏,是人的鉴赏、社会鉴赏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鉴赏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鉴赏本身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对自然美的鉴赏,主要包括对天地、山水、动植物等大自然造化的对象的艺术鉴赏;第二层,对社会生活中美的人和事的鉴赏,这是指与生活实用价值融为一体的物品及社会事物、社会活动等也可以作为艺术鉴赏的对象;第三层,对纯艺术品的鉴赏,包括专业的批评与鉴赏。艺术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鉴赏美的价值,而专业的艺术鉴赏会形成评价的主导,具有某种专业性、深刻性、权威性、这些以审美价值为主的艺术品,是专门供人鉴赏、品玩的,这些艺术品将其自身的艺术鉴赏价值放在第一位,形成狭义的艺术鉴赏概念。

广义的艺术鉴赏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层次含义,正构成狭义的艺术鉴赏。一般艺术学方面提到的艺术鉴赏,都是指狭义的艺术鉴赏。与广义的艺术鉴赏概念范围广泛,涉及对自然美和社会美中的种种现象的鉴赏不同,狭义的艺术鉴赏主要就是指对音乐、舞蹈雕塑、绘画、书法、电影、电视艺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品进行的鉴赏。可以说,狭义的艺术鉴赏的鉴赏对象只限于艺术品。

艺术鉴赏是人类鉴赏经验的高端形式。鉴赏,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本身。随着评价、取舍等鉴赏经验的累积,人类具有了区别、判断的能力人类判断的自觉意识构成了鉴赏。而对艺术的专门品鉴即艺术审美,是专门为了人的美的品鉴而形成的鉴赏。人类从比较当中认识到如何判断,遵从有用、简明、直接、美妙等价值经验来判断取舍。如关于艺术的鉴赏,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首先从实用的角度看其效果,继而发展演变到在实用的基础上比较造型、外观,从而衡量出哪一个更好。鉴赏的本质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种自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是人类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人类鉴赏经验的一种积累。只有与人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人类的鉴赏文化才会有历史的纵横与思想的深度。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向善、向好的品鉴、欣赏、评价、赞赏,并导致人类审美愉悦的经验性实践活动。

艺术鉴赏固然是一种批评,但艺术鉴赏不等于批评、评价、判断,它是建立在向美向善的基础之上,并最终导向超越实用价值判断的审美期待。艺术鉴赏是艺术产生的动力,鉴赏经验的高端行为形成了艺术鉴赏。

三、艺术鉴赏的经验性构成

艺术鉴赏的构成有三个主要成分:鉴赏对象、鉴赏主体、鉴赏场所及中介

(一)鉴赏对象

艺术鉴赏的对象是什么?艺术品。现代艺术实践活动繁复多样,艺术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可以从艺术品的创作工艺、表现材质、表现方式、使用目的功能性能、时间范围等入手,大致将艺术品分为绘画类艺术品、雕塑类艺术品、设计类艺术品、表演类艺术品、电子媒介类艺术品、语言文学类艺术品、音乐类艺术品等,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鉴赏对象。

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的鉴赏活动也会不同。综合类艺术是两三种以上艺术形式的融合。例如戏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语言艺术和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艺术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从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到综合艺术,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今天诸如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艺术精神等不同的艺术样貌。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中国画无论在材料技法还是题材上都能够在世界绘画体系中独树一帜,正是这个原因。对象不同,艺术语言不同,鉴赏观念与方式效果也大不相同,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艺术鉴赏活动总是伴随着艺术品的存在而存在的,自从艺术品诞生那天起,就存在艺术鉴赏。这是说,不是先有艺术品,才有艺术鉴赏;而是要肯定起码从艺术品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会诞生对它的艺术鉴赏。除了这件艺术品的第一位观众、听众、读者,其实艺术家创造这件艺术品的过程也是从鉴赏意义上的一个不断深化的契合心仪与完善的过程,他自然是艺术品的第一个鉴赏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鉴赏和艺术创造可以相提并论。除此,从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说,其实在独立的艺术品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在对作为实用物品和某些泛宗教或部落国家的集体仪式中,那些作为生活用品和仪式内容的表演、音乐、面具等,在发挥实际作用的同时,对其的艺术把握与某种程度的艺术鉴赏也就融汇在其中了,从此点看,艺术鉴赏的存在,早在独立的艺术品出现之前,这一点已为中外艺术史、生活史所证明。如果从超越单纯的艺术观点看,其实包括艺术鉴赏在内的人类广义的鉴赏行为与观念意识,是自“人”诞生的时候就逐渐产生和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就存在的一种行为。人的鉴赏经验从“人”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它的积累历程。

(二)鉴赏主体

谁在鉴赏?无疑是鉴赏主体。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时期对艺术鉴赏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的鉴赏群体,具有不同的鉴赏经验。鉴赏主体经验的差别,是影响鉴赏的重要因素。

艺术鉴赏存在悠久的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即没有经过鉴赏的艺术品是不完整的艺术品。没有艺术家,就不能创造出来艺术品,但艺术家创造出来艺术品,只存放在仓库博物馆,虽然算是一种存在,但却没有实现“艺术”上的完整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存在”是打折扣的。而只有经过受众的鉴赏,经过具有鉴赏经验的艺术鉴赏者对其进行“二次创作”,艺术品才真正成为完整的艺术品。

影响艺术品价值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艺术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鉴赏者发挥主体能动性,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对艺术品进行品评。品评过程中,融入了鉴赏者的主观态度与内在感受,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感知艺术品要表达的情感,丰富和完善艺术品的内在意蕴,从而形成对艺术品的二次创作。因此,只有经过了艺术鉴赏的艺术品,才真正完成了它的艺术创造过程,成为了完整的艺术品。这是鉴赏论的艺术观。没有鉴赏,何谈艺术?这在当代文化中已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共识。

(三)鉴赏场所及中介

在何处鉴赏?这正构成艺术鉴赏的场所

艺术鉴赏发生在什么场所,是在家庭还是在广场,是在影院还是在音乐厅,是在个人私密空间还是群体场合,是在博物馆还是歌剧院,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场所、空间对艺术鉴赏产生不同的影响。

鉴赏的中介,指媒介。艺术总是由媒介材质作为其物质存在基础的。媒介不同,有时是我们区分艺术门类的一个根据,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以媒介论的观点来区分史诗、戏剧等的不同。媒介有很多,音乐通过不同的乐器来传达,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媒介材质不同,因而也会在表现题材和表达效果上都有各自的领域范畴,听《高山流水》最好是中国民乐器,西洋管弦乐器演奏出来的《梁祝》恐怕就“窜味儿”了。

四、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过程

艺术鉴赏的过程,主要涉及心理过程审美过程个体鉴赏与大众鉴赏、生活鉴赏与专业鉴赏、高端完成与理论形态,走向艺术经典等问题。

(一)心理过程

艺术鉴赏活动是由一系列连续、复杂的心理活动构成的,其中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如何使这些心理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艺术鉴赏活动,这就需要鉴赏者在接触到艺术作品的感官刺激时,敏锐地捕捉这些信息,并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调动起鉴赏主体相关的审美体验和人生经验,唤醒沉积的情绪、情感经验,发挥审美想象,从而达到艺术上的通感与共鸣。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只有人生阅历丰富、情感体验丰富、审美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自觉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起鉴赏者情感的激荡,从而获得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艺术鉴赏主体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丰富、沉淀、累积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情感经验人生经验有朝一日在感知、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作用下,才会被唤醒,被激活,并转化为更具独特个性特征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艺术鉴赏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些心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在微妙、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形成了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结构。

“注意”,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发端。“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也可以看作是在艺术鉴赏最初阶段鉴赏主体的一种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鉴赏主体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转入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入审美鉴赏态度,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在转变过程中,应适度把握心理距离的度,否则过犹不及。

“感知”,是注意之后的又一重要心理环节。感觉和直觉合在一起并称为感知。如果说“注意”是鉴赏主体审美心理准备阶段的话,感知则是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艺术品以具体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快速。敏锐地感知到这些艺术形象,再结合人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素养,在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对艺术品的感觉。知觉。体验。品鉴,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如看到冰河解冻,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联想使鉴赏活动由对艺术品的感性形式的感知阶段,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内蕴之中。

“想象”,是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艺术品进行再创造的重要心理因素。艺术鉴赏活动需要人的想象。培养和发挥鉴赏主体的想象力,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活跃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帮助鉴赏主体完成鉴赏活动的推动力,只有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鉴赏者才会得到丰富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情感”,也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重要心理要素。人的情感复杂而多样。人作为高级动物,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级情感。情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中,是情感将它们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艺术鉴赏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触景生情”每个鉴赏主体在进行艺术鉴赏活动时,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和支配,在情感影响下去感知艺术形象,这种感知经验又会作用于主体的情感,引起更深层次的情感活动。情感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艺术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总是以情感为中介。因此,情感在艺术鉴赏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准确、深入、细致地把握艺术品的内在情感,体验艺术品的情感内涵,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重要环节。

“理解”,是艺术鉴赏活动中渗透在各心理环节中的因素。在心理学中,理解是一种逐渐认识事物的关联、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艺术品不仅具有浅层次的感性形式和艺术形象,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寓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特有的艺术空白中去品鉴艺术品,要求鉴赏者情感体验与综合判断相结合,感知经验与理性判断相结合。

(二)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不但是人的心理过程,还是一种以情感和想象力为核心的审美过程。鉴赏活动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富有深刻人性的思维活动。鉴赏者要具备对艺术作品的敏锐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桑塔耶纳曾指出:“对于疏忽大意的人们,形式不能引起共鸣:他们从对象中只获得一种模糊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会在他们心中唤醒外在的联想;但是他们不会停下来观看一个部分或欣赏它们的关系,因而感觉不到种种统一体的种种魅力……不能发现形式的价值”。因此,桑塔耶纳说:“形式美特别能引起有审美禀赋的人的共鸣”。通过不断地接触阅读体验优秀的艺术作品,会不断地掌握各类艺术的一般规律,积累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使我们的大脑成为接收艺术信息的敏锐的思维体系,不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的体验,使鉴赏者获得丰富的鉴赏经验。在这种审美过程中,从审美的角度看,包含着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作品的形象具有一种感性直接而又瞬间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先于知觉而存在,具有直观性和直接性。在审美直觉的形式中,艺术鉴赏活动实现了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整体认识,在直观中将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把握和领悟。通感是审美直觉的特殊形式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在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艺术再创造活动。审美体验以审美心理的注意和感知因素为基础,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活跃的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对艺术品进行新的再创造活动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高境界我们采纳李泽厚先生有关审美能力的三层面划分,将艺术鉴赏获得的审美愉悦分为三个层次,即作用于感官层次的“悦耳悦目”,作用于情感层次的“悦心悦意”,作用于精神层次的“悦志悦神”。审美直觉阶段和审美体验阶段分别对应于前两个层次,而审美升华阶段则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通过更高层次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使鉴赏主体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实现人格层面上的审美愉悦,完成了一次超越。顿悟与共鸣是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现象。

(三)从个体鉴赏到大众鉴赏

艺术鉴赏是鉴赏主体面对艺术品产生鉴赏活动实现艺术价值的过程,而“人”首先是个体的存在,其次才是群体的、社会的、大众的存在。个体的鉴赏是从个体的个性个人因素来谈,但个体鉴赏也不排除社会性,往往更显现出其社会性,作为社会一员,个性更显现了共同性的特征。大众鉴赏是用来描述特定群体特定社会的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表现出来的共性方面,或者用来指在历史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群体的艺术鉴赏行为与艺术鉴赏活动。从鉴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行为来看,鉴赏总是表现为一种从个体鉴赏融入、走向群体鉴赏,又从群体鉴赏回归个体鉴赏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大众鉴赏除了相对个体而言表达社会群体的性质外,有时也用于表示精英群体专业群体之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鉴赏。

(四)从生活鉴赏到专业鉴赏

虽然艺术品是独立的艺术品,但鉴赏活动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我们也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鉴赏家,甚至从个体角度说,从生活角度说,一是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进行鉴赏,而不是脱离生活存在生活环境进行艺术鉴赏的,即便是在剧场、美术馆,它所呈现的空间也与日常生活发生着关联,不能独立,并且它本身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乃至构成一种剧场生活美术馆生活;二是艺术鉴赏就其性质看,它本身应是生活性的,艺术鉴赏构成鉴赏生活、艺术生活的要旨,在于艺术生活是一种艺术鉴赏生活,我们必须将艺术鉴赏放到生活中来理解。艺术鉴赏经验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在群体鉴赏大众鉴赏的基础上,由生活性经验形态的鉴赏,逐步会产生出专业性经验形态的鉴赏,即趋向于专业艺术评论的鉴赏,乃至一种职业性的鉴赏。专业鉴赏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其次是深刻性,再次是权威性专业鉴赏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起着引领、平衡作用。它引导艺术舆论,提供权威的评价机制,提供艺术鉴赏的方法与标准,通过专业鉴赏组织社会鉴赏活动,对艺术的评价艺术的新陈代谢发挥作用。

(五)艺术鉴赏的高端完成与理论形态

艺术鉴赏在大众鉴赏生活鉴赏的基础上走向专业职业性的鉴赏,最终形成艺术理论与批评,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艺术鉴赏学,是对艺术实践的一种理论总结与升华。艺术鉴赏学作为研究艺术鉴赏的理论,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提供艺术鉴赏的批评观念与方法,总结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经验,以鉴赏为出发点形成特殊的艺术理论。它是研究鉴赏对象在主体方面引起的艺术思维活动规律,研究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构成鉴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关系,研究鉴赏经验与审美效果的一门学科。艺术理论与批评是艺术鉴赏的高级专业形态,它作为社会大众艺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和支持大众性社会性生活性艺术鉴赏的实现与完成,然后以其自身的规律性体系性升华水平,代表或标志着艺术鉴赏的完成与实现程度水平。

(六)经典化:鉴赏活动形成艺术经典

艺术鉴赏,离不开艺术经典,因为它才是理想的艺术鉴赏对象,特别有益于艺术鉴赏者。

什么是艺术经典?从鉴赏的角度看,艺术经典主要指艺术鉴赏中具有“经典性”价值的艺术品,它由艺术品的历史化和经典化而形成。艺术鉴赏必须注意和研究鉴赏与经典艺术家,经典作品之间的关系。

经典是人类文化中的特殊存在形式,它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典故和文化遗产:能够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并获得大众认可: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穿越长久的历史隧道为后世人们所鉴赏。艺术经典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本性,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特定国家文化和特定民族文化的象征。

但这样的艺术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呢?并不是艺术家创作出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就自动会成为艺术经典,它需要在不断的艺术鉴赏实践中大浪淘沙自觉地筛选锤炼,去粗取精首先,它是一个艺术鉴赏的历史化过程,艺术史的历史化的背后就是这样的鉴赏过程的历史化;其次,它才由这种历史化的鉴赏以及鉴赏的历史化形成流动与积淀稳定相统一的经典化,历史化和经典化统一于艺术鉴赏

大众的生活的艺术鉴赏活动与专业的艺术鉴赏活动形成互动,经过历史的打磨,使优秀的艺术作品经典化,会形成艺术经典。有的艺术作品在当代就会被推崇、经典化,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不会继续成为经典,不再被赏识,这就形成了艺术经典的变数、变化;有的作品在当代可能不是很有名气,但若干年以后,就会形成经典。所以,要用历史时间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艺术的经典化。有些艺术作品无论时间怎样推移,都是经典。

五、经典形成后,引领艺术鉴赏

上一篇: 计算机平面设计 下一篇: 人体激素的化学本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