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8 10:06:29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Methods and Idea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JI Xiang

(Rugao High Teachers School, Rugao, Jiangsu 22650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from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s in mathematics, bringing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to play, culturing their sens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raining their abstract, image and inverse thinking to train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1 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太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差,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理解感性大于理性,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不听课,或者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信念、观点和态度的过程,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灵感,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是有益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开拓自身认识的新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它具有新异性、价值性和跃迁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突破思维过程的障碍,提出新思路,得出新结论、新成果。但是仅仅求新求异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或个人价值。创新思维的过程一般处于一种非自我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呈现出潜在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愉悦,引发他们的视觉想象,使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过程,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觉得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3.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师生和谐友爱、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并提高他们的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充当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指导、学习策略指导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启发对方。

4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开放思维和逆反思维,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现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1 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职数学体现着抽象思维的鲜明特色,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可以使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和精确,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中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测和推理的探索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明确性、数学结论及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而能够用数学的精确思维和清晰思路来把握和描述现实世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来自客观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起来的数学模型,即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图像加以思考进行的思维,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极高价值和重要意义。高职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比较擅长,往往对于感性的事物较为敏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双向互逆和正反互补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在对事物进行逻辑抽象的同时,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概念、结论及其形成过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特征,抽象出基本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放思维能力的训练

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基础的多解问题,这类问题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解决办法,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他们从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自由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他们联想思维的基础,通过开放思维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类比,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并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逆反思维能力的训练

逆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往往有悖于常理,但是却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运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考虑和分析事物,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2)

新时代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创造性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新知的轨道中,不仅有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1.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主体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也因此对学习失去热情与信心.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的任务是借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被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就有很大的提高.

1.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对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而且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只依靠逻辑思维来进行探索,他们需要将问题进行分析,从已有的结论中进行类比、发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能够得到有效训练的.

2. 高中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由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国部分高中的数学教学采用了这一方式.但因为这一方法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对其做更多的理论研究.本文针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以下策略,旨在使创新思维的培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2.1 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教师的要求

在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课堂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新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并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高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抽象性,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认为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会有拥有创造性思维,因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实,这是对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误读.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非逻辑性因素,它依赖于学生的联想、类比、想象等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运用此种能力进行创新活动,并非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一些运用逻辑思维不能解决或解决起来很繁的问题自然就会重新审题、联想、类比、创造,从而获取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2.1.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需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师是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数学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训练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给予学生指导,或者只根据已有的解题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妨碍学生的新颖的解题思路,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得到发展.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指导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2.2 创造性思维方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方式,注重的是思维过程.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体现在学生具有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加强他们的自觉能动性,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习惯.

2.2.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传统的数学教学也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但主要针对的是解题时观察题目所给条件与所设问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章中,利用几何法解答题目往往需要借助于辅助线,如何作辅助线也就成为解题的关键,只要找到辅助线,题目便迎刃而解,此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可视为解题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所要求的观察力却不同,它更注重的是学生从新的视角观察问题,并要求学生突破原有的解题方法,另辟蹊径地寻找解题方法.例如,在上面这一问题中,一个立体几何题一般存在多种辅助线的作法,同时,学生还可以采用向量法等其它方法.寻求得到不同的解法可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这些不同寻常的解法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

2.2.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3)

传统的小学汉语文教学是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以及能力的培养。而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对创新思维的能力的运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教学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研究实践发现,在小学教育中,汉语文阅读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小学阶段,加强阅读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革新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而对于阅读课程,如果只是简单地由教师进行阅读讲解,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要将阅读教学的模式进行革新,增加汉语文阅读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主动地阅读,并在汉语文阅读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穿插小学生喜爱的故事来进行对比讲解。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中,每一次面对“大灰狼”制造的危机和麻烦,喜羊羊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帮助同伴摆脱危险。通过这样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出不同于喜羊羊的办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主动地自己动脑筋,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提高思维能力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因为教师的教学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利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重要性,不了解提出问题对学习的帮助作用。很多教师在学生提出质疑问题时,没有足够重视,从而不能很好地对待“质疑”。学生的疑问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问,并且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别于成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再做回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师在讲到四季变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四季变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然后进行全班的讨论,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而我国的教育理念,往往更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没有认识到相对于分数,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重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的方向和重点发生了改变,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所以在小学汉语文阅读课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进行教学,利用视觉色彩上的刺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例如,教师在讲朝阳时,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朝阳图片,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朝阳的魅力,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述自己心目中朝阳是什么样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教育进行创新是教育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阅读式培养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无论选择何种方法,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中对创新教育观念的运用。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汉语文阅读课堂中,不断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入新的教学元素,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4)

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中,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人才也成为了社会最主流的主导因素,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考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全面普及的形势下,高中物理的课程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当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培a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物理课程的改革落到实处。

一、创新及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在前人发现、发明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或观念,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技术,开辟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事物或得到新的发现和发展。创新主要追求的是“突破”、“新异”和“独特”。创新与创造含义不同,创造是“无中生有”,而创新则是“有中变新”,但二者都含有一个共同内核――创造思维,都是通过发明、革新创造出新的思想、技能和物质等产品。 创新能力的源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对未知事物有创见性的思索。创新思维需要人们突破思维定势,把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加工整理或重组,从新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达到成果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内容一般有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结合创新的一般性和高中物理教学的特殊性,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和技能创新,相应地,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以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认知过程,物理思想方法包括实验原理和设计方案的巧妙迁移和重构过程,物理知识在新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过程等方面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探索。

二、加强物理方法的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基础高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整合分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典型学习方法的接受,,从那些典型的物理学习方法中提高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尽可能的使学生清晰的了解教学中运用的典型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紧抓等效方法、微元法、理想化方法、对称方法等一般方法,不断灌输这些方法的作用,强化学生记忆,使学生建构起物理学习方法的基础框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解玻意耳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楞次定律的规律时,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发现其规律,促使学生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高中学生物理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思维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经长期艰苦研究和探索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非凡成果,如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们重大发现和发明;第二层次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加工重组改造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价值的新的知识和物质产品;第三层次是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产生对本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后两个层次属创新思维层面。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因受知识、智力条件和动力因素制约,表现出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层次,产生出不同价值层次的成果。高中学生物理创新思维,因受知识、年龄和心理等因素的限制,一般都处于第三层次,即通过自己智能去发现、掌握前所未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并迁移到各种实际情境中去灵活运用。这些物理知识和技能虽都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但对高中学生来说都是新的陌生的,他们获得这样的成果自然需要创新思维能力。

四、通过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切发明创造、一切知识掌握,都离不开观察这一先决条件。科学家对事物怀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准确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因而产生大量的创造发明。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基础是实验,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动手能力都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到开发,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应采取项目式和分组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观察前目标明确;(2)观察计划的制定要详尽完整;(3)观察过程中要细致全面;(4)观察和思维是观察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时,让学生分组实验,每组配备一套器材,要学生探求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步骤和方法,最后得出结论: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五、通过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5)

每个人每天都要思考,而思考产生的价值、带来的效益却截然不同。只有创新思维才能使工作有大的突破;相反,没有创新思维的牵引,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工作将停滞不前。

思维是什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发展。没有思维的发展,人与其他动物便没有区别。从古至今,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没有增添,人的生理机能也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类的思维。

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具有创造性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思维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核心。

一、认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提到创新,很多人觉得特别神秘,认为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才是创新,其实创新存在工作的各个方面。

从客观上审视,公司市场基础和工作基础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在工作任务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没能很好地将各项工作统筹起来,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共同提升。究其主要原因,是创新思维和全局思维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少、质量不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果再不创新思维,基础工作就无法弥补和提升,“建高素质队伍、创标准化管理、用高素质服务”和“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家庭幸福”的愿景更无从谈起。因此,当下,最关键、最紧迫的,是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打牢工作基础,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

从主观上分析,部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不高、层次浅、质量低,为了创新而创新,实施了创新,但效果不佳。比如,有的人遇到新问题,没有方法可以借鉴,就不敢想,不敢做,抱着“等、靠、要”的心态,任凭工作拖延、问题蔓延;有的人受固有观念的影响,陷入思维定势,遇事总是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或多或少存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不顾及他人的存在和感觉;有的人过于盲从,不善于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对照以上问题,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创新的观念和意愿。

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成员思想觉悟、精神状态、总体素质以及生命力的体现。大家要对照以上问题,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动如何?如果尚且不够,那么,卡在哪里?是事业心、责任心不足?是素质不高还是解放思想不够?在检查自己工作的时候,既要想一想做了些什么,又要看一看自己有什么创新。要破除制约创新思维的障碍,运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新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创新思维为引领,打牢市场基础和工作基础,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把握创新思维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思维,要做到解放思想。党组提出敢想、敢说、敢写、敢实践、敢创新“五敢精神”,就是鼓励全体干部员工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思路,寻求全新的独特性的方法。创新思维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打破常规发展的惯性思维,向高标准、高目标看齐,树立勇于超越、争先夺一的进取精神;更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繁杂的各类关系中,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加以突破。

第二个原则:总结经验。做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创新只是不疼不痒地解决了一些细枝末节,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没有触及。这样的“成果”根本没有价值。如果通过扎实的工作,真正地取得了创新成果,但只是束之高阁,自我欣赏,没有将之提炼、总结,普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也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因此,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每一个新鲜经验的形成都表现为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关键是学会从经验中发现和把握规律。任何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第一个“有”就是经验。要继承前人的思想,又不拘泥已有的结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通过每个人的成长积累,凝聚合力,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个原则:全员创新。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汲取创新思维的智慧,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创新也在基层。来自基层的创新最鲜活、最真实、最管用、最持久。只有坚持“来自基层”,才能在源头上保证创新工作的扎实、有效和成果的客观、真实;也只有坚持“用于基层”,才能用实践检验出创新成果的含金量。坚持全员创新,一方面要内生动力。全体干部员工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创新,主动地开动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只要细心、留心观察,就一定有创新的突破口。

这就是公司提出了创新要求,基层严格落实、加大创新跟进的具体表现。更加反映出创新工作必须来自于基层、用于基层。

三、掌握创新思维的“十种方法”

创新思维有方法可循。好的思维方法能更好地触发灵感,获得创造性的思想。同志们要反复训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后,就会大大提高创造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十种方法”,分别是丰富知识、独立思考、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分解综合和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否定转换法、移植嫁接法和横向思维法。

第一种方法:广泛涉猎,丰富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何创造都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必然要以知识的占有作为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思维就不可能产生联想,不可能利用知识的相似点、交叉点、结合点引发思维转向,实现思维创新。比如,优化客户店面、柜台,提升商品出样效果总是不理想,很多店面脏、乱、差现象严重。有的客户经理不是不想优化,是没有办法优化;或者有的客户依照客户经理的建议进行了改造,但是效果差,客户抱怨大。这就要求客户经理不仅要精通专业营销知识,更要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甚至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要学做有心人,像孩子一样,保持空杯心态,学会收集资料和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知识和资源,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第二种方法: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前提。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思维实践中不迷信前人,不盲从已有的经验,不依赖已有的成果,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在独辟蹊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三种方法:转变视角,换位思考。你今天换位思考了吗?绝大多数创造性思想都是缘于思维角度的改变。对任何事情,要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群体等方面去看一看,想一想,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客户服务工作,服务客户到底服务什么?我们要把自己当成零售客户,想想客户关注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大家都有共识:所有的客户都关注盈利。那么,就要转变客户的经营理念,通过给客户算账,让他看到店面利润变化;通过教授经营方法,提升客户推介商品、品牌培育的能力。这也是今年开展终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种方法:求同存异、多做比较。要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既要找出相同点,也要找出不同点。细节非常重要,比较一定要细致,全面,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比如,协会工作面向所有零售客户,要认真开展客户分类,将客户的特点一项一项列出来,分别寻找共同和不同之处。以共性特质为依据,开展协会培训、会议等,以个性特征为重点,挖掘需求、分析需求、满足需求。

第五种方法:分解与综合。如果能将工作分解得足够细,把大问题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对每一个问题都细致考察一遍,你就可能找到突破口,开辟新的领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关键问题的提出,常常表明你已经意识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创新课题研究工作,很多部门选择的创新题目太大,以至于面面俱到、但不深入,在具体实施中,找不到突破口,甚至偏题。今年,各部门可以在申报创新项目时,运用分解与综合的方法,把创新项目尽可能细的分解成若干个小命题,针对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开展课题研究,确保创新工作取得高质量的成效。

第六种方法:头脑风暴法。该方法遵循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由创造学之父美国的奥斯本发明,在我国译为“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法”。核心是高度充分的自由联想,原理类似于集思广益。通过召集小型特殊会议,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议题、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鼓励人人发言和提出各种新构想;与会者可以提出各种想法,相互启发,引起联想,导致创意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意;与会者相互之间不质询、不赞扬、不批评、不评论。鼓励人人多谈想法,新设想越多越好,设想越多,可行办法出现的概率就越大。头脑风暴法的价值在于能集众人的智慧解决问题,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整体效应。“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是头脑风暴法的生动写照。通过集体的讨论激励,能使与会者的潜意识慢慢地显露出来,使沉睡着的记忆信息活跃起来,使大脑处于兴奋的工作状态之中,产生出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新的思想观点。比如,团队建设工作就需要头脑风暴法,大家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

第七种方法:逆向思维法。该方法遵循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运用矛盾分析法。逆向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体现。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一种与常人思维取向相反的思维形态。如果多数人考虑问题是以自我为出发点,那么以他人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就是逆向思维;如果多数人考虑问题以现在为出发点,那么以未来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就是逆向思维;如果多数人对某一问题持肯定意见,那么持否定意见的就是逆向思维,反之亦然。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多思考工作中问题的原因,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工作水平。

第八种方法:否定转换法。该方法遵循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或缺点,并将其作为新的研究聚焦点,努力克服它。否定转换法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否定转换法是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否定转换法往往能打通发明者的思维障碍,寻找到创造发明的新线索、新思路,通过不断克服弱点、排除障碍,达到创新的成功。近几年,采用网上订货、网上结算,方便客户的同时,精简了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网上营销、网上配货的实现,又将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使服务工作更加聚焦,市场营销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九种方法:移植转换法。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方法,是将别的领域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或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拓展到其他领域,也就是学科交叉。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一个新产品,除在常规的推广渠道进行培育,还可通过节日、庆典、婚庆等平台进行培育,增加消费者接触的几率,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交流,这种方法,打破了过去主要以客户经理推介、集中培训会等传统模式,节省了推介时间,突出了新品的培育效果。

第十种方法:横向思维法。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即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通常也叫水平思维与垂直思维。垂直思维是分析性的,横向思维是启发性的;垂直思维按部就班,横向思维可以跳跃;做垂直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横向思维旨在寻找创造性的新想法,不必要求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正确无误;在垂直思维中,使用否定来堵死某些途径,而横向思维中没有否定。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德博诺是横向思维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生活中有时碰到的问题,倘若用常规办法无法解决时,应该考虑换个角度,使用迂回或反向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和培养的。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要改变思维上的惰性,摒弃因循守旧的陋习,学做有心人,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创新实践水平,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敢于探索的勇气,创新各项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家庭幸福”的愿景添砖加瓦。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6)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进步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创新”则是体现“高端”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我国创新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1创新能力的含义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是人类在目的驱动下,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上,突破原有的思维及知识限制,发现或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价值或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是人类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发现和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人类在各种具体实践活动中创造或运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发明。创新能力是人类具备的,其构成可以分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1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特征,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以新方法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具有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新的思维成果。主要分为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指人类大脑在思维活动时出现的扩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和思维活动的多维性和发散状态。发散是创新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逻辑思维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逻辑思维有助于人类对具体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逻辑思维一般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两种方法。发散思维注重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对具体事物的想象及假设,而逻辑思维则是强调对原有知识的运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创新思维的基础。

1.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整合能力等内容。其中想象能力是人类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利用创新思维针对问题实际,提出新设想和新创见的能力。想象能力在实践中多是先锋角色,通常能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是人类掌握知识方法的能力,包含阅读、表达、写作等。学习能力是人类传承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创新得以进行的基础。分析能力是利用分析工具和方法把事物或现象分解成简单的单元,理清单元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剖析和解读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分析能力有助于获得新的见解。创造能力是指首次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方法、理论等的能力,是人类能动性的综合体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整合能力是将不同的部分及方法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从而发现方法、事物或事物之间特有的规律,并利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创新实践中,通常是多个主体利用多种创新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因此,整合能力是创新能力综合性的体现。

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而成,高职学生具有创新的潜能,只要采用合理方式,就可以大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反之,如果放弃创新教育,其创新潜能就可能萎缩甚至消失。

2 制约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受其所处的传统习俗、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外因的影响,也受其个人素质能力、心理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制约。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2.1传统习俗的制约

传统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中“中庸”“无为”等哲学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发散思维,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回避。传统伦理中注重血缘关系和祖先崇拜也成为文化基因,深深的植根于内心之中,在实践中倾向于循规蹈矩。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指令文化,限制了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了等靠要的心理习惯,使人们更易屈服于权威。上述传统文化及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职学生,制约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2.2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制约

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高职院校探索了“前校后厂、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校重视知识教育,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但忽视或弱化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社团建设等校园文化的载体。同时,受制于办学规模和学时安排,高职教育多是采用集体授课、合班教学等方式,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好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此外,由于缺乏创新课程,学生不能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不能自觉地锻炼创新思维,加之部分专业课程教师注重知识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3高职学生自身的制约

高职生主要为高考分流学生,部分学生是职高生甚至是中考分流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认知较强,综合素质较差;生源层次多,素质差距大;实践动手能力强,逻辑思维较弱;理论认知存在偏差,知行不统一;自学能力较弱,学习效率较低。上述问题极大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与创新的主观条件要求相去甚远。

3 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3.1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构,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2006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之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突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幅上升,基本上成为了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中又突出强调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职院校应该紧跟国家发展大势,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成立分工明确的创新能力培养机构,为高职生在创新方面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能力培养机构可以单独设置,如:设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也可以对现行的部分相关机构进行优化组合。

3.2 开发创新教育课程,打造稳健的学习平台

课程建设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发多门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也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等方式,赋予传统课程以培养创新能力的使命,为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实践的进行提供理论支撑。在课程建设中,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课程开发的优秀成果,围绕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以实践课程为主导进行课程的开发。

3.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头脑风暴法、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头脑风暴法是讨论式教学法的一种,通过学生的自由表达意见引发其思考、引导其进行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讨论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不受限制的思考和发言,对突破思维定势,在最大限度上锻炼和激发了创新思维。分组教学法是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合班授课等教学困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元组织教学,这即能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关注,又为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入提供平台。角色扮演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换位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快速获得感知、经验及心得,对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学生理解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重要作用。

3.4以社团活动为基础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好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学即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在个性化教学实施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并以其为根据实施教学。由于综合素质、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限制,高职学生在创新能力提高中处于被动地位,个性化教学可以帮助更好地认识自己,引导其改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缤纷的社团是社团活动的载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舞台,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织。高职学生在社团中可以通过组织、策划、参与多姿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兴趣、提高了协调能力、锻炼了思维、挖掘了潜质。高职院校可以做社团发展的助推器,利用社团进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去提高综合能力。

3.5突出实践教学,做好创新实践引导

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设备、技术、人才上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利用学院仿真的实践环境中或者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教、学、做”一体化成为可能,也是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实践教学的优势,将技术发明、教学研究等与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面对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动脑动手,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其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

4构建开放性的评价机制

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以试卷考核为主的笔试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其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有效衡量。但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很难通过笔试来考核,也很难通过分数进行评定。所以,在创新教育的考核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独特性制定新的考核方式。

根据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实施的过程及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机制。在开放性评价机制中,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结果相对于传统的评价都发生了改变。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否,提高的程度如何,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都有发言权。诚信能力培养评价也应该考虑到上述教学的主体。所以,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开放性评价机制的重要特点。其次,评价内容过程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包含着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新实践的开展,所以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之时,就必须将整个过程纳入评价的视域范围。既要针对学生创新思维,也应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及创新成果。再次,评价方法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评价中,试卷法、实验法、访谈法、作业法等都可以采用,评价者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其中一种或几种,汇总评价结果。最后,评价结果动态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其评价结果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而改变。

综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机构,开发创新教育课程,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社团发展,突出实践教学等途径来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奚小网,傅筠.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6:74-75

[2]范黎明,李敏秀.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27:154-155

[3]颜莉芝.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03:89-90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1.问题的提出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和造就大量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组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作为体育工作者就应通过学习各种体育技能,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平台,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从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处理各种情况,各种问题,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也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有助于形成新的动作技能,体育运动中运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善于总结、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推动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掌握动作和运动技能。教师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体育教学,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在思维材料方面,一定采用新的思维材料,才能创造、发明、发现的重要要素;二、在思维方法方面,一定要采用新的思维方法来达到发明、发现、创造的重要要素;三,在人脑功能方面,要具有新的创造力即新的思维力。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造性的思维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弊端的需要

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体育教学课堂犹如学生的小社会、小天地,各种体育活动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不管其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无稽的或错误的,都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和赞扬,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丰富想象力,把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如在篮球课堂教学的传接球过程中,在具体手型的方法讲解之前,我以问题的形式布置探索作业:怎么样的手型才能将球传地更远、速度更快。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经过学生具体的体验后,再将正确的手法告诉学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3.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强化思维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如设置问题,给出目标,自行探索等。仍以传球为例,在教学的中期,我运用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动作质量好的学生与动作有问题的学生结成练习对子,让学生自己观察动作的错误所在,加上学生的相互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作质量。

加强求异思维训练是破除学生对事物认识上思想惰性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从种种聚合思维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去大胆地追求发散思维给人带来的种种创新意念。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安排创新思维游戏的锻炼,学生积极在体育的有关问题中思考,不仅使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3.3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体育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创造性地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得力措施。课堂教学实践中,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自行活动,通过这样的“自由”,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技术动作和能力,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样学生既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又展现自己实践中创造思维的成果的机会。

3.4运用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4.1转变教与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师传授,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从而掌握知识、技术的,这就是同向思维。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内容、方法、形式、手段进行学练,不可“越雷池一步”。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教学,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现代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思维、逆向思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选择性教学,通过创新性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思维和创新进行体育教学。常见的方法有:激发法、变异法、类比法、情境法、暗示法、想象法等多种,从学生发展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内容。如在跳远的教学中,我们曾设置同一落地区,不同起跳线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3.4.2利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新热情,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创设竞争氛围,将竞赛活动引入课堂。如:进行“合作学习”比赛时,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三人合作学习的多种完成任务的方法。于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动作体现出来了,有的学生选择“三人五足跑”、有的选择“抬轿子”、有的选择“二对一一搬运”等等,通过竞赛活动,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都想力争上游,这样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意识品质和战术思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

3.4.3合理安排学生独立探索练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相信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从而得到提高。如游泳课教学中,教完蛙泳技术,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蛙泳技术后,在学习自由泳和仰泳技术动作时,采用了独立练习方法,独立练习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教师发仰泳和自由泳的图解――教师示范完整动作――个人练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分析找出最佳辅助练习方法,鼓励争辩――根据反馈,总结讲评,在学生主动练习、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情况下,提出要求。又如在游戏的创编方面,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后,就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由学生自编自导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说话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身心的参与、情感的投入,不仅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8)

    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重视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智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的掌握,能够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高中地理思维能力主要分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种类型。

    (1)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规律等的判断、分析、概括及评价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又称抽象思维能力,是主体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3)创新思维能力。是指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最高表现。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其核心为创新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笔者主要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牢固的地理知识,才能使地理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这是地理思维流畅的保证,也是创造性思维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规律性的地理知识作理论指导,思维敏捷灵活、思路开阔就是一句空话。熟能生巧,巧能创新,只有使学生的地理思维符合客观规律,才能使学生具有新颖的创造性思维。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一个人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没有创造性问题,也就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好奇心是一种潜能,只要很好地“挖掘”,就能变为极强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必然带来一连串的思维活动,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则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更深入,从而达到促进其智力发展、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探索的求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形成了封闭式的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培养创造性思维不相适应。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端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加强各种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能力离不开知识,但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并不能说明就有了地理创造意识能力。要把知识转化为创造意识,还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其中加强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综合练习,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训练,学生能突破常规,加强地理知识的纵横联系,把头脑中所贮存的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思维的训练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训练逆向思维,促进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求异思维,实现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发散思维,激发思维的求异性;训练集中思维,强化思维的综合性。这些都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纬度,进而升华出创新思维。

    5.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应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考虑的问题,以有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地尽可能多地提出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

    6.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充足的营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但又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第二课堂形式是多样的,如地理墙报、地理模型制作、气象观测、环保漫画、环保小论文、手抄报等。这些课外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增长。如组织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实践,这些课外活动过程偏重于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考察与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力。

    每个学生天生都有一种探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考的氛围,把学生的头脑当作火把点燃,而不是当作容器灌输知识,培养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思维,提倡他们自我探究、体验学习过程,从中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勇气,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学习心理基础与地理思维[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卜克.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9)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学生思维体系的完整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发散思维区别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它以问题为中心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多元化地去寻求问题答案,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扩散状的思维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中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想象、尝试,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和操作实践,在提高观察、思考能力的同时,展开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测定金属电阻率”时,教师要对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进行测量,除了常规的解答方法之外,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非常重要.只有拥有探索精神才会不怕艰辛,才能不甘失败,也才能有所发现.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让人敬仰的探索精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运用现有的表面现象,分析、归纳、总结、概括出原理和科学规律,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及一些基本原理.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交流电”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有两个重要结论:(1)当线圈平面垂直磁场线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此位置感应电流方向变一次;(2)当线圈平面平行磁场线时,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过此位置一次感应电流方向不变.把这两个结论应用到电磁感应,许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事实证明,通过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篇(10)

引言: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社会,无论对于什么行业,创新性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是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课程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被师生和家长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成绩的好与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孩子思维能力的高低,所以做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 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就拿电子产品来讲,生产厂家要想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就必须进行创新,不断的对电子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创新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寻求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创造性的运用一些方法进行解题,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创新性思维能力无论是对于教育本身还是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在遇到难题或者困难的时候,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自己的智慧将难题和困难解决掉,而没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如果老师讲过类似的解题方法他们就会照猫画虎进行解题,如果没有讲到过,那他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只会机械性的模仿而不会有本质性的创造。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对于任何教育阶段来讲,课堂教育都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操作技能的最重要的形式,课堂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对于小学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用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题,随机的要求学生进行作答,由于是小学生无论是社会阅历还是科学文化知识都比较欠缺,所回答的问题可能会漫无边际,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取笑学生,而是在指出他们错误的同时赞赏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以后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多参与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2源于课堂、高于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正如每个人变得成熟都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挫折和困难一样,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源于所学、高于所学的难题。所谓源于所学、高于所学是指解决考题所用的知识点和方法都是在课本上学过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但是这样的考题只应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知识点往往是解不出来的,而是需要多种方法的灵活应用,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灵活的选择方法应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将多种方法和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将问题解决。

2.3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是小学生非常喜欢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合作学习方法,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加入和比赛机制,也就是说小组与小组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比拼,这样的话就会激励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的去想一些解题方法或者学习方法,并且在团队之间相互比赛时提出来,这样一方面让这样的方法得到推广,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都积极的去思考,去提高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4通过讲一些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作用,鼓励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大多数喜欢听人讲故事,再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这样的特点,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作用蕴含在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当中,将这写故事在堂上进行讲述,并引导学生体会出故事的真实含义,鼓励他们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目标,开动脑筋加强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讲完故事以后,老师要对故事的一些细节进行认真分析,突出创新性思维在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 结语

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他们在困难面前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关键阶段,而小学数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最佳课程,所以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必须重视小学数学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 下一篇: 劳动经济学现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