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2 09:26:38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1)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071-01

众所周知,2008年从美国掀起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不光给美国同时给全世界的经济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小到华尔街的覆灭,再至冰岛及韩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大到全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为何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会是美国成为始作俑者?为何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并蔓延到世界各地?

一、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金融创新: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次危机中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次级贷款的证券化是这次危机的主要导火索。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银行的贷款业务使其主要的资产业务,应当如实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当中,并且要承担相应的由各种原因带来的风险。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金额巨大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而投资机构则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表面上看,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可谓“一石几鸟”:信用较差的购房者能以极低的首付款甚至零首付获得房产;提供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不必坐等贷款到期,通过打包出售债权方式便提前回笼了资金,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的金融中介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赚取服务费;由抵押贷款演变成的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又满足了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投资牟利需求……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但在其基础上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进而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CDS)。资产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产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但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就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美国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金融市场也就变得越来越缺乏透明度。一旦金融链条的基础不复存在,那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庞大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实现将面临着很高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

二、美国金融监管的不力:金融创新的过度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方面原因,如果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对其进行约束,那金融创新只会朝着对经济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使得金融创新如脱缰的野马,必定会对经济的稳健运行产生伤害。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抵押贷款经销商的有效监管。美国的投资银行本身就是为绕过分业经营的限制而成立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发行、承销和经销证券、证券经纪业务、自营交易和咨询服务。金融公司主要是向家庭和工商企业提供资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消费者金融公司、商业金融公司等。尽管金融公司也要遵守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但没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管。抵押贷款机构及其经销商,也因不吸收存款而不在美联储监管之列,处于无监管状态。第二,缺乏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金融衍生品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必然出现泡沫经济,最终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缺乏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管。金融企业高管的风险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金融企业的特殊性在于,各家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一家出现问题会殃及大家。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恰恰缺少对金融企业高管的监管。美国证交会不仅对高管人员的错误行为熟视无睹,而且在有人投诉的情况下仍不予理睬。这种渎职行为直接导致麦道夫金融诈骗案的发生,致使许多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第四,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信用评级,即由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拟发行证券作出信用等级评定,把债券分为投资级或投机级。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了解资产证券化过程资产池中由哪些资产构成、其质量如何,只能把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作为选择投资产品的主要参考依据。但是,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和专门监管机构。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之一。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各国带来一定的冲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经济全球化对其经济冲击的结果。[1]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参加经济全球化而付出的代价。当然,这种代价一点不付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太大,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超过自己从经济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因此,对于实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经济全球化不能不慎之又慎,也就是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回避经济风险,实现经济安全。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

从表面上看,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外部大投机商索罗斯点燃的,实质上内部诱因早已在东南亚各国内部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可以说,“不可避免的危机产生于可以避免的决策失误”[2],因此,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东南亚各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弊端。随着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制造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未能同步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致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出口下降,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面对长期贸易逆差,各国政府不是通过积极主动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来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是采取低水平、盲目扩张,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制造业等方面,出现了“规模效益递减”的状况。

(二) 投资政策导向失误,“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帐坏帐严重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上的缺陷和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政府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正确的投资导向。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使得大部分外资流向投机性强或是需求不足的非生产性用途领域,诸如房地产或股市。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又引来大量银行向房地产业的投资。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帐。银行的呆帐增加影响了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3]

(三) 过多吸引外商投资,外债结构不合理

经济一体化增强了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大规模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4]以泰国为例,泰国经济起飞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通货膨胀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泰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泰国从中谋利。流入泰国的游资大部分是短期外债,1997年7月危机爆发前,泰国的外汇储备为320亿美元,但短期外债为400亿美元。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外资力量的推动,但不能完全依赖外资。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资金,尤其是偏重短期游资的利用,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稳定。[5]

(四) 资本市场开放过快,金融监管乏力,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和金融体制不健全是危机发生的突破口

东南亚尤其是东盟各国为了实现快速赶超型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了大量吸引外资,竞相推出一系列金融开放措施,急于使国内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超越了自身经济和市场条件,在制度安排上难免存在漏洞。[6]东南亚各国虽然对发展本国金融市场颇为重视,却没有及时深入改革经济体制,以促进其充分的市场化。因此,各国的金融体系缺乏适应市场的高效率和稳健的风险管理,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强调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来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注重金融体制改革和有足够的金融人才来监管金融体系运行,无疑是饮鸠止渴,最终难免出现危机。

基于上述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层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南亚金融危机“不过是当代全球化过程之深远影响及其表现的一部分”,[6]具体说就是资本全球化、制造业及其产品的全球化、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等等,给东南亚各国带来的负面的冲击。这次危机之所以没有发生在处于全球化更前阶段的欧美发达国家,也不是发生在处于前现代化时期的亚非欠发达国家,就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他们的冲击较小或是根本不存在。

二、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保证经济安全,防止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1?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中国家应适时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把以“赶超”为主的战略转向以效益为主的战略,由重速度的发展转向重质量的发展,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推动”向“质量推动”转变。只有这样才会有整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增加,科技水平的真正进步;才会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才有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契机,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墨西哥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与他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逐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独立自主能力,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防御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更加开放,有可能导致一些原来准备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企业改变其经营策略。过去外商为了进入我国市场,在转让技术方面做出部分让步。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不能强求外商必须转移其技术,由此,外商可能会做出“只卖产品不转移技术”的选择,从而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引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国际经验表明,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利用外资领域,引进外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分享更多资金份额的重要手段。二战后,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向以资源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70年代后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增长率达21%,占投资总额的38%,90年代达到40%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部分跨国 公司开始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转向输出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品牌为主的委托生产加工,生产和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部分企业,开始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者。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吸收外资与引进技术极不协调,吸收的外资总量己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外资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效应较差。面对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传统的制度创新方式已对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与引进技术、提高技术含量、质量形成新的制约。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创新入手,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供更大的空间。

3?协调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紧跟国际潮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发展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因此,要加快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经营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

忽视本国实际,急于完全放开资本账户,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同样,消极地视资本账户开放为一个遥远的目标,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前提条件的具备。

1?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条件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使低效、高成本的资本管制转变为高效的金融监管,乃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根本所在。只有完/!/善金融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资本账户的开放保驾护航。反之,即使其他前提条件均具备,发生金融危机的灾难也很难避免。金融监管是以控制金融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随着放开资本账户,对已过时的管制措施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只是转移了管制的重心,由金融监管取而代之。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对我国至关重要。首先,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它的存在会使我国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国外金融业在竞争上的优势,在经营制度和投资技术上的先进,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且易变的情况,我国金融的环境变了,不再是过去那种缺乏竞争、规范和创新,金融机构业务单一,相对单纯、稳定的环境,如果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滞后,会造成金融风险的扩大和深化,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金融开放所获得的益处,都将被危机带来的成本抵消。其次,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内容,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既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也包括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关系,使资本账户开放更具复杂性。资本管制解除之后,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将主要依靠利率进行调节,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或不到位,那么,很可能造成资金价格信号的失真,使央行难以利用利率机制调控金融市场,极易引起短期资本的过度流入和资本外流。利率能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又密切相关,因为市场化的利率信号是在货币市场形成的,这一信号的质量,就取决于货币市场的规模、运作的规范程度和效率,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力等。不仅如此,完善的货币市场还有利于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通过提高利率(贴现率)或发行高利率的短期信用工具,将资金从外汇市场吸引到货币市场,减轻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压力。同时,在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建立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可以吸收或减缓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所造成的汇市振荡,对资本账户开放后的汇市稳定很重要。

2?积极准备“条件”的政策思路

突破重点,兼顾一般。“重点”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一般”指资本账户开放的其他诸多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无论在理念上、内容上和手段上,都在计划金融的惯性下运作,只为适应金融市场化的改革做了一些修补,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一方面监管过“严”,以牺牲效率与竞争力为代价,延缓了市场金融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漏洞很多,诸如金融诈骗、违规资金流动和骗汇等屡禁不止,出现严重问题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查处或关停一些违规金融机构,并没有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带来金融创新工具和迅速扩展的业务,使金融监管的范围和难度大大增加,5年的过渡期我国必须做好准备,变被动为主动,按有关国际规则,以以下几个原则构建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第一,成本———收益原则。即政府对金融监管计划、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被监管机构的执行和自行监管都应树立成本———收益的理念,力求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有效的金融监管效果。近几年来,不少国家的监管当局越来越重视监管成本问题。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就要求金融服务局在推出任何监督法规和指南时必须同时公布对它的成本效益分析,证明该项措施对金融业影响的收益大于成本。由法律规定对任何新的监管举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目的是帮助监管当局制定更适当的监管措施,避免出现产生违反初衷效果的监管行为。

第二,安全和效率并重原则。金融安全历来是金融监管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这种目标的达成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美国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英国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等都预示着各国金融监管在考虑金融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业效率。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偏重安全性取向,忽视了金融业效率,为防范风险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创造力和竞争力,金融机构竞争力低下,则成为我国入世后的最大忧患之一。因此,完善金融监管应掌握好监管的“度”,在继续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地给金融业公平竞争、注重效率的发展空间。

第三,前瞻性兼顾可操作性原则。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力求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业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监管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但是,监管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兼顾可操作性,考虑法规、规章运作的外部环境。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不论《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还是《证券法》,其可操作性都比较差,而且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也没有真正起到补充基本法律之缺漏的作用,甚至与基本法律之间、相互之间有诸多重叠、不协调或直接抵触之处。结果,金融监管法律与现实存在很大冲突,造成了有法难依。

3?机制建设为主,行政控制为辅

资本账户开放,对开放国来说,最令其担忧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走过的历程,金融监管是以行政手段管理和控制为主的外部强压模式,由于受人为的影响很大,监管力度的“度”很难把握好,要么监管过“严”,压制了竞争,要么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有机可乘,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转变金融监管模式是势在必行,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将是新模式的核心,结合我国情况,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模式应以机制建设为主,行政控制为辅。金融监管在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上施以必要的监管,外部行政控制不应是监管的主旋律,而主要任务是激励金融机构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和资本管理制度,同时激发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监管当局则要经常审查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并为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斩棘开道,促进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的发挥。

对资本账户开放的需要,还 应建立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约束或缓冲机制。资本账户开放后,资本外逃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旦国内金融和经济出现不利于资本的迹象,大量资本外逃在所难免,尤其是短期资本,速度之快、数量之大,使资本流出防不胜防,“落井下石”的影响更加重了资本流出,甚至危机。90年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证。我国虽然至今仍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项数值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由于大量资本外逃是伴随着外资大量流入,而二者是并存的,所以对经济发展还没有造成明显的恶劣影响。我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是大量资本项目交易混入经常项目交易所致。可见,阻止资本外逃是很困难的事。相比之下,对资本流入的控制会更有效,可以考虑在制度创新上如何提高短期资本流入的成本,提高流入的短期资本进行大规模投机的交易成本,如何控制对外债的需求等等,一些国家采取对流入的短期资本实行无息准备金制,或通过税收抑制短期资本大规模的流入,都是比较有效的。此外,通过金融监管模式转化,如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借助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发挥市场约束机制都是应该考虑的。

(三)注重国际储备规模及债务结构的优化

1?国际储备规模及债务结构

墨西哥官方储备在危机前(1994年)增长速度是较快的,其官方储备在1993年底达到最高峰250亿美元。但是,墨西哥政府和私人企业的短期负债很多,1994年墨西哥政府和银行的短期负债据估计至少为国际储备的4倍。这些短期负债的流动性非常大,只要受国内外经济影响,其中部分抽离墨西哥,则外汇储备就被耗尽。

中国从1995—1997年3年中官方储备增长也很快,1995年为735.97亿美元,1996年1050.29亿美元,1997年1398.90亿,1998年8月底已达到1400亿美元。同时中国外债结构中75%都是中长期债务,短期负债总额约占25%左右,这就把还债的风险降到了最低限度。

2?汇率制度

墨西哥和东南亚诸国都实现了其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九十年代初墨西哥和泰国的金融改革和自由化几乎排除了资本流动的任何限制,将国内资本市场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政府将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一个较窄的幅度内。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和资本市场缺乏控制产生了内在矛盾,当货币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政府必须用外汇储备维持汇率;而由于缺乏对资本市场的控制,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对政府储备造成巨大压力。当危机发生时迫使政府放弃钉住汇率或者控制资本流动,造成汇市大幅震荡,国内经济动荡。中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实行人民币和美元挂钩,并且在经常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但汇率的波动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允许政府更灵活地控制汇率。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政府对资本账户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现在看来,人民币不能过早、过急的自由兑换应属明智之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使我国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免于劫难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分析比较中看,尽管我国外汇市场目前并不存在构成金融风险的显形因素,但由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资本金严重不足,部分金融机构资不抵债;金融监管系统不完善,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国家财政基础还不十分雄厚,以及当前我们面对着国际金融动荡的冲击,因此,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千方百计增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能力。

3?外汇储备规模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己达300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它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空前增强,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抵御国际经济冲击的能力,是偿还外债的重要保证,是稳定汇率的物质基础。

但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长的背后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从1997年各国对外经济状况的横向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之比为921,泰国为75,韩国为58,墨西哥为20,而国际警戒线为100,理想区间为100-500。外汇储备与债务总额的比重(%),中国为106.1,泰国为26.8,韩国为21.6,墨西哥为12.9,国际警戒线为30,理想区间为30。外债总额与GDP之比(%),中国为13.3,泰国为59.1,韩国为29.9,墨西哥为35.2,国际警戒线为50,理想区间为20-50。(资料来源JP MOCRGAN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及国家统计局)我国1997年国际收支主要项目,经常项目顺差198.7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01亿美元,外汇储备139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452.57亿美元(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统计委报》1996-1997年)。根据资料显示,按照国际一般标准衡量我国外汇储备,存量偏大,我国各项对外经济指标远远高于国际警戒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稳定国内经济,在开放中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这种过度回避风险的倾向会降低本国资源使用效率,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许多负面影响。①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反映出外汇市场供大于求,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入外汇同时,被迫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由于缺少充分的冲销手段,给货币调控带来很大冲击。②外汇储备过多,会导致外汇资源效益低下,甚至闲置。资料还显示,我国贸易和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大幅度顺差。这违背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应该是经济项目基本平衡或略有逆差,而资本项目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顺差。在这种条件下,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外汇储备实现稳定增长。另外,在资本项目增量中,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1993—1997年每年比上年增幅分别为22?7%、12?80%、9?5%、8?4%。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政策引导,防止这部分资金流到高风险投资领域和生产过剩的行业。

参考文献

[1]张宝珍.经济全球化需要研究的十大问题[J],世界经济学,1998,(9)

[2]李罗力,唐杰等.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与政策分析[N],开放导报,1997-11-5(2)

[3]潘乃巩.来势凶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J],国际展望,1997,(16)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3)

前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身上,金融专家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因此,只能说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运用

1.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危机的转变

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形式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差异较大。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受损,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使得我国房屋的价格不断的升高,人们在选择购房时,都成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奴”。随着房屋价格的飙升,人们无法接受这种高额的住房,在购买房屋时就会选择贷款的途径来购买,逐渐产生了资产抵押的现象。经过公允价值会计对其资产进行计算之后,固有资产都产生了贬值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逐渐成了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金融专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发表的不同意见,使得很多国家都减小了公允价值会计所行使的权利,减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着转变。

2.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周期效应,从而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的计算不仅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下降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在公允价值会计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时,往往会传递出经济受损的情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也促进了经济平稳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会反映出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同行业之间的巨大影响,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缓解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分析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时,公允价值会计都会从自身找到容易引起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产生了很多会计信息不全的纰漏,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对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我国会计界也要从根本出发,对内部的信息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要懂得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会计的行为,整理会计界的风气。根据反思也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很多的不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价格不一定能达到公允的标准,金融危机使市场的经济波动非常大,而企业的经营却没有那么大的浮动,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值的估测不准确,这样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和资金的适应。

二、金融稳定情况研究

1.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金融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货币的流通以及金融的管理都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中央银行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具有着维持金融平衡发展的责任,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货币要保持畅通的流动,解决资金运作紧张的问题,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也很重要,要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动,以便做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中央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好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的帮助。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很多行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在为危机担忧时,应该想出更好的方案来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只有我国金融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金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长远,实现我国经济壮大的发展目标。

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保持金融稳定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应该加大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合理的发展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正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才能更好的适应宏观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企业部门应该明确知道,金融创新是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可以抓住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的过程应该结合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创新出新的主体经济,根据现有产品具有的特征,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了金融的创新可以使货币更好的流通,更多金融交易的过程也更加简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不断创新出金融产品,增加企业的业务水平,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有限,给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破坏了金融稳定性。公允价值会计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随着金融专家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分析,逐渐探索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只是向金融企业传递了金融危机存在的信号。所以,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要全面的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原因,进而驱使金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25):102-103.

[2]丁友刚,梁冰.对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0,15(45):48-49.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4)

    2007年4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房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波及到全球,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而且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实体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必然会跨越国界,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正确审视这次金融危机,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探讨

    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关于“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和“周期说”的提法,将学术界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制度说。“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大卫?科茨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是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的结合,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李鹏程指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意思就是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先前一阶段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头又于政府“放任经济、任其发展”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政策说。“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许小年指出,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甄炳禧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其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孙音则指出,自2000 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

    (3)市场说。“市场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程度,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王胜国指出,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大幅度地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直接促使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偿付危机的爆发。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

    (4)周期说。“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是20 世纪30 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它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在上述四种说法里,吴晓求教授比较倾向的就是“周期说”。并且他认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 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 从而使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单纯是监管不力,如果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来看,实际上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结果。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原因分析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过度消费说,委托链过长说、流动性过剩说等不同的理论。

    2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再探讨

    上述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危机的成因。各位学者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每种分析也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只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或者具体原因,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者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在完整系统的专着里给我们呈现,但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是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可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对过剩”,它是针对“绝对过剩”而言的。马克思又指出:“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要使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可见,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通过增加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两个环节,一方面延迟了危机;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可见,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从“9?11”事件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

    可见,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导致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也就引发了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落后的矛盾,出现了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由此引发了透支消费,出现了违约率上升,引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之后出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最终解决这个对抗性矛盾。这也就揭示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考验的。

    参考文献

    [1]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2]赵静.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9,(5).

    [3]李鹏程.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J].知识经济,2009,(9).

    [4]许小年.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DB/OL].

    [5]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6]孙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究[J].北方经济,2009,(5).

    [7]王胜国.全球金融危机的缘由及其主要经济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9,(4).

    [8]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5)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比较分析

1、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出口大幅度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巨大。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基本相似,同时它们的贸易结构相对单一,这就使得它们对发达国家需求的变化和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敏感。例如1996年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而这些亚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90年代转为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下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亚洲经济无疑是一次重击。

(2)“泡沫经济”也是引起这场危机的原因。当时,亚洲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一部分也是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房地产的巨额收入使得大量资金进入这个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因此,亚洲经济工业化进程被缩短,货币化程度过高,多余的货币没有实际的劳务和商品作为依托。

(3)国际游资的参与是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当时,以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为首的投资基金在亚洲兴风作浪,使得一部分资金从亚洲撤出,造成这些国家货币的巨大压力,成为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2、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金融创新创造了大量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将次贷资产打包出售,并通过投资银行对其进行证券化,卖给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者。这不仅使银行将资金回收,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还使得所有相关的金融机构串在一起,同时又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使风险不断放大。

(2)信用风险管理不严格。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都假定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会持续增长,因此,发放贷款时就不考虑借款人的信誉。但是,房地产市场中价格是有波动的。在对信用风险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呆坏账,甚至是银行破产。

(3)房地产市场扭曲繁荣。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共降息25次。持续的低利率,使得房地产行业火爆,很多投资家也将资金转移到这个产业中,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积越大。自2004年中期开始,发地产价格下跌,贷款位于率增加,引发连锁反应,并最终成为全球性危机。

3、综合比较异同点

通过比较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这两次危机产生的共同原因是“泡沫经济”,即资本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充足的商品和物资作为基础。另外,还有经常项目赤字巨大、外债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最后,利率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时由国际游资引发的,次贷危机是信用链条断裂的连锁反应。

三、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关注与研究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次贷危机,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金融衍生品也随之出现。这些衍生品可以有效的将风险转移出去,但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因此,如果投资者以盈利性为目标,危机就会产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机的研究,认识到其利弊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可以分散风险,推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只能分散,不能消失。我们必须把风险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2、虚拟经济要有实体经济作依托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都属于虚拟经济,一般来说,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实体经济作为依托,二者协调发展。虚拟经济极易引发泡沫危机,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全球化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虚拟经济过快发展但缺乏金融监管的经济链条出现问题,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虚拟经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因此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泡沫的产生和积累,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

3、要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国金融监管过松。由此看出,无论是经济体制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加强一国的金融监管。在金融自由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金融的脆弱性不断加强,这就更加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我国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会有很多漏洞。因此,政府有效的金融监管十分必要。企业资金所有权的特点是资金大部分不是企业经营者所有的,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很有可能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整个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应该重视金融衍生品发展过程中得金融监管问题。

4、建立国际间的协调机制

在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了维护本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际间的互帮互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略作为世界一份子的责任单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势必会导致一国的危机蔓延至全球。这也是次贷危机带给我国的启示之一。如今世界上有四大风险评估机构,表面上它们有利于风险控制,实际上关于个体与整体的矛盾任然存在。因此,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生问题时,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危机蔓延到我国,我们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国家商量,采取措施来缓解危机,恢复本国投资者以及世界投资者的信心,为维护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星.美国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国际经济观察,2009,(12).

2.张红军.次贷危机是否与众不同.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6)

对于金融危机来说,其产生原因不能单单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专家在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特点,通过全面分析查找危机诱因。这样,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尽量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金融稳定性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它能够提供透明化的信息,让人们对金融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加以明确。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其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已。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

(一)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会计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也会发生很多信息不全的纰漏。在公允价值会计的计算当中,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作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随着公允价值会计探索自身问题,我国会计行业应当监督和管理内部信息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会计行为加以规范从而是会计行业的风气得到改善,避免发生危机。在反思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价格难以达到公允标准。由于市场经济波动较大,企业经营难以浮动的与之相适应。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市场价格,难以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在企业发展中,没有准确估测产品价值,因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就增多了。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金适应和经营模式加以改变。

(二)金融危机下的转变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公允价值会计会具有较为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此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不断上升,使得很多购房者都无奈成为了房奴。由于大多数人的存款已经无法购买住房,因此,都采取贷款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很多的资产抵押。对于这些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之后,都发生了贬值,使得人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所造成的。基于很多金融投资者和金融专家的不同意见,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权利,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削弱,以期能够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对金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引发周期效应,会对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经济,在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同时,避免了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如果经济发展下降,企业的收益情况就会受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直接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一旦公允价值会计参与,都会伴随着经济损失的信息。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对于发展的平稳性也具有一定的贡献。它能够对经济市场波动加以反映,从而在同行业之间使金融市场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这样,对于缓解措施就更容易掌握,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金融稳定性情况研究

(一)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金融危机下的金融稳定性将会遭受极大的打击。主要包括金融管理、货币流通、银行监管等方面的因素。在金融危机的防范中,中央银行具有重要作用,其需要对金融平衡发展加以维持,降低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货币流通应当保持畅通,从而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中央银行应当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及时掌握,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金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针对金融市场交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金融发展状况,应当及时掌握。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金融危机都具有十分巨大的破坏性。人们应当积极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才能维持金融稳定性,从而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稳定性的维持

在金融危机下,金融市场应当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改变了我国宏观经济,因此金融市场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金融企业部门来说,创新金融产品有利于金融稳定性的维持,可结合现有的产品特征,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进行探索,从而推动经济的更好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有助于货币流通的畅通和交易过程的简化。对于经济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因此,金融企业应当重视金融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结束语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金融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的。实际上,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更加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重视其在金融危机下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确保金融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04:82-99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7)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21-04

当前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给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梳理了金融危机发生的经过及其影响,剖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 试图为我国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及救助

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新世纪金融公司、 美国家庭抵押投资公司等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2008年前后, 花旗、 美林、瑞银等大型金融机构因次贷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3月,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6月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扩散成为美国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两房”被政府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被国有化。2008年10月以来,美国金融危机传染到欧洲和亚洲等地区,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特别是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各国纷纷采取有力措施来应对危机,主要手段有:(1)注资。美国、英国、法国等都对国内主要金融机构进行了注资, 以保持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2)担保。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很多国家都对银行同业拆借进行了担保。(3) 保险。 通过提高存款保险的限额或对全部存款进行担保, 防止金融机构挤提带来的危机。(4)降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多数国家纷纷降息,增强市场的流动性,防止实体经济下滑。

作为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寻求合作,纷纷联合采取措施,以共同度过危机。同时,寻找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方案, 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需要。特别是2008年11月15日和2009年4月2日20国集团(G20)在美国和英国举办的金融峰会, 确立了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原则和行动计划,拉开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深刻改变了全球的金融格局

在美国,华尔街投行历史被终结,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被政府接管,大量商业银行破产,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国有化,美国的金融版图被彻底改变(见表1)。在欧洲,大量银行被政府接管和收购。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将其境内的富通集团业务出售和国有化, 冰岛将其前三大银行Kaupthing、Sandbank、Glitnir接管, 英国将诺森罗克银行和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国有化,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对德克夏注资并提供担保, 瑞士政府出资53亿美元购入瑞银9.3%股权,英国最大抵押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被英国莱斯银行收购。在亚洲,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申请破产, 韩国多家金融机构信用评级被调低。

(二)打破了原有的国际金融体系

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实行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以及固定汇率制度, 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由于它面临着“特里芬难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逐渐解体,1976年确立了牙买加体系,转入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储备货币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美元作为当今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它面临两个“两难困境”:(1)对于美国来说,美元作为本国货币, 需要为本国的货币政策服务, 作为世界货币,需要加强对美元的约束。因此美元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2) 对于很多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为满足对外贸易和国际清偿的需要, 需要大量持有美元;而美元过多将带来美元的贬值, 从而产生风险。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 特别是本轮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将下降,持有美元的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已不能够适应现有的经济金融需要。

(三)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渠道。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金融体系的瓦解必然会带来信贷紧缩, 损害企业的正常信贷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工业生产的下降,制造业等将出现萎缩。(2)财富渠道。随着金融产品等价格的下跌,居民的财富将大大缩水,人们的消费能力将大幅下降,消费信心将大幅下滑,而消费能力的下跌将带来经济的进一步下滑,这将对零售业、汽车业等产生重大影响。(3)贸易渠道。随着全球消费能力的下降, 不仅会打击美国、 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也将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等新兴市场地区带来损害,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增长。(4)投资渠道。金融危机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来自海外的投资减少, 还有可能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收回流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目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开始显现。IMF已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

(四)殃及中国的经济金融

一是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将出现风险。 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元资产主要有以下两类:(1)雷曼兄弟债券或贷款,共涉及7家商业银行,6.7亿美元资产;(2) “两房”相关债券,共涉及6家商业银行,253亿美元资产(见表2)。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上述金融资产将受到损失。

二是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国资产外汇储备存在潜在风险。 目前, 中国外汇储备中50%以上为美元资产,包括美国国债、机构债、公司债等。

三是中国对外金融投资将面临损失。 中司分别投资摩根斯坦利和百仕通集团30亿美元和50亿美元, 而目前百仕通和摩根斯坦利股票仅为投资价格和中投转股价的50%左右。

四是冲击中国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打击下,美国消费的不振和全球经济的下滑, 将通过外需渠道打击中国经济的出口。同时,随着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泡沫的破裂,将有可能出现全球性通货紧缩,中国实体经济将面临严重挑战。

三、对全球金融危机原因的解释

目前, 对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创新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创新过度。在美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程技术不停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如MBS(抵押房贷支持证券)、CDO(抵押债券凭证)及其衍生品、CDS(信贷违约掉期)等。其中CDS到2007年底名义市值达到62万亿美元, 几乎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水平或美国GDP的4倍多,然后在住房抵押信贷公司、评级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等机构的设计下,把大量不具备足够偿付能力的贷款,通过打包和信用评级后大量发放给投资者, 放大了风险,助长了投机,最终酿成危机。

二是监管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监管失败。在美国,投行通过追求高杠杆率来实现高利润,主要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都达到30倍左右。但是美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投资银行既不受美联储监管, 同时也不受联邦存款保护机制的保护, 还不受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约束。 评级机构等中介组织也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 金融衍生品在场外交易甚至绕过了监管, 从而纵容了金融冒险行为。同时,在市场繁荣时,缺乏对金融机构的反周期性监管措施,导致金融泡沫越来越大,最终出现危机。

三是货币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美元的泛滥。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位期间,为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下调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由2001年1月的6.5%降至2003年6月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导致流动性过剩,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房价快速上升,一些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人也获得了金融工具的支持,从而产生金融泡沫,导致金融危机。

四是失衡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经济失衡。在美国,存在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和以透支为代价的消费信贷, 这些都建立在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的基础上,都需要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而同时美国储蓄率持续下降,从2005年起,美国储蓄率一直为负数,分别为-0.4%、-1%和-1.7%。当美国居民债务难以支撑房市和信贷泡沫的时候, 将造成各类次级贷款无法按时偿还, 这将风险传递给大量债券和衍生品,从而使危机不可避免。

五是干预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政府的过多干预。在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帮助人们提供住房融资,设立了“两房”,其虽为私人持股的企业,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从而放大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为危机的发生留下隐患。同时,政府放低贷款发放标准,对长期贷款提供补贴,放任甚至鼓励表外融资,从而扭曲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最终造成金融危机。

六是自由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过快的金融自由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快速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特别是1999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拆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建立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混合经营,但相应的风险管控没有跟上。在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发起-分销”的低资本消耗型的商业模式下, 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当信贷市场一紧张,流动性就迅速干涸,从而出现流动性危机,带来金融动荡。

七是贪婪论, 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家的过度贪婪。 在华尔街现行的治理体制特别是短期巨额奖金制度的激励中,缺乏正确的价值约束,资本家道德风险被持续放大, 其为了追求个人短期的高薪酬,忘记职业操守,放松风险管控,缺乏长远考虑,不计风险地追求高回报,将巨额收益建立在欺诈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身上,最终也引火烧身。

八是雷曼论, 认为美国政府错误地让雷曼破产是造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雷曼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行,有6200亿美元资产,其中1800亿是无担保债券。 它的破产将其无担保债券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其交易对手。同时,雷曼作为银行间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和对冲基金等的主经纪商, 它的破产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迅速萎缩, 导致大量银行不能及时获得流动性而破产, 并且还带来了对冲基金的倒闭和货币市场基金的缩水, 从而将美国的信用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系统金融危机。

四、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金融危机表明, 不管是成熟还是新兴的金融市场,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在实践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要始终加强基础性工作的监管。在监管中,要高度关注银行资产分类、风险资产拨备、表内外风险等基础性监管工作,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重视对系统性风险和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2)加强银行亲周期行为的监管。新会计准则和新资本协议的实施, 使金融机构经营往往具有亲周期的特征。在经济景气时银行能够放大信贷,从而出现泡沫,而经济下滑时,信贷过度收缩,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引导来保持银行信贷的合理投放。(3) 要积极采取逆周期监管行为。在经济繁荣时,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政策,督促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来增强抗风险能力, 而在经济萧条时, 采取适当的金融宽容措施来缓解信贷紧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保证金融创新的有序和透明

有效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本源上来看,本轮金融危机并不是由金融创新造成,而是金融创新偏离了审慎经营原则,放松了风险管控。从金融危机来看, 在金融创新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即金融创新的“原材料”必须货真价实,只有良好的基础信贷产品,才能有效控制金融衍生品的风险。(2)风险可控原则。金融创新产品只能分散风险而不可能消除风险, 因此金融创新是双刃剑,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控。(3)透明度原则。在危机中,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在OTC市场而不是在场内市场进行交易, 透明度很低,客户并不能充分了解其风险。因此在金融创新中,要充分揭示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权利、义务和风险,让创新在“阳光下”运行。

(三)审慎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8)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所导致的,即是由于利率变化和房价波动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认为,美国次级贷款之所以引发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危机,利率与房价波动是关键因素。首先看美联储利率政策及贷款利率的变化。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次贷规模迅速增加。但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与房屋贷款利率。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形成压力。其次是美国房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利率变动影响到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能力,而房屋价格变动则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决定了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房价增速放缓甚至下跌是到期未付率开始上升的重要原因。[1]

2.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

另一种观点从金融市场层面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了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影响。如何帆、张明(2007)将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归结为次贷危机发生的触发动因,并从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将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归纳为: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的是那些收入较低、负债较重的、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同时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如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操作角度看,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有时候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而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2]

此外,刘克崮(2007)[3]、冯科(2007)[4]等也认为,次贷产品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且过度衍生,使得风险跨市场传递;而且信用评级机构的中介独立性弱化,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是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3.金融监管不力。

还有许多学者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归结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罗熹(2008)认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实行的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其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首先,从美联储的职能看,以往美联储在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采取的救市行为容易助长投机心理,甚至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其次,从对金融部门的松懈监管看,监管机构了旨在将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在美国,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5]

4.流动性过剩。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流动性过剩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人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流动性过剩联系起来。华民(2008)认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成本竞争后产生了价格持续下降的通货收缩效应,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减少、美国长期累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规模巨大的贸易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过度供给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过剩的资金大量购买高风险资产,从而引发了以美国次级债为典型的金融风险。[6]陈雨露、庞红、蒲延杰(2008)认为,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高,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而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最终演绎成为全球潜在的金融风险。[7]黄纪宪、张超(2008)则试图从商业银行这一视角,探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他们认为,银行流动性过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导致过度竞争,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8]

5.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角度出发研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

杨圣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最深的根源之一是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由于价值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9]

杜厚文、初春莉(2008)从美国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出租房屋空置率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多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的外表下泡沫化程度十分严重。同时市场的杠杆作用又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资产一旦开始向真实价值回归,就必然导致泡沫的破裂。所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资产泡沫终将破灭,这才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10]

6.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种观点认为,虽然历次经济危机的直接或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危机的本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关于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过程及途径,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徐克恩和鄂志寰(2008)[21],黄小军、陆晓明和吴晓晖(2008)[22],曹红辉(2008)[23],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1]等,他们认为,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条路径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例如,曹红辉(2008)认为,次贷危机从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两方面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次贷危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房价下跌压力。一方面,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贷款人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的房屋或有更多借款人被强制要求出售房屋,增加了房屋供给;另一方面,贷款人为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利率,并提高贷款标准以压缩信贷规模,控制房贷风险,对住房需求也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次贷危机通过两方面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中部分中等收入群体的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相对于低收入群体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抵押品权益撤回(MEW)金额占消费的比重从2005年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23]

理论界在次贷危机如何由次级贷款市场传导至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的机理研究得十分透彻,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也十分到位。许多人相信,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全面经济危机是以连锁反应形式依次出现的,只有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后,金融危机才会导致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似乎实体经济受损是金融危机的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失衡恰恰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指导下,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贫富分化加剧。为维持生活水平,多数家庭不得不大量借债,信贷消费开始流行,而居民消费又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信贷消费减少,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信用制度只是加速和扩大了危机发生的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产业危机引起次贷危机,次贷危机通过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而金融危机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产业危机发展,这一点是目前认识比较欠缺的。

三、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将何去何从,其影响有限抑或将演变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的危机,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1.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赵涛(2008)利用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IT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启动了新一轮长周期,这次长周期的终结期应在2050年以后。从时间上看,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不可能演化为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关于次贷危机的时间长度,赵涛认为,战后美国共发生10次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左右,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已于2007年11月进入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约11-16个月,美国经济在2008年年中到达谷底,2008年底或2009年初结束,2009年出现全面复苏。[24]

黄隽(2008)利用2000—2007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基本业务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主要银行的影响有限,美国十大银行的基本面没有受到很大冲击。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但对人们心理和信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只要银行的支付系统和支付能力没有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会导致真正的金融危机。[25]

2.危机尚未结束,但美国经济长期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李翀(2007)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造成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损失;导致信贷市场提高贷款条件和减少贷款数量,造成信贷市场的收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造成房产市场的收缩;通过股票、信贷和房产市场三个途径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下降。但由于此次次贷规模并不大,考虑到美国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干预,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进口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小幅度的下降,但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26]

李向阳(2008)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认为,次贷危机存在向纵深发展的可能。目前,次贷危机尚未全面扩展到信用违约掉期领域。其发展前景一方面将取决于政府干预措施能否遏制金融市场的信心危机,另一方面将取决于能否遏制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下跌。从调整的时期和幅度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会在2009年下半年进入稳定状态。进而,金融市场会趋于稳定。[27]

3.美国经济在长期内将步入衰退。

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2008)认为,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确定无疑,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全球经济将面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7]

李慎明(2007)根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他接受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近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28]

总之,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V字型,即触底反弹,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U字型,即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放缓将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才会逐渐复苏;L字型,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将进入衰退阶段,这是比较悲观的观点。目前国内理论界大多数人都集中于分析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之间关系这个问题却少有关注。我们认为,历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就会产生许多新变化,如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等,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取消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方面,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使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不能充分发挥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危机对生产的强制性调节作用,以暂时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能力的过剩经常化,加深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危机不是消失或者转移了,而是爆发得更加频繁了。[29]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继续存在和更加频繁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即将崩溃。因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同时,用一系列自我调节和改良措施去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并采取一系列社会调整措施,如企业职工持股、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使劳资矛盾趋向缓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简言之,正如马克思揭露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我们要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趋势及其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四、对中国的启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的一般层面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此次发生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把握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

1.货币政策方面。

吴培新(2008)通过对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以及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善提出了四点启示:(1)在坚持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资产价格的过度偏离以便采取防御性的货币政策;(2)由于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有“时间不一致性”的新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延长货币政策目标的覆盖期限至整个经济周期,并考虑货币政策在全经济周期中的均衡性;(3)以央行为主导,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宏观金融审慎监管协调机制,以改善货币政策环境,抵消金融系统的过度顺周期性;(4)开展对我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不稳定性研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30]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李若谷和冯春平(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迫切需要加强对外投资。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些金融资产价格相对缩水,更接近合理的价格区间,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1]

2.房地产市场方面。

蒋先玲(2007)认为必须从意识上强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是一种风险资产;警惕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严格贷前审查;认为我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应尽快总结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寻找有效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利率杠杆的使用要慎之又慎,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提高土地管理机关、房地产交易管理机关的透明度,减少商业腐败等,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2]

刘克崮(2007)认为,借鉴美国用次级贷款等市场方式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加强住房金融市场分层和金融产品创新,将有利于我国形成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多种方式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3]

麦元勋、刘湘云(2007)则对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求利润而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时,资产证券化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沿资金链条迅速将风险传播出去,最终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危机。应坚持审慎原则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33]

汪利娜(2007)认为,“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的统一。[34]

3.金融市场方面。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启示,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看关于金融业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的讨论。如蓝庆新(2008)认为,必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我国银行必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35]黄润中(2007)提出,金融创新工作要特别注意掌握规律,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36]罗熹(2008)认为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有以下启示:一是在投资、信贷活动中要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确保对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不要投资于“不懂”的产品和领域。二是现代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越来越大,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当今的金融风险很难孤立地进行识别和管理,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快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有明确的风险战略、政策制度和健康的风险文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执行风险政策和制度,在风险收益的长期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5]

其次看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张雪春(2008)指出,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赋予中央银行必要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实时信息交换机制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预警机制。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从这次美国次贷事件看,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是站在第一线的,应当与存款保险机构共享信息,并与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有相当的默契。[37]阳建勋(2008)认为,为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38]

4.经济结构方面。

张宇、赵峰(2008)在深刻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的基础上,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总结如下:(1)注重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现阶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基础。(2)在以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虚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运动与实体经济的运动往往是脱节的,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效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3)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新自由主义不顾一切的盲目的私有化是有害的,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无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13]

何干强(2008)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角度分析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将小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是不合理的。如果过多地发展脱离一般老百姓消费力的高档商品且超出一定限度,产生供过于求而导致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商品流通遇到困难,这就必然反映到货币流通上,引发金融问题。并且,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社会分工制度的自发性有关,私有制比重越大,这种自发性就越大。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振兴新型公有制经济;同时从有利于人民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39]

朱安东、尹哲(2008)认为,应出台关乎民众利益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分化的程度,提高居民消费和内部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14]

余永定(2008)认为,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能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但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因此,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20]

吴敬琏(2009)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方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实现这一转变存在体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级政府仍然掌握了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利。因此,要继续深化尚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进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40]

彭兴韵、吴洁(2009)则认为,次贷危机归根到底是自由市场竞争体制的危机,虽然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会阻碍经济发展,但那种迷恋于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发展道路,终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只有在政府的宏观引导、风险及时得到消解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才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41]

从我国理论界关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启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启示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决定了在不同层次提出各自的启示和对策。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的观点,主张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房贷的发放要严格审核,并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失误引起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从金融角度,要求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一些学者在认识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后提出,应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我们认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产业危机,通过信用制度和经济全球化将危机扩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及世界各国,并加深其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此,上述各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归纳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在经济运行各层面应把握和注意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应该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债务危机,是因为生产的商品在流通中遇到困难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引起的,因此,要从生产领域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调整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制度,标本兼治,从根源和外部条件上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J].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69、70).

[2]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3]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7,(12).

[4]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

[5]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

[6]华民.2008,全球流动性过剩仍将持续[J].沪港经济,2008,(1).

[7]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7).

[8]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6).

[9]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N].人民日报,2008-11-21(7).

[10]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11]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12]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后果[J].经济学动态,2008,(12).

[13]张宇,赵峰.新自由主义政策: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上、中、下)[N].中国青年报,2008-12-0(1、2、3).

[14]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5]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16]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17]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8]张作云.金融危机的根源、生成机制及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9]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20]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21]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22]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23]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24]赵涛.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6).

[25]黄隽.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J].经济纵横,2008,(7).

[26]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7]王洛林,李向阳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李慎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29]徐崇温.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理论视野,2003,(1).

[30]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31]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32]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33]麦元勋,刘湘云.从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7,(12).

[34]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10).

[35]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理论探讨,2008,(2).

[36]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37]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金融纵横,2008,(1).

[38]阳建勋.美国对次贷危机干预的两难选择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8,(9).

[39]何干强.关于“信心”的访谈[Z]./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348

[40]吴敬琏.金融海啸与中国[J].亚太经济,2009,(1).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9)

从历次重大金融危机的比较看,金融危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市场制度和金融体系的特性。失败的财政货币政策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面因素。金融自由化和监管制度不到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完善金融自由化的监管体系是防范风险的核心要求。政府大力干预金融市场是遏制金融危机的有利手段。金融制度完善对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不可持续的经济和金融制度早晚都要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冲击的,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如果对该制度的调整得快,调整得早,那么其负面冲击可能要小。

历次金融危机暗含不同的原因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里不健全的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失灵的“清算”。当危机发生时,全部或者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都产生了非常的急剧恶化以及金融机构和行业的困顿。IMF对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银行如果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可能危及银行的信用,那就可能产生挤兑现象,如果该问题逐步升级和蔓延,那可能就演化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性、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金融恐慌和道德风险等原因,这些因素并非单一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比如,上世纪90年代北欧三国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银行危机,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1985年北欧三国取消金融机构贷款限制(包括比例和利息),使得银行间竞争急剧加大,银行过度发放信用,导致风险的逐步累加,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都出现了过热问题,最后演化为银行危机。

当一种货币的汇率及其制度无法反映经济基本面而改革又严重滞后时,很容易遭遇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该货币可能出现持续、大幅的贬值,货币当局被迫救援甚至放弃本来的汇率制度,最后造成货币危机。最为典型的货币危机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2年的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危机。货币危机的根源有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政策的多重目标、道德风险以及资产负债表效应等。

债务危机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债务和私人债务不能按期偿还所欠外债,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系统出现严重的混乱,国家信用丧失等。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过度负债、资产价格下降效应、经济周期变化以及大量资本流入等。80年代初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是这类危机的典型。

一个经济体内的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货币汇率紊乱、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者同时发生就意味着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目前为止,大萧条、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演化成的新一轮金融危机都可以认为是系统性金融危机。这类危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次贷危机就是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非审慎的住房抵押贷款、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不到位的金融监管的一次彻底的清算。

实际上,按IMF的分类并不能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简单归纳进来,尤其是金融全球化之后,各种危机爆发的原因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危机的界限也日益模糊。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轮金融危机的蔓延可以归因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而不仅是货币问题和次贷问题。

历次金融危机中的政府行为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政府的救助往往是最后的“稳定器”,政府的介入也是最好的选择。如何恢复市场功能、重建资源配置的机制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成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任务。

政府大量出资或者提供担保,向金融体系大量注资,舒缓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如北欧三国的银行危机中,瑞典在1992年通过140亿美元的重建基金并接管最大银行—Nordbanken银行,即使在该银行股价回升之后,瑞典政府救援的规模超过90亿美元,占其1993年GDP的3.6%。尤其是北欧国家放宽金融机构拆借的担保品的范围,是其后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行为的重要参照。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不仅放宽拆借的担保品范围,甚至还放宽拆借的机构范围,比如允许投资银行向美联储贴现。

政府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大量的问题资产,将问题资产与金融体系相隔离。在大萧条中,最重要的行动之一是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通过资产处理和贷款发放推进了投资,尤其是其资金列入预算外,并在资助项目时强调项目的“稳健的”和“可由银行担保的”项目,为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体系的恢复创造了重要的基础。复兴金融公司在1932年发放的贷款有2/3流向金融机构。

1993年瑞典也是成立银行协助局和特别资产管理公司,以拯救金融市场。类似地,日本在1999年4月成立了全国整理回收机构,一方面接管房地产金融公司和破产银行的不良债权,另一方面向其他金融机构收购不良债权。

政府适时地进行政策放松和经济改革,以恢复市场信心和市场功能。大萧条、日本银行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危机之后,货币当局都先放松货币政策,并出台重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扩大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复苏。

以大萧条为例,大萧条之后,货币政策放松体现在美元的大幅贬值。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4月18日有效地进行了美元贬值,直到7月份,美元价格相对英镑下跌了40%左右。货币贬值不仅具有优化贸易条件的效果,而且解放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扩张。大萧条政策放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财政政策方面,罗斯福政府进行三项重要的改革: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加政府对生产的管理和建立社会“安全网”。前两项都始于著名的1933年“百日新政”。1933年第二季度,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无数的法案,这些法案点燃了经济复苏,并重塑了美国经济。建立社会“安全网”的工作则在罗斯福的第二个任期开始。“第二次新政”则致力于将经济复苏带来的好处扩大到整个社会大众。

历次金融危机非理性的“疯狂”过程

虽然各种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原因大相径庭,但是危机的爆发、蔓延和升级等过程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金融危机史》(2006)中不无讽刺地表示,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行为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即出现“囚徒困境”,实际上是丧失了对现实和理性的感觉,甚至是某种近似于集体的歇斯底里或疯狂。

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最为经典的描述是货币主义者海曼·明斯基。他将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在经济繁荣阶段,所谓的理性和制度“错位”导致金融机构扩张信用,整体的信用就出现了非理性扩张,助长了投机狂潮,市场将演绎最后的疯狂。在经历繁荣扩张、上升等阶段之后,当市场达到高峰阶段,市场价格因“内部人”和外部冲击开始下滑,金融机构将产生财务困难,进而需要流动性支持,即将出售资产、收回现金,这对商品和证券价格将产生灾难性后果,整个金融体系可能演变为一场溃逃。

在经济和金融扩张阶段,一个经济体的总需求是不断扩张的。在金融中介和金融业务的推动下,尤其是银行信用扩张,使得总需求水平不断偏离真实需求水平,经济出现了非理性的繁荣。私人部门投资需求不断增长,银行大肆发放非审慎的贷款,而且资金流动速度加快,货币乘数变大,整个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扩大,投机需求大量浮现。

在经历经济和金融扩张阶段之后,市场就进入了上升阶段。此时,由于投机需求已经转化为对商品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结果商品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价格的上涨带来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这样整个市场不断上升与膨胀,同时就产生了过度交易的情况。

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价格等都大幅上升,整个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金融系统进入资产价格下降和财务困难阶段。此时,体系内的“内部人”开始抛售资产,以锁定利润,或者外部因素冲击使得投资者作出了卖出的决定,市场开始走向脆弱的均衡。随着“内部人”的进一步行动或外部冲击逐步深化,资产价格开始下跌,对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开始产生影响,并导致资产的大量抛售和价格下跌,最后是产生严重的财务困难。

财务困难并不是问题的终结,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开始急需流动性,整个体系的流动性发生逆转,市场开始出现巨量的恐慌性卖出,资产价格急剧下挫,最后资产价格产生灾难性后果,投资者纷纷溃逃,最后演化为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篇(10)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 科学 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 发展 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 总结 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 历史 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21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 经济 波动。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债务越积越多,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 金融 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上一篇: 民间借款最新法律 下一篇: 机电一体化职业决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