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成就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1 17:18: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发展的成就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发展的成就

篇(1)

一、相关概念

(一)城乡统筹的概念

城乡统筹规划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通过调控城乡土地的使用,调整城乡空间结构,统筹区域基础设施,使城乡融为一体。

(二)城乡统筹的内涵

城乡统筹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三)休闲农业的定义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济和农村田园风貌为背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和开发,把农业经济、科学管理和农艺展示、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与生态农业及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开发休闲农业对城乡统筹的意义

(一)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具有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科学和教育、购物等多种作用。发展休闲农业,符合后工业文明要求”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同时,休闲农业开发首先有一个基本前提,即满足某一特定的对象――城市居民的旅游、度假活动的需要,离开这个前提,休闲农业开发就失去了可能性。

(二)发展休闲农业的目的

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资源为基础,将现代旅游的某些形式嫁接到传统农业经济的基础上之后派生出来的。农业旅游开发的目的是追求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或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向。它恰好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其一,推进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旅游拓展了新的形式与内容,深化了文化内涵,并推动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二,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休闲农业将旅游业与农业有机整合,形成新的产业,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全面快速发展。其三,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城市通过对农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有效地保护、改善和发展了农村旅游环境,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使之成为资源、环境和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结构稳定、良性循环的旅游系统。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城乡统筹规划内容

(一)加大政府部门支持力度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以政府的服务职能为支撑。一方面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协调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政策的实施效果。政府作为最重要的主导者和决策者,不仅在政策上同时也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倾向于”惠农”,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流向旅游农业等产业,这将为有条件的乡村开发旅游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参股、入股”,采用吸引国家农业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解决前期资金投入问题。

(二)促进土地合理合规利用

积极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切实落实土地整治工作。土地整治规划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基础,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切实保障规划的合理和可行性,有助于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城乡统筹中农民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农民就地就业。可以在园区的相关业务中优先培训农民、雇用农民、承包给农民,让农民从园区产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例如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可以鼓励其投资经营农家乐;对于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的农民,鼓励其承包园区的部分苗木。将这些有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农民,纳入产业分工,促使其发展。另外可以以招商引资为手段,鼓励本地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挥城乡就业互动的作用。

(四)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的角度讲,发展休闲农业,可以集中保护农田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对休闲农业园内的人类活动也应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对环境的冲击力减少到最低,同时增强人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2]徐福英,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3-76.

[3]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4):640-645.

[4]杨涵.成都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城市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0(14).

[5]张昀晨.统筹城乡背景下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2012(7)154-157.

篇(2)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06-1

现代农业的形式是从传统农业中发展而来的,在工业化时代下成型的现代农业带有强烈的工业化农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资来换取高收入和高成效,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所引来的生态问题也变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农业形式,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生产出丰富的生活资料,同时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生产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

1 我国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

都市生态农业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其建设与开发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植与管理,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对建设生态农业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微观上,政府也应该从市场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入手,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同时,还要调动个体经营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针对个体经营者参与力度不够的现状,为了都市生态农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1.1 搞好规划、强化措施

都市生态农业从一开始就应该纳入到市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它的行政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把建设生态农业当成重要的一环,通过与国土规划、环保、旅游等各部门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之后,才决定计划要发展都市农业的项目和农田,如果经营项目获得了批准,那么政府就应该在技术和经费等方面进行积极扶持,如果要大面积且连续的开发土地,则最好是要有开发地的农民参加且受益,开发商则必须要对开发地带的自然农业生态景观、土著生物群落、野生生物群落等等做好保护工作,避免他们受到损害和破坏。

1.2 要想多元化方向发展

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制定中长期的规划,在投入人力、财力、技术的同时,还要鼓励个体、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加,开发多种生态农业形式,如农业种植园、农业观光园、农业休闲园、森林公园、蔬菜栽培园、花卉观赏园、农业休闲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敬老院等。政府要加大对都市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将农园的土地进行划分,然后对外出租给想要租赁的经营者,包括个人、家庭或者是社会团体,也可以由农民直接打理,对于园内种养的品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更换,管理委员会可以在平时的时候进行管理照顾,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管理章程。

2 都市生态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新世纪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态农业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绝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孙万代。

2.1 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农业环保道德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农业,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农业道德体系的支撑,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要把农业环境道德观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认真对待,积极贯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

2.2 转换机制,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态农业决策系统,生态农业机构最好要有多个部门参与,而且要明确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将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改为生态农业建设管理。接下来还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生态富民家园,并在开展生态镇和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累计成功的经验。最后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等要严格执行,落实农业环保各项措施。

2.3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

既要抓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要抓龙头型企业建设,按照专业化的生产要求,根据就地生产、近地加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落实我国的现状,然后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开发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报告[R].2004.

[2] 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

[4]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篇(3)

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但是不同的学校类型、办学模式、培养理念、区域环境等因素又会给校园文化打上鲜明的个性化烙印。农业大学因其所承担的特定社会责任对自身文化生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在要求。(一)“三农”是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出发点出发点是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关键,各类大学不同程度地重视打造校园文化,但是存在追赶跟风以致趋同化的倾向。大学的核心要素在于“人”,大学工作的重心在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学、科研的支撑,更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引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的职能不再仅仅限于人才培养,大学使命的再思考是服务社会,地方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大学,通过校园文化这张独特名片传递出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信息,从学农、爱农、服务“三农”出发,生成与发展契合学生实际,具有强烈时代性、文明性、持久感染力的校园文化对于农业院校生命力的彰显和人才培养意义非凡。(二)“研创”是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支撑点支撑点是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良性运行的内在要求,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科研创新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高等农业教育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带动传统农业学科的升级,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及人文社科精神的融汇提升农业大学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更突显对人才的紧迫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农、畜、牧专业农业科技人才,更需要一批生物工程、种子工程、海洋养殖等等现代化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这一系列的变化体现为农业大学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方向的全方位优化。如何从传统意义上单科的、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校向研究创新型农业高校迈进成为农业大学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作为涵盖大学办学理念、管理原则等文化形态因素的校园文化只有紧跟大学发展方向,以科研创新作为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支撑点才能保证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保持鲜活生命力。(三)“服务”是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落脚点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落脚点定在服务“三农”,主要取之于农业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深深蕴含着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教育的支持等。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高等农业学校同样需要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这就要求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优化,与“三农”发展做好对接,并最终落脚在大学自身和其所培养的学生对“三农”所做的服务贡献上。

篇(4)

本研究对2000-2009年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无量纲处理并对原始数据归一化之后并通过步骤计算

通过步骤计算得出的结果如表4-1所示:

计算各指标在各样本上的得分,最得出10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后即2000-2009年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其结果如表4-2所示

通过熵权法计算得出福建省2000-2009年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业经营收入这七个经济指标的权重分别如表4-1熵权的确定。并且由此计算得出十年期间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分别如表4-2综合评价值。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比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了2000年至2009年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将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七个指标进行熵权法归一化后的数据作为母序列,即=(0.0083、0.0030、0.0433、0.0927、0.2288、0.3078、0.3895、0.6128、0.8885、0.9621),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之后的农业科学SCI论文数、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农业新品种数量作为子序列,分别为:、、,由此来计算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联度。具体步骤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原始数据变换

本研究通过标准化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得出结果如表4-6所示:

2、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

将标准化处理得到的母序列与子序列进行差值计算,并求绝对值,产生对应差数列表。经数据变换的母序列记为Y'i,子数列记为X'j;Δijk为Y'i和X'j的绝对差,即;Max和Min分别表示Δij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则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

其中,β为标准化系数,取越小值,就越能提高关联系数间差异的显著性,β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大部分研究关联度的文章均取值为0.5,因此本研究也取β-0.5。通过此步骤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得出结果分别如表4-7和表4-8所示:

3、计算关联度

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以两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即:

其中,为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在本研究中,n=10。通过此步骤计算出最终的关联系数与排序,得出结果分别如表4-9所示:

4、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通过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得出,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三个代表性指标(农业科学SCI论文数、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农业新品种数量)的关联度分别为:63.83%,72.54%,56.24%。其中,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为强关联,与农业科学SCI论文数量和农业新品种数量为中关联,这证明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之间关联性较大。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政策建议

1、建立内在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新品种研发的投入

由关联度分析得知,福建省农业新品种与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并不高,应加大新品种研究,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农业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发展。

2、鼓励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合理分配财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结构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仅仅是增加SCI论文数量的发表,更要将整个基础研究的领域充分挖掘出来,合理分配财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结构,调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比例,提高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比重,重视科技理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专家注重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一个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管齐下多渠道共同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体系。同时,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领域中,为科技理论研究创造一个和谐、良性发展的环境。

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政府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农业科技专利的申请,适度增加专利的授权,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将授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适度增加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并且引导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资金设立规范的科研中心,以投入更多资金和专业人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中去,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营造一个资金充裕的氛围,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谢克昌,2005)。

4、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沟通传递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自身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外部的行政命令、教师群体的惯性思维等因素,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完善。这种意识来自于教师的内在追求,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加厚自身的专业文化底蕴等方式实现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起步较迟,无论是在教育硬件资源方面,还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不利于城乡统筹教育工作的开展,甚至还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足以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效果。因此,教师应正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工作,积极面对存在的困难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工作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校园建设和城市中小学的校园建设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距离,例如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不少教师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会感到一定的失望,继而对专业发展也失去希望和信心,甚至会有部分教师脱离教师岗位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较为困难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既考验到教师的工作意志力,也考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在我国西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还出现断档的情况。年轻的教师越来越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逐渐外流,令农村教学的质量更加不尽如人意。

(二)师资日益稀缺

自从我国调整学校的布局之后,不少农村地区都出现了很多麻雀学校。这种学校现状导致这些农村地区在有限的师资上,开展着无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让教师感到身心疲倦,也在拖垮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因此而疏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目标欠缺,教师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其次,由于城乡师资不对称流动,也在让农村师资队伍日益稀缺。不少农村教师都盼望着能够到调到城市学校,因为城市学校的教师其薪酬和待遇都要胜过农村教师。城乡师资的不对称流动令农村师资队伍中的骨干教师在大量流失,不少优秀的师资都流向城市学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还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缺乏一定的教学条件

在农村校园中,教师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情况并不常见,这种缺乏合作的教师文化也严重妨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再有,大部分农村校园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师教学中无法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例如在查找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等渠道上较缺乏,这对于教师进一步提升和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令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成为平庸的谋生型教师。

(四)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强烈的发展意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渠道和机会,例如进修培训、观摩学习听讲座等。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外出培训或者学习的机会都会因为名额数量,或者经费等问题受到限制,令不少教师失去学习培训的机会。教师即使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引领,都会让教师的职业发展失去目标,久而久之,教师自身也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还会因此而放弃专业发展工作。

(五)教师的发展动力不够

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不够,这是妨碍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校都采用量化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所谓的量化管理模式,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计分,这种量化评定还会和教师的薪酬待遇、教师的职称荣誉等相挂钩。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让教师功利心理严重,教学上采取应试模式,工作上关注现实利益。这种管理模式让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和结果,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是否科学、合理却置之不顾,也无暇去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要三方合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教师构建成长的环境和平台,让教师能够得到机会发展自身,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一)更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而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和不断自省总结得出。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工作的完善不仅仅是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身进行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专业发展信心,高度认同自身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技能和进行自我反省,相信一定会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行反思,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和方式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中,会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欠缺,并因此而改进和提升自己。

(二)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为了帮助农村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工作,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如在教研活动、教师备课、听课评课等各方面,分别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而不仅是靠量化管理来评价教师,让教师能够在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下积极工作,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专业发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和学校合作,建设相关的教师发展组织,帮助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作为主要领导,通过明确的分工,细化责任,让学校能够通过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引领农村教师有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再次,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筹措资金及增加投入,在完善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功能教室等硬件设施,满足农村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应用,让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和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三)积极为农村教师创造专业发展机会

农村教师开展专业发展工作,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校本发展的方式,以观摩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进行专业化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多阅读、多反思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1.观摩学习

篇(6)

一、引言

农村和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两种环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随后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相互协调。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达到了5127%,这个中国社会结构中历史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聚集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优先程度和相互关系,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以及具有“城市偏好”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的选择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来看,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975)在论述发展的型式时,提出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带来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的提高,从而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辜胜阻(1991)认为城镇化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资金,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土地制度会对城镇化产生制约。韩长赋(2002)认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实现小康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城乡统筹考虑,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两个题目一起解。尹成杰(2012)认为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在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方面,郑鑫(2005)论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不够重视农业现代化,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刘玉(2007)认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主要因素在于农业与现代工业、服务脱节、农民与城镇居民脱节、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韩长赋(2012)认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协调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孙云霞(2009)通过构建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来计算两者间的协调度,结果发现我国大陆各省市区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区域差异明显。曾福生等(2011)通过选择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加权计算城乡协调度水平,认为湖南省城乡协调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对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

综合来看,学者们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二者均为对方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在资源配置方面产生一定的相互制约。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学者们大多通过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认为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缺乏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其中已有的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性研究中,局限在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评估,没有从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角度对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进行综合量化测评。

因此,为了量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并计算其系统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协调度函数,测算二者之间的协调系数,以此量化分析中国近20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情况。

二、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依照严格标准选择出来的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构成。通过测算每个层次的权重和得分,可以得到系统的综合得分。

(一)系统构建原则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量化这些影响因素的效应,我们依据几个原则来构建系统。第一,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观察、评议和测试等方式确立评价指标;第二,系统性原则,要求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指标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即各个评价指标能够全方面、多层次、高效率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状况;第三,层次性原则,即评价体系应该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出系统变化的实际情况;第四,可操作性,即数据来源需要确实有效、可以获得,降低指标之间的冗余程度;第五,可比性原则,即保证数据统计口径和测算方法的一致性,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

(二)系统得分测算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AHP模型来确定各层次权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各层次的综合得分。

在系统分析中,为了更全面完整地说明系统受到的各种影响,会选择多方面、多层次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所选取的每个指标都反映出某种影响因素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系统整体中的统计数据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为了解决在研究多个变量时因变量太多导致的相关性和复杂性,可以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降维),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将能反映变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提取出来。本文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步骤有:

第一,对每个子准则层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KMO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对抽样充足量的测度;巴特利球体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过小、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表明变量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当KMO检验系数>05,巴特利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

第三,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累积贡献率选出主成分,一般认为,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因子,可以选作主成分因子。

第五,根据选择作为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因子得分,计算出各主成分总得分。

将各子准则层主成分得分矩阵与权重矩阵相乘,得出指标体系综合得分。

三、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评价结果

(一)城镇化系统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从数量上的发展转向内在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构建城镇化系统时,依照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我们除了考虑传统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考虑了城镇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等。具体指标见表1。

(二)农业现代化系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伴随着农业生产手段的改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优化等变化。因此,在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应该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水平出发,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综合考量。具体指标见下页表2。

通过比较各层次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层次权重(结果见表2),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农业现代化系统综合得分,见图2。

四、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协调度

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和内在关系。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可以看成是为了实现系统整体有序发展的目标,各系统间相互配合、相互调整而形成的各自自身状态、相互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两个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估,是对各系统实际发展水平的观测值与其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时的协调值接近程度的定量描述。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选取4个维度26项指标构建新型工业化系统,选取4个维度22项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利用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文章建立了协调度标度函数测算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城镇化系统与农业现代化系统总协调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4-1999年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较好,即这段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因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的弱质性和相对较低的农村发展投入回报水平,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城市发展建设中,结果导致城镇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越来越好,而农村依靠政府投入的发展则缓慢滞后。2000-2006年,城镇化水平离农业现代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步改变,政府开始着力进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并逐步为进程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打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2007-201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又开始变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和支撑力不足。

总体来看,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效果明显大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说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不可能光依靠从农业农村获得资源要素的积累,而将城镇发展收益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则会带来良好的效用。在我国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包括加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1991:《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2] 韩长赋,2012:《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的几个问题》,《农村工作通讯》第16期。

[3] 刘玉,2007:《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6期。

[4] 南江波,2004:《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生产力研究》第8期。

[5] 孙云霞、叶金国,2009:《我国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评价研究》,《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5期。

[6] 王维国,2000:《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 杨万江、徐星明,2001:《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 尹成杰主编,2012:《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篇(7)

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省的相关研究缺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实际运行情况,更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贵州作为西部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贵州为例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借鉴案例。为2020实现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二、实证分析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工业现代化表示为AGMO,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

选取贵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经过对数化处理。构建的模型如下:

lnINDU=-1.45*10-16lnURBA-9.59*10-2lnAGMO-1.449(1)

lnURBA=0.0996*lnAGMO-1.26 (2)

由上式中系数显示,工业化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影响要比对城镇化的大;在两个指标变量作用的系统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向变动的,城镇化率每提高1%,相应的农业现代化率会提高0.1%,说明城镇化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贵州省支撑产业的种类少,产业链大部分延伸到外省,致使对本省的经济、就业带动作用不够;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而工业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真的发展起来;贵州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表现显著。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长期来看,趋向长期均衡。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业化的外部冲击,会对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给城镇化加以外部冲击,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产生负作用;若对农业现代化加以冲击,对工业化及其自身均有推进作用。

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不大,城镇化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贡献,这也与贵州实情相符。

篇(8)

(一)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农村教育虽然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远不如城市里的语文教师那样专业,有些农村地区,师资匮乏,甚至会选择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语文教师。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农村地区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的语文教师。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

教学观念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多是年纪较大的教师,这些教师从事教育的时间比较长,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的较为偏僻,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使得农村里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学习的机会,思想观念传统,这些传统的观念反映在教学上,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

二、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方法

(一)学习新课标精神,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取得发展,首先就必须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学习好新课标的精神,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以自己为尊,而是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同班上的同学一起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强化教师职业意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匮乏,导致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教师兼任的现象,有时候一名教就包揽了语、数、外所有教师的责任。在农村地区这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种做法,却淡化了教师的职业意识,让教师错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教,不在教学时犯错就好,教师的这种认识,使得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应付了事,认为自己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够了,而不是在教学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必须要严肃的对待自己的职业,正确的认识教师这份工作的价值,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

(三)应当准确的进行角色定位,关系学生的成长

篇(9)

1 经验事实与研究假设

笔者在对河南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注意到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河南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1990年代以来河南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的年均增幅达到了1.20%,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却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目前,河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0.546,远远低于该值的合理范围。

其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与产值比重不协调,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河南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85-2004年,河南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为3.3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的平均离差为3.94个百分点,二者相差不大,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基本相适应,二者处于相对协调状态。同期,河南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为2.89个百分点,差距较小且呈下降趋势,但其就业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高达7.24个百分点,差距较大且仍有扩大的态势。可见,与全国平均状态相比,相对于自身的产值比重,河南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此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借助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

2 假设检验

上述假设成立,必须满足两项条件:其一,影响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其二,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原因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

2.1 检验方法:构建劳动力转移模型

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此外,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笔者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 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②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③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④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⑤制度因素。本文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据此,可以建立如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其中Y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P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W表示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I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H表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E表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T表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F表示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S表示制度因素。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二者之和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用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近似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用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表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采用GDP中由市场分配的比重近似地反映,其计算式为:(GDP-省财政收入)/GDP。市场化指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三项指标的比重来近似衡量。根据以上处理方式,采集全部因素1985―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2.3 检验结果分析

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所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量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2个最大特征值所占比例达到了96.35%,这说明用2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8个因素的96.35%的信息,即: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按弹性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制度因素、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其中,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三个指标的弹性系数都比较大,分别为0.680、0.437和0.306,也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和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分别增加0.680%、0.437%和0.306%。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比较小,只有0.064,这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起的作用不大,也说明目前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足的。从事非农劳动预期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小,只有0.020,这种情况最合理地解释是:虽然渴望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动力,但是,这种动机能否转化为现实,则取决于能否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由于受到第二、三产业有限的就业容量、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城市政府对农民的歧视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在转移决策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是工作机会而不是预期收入。此外,由于年均增长率不同,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贡献率也有所差异。各因素按影响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制度因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可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转移空间(三个要素的贡献之和达到了60.86%),其中,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最大,达到了31.15%。由此可见,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因素是第三产业。河南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导致第三产业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纽带”将河南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发展关联起来,在考察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是影响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河南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显著偏小、比重严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从而,验证了文章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假设。由此可以获得如下关于科学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启示。

(1)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必须兼顾产值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目标要从单一的促进产值增长,逐步过渡到实现产值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上来。换言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大省,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不能单纯追求速度和效率,还应当有助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加劳动密集程度及非公有制部门的比重。依据河南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更要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加劳动密集程度及非公有制部门的比重,以实现产值与就业的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中国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3).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03-2

0 前言

业经济发展关于业发展问题,在诱导的创新理论中表示,历史上就存在很多业增长的途径,不同的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需求和特定的基础因素,发展出形态各异的业增长道路。例如劳动力相对匮乏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劳动力比较充足但是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则是选择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就会意识到在发达国家大行其道的业技术不一定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否则就会因为基础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效率的浪费。

新兴的市场需求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市场需求中最重要是有效配置,通过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创新的努力方向,使各种产品的数量与产出销售额能够彼此协调,由此可见:1.产品的技术更新与其他经济行为是相同的,都以达到预期的收益为目标,因此是一种经济活动;2.预期收益的多少是由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所决定的;3.在业技术中,如果需要合理的推广和使用,市场盈利性是一个起到主要影响的因素,使用新型的科技发明后,预期的销售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目前在市场的销售额。

近年,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就是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结果。从要素稀缺性来看,作为生产者的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虽然在中国的村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要素的价格没有能够明确的体现出要素的匮乏程度。从市场需求来看,产品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因为政府市场政策的限制,也不能体现市场需求的要求,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但是作为利益最大化的主体,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做为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民的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1 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我国业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了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我国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其利弊的如何,决定权相信还是在于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自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这十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的增速发展,导致粮食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能够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成为降低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中国目前阶段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瓶颈所在。

1.1创新的科技成果,在我国转化有比较大的阻碍

其原因,在于从事业的劳动者太多,而文化水平普遍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科技创新有成果,但沟通、推广难,效果差。虽然通过媒体的宣传对于业科技成果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业科技推广机构与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难。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知识经济大潮到来面前,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第二点,科技的传播渠道建设障碍。目前,村的网络用户比较少,加上现在用户的入网费用的走高,限制了相关知识在村通过网络的信息传播。我国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同时,业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传递不够迅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网络发挥作用。无法实现创新科技传递和转化,再加上目前我国在业科技创新方面,以政府主导的体制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虽具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但其成果距离市场较远,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而且市场化导向不够、科技创新的市场细分不足、公共研发资源普遍存在着歧视性使用等。

1.2业经济体制.制度改革是促进科技信息推广的关键所在。

通过提高创新科技在业生产中的应用,是目前增加民收入、增速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既要改革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这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革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同时调动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改善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技推广新机制和服务新模式的建立,充分提高了基层技推广机构和技人员的科技服务能力,增强了牧民科技务意识,形成了“包村联户、包产量、包技术、包售后服务”的新型服务形式和利益联结共同体的科技服务模式。

在这样体制和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这就需要采用多种信息手段,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信息技术的使用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从各个角度传播业科技的信息。并要通过各种盈利方式,增速业的信息网络建设,加大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加快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促进和加强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为了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必须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1.3必须看到科技创新成果在业发展中的运用和转化是有许多有利因素的。

业经济多样化发展,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通过加强与发办在贴息贷款项目方面的合作,发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支合力,积极支持一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效益理想、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家级、省级业龙头企业和部分优质地市级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升。

2 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和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完善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推进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进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产品营销网络,抓紧建设一批特色化、规模化的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国家重要的稻谷、生猪、食用油等战略储备基地,构建供销系统资储备配送网络和产品加工购销网络。支持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超市、学校等对接。

另外,提升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面向业企业设立全国性科技创新财政专项,以基金形式专门扶持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着力建设为企科技服务的公共平台,引导和帮助业企业逐步以自身为主体,开展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解决自身实际科技问题,快速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以便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创造性解决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业企业科技投入允许进项税额抵扣,将业科技税收政策的优惠环节进一步前移,大力扶持积累和研发环节,对业企业税后利润的科技投资实行退税制度以及扩充业科技税收的税种体系等。

上一篇: 法律法规及政策 下一篇: 初中物理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