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8 17:39:01

学校管理建议

学校管理建议篇(1)

因此学生公寓的安全成了当前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学生公寓有关的安全工作主要有消防安全、治安管理、卫生安全、政治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多数时间在公寓内。高校学生公寓存在许多安全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消防安全隐患。近几年。学生宿舍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电器越来越多,加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个别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差,造成学生公寓“险象环生”使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2003年12月,交通大学女研究生楼失火,原因是使用热得快烧水,离开后忘记拔掉电源,水烧干后自燃引发火灾。

防范火灾是学生公寓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校园内各种刑事案件呈现增多的趋势。公寓周边社会黑恶势力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治安状况堪忧。由于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公寓内贵重物品被盗等等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个人信息的泄漏,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网络、手机诈骗更是屡屡得逞。

脏衣服堆放很长时间不洗;有的宿舍内一次性饭盒、饮料瓶成堆,卫生安全隐患。学生宿舍的卫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很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早晨起床后不开窗通风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人群高密集的学生公寓很容易形成流行性传染病。近年来,学生入校后进行的体验数据显示,乙肝、肺结核患者有增多的趋势。高校虽然进行了严格的体验,但病情轻微的仍然留在学校,给其他同学埋下了卫生安全隐患。

学生在宿舍内经常接到散布反动言论的电话,政治安全隐患。西方敌对势力和×分子始终把高校学生作为争夺的对象。学生公寓区附近有不法分子发放反动光盘、传播反动思想,加上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不引起重视,会影响到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

高校学生公寓的交通安全问题不是很严重,交通安全松懈。相对来说。但也因管理不严存在隐患。学生生活区内如食堂、商店,车辆进出频繁而又没有设置交通标志;有些学生骑自行车在学生公寓区乱闯乱撞,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还有部分高校基建施工车辆也在生活区穿行。

许多高校在学校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与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安全制度不全、基础管理薄弱有关。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学校内外部环境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工作一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加强改革,大力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同时,学校学生处、保卫处等有关部门如何与高校后勤服务部门齐抓共管搞好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改进的新课题。

二、构建公寓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

学生公寓在服务与育人方面承担的任务日益增多,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公寓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一家庭,第二社会,第三课堂”[2]但我必须清醒地看到公寓的各项职能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以公寓的安全稳定为前提。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最根本的利益和最迫切的需要,也是学校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构建公寓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防治结合。

学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无论哪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当前学生公寓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受损害的都是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工作中,一方面要对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予以坚决的打击,另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及时整改隐患,堵塞漏洞,有效防止盗窃、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的发生,尽量避免学生利益受损。

(三)党政领导。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将学生公寓转到后勤系统管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因此,一些党政领导把学生公寓简单地看成是后勤系统的一个普通部门,忽视对公寓安全工作的领导。马家爵事件”等一批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给高校的党政领导敲响了警钟。加强对公寓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党委和行政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必须把公寓安全建设作为学校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列入工作重点,摆上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

(四)安全文化建设。

存在于集体和个体中的种种素质和对安全的态度、方法的总和[3]公寓安全文化是公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通过公寓安全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从而促进公寓管理。要把公寓安全管理寓于公寓文化建设之中,把死板的条条框框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规范的管理和教育。发动学生参与公寓管理,让他管理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公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形成互动的管理模式。

三、公寓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健全公寓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代表学校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监督检查、总结评价等工作,做好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成立由公寓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处、各院系共同构成的组织体系。要明确各部门在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与权限。保卫处是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保卫处要把学生公寓的安全工作放在全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此外,应成立学生安全自律组织,主要承担自我管理和信息反馈任务,充分发挥安全保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寓管理部门定期与各院系、学生处、学生会等沟通,虚心听取他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存在矛盾和问题,通报学生宿舍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争取得到最大范围的支持与理解。各方面的协助与监督,会使公寓安全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二)完善公寓安全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生公寓安全工作的基础。高校学生公寓日常安全管理一般应有以下制度:

学生公寓安全用电制度》学生公寓防火防盗须知》学生公寓治安保卫制度》学生公寓安全守则》学生公寓电梯运行管理办法》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学生公寓值班服务制度》学生公寓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等。

(三)加强学生公寓安全检查

加强对学生公寓安全检查力度。学生公寓的安全检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公寓管理员日常巡查、值班员夜间巡查、学生公寓每日水电巡查、学生寝室查房、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等。检查可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一般检查和重点、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等。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日常检查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空间上不留死角,时间上不留空白。要建立公寓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负责此项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对公寓安全进行抽查,要定期听取一般公寓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意见。

(四)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管理基本技能,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寓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培训内容包括防火、防盗安全知识培训、公寓管理值班操作规程、学生心理常识辅导、现代管理设施与技术运用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紧急情况逃生与自救常识等。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学生中全面普及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使学生居安思危,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强化保障设施。

学校管理建议篇(2)

为了适应多校区管理带来的挑战,徐州医科大学在西校区成立了西校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处级建制。下设办公室、工程管理科、物业管理科、安全保卫科4个正科级科室,在四个科室的基础上下设校园服务中心、校园安保中心、宿舍服务中心及餐饮服务中心。其中校园服务中心和宿舍服务中心由物业管理科负责管理监督,校园安保中心及餐饮服务中心由安全保卫科管理监督。

办公室负责制定部门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起草日常行政管理公文,规范校区各项法律文本,负责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协调校内部门之间工作,以及对外联络等工作。工程管理科负责校区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等国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各类工程项目的管理,负责土建及市政类零星维修工程,负责网络、通信等弱电类工程及维修项目。物业管理科负责校区水、电、汽等能源保障工作,负责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公共环境及设备设施的保洁养护、绿化美化及学生公寓管理、社会服务项目合同的监督执行及考核评价等工作,负责校园服务中心和宿舍服务中心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安全保卫科负责校区各项安全保障及维护校园文明秩序,负责餐饮保障供应及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负责校园安保中心和餐饮服务中心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校区管理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即校区“块”上属于管理委员会管理,管理委员会的下属部门,受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属于“条”上管理,以块管理为主。[1-2]目前,校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类服务,校区的其他部门仍属于学校直接管理。校区管理委员会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完成管理工作,如配合学工处管理学生,配合教务处管理教室,配合保卫处管理消防,配合国资处管理国有资产等。

2 校区管理委员会管理现状分析

校区通过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并采用条块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该管理方式有利于资源的高效使用,校区内管理能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作用。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使整个校区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调动整个校区的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条块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也能节约管理成本,将主校区职能部门的部分职能缩小为科室职能,同时受主校区职能部门业务指导。降低了主校与西校区之间的管理成本和交通成本,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校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目前的校区管理委员会主要从事后勤保障类工作,级别与其他驻校区各学院、部门级别相同,互相不相隶属。各学院的资源不能协调统一使用,不能将整个校区的资源统筹管理,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各学院仍需到主校区办理事?眨?花费较多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没能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校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模式需进一步完善。

学校管理建议篇(3)

我国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技能强、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的光荣使命,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技工学校的教育不同于大学、中专的教育,更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育,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术,这是技工学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从工作实践中探索适合技工学校的档案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管理学校档案资料,为日后查考、借鉴和充分利用档案做好基础工作。学校档案工作是指学校档案室从事的一项档案专业的业务管理工作,即用档案管理的原则和科学方法管理学校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档案,为党和国家及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的专业性工作。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与检索、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工作。档案工作是由相对稳定的各个环节工作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环节工作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应该严格遵循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科学规范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以人的主观意识随意破坏或改变各个环节的程序。从其工作特点说:档案管理与其他文献及图书管理有相同和近似的特点,都具有对信息的储蓄、加工、输入、输出的传输信息的控制系统。但是档案工作又有独有的特点:

(1)档案资源形成和积累过程的缓慢性。

(2)档案管理活动过程的阶段性。

(3)档案管理对档案形成部门的依附性。

(4)档案的保密性、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2.档案的定义及技工学校档案的内容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技工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的原始记录。它客观地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学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文件资料管理、校园文化教育建设、教学科研成果、技能实训考核、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毕业就业管理、财务账目管理、国资财产管理、教学设备管理及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和测评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

二、学校档案以教学、教务档案为重点管理

1.学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

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学校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又是教学工作的信息库。做好这项工作,便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面貌,了解各届、各班的教学质量,掌握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重大措施及其落实情况,掌握教师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各种数据。这些原始档案材料是学校做出决策,制定规划,科学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材料。

2.教学档案的基本内容

包括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例、法令、文件,各项教学计划,各种教学大纲,以及本校历年的教学进程计划、总课表、学期授课计划、教师进修计划、教学质量提高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各种教务行政统计资料、教学工作总结、各班成绩统计汇编、试卷分析报告、试题汇编、学校考勤材料、升级、留级、试读情况记载、教师逐年工作量汇总表等。

3.学校教务档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学生名册。其中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家庭地址、入学成绩、毕业分配情况等内容。必须每班一册,每册第一页要有综合性材料。

(2)学生学籍档案。每个学生应有户头,记载该生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习情况、奖惩情况、学籍登记情况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

(3)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来校时间、历年任课情况、教学效果、科研及科研成果、历年进修计划考核情况、技术职称的晋升记录,及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记录等。

(4)教学改革方面的有关资料。包括学校各种教学改革方案、改革经验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总结等。

三、计算机的应用对学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1.加强技工学校档案现代化基础建设

我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技术普及中,计算机应用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政府加大对技工学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分别新建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数控车床实训、数控机电实训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教学设备。学校财务管理、技能创业培训、职业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等部门先后与上级业务部门建立互联网络办公系统,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有很多部门的文件在计算机上产生,在网络上进行处理,因此,产生大量电子文件。经过档案人员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等归档的各环节工作,形成日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电子信息档案。

2.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档案工作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模式与传统的手工管理技术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被充分体现出来,如检索目录迅速、查找档案便捷、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强、档案寿命长、成本低廉等。这些优势能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也是档案专业部门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先进的档案科学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前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四、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和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电子文件作为未来社会现行文件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今后档案部门接收的主要文件类型。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对其长期保存和充分利用、延续数字时代人类的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建议想法及对策:

1.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处理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战略。做好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是形势所迫,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领域中,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信息。同时,还要了解并记录文件信息重新组合形式的详细过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方法,将归档电子档案管理好。

学校管理建议篇(4)

1引言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这也对传统的互联网构建模式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对社交网络和移动交互网络而言,高校信息管理工作都应当与时俱进,在新的领域不断的开拓,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深度与广度的新探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要在大数据时代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相关对策,保证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学生信息的安全,同时让学校在调取学生相关信息时,能够采取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如下特征。首先,由于大数据容量相对较大的特点,它已经超出了传统定义尺度上的数据,这就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数据的分析,同时,在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认识到大数据数据量大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要在地理位置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的分析过程之中实现有效的管理。其次,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对学生信息和相关数据进行管理时,要认识到数据类型的丰富。由于数据类型的层出不穷,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妥善的处理与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库中提取到有效的信息,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数据分析效率,满足多个领域的日常工作需要,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性发展。

3大数据下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

在当前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大数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教师要善于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数据的处理量进行适当的规范化,推动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工作的多元化和创新性。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充分挖掘相关数据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通过大数据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大数据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依据

大数据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了依据。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分析和观察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借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与判断,深度挖掘学生的信息,并对此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大数据在对学生信息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日益发展完善的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都能够充分发挥基础的数据分析作用,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实践方式,对人们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帮助。与此同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也必须认识到,要从传统的经验是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合理应用,现代化的手段,通过大数据提高分析效率和决策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完善。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例,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进行考量时,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和形式的丰富,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信息网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于传统的纸质化报告模式进行颠覆与创新,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借用数据实现科学的分析与系统的总结。

3.2通过大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体现愈加明显。而大数据就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他们更应当与时结合学生的情况,确保高校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不断完善大数据网络平台,促进大数据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创新。相关人员也要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将大数据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数据的归纳整理与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合理的判断,制定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大数据在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相关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实现有效的分析与信息检索,因此,在大数据的帮助下,相关管理者能够给不同需求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此外,在学生就业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大数据相关工作者能够实现对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和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借助这样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招聘单位的需求联系得到了有效的分析与汇总,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工作指导,实现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化,实现高校就业效率的提升。

3.3组建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学生管理团队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专业化的人员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化学生的管理工作团队,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逐步完善,效率不断的提升。为此,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地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团队的水平,组建一支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既要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有足够多的了解,也要对学生的实情况有系统的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大数据分析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实现高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此外,在对高校学生管理团队进行培训时,高校管理者要选择合理的培训方案,帮助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理论与工具,并最终实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校园内部网络进行实时的跟踪与交流,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确保学校热点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关注,对突发事件进行舆情引导和舆论控制,从而保证学校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安全。另外,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平台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新闻和师生互动来体现,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大数据有着不同的作用,大数据能够助他们实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也能够让他们对自身的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信息安全。

3.4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在高校信息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大数据到来之际,相关管理人员共应当挖掘大数据的奥秘,利用大数据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确保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可靠。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从具体的行为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学生信息被不良的系统和不良人员侵害。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要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管理信息网络进行实时监控,设置相关的登录口令,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相关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做好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工作,避免非法者入侵,保障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也能够促进大数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合理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愈加完善,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不仅为学生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不仅包括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性,也包括不断的推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应用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案之一。作为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性能稳定和迅速便利,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相关人员也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调查,确保在大数据时代能够随时调取学生的各项信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4结语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认识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重要意义价值。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也要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引入多元化的人才,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在充分发挥大数据意义与价值的同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在弘扬中华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同时,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完善,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谦.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探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2]王泽阳.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00(005):153.

[3]杨阳,苏力,王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讨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201.

学校管理建议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做好广播体操是更好、更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有效地育人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抓好广播操的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反映一个学校的师生精神面貌和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面镜子。我就做好广播操的益处和管理策略在实践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做好广播体操对学生发展的三大益处

1、消除疲劳。早上起床身体机能处于基础代谢状态,而早操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使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课间操能较好的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合理的运动负荷更能使中枢神经细胞得以兴奋,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种机能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身体的变化可以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影响。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内,如不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舒展筋骨,一方面会造成血液流通缓慢、骨骼变形;另一方面会因光线的不足而造成视力衰退。适时的认真做广播体操可以发展人的身体素质,调节学生身心,改善人的体型。

3、陶冶情操,凝心聚神。矫健的步伐,优美、整齐的体操动作可以摧人奋进,丰富精神生活,使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高昂、强劲的乐曲,可以鼓舞人心、增强一个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促进学校广播操做操质量有效提高的建议

广播体操是学校学生每天必做的、大型的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园面积小、学生多的学校,集体做广播操是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做操的时候出现动作不标准、不规范、动作路线不正确、不能跟着节奏做、边做操边说话等现象。那么,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课间操的做操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美育呢?在此,笔者谈谈改变这一现状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可行的制度。

分管领导、体育教师在开学后的两周要深入学生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做操情况,去发现问题,并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法,确定管理上的先后顺序和侧重点以及需要如何协调。建议或促成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学校广播操管理目标专题会议,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带操教师责任意识,提出具体的操作措施和检查细节等。学校领导应督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加大对课间操的管理力度,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是培养良好的校风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2、 全面普及广播操的教学、复习和训练,培养骨干学生。

可以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播操全套动作的教学和复习,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对不易掌握的个别动作进行耐心讲解、示范,特别是动作的运行轨迹,让他们能熟练正确的完成。在给学生示范时要特别注意将自己的用力和感觉告诉学生。如:远离身体重心最远端要有力量感,在广播操动作训练中要尽可能利用音乐培养学生自己进入做操的意境,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在心里默念节拍,使全体学生动作和示范动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另外,对骨干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做操时站在队伍的前面,和领操教师一样,对各班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所以,必须先提高他们的做操质量,准确的完成每一节操的每一个动作,给各班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适当的机会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把广播操热潮在全校推动起来。

3、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力度、强化队列要求和口令的执行力。

体育教师是学校课间操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可以安排一名体育教师或多名体育骨干上台领操,做到动作规范,节奏鲜明,给学生产生一种努力追求力与美的感召力。其他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队伍中,起到管理的作用,如果发现有不认真做的学生,应及时地指出,教育到位。

在教师的口令上要体现军令的威严来,学生应对老师的口令应该绝对服从。口令要求对广播操的质量影响较大,"快、静、齐"的执行必须严格,可以通过原地的正、半面转法来协调队列,使学生无论从什么方向上看都在队列上,体育骨干随时配合班主任、体育老师督促检查学生对老师要求的执行情况。

4、对学生进行体育美的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集体集体主义和做操兴趣。

让学生真正了解做广播操的作用,从思想上愿意去做广播操,学校通过对队列、广播操技术动作教学的同时,再用黑板报、图片和广播向学生宣传人体美和体育美的知识,教育学生认识到一天中有两操和无两操的精神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加深他们对坐广播操意义的理解。小学生身体可塑性较强,有进取心,只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引导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应答行为。提出"集体中因为有我,操会做的更好,不能因为我而影响这个集体"的口号,使学生产生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做好每一节操的愿望,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也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活动时间少,更会抓住两操时间认真活动,这对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样努力协作,多管齐下,学生会从心理上接受广播操的美感教育的。

5、加强广播操的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广播操量化考评的管理制度,抽调部分体育骨干和体育教师,每天对各班广播操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对在平时课间操活动质量的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广播操的重要性,上下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学生做操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的,会在完善中不断提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可能是一生的。实践证明,广播操的良好教学是学校整体形象得到强化和反应的一条有效途径,做好广播操不仅能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智育、美育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相信学生的做操会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管理建议篇(6)

许多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问题。大多数学校没有制订有关固定资产购置流程和使用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无章可循。如:固定资产购置前需要学校校代会审议通过,或达到一定金额需要进行政府采购。购置后,对固定资产使用也应有管理制度,领用者对固定资产要加以爱惜。有的学校固定资产购买后,使用几次就坏了,然后又申请购置新的,没有珍惜资产意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2.学校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由于主管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督,再加上许多学校存在有物无账或有账无物的现象,导致一个区域内学校固定资产总量和总价值不清,账实不符。另外,学校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只登记固定资产支出科目,其他则一概不予记录。

二、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应当聘用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是学校非常重要的经济岗位,应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得聘临时工或非专业人员担任。聘任人员应在上岗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比如:资产购进、入库、使用、维修。

2.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制度管理

中小学固定资产包括了十一大类,主要是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图书及家具用具。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固有资产,是保证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要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学校财产的教育,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当下需建立健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到机构健全,人员精干,购置有规划,验收严肃认真,购进,领用,报废手续要完善。对于固定资产使用也要有记录,指导正确使用和珍惜资产,维护固定资产原有形态,提高资产使用频率,对使用不当者也应该有奖惩制度,年度与绩效挂钩,保证国有财产的安全性。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中小学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专门机构,专业资产管理员执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跟踪,随时随地了解资产状态、使用情况、使用年限,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一般来说,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按程序分为固定资产购置和验收、使用和维护、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

学校管理建议篇(7)

随着近些年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下面主要围绕如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述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并提出生本教育在职业院校推行的几条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

1.以师为本的落后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目前有很多职业院校在管理方面选择从班里挑选负责人来负责管理班级事务,这种做法看似生本教育,其实质上还是师本教育。班干部只是辅助教师管理班级事务,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地位。师本教育理念不仅剥夺学生的自由,还抹杀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2.过时落后的学生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职业院校旧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学校不能再以管理者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放在主置,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色。以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帮助,忽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使学生和管理者产生距离感,管理者不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使学生的才华被埋没。

二、生本管理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没有以前传统管理的束缚,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大胆创新,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自己负责。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传统教育理念通常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做事,不能创新不能破坏秩序。学生一直顺从者的角色,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叛逆心理。这不但达不到学校管理者的目的,还使学校与学生产生紧张的关系。提倡生本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得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生本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需要的方面,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坚强的后盾,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职业院校推行生本教育的相关建议

1.正确理解生本教育理念。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与师本教育理念是相对的,师本教育理念中学校管理者占据主导位置,管理者负责安排监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学校的安排乖乖地完成学习,不破坏学校的组织纪律。生本理念中,学生不扮演被管理的角色,而是成为被重点培养的对象。管理者不应一味地批评学生,而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2.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职业院校在聘请管理者时应严格考核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选择一批优秀年轻的管理者,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职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管理者管理技能的首要前提。管理者既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水平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3.学校管理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职业学院的教育理念应与社会需要相符合,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因材施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多与企业沟通,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将自己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生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它是时展的新产物,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结晶,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策略分析[J].科技视界,2015

学校管理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5-000030-02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正从以往的规模建设阶段转型到内涵发展战略阶段,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讨论的热点话题。想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核心是教学管理,其也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

教育生态学主要是有机联系教育和生态环境,而且主要将两者相互关系及机理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最早在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提出了学科名称,目前只有10多年时间。生态教育主要是根据生态学理念,经过传播生态文化以及生态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塑造校园生态文明以及培养学生生态素养的教育。生态教育的中心主要以教育为主,对于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指导作用。

二、教学管理生态性以及影响生态因子

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教育研究层次都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和学校生态环境具有密切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意识到高职教学管理属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可以协同发展。在物质、信息、能量等方面,每个生态因子都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并且在转换的过程中达到平衡状态。如果立足于全局发展的角度分析生态系统,当然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几个学校内部的因素都是动态平衡状态。这些因子中,如果其中一个因子发生变化,肯定会使其他因子重组、改变,在哲学上就属于运动和平衡的统一。所以,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管理特征因子教学管理特征因子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学校教学管理理论研究、教学计划、专业教育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设备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师资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教育教学规划、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管理。这样的生态因子可以将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充分体现出来,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学校内部特征因子学校内部特征因子也包括以下2个层面:①教风学风、校园价值、校园组织结构、校容校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办学特色以及教学运行机等各方面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使高职院校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引导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有校园文化的正确引导才可以实现这些。②主要包括专业开发、教学环节、开发和建设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高职院校定位以及培养模式不同的话,也会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造成一定制约。3.学校外部特征因子学校外部特征因子主要是可以调控、制约教育产生、存在以及发展等,属于一个多元化的高职院校外部环境体系。其中学校外部特征因子主要有以下两点:①高职教育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企业职业需求、地方教育政策以及产业行业要素等,实际上也就是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经济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建立的所有外部环境。学校外部保障体系在这些因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②学校环境、院落环境、城市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这些学校外部特征因子的生态环境往往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相容以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织。

三、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议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属于生态现象的一种,一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要求,妥善解决教学管理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尽可能维持教学管理中的生态平衡,避免发生内部生态链危机、系统整体效力减退等严重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议:1.通过“限制因子”定律营造有效改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生态环境J•李比希在1840年首次提出了生态学中最著名的“限制因子”定律,J•李比希主要是通过谷类作物产量试验才得出的这个定律。对比谷类产量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操作者往往会发现,农作物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并不会限制农作物,而那些微量元素才是真正限制农作物的因子。在试验的过程中,只需要在农作物中稍微加入一些微量元素就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由此可见,农作物产量增加的“限制因子”应该是微量元素,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限制因子”定律,也是生态学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定律。现阶段,“限制因子”定律慢慢的从自然因素一步步扩展到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而言,难免会有一些限制因子,然而这些限制因子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限制因子,肯定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做好生态调控工作,建立一种良性发展生态循环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学中最为复杂的层次。对于教育影响而言,规范的环境以及家庭社会环境主要是可以将个体的生态特征充分反映出来,然而这些生态环境对于学生不利的话,就会限制学生的个体发展;如果这些生态环境对于学生有利的话,就会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可以看成一个教育生态群落,就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对教育群体有所影响的生态因素具有多样化,教育群体之间会存在中性、合作以及竞争等多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和生物系统会存在很大不同,教育者通过群体动力学从而进一步促进群体中个人的发展以及群体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个体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且对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或者措施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定期检查,也可以及时、适当的处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教育生态学理念下优化生态式教学管理制度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实施生态模式教学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整体性、平等性,已经突破了以往的封闭性特征,这是非常值得强调的。②相互作用、可创生性、持续发展性,这里需要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生长性。积极落实生态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实际上也就是建立一个激励性的管理制度框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不应该设置太多、太具体的管理制度,应该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4.错位发展,实施“生态位”教学管理制度所谓错位发展主要指的是将恶性竞争的生态位错开,从而有效降低和其他学校出现生态位重叠的概率,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充分体现出来。高职院校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兴教育类型,一定要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执行错位发展战略。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应该将其和教育教学以及市场发展的生态链接进行动态调整,以高职院校生源条件为依据,以高职院校实际发展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以错位发展为主要理念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总而言之,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定期调整教育教学和市场发展的生态链,结合高职院校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根据社会的短期需求以及长远需求以及学校生源条件,树立错位发展理念找准自身的定位。为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市场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学校管理建议篇(9)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与此同时,旅游业的飞跃也大大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现在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了,其中高职教育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旅游教育在飞速的发展中存在这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方法不正确,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变化对要求…

当然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中都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比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来进行旅游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为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笔者针对旅游管理的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以能力为中心、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培养既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旅游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不强,对动手实践的课程非常感兴趣。总体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实践性强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首先由很强的服务意识,其次有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

1.2理论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在各个高校开设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该专业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1.3 对学生要求高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景区、酒店还是旅行社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实操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

2 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训设施也有差别,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校内教学实训环节,一般会安排在本专业的实训室中进行,学生单科实训的单项技能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一部分为校外企业实习环节,企业为保障自身利益,会长期把实习学生固定在某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反而会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属于“半路出家”者,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把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即使不是半路出家,还存在一种问题,就是年轻老师毕业就就业,学校面对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课程体系全面化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全面化,因为旅游行业对学生要求很高,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同样在全面化的基础上要有主有次,争取做到兼顾全局、主次分明;在使学生能把我重点、分清主次,夯实行业专业知识,明确未来职业发展路径。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2 实训环节系统化

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做法,这样做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学生实习直接接轨就业。但也有自身的缺点,它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该打破这一局限,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课程见习: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阶段岗位实习: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3.3理论知识全面化

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是一“大杂家”,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知识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为培养出这种旅游人才,同时也要求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化,不仅需要精通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对社会学、市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掌握。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等均为涉及面颇广的课程,只有专业知识很广的教师才能完成这一教学;《旅游经济学》《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等对经济学的要求较高;《旅游管理学》等对管理学的知识要求熟悉;《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学》等则侧重于社会学、市场学等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很高的。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灌注式,启发式教学使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高职教学环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实效、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同时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5教学设备先进化

当然,教学方法的更新与逐步完善的教学设施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才能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室应设有投影仪、录像机,此外还应有专门的模拟导游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旅游实训操作场所。

此外,教师可采用软件进行教学,如《景区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门票预订、客房预订、点餐操作可先在机房的相关软件上模拟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也可在机房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3.5岗位培训企业化

旅游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合作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很好的操作能力,然而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环节不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机会去企业培训。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我们教师可到旅行社去熟悉旅行社内部的操作工作以及导游带团工作,同时去旅游景区甚至是旅游行政部门从事基本的管理工作,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能从感性的角度去阐述问题,便于说服学生。

总之,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高职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高职教育事业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学校管理建议篇(10)

一、技工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技工学校档案工作内容和特点

我国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技能强、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的光荣使命,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技工学校的教育不同于大学、中专的教育,更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育,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术,这是技工学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从工作实践中探索适合技工学校的档案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管理学校档案资料,为日后查考、借鉴和充分利用档案做好基础工作。学校档案工作是指学校档案室从事的一项档案专业的业务管理工作,即用档案管理的原则和科学方法管理学校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档案,为党和国家及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的专业性工作。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与检索、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工作。档案工作是由相对稳定的各个环节工作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环节工作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应该严格遵循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科学规范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以人的主观意识随意破坏或改变各个环节的程序。从其工作特点说:档案管理与其他文献及图书管理有相同和近似的特点,都具有对信息的储蓄、加工、输入、输出的传输信息的控制系统。但是档案工作又有独有的特点:(1)档案资源形成和积累过程的缓慢性。(2)档案管理活动过程的阶段性。(3)档案管理对档案形成部门的依附性。(4)档案的保密性、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2.档案的定义及技工学校档案的内容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技工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的原始记录。它客观地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学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文件资料管理、校园文化教育建设、教学科研成果、技能实训考核、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毕业就业管理、财务账目管理、国资财产管理、教学设备管理及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和测评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

二、学校档案以教学、教务档案为重点管理

1.学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学校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又是教学工作的信息库。做好这项工作,便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面貌,了解各届、各班的教学质量,掌握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重大措施及其落实情况,掌握教师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各种数据。这些原始档案材料是学校做出决策,制定规划,科学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材料。

2.教学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例、法令、文件,各项教学计划,各种教学大纲,以及本校历年的教学进程计划、总课表、学期授课计划、教师进修计划、教学质量提高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各种教务行政统计资料、教学工作总结、各班成绩统计汇编、试卷分析报告、试题汇编、学校考勤材料、升级、留级、试读情况记载、教师逐年工作量汇总表等。

3.学校教务档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学生名册。其中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家庭地址、入学成绩、毕业分配情况等内容。必须每班一册,每册第一页要有综合性材料。(2)学生学籍档案。每个学生应有户头,记载该生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习情况、奖惩情况、学籍登记情况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3)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来校时间、历年任课情况、教学效果、科研及科研成果、历年进修计划考核情况、技术职称的晋升记录,及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记录等。(4)教学改革方面的有关资料。包括学校各种教学改革方案、改革经验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总结等。

三、计算机的应用对学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1.加强技工学校档案现代化基础建设,我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技术普及中,计算机应用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政府加大对技工学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分别新建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数控车床实训、数控机电实训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教学设备。学校财务管理、技能创业培训、职业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等部门先后与上级业务部门建立互联网络办公系统,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有很多部门的文件在计算机上产生,在网络上进行处理,因此,产生大量电子文件。经过档案人员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等归档的各环节工作,形成日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电子信息档案。

2.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档案工作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模式与传统的手工管理技术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被充分体现出来,如检索目录迅速、查找档案便捷、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强、档案寿命长、成本低廉等。这些优势能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也是档案专业部门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先进的档案科学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前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四、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和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电子文件作为未来社会现行文件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今后档案部门接收的主要文件类型。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对其长期保存和充分利用、延续数字时代人类的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建议想法及对策:

上一篇: 经济危机的爆发 下一篇: 中医经络基础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