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3 16:46:20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和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常识。其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然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品德。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政治教育工作总结了增强德育功能渗透的一些建议,帮助提高初中政治教育效果。

1 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对于道德教育来说,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其进行了陈述和说明,像著名的苏霍姆期基曾经说过情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情感才能将道德变为真实。另外,我国的很多名言名句中也对情感在道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这些案例都很好的表明情感在道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政治教育时,教师应该将情感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教师的情感带动作用来改善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初中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而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动力往往都是对教师的信任。因此,在进行初中政治教育时,教师应该用真心去对待和教授学生,通过自身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另外,还需要对学生采取合理的尊重和关心,为学生的德育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2 把对学生的爱转换成实际行动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其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学习成绩优的学生,但由于教师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对,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教育时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和了解,只有对每一位学生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然后通过谈心等方式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解决,另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了解,出现问题后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然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充分的信任,这是学生提高的基础,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一些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些语言上的侮辱,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最终走向违法乱纪的方向,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结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寻找。最后则是信念的坚定,学生的德育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对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充足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

3 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德育渗透

对于初中政治教育来说,其需要将课堂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身品德的培养。课堂教育方面,主要是将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是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思想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了解到的各种事例,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并将实际案例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实际案例还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像在讲述法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违法案例讲述给学生,使学生明白违法乱纪的后果,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相关的社会道德,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对一些实际的生活案例进行分析,然后由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和评论,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观点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品德。最后,教师还可以选取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同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教材中的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渗透

对于当今社会,那些只会死读书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学生培养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接触到课堂上没有的一些真实性的东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而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和国家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影响存在着差别,但在课堂上是了解不到这些内容的。通过这些实际学习中的了解和感悟,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责任,并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像在清明节的扫墓活动,其是一种和共产党员等优秀人员进行交流的活动,通过了解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自觉模仿,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完成之后,还需要让学生写一份感悟,通过这种模式为学生的今后生活学习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5 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加强初中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2)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二、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德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性教育(思想政治课),日常思想教育(政教处、班主任、教学行政人员),学生自主活动(团队、学生会)。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我们既在发挥德育各渠道的整体作用,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是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环节,但思想政治课毕竟只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局部,主要是通过理论性教学为学校德育功能的完成提供知识基础和理论支撑,给学生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对于学校整个德育而言,这一作用又有局部性质。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各门学科,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

三、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特点。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在传授这些基本观点和有关常识的同时,也就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充分体现了德育功能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养成性。

2.教育性特点。基于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与其他各科相比更具有教育性。国家教育部将中学政治课定为思想政治课,有助于我们对思想教育课的教育性有更清醒的认识。

3.时代性特点。时代性,主要是与国内、国际基本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基本形势和任务对思想政治课具有制约作用,同时又给思想政治课以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常青,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战斗性,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一般知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思想政治课这一特征越鲜明,它的教学实效性越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求新、求活、求近、求实,要“小课堂”联系“大社会”,精心设计,精心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

4.直接性特点。思想政治课相对于数理化等学科德育功能的潜在性而言,学生可以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基本事实(材料、数据、资料、图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方法及其适用的学习,从与教师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中直接地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什么是真、善、美,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把理论知识通过认识转化为信念。

5.按照新课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每周3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时事教育。有时间保证,有教师保障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各学科中居主科地位和在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要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取得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我们政治课教师应做到:

第一,强化德育意识,弄清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根据已定的德育目标,坚持正面疏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开辟第二课堂。例如建立“法学兴趣小组”、“时事兴趣小组”等,力求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3)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二、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德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性教育(思想政治课),日常思想教育(政教处、班主任、教学行政人员),学生自主活动(团队、学生会)。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我们既在发挥德育各渠道的整体作用,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是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环节,但思想政治课毕竟只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局部,主要是通过理论性教学为学校德育功能的完成提供知识基础和理论支撑,给学生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对于学校整个德育而言,这一作用又有局部性质。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各门学科,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

三、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特点。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在传授这些基本观点和有关常识的同时,也就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充分体现了德育功能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养成性。

2.教育性特点。基于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与其他各科相比更具有教育性。国家教育部将中学政治课定为思想政治课,有助于我们对思想教育课的教育性有更清醒的认识。

3.时代性特点。时代性,主要是与国内、国际基本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基本形势和任务对思想政治课具有制约作用,同时又给思想政治课以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常青,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战斗性,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一般知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思想政治课这一特征越鲜明,它的教学实效性越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求新、求活、求近、求实,要“小课堂”联系“大社会”,精心设计,精心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

4.直接性特点。思想政治课相对于数理化等学科德育功能的潜在性而言,学生可以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基本事实(材料、数据、资料、图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方法及其适用的学习,从与教师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中直接地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什么是真、善、美,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把理论知识通过认识转化为信念。

5.中职思想政治课每周2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时事教育。有时间保证,有教师保障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在各学科中居主科地位和在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要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取得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我们政治课教师应做到:

第一,强化德育意识,弄清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根据已定的德育目标,坚持正面疏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开辟第二课堂。例如建立“法学兴趣小组”、“时事兴趣小组”等,力求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4)

一、前言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斗志,指导实践。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武装学生,是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在中职时代奠定好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将来才能担当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中职思想政治课系统地而又有重点地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在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怎样认识我国的国情,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认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对他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是大有益处的。

二、政治导向功能

同志曾明确指出,青年应当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青少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所谓政治方向,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立志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政权、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全部政治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在今天,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概括地说,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我们的育人之本。我们应当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分析我国一切政治现象的试金石,也应当将其作为我们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指针。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职思想政治课从中职一到中职三的全部教学之中。中职思想政治课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包括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政治现象,例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问题,我国的政权性质和组织形式问题,党的领导问题,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强国的关系问题等,同时,政治课还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实践,以增长实际政治知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功能

由于思想政治课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因而它具有巨大的思想教育功能。思想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认识和看法,而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思想政治课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使学生懂得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总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规律。进而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立志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在今天,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如何确立人生的坐标,如何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思想政治课以它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青少年释疑解惑,帮助他们在剧烈的社会大变革中,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四、道德塑造功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将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心理优化功能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5)

G633.2

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思想政治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显性学科不同,属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教育,也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正面教育与积极引导

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实施教育,用正确的思想开导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向正面转化。如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今社会道德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首先,要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卡片或海报的形式直观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并结合丰富多彩案例、见义勇为、乐于奉献、敬业爱岗等真实小故事,在课堂上或课下阅读。如:在众多城市街头,尤其是修建地铁及市政工程的围栏上,都张贴着许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例;多年来把31人从滔滔黄河水里成功救起,被乡亲们敬称为“救人专业户”的王西广,他被评为“中国好人”,又被推荐为中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孝敬母亲,而感动中国的陈斌强等一系列感人故事。收集这样的事例,在课堂上分享讲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认识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

二、拓展现实生活资源,

思想政治课的老师首先要真切的感悟生活,在感悟下创建出真正有德育价值的生命课堂,关爱着生活中的学生,这种真切体悟过生活的“爱意”一旦渗入课堂,便能感染课堂,熏陶出的情感才是“真情”,而学生走出课堂后才能“真爱”于生活,在生活中去体悟课堂中的那种“真情”,这才是真正的情感教学,而非戏子搭台唱戏般的虚情假意。课堂是老师的前线,而学生的前线是生活,只有当“真情”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并最终真切实践于生活,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政治课的使命。

因此,《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不只是局限在校园里,更应该拓展到生活、到社会,将学生引向社会。如要遵守交通规则、了解法律常识等,或针对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吃穿、贪图享乐、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等不良生活习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发现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如讲授《商品》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所购买的商品来理解商品的含义。而“商品――货币”这一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白白的付出了劳动,就没办法把钱赚到手”。而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参的要求,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追求自己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获利是商品生产者的直接目的,但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获利,要想卖出去,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即市场经济也包含着利他的因素,与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

三、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6)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要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按考试成绩进行分数排名。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充分发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不能仅看到它对高考的价值。

二、调整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今的课改理念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例如,问题导学法、交流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精讲点拨法、迁移运用法、情境导入法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1 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问题导入要学习的内容,不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由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转变为“自学”,从而发挥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问题必须符合课标要求;第二,问题难度系数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在采用合作探究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有讨论、钻研价值的热点问题。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③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7)

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

一、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到:不识字的人是文盲,不懂科学的人是科盲,文盲和科盲已严重阻碍祖国的社会义主建设。不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从小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废品和危险品。北京外语学院某大学生从学习尖子到校院死囚就是很好的例证。以事实教育学生思想课不学不行了。从第一节课就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教师绝不采用学校既然设了这门课,又要进行考试,你就非学不可的强制态度,更不能认为第一节进行了学习意义的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并逐步深化,有意识的揭示的教师的社会意义无和实用价值,要善于解答学生学一有什么用的疑问,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往。其次,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引进外资”的“得”与“失”时,先引用我们现在用劳动力,同世界资本进行交换,到底是“引狼入室”还是“引羊入圈”这个问题,通过设疑,在学生头脑中掀起波澜,以促使学生思考、最后在争论中将主信号以“来料加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如同把“羊”牵进来了,羊当然要吃草才以胀膘,便羊能生下小羊羔,还能挤奶、剪羊毛,因此,“引羊入圈”合算,是得在于失,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就能引起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就“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我闪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最多的要求就是名胜古迹懈们在教学过中一定要多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多给他们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机会,以澄清他们在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模糊认识,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总是教师不能回避。教师不能回避。比如在改革开放中,对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牢骚了事,而应客观的、辨证的加以分析,可举一些我党惩治腐败的具有轰动效动效应的案例(如案),并更多的从下面举一些廉政实命名。使学生感到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极少数的,宫的主流是好的,从而对我党的反腐败斗争充满信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谦洁奉松的的必要性的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我们讲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吸学生就表示怀疑,就会提出不少问题:资本主义在一段时期经济发燕尾服较快,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都在经济上存在一些总是两种制度到底哪种优越难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七十多年,到最后还是转向资本主义,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务淌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应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事实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

再次,必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8)

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学生的本身看:

首先,思想不成熟,经不起挫折。由于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在这大变革的年代,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像冲击波,一阵阵波及并非世外桃源的校园,他们觉得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接触、学习。喜欢在头脑中编织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梦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全面的分析,考虑得太少。

其次,理论根基浅,拒腐能力差。他们虽然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和政治常识,以及学校各个方面道德教育,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贫乏,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因而看问题易看现象忽视本质。

第三,进步的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确。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是父母的普遍的心理,但有的家庭、亲友不恰当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上进心掺杂上“私利”的成份,背上了“只有学习成绩好才好向父母交代”的包袱。除以上三个主要的自身原因外,教师、学校领导,特别是班主任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思想上偏信偏爱,管理上忽视、放松等等。因此,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必须加强。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9)

作为政治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刺激思考,自觉地接受德育。教师不应作过多的说教,而是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我们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通过少年法庭、听取讲座、采取警校共建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材料,探究经济问题、政治现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达成共识;还可以同政教处、团委等部门联系开展志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手拉手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或者与班主任联系开展阅读书刊、办板报、组织兴趣小组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在动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德育的直观形象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往往能做到声情并茂,增强德育的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广泛采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开发、设计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色彩鲜艳、动感丰富、并配备美妙音乐的具有个性化的课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的录像片段,或下载的相应歌曲,或用时事新闻和其他社会生活资料佐证、充实教学内容,使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变成多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篇(10)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标准。这就指挥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政治课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功能。在教改新形势下,有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作出了片面的理解。认为只要自己的学生能够准确地、全面的回答出类似高考题的综合性试题,甚至有所突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却收效甚微,这不是政治课教改的本意。

    作为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一观念应该深入每一位政治课教师的心。治课教师是政治课的执教者,是增强政治课德育实效的主导者。其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因此,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文件的学习。努力排除“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带来的困难和困惑。自尊、自信、自强,立足政治课这个岗位,教书育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自己坚定,才能使人坚定”。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增强自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和情感,做到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作为政治课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学习、讨论、比较、研究中去领悟革命理论和做人的道理。要根据教材中每个部分的德育目标,选择科学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二、  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德育动因

    学生是政治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识基础等都是影响政治课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但不太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时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的控制自己,做事缺少毅力。有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变化,初中学生开始产生成人感。这种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要求独立的倾向大大发展起来。随着他们兴趣爱好的广泛发展和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一个一个的友伴群就出现了。在友伴群内部会形成不成文的规范,如不准“出卖”朋友的“秘密”等,这些都是初中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作为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当了解所任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动因有多大,兴趣有多少,对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观点的认同程度有多强。然后联系教材,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德育动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观,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

    三、  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德育点

    初中的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渗透着德育的功能。例如在初三的政治课本中,有许多内容都渗透着爱国主义的精神。我们的祖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新的台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施行,三峡大坝的成功截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等等,都能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劳动是基础”这一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光荣职责,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不劳    而获可耻”的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以及新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用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历史事实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初三政治课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正确的人才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政治课的这些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要想真正实现这些德育功能,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德育点,使政治课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四、  联系实际,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

    初中学生隋感的社会内容日益增加,对英雄模范人物能激起强烈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能够激起内心强烈的关注。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例如: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通过对王伟这一英雄人物事迹的宣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中国申奥成功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申奥成功是一个开头,为能够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此还要做很多的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通过联系三峡大坝的成功截流,“神舟一至六号”的成功发射,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因此政治课老师不仅要乐于联系实际,而且要善于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既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又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社会热点、难点。还要敢于联系社会的阴暗面。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提高识别能力,增强抵抗力。

上一篇: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 下一篇: 培养思维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