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2 16:38:12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O236文献标识码:A

美国格雷厄姆、金尼和弗恩合作在安全评价方法――环境危险LEC评价法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用于安全投资决策的一种方法。用此方法对建筑企业进行考察,有很好的参考和运用价值。

一、基本理论和思想

这种方法是基于加权评分的理论,根据影响评价和决策的因素重要性,以及反映其综合评价指标的模型,设计出对各参数的定分规则,然后依照给定的评价模型和程序,对实际问题进行评分,最后给出决策结论。根据上面阐述的理论以及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安全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用投资方案的“功能-成本”比或“效益-成本”比评价。

“投资合理性”评价模型计算公式:

投资合理度=

式中:R为事故后界严重性;Ex为危险性作业程度分值;P为事故发生可能性;C为经费指标;D为事故纠正程度。

可以看出,上式分子是危险性评价的三个因素,反映了系统的综合危险性;而分母是投资强度和效果的综合反映。此公式实际是“效益-成本”比的内涵。

二、建立模型的步骤

应用此方法模型的步骤,有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值。事故后果严重性是反映某种险情引起的某种事故最大可能的结果,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结果,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的后果是用额定值来计算的。特大事故定为100分,轻微的割破擦伤则定为1分,根据严重程度往下类推。(表1)

2、确定人员暴露于危险的危险性作业环境Ex。危险性作业是指人员暴露于危险条件下的出现频率,分值如表2所示。(表2)

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值的确定。危险性作业条件下,由于时间与环境的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大小及产生的后果,其程度的分值如表3所示。(表3)

4、经费指标C。不同的投入经费,对应不同的分值,投入经费强度的分值取定见表4。(表4)

5、纠正程度分值D。纠正程度是指所提出的安全措施能把险情消除或缓和的程度,其分值取定见表5。(表5)

使用这个公式时,先将对应情况分值查出,代入计算,即得合理度的数值。

合理度的临界值被选定为10。如果计算出的合理度分值高于10,则经费开支被认为合理的;如果是低于10,则认为是不合理的。

三、案例分析

假设一建筑企业某工程项目,新招聘进100位建筑工人,工人安全意识和素质高低不一,其中部分工人是老工人安全意识强烈;其余工人是新进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缺少足够的安全知识,如果发生工程事故,则会造成人员伤亡。考虑是否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人安全素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并且安全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预算经费为8,000元。工人安全培训合理度计算:

1、事故后果:较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查分值25分。

2、危险作业:假设非经常性发生,取分值3分。

3、事故可能性情况:只有意外或巧合才能发生,取分值3分。

4、经费指标:因为预算经费是10,000元,根据分值表经费分值指标为2分。

5、纠正程度:可考虑降低60%的风险,查表得分值3分。

6、将上式分值代入公式。则有:投资合理度===37.5>10(分)

四、结论

由上可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需要长期持续进行。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苏州正信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3.中铁二十局集团)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12-02

引言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运用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对于预设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进行论证的过程。决策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在投资决策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运用不恰当的决策方法,会给企业的投资项目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投资活动对企业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在运用决策方法上应谨慎。随着理论和科技的进步,决策方法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如静态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贴现法、期权评价法、EVA价值评价法等,这些方法的诞生,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革命性的,企业在运用以上的决策分析方法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规划。

一、投资决策分析的辅助工作

1.财务信息的支撑。任何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都是基于财务信息,特别是财务数据,投资的决策分析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要采用净现值法,需要有完善的收入、支出数据。财务信息的制作是企业的基础财务工作,因此,要做好决策分析工作,需要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

2.配备具备胜任能力的财务人员。投资决策分析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就是财务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分析结果的质量,特别是,采用复杂的决策分析方法,这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人员配备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

二、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一)静态分析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静态现金流量分析法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这两种方法原理简单,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回收期法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支出相等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投资的风险问题,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逐渐增强,所以,回收期越长,项目的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小。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工作量小,只需估测未来项目持续期间的现金量即可,同时给人的印象非常直观。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回收期法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中,时间价值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天的一元钱和今天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所以,将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加总并不合适,违背了经济原则。第二,在回收期法的指引下,投资者只关注回收期内的现金流量,造成投资者“鼠目寸光”,忽略了回收期后的价值,容易使投资者放弃期间长、价值大的项目。会计收益率法体现了收益和成本的配比思想,它的计算公式是年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年均净利润是会计利润,这种方法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就是投入的一元钱所带来的未来回报,比较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计算简洁,哪个项目的收益率高,选择哪个项目。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会计收益率看似是收益和成本的配比,其实并不是,和回收期法一样,未来期间的会计利润的时间价值和原始投资的是不同的,所以,这种配比是假象。第二,会计利润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如果会计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

以上的两种方法,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在过去受到中国企业的一致好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要素单一,企业经营风险非常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缺陷太多,不太适合目前的市场环境,但是可以作为一项辅助决策。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投资小、风险小的项目,这两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目前大、中型企业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种方法在科学性和严谨性等方面都远优越于静态现金流量法。它最大的进步就是引入的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将不同期间的现金流量折现为投资初期的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现值系数法、内在回报率法。净现值法是指投资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和流出量的折现值的差额,对于单一项目,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可行;对于互斥项目,净现值大的方案优于净现值小的方案。这种方法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并且,因为考虑整个期间的现金流量,一改回收期法的短期效用的缺点,使用现金流量而非会计利润,摆脱了会计政策的干扰。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折现率的确定困难,也带有主观性。第二,因为净现值法得出的结果是总量,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对于不同投资额、不同期限的项目时有问题的。现值系数法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投资额的项目的评价难题。现值系数法本质上和净现值法是等同的,现值系数是指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折现值的比值,比值大于1,项目可行,比值越大,项目越符合要求。遗憾的是,现值系数还是没有解决不同期限的项目评价问题。内在回报率法与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内在回报率不需要事先确定折现率,内在回报率是指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当内在回报率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时,才能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反之,项目不可行,内在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的思想相似,所以易于被投资者所接受。不难看出,内部回报率不受项目投资额和期限的限制,但是结算过程比较繁琐。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大型企业里运用广泛,这是因为,虽然它科学性强,但是,使用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所使用的数据需要严格处理,同时对执行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需要付出较高的数据成本和人力成本,这都是中小企业无法承担的。

(三)期权评价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假设:第一,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即,未来的现金流量完全按照预测实现,不会发生变动。第二,项目的投资只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段,不能推迟。第三,项目必须按照预先的设定持续到期限终止,不能提起退出。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以上的假设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市场有风险,现金流量会发生波动,项目是否推迟或提前终止,投资者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的。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弊端,期权评价应允而生。

实物期权是指隐含在项目投资当中的具有期权性质的权利,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实物期权是由价值的。按照实物期权的思想,未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结果可能为好,也可能为差,投资者的投资时间并不一定是确定的,如果好结果的概率较大,那么未来收益实现的概率就非常大,这样的等待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坏结果的概率大,投资者可以及时放弃,避免过多的损失。常见的实物期权有扩张期权、时机选择期权、放弃期权。我们以扩张期权为例,扩张期权是指如果项目在未来有进一步扩张的机会,投资者在现阶段投资,该投资相当于购买了扩张期权。当未来效益良好时,可以行使权利,获得收益,未来效益较差时,可以放弃该权利。扩张期权和股票期权十分相似,未来扩张的价值可视为股票的未来价格,进一步扩张需要的投资可视为股票的执行价格。对于扩张期权的估测,可借助于布莱克-休斯模型来解决。

实物期权评价法的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本身的分析相对复杂,并且评价过程含有许多主管判断,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驾驭。在发达国家,期权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国运用并不广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努力方向。

(四)EVA价值评价法

经济增加值(EVA)是指从税后经营业利润中扣除债务和股权的资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它是一种评价盈利能力和业绩的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会计利润只是时候经营利润扣除债务的资本成本的结果,只要会计利润大于零,那么企业的收入就能覆盖所有资金的使用成本,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价值。但是,这是个假象,人们都忽略了股权资金的成本,股权资本并不是免费的,也需要得到补偿,只有股权资本得到补偿后的剩余收益,才是股东真正的收益,否则的话,经营者就会不重视投资资本的使用,造成投资的浪费,损害投资者的利益。EVA价值评价法正是纠正了传统的会计利润对股东收益的歪解。从这个角度来说,EVA价值评价法是科学的。

EVA价值法的运用并不困难,只是需要对传统的报表做一下调整,在国外广受欢迎,像西门子、索尼、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公司都在使用EVA价值评价法,可见其的作用巨大。EVA引入中国后,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可见,对于中国企业,EVA价值评价法还是非常适用的。

结束语

对于投资决策,对于每一个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是非常重要,“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悲剧也有发生。因此选择正确的决策方法对于投资者是一个安全的保障。目前,投资决策方法的种类有许多,有传统的,有现代的,有国外的。静态分析法是传统的分析方法,最大的有点就是简单,但是简单的背后隐藏着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法杖,这种传统的静态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但是仍然可以作为辅助的分析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期权评价法、EVA价值评级法这三种方法较传统的方法都是巨大的进步,也已经成为了主流。中国企业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较大,这种方法在科学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局限性也有很多。期权价值评级法和EVA价值评价法的理念非常先进,在国外非常流行,中国企业应该朝这方面努力。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3)

1投资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投资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90-02

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缺乏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即便偶有合作,也难善始善终,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两张皮、油水分离的情景。究其原因,是缺乏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因此,研究如何激励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决策方法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C(c1,c2,c3,c4……)。其中,c1为直接投资成本,c2为合作成本,c3为机会成本,c4为交易成本。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R(r1,r2,r3,r4,r5……)。其中,r1为经营收益,r2为产出增加,r3为人力资本成本降低,r4为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支持,r5为税收利益。

根据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决定投资主体投资需求的基本因素是投资收益率与资金成本率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假设影响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动机的投资收益都可以量化,那么企业进行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主要依据预期收益率,以下对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决策进行分析。

从短期决策来看R(r1,r2,r3,r4,r5……)-C(c1,c2,c3,c4……)■0,如果-■0,那么企业就可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否则不可以。很显然,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不管是成本还是收益形成都不是短期的,因此构建投资收益率模型需要采用贴现的方法。企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往往要跨越许多个时期,而且投资期大多是与收益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如此一来,已经无法根据明确的投资期来确定投资量了,这样投资成本及其收益率的计算将要变复杂,并且有必要对净收入和总收入进行区别。

假设企业面临着两种活动和,表示有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动,表示没有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动,两种情况下获得净收入流量的现值可以分别为■和■,如果企业选择而放弃,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获得的投资净收益流的现值可以表示为:

如果活动的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只发生在第一期,那么其在该期的成本为两种活动在投资时期获得的净收入之差,即:C=X0-Y0,而该投资在随后各期的净收益可以表示为:Ki=Yi-Xi(i=1,2,…,n),从而有■,然后令其等于0,可以计算出均衡的投资收益率R,再和企业资金成本率进行比较,决定选择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不进行投资。

再来考虑投资扩展到多个时期的情况,假设该投资主体在m前个时期连续地进行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在前m个时期中的若干时期内便发生了投资期和收益期相互交织的情况,由于活动Y前期的投资导致其在各个时期可能获得的收入Yi不断增加,这样连续地投资将意味着放弃更高的收入,因此各时期的净收益不能简单地运用Ki=Yi-Xi来计量了,这样会造成结果被低估。合理的方法应把先前的投资所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要计算在投资成本的范围内。现在来假设Ci为第i时期的全部投资成本,Ri代表与Ci相对应的收益率,同时假设Ci在每个时期的收益Ki不变,当时期无限长时则有Ci=Ki/Ri。全部投资的总收益为■,如果投资期为m,可以得到均衡收益率公式:■,其中■为各个投资收益Ri率的加权平均值,即■。将计算出来的均衡投资收益率,再和企业资金成本率进行比较,决定选择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不进行投资。

二、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将激励客体的行为纳入一定规范,并由此而对其施加影响,从而激发内在动力,进而实现与主体目的同向行动的各项工作环节之总和。激励只有形成机制,才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激励主体就是政府,激励客体就是企业,政府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获得相应收益,自然会在投资和不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进行恰当选择。以下来探讨具体的激励机制。

1.法律保障

健全完善企业投资高职院校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明确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维护双方的利益,促使投资市场健康地运行,激励企业投资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例如,《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等法规。不管是对原有法律的完善补充还是新制定法律都要解决以下问题: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和高职院校对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等,成立专门的企业基金会用于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培训,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企业投入的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等。例如:对投资高职院校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怎样的奖励,对投资企业给予怎样优惠的具体的税收政策,如何相应地给予非经济利益等;对拒不投资高职院校的企业,给予怎样的处罚等都应明确规定。

2.组织激励

首先,借鉴国外经验,在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成立中介组织,如行业委员会、行业协会、教育学会及各种民间组织,它们的存在为校企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与高等职业教育中介组织各司其职,要赋予高等职业教育中介组织合法性和权威性,要出台行业规范及其约束机制等。

其次,建立企业捐赠高等职业教育基金会。政府要消除限制基金会发展的障碍,积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企业回报激励机制,如咨询服务、技术转让优先权、人才优先使用权等,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基金会管理模式,注重基金会运行效率提高。

再次,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形式可以探索公司制形式,实行董事会决策。要在董事会成员构成中多吸纳企业人士,选用董事机制要将“委任制”向“契约制”转换,要在董事会中专门成立校企合作资产管理委员会等。

3.声誉激励

P.W.Roberts与G.R.Dowling指出企业的声誉对其利润有非常强的影响,而且拥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在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所花的时间较少。Formbrun和Reil认为企业声誉能够影响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决策。企业声誉的形成涉及多个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因素。其中,在消费者能感知的企业声誉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应承担的各项社会成本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或对高等职业教育捐赠也是企业承担社会成本的重要表现。声誉激励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品牌资源和企业形象资源这两种无形资源来激励企业进行社会成本投资。报纸、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要加强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报道,激发其他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热情;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验实训设备采购要优先采购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政府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等。

4.税收激励

税收法律关系体现着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税法的要素结构,税法也对经济产生反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强化政府对企业社会成本投资的正面激励作用。要强调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化与形式的多样化。对现行的有关参与职业教育的税收制度进行清理、整合,改变目前政策过多、不易操作的现状。提高立法层次,增强税收优惠制度的法律效力。借鉴国际通行的以税基为主的优惠方式,包括加速折旧、税收抵免、费用列支等,提高税收优惠的效率。

要做好针对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税收改革。例如所得税方面改革,可以采用的方式有投资抵免、加速折旧、费用全额列支和公益性捐赠税前全额扣除。投资抵免是指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实训设备、仪器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对企业用于职业教育而购置的教学仪器、实验实训设备准许加速折旧,提前收回投资,除了准许加速折旧外,还可以按资产原值150%计算折旧。高等职业院校为企业员工提高技能进行职业培训,企业发生此类的职工教育经费可以全额扣除,不受合理工资薪金总额2.5%限制。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额不受年度会计利润12%限制,而可以全额扣除等;营业税及相关税种改革,企业所创办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免征营业税。同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而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等,以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此外,为了弥补企业在接受实习生实习时所遭受的经济利益损失,对具有接受实习生实习条件的企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可以按每生每月给予企业税额不等的税收优惠。具体操作上可在流转税中先征后退,即半年审批一次,之后将相应的优惠税款返还企业。

参考文献:

[1]葛玉辉,陈悦明.人力资本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31.

[2]蔡萍.企业投资高职院校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5)

盈亏平衡分析法,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很好地抓住了一个项目的产量、成本、利润,进而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再通过自己精确的计算,找到项目能达到正常运转能力之后的平衡点,然后对该项目所能承受的风险进行分析,本文在列举静态平衡分析之后,进一步提出了动态平衡分析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  静态盈亏平衡分析

所谓静态盈亏平衡分析,在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时是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找到项目在正常的运转情况时的盈亏平衡点。

1.1 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条件

虽然静态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性也比较强,但同样的,它在应用时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①要保证一个项目所生产的全部产品能够达到自己所预期的销售量。

②一个项目成本的变化与产品的销售量符合正比例的关系。

③该项目在做产品的分析时,他的成本不能随产品的销量的变化而变化。

④销售的价格不变,当他的销售量变化时销售的收入与销售量是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的。

⑤项目的生产与项目的生产结构在项目的分析期间保持不变,这点是非常关键的,不然,随着项目与项目的生产不断变化,其收益与成本必发生不规则变化,这样就无法确定盈亏平衡分析点,也就无法对该项目进行分析了。

1.2 静态盈亏平衡分析点的确定

由上面应用条件可得出如下定律:Y=PQ;C=F+VQ;(Y=产品销售收入;C=产品生产总成本;Q=产品生产(销售)量;F=产品固定成本总额;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根据盈亏平衡的定律,在项目达到盈亏平衡点时,项目的产品总成本与销售的收入是相等的。公式:Y=C;该项目在盈亏平衡点E时有着如下关系:PQ=F+VQ;Q=F/(P-V);公式中,一产量表示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即产品的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相等的那一点,就是说在保证项目不亏本这一条件下,最低的销售产品量,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当所做项目的产品以实物为主时,销售产品量可以较小,说明以实物为产品的项目可以经受产品生产规模变动的较大风险。

2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与静态盈亏平衡分析不一样的是,它在做项目的风险评估时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对比比较,找出项目在应用时期生产的产量、项目的收入、项目的支出的关系,得出盈亏平衡点,然而这个平衡点与静态盈亏平衡点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收入资金等于支出资金的一点,这个点的确定也必须是在项目的使用期限得出的。在这一点上,项目的净现值刚好为零,与静态平衡分析点相同的是如果产品的生产水平低于这一点,项目亏损,反之,项目盈利。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的使用条件与静态盈亏平衡条件一样,为了与静态分析一样能够得到相应的数学公式,我们做如下假设:项目在投入使用时能有正常的运行状况,项目在完成时剩余的资产为零,流动的资金也不要再回收。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1.jpg>

那么根据假设内容我们就能得到如下公式:

公式中:CIp=项目现金流入现值;COp=项目现金流出现值;I=项目第t年的建设投资;F=项目经营成本中不包括可变化的成本固定总额;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n=项目的寿命周期;n1=项目投资的建设期;i=项目的贴现率。

根据盈亏平衡的定义。当该项目达到平衡点时,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现值是相等的,即CIp=COp,可得如下公式: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2.jpg>

有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为Q。为了表示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和项目的变量这三者的关系,用盈亏平衡图可表示为图1。

由图1可知动态盈亏平衡点与静态盈亏平衡点是有着相同的作用的,虽然它们之间有些本质的区别,但在实际应用时是互不影响的。该项目它的盈亏平衡点越低,反映了该项目在投入使用时,项目的生产总量与销售总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项目仍然可以预测自己的最低回报,仍能预测风险。那么,与此所不同的是一旦出现了盈亏平衡点太高的情况,那么就要注意了,它所反映的是该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是偏弱的。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1..jpg>[图1  动态盈亏平衡图]

3  在企业做投资决策时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法所起的作用

为了验证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作用,我们用一个实例对它在企业做投资决策时的应用情况,看看是否能够分析到位:

现在假设有一个生命周期为12年的化肥厂项目,它的一年平均的生产总值16.65万吨,项目在使用时的当年就必须达到预期生产总值,建设期为2年,总投资为43000万元。首先假设项目在投入使用时,所花费的资金为6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它的投资基金完全收回;项目所固有的资产在项目完成后它的剩余价值为3000万元;钢铁的成本是每吨1370元,这个价位的变化范围是400元每吨,项目在完成我们所设定的年生产总值之后,一年下来,所需要经营成本为8160万元。该项目的销售税率和所得的税率分别为10%,33%,项目的贴现率为10%。由以上数据,再结合动态盈亏平衡分析可得表1。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jpg>[表1 某化肥厂投资项目的利润及现金流量(单位:万元)]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6)

引言:现如今,许多集团企业纷纷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一套合理的多元化战略能让一个集团企业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然而盲目的进行多元化将会导致对主体产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怎样对开展多元化战略就需要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现如今,开展多元化战略的方法共有凭经验法,业务筛选模型法等。凭经验法是通过几个人才凭自己多年的业务经验来分析,这样的方法既片面又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而且将集团企业的未来寄托在一两个人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而业务筛选模型虽然通过了科学的数学分析,但是它只能给出每个指标层的数学分析而并没有考虑每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也许一个新的业务在其他各方面均有不俗的贴合,但是因为一两个重要因素而不能开发。在业务筛选模型则体现为其他高分而重要因素低分,这样算下去还是可以开发。

1.相关概念: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所谓产品的多元化,是指企业新生产的产品跨越了并不一定相关的多种行业,且生产多为系列化的产品;所谓市场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多个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区域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所谓投资区域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投资不仅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分散在多个区域甚至世界各国;所谓资本的多元化,是指企业资本来源及构成的多种形式,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诸如证券、股票、知识产权、商标和企业声誉等。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多是指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多元化与产品差异是不同的概念。所谓产品差异是指同一市场的细分化,但在本质上是同一产品。而多元化经营则是同一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异质市场,是增加新产品的种类和进入新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所以多元化经营是属于经营战略中的产品—市场战略范畴,而产品差异属于同一产品的细分化。同时,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界定,必须是企业异质的主导产品低于企业产品销售总额的70%。

2.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是生产环节的重要过程。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在企业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而好的企业投资决策则可能使企业经营逐步走向正确轨道,进而实现企业全年经营目标,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想做好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搞好财务管理是关健。因为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对某一项目(包括有型、无型资产、技术、经营权等)投资前进行的分析、研究和方案选择。

投资决策分为宏观投资决策、中观投资决策和微观投资决策三部分。投资决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决策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在做好投资决策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无所谓投资决策就谈不上投资决策目标的实现,更谈不上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

(2)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一执行一再决策一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3)投资决策具有择优性.投资决策与优选概念是并存的,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实现投资目标的几个可行方案,因为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对诸投资方案进行评判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性,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做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企业的各级决策者经常要面临与资本投资相关的重大决策。在面临投资决策时,必须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某些选择。确切地说,投资决策的意义在于:

(1)资本投资一般要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2)资本投资通常将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要在企业承受好几年现金流出之后才可能产生现金流入的投资。

(3)很多投资的回收在投资发生时是不能确知的,因此,投资决策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7)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中后期,投资决策方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以美、英、法等国为例,50年代普遍利用投资回收期及投资利润率等静态评价方法,60年代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贴现法如净现值(npv)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及内部收益率(irr)法等动态评价方法,这种动态评价方法在反映投资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随后markowitz(1959)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在此基础上sharpe(1964)、lintner(1965)提出了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关系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的问世将证券的定价建立在风险和报酬的基础上,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决策提供定价数学模型,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资产选择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实践。在这个时期投资决策理论几乎都是基于在确定性的条件下,利用财务数据和决策数学模型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决策。一方面缺乏决策的弹性思维,即要么选择,要么不选择;另一方面完全依赖财务信息进行决策,忽视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容易产生与外部环境大相径庭的错误决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l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罗斯提出了套利理论,为投资决策理论提供了新的决策思维。随着模糊数学、博弈论等数学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对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极大丰富了投资决策方法的内容。另外“black-scholes模型”、“期权的理性定价理论”、离散时间的二叉树定价模型这些从实务期权的方法也对投资决策进行了研究。但是,无论是投资还是生产,都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等,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是各种相关价值活动的集合体,同样的价值活动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是企业创造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

目前国内外对投资决策方法和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但都是基于各自领域的研究,基于价值链的投资决策方法尚非常罕见。一般来说,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应该了解企业各个环节,既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发现企业投资价值中的优劣势,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内生耦合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价值链方法引入到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有利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的实现。

二、运用价值链进行投资决策的必要性

(一)价值链分析的理念内生耦合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

价值链是在企业中从基本原材料到交给最终客户产品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各种价值创造活动的联结。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等。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具体的价值创造活动来逐步实现的,价值创造分散在企业的各个价值创造活动之中。随着交通、通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价值链的边界变得模糊,使得企业价值创造可以分割为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进行经营。企业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必须了解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寻找企业在企业价值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优化企业价值链,以使投资能够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投资目标。因此,价值链分析的理念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目标是内在耦合的,把价值链分析方法引入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有利于企业投资目标的实现。

(二)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改进

价值链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传统投资决策方法都是以项目本身为分析对象,以企业整体为投资主体,两者关系不够直观。只针对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而并没有将项目的执行与企业的资源及资源配置问题相联系。而实际上,项目执行后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应该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一并考虑才能确保该项目投资后的有效执行。价值链投资决策模型将分析对象转换至企业价值链的各链环,以整体价值链为主体,利用数理的方法,使得项目投资与企业主体有了更直观的联系。因此,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仅仅论证单个项目是否可行,而价值链分析方法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运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价值链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核心聚集投资战略

为了将资源转化成为能力,企业必须将所能支配的一切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根据价值链分析,企业为建立竞争优势,需要去除非核心环节业务,并购核心环节业务,实施核心聚集投资战略。这一投资战略能够直接提高规模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实现竞争优势。

(一)核心价值链的识别与财务投资对策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不仅表现为关键技术和设备、技术及人才,还包括核心竞争要素的整合能力。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垂直的管理模式不断让位于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环节。

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战略目标,对企业核心价值链环节识别主要根据各个单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及产生的现金流,再加上根据企业各环节的经营状况,判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判断的指标有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等方法。eva主要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对企业各环节的评估适宜采用市场增加值方法。运用mva衡量经营环节业绩的基本思路为:只有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带来价值增值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是成功、有效的。mva可用来判断某一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mva财务战略矩阵是以业务单元是否能创造价值,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能支持其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而建立的。它以mva、自我维持增长率r和销售额增长率r1为指标,对每一个业务单元进行考察,识别每一个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判断应对其采取何种相应措施。

(二)核心聚集投资战略的实现方式

核心聚集投资战略可以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和并购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外部资源两种方式实现。

1.外包战略。企业为实现价值最大化,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价值提升的方式。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注重的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把有限的内部资源配置到其最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价值链环节上,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核心环节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外包,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这样,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外包策略主要包括:临时型外包服务、与竞争者合作、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和外包部分非核心业务。企业要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业务外包。随着通讯、交通的现代化和便捷化,在全球范围内对业务进行整合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这样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最优竞争态势。 2.并购战略。从价值链角度来说,首先,价值链基本活动中包括了企业基础设施,而企业基础设施这部分内容就包括了符合企业目标的财务、会计和管理等活动。可见,并购活动应该属于这部分内容,包括在企业价值链中。其次,采购和服务这两种价值链活动是企业的上下游关键因素,而并购可以通过上下游的整合,发挥企业优势,达到企业的一系列目标。最后,按波特的竞争价值链观点,竞争价值链属于外部物流的一部分,通过对竞争者的兼并整合,可以使企业充分占领市场,发挥其竞争优势。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并购战略。按照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可划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战略。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并购流程包括:

(1)目标企业的选择分析。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并结合企业价值链分析制定并购战略,而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并购明确了方向,企业欲实施该并购战略,则首先要明确并购目标要素,即具体对哪一部门、哪一产品实施并购重组;其次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与资料收集,然后进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以为并购价格确定合理的区间,避免由于多付溢价而对并购价值效应造成损害。一般对目标公司估价方法有:资产价值基础法、市盈率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等几种。并购企业主要根据并购的动机确定对不同方法的选用,并且在实践中可将各种方法交叉使用,从多角度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评估风险,从中选择产生价值增值最大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

(2)并购的整合分析。企业并购整合是否成功取决于并购对企业价值链的完善和扩展程度,而该程度受两企业间战略性能力转移的影响。根据企业间战略性能力互相依赖的高低和组织独立性需求的高低,并购整合战略包括:保留型整合战略、共生型整合战略、吸收型整合战略。在战略整合中,企业应将目标企业纳入其发展战略之中,使目标企业的各种资源服从并购方的整体战略,从而取得战略上的协同效应,在战略整合基础之上进行业务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又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进一步决定着人员构成和资产需求,而对目标企业的文化整合贯穿于企业整合的始末。

四、结语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应该了解企业各个环节,即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发现企业投资价值中的优劣势,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内生耦合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价值链方法引入到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有利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的实现。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8)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投资项目运行的风险状况直接由财务风险来体现,而财务风险又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破产经营状况。由此看来,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是共同依存、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况。所以在投资决策时,企业的投资者必须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项目的综合情况,如,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以及运营方案,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投资计划。有效投资这不仅仅体现了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水平,促进投资型企业健康的发展;而且,投资决策者的正确投资方案策略,他对市场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的预见性,可以表现以及渗入企业员工的思维之中,有利于企业保留现有的优秀人才,吸纳社会上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本文以某外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近期投资的项目方案,以及公司的利润状况、资金支出状况进行数据登记,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关系比较,做出动态分析,总结投资过程中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蓝图,以此分析外贸公司投资决策的效率水平。以此贸易公司为社会企业的典型代表,综合现在社会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

二、调查研究结构

通过对外贸公司最近投资项目的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研究调查,总结分析如下动态关系:①财务风险约对投资支出的影响:财务风险约束着企业的投资支出,其中对低成长企业不定约束,对高成长企业更强约束;②投资支出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投资支出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低成长企业呈现抑制减弱,对高成长企业来说有着更强的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对外贸企业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分析,我们发现,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的低成长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有不定的约束作用,而对相应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投资支出对低成长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上文动态作用关系的具体分析,我们对该外贸企业的研究做出如下总结:

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

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研究结论分析

结合对外贸公司的调研分析资料,以及在对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的研究结论中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两个方面各建立相关的方程式,如下:

投资支出I=a1+η1Rt-1+η2C+η3Qt-1+η4Szzl+η5Pt-1+η6VarLr+η7Size+Tdum+ξ1it

财务风险R=a2+r1It-1+r2L+r3Beta+r4APD+r5VarLr+r6Size+η7Size+Tdum+ξ2it

其中,投资支出的变量计算是[(本期末:固定净资产值+在投资项目+长期投资项目)-(上期末:固定净资产值+在投资项目+长期投资项目)]/上期末总资产值,而财务风险是期末Z分值的相反数,Z=1.2X1+1.4X2+3.3X3+0.6X4+0.99X5。其中: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X5=销售收入/总资产。

投资风险除了与财务风险R相关意外,还与C、Q、Szzl、P、VarLr、Size以及T这几项因素相关,其中,C表示现金流量,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末总资产;Q表示TobinQ值,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流通股股数*每股股价+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资产总额;Szzl表示销售增长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P表示利润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期末利润总额/期末总资产;VarLr表示销售增长率,其标量计算方法是:(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Size表示公司规模,其标量计算方法是: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T表示时间模拟变量。

财务风险与投资支出I相关,还与L、Beta、APD、VarLr、Size以及T这几项因素相关。其中,L表示期末负债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Beta表示Beta系数,其变量计算方法是公司本年Beta系数,若1年内个股有效的交易观测值个数小于125,则不计算该指标;APD是指平均利润折旧,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净利润+本期折旧)/本期末总资产”过去3年平均值。

由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方程式上,我们还可以看出,投资支出与财务风险不仅互相有联系,互相影响,其中,公司规模Size、销售增长率VarLr以及时间模拟变量T,对投资支出与财务风险均产生影响。从公司规模公司规模Size、销售增长率VarLr以及时间模拟变量T对两个方程式的影响来看,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

结合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变量方程式,以及影响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我们理解一下变量方程式的意义,可以发现,投资支出在财务的很多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的销售额、企业的利润率,甚至还与企业的规模相关。

结合变量方程式和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解释,从投资支出方面,2010年财务风险Rt-1的回归系数为-0.1571,这个数据的意义是,财务风险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企业投资支出会降低0.1571个单位。由此见证了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通过图1与表1,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决策的当收入大于投入支出时,财务风险也相应降低,从而见证了“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正确性。

四、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互相影响因素

(一)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

一个项目的投资,必定会加大负债率,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的本质所在。企业项目的投资支出——负债率——企业的破产风险,企业决策者在对投资决策制定方案时,必定会引出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如同铁链锁在一起的船只。如果脱离企业投资的项目单独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是确实是可以独立的。但是,企业家在现实的经营中可以发现,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两个环节将面临瘫痪、不能运作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所以,企业的决策者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一定要知道,企业内部虽然是明确分为各个部门,但要明白,制度的制定目标只是为了方便对员工的管理。在公司的正常运营方面,投资支出/负债率/企业的破产风险在管理上是互相牵制的。投资支出金额大,企业的负债率必定相应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更明显,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有对企业决策者心里上,增加了期望的破产成本,企业的缴税方面就会出现相应的违法“节约”的现象。反之,若企业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控制相应的投资支出,降低了企业因新投入项目产生的负债率,企业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会越低,企业也会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发展越来越好。

其次,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支持者——股东,股东是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其他合法途径出资并获得公司股权,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他们的利益关系在投资项目中会起到治理作用。为什么说是“治理作用”呢?小编在此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要了解企业股东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败,股东作为企业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损失其实只有一点点,股东在此投资情形下,有权利保障自己的利益,虽然是也有承担公司面临风险的义务,但是,投资失败的大部分责任在企业的决策者身上。此时,企业的债权人在投资决策的失败上,不得不面临员工、股东、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压力,企业控制权在此结果中将面临转移的危险。但是,若企业的决策者投资成功,受益最大的不是企业决策者也不是企业的员工,而是企业的股东。企业投资决策在这种成反比的规律中,提醒企业的决策者在度量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要谨慎考虑投资行为。

(二)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

按照简单的逻辑思维,企业的投资越大,企业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多,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的降低。这种逻辑的思维形成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企业的投资项目是有成效的投资项目并且在投资运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运营成功。而在运营模式上促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现金流分布状况。企业有效的项目投资,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现金流的波动,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的稳定性,降低企业因投资新项目而带来的负债,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与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产生的影响相同的是,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也有治理作用。形成这一作用的条件因素也在企业股东身上。企业股东在企业中的角色仅仅是持有企业股份而已,很多情况下,企业股东并不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一点点股票比例生存,所以企业股东对于市场项目的投资上,表现出的态度并不积极。若企业过度进行新项目的投资,企业股东在这种突发的投资中会深度缺乏安全感,进而会转移自己身上所属的财产。股东若在人力与财力上不支持决策者的投资决策,那么投资决策将很难进行。这就是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治理作用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的动态作用关系。即上文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结语

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知道,财务风险关系一个企业的负载、税收、利益净值以及风险协调与适应的关系[5]。而从上文中对企业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我们又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的关系也不仅仅只是资金供求单方面的关系。因此,企业决策者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一定要综合分析企业负债、资金运转的情况,以及投资项目的效益、税收以及运转状况。考量各个方面的牵扯的动态关系,以确保投资项目和财务管理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伟.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J].财经界,2012(12):236-237.

[2]郑 崴,徐峰林.浅析企业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及其对策[J],商业会计,2011(6):65-66.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9)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中后期,投资决策方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以美、英、法等国为例,50年代普遍利用投资回收期及投资利润率等静态评价方法,60年代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贴现法如净现值(npv)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及内部收益率(irr)法等动态评价方法,这种动态评价方法在反映投资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随后markowitz(1959)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在此基础上sharpe(1964)、lintner(1965)提出了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关系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的问世将证券的定价建立在风险和报酬的基础上,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决策提供定价数学模型,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资产选择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实践。在这个时期投资决策理论几乎都是基于在确定性的条件下,利用财务数据和决策数学模型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决策。一方面缺乏决策的弹性思维,即要么选择,要么不选择;另一方面完全依赖财务信息进行决策,忽视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容易产生与外部环境大相径庭的错误决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l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罗斯提出了套利理论,为投资决策理论提供了新的决策思维。随着模糊数学、博弈论等数学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对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极大丰富了投资决策方法的内容。另外“black-scholes模型”、“期权的理性定价理论”、离散时间的二叉树定价模型这些从实务期权的方法也对投资决策进行了研究。但是,无论是投资还是生产,都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等,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是各种相关价值活动的集合体,同样的价值活动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是企业创造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

目前国内外对投资决策方法和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但都是基于各自领域的研究,基于价值链的投资决策方法尚非常罕见。一般来说,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应该了解企业各个环节,既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发现企业投资价值中的优劣势,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内生耦合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价值链方法引入到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有利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的实现。

二、运用价值链进行投资决策的必要性

(一)价值链分析的理念内生耦合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

价值链是在企业中从基本原材料到交给最终客户产品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各种价值创造活动的联结。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等。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具体的价值创造活动来逐步实现的,价值创造分散在企业的各个价值创造活动之中。随着交通、通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价值链的边界变得模糊,使得企业价值创造可以分割为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进行经营。企业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必须了解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寻找企业在企业价值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优化企业价值链,以使投资能够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投资目标。因此,价值链分析的理念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目标是内在耦合的,把价值链分析方法引入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有利于企业投资目标的实现。

(二)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改进

价值链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传统投资决策方法都是以项目本身为分析对象,以企业整体为投资主体,两者关系不够直观。只针对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而并没有将项目的执行与企业的资源及资源配置问题相联系。而实际上,项目执行后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应该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一并考虑才能确保该项目投资后的有效执行。价值链投资决策模型将分析对象转换至企业价值链的各链环,以整体价值链为主体,利用数理的方法,使得项目投资与企业主体有了更直观的联系。因此,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仅仅论证单个项目是否可行,而价值链分析方法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运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价值链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核心聚集投资战略

为了将资源转化成为能力,企业必须将所能支配的一切资源进行整合,以促进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根据价值链分析,企业为建立竞争优势,需要去除非核心环节业务,并购核心环节业务,实施核心聚集投资战略。这一投资战略能够直接提高规模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实现竞争优势。

(一)核心价值链的识别与财务投资对策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不仅表现为关键技术和设备、技术及人才,还包括核心竞争要素的整合能力。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垂直的管理模式不断让位于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环节。

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战略目标,对企业核心价值链环节识别主要根据各个单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及产生的现金流,再加上根据企业各环节的经营状况,判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判断的指标有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等方法。eva主要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对企业各环节的评估适宜采用市场增加值方法。运用mva衡量经营环节业绩的基本思路为:只有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带来价值增值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是成功、有效的。mva可用来判断某一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mva财务战略矩阵是以业务单元是否能创造价值,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能支持其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而建立的。它以mva、自我维持增长率r和销售额增长率r1为指标,对每一个业务单元进行考察,识别每一个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判断应对其采取何种相应措施。

(二)核心聚集投资战略的实现方式

核心聚集投资战略可以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和并购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外部资源两种方式实现。

1.外包战略。企业为实现价值最大化,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价值提升的方式。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注重的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把有限的内部资源配置到其最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价值链环节上,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核心环节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外包,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这样,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外包策略主要包括:临时型外包服务、与竞争者合作、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和外包部分非核心业务。企业要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业务外包。随着通讯、交通的现代化和便捷化,在全球范围内对业务进行整合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这样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最优竞争态势。 2.并购战略。从价值链角度来说,首先,价值链基本活动中包括了企业基础设施,而企业基础设施这部分内容就包括了符合企业目标的财务、会计和管理等活动。可见,并购活动应该属于这部分内容,包括在企业价值链中。其次,采购和服务这两种价值链活动是企业的上下游关键因素,而并购可以通过上下游的整合,发挥企业优势,达到企业的一系列目标。最后,按波特的竞争价值链观点,竞争价值链属于外部物流的一部分,通过对竞争者的兼并整合,可以使企业充分占领市场,发挥其竞争优势。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并购战略。按照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可划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战略。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并购流程包括:

(1)目标企业的选择分析。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并结合企业价值链分析制定并购战略,而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并购明确了方向,企业欲实施该并购战略,则首先要明确并购目标要素,即具体对哪一部门、哪一产品实施并购重组;其次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与资料收集,然后进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以为并购价格确定合理的区间,避免由于多付溢价而对并购价值效应造成损害。一般对目标公司估价方法有:资产价值基础法、市盈率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等几种。并购企业主要根据并购的动机确定对不同方法的选用,并且在实践中可将各种方法交叉使用,从多角度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评估风险,从中选择产生价值增值最大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

(2)并购的整合分析。企业并购整合是否成功取决于并购对企业价值链的完善和扩展程度,而该程度受两企业间战略性能力转移的影响。根据企业间战略性能力互相依赖的高低和组织独立性需求的高低,并购整合战略包括:保留型整合战略、共生型整合战略、吸收型整合战略。在战略整合中,企业应将目标企业纳入其发展战略之中,使目标企业的各种资源服从并购方的整体战略,从而取得战略上的协同效应,在战略整合基础之上进行业务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又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进一步决定着人员构成和资产需求,而对目标企业的文化整合贯穿于企业整合的始末。

四、结语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应该了解企业各个环节,即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发现企业投资价值中的优劣势,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内生耦合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价值链方法引入到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有利于企业投资决策目标的实现。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篇(10)

1.1 宏观政策与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的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政策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化等,都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以及投资决策难度的增加,因此,企业投资决策者必须考虑到宏观政策因素与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以有效预测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企业投资战略的顺利推进和投资收益的持续增长。

1.2 市场风险与供求变化

投资项目风险的大小以及相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取向和投资效益的高低有着直接或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企业的赢利机会都是以消费需求为转移的,市场消费需求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投资决策的成功率,消费内容的变化也会给投资方向的选择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如果企业投资者不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及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随之改变相应策略,那必将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败。

1.3 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投资决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投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够更好地确定企业最理想的投资方向、控制最合适的投资规模、把握最有效的投资时机,以便获取最大的企业投资收益。

1.4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制的健全程度

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良好且有序的企业管理体制能大大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准确性,也将有利于推动企业投资决策方案及相关信息的传递和执行效率,是企业整个投资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 企业投资决策的现实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已成为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作出理性判断、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对投资规模控制失误,结果也导致了投资效果的不理想。就我国企业目前情况来看,在投资决策方面仍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2.1 企业整体风险意识薄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不足。

在投资的实践进程中,不少企业员工、甚至一些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足够的风险意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往往缺乏也没有安排充分的市场实地调研和调研投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不足,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决策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2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程序还比较混乱,企业投资决策几乎取决于企业高管、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主观意志,缺乏相应的民主性和投资论证。同时,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办法的健全和完善程度是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未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更是形同虚设,这就导致了企业决策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等问题的频频出现。

2.3 企业投资决策思路相对狭窄、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风险较大。鉴于内、外部环境的限制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目前投资决策思路不开阔,投资集中度高,从而导致了企业投资风险偏高。

3 提升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3.1 不断提升企业对宏观政策、环境的分析和预m0能力,强化枢明f政策的掌握租胡]。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常常受制于相关经济、税收政策的制约,因此,企业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政策分析及预测技能培训,投入必要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和对相关投资政策的运用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3.2 加速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建立健全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投资管理体制、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

推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使所选取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其中心环节是具体分析各投资方案技术的经济效益性,认真做好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投资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投资管理制度和方法,在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的基础上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实施合理奖惩办法和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双管齐下,使得每项投资都能在设计高起点化、运行高标准化、管理高效能化的保障下实施。

3.3 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企业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上一篇: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下一篇: 价值投资的精髓和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